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方案

合集下载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

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XXXXXXXX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XXXX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办法(暂行)》(XXXX人〔2013〕36 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包括统计人员的守则和要求,统计人员的管理,招聘管理信息统计(外招、内调的变动时间、数量、个人情况等),薪资、福利信息统计(劳动工资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劳动工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劳动工资报告的公布,统计资料和统计报告的立卷、归档、交接和保管)。

第三条劳动工资统计是指对公司系统的劳动工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提供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及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劳动工资统计应已在册人员为准,遵循谁发工资谁统计的统计原则,要防止错报、漏报现象发生。

工作责任到位,保证统计质量。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 XXXXXXXX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统计机构及人员职责(一)公司综合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审核、汇总、整理及上报工作。

(二)公司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负责对所属各部门劳动工资日常统计工作进行指导,组织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劳动工资统计质量。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职责(一)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与指标体系,业务上接受综合管理部领导。

(二)负责完成公司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按照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本部门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并及时上报,为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劳动工资统计服务。

(三)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台账工作,建立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管理制度,按档案管理规定做好统计资料的立卷、归档、交接和保管等工作。

第三章统计人员管理第八条公司各部门根据劳动工资统计任务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方案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方案
平均人数= 30
=120(人)
职工平均人数
1870 2 18723 1869 6 18993 189310 1880 7 31
58357 1882(人) 31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 职工人数变动程度指标=
期初人数
×100%
制度公休工日
日历工日
出勤工时利用率 16834工时 96.09% (22408 - 240)
+ (三)制度工时(工日)实际利用率
制度工时(工日)实际利用率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工日)数 制度工作工时(工日)数
100%
根据例3资料计算:
制度工日利用率 22310704工 工日 日100% 94.52%
日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劳动成果 报告期实际工作工日数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
报告月(季,年)劳动成果 报告月(季,年)平均人数
+
日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产量 报告期实际工作工时数
报告期实际工作工时数 报告期实际工作日数
时劳动生产率 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
+
+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
报告月季 年产品产量 报告月季 年实际工作日数
指标
基期
总产值(万元)
3200
全部职工人数(人)
1600
其中:工人平均人(人) 1280
工人占全部职工人数(%) 80
报告期
6000 2600 2210
85
指数 (%) 187.5 162.5 172.7 106.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00 2.31 115.5
工人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50 2.72 108.8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能够向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准确的劳动和工资信息,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制度制定的背景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员工的劳动力和智力,同时企业又是为员工提供工作和经济来源的机构。

而员工的劳动力和智力所承担的职责和产出与企业在绩效上有着直接关联。

为了落实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了解员工的劳动情况和获取准确的薪资信息,制定出一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度核心内容1.劳动统计报表部分企业需要制定劳动统计报表,记录员工一段时间内的出勤情况、工作时长、请假记录等,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和各个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安排,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加班、请假等信息保护。

2.工资统计报表部分企业需要制定工资统计报表,记录员工的基本工资、加班费、绩效奖金、保险费用等收入情况,同时还需要记录扣除的社保费用、个税费用等情况,方便企业给员工计算出收入的实际情况,减少一些意见纷争。

3.制度执行部分企业要确立严格的执行制度,制定出具体的执行细则。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劳动技术处理和薪酬分配。

三、制度的实施和盘点制度的实施需要完善并加强监管制度。

一般来说,制度和流程会对员工工资的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制度实施需要不断监控离职员工的薪酬信息,对离职管理进行评估和分析,才能够有效发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

四、制度的优点1.提供财务管理的标准。

2.增加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信任。

3.动态记录员工的为企业所做的贡献。

4.为公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做好预估和规划。

五、总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劳动者的工作贡献和企业提供的薪酬,规范化为统一规格,同时也使得企业能够驾驭自身的薪资投入,更加全面地把握不同持股人的权益。

因此,我们可以说,制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非常重要,是企业具有成功走向的必要条件之一。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制度范本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政府制定劳动工资政策、企业合理制定薪酬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包括所有正式员工、临时工及派遣工等。

