贵州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5245d39e3143323968934d.png)
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篇一: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一、贵州旅游概况及前景分析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努力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开局良好,旅游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
2012年贵州省旅游业繁荣发展。
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25.8%。
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
2013年全年贵州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683.58万人次,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增长10.2%。
全年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增长2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
2014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
全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2895.98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231.19亿元。
除此之外,贵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使区域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当日,来自广东省的2700余名游客乘贵广高铁赴贵州旅游,黄果树景区三天迎来4647名高铁游客。
2015年元旦期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高铁效应带动前来贵州的游客快速增长。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ad53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4.png)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本次调研报告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覆盖了贵州各地的游客以及旅游从业者。
实地走访则选择了贵州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行社进行。
3. 调研结果3.1 游客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贵州的游客主要关注以下几点:•自然风光:贵州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九龙洞等,游客对这些景点的兴趣较高。
•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样的民族文化是游客来贵州的一大吸引点。
•特色美食:贵州的酸汤鱼、毛肚火锅等特色美食也备受游客喜爱。
•旅游设施:游客对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有一定要求。
3.2 旅游资源分析贵州的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包括山川河流、瀑布湖泊等。
另外,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侗族、苗族等,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村落了解他们的风俗和传统。
此外,贵州的特色美食也是游客喜欢的一大亮点。
3.3 旅游市场竞争分析贵州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地竞争:贵州与其他旅游热门省份如云南、四川存在直接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关系。
•价格竞争: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贵州旅游业需要保持价格的竞争力。
•服务质量竞争: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贵州旅游业需要加强服务质量的提升。
4. 市场发展建议针对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和竞争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市场发展建议:•开拓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仅仅依靠自然景观,还可以开发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特色产品。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贵州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a53f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c.png)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贵州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自然景观1. 喀斯特地貌贵州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
这些景点以其奇特的地貌特征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贵州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2. 高山峡谷贵州的高山峡谷景观也十分壮观,如贵阳花溪、遵义赤水、兴义梵净山等。
这些地方以其险峻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流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和摄影师。
3. 湖泊和水库贵州拥有众多湖泊和水库,如赤水河、洞口湖、鸭池湖等。
这些水域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水上活动,如划船、钓鱼等,吸引了许多喜欢水上运动的游客。
三、民俗文化1. 侗族文化贵州是侗族聚居地之一,侗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例如,侗族的歌舞表演、侗族的建筑风格等都是吸引游客的独特元素。
2. 苗族文化贵州还有苗族聚居地,苗族的服饰、舞蹈和节日等都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例如,苗族的“踩高跷”和“芦笙”等传统表演形式吸引了很多游客。
3. 风情古镇贵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风情古镇,如镇远古镇、黄果树古镇等。
这些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旅游的热门景点。
四、特色美食1. 酸汤鱼贵州的酸汤鱼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而闻名。
这道菜品以其酸辣可口的味道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了贵州的一道代表性美食。
2. 苗家酸汤鱼苗家酸汤鱼是贵州苗族的传统美食,以其浓郁的酸汤和鲜嫩的鱼肉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这道菜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苗族的传统特色。
3. 黔菜贵州的黔菜以其麻辣可口而闻名。
这道菜品以其独特的调味品和丰富的食材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了贵州的一道特色美食。
五、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贵州的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旅游线路的多样性还有待拓展等。
然而,贵州的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美丽贵州调研报告
![美丽贵州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9793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0.png)
美丽贵州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美丽贵州之行一、引言美丽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特色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著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贵州省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便为贵州省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自然景观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九华山、赤水河、千户苗寨等。
黄果树瀑布作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瀑布之一,其壮丽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九华山作为华南地区最高的山峰,地势险峻,景色秀丽,也是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
赤水河则因其清澈见底的河水令人倾心,吸引了大量喜欢漂流的游客。
千户苗寨以其独特的苗族文化和精美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然而,贵州省的自然景观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设施老化、管理不规范等,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更新。
