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古诗词艺术鉴赏
唐代张旭经典草书加释文
唐代张旭经典草书加释文
张旭是中国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
其草书风格独特,气势雄浑,线条纷乱曲折,非常富有艺术感。
下面是张旭作品的经典草书加释文:
作品一:《祭侄文稿》
草书加释文:
祭侄文并序
顷者东藩,有迎来之具。
千虑一得,旋踵而奔。
怀天下而告死敌,慷慨者其生以为祥矣。
情期于山阜之下,愿领于竹箦之邻。
作品二:《赠王逸人》
草书加释文:
赠王逸人文并序
同是圣贤心,相与在齐州。
蒿里虽多鹤,山中亦有楼。
小斋笑春岳,煮粥会雨秋。
松节直千尺,寒灯耐万钧。
陪臣车马到,高举壁上投。
异等皆狂喜,后晖常自留。
笔底忘言实,心源映物流。
谈笑入时庶,垂名万岁留。
作品三:《曲礼·史伯蓉集文》
草书加释文:
曲礼·史伯蓉集文并序
史伯蓉集文而来,忘彼驺虞之要,留吾龙骧之示,演乎曲礼之可怀也。
曰:汉而漢,将登乎太行之上,驻龙蹄于碣石之间,
披河袖而策天马之速,引异辞也,勃然如齿牙之状。
嗟嗟!序乎山川也,发乎蜂虿之心,有何豪壮!乎乎乎!酣凌列卧,捧心夜皓,味灵风生,哺鱼以熊腰!草侣蚊帐,椎軛於冰和,何思不能也哉!
以上是唐代张旭经典草书加释文的一些例子。
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张旭草书的特点和艺术魅力,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和影响。
古诗草书屏风翻译赏析
古诗草书屏风翻译赏析《草书屏风》作者为唐朝诗人韩偓。
其古诗全文如下: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前言】《草书屏风》是晚唐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生命力。
【翻译】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的书法的踪迹。
虽然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鉴赏】“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像十分激动地在问主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
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
这充分说明他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
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审视。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前一句从“尘色染”中,看出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珍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爱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
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很多尘色,但还是可以看见那浓黑的墨迹,从“墨痕浓”三字中,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
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十分形象准确。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跃跃。
但一气贯通,流转自如,其欢欣的情绪,犹如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
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读来仿佛如见当时情形。
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具体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十分具体、形象地再现读者面前,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使人欣赏赞叹不已。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扛鼎之作——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草圣”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
“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
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
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
60岁开始专攻草书。
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
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
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等。
《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赏析提要:美妙绝伦的线条,大开大合的章法,舒展飞动的气韵,雄伟高深的意境,两次权威出版的狂草《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堪称博物馆级的精品。
林散之草书精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130×33㎝王罡收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内容。
作品是立轴,1973年前后创作。
纵 130公分,横 33公分,约 4平方尺,落款林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无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
硬笔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古诗
硬笔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古诗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方式。
硬笔行草书法是书法中的一种风格,它以硬笔为工具,运用草书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些以硬笔行草书法为基础的古诗作品。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里思考天空、回忆故乡的情景。
硬笔行草书法在书写这首诗时,运用了草书的特点,将诗句中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笔画的变化表达出来。
《静夜思》的硬笔行草书法作品《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感受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
硬笔行草书法在书写这首诗时,运用了草书的特点,将诗句中的豪情壮志和淡泊宁静通过笔画的变化表达出来。
《登高》的硬笔行草书法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草地上的野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和对生命的感慨。
硬笔行草书法在书写这首诗时,运用了草书的特点,将诗句中的离别之情和生命之感通过笔画的变化表达出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硬笔行草书法作品以上三幅硬笔行草书法作品都以古诗为基础,通过笔画的变化表达了诗句中的情感和意境。
硬笔行草书法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对诗歌的诠释和表达。