第三条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统计,真实准确;(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三)及时更新,持续改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第五条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计划;(二)审核、批准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三)监督统计人员履行职责;(四)处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职责:(一)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二)负责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上报;(三)负责解答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中的咨询;(四)负责统计数据的保密工作。

三、统计内容与方法第七条劳动工资统计内容包括:(一)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二)工资总额及构成;(三)平均工资及构成;(四)工资水平及增长情况;(五)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六)其他与劳动工资相关的事项。

第八条劳动工资统计方法:(一)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二)以月报表、季报表、年报为主要统计报表;(三)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统计流程与时间要求第九条劳动工资统计流程:(一)统计人员收集相关数据;(二)统计人员整理、汇总数据;(三)统计人员编制统计报表;(四)统计人员审核、上报统计报表;(五)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统计报表;(六)统计人员存档、归档统计报表。

第十条劳动工资统计时间要求:(一)月报表:每月10日前完成;(二)季报表:每季度次月10日前完成;(三)年报:次年3月31日前完成。

五、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责任。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方案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方案

+ 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构成统计
+ (一)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
+ 1、期末人数
+ 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 如月末、季末、年末人数,反映报告期末 这一时点上实际可使用的职工数量,所以 称为时点人数。具体包括从业人员期末人 数、职工期末人数等。
+ 2、平均人数
+ 平均人数是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职工 人数。它表明报告期内占有职工的一般水 平,是计算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以及其 他有关指标的基础资料。其计算公式为:
+ 1、企业在岗职工。 +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
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
+ 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 支付工资的人员。
+ 2、企业其他从业人员。 + 其他从业人员:指企业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
+ (二)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的范围 + 1、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 2、生产经营性原因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
制 度 工 日3100-800=2300工日
实际公休工 公休加班 出 勤 工 日2300-60=2240工日 日770工日 工日30工日
出勤工日 2300-60=2240
工日
公休加班 工日
30工日
公休加班 工 时240
实际工作工 时17114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
全日
2240-30-36=2174工日
停工
平均人数=
报告期每天实有职工人数之和 报告期日历日数
+ 人员增减变动不大的企业,平均人数可以 用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相加之和除以2求得。 开工不满全月的企业,其分母也应用报告 月的日历日数,这样才能避免人数的重复 计算,真正反映整个月的平均人数,若以 开工日作算式的分母,则计算结果只能是 开工日数的平均人数,而不是报告月的平 均人数。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完成本单位2021年度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后续的薪酬发放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工作计划:
1.明确统计范围:本单位所有在编职工和合同制职工以及临时工、兼职工等劳动者。

2.确定统计时间:每月月底前完成上月的工资统计工作。

3.收集数据:及时收集相关工资信息,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罚款等。

4.统计核算:按照规定的劳动工资统计方法,进行核算和汇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制作报表:按照相关规定,制作各种工资报表,包括月度工资报表、年度工资报表、个人工资清单等。

6.审核验收:对工资报表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7.保存档案:将工资统计资料及时归档,确保查询和检索的方便和快捷。

三、工作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的统计方法进行工资核算和报表制作;
2.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及时上报;
3.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的工资数据及时提供;
4.注重机密性,保护员工工资信息的隐私。

四、工作成果:
1.每月完成工资统计工作;
2.按时提交相关报表和资料;
3.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薪酬发放提供可靠的依据。

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这档子事儿!你说这劳动工资统计,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咱过日子得知道柴米油盐的花销一样,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也得清楚工资这方面的情况呀!这统计方法制度呢,就是咱搞清楚这些事儿的法宝!咱先说说这统计的范围吧。

那可不能是随随便便就拉几个人来算,得有个准儿才行!就像咱挑水果,得挑那些成熟的、好的,不能啥都往里装不是?一般来说,得是那些正规的单位啦,各种企业啦,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啥的。

