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网络与通信实验指导

网络与通信实验指导

《网络与通信_基础》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双机互连并实现文件共享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 (6)实验二建立小型局域网(至少两个VLAN)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7)三、网络拓扑图 (8)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8)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9)实验三实现跨交换机(二层)VLAN互访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0)三、实验拓扑图 (10)四、实验说明 (11)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1)六、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11)实验四网络高级应用(NAT,WWW,FTP)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2)三、实验拓扑图 (13)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3)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20)实验一双机互连并实现文件共享一、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功能3.学会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4.能够简单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和设备把电脑连接起来,实现网络共享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计算机2.网卡3.交换机4.双绞线(直连线,交叉线)等等。

三、实验内容1.1 双机直接互连1.1.1安装、配置IP协议(IP地址配置)1.1.2安装、配置网络和打印机共享实验拓扑图:图12.1双机通过交换机连接2.1.1安装、配置IP协议(IP地址配置)2.1.2安装、配置网络和打印机共享实验拓扑图:图23.1 双机连通测试3.1.1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

只有在安装 TCP/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该命令。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3.1.2下面显示 Ping 输出的示例:(Windows用户可用:开始->运行,输入"cmd" 调出cmd窗口使用此命令)C:\>ping 192.168.0.2Pinging 192.168.0.2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192.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92.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92.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92.168.0.2: bytes=32 time<10ms TTL=128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0.2: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重点检查微机的操作系统,网卡,双绞线)2、做双机直接互连(物理连接,协议添加,IP设置)3、按照网络拓扑图1把计算机连接起来4、(以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例)开始—设置—网络与拨号连接—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5、连接好以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是否连通6、按照网络拓扑图2把计算机连接起来7、重复步骤4五、实验报告实验二建立小型局域网(至少两个VLAN)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计算机网络100Base-TX的设计方法。

现代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现代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现代通信网实验指导书信息通信实验室目录实验一SDH设备硬件总体介绍 (3)实验二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 (17)实验三SDH 环形组网配置实验 (25)实验四宽带设备MA5300系统概述 (32)实验五:设备(MA5300)的TELNET登陆环境设置 (40)实验一SDH设备硬件总体介绍一、实验目的通过对SDH传输设备实物的讲解,让学生对OPTIX 155/622H设备具体硬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验器材1、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2套。

2、OPTIX 155/62H(METRO2050)设备1套。

3、维护用终端若干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对实物和终端分组进行现场讲解。

四、实验步骤系统硬件介绍:1、本实验平台为华为公司最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采用多ADM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根据实际需要和配置,目前提供E1、64K语音、10M/100M三种接口。

2、实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采用SEVER/CLIENT方式和光传输网元通讯,并完成对网元业务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3、本实验平台提供传输设备为OPTIX 155/622H传输速率为STM-1(即155M)。

(一)、OPTIX 155/622(METRO2050)设备介绍OPTIX155/622网元外形如(图一)所示:OptiX 155/622设备由机柜、子架、风机盒以及若干可选插入式电路板等构成,可灵活配置为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

系统可配置为STM-1单系统或双系统、STM-4单系统或双系统、两者的混合系统,并可实现由STM-1向STM-4的在线升级,又可以通过调整配置以满足网络灵活逐级扩容的需求。

本传输实验平台采用三套OPTIX 166/622 SDH光传输设备,因每个传输设备(也简称网元)硬件配置基本都一样,所以只需介绍其中一个即可。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实验1:通信协议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者依靠通信模拟实验软件提供的传输服务,在其模拟的全双工bit 流信道上设计一个通信协议,实现一段文本信息的传输过程。

通过该实验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问题和设计方法。

1)在全双工bit 流信道上设计一个具有成帧功能的通信协议2)使用设计的通信协议实现一段文本信息的传输3)体会并掌握通信过程中信息编解码和成帧的设计方法【预备知识】1、网络体系结构及各层设计问题2、OSI 参考模型【实验环境】1、分组实验,每组4~6人。

2、拓扑:3、设备:计算机2台。

4、软件:通信模拟实验软件(comexpm.exe )【实验原理】通信模拟软件在两台通过以太网连接的计算机之间模拟实现了一条二进制比特流的全双工传输信道,并为实验者提供二进制数据的收发窗口。

