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 全套课件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382575a26925c52cc5bf95.png)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 量。具体体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 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无序状态
有序状态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 更大范围内的结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 假设出发,运作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 应的政治现象 •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 新的政治学开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 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实的政治机制,政 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 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 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 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 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 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4d07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6.png)
02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
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的职能
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 要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 要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
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 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 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 起来的政权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特点。
04
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
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影
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有 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 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民族的政 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习惯等, 是民族精神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民族精神对政治文化 具有反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对政治文化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具 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其政治 文化也必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政治学课件
![政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1396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c.png)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01
古代政治学
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中 ,政治学就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
学科。
03
近代政治学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 革命的爆发,近代政治学逐渐形
成。
02
中世纪政治学
在中世纪欧洲,政治学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读,揭示 政治现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02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政治管理方式和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和运作方式。
政治制度的类型
政治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民主制、君主制、共和制等;根据国家结构 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等。
主要政治制度介绍
01
民主制
民主制是指人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制度 ,其特点是选举、投票、言论自由等。现代民主制主要包 括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两种形式。
02 03
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制度,其特点是三权分 立、权力制衡、选举产生等。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 两种类型,其中议会制共和制的政府权力主要集中在议会 ,而总统制共和制的政府权力主要集中在总统。
2.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分析美国政治 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包括贸易政策 、税收政策、金融监管等。
详细描述
1. 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特点:阐述美 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包 括三权分立、总统制、选举制度等。
国际政治案例分析
01
02
总结词:国际政治案例 分析选取了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国际政治案例, 分析了其背后的政治、 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
政治学(PPT内容)
![政治学(PPT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c2b0cc050e2524de5187e55.png)
政治学原理李先敏一、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和本质•现代社会关于“政治”的含义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国家说”。
以美国政治学家捷特尔为代表。
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的国家或政府制度。
捷特尔曾说:“政治学可以简单的定义为国家学”。
•(2)“权力说”。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权力就是支配关系,所以凡有支配关系的地方,就有政治存在。
•(3)“分配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就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行为。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中的价值物都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机构和官吏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各种价值物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这就产生了政治现象。
•(4)“管理论”。
这种观点在我国解放前比较有市场,以孙中山为代表。
孙中山曾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政策论”。
以德国的铁血宰相匹斯麦为代表,认为政治就是政府或政治家制定政策和选择公务员的过程•以上各派的说法不同,但是在内容上有着共同点,这就是:(1)政治带有强制的特征。
(2)国家和政府制度应该是政治的重要内容。
(3)政府或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因为权力是强制的基础,没有权力也就不存在强制。
••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
政治就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进行的活动,由此产生的关系。
•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和个人。
这里的集团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党政民族地区等。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
国家作为暴力机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和权威性的力量。
因此,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
只有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的社会活动才是政治活动,才会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六编第三章 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30页PPT文档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六编第三章 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30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abe814f9b6648d7c1c7469f.png)
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政治学教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二、国际组织的局限
国际组织的制约因素:
1 国际组织的特有性质;
2 组织管理上的不视角
1
国际制度研究
2
联合国研究
3
区域合作研究
4
国际合作战略研究