三、特色民俗文化贵州省的特色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例如,苗族的“麻阳黔东南苗寨”以其独特的婚俗、服饰和歌舞形式而闻名。
侗族的“水缸巷”则以其传统的侗族建筑和独特的侗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土家族的“凤凰岭”以其独特的民居建筑和石板街道而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名胜。
贵州省的特色民俗文化对于吸引游客和推动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地理环境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贵州省的地理环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交通不便、地质灾害多发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贵州省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便利性,并且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保障游客的安全。
五、问题与挑战贵州省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旅游景区设施老化,管理不规范,导致游客体验和服务质量下降。
其次,旅游宣传手段和途径有待提升,需要加大对美丽贵州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此外,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年贵州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贵州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198f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f.png)
2023年贵州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水秀美、物产丰富、民族文化悠久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贵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据统计,2018年贵州接待游客超过5.3亿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5700亿元,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贵州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市场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单一等,因此有必要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调研,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推进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以贵州省内旅游从业者和游客为主要调查对象。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现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率为80%。
三、调研结果1.旅游市场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贵州旅游市场逐年扩大,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有接近70%的从业者表示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约30%的游客反映旅游业价格过高。
此外,贵州旅游市场以自然风光为主,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相较其他中西部地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2.旅游资源开发贵州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但存在着开发不足的问题。
有超过60%的游客认为贵州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改进。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旅游从业者反映当地的富民旅游项目开展难度大,需要政府进一步支持和鼓励。
3.旅游产品质量调研结果显示,贵州旅游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有超过40%的游客表示贵州的旅游产品单一,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
从业者也反映存在质量不过关,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游客。
4.旅游安全贵州省内旅游安全环境较好,但在景区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约20%的游客反映景区游客集中、安全措施不足等问题。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反映景区管理混乱,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四、改进方案鉴于上述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改进方案:1.进一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贵州调研报告范文调研内容
![贵州调研报告范文调研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41bae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3.png)
贵州调研报告范文调研内容贵州调研报告范文:调研主题: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引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自然风景秀丽、民族众多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贵州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省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旅游资源丰富贵州省地理位置独特,地势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特点明显,涌现出众多的奇峰、溶洞、地下河等景观,如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花溪景区等。
此外,贵州省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如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光体验。
二、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贵州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目前,贵州省的交通、酒店、旅游购物等设施逐渐完善,各类旅游线路得以开发,并提供了多种价格档次的酒店供游客选择。
此外,贵州省还有多家旅行社和导游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方便游客的出行。
三、旅游业表现突出贵州省旅游业近年来表现出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0亿元。
此外,贵州省还成功举办了多个国际和国内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
贵州省的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旅游业面临挑战贵州省旅游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亟待解决,一些景区存在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对景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景区的服务水平不够高、景区导览解说能力有限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再次,贵州省的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相对较弱,导致外部游客对贵州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结论: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贵州省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贵州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贵州旅游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76d1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贵州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壮大,贵州旅游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为相关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概述,包括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贵州旅游市场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此外,还对本报告的结构进行了概述,说明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贵州旅游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