这也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心灵的表达和传递。
总的来说,硬笔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古诗,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赏析
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草圣”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
“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
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
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
60岁开始专攻草书。
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
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
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等。
《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赏析提要: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反映了中国近 300年来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见证了中日两国书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专家鉴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王”,堪称国宝。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等 60多位专家名家评价解析,中央电视台等 80多家媒体报道,《江苏艺术网》开辟专题《国宝林散之手卷》。
2010年,文物出版社将这幅手卷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以此纪念林散之先生逝世 20周年。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古诗四帖书法赏析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古诗四帖书法赏析(请点击上图欣赏高清大图)《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
传唐代张旭书。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
释文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
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
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备注《古诗四帖》录文为四首诗赋。
前两首分别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虚词》之六和之八,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
《庾子山集》和《谢灵运集校注》分别录有原文如下: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淑质非不丽,难以之百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登云天。
王子爱清净,区中实嚣喧。
冀见浮丘公,与尔共缤翻。
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
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书法赏析狂草之作《古诗四帖》是否为张旭所作,尚有争议,但它是张旭笔法系统中一件重要的作品。
它大部分线条不强调提按,而重视粗细均匀的线条中使转与速度的变化。
中侧锋并用,笔锋常落在线条端部的一侧,但立即转为中锋;同时流畅中又往往生出圭角,如“年”、“别”等字,有不可端倪之感。
左右部分衔接时,有时用粗重的线条。
这一点在颜真卿《刘中使帖》中“期”、“将”的笔触也可看到,通过此点能看到颜、张的关系。
《草书歌行》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草书歌行》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草书歌行》是由李白所创作的,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草书歌行》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草书歌行》唐朝:李白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草书歌行》古诗简介《草书歌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赞扬怀素草书艺术的诗歌。
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
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
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草书歌行》翻译/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
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
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
酒徒诗人,高堂满座。
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
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
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
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
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
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
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
春夜喜雨古诗的林散之草书作品欣赏
春夜喜雨古诗的林散之草书作品欣赏哇塞,你知道林散之的草书作品有多厉害吗?特别是他写的草书作品,那简直就是让人惊叹不已啊!
你想想看,这首诗本身就那么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多有意境啊!林散之呢,用他那神奇的草书把这首诗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一位舞者,用灵动的舞姿把音乐的情感完美呈现出来一样。
林散之的草书线条流畅自然,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潺潺溪流,这不就是在呼应着诗中那或急或缓的雨吗?他的字仿佛有了生命,在纸上跳跃着、舞动着。
我曾经有幸亲眼看到过这幅作品,哎呀呀,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那一笔一划之间,蕴含着多么深厚的功力和情感啊!就好像是诗人杜甫穿越时空,借林散之的手把这首诗重新演绎了一遍。
旁边有人在轻声赞叹:“这字写得太绝了!”可不是嘛!这哪里只是字啊,这简直就是艺术品!能把古诗用草书表现得如此完美,林散之真的是大师中的大师啊!
你再看看现在那些所谓的书法作品,有几个能比得上林散之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瑰宝啊!我觉得我们真应该好好欣赏、好好品味这样的杰作,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