1、通信模拟实验软件的功能(图1-1)z 在局域网内根据实验小组名建立全双工通信传输信道。

z 传输二进制比特流,用“0101”比特流模拟信道空闲状态。

z 软件默认设置2%的发送误码率和2%的接收误码率,相当于信道的误码情况。

发送误码率和接收误码率均可以调整。

z 软件的发送窗口一次只能填入250比特数据,相当于信道发送机的发送能力 z接收时如果提取数据速度太慢,会造成接收缓冲区溢出,相当于信道接收机方A 方的缓冲能力。

z软件的接收窗口一次只能显示250比特,相当于信道接收机的处理能力。

z软件执行窗口的底部提供本软件的执行状态信息,可辅助实验者了解信道和实验完成情况。

图1-1 通信模拟软件的主界面2、通信模拟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1)将一个小组分为两个半组,每半组使用一台计算机完成数据发送和接收实验。

2)同一小组的两个半组之间建立“信道”“信道”的建立可以通过组名方式建立:通信模拟实验软件在局域网上定时广播小组名称,并根据收到的其它站点的组名广播,判断是否找到了同一组的另一台计算机。

具体过程如下:a)设置小组名称,同一小组的两个半组填入相同的组名,然后点击“组名确定”按钮。

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通信网实验指导书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网课程组2021年5月目录实验一:路径选择实验 .................................... 1 实验二:通信业务量分析实验 ............................... 4 实验三:Gompertz(龚伯兹)模型实验 ....................... 8 实验四:Logistic(罗吉特)模型实验 (13)实验一:路径选择实验一、实验目的在进行通信网选择路由时,首选路由和各个迂回路由通常都是按照路径最短的原则进行的,目的是为了使网络费用达到最小。

在求解最短径的算法中常用的有D算法和F算法。

D算法用于求指定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短路径;F算法用于求任意端间最短径。

在实际中都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路由设计。

本次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算法并能用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

二、实验内容1.用编程语言实现D算法。

2.用编程员实现F算法。

三、实验原理(一)D算法1.D算法原理已知图G=(V,E),将其节点集分为两组:置定节点集Gp和未置定节点集G-Gp。

其中Gp内的所有置定节点,是指定点vs到这些节点的路径为最短(即已完成最短路径的计算)的节点。

而G-Gp内的节点是未置定节点,即vs到未置定节点距离是暂时的,随着算法的下一步将进行不断调整,使其成为最短径。

在调整各未置定节点的最短径时,是将Gp中的节点作为转接点。

具体地说,就是将Gp中的节点作为转接点,计算(vs,vj)的径长(vj∈G-Gp),若该次计算的径长小于上次的值,则更新径长,否则,径长不变。

计算后取其中径长最短者,之后将vj划归到Gp 中。

当(G-Gp)最终成为空集,同时Gp=G,即求得vs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wj:表示vs与其他节点的距离。

在Gp中,wi表示上一次划分到Gp中的节点vi到vs的最短路径。

通信109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2-学生

通信109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2-学生

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陈宏明,朱全银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二O一二年一月目录实验一串行通信 (2)实验二局域网共享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模拟 (7)实验三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8)实验四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 (16)实验五网络安全与管理 (26)实验六网络互连 (29)实验七 WinSock编程 (32)实验八 VOIP通信 (37)附件 1 通信网络试验考核大纲 (38)附件 2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考核大纲 (39)实验一串行通信(必修)【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实现两台计算机数据通信的原理;2.掌握不同类型接口间串行通信电缆的连接方式及制作过程;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提供的“超级终端”的配置和使用过程;4.基本掌握C/C++/VB环境下,实现串行通信相关函数或控件的使用。

【实验内容】1.根据实验室提供计算机所配备的串行通信接口的形式,制作串行通信电缆;2.使用“超级终端”软件,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3.编制、调试串行通信程序,实现一台计算机从键盘输入的内容,可以在另一台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基本目的;4.可根据情况自行增加一些功能,如:可随时调整波特率、数据位等通信参数;文本文件的传输等。

【实验原理】EIA-232异步接口标准,串行接口异步通信,虚调制解调器原理。

1.异步通信电平采用负逻辑,传输线的状态有:(1)空闲状态(2)起始传输状态(3)奇偶校验位(4)停止位2. 信号传输速率与接口安全RS232C传输速率在0~20000bps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被限制在19200bps以内。