通过对贵州旅游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了解。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报告的重点内容,评估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和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于了解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相关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贵州旅游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我们旨在找出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推动贵州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贵州全域旅游的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经过对贵州旅游市场的整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贵州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尽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一些挑战,但贵州旅游市场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为贵州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
2.正文2.1 贵州旅游市场概况贵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被誉为“人间天堂”。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2ad0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c.png)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1 前言2xxx年10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江苗寨的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构想,旅游师101全体同学与两位老师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四小时车程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这个风景秀丽令人如此如醉的苗寨古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两日的旅程。
2 调查点状况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苗寨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西江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
西江千户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
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3 具体调查内容我们通过这两日的游玩和考察,不论是闲逛在古镇街头,购买古镇刺绣特产,吃长桌宴,喝苗家米酒,听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临时登上观景台瞭望古镇美景,晚上与三五好友跳舞狂欢,在吊脚楼里一觉睡到天亮,每一种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
我们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苗寨的独特氛围,游玩的同时也注意到西江苗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别无选择,发展是西江苗寨唯一的出路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西江保持它的原生态是最好的,可是西江不仅仅是个只有物质组成的村寨,它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社会在发展,西江人民也需要发展。
所以旅游开发必然成为西江人民发展的需要。
旅游师把双刃剑,固然有许多的缺点,但却也是西江必然要面临的选择。
从前的西江还是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是现在,由于外出打工面对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受到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对钱财的需求也加大。
2023贵州旅游分析报告
![2023贵州旅游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a3b8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b.png)
2023贵州旅游分析报告1. 引言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本报告旨在分析贵州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2023年的贵州旅游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2. 贵州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1 自然景观贵州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目前,贵州的自然景观开发处于高峰期,各地景点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2 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鼓楼节、苗族的“小苗寨”和侗族的“侗族大歌”是贵州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
这些民族文化元素为贵州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吸引力。
2.3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贵州旅游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几年中,贵州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将逐渐释放。
同时,贵州还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3. 2023年贵州旅游预测3.1 游客数量增长预计在2023年,贵州的游客数量将继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贵州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宣传,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的建设。
3.2 旅游收入增加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贵州的旅游收入也将持续增加。
这将推动贵州旅游业的更快发展,同时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
3.3 产品和服务升级为了满足游客不断提高的需求,贵州旅游业将不断升级和改善产品和服务。
景点的接待设施将进一步改善,更多的主题旅游产品将推出,文化体验活动也将更加丰富多样化。
3.4 旅游业态创新贵州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态创新。
通过加强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领域的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主题,进一步提高贵州旅游的特色和吸引力。
4. 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对策4.1 基础设施不足贵州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贵州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贵州文旅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贵州文旅现状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b43d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4.png)
贵州文旅现状调研分析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贵州文旅行业的现状,包括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分析现有问题和发展潜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的意见和体验,个别访谈则针对当地旅游从业者、文化产业相关人员和政府官员进行深入了解。
3. 调研结果与分析3.1 旅游资源丰富贵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草海、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园等。
这些景点在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3.2 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调研可以看出,贵州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不断提高。
尤其是贵州省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3.3 文化产业潜力巨大贵州以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的文化产业潜力巨大。