总之,林散之的草书作品绝对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和研究,它就是书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草书界的“扛把子”,张旭草书作品赏析
中国草书界的“扛把子”,张旭草书作品赏析学习更多诗词!“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笔下的张旭,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他的神采一直为世人所倾倒。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
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
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
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古诗四帖》是其代表之作,其笔法丰富多采,连绵、曲直、方圆、穿插、提按、偃仰,恰如公孙氏舞剑那样,既有套路,又娴熟到不见套路,既有规矩方圆,驾驭得又在规矩方圆之外,以舞剑的节拍与旋律,舞弄手中的笔翰,身随笔走,翩若惊鸿,轻如飞燕,重若崩云,刚柔相济,浑然一体,达到了以笔为剑,表现出万象之大美。
这里有你想看的!热门内容即达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尺寸:236.5*31cm《古诗四帖》录文为四首诗赋。
前两首分别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虚词》之六和之八,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
《庾子山集》和《谢灵运集校注》分别录有原文如下: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
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淑质非不丽,难以之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
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
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
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张旭《古诗四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品读张旭《古诗四帖》,给人有着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享受。
难谓呼《古诗四帖》是狂草之“神品”。
草书唐诗佳作欣赏
草书唐诗佳作欣赏
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笔画奔放,形态自由,极具个性和创造力。
唐诗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介绍几首草书唐诗佳作:
1.《登高》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孤独。
草书的形态奔放自由,体现了作者在自然和精神上的独立与自主。
2.《长恨歌》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首诗是一首唐代长篇叙事诗,以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草书形态奔放,亲切自由,展现了白居易的沉静、
浪漫和风度。
3.《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静夜思深、对故乡思念的情景。
草书的形态简洁而有力,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追求诗境的情感。
草书唐诗佳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书法艺术的华丽,值得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尽可能的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徐渭草书七言诗
徐渭草书七言诗徐渭(1176年-1249年),字止庵,宋代才子佳人,理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草书七言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徐渭草书七言诗的赏析和解读。
草书七言诗以其奔放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诗词爱好者推崇。
徐渭草书七言诗极富个性,崭新的艺术形式赋予了诗歌更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在每个字的构造中流露出其饱满的情感。
他的字体舒展激昂,毫不拘泥,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和坚定的意志。
他的字体犹如飞翔的雄鹰,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中,一些字的形态十分独特。
他巧妙地运用笔画的长短和线条的曲直,在纸上勾勒出远山和流水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独特的笔触,使他的诗句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化。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以其朴实而深邃的诗意著称。
他的诗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叙述,描绘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美妙和深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草书七言诗不拘一格,将草书艺术和诗歌相结合,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艺术感染力,为后世的诗人和书法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作为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段,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他的草书七言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传承,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的艺术创作中。
他的草书七言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意蕴,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文化内涵。
总之,徐渭草书七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不仅在当时引人注目,更为后世的文人学习和模仿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陆游诗词精选十首草书作品欣赏
陆游诗词精选十首草书作品欣赏哇塞,你知道陆游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诗人啊!他的诗词简
直绝了!今天咱就来欣赏欣赏陆游诗词精选的十首草书作品。
你看这第一首,那草书龙飞凤舞的,就好像陆游的情感在纸上跳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哎呀呀,这写得多棒啊!就好
比你在迷茫中突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再瞧这第二首,那字迹流畅得如同溪水潺潺流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不是嘛,很多事情不自己去做怎么能真正明