主信道的传输速率有:19200、9600、4800、2400、1200、600、300、150、110、75、50bps。

RS232C 标准接口能承受任何两个引脚的短路,但短路电流不超过0.5A3. URAT(可编程异步串行通信芯片)内部寄存器端口分配DLAB为线路控制寄存器D7位;括号外为COM1、括号内为COM24. 线路控制寄存器LCR(3FBH,只读)该寄存器的内容规定了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D7 除数锁存 0—允许访问接收数据、发送数据和中断允许寄存器1—允许访问波特率因子寄存器,将除数锁存D6 SB设置间断 0—禁止间断产生,1—设置间断,SOUT发送空号D5 SP附加奇偶保持位选择位 0—无奇偶附加位,1—偶附加位为0(偶校验), 1—偶附加位为1(奇校验)D4 EPS奇偶类型 0—奇校验(当D3=0), 1—偶校验(当D3=1)D3 PEN奇偶校验允许 0—无奇偶校验 1—允许奇偶校验D2 STB 停止位选择 0—1位停止位 1—1.5位停止位 1—2位停止位(6,7,8)D1、D0 —数据位置 00—5位, 01—6位, 10—7位, 11—8位5.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 (3F8H/ 3F9H,只写)波特率=1.8432MHz/(波特率因子×16)波特率因子必须在初始化期间预置(此时,DLAB=1)以保证波特率发生器执行规定动作。

网络与通信基础实验指导书

网络与通信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1.学会计算机TCP/IP属性各参数的配置方法。

2.学会IP地址的分配方法和使用掩码划分子网的方法。

3.掌握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的设计与集成技术。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管理和维护命令。

4. 2实验二:计算机联网配置4. 2.1 实验目的•熟悉和了解组建局域网所需要的软件系统,包括各种服务和协议•掌握配置局域网的过程以及各种配置参数的使用目的4.2.2 实验环境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硬件:个人计算机。

4.2.3 实验指导人员准备工作•准备一个IP地址段,比如192.168.1.1~192.168.1.404. 2.4 实验内容4. 2.4.1 实验内容2:手工配置TCP/IP协议参数在设计和组建一个网络时,必须要对网络进行规划,其中也包括对网络地址的规划和使用,比如使用哪一类IP地址,需要为多少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每台计算机是自动获取IP地址(动态IP地址),还是通过手工方式进行设置(静态IP地址)等等。

在本实验中,采用手工方式设置IP地址。

1)使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网络”属性对话框,在“配置”选项卡下,从已安装网络组件中选择“TCP/IP”,然后单击“属性”,打开“TCP/IP属性”对话框,如图5所示。

2)选中“指定IP地址”单选按钮,在“IP地址”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IP地址。

(以自己学号最后两位作为IP地址的最后一个字段)。

在“子网掩码”输入框中输入该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

单击“确定”按钮。

图5 TCP/IP属性对话框3)重新启动计算机。

4. 2.4.2 实验小结虽然目前有很多网络管理员为了方便、快捷地管理和配置网络,都使用DHCP服务器动态的配置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但其实质就是对每台计算机进行协议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以及其他一些信息,而通过手工配置不但可以了解配置的过程,还可以了解其中的一些参数设置,从而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43页)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43页)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范本(doc 43页)《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网线的制作 (1)实验四 HW-RouteSim仿真实验 (4)实验六对等网的设立 (11)实验九配置Windows 2000 DNS 服务器 (17)实验十一 Internet连接 (20)实验十二 FTP服务的应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 (26)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在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与测试非常重要。

对于小型网络而言,跳线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计算机;对于大中型网络而言,跳线既连接着信息插座与计算机,也连接着集线设备与跳线设备或跳线板。

总之,跳线的制作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员一定要学会的入门级手艺。

一、实验目的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2、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RJ-45压线钳2、双绞线剥线器3、RJ-45接头4、双绞线5、网线测试仪三、双绞线制作标准目前在10BaseT、100BaseT以及1000BaseT网络中,最常使用的布线标准有两个,即EIA/TIA568A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A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如下表所示:表1 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线序表一条网线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通线(Straight Cable),直通线一般均采用EIA/TIA568B标准,通常只适用于计算机到集线设备之间的连接。

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或连接两台集12线设备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lble),采用EIA/TIA568A标准。