政治学教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一) 国际制度研究
国际制度理论研究。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意义和策略问题研究。
政治学教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二) 联合国研究
联合国历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政治学教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一、国际组织的功能
第一,国际组织能够有效地调节国际争端与冲 突,从而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第二,国际组织促进各国合作,有利于世界的 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国际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际组织发挥着国际社会管理者的作用。 第四,国际组织在运行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基
选择的驱动。
政治学教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三) 建构主义:文化合作论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合作产生的途径和 过程包括:
其一、合作是国家追求集体身份的过程;
其二、由身份所决定的(主观)利益是由文化 (共有知识)所不断建构的;
其三、集体身份的“内化”是国家合作持续进 行的前提和结果。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a99a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21ccd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a.png)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政治学基础158页PPT
![政治学基础15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aaa68d6137ee06eff918f5.png)
(三)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施蒂格利茨的 看法)
1. 促进教育 2. 促进技术进步 3. 支持金融部门 4. 投资于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 5. 防止环境恶化 6.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实际起的作用(西方市 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经验研究:偏重于可观察到的事实根据和 实证材料,更多依靠定量分析和归纳的方 法,它所关心的是“实际是什么”的事实 问题。
第一讲 国家的起源
一、恩格斯对国家起源的论述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两种生产发展的结果 这里的两种生产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 1. 人类自身生产:杂婚→血缘→普那路亚(兄弟姐妹不成
理论中的复兴
4.女权主义对社会契约论的回应
第二讲 国家与社会(一)
一、国家与社会的区分以及国家职能的社 会基础
1.国家与社会的概念区分 国家是在某一特定的领土范围内能够宣称
合法的垄断强制力的人类团体。 社会指在一个特定的民族国家范围内除国
家机构与制度之外的个人、群体以及这些 构成体之间的联系的总和。
3、卢梭:A 在公意社会下,如何保有人的自 由、平等。
B 对公共事务要求参与的广泛性,公
意强调公共(集体)理性。 详见《社会契约
论》
4、罗尔斯:正义两原则。详见《正义论》
三、对社会契约论的批评 1.父权主义和对自然平等的批评 2.休谟对政治义务的说明及其功利主义修正 3.黑格尔对契约论的批评及其在当代社群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 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的定义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第六编第一章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第六编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b2f5a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f.png)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2.1.1 君主主权理论
代表人物及著作: 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
( Thomas Hobbes,1588-1679):《利维 坦》(1651年)。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议会主权理论
代表人物及著作: 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2 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一)近代主权理论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家主权理论的发
展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2.1 近代主权理论
1、君主主权理论 2、议会主权理论 3、人民主权理论 4、国家人格君主主权论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1.1 国家主权的基本原理
(一)国家主权的基本概念 (二)国家主权的主要内涵 (三)国家主权的主要属性和特征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国家主权的基本概念
国家主权就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处 理本国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 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最重要属性。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其次,主权内涵和外延得到丰富和拓展。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限制和否定主权
法国的莱翁•狄骥、雅克•马里旦和英国的 哈罗德•约瑟夫•拉斯基都视国家主权为战 争的根源和和平的障碍,因而对其持否 定的观点。
美国法学家汉斯·凯尔逊(Hans Kelsen,1881—1973年)等则提出限制国 家主权的主张。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六编 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一编第二章 政治理论.ppt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一编第二章 政治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51d742daef5ef7bb0d3c76.png)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治学是对实际政治行为的事实性描述 和因果性分析,是对现实政治的概括。 它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是对于政治现象和 行为的理性认识和抽象归纳。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节 集纳理论资源
二是对新兴的政治思想的关注,比如女权主义 和绿色和平主义等。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节 集纳理论资源
传统的中国政治思想
封建时期的政治思想 专制时期的政治思想 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节 集纳理论资源
传统的中国政治思想
现实政治生活亟需回答的基本政治问题
关于当下政治生活亟需回答的基本政治 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下中国 政治生活亟需回答的基本政治问题,另 一是国际社会中所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本部分内容主要探讨当下中国亟需回答 的基本政治问题。
现实政治生活亟需回答的基本政治问题
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节 集纳理论资源
西方的政治思想
现代政治思想。
政治学 国家 ppt课件
![政治学 国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521e803c1ec5da51e2702b.png)
22
❖国家权力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第二,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 ❖第三,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总之,国家的本质就是以暴力为后盾的阶
级专政,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秩序的 机器。
23
2. 国家的基本目的 我们认为,国家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以
下: (1)安全。国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共
13
国家形态
❖国家形态:也叫“主权形态”,它是
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对 “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 单位。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国家形
态”表现为一个个的氏族和部落;后 来表现为一个个小的城邦国家;当今 社会,是200多个主权国家。人类从形 成氏族公社到实现世界政府,依次出 现以下六个类型的“国家形态”,即: 氏族→部落→城邦国家→主权国家→ 联盟国家→全球合纵国/世界政府等六 种形态。
14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
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 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
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 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 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 性和制度性的特点。 市民社会是 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15
(3)正义。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 生存所需的基本要求。资源分配应该给予 公平交易,机会均等,同时又应该保障分 配结果不至于差异巨大。
25
安全需要暴力来保障,秩序需要权力 来维护,正义需要权威来达成。
安全
秩序
正义
暴力
权力
权威
26