白呢!
还有这第三首,哇,那笔锋锐利,仿佛要穿透纸张!“僵卧孤村不
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呀!
第四首,那草书简直像在跳舞,“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太有气势了吧!
第五首,字迹洒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多有意境啊!
第六首,那线条优美得像彩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怎样的期盼啊!
第七首,“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豪迈,真让人热血沸腾!
第八首,“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孤独的感觉跃然纸上。
第九首,“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无奈谁能懂啊!
第十首,那草书简直是艺术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太让人感慨了!
我觉得啊,陆游的这些诗词草书作品,真的是太棒了!每一首都值
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欣赏!。
黄庭坚杂诗七首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黄庭坚杂诗七首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大全黄庭坚,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以他的杂诗和行草书法而闻名于世。
今次,我们将一同欣赏黄庭坚杂诗七首行草书法作品,领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观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抒发了诗人游历江南的情怀。
黄庭坚以潇洒挥洒的笔触,将船帆和江景写得极为简练,却能使人联想到长江的浩渺与壮美。
二、《寄邱员外》江州司马青衫湿,纸帐骑驴渡湘江。
孤云暗去无边雨,洞庭一夜连村央。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表达了诗人游历湖南长沙的情感。
黄庭坚以奔放的笔势,描绘出独自行走在湘江上,风雨交加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共鸣。
三、《送韦著作之安阳》夜行黄河远,明星草堂深。
毕竟汴京路,迢迢劳细心。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描绘了黄庭坚送别好友的场景。
他以简约而有力的笔法,将黄河与夜行者的荒凉、远离家乡的孤寂,表达得淋淋尽致。
四、《答林崇中书》物象高强运笔稀,松陵沈洞共谁齐。
泪珠不露虽多处,墨点无声亦少随。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是黄庭坚写给友人的回信。
他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将诗句之间的情绪与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杨叶湖》故人终日岳阳楼,目断楚天触楚州。
落日无边渡烟水,问君何事泪沾裘?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描述了诗人遗憾离别的心情。
黄庭坚以流畅而有力的笔触, 勾勒出岳阳楼的壮丽与辽阔,以及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感慨。
六、《哭杜荀鹤》百年已竟百年时,白头先后别孤帏。
徒我纵声空怅望,瑶台万里欲来迟。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杜荀鹤的思念之情。
黄庭坚以凌厉有力的笔触,将世事的无常与诗人内心的浸润,表现得深沉而动人。
七、《闻宋江去愿仍赁住汉阳》昔年百姓应国事,飞狐沉首郡城西。
资财似与时难俱,主将良图不杀伊。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宋江的怀念之情。
黄庭坚以流畅而有力的笔墨,将宋江草船倚靠岸边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这七首杂诗的行草书法作品中,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友情、故土、时事的思考与感慨。
名家黄庭坚草书书法欣赏
名家黄庭坚草书书法欣赏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草书堪称绝世佳作,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书法艺术。
下面是几篇黄庭坚草书欣赏:
1.《浣溪沙·次韵八皋赋》
此篇作品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其草书风格简练流畅,字体骨骼粗壮,又不失流畅的美感。
草书的笔画力度强烈而富有韵律感,整篇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2.《添鹤楼·画白菊》
这篇作品的草书表现了黄庭坚对白菊的深刻理解和敬重之情。
草书字体清秀干练,主要以楷书为基础,但又不失草书的雄浑和自由,整篇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3. 《观春台·题落花》
这篇作品是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之一,笔画疏密有致,气势磅礴,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气魄。
整篇作品在艺术上无可比拟,是草书艺术的经典之作。
4. 《西江月·岳阳楼记》
这篇作品是黄庭坚的草书艺术的又一代表作,它以其雄浑有力的笔画,展现了黄庭坚深刻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草书的字体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呈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质朴、淳朴和
不羁。
黄庭坚的草书是文学和艺术的杰出结合,他的作品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创造力,诠释了生命的奥妙和人类的智慧。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更是文化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王铎草书《唐诗九首》赏析
王铎草书《唐诗九首》赏析作者:·王宏·时间:10年10月26日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局部)654×34.5 cm 绫本首都博物馆藏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十樵、石樵、黄樵、痴庵、雪山等,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十四岁开始读书,十六岁入庠,三十岁中举,明启二年三十岁中进士,授翰林编修等职。
清兵入关后,至南方任福王弘光朝东阁大学士。
顺治三年仕清,为《明史》副编修,后为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顺治九年病逝故里,赠太保,谥文安。
王铎一生博学好古,不仅工诗文,尤善书法与绘画,以书法闻名于世,其书法诸体皆善。
王铎楷书初学钟繇,又学颜真卿及柳公权,笔力洞达。
小楷书得钟繇之疏宕,大王之秀逸,参与己意,独树一帜。
王铎行书草书为世人所重,又以草书成就最高,本帖所选王铎草书《唐诗九首》,集中展现王铎草书的艺术特点。
《唐诗九首》无署年,纸本。
凡七十九行,共三百七十八字。
纵三十四点五厘米,横六百五十七厘米。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唐诗九首》内容为: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过香积寺》、杜甫《秦州杂诗》、杜甫《禹庙》、杜甫《春宿左省》、杜甫《洞房》、杜甫《骊山》、王维《终南山》九首唐诗,该帖集二王风格,吸收宋黄庭坚、米芾之优点,掺入唐人狂草之法,自出机杼,将草书推向新的高度。