四、制作方法及步骤(一)直通线的制作:步骤1: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

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无线通信实验指导书

无线通信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1)实验二无线数字信令 (6)实验三信令系统 (13)实验四多信道共用、空闲信道选取方式 (19)实验五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23)实验六DS-CDMA(直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30)实验七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43)实验八DS/FH(直扩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45)实验九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47)实验十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49)实验十一接收机、噪声与电波传播损耗 (51)实验十二发射机 (61)实验十三双工器 (65)实验十四锁相频率合成器 (69)实验十五组网干扰 (84)附录1 无绳电话标准、原理及手机使用方法 (92)附录2 双路无线综合测试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95)附图1(A) BS测量收发信机(TRX-BS) (103)附图1(B) MS测量收发信机(TRX-MS) (104)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一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一、实验目的1.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3.了解基带话音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内容1.按网络结构连接各设备,构成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完成有线→有线、有线→无线及无线→有线呼叫接续,观察呼叫接续过程,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

3.用双路无线综合测试仪(以下简称综测仪)及示波器观测空中传输的话音波形。

三、基本原理图1-1是与公用电话网(PSTN )相连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方框图。

系统包括大量移动台MS 、许多基站BS 、若干移动交换中心MSC 及若干与MSC 相连的数椐库(HLR 、VLR 等,图中未画出),MSC 通过与公用电话网PSTN 的交换机EX 相连,接入公用电话网。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实验1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2.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3.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二、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3.FC-FC单模尾纤 1根4.信号连接线 2根三、基本原理本实验系统重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受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受端机三个子部分。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图1.2.1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在本实验系统中,电发射部分可以是M 序列,可以是各种线路编码(CMI 、5B6B 、5B1P 等),也可以是语音编码信号或者视频信号等,光信道可以是1550nmLD+单模光纤组成,可以是1310nm 激光/探测器组成,也可以是850nmLED+多模光纤(选配)组成。

本实验系统中提供的1550nmLD 光端机是一体化结构,光端机涉及光发射端机TX (集成了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激光管、自动温度控制等),光接受端机RX (集成了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和再生电路)。

其数字电信号的输入输出口,都由铜铆孔开放出来,可自行连接。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2.2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结构示意图四、实验环节1. 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550、RX1550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1550nm 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 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 码PN ”。

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 的15位m 序列。

3. 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3两铆孔,示波器A 通道测试TX155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5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550)幅度,最大不超过P204光接受输入光发射输出5V。

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55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550法兰接口输出。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机电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要求1、每位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实验,因故不能参加实验者,应课前向指导教师请假<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对所缺实验要在期末考试规定时间内补齐,缺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b5E2RGbCAP2、每次实验课前,必须作到预习,弄清实验题目、目的、内容、步骤和操作过程,及需记录的参数等,认真做好预习报告。

在实验前,指导教师要检查预习结果、进行提问。

对不写预习报告,又回答不出问题者,不准做实验。

p1EanqFDPw3、每次实验课前,学生须提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找好坐位,检查所需实验设备,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4、做实验前,了解设备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没有弄懂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前,不得贸然使用,否则因使用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根据大连民族学院《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处理暂行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DXDiTa9E3d5、实验室内设备在实验过程中不准任意搬动和调换,非本次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得动用。

6、要求每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坚持每次实验都要亲自动手,不可“坐车”,实验小组内要轮流接线、操作和记录等工作,无特殊原因,中途不得退出实验,否则本次实验无效。

RTCrpUDGiT7、实验过程中,如出现事故,马上找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如实反映事故情况,并分析原因和处理事故。

如有损坏仪表和设备时,应马上提出,按有关规定处理。

5PCzVD7HxA8、每次实验结束,指导教师要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检查并签字,在教师确认正确无误后,学生方可拆线。

整理好实验台和周围卫生,填写实验登记簿后方可离开。

jLBHrnAILg9、实验课后,每位学生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

目录实验一交换机配置1实验二 VLAN配置8实验三路由器配置11实验四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17实验一交换机配置一、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区别;2、掌握交换机的全局配置;3、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4、查看交换机系统和配置信息,获得交换机当前工作状态。

《通讯与网络》实验指导书打印

《通讯与网络》实验指导书打印

实验指导实验一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认识非屏蔽双绞线(UTP)、RJ-45水晶头、制作工具与测试仪器。

2.了解标准568A与568B网线的线序。

3.掌握网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双绞线若干米,RJ-45接头若干个,网线钳,测线仪。

三、实验地点:实验楼A406四、实验日期:不写。

五、实验内容:分别制作一根直通线和交叉线,并进行测试,写出测试结果。

*补充双绞线的有关知识标准线序常用的网线有如下二种: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直通线应用在PC机与交换机或集线器、交换机或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连接中。

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

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交叉线用于PC机与PC机(网卡与网卡)之间、PC机与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集线器、集线器与集线器之间的线路连接中。