3. 国家目的的矛盾性
国家与社会、统治者与人民利益的差 异性导致了国家悖论的出现。诺思认为, 国家制订规则基于两个目的:第一、界定 所有权结构,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第二、 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这两 个目的之间往往会导致矛盾,这就使国家 悖论,这是国家不稳定的根源。国家兴衰 说到底就是社会正义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 关系协调问题。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三编第一章 政治制度和政策过程概论-精选文档
![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第三编第一章 政治制度和政策过程概论-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930f72816fc700abb68fc30.png)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1.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1.1.2.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
3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物。
“模仿性政治体制”的特征。 问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1.1.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1.1.1.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
国家 “国家是建构政治制度的基本单位”。
国家权力体制或结构主要表现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 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契合则有宪政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1.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1.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1.1.2.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对于该三分法的评价: 很强的意识形态和冷战色彩很强的理论功底和现 实意义。
在冷战结束后的现实意义已经大为降低: 首先,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阵营划分已不 复存在; 其次,这一划分也没有涵括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时代的超国家政治实体的政治制度。
在将权利让渡给国家使用的“契约”订立中,人类必 须就他们要建立的政治共同体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以 及让渡出哪些权利而制定出一整套的规则。这套“建 造国家之公约”就是所谓的“根本法”,即宪法。
宪法在限制国家权力的同时,还必须足以对公民权利 给以实际的保障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1.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类型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https://img.taocdn.com/s3/m/7fcaed727e21af45b307a8ad.png)
初始分配状况:社会财富
存在着多种可能: 第一,假定每个人的初始财富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或者认为财富状况与政治不相干而不予考虑。 第二,财富状况不平等。 持第一种考虑的往往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而持第 二种考虑的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现存社会持 批判态度,或者是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福利国家, 再分配。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历史描述
极度匮乏情况下,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倾向于平等, 否则社会将无法自存。而当生产剩余较多时, 其中一部分人往往占有了剩余,从而出现了不 平等分配,但当生产剩余持续增长到一定限度 时,分配将趋于平等。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福利国家
小商品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函数 描述
令Pi和P分别表示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参与人i对一组社 会状态(x, y)具有决定(亦具对该组社会状态具有自 由),当且仅当只要存在x Pi y,x P y成立。 ——阿马蒂亚· 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 在这个定义中,(1)自由是通过偏好来界定的; (2)它涉及到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自由指个人偏好获 得了社会的承认; (3)由于个人偏好通常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而 社会偏好意味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自由就意 味着发展。
初始分配状况:自然禀赋
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假定个人所拥
有的自然禀赋都相等或基本相等。第二, 人们之间存在着天赋的差异。 古典契约论作家往往持第一种考虑。
霍布斯认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 人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 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 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 密谋或其他处在同一危险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 死最强人。 洛克也接受这判断,“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 然一切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身心条件。”
(2024年)政治学教学课件
![(2024年)政治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8df1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1.png)
2024/3/26
21
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互动与协调
2024/3/26
国际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互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 响。
国际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政治的经济化趋势,经济利益成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日益增强。
28
政治文化与民族问题的应对策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教育和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 观。
推动政治参与和公民意识 培养
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培养公民 意识和责任感。
2024/3/26
29
政治文化与民族问题的应对策略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领域中,规范政治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 、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制度、法律和惯例的总称。
政治制度的类型
根据政治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行方式的不同,政治制度可分为君主制、共和制 、社会主义制度等类型。
2024/3/26
12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1 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实证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现 象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进 而探讨政治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 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手段,对政治现象 进行客观描述和解释,侧重于揭示政 治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规律。
2024/3/26
5
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3/26
古代政治学
古代政治学主要探讨理想国家的构建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等。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第二编第一章 基本的政治价值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第二编第一章 基本的政治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320bd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4.png)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编 政治价值与政治文化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一章 根本的政治价值
重要问题 自由的含义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平等的理由与内容指向 正义的自然与人性根底 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正义探索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止“权贵私有化〞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平等 社会正义 社会转型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主 要区别?
2、如何从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理解“时机 平等〞的要求?