细观幅整幅作品,大气磅礴,神采飞动,多姿多彩的韵律感,极具冲击力和震憾力。
笔法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
在圆转中回锋转折,注重含蓄,同时参入折锋,增强劲健之势。
王式笔法在《唐诗九首》中,完美地体现了高古雄强的审美情趣。
其结体紧密,连绵飞动,姿态欹侧,奇险恣肆;王铎善用墨。
首创“涨墨”之法。
其用墨浓、淡、干、湿变化无穷,结合用笔的徐、疾、提、按,形成了强烈的律动感。
他的“涨墨”法,拓展了书法用墨的表现空间,提升了墨的情趣化张力,对清以后尚趣派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九首》的章法,奇在对作品空间黑白的分割上,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中秋诗词草书作品欣赏
中秋诗词草书作品欣赏苏轼的这首词堪称中秋诗词的经典之作,当它以草书的形式呈现时,更别有一番韵味。
从整体布局上看,草书作品往往疏密有致。
比如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几句,在草书中可能笔画较为舒展,就像一个人在月下举起酒杯,手臂畅快地挥舞着,向天空发问。
那些长长的笔画,像是诗人对明月无尽的遐思在空中延伸。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里可能笔画的轻重变化明显,表现出一种对天上仙境的好奇与神秘之感。
重笔之处仿佛是对天宫的强调,而轻笔之处则像是那漂浮的云,让人觉得天宫若隐若现。
再看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在草书中是非常独特的。
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几个字可能会连绵不断地书写,恰似诗人月下起舞时那灵动、连贯的身姿。
笔画之间的牵丝映带,就如同舞者的衣袖随风飘动,充满了韵律感。
而且草书在书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时,可能会通过笔画的曲折变化,营造出一种月光流转的感觉,仿佛那月光正缓缓地穿过楼阁,照在那些难以入眠的人身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草书作品里,这开篇的两句往往能抓住人的眼球。
“海上”二字可能以一种开阔的笔法写出,像是描绘出了那浩瀚无垠的大海,海面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的宏大景象。
而“天涯共此时”这几个字或许会写得较为紧凑,然后笔画再向外舒展,象征着虽然远在天涯海角,但在这一刻,人们的思念是相通的。
在草书中,对于一些重复字的处理也很有趣。
比如诗中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如果遇到“思”字的重复,草书可能会用不同的写法来体现变化。
一个“思”字可能笔画较为圆润,表现出思念的温柔;另一个“思”字可能笔画刚劲一些,就像那浓烈而难以抑制的相思之情。
而且整幅作品在书写到“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的时候,可能会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让人感受到烛光熄灭后,那满室清冷的月光,以及诗人披衣出门时,被露水沾湿的那种凉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句在草书中会有很强的对比感。
“举头望明月”几个字可能向上倾斜,表现出抬头的动作,笔画可能较为挺拔,像是在努力望向那遥远的明月。
董其昌草书唐诗四首
董其昌草书唐诗四首
二、草书特点
董其昌的草书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他的草书笔画流畅,气势磅礴,大有怀素、张旭之风。
在他的作品中,笔画间的连接自然紧密,笔势翻滚跌宕,具有强烈的动感。
结体上,他注重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董其昌的草书既有传统的功底,又具有自己的创新,堪称一代草书大家。
三、唐诗四首介绍
董其昌的草书作品中有唐诗四首,分别是:《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赠别二首》。
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书法和文学上的高超造诣,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豪放与奔放。
四、董其昌草书的艺术价值
董其昌的草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草书将音乐、舞蹈、绘画融为一体,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书法家、画家都对董其昌的草书表示敬意,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楷模。
五、结语
董其昌的草书作品,尤其是《唐诗四首》,展现了他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
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通过欣赏董其昌的草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也能领略到唐代诗人的豪放与奔放。
草书唐诗三百首作品欣赏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笔画流畅、结构简洁、形态优美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草书唐诗三百首的作品欣赏:
1.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些草书作品展现了草书的独特魅力,笔画流畅、结构简洁、形态优美,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情感表达。
欣赏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对草书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美妙之处。
赏析岳飞的行草果然畅快!
赏析岳飞的行草果然畅快!
岳飞虽出身军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和勤奋的学习,文武双全,能诗善词,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眺诗》、《前后出师表》、《还我河山》等。
岳飞行草《大江流》
岳飞的这件传世书法作品,是用行草书写南北朝诗人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一共111个字。
作品以以行楷书开头,慢慢的转入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墨舞,可见岳飞书法功底之深厚。
特别关注:弘扬中国传统,传承艺术文化精髓。
CCTV-发现之旅频道全力打造的大型艺术专题类纪录片《艺术名家》,每周日22:30-23:00正式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著名主持人于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草书古诗词艺术鉴赏
篇一:草书诗词欣赏
泼彩白墨草书诗词(13幅)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冠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帷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巴钢普力布诗我差清风展皱水,莘莘力学万古通.料得
繁星昭富庶,雪映明月斗诗情.
巴钢普力布诗古人遗训先为创,来者描摹后作尘.心为上游阔相远,定睛观瞧一忠君.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巴钢普力布诗足缠三千神州土,手捧六万长城砂.颗颗皆我中华宝,气阔财圆不自夸.