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A标准。

六、实验具体操作过程(1) 剥线。

用卡线钳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拨下保护胶皮。

注意握钳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

剥线的长度为大约25mm。

(2) 理线。

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照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兰、兰白、绿、棕白、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

修齐后长度12mm--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3) 插线。

一只手捏往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塑料卡子的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

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橙白色的线,其余类推。

(4) 压线。

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通信网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和网络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设备实验机房,计算机安装的是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三、背景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带有多种网络命令,利用这些网络命令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需要注意是这些命令均是在DOS命令行下执行。

本次实验学习6个最常用的网络命令。

Ping命令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参数-t Ping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

默认值为 4 。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

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 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

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

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

5g通信基础实验指导书

5g通信基础实验指导书

5g通信基础实验指导书5G通信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对4G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5G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本文将从实验的角度介绍5G通信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5G通信基础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5G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5G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5G通信模块:使用5G通信模块作为实验的核心设备,用于进行5G通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 5G通信天线:用于接收和发射5G通信信号。

3. 5G通信设备:包括5G基站和5G终端设备。

4. 实验计算机:用于控制和监测5G通信系统。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将5G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并连接5G通信天线。

2. 配置实验参数:在计算机上配置实验参数,包括频段、频率、功率等。

3. 发射信号:通过计算机控制5G通信模块,发送5G通信信号。

4. 接收信号:使用5G终端设备接收5G通信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

5. 数据分析:将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信号质量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6. 故障排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7. 结果评估:根据实验结果评估5G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2. 实验中涉及到的参数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可以获取到5G通信系统的性能数据和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评估5G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同时,实验结果也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六、实验拓展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如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5G通信信号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牌或型号的5G通信设备的性能差异等。

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提供了实验教学的必要指导和技术支持。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中,实验指导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指导学生们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份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指导书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目的每个实验都有其独特的实验目的,实验指导书应该明确表述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让学生们知道实验的目的所在,也能建立正确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指导书需要清楚地阐述实验的内容和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及实验所需的基础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们对实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而步骤则能规范学生们的实验方法,避免无序的实验流程,也更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实验经验。

三、实验器材和软件平台在指导书中详细介绍实验所需的器材与软件平台,并指导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这些器材,以免操作失误,并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而对于一些设备需要特别的注意时,如何保养、如何存储在指导书中都应该有相应的表述。

四、实验要求实验指导书中还应该明确阐述实验的要求,帮助学生们明确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根据实验的难度,要求的程度也不同,有些实验需要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指导书中,还应该有关于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加深他们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六、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指导书中更应该包含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这些事项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定,以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例如,需要在实验前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鉴定所用实验设备的好坏,以及实验时所须注意的安全问题等。

七、参考资料实验指导书中的参考资料应该包括一些实验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介绍、相关实验文献的引用,以及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一些计算工具或公式,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部分中自查资料,以便更好地操作指导实验。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名称:实验一局域网网络结构的认识(2学时)二、仪器、设备:教学机房三、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四、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掌握按地理范围分类的四大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重点了解局域网的结构及网络系统的设置。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5种结构,即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重点掌握总线型、星型。

4、学会使用网络的软硬件资源。

五、实验重点、难点局域网的结构及网络系统的设置。

六、实验内容1、到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拓扑结构图,分析属于什么网络结构。

2、观察每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网络通信的,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

3、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和网卡的配置。

4、了解实现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方法和使用规则。

七、实验原理1.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本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连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法。

4)根据教材内容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2.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具体步骤是:(1)在Windows系统的桌面上选中“网上邻居”图标,单击右键,在弹出得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或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图标,即出现“网络”配置对话框。

(2)单击“标识”选项卡,记下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和计算机说明。

八、注意事项网络互联设备的工作状态。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局域网物理网络的组建(2学时)二、仪器、设备:1、安装有RJ-45接头以太网卡的计算机2、集线器或交换机3、双绞线4、 RJ-45插头三、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四、实验目的掌握局域网——以太网的物理网络组建方法,能熟练制作直通双绞线与交叉双绞线的方法。

计算机网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指导书2008年3月前言《计算机网通信》是网络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属核心必修课。

本课程技术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强,涉及到数据通信的相关概念;信源、信道的编码的相关知识;通信协议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基本原理、局域网相关概念。