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民族音乐等都拥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此外,贵州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4. 存在问题及建议4.1 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交通不便、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不足等,都限制了游客的体验和游玩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4.2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贵州的旅游产品在整体定位上较为模糊,缺乏明显的差异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景点的宣传和服务内容相似,难以吸引游客,也无法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推动各景点制定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4.3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不深入在贵州的文旅发展中,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某区关于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
![某区关于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a742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f.png)
某区关于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1. 引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深入了解贵州省的旅游行业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学习活动。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考察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考察背景2.1 考察目的我们的考察目的是了解贵州省旅游行业的整体情况,包括景点资源、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
2.2 考察内容我们将选择贵州省的几个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 考察过程3.1 考察地点选择我们选择了贵阳市的花果园、遵义市的赤水河风景名胜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凤凰古城作为考察地点。
这些地方代表了贵州省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
3.2 实地考察我们在每个考察地点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包括参观景点、了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情况,并与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
3.3 座谈交流我们与当地的旅游局、旅行社、酒店管理部门等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在旅游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4. 考察结果分析4.1 景点资源丰富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花果园的花海、赤水河的红枫谷等,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凤凰古城的侗族风情。
这些景点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4.2 旅游产品开发亟待提升尽管景点资源丰富,但部分景点的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
一些景点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和设计,导致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不足。
4.3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景点的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不尽如人意。
一些酒店和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不高,对游客的需求和体验关注不够。
5. 建议与对策5.1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贵州省应加大对景点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的投入力度,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市场调研,推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贵州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贵州全域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04560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6.png)
贵州全域旅游调研报告贵州发展全域旅游之困惑最近谈旅游必谈全域旅游,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贵州目前的景区旅游,更多的是一种门票经济,景区门票占游客消费比很高,这一直是贵州旅游的短板。
以贵州最有代表性的黄果树景区来说,一日游占比很高,客人玩了黄果树就回贵阳了,对XXX的经济带动显然有限。
全域旅游正是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这正是可以给当地旅游相关产业带来联动式发展,实现游客玩了核心景区,留得下来玩得尽兴。
目前贵州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的情况,却有不少环节在影响贵州全域旅游的实施,乞待解决:一、核心景区门票太高不给力:以贵州最有名的三个景区来讲,黄果树门票含电瓶车230元;荔波大小七孔含电瓶车215元;西江门票含电瓶车120元。
一个贵州在省外最有影响力的黄果树+荔波+西江五日游产品地接1100元左右,仅门票就占535元,将近一半的成本是游客用来买门票消费,这样的高成本如何来支撑游客在贵州的其它消费。
这样的产品再加上进入贵州的大交通(飞机票、高铁票)成本一般就2000元以上,组团社利润一加更高。
发达地区经常说的是贵州旅游比出guo还贵。
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门票经济产为模式下,贵州旅游何来比较竞争力?在核心景区带动下的全域旅游何来竞争力?2、车队每天保底220公里运费结算不给力:全域旅游强调的是区域内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全域旅游要有一个核心景区带动区域内旅游业和谐发展,一般是以市为区域范围来统筹旅游资源要素。
其空间在以市为单位的话景区与景点之间间隔就较近,旅客旅游时就会会合于核心景区附近享用综合产品与服务,体验不同的旅游风情。
贵州旅游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cb87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1.png)
贵州旅游调查报告贵州旅游调查报告一、引言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贵州旅游的调查研究,了解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为进一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贵州旅游资源概述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壮丽的山川、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
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贵州还以其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如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风俗、音乐、舞蹈等独特的文化元素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三、游客调查结果1. 游客来源通过对贵州旅游景点的调查,我们发现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各地,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居民。
此外,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游客,他们对贵州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游客需求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游客对贵州旅游的期望和需求。
大多数游客表示,他们希望能够亲身感受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体验项目,如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等。
此外,游客还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手工艺品。
3. 旅游体验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游客对贵州旅游的整体体验。
大多数游客对贵州的风景和民族文化表示赞赏,他们认为贵州的自然风光独特而壮丽,民族文化丰富多样。
然而,一些游客也提到了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服务质量不高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四、贵州旅游业发展建议基于对贵州旅游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1. 提升交通便利性:加大对贵州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道路、机场和火车站等交通设施,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度。