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韩愈揪树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篇二:草书诗词欣赏
泼彩白墨草书诗词(13幅)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冠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帷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巴钢普力布诗我差清风展皱水,莘莘力学万古通.料得繁星昭富庶,雪映明月斗诗情.
巴钢普力布诗古人遗训先为创,来者描摹后作尘.心为上游阔相远,定睛观瞧一忠君.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巴钢普力布诗足缠三千神州土,手捧六万长城砂.颗颗皆我中华宝,气阔财圆不自夸.
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韩愈揪树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篇三:草书古诗四首
《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
传为张旭狂草
之作,极为珍贵。
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
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
释文: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
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
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
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张旭《古诗四帖》与草书艺术文/李振石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横长195.2厘米,纵高29.5
厘米,以五色彩笺纸草书古诗四首,人称《古诗四帖》。
前
两首书写的是梁·庚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卷后有董其昌等
人题跋。
《古诗四帖》是历代文人墨客临池学书极其珍贵的
实物资料,也是张旭唯一流传于世的墨迹。
原藏清宫府内,后由溥仪带出到吉林被我军俘获,交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现
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张旭,字伯高,唐中期苏州人,曾官至常熟尉、右率府金吾长史,故又称张长史,《新唐书》有传。
书法早年笔摹心追习书于舅父陆彦远,而陆彦远又是传承“二王”书法精到之人,可见是王派体系的书风。
从他的楷书《郎官石柱记》看,确实下笔渊源有自。
由于张旭性情豪放,喜饮酒,曾和李白等人被杜甫戏称为“酒中八仙”。
所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正是他形象的真实写照。
张旭的狂草与李白诗歌、斐旻舞剑,时称“三绝”。
张旭在唐代已经是出了名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包括颜真卿在内的很多中唐时期的著名书家受他的影响极深。
如颜真卿在教诲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怀素时曾说:“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
”意在希望怀素习书,务必在楷书上打下坚实基础,以使超凡的草书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唐代是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艺术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创新的封建帝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
在文化艺术方面是古今中外的空前大交流、大融合。
她“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吸引吸收,无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革新”。
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产生了“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当时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文艺样式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作为唐
代的草书,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融合贯通,“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写出了“唐代之音”的雄浑、放纵之态。
书法这门艺术,在当时既是最普及的,也是那个时代最鼎盛的艺术,由于大胆革新创造草书艺术,因而出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作为代表人物就是张旭。
该帖全卷书古诗四首188个字:“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
飘颻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核桃,齐侯问棘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嚣喧。
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落笔一气呵成,用笔肥厚,字势横壮,人称“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势、推如泉流”。
《古诗四帖》通篇气势磅礴,布局大开大合,落笔千钧,狂而不怪,书法气势奔放纵逸。
如,六行八句:“汉帝看核桃,齐侯问棘花”,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圆头逆入,功力浑厚。
又如,九行,“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字里行间内蕴无穷,古趣盎然,充满张力磁性。
行笔出神入化,给人仪态万千之感,笔断意连,令人遐想无限。
再如,十三行,“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笔法字体方中有圆,书写
中提按、使转、虚实相间。
纵观通篇结字隽永,章法严谨、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
无论从通篇还是从局部单字来看,都会被流动、曲折,藏锋使转直入,动人心魄的阳刚线条所打动。
如果没有高超的艺术修养,没有成竹在胸的功底是书写不出来如此巧夺天工的完美巨作。
正(:草书古诗词艺术鉴赏)因如此,张旭草书被历代推崇,有口皆碑,誉为“草圣”。
明人本道生云:张旭草书“行笔如空中掷
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
但是此卷也并非是无憾的绝代之作,依笔者拙见,开始部分笔法比较单调拘谨,在五行之后逐渐放开,中篇渐入佳境。
如果开篇也同后半部一样雄壮骨健,那么此帖当更为完美精彩绝伦。
张旭的草书看起来很颠狂,但章法却是相当规范的,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
细观察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涂抹,很多细微的笔画、字间过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张旭的草书是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表现一泻千里之势。
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在诸多书体当中,草书是一种特殊书体,除本身特征外,它还兼含有其他书体的美学素质,因此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