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计算机通信网》力求在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所突破,使学生学好网络理论知识,对网络体系结构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掌握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功能,了解TCP/IP体系结构,并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实践和网络命令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具体操作,提高学生对数据通信知识的掌握及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为以后学习TCP/IP协议原理及网络互联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实验课程中的网络编程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VC或其它高级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编程实现基于socket的通信。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协议实现及相互关系。

本实验课程中基于通信网络通信协议的编写以及对信道编码C语言编程实现的实验,加深对数据通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同时在本门课程中也涉用到常用网络工具与命令使用的实验,加深同学对网络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录实验1串口通信 (1)实验2差错编码 (2)实验3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3)实验4 常用网络命令和一些工具的使用实验 (4)附录1 Sniffer的使用 (5)附录2 Windump的使用范例 (11)附录3网络执法官操作方法 (13)实验1串口通信一、实验目的通过对PC机串行口的具体操作,掌握RS232通信协议。

同时,通过高级语言编程实现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了解并掌握通信协议的软件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程序编写类题目:两台电脑通过串口线连接。

编写收、发程序,实现两计算机之间的数据(要求数据打包传输)传输。

三、实验步骤1.问题理解和分析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

计算机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使用组装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需要的器件和设备,熟悉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组建网络的基本能力。

2、熟悉windows环境下,网络控制指令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10M/100M以太网集线器集线器通过提供多个网络入口点而使多个设备连成网络。

首先,集线器可以重复信号。

其次,集线器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集线器相连,以增加局域网中可以连接的设备数。

2.10M/100M以太网络接口卡介绍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NIA)又称为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简称网卡。

为了将网络各个接点连入网络中,需要在通讯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用网络接口设备进行物理连接。

3.10M/100M以太网中的非屏蔽双绞线介绍双绞线是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两根绝缘线组成的。

这些线被一层PVC薄膜包裹着,内线是铜质的直通UTP电缆交叉UTP电缆4.双绞线以太网的组网介绍单一集线器结构多集线器计量结构5.组装简单的以太网设备,器件及测量工具的准备和安装介绍所需设备和器件:计算机、集线器、网卡,双绞线。

工具准备: 测线仪,压线钳制作非屏蔽双绞线(1)将双绞线从头部开始将外部套层去掉20mm左右,并将8根导线理直;(2)确定是直通线还是交叉线式,然后按照对应关系将双绞线中的线色按顺序排列,不要有差错;(3)将非屏蔽5类双绞线的RJ-45接头点处切齐,并且使裸露部分保持在12mm左右;(4)将双绞线整齐的插入到RJ-45接头中(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5)用RJ-45压线钳压实即可;(6)注意在双绞线压接处不能拧、撕,防止有断线的伤痕;使用RJ -45压线钳连接时,要压实,不能有松动。

安装以太网卡将计算机接入网络6.网络联通测试指令介绍PingPing命令的格式为:ping目的地址[参数1][参数2]……其中目的地址是指被测试计算机的IP地址或域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指导书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网课程组2008年5月目录实验一:路径选择实验 (1)实验二:通信业务量分析实验 (4)实验三:Gompertz(龚伯兹)模型实验 (8)实验四:Logistic(罗吉特)模型实验 (13)实验一:路径选择实验一、实验目的在进行通信网选择路由时,首选路由和各个迂回路由通常都是按照路径最短的原则进行的,目的是为了使网络费用达到最小。

在求解最短径的算法中常用的有D 算法和F 算法。

D 算法用于求指定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短路径;F 算法用于求任意端间最短径。

在实际中都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路由设计。

本次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算法并能用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

二、实验内容1.用编程语言实现D 算法。

2.用编程员实现F 算法。

三、实验原理(一)D 算法1.D 算法原理已知图G =(V ,E ),将其节点集分为两组:置定节点集G p 和未置定节点集G -G p 。

其中G p 内的所有置定节点,是指定点v s 到这些节点的路径为最短(即已完成最短路径的计算)的节点。

而G-G p 内的节点是未置定节点,即v s 到未置定节点距离是暂时的,随着算法的下一步将进行不断调整,使其成为最短径。

在调整各未置定节点的最短径时,是将G p 中的节点作为转接点。

具体地说,就是将G p 中的节点作为转接点,计算(v s ,v j )的径长(v j ∈G -G p ),若该次计算的径长小于上次的值,则更新径长,否则,径长不变。

计算后取其中径长最短者,之后将v j 划归到G p 中。

当(G -G p )最终成为空集,同时G p =G ,即求得v s 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j w :表示v s 与其他节点的距离。

