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运动性活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的运动性活动区
内容:
一、对运动性活动区的理解、及其它的特点
运动性活动区
理解:
顾名思义:主要由运动场地引发,场地以户外为主。
在运动场地上,以发展粗大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但不仅是发展粗大动作,而且还是通过粗大动作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和谐发展的功能。
运动场地包括室内和室外,划分一定区域。
粗大动作是指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动作。
如:走步、跑步、跳跃、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如:长高了;结实了;长胖了……(身体形态一般用骨架、肌肉、胖瘦来定义,身体的外形和状态)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在足球运动中,孩子的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可以得到综合的运用和发展、使手、眼、脑、四肢、肌肉、神经和心理得到平衡的发展。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
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
育是否良好,功能是否健全、运转是否自如等,这是衡量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运动性活动区作为四大类型活动区之一,即运动性活动区、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均衡(均衡:动作、技能、心理和个性发展)的设置多个运动区域,幼儿在区域内主动的进行身体运动。
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表现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反映了人体在运动中的机能水平。
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反映了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力量、耐力主要体现了肌肉组织和心肺系统的功能状况。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促使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在活动中自由的选择运动场地、器械和玩伴(三自由)。
教师给与幼儿在需要的时候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去完成自己的活动想法,帮助幼儿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特点主要是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教师创设具有均衡性的不同的区域,投放有趣、多样、简单、富有变化的运动器械、利用有效场地和器械,设置若干个幼儿体育活动区,如大中型(固定)运动器械区、钻爬区、投掷区、车类区、球类区等。
教师充分利用区域的优势,注重指导策略(计划、实施)(情景、
创造、榜样、挑战等)。
突破在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教师预设为主,幼儿被动参与运动的局面幼儿自己作主选择(搭建)区域,进行充分而自由的活动,幼儿在选择和运用单个或组合运动器械的过程中,感受运动的挑战性、探索性,培养大胆、自信、勇敢的心理品质。
教师打破的班级、年级的界限,幼儿在独立运动或合作运动的过程中,扩展群体间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区域的设置材料投放
区域的划分:固定性运动器械、可移动运动器械、结合大自然环境
1、固定性运动器械
幼儿在固定的大型运动器械上进行活动,通过与固定器械的互动,发展粗大动作。
固定大型运动器械的设置,依据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特点的需要。
固定性运动器械的分类:
主要包括:攀登类、钻爬类、滑行类、摆动类、旋转类、弹跳类、颠婆类等。
固定运动器械区滑行类攀登类
小班攀登肋木低矮攀登器械
中班攀登各种攀登器械
大班攀登各种攀登器械上进行钻爬、位移
固定的大型运动器械的改造
依据现有器械的特点,让幼儿采用添加、延伸、安全、简单等方法,重点观察孩子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自主运动,强化“三自由”,孩子们在运动中挑战自我,享受运动的乐趣,发展创造力,提高对身体运动的兴趣。
安全规范是保障。
2、可移动运动小器械
幼儿可用双手操纵、移动的运动器械
是教师根据幼儿某项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设计或投放的,能发挥特定功能的器械。
一般分为两类:现成的、自制的
自制具有“有趣、简单、多样和富有变化”的特点的小器械,满足幼儿自由选择和创造性运动的需要。
布:老鼠、担架、跳袋、米击子
纸(垫子):纸球、纸棒、盒子、刮刮片、纸盒、球垫
瓶(塑料):饮料、水(大桶小瓶、饮料、奶)饮料、奶粉
竹子(木棍):扁担、梯子
管子、绳……
轮胎……
3、大自然游戏的环境
山、水、沙、土、树木、草地、小道……
幼儿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进行身体活动,富有野趣的大自然游戏环境,让幼儿感受体验大自然的力与美。
活动环境选择应具有安全性、适宜性、挑战性。
三、运动中的安全
挑战性与安全性同意,永远是户外运动场地设计与活动指导的根本原则。
关于教师
运动前:
检查幼儿服装,佩戴饰品、裙子、鞋带、衣帽上的带子,穿运动鞋;
指导幼儿安全摆放玩具,明确游戏名称、玩法、规则、人数、安全事项;
场地上要有示意标记(运动方向、游戏示意图、器械摆放图等);
指导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如避开人多的地方;
教师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
帮助幼儿做好身体的准备与放松。
关于保育员:
运动前:
检查场地(平坦、水渣、杂物、适合软硬等);
场地上要有标记;
检查器材(破损、轻松等);
指导游戏名称、玩法、场地布置,以及所需相应器具;
准备一些棉花、邦迪。
运动中:
保育员的站位合理,站在孩子游戏的途径中;
场地出现突发事件需立即作处理、警示;
当发现孩子进入无人区时,应及时上前劝阻。
运动后:
协助教师将玩具应按图示整理归位(照片或数字的对应);
提醒幼儿安全收整玩具和及时归队;
清场检查,发现器具损坏及时报修;发现损坏应及时搬离运动场地,过后动手补休。
关于幼儿:
运动前:
学习看场地上的示意标记;
穿运动服(冬天棉背心)、运动鞋;
摆放玩具注意物体大小正确搬运,合理避让周围人群;
做好身体的准备与放松,尤其应活动身体的上、下肢关节;
运动中:
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中途去厕所(找就近的厕所);
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休息、擦汗、喝水、避免碰撞、避开人多的地方等;
运动后:
进行一些身体的放松活动;
玩具应按图示整理归位(照片或数字的对应),注意物体大小正确搬运,合理避让周围人群;
喝水擦汗、整理衣架,水壶放在架子上时,绳子应该要绕在水壶上;
有序离开运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