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教学的目标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校教学的目标管理
摘要:实现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策略,一是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实施目标要狠抓落实;三是改进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四是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
关键词: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意义;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高校已然成了一个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综合实体。
所以如今高校的教学管理要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办学不同,教学理念、手段、方法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从而保证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采取目标管理,可以在明确教学方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一、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意义
1.定义
所谓目标,即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活动、行为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
目标的具体化、数量化又可称为指标。
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目标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德鲁克于1956年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应该把一个单位的目的、任务,转化为目标,各级领导都要通过目标对下属进行领导和管理。
传统型教学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我们已经步入新的时代,周围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在这种背景下,目标管理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高效率管理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意义
(1)目标管理有利于激发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所谓高校教学管理,就是要激发起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的动力,结合高校的教学总目标构建各自的目标体系,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完成策略,并组织实施,以此来完成高校的教学总任务,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教学目标管理注重分而治之,即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要将高校的教学总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分别执行的一个个小目标,以此来实现管理的高效率。
教学目标管理就好像茫茫大海中树立的一个灯塔,指引着全体教职员工朝着这面灯塔前进。
教职员工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负责的分目标,并知晓自己的分目标与学校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采取有力的策略去完成自己的分目标。
当所有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所负责的分目标都完成时,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自然就实现了。
(2)目标管理有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最大效益
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因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目标是引起行为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动机,制定恰当的目标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动力和信心,而且还能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促使其不断付出努力完成该目标。
因此,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制定合
理的目标,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知道劲往哪儿使。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劳动周期长,且劳动成果见效慢。
实现目标管理,可以让高校教职员工一起参与到工作目标制定中去。
运用民主的形式,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从学校发展的全局来思考自己工作的局部问题,促使其在完成学校总方针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个人利益,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的最大效益。
(3)目标管理有利于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且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同时,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形势下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有效处理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促使高校各项教学活动围绕学校总目标进行,实现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并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佳功效。
二、实现教学目标管理的策略
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采取教学目标管理,但效果并不明显。
作为目标管理的对象与参与者,教职员工并不十分清楚目标管理的内涵,也不怎么关心个人目标与高校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上,比如工作量、学生考试成绩和科研成果等各种量化指标上。
教学目标管理被“简化”为一种考核指标。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学目标管理,一般是先由高层管理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以及内外形势的变化,设定本校的整体目标,比如发展规模、教学质量、师资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指标,然后将整体目标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
由于目标分解过程很少有下属部门的参与,所以目标分解过程实际上也就变成了任务分摊,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种形式导致了目标管理成了高校行政的附庸品[1],使目标管理成了强制管理。
因此,要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第一步就是要群策群力合理制定教学管理工作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目标管理中,常常出现目标制定过于理想化,常常不切实际地提出“创办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使某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或省重点学科”[2]。
不现实的目标常常使教职工产生困惑、迷失方向。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明确的,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工作目标是各有差异的。
每一所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工作目标。
一方面,要深入调查本校学生状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思想、文化基础;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对教学工作的期望等。
通过这些调查,高校要明确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知晓他们对于教育教学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管理工作计划。
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深入调查教师队伍的状况,包括教师队伍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等,通过这些调查,可以了解全校教学工作的大致情况,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目标。
同时,还要把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紧密结合,防止脱节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