2. 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更多的户外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等,满足游客对于亲身体验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推出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2023年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2023年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00032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7.png)
2023年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一、贵州简介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
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
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
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
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1、红色旅游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
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
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总结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55fc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c.png)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总结
贵阳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城市,拥有许多受欢迎的景点。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总结了贵阳市最为吸引人的景点,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首先,贵阳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青岩古镇。
这个古镇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岩古镇得到了游客们的高度评价,他们对古镇的风景、文化遗产和美食赞不绝口。
其次,贵阳市的花溪公园也是一处非常受欢迎的景点。
花溪公园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各类活动而闻名。
调研显示,游客们对公园的绿色环境、湖泊和植物种类表示满意,并且认为公园提供了许多娱乐活动,适合全家一起游玩。
此外,贵阳市还有其他一些备受推崇的景点,如贵阳乌江湾、黄果树瀑布、贵州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等。
在调研中,这些景点也受到了游客们的普遍好评。
他们认为这些景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景观让他们流连忘返。
综上所述,贵阳市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游客们对这些景点的评价普遍较高,这反映出贵阳市景点的吸引力和潜力。
未来,贵阳市可以继续加强景点的管理和宣传,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美丽的城市。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6495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8.png)
贵阳景点调研报告
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贵阳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我进行了一次贵阳景点的调研。
首先,贵阳有许多自然景观。
其中最知名的是花果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是一个集花卉栽培、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美丽的花朵和各种水果树,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水果。
另外,贵阳的天乐湖也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自然景点,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其次,贵阳还有许多人文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贵阳花溪公园,是贵阳市的市级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公园内建有古色古香的明清风格建筑,还有清代的文化古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另外,贵阳市龙洞堡遗址博物馆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人文景点,这里展示了贵州地区上古时期的文化遗存,让人们了解贵阳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贵阳还有一些特色的景点。
例如遵义路步行街是贵阳市的一个繁华商业街区,这里有很多购物中心、饭店和娱乐场所,吸引了许多喜欢购物和娱乐的游客。
另外,贵阳大数据应用创新园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景点,这里展示了贵阳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成果,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总的来说,贵阳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喜欢历史文化的人,贵阳都能满足他们的需
求。
通过这次调研,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贵阳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也更加期待能有机会去贵阳旅游。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dc4e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6.png)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
旅游业是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贵州旅游市场的详细信息,为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2. 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贵州省内4个主要旅游目的地,其中包括黔东南、黔南、贵阳和遵义。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我们还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3. 调查结果3.1 旅游意向调查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在贵州旅游。
他们对贵州旅游的主要兴趣点包括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
3.2 旅游偏好在受访者的旅游偏好方面,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自由行,与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一起旅行。
另外,高达7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
3.3 旅游满意度对于曾经来过贵州旅游的受访者,有超过90%的人表示对贵州的旅游体验感到满意。
他们认为贵州的风景美丽、气候宜人,并且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
3.4 旅游服务需求在旅游服务方面,受访者普遍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当地的旅游指导和建议,以及更方便的交通和住宿条件。
此外,旅游安全问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4. 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向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对贵州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加强本地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增加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和住宿条件的改善。
5. 结论通过对贵州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贵州省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对贵州旅游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的发展与成果。
以上是对贵州旅游市场调查的报告,报告总字数约为1500字。
感谢您的阅读。
注意: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
我的家乡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cc4f13f111f18583d05a9c.png)
我的家乡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8年5月10日--5月12日。
调查地点:我的家乡贵州调查对象:贵州的旅游资源、旅游历史。