在G p 中,w i 表示上一次划分到G p 中的节点v i 到v s 的最短路径。

在G -G p 中,表示从v s 到v j)(p j G G v -∈仅经过G p 中的节点作为转接点所求得的该次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如果v s 与v j 不直接相连,且无置定节点作为转接点,则令∞=j w 。

2.D 算法实现流程 D 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D 算法流程图(二)F 算法1.F 算法的基本思路F 算法使用距离矩阵和路由矩阵。

距离矩阵是一个n ╳n 矩阵,以图G 的n 个节点为行和列。

记为W n n ij w ⨯=][,其中ij w 表示图G 中v i 和v j 两点之间的路径长度。

路由矩阵是一个n ╳n 矩阵,以图G 的n 个节点为行和列。

记为R n n ij r ⨯=][,其中ij r 表示v i 至v j 经过的转接点(中间节点)。

F 算法的思路是首先写出初始的W 阵和R 阵,接着按顺序依次将节点集中的各个节点作为中间节点,计算此点距其他各点的径长,每次计算后都以求得的与上次相比较小的径长去更新前一次较大径长,若后求得的径长比前次径长大或相等则不变。

以此不断更新W 和R ,直至W 中的数值收敛。

2.F 算法实现流程 F 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F算法流程图四、实验要求1.自学熟悉某一种编程语言。

2.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实现D算法和F算法。

3.记录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通信业务量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在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时,需要寻求能够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设计和优化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排队论为通信网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Elang B 公式和C 公式是分析通信网络的主要公式。

Elang B 公式为阻塞呼叫清除系统提供了一个保守的GoS 估算,对于有限用户的M/M/m(m,N)系统,通常会产生更小的阻塞概率。

Erlang C 公式定义为到达的呼叫需要等待的概率。

在实际中都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两个公式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

本次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公式并能用计算机实现这两个公式。

二、实验内容1.用编程语言实现Erlang B 公式。

请画出m=5,m=10,m=15,m=50,m=100等五条Erlang B 呼损曲线。

2.用编程语言实现Erlang C 公式。

根据前面得出的Erlang B 曲线,求出有一阻塞呼叫清除系统,当阻塞概率为2%,1=λ次呼叫/小时,s 105=τ,分别有4个信道和20个信道时,系统的最大系统容量。

若对一阻塞呼叫延迟系统,有4个信道时,s 105=τ,当延迟大于15秒时,呼叫被清除,求出该系统的GoS 。

三、基础知识业务量理论就是利用Erlang B 公式或C 公式,即业务量、中继线(或信道)数量和阻塞概率(或呼叫等待概率)之间的关系式,在一定的服务等级上,在已知业务量预测值的条件下,确定中继电路数、长途电路数、或求移动网中核心网的电路数、无线网的信道配置等。

业务量理论就是用来设计一定的服务等级上,能够处理一定呼叫容量的服务系统,目的是使固定数量的中继线路或信道可为一个数量更大的、随机的用户群体服务。

(一)Erlang B 公式 Erlang B 公式1.M/M/m(n)排队系统因为M/M/m(n)系统属于生灭过程,根据生灭过程的结论来求解0P 和k P 。

对于M/M/m(n)排队系统,有:⎩⎨⎧≥<≤=n k n k k 00λλ (1)⎩⎨⎧≤≤≤≤=nk m m mk k k μμμ0 (2)将k λ和k μ代入生灭过程的公式,即可求得:⎪⎪⎪⎩⎪⎪⎪⎨⎧>≤≤≤≤=nk n k m P m m m k P k m P k m kk 0!0!)(0ρρ (3)1100!!)(--==⎥⎦⎤⎢⎣⎡+=∑∑m k nmk k mkm mk m P ρρ (4)系统效率η:)1(n P m -=μλη(5)2.M/Mm(m)排队系统当系统中的顾客数等于窗口数时,这就是即时拒绝系统,电话通信网一般采用即时拒绝系统方式。

(3)式和(4)式中m n =,并令μλ=a (电话通信网中的流入话务量强度),由此可求出系统的状态概率:⎪⎪⎩⎪⎪⎨⎧⎥⎦⎤⎢⎣⎡==-=∑1000!!m k k kk k a P P k aP (6)并可求出排队系统的各项指标: 平均队长s L :)1(m s P a L -=(7)系统时间s W :τμλ===1ess L W (8)顾客被拒绝的概率:∑===mk kmm n k am aP P 0!!(9)系统效率:∑=-==mk m k mP a P mk 0)1(η (10)(9)式即为话务量理论中的Erlang B 呼损公式,m 代表交换机出线容量,m P 也称为呼损(率),一般用c P 表示。