3、你认为正义应当首先指向个人行为,还 是社会制度?为什么?
第一节 自由
自由的概念分析:从康德、贡斯当到伯 林
伯林关于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二分法 前者是免于……的自由,关心的是控制的范
围;后者是做……的自由,关心的是控制 的来源。
当代共和主义的第三种自由概念: 非支配的自由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第一节 自由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二节 平等
为什么应当平等——关于平等之根据 的争论
什么东西的平等——关于平等的内容 指向的争论
时机平等与公平的时机平等 福利平等 资源平等 可行能力〔capabilities〕的平等
政治学:根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三节 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主义分析方法由两个方面构成:即组成社 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具有自利的天性。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利
资格说 “权利概念之要义是资格。说你对某物
享有资格,是说你有资格享有她,如享 有投票、接受养老金、持有个人见解以 及享有家庭隐私的权利。诚然,说权利 就是资格,不过是换个字眼,但这种替 换对于阐述权利概念却大有益处。”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以团体为分析视角
方法论上的集体主义强调整个社会体系与结构 的决定意义,它假定个体主义只有通过它在社 会体系、规范和制度中的地位才能得到解释。
集体主义认为只有社会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对 个人具有优先性,个人只是实现社会目的的手 段,个人的需要、利益必须服从于社会整体。 黑格尔就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
集体主义分析方法认为,社会分析必须植根于 不可再分的集体行为,它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第二,整体影响 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第三,个人行为应该从 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的宏观法则及个人在整体 中的作用演绎而来。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以阶级为分析视角
以阶级作为分析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常用的分析方法。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主编:任剑涛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一编 政治现象与政治理论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一章 政治现象
重要问题 政治现象的基本要素 政治现象的分析视角 中国政治现象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合法性理论
契约型合法性理论 工具型合法性理论 批判型合法性理论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合法性的要素
政治价值规范 法律规范 治理绩效 认同机制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根据权利的实体内容不同,可以将权利 分为政治权利、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Wesley N. Hohfeld:自由权、要求权、 支配权和豁免权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利的特征
权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权利的不可褫夺 性。
权利何以成为现代政治学的起点:这要 从权利的特征说起。权利虽然具有不可 褫夺性,但是历史上侵害权利的现象比 比皆是,对权利的最主要的侵害来自于 国家权力。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一节 政治现象的基本要素
合法性
权力
权利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利
权利是近代政治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 是现代政治学的起点,现代政治可以被 称为“权利政治”。
“资格说” “利说”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权威,一般是指政府中某一具体的职位、机构 或领导人,而与政权和制度无关。
政治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仅来自正 式的法律命令,而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 值体系所判定的、由社会成员给予积极的社会 支持与认可的政治统治的可能性或正当性。它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政治统治能否 以及怎样以社会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所认可的 方式有效运行;另一方面是政治统治有效性的 范围、基础与来源。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力
权力现象是一种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渗透于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能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 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权力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即使在遇 到抵抗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其意志的可能性, 而不管这种可能性以什么为基础。”韦伯的定 义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极大,现代政治学有关 权力的形形色色的说法,都或多或少、直接或 间接地接受了韦伯的观点。
权力主体是指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 团体。
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 人。
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 的。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治权力的特殊性
强制性 公共性 自主性 等级性 双重性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合法性
在政治学研究中,合法性被理解为统治 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公 民产生对国家或政府的政治忠诚、将政 府权威视为正当的道德条件。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合法性、合法与权威
合法:更多地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公民对 法律的服从态度,而不管这个法律的制定是否 符合正义(即该法是良法或恶法)。
第二节 政治现象的分析视角
以个体为分析视角
以团体为分析视角
以阶级为分析视角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以个体为视角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 该追溯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 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分析 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 放在首位。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力的特征
权力体现为一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权力是一种能够引起某种结果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 权力是一种潜在的行动能力或影响力。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力的主客体
权利
利益说 在耶林看来,权利就是由法律所保护的
利益。他所指的利益是一种广义上的利 益,不但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身体的、 精神的等与权利主体有关的一切利益。
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权利的分类
根据权利的基础或来源不同,可以将权 利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
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可以将权利分为 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