调查方法:自己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调查人:2018春法专班杜向敏一、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
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
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
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二、主要旅游特色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
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
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
2、民族文化旅游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3216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a.png)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引言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旨在对贵州省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从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
我们首先对贵州省内的主要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了解其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浏览相关旅游网站,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评论。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并通过社交媒体和旅游相关论坛进行了调查。
3. 贵州省的自然景观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洞穴等。
例如,黄果树瀑布是贵州最著名的瀑布之一,其壮丽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
黄果树瀑布周边还有茅台镇和织金洞等旅游景点,使得整个地区成为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
此外,贵州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溶洞。
例如,荔波小七孔是一个以其美丽的湖泊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的景点。
此外,龙宫溶洞和花溪溶洞等溶洞景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4.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贵州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保留了传统的服饰、音乐、舞蹈和手工艺等独特的文化元素。
例如,贵州的苗族、侗族和布依族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传统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贵州的民族村寨也是旅游的热门景点。
例如,镇远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建筑和街道风貌。
另外,黔东南地区的凤凰古城和西江千户苗寨等也是享有盛誉的旅游目的地。
5. 贵州省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贵州省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整体较为良好。
主要旅游景点配备了观光车、导游和旅游解说等设施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同时,各地的酒店、餐馆和购物中心等也相对齐全,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景点的旅游设施相对陈旧,需要进行更新和改进。
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情况报告【优选】
![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情况报告【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623dc49327284b73f3425007.png)
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情况报告为加强我区与贵州省旅游行业之间的多方位、深层次交流,积极开拓区外市场,促进两地间的旅游联动与资源共享,深化两地旅游合作,推动我区“双创”工作向纵深开展,本着“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宣传互换”的原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明率“双创”工作指挥部人员及辖区旅游企业负责人一行(多少人)组成考察组,于2018年5月9日至13日对贵州丹寨县、茅台镇、赤水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
本次考察,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族文化、特色小镇、景区运营为重点,采取现场参观、访问、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参观了丹寨万达小镇、甲脚蓝莓种植基地,走访了丹寨万达职业技术学院、绿海蓝星高效农业园区,听取了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的介绍,对贵州旅游发展情况和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贵州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一是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0%,自然风光美景比比皆是,优良的旅游资源条件使贵州成为《纽约时报》评选的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
二是民族文化浓郁深厚。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贵州共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集,民族文物美丽多样,各民族生活都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民族服饰款式丰富,民族节日热闹非凡,比如贵州的黔东南州被称为百节之乡。
三是气候特征温暖舒适。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贵州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
四是水利资源广泛分布。
贵州省内河流和瀑布分布广泛,比如闻名全国的黄果树瀑布、支嘎阿鲁湖、阿哈湖、赤水月亮湖等非常多的水文资源,这些水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
五是红色经典景区众多。
贵州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红军长征经过了贵州87个县(市)中的67个,因而留下了量的革命文物与遗迹;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全域旅游调研报告篇一:贵州发展全域旅游之困惑贵州发展全域旅游之困惑最近谈旅游必谈全域旅游,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贵州目前的景区旅游,更多的是一种门票经济,景区门票占游客消费比很高,这一直是贵州旅游的短板。
以贵州最有代表性的黄果树景区来说,一日游占比很高,客人玩了黄果树就回贵阳了,对安安的经济带动显然有限。
全域旅游正是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这正是可以给当地旅游相关产业带来联动式发展,实现游客玩了核心景区,留得下来玩得尽兴。
目前贵州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的情况,却有不少环节在影响贵州全域旅游的实施,乞待解决:一、核心景区门票太高不给力:以贵州最有名的三个景区来讲,黄果树门票含电瓶车230元;荔波大小七孔含电瓶车215元;西江门票含电瓶车120元。
一个贵州在省外最有影响力的黄果树+荔波+西江五日游产品地接1100元左右,仅门票就占535元,将近一半的成本是游客用来买门票消费,这样的高成本如何来支撑游客在贵州的其它消费。
这样的产品再加上进入贵州的大交通(飞机票、高铁票)成本一般就2000元以上,组团社利润一加更高。
发达地区经常说的是贵州旅游比出guo还贵。
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门票经济产为模式下,贵州旅游何来比较竞争力?在核心景区带动下的全域旅游何来竞争力?二、车队每天保底220公里运费结算不给力:全域旅游强调的是区域内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全域旅游要有一个核心景区带动区域内旅游业协调发展,一般是以市为区域范围来统筹旅游资源要素。
其空间在以市为单位的话景区与景点之间距离就较近,游客旅游时就会集中于核心景区附近享受综合产品与服务,体验不同的旅游风情。
可贵州旅游车队是按天220公里做为车费结算的标准,事实是如果以安顺黄果树为核心设计全域旅游产品,以三天行程来设计,可能三天下来配黄果树+龙宫+天龙的公里数只有400公里,计算价却要按660公里结算,这样每人增加约30-50元的车费,这样不合理的车费结算造成旅客成本的上升,降低贵州旅游的竞争力。
三、旅游执法环境不给力:传统旅游就在讲吃、住、行、游、购、娱旅行六要素,在全域旅游概念之下,正是要深入开发全域内社会经济资源服务于旅游业,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这就要有效的合理的整合区域内吃、住、行、游、购、娱旅行要素来服务于游客,这样能充分的释放区域内的以酒店、餐饮、购物、娱乐业的发展,并通过各业态的协同效应合理的控制成本,促进游客的进入与消费,带动全域旅游经济发展。
可旅游执法环境却不给力,分享点案例来说明:1、近期贵州某旅游执法大队在行业内清查低价旅游,本来今年旅游业比预期差很多,同行为以促销方式进行淡季促销刺激市场却没有游客投诉时却开出了数张罚单;2、全域旅游要求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贵州某景区却在淡季清查景区带团导游的导游证、行程单、旅行社对应情况,对不吻合的给予处罚,这又和全域旅游倡导导游市场化相冲突。