Erlang B 公式提供了一个保守的GoS 估算,当用户为有限时,阻塞呼叫清除系统的模型为M/M/m(m,N),此时通常会产生更小的阻塞概率。

(二)Erlang C 公式1.Erlang C 公式――呼叫等待概率[]0延迟>W PErlang C 公式定义为到达的呼叫需等待的概率,用[]0延迟>W P 表示。

对于一个基本的阻塞呼叫延迟系统M/M/m(n)系统,当队列中呼叫数k 为1-≤≤n k m 时,再到达的呼叫就需存在缓冲器中等待延迟一段时间。

[][]01)(1!m P 0P mama m aP mn mW --=-个信道忙=延迟>(11)若缓冲器容量无限大,即∞→n ,即m a <,则有:1100!!--=⎥⎦⎤⎢⎣⎡-+=∑a m m m a k a P mm k k (12)此时,可得:[]∑-=-+=1!)1(!0m k kmmW k ama m aaP 延迟> (13)(13)式称为Erlang C 公式。

2.所有呼叫的平均等待时间q W[]0)(1111延迟>W mn mn mn n mk k q P am a m n m m m P m m k W ⎥⎦⎤⎢⎣⎡----=+-=----=∑μμ(14)当∞→n ,则有:W q P a m W )(1-=μ (15)则排队呼叫的平均延迟D 为:)(1a m D -=μ (16)此时,拒绝概率0→n P ,被传送的最大呼叫量m 几乎等于所加的呼叫量a ,即:mP a mP a n c )1()1(-=-=η(17)四、实验要求1.自学熟悉某一种编程语言2.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实现Erlang B 公式和Erlang C 公式。

3.记录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三:Gompertz (龚伯兹)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Gompertz 模型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SPSS 软件解决Gompertz 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SPSS 软件;2.用SPSS 软件实现Gompertz (龚伯兹)曲线预测。

三、实验原理常用的Gompertz 曲线公式为:ktAet Sey --= (1)式中:y t ——第t 年的预测值;t——预测年数;S ——渐近线值,一般根据经验估算; k ,A ——模型参数。

对式(1)两边取两次对数,则得到变换式为kt A y S t-=ln )ln(ln (2)令)ln(ln tt y S y ='a =ln Ab = -k则式(2)变为线性关系:bt a y t +='利用上面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计算出参数a 和b ,进而计算出k 和A 。

实验时要注意保证中间值的计算准确。

四、实验要求1.自学熟悉SPSS 软件;2.用SPSS 软件做龚伯兹曲线预测;3.记录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步骤1.复习Gompertz模型原理,根据经验预测渐近线值,并根据Gompertz模型原理将计算的中间值对应填入各年份中;2.打开SPSS for Windows软件,新建一个data文件并保存,打开V ariableView 界面,定义两个变量t,x,y,如图1所示;图13.打开Data View界面,在变量t下面的栏里依次输入1995-2004各年份,在变量x下对应依次输入1-10(表示1995是第一年,1996是第二年,2004是第10年),在变量y下面的栏里依次对应输入各年份的普及率中间值,如图2所示;图24.选择菜单栏中的Analyze下的Regression下的Curve Estimation,将变量t放入Independent下的V ariable栏中,将变量y放入Dependent栏中,在Models栏中选择Linear,如图3所示;图35.单击Sav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ave Variables栏中选择Predicted V alues,Residuals和Prediction intervals,置信区间选择95%,单击Continue,如图4所示;图46.在Curve Estimation栏内右上角单击ok,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和拟合曲线,计算结果是对拟合精度的分析,其中b0,b1分别是线性拟合公式中的a,b;如图5所示;图57.选择菜单栏中的Analyze下的Regression下的Curve Estimation,将变量x放入Independent下的V ariable栏中,将变量y放入Dependent栏中,在Models栏中选择Linear,如图6所示;图68.单击Sav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ave Variables栏中选择Predicted V alues,Residuals和Prediction intervals,置信区间选择95%,单击Continue,如图4所示;9.在Curve Estimation栏内右上角单击ok,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和拟合曲线,计算结果是对拟合精度的分析,其中b0,b1分别是线性拟合公式中的a,b;如图7所示;图710.用计算结果中的b0,b1根据算法原理算出A,k,带入Gompertz模型中即可得到Gompertz模型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