可喜的是条件相对成熟的旅游城市赤水市,就已出台一系列方案来加大全域旅游的实施:以季节性促销的方式来降低游客门票成本,对组织入住赤水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加大当地有特色的旅游购物产业的培育壮大并加强监,加大新景点的开发与推广,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以组合方式促进全域旅游的积极发展,值得推广和借鉴。
篇二:全域旅游系列解读【全域旅游系列解读】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xx-02-04信息:中国旅游报□石培华xx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
何谓全域旅游为何要发展全域旅游如何推进全域旅游笔者从理论技术层面和具体推进落实层面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全域旅游的五个“新”李金早局长指出,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实践中如何理解全域旅游主要体现在五个“新”: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新战略。
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
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跳出旅游抓旅游,抓旅游就是抓全面创新发展。
旅游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载体,将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综合统筹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极佳载体。
我国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抓旅游主要是建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现在要从过去的点线到面的飞跃,要从全局出发,系统全面推进旅游。
通俗说,全域旅游就是全域按照景区理念、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服务。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从战略全局推进旅游发展,要与五位一体建设、五化同步发展等重大战略结合,综合立体推进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新型城镇化,就是抓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民生,抓特色产业培育。
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
全域旅游要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方位整体推进,使旅游工作从局部工作变为全局工作,变成重点发展战略,从旅游部门抓旅游变成举当地之合力抓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
发展全域旅游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方式,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
对于游客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目的地形态,是一种新的旅游生活方式。
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注重公共服务系统配套,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
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旅游服务全过程,提供全过程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围绕市场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业态,是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便于自驾自助旅游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
全域旅游也是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旅游社会参与等体制机制。
全域旅游构建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
这个新型的复合空间内的生态、农业、文化、产业等其他功能和价值在得以继续保持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消费体验等新功能,使得同一个区域成为一个多种功能叠加、多重价值衍生提升的复合型新空间。
全域旅游新空间,是保护利用好生态、挖掘好文态、优美好形态、培育好业态、形成活态的完美结合,是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生意的完美结合。
各种要素聚合、各种3功能叠加、各种价值放大、各种利益共享、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和生态得以传承发扬,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全域旅游不是一个赶时髦的标签,而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新形态、新理念、新模式,是区域旅游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总体趋势,代表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纵观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无不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
瑞士、新西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是纯净的生态、优美的环境、风情浓郁的美丽小镇和乡村、高品质的旅游区、美丽风景道、特色旅游要素的集成。
我国的桂林、成都、张家界、九寨沟、琼海等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无不是风景、风情、风物、风尚、风气在空间上的完美结合。
全域旅游的五个“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具备五“全”覆盖的特征:旅游景观全域优化。
发展全域旅游,按景区标准规划建设,要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
要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优美景区环境。
推进旅游景观生态全域覆盖,创造优美旅游环境,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都转化为旅游新产品和新的吸引物。
城镇建设除了满足居民居住生产功能,还要注重文化特色和对外来4游客的服务。
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灌溉,还要为游客提供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
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道路还应建成风景道,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
林业生态建设,除了满足生态功能,还要有形成特色景观吸引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
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生产,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
美丽乡村建设,除建成当地农民的幸福家园,还应建成休闲度假乐园。
旅游服务全域配套。
全域旅游必须要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构建随处可及的温馨便捷服务。
全域旅游不只停留在景点、景区、宾馆、饭店,而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系统配套,旅游要素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
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全域旅游的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以前旅游从业者是导游、服务员,现在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都是主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家都是旅游环境的一部分。
旅游治理全域覆盖。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治理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突出优势的区域,整个区域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出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按照全域景区的理念标准,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社。
篇三:全域旅游专报关于全域旅游工作专报编者按:国家下发全域旅游发展新政策,是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实施“全景体验、全时消费、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四全”规划模式,将是新时期推进全新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解读《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xx〕182号)(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