这样统计出来的结果才有参考价值呀!然后呢,就是统计的指标。

这里面可包含了不少东西呢!什么工资总额啦,平均工资啦,这些可都是关键信息。

工资总额就好比是一个大拼图,把各种工资性的收入都拼凑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

而平均工资呢,就像是把这个画面给平均一下,看看大致是个啥水平。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指标,咱怎么知道工资是高了还是低了呀?那怎么统计呢?这就得靠各种方法啦!比如说全面调查呀,抽样调查呀。

全面调查就像是给一个地方来个彻彻底底的大检查,一个不落,全都统计到。

可要是地方太大了,那可就有点费劲啦,这时候抽样调查就派上用场啦,就像从一大袋糖果里抓出一把来,通过这一小部分来推测整体的情况。

统计可不是一次性的事儿,那得定期进行呀!就跟咱定期体检似的,得随时了解情况。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呢!而且这统计的数据可得准确呀,不能马马虎虎的,不然不就跟那没调好的钟表一样,走得不准啦!这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就像是一个精确的导航仪,指引着我们了解工资的情况。

它能让我们知道哪个行业工资高,哪个地区有优势,还能帮助政府制定政策呢!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要是没有它,那不乱套啦?咱找工作都不知道该往哪儿去呢!所以呀,咱可得重视这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制度,让它好好发挥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好务!咱也得积极配合统计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这样统计出来的结果才更可靠呀!这可不是小事儿,这关系到咱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员工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并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内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位等;2. 薪酬项目: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扣款等;3. 工资计算公式:明确各项薪酬的计算方式和标准;4. 统计周期:报表的统计周期通常为月度,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为其他周期;5. 统计结果:汇总各项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包括应发金额、实发金额等。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制度1. 确定统计标准:企业应明确各项薪酬的标准和计算公式,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制定统计流程:规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填写、审核、核对、汇总等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3. 定期报表汇总:按照统计周期,定期汇总各部门和员工的工资数据,形成统计报表;4. 报表审核核对:报表应由专人负责审核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报表存档备查:统计报表应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和核对。

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实施方法1. 培训员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2. 使用专业软件:采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劳动工资统计软件,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3.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防范数据造假和误差;4.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5. 不断优化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员工权益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可有效规范和优化工资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劳动工资统计是一个涉及众多企事业单位以及劳动者的重要数据统计工作,对于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评估社会保障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采集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劳动工资统计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为此,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培训目标:1.了解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劳动工资统计的方法和技巧;3.了解劳动工资统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4.提高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质量。

三、培训内容:1.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劳动工资统计的方法和技巧;3.劳动工资统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4.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质量控制;5.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四、培训方式:1.线下培训:组织专业讲师对参训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培训,通过讲解、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2.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培训,提供教学视频、课件和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

五、培训计划: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安排等;2.培训时间为2天,每天6小时;3.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教学占70%的时间,实践操作占30%的时间;4.在实践操作环节提供相关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操作。

六、培训评估:1.进行培训前、中、后的评估,包括对培训需求、培训效果和培训满意度等进行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培训计划的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七、培训材料:1.提供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课件、培训手册和案例分析等;2.提供相关软件和工具,用于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

八、培训费用:根据培训的具体情况和费用构成进行统计和核算,包括培训场地费用、讲师费用、教材费用等。

劳动工资统计部门进行出资。

九、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参训人员能够掌握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准确的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统计计件工资方案

统计计件工资方案

一、计件方案
1、冷工车间
按单台计件方式(见附表一)
2、装配车间
按单台计一、二次量(一次见附表二、二次见附表三)
3、学徒
3个月为试用期,试用期考核过后由生产部跟据表现定工资
进公司第7个月开始要半计件
进公司1年开始全计件
二、档案工资(全公司)
由公司按员工技能评分确定
三、工资考核
1、冷工车间
以车间为单位集体系数考核(即画分个人的系数)
2、装配车间
以班组为单位集体系数考核(即画分个人的系数)
3、计算法
总计件量(以车间或班组的当月的计件总量)
总出勤数[车间或班组的里(个人出勤数×个人系数)的总和] 日平均工资(元/天)=总计件量(元)÷总出勤数(天)
个人工资=日平均工资(元/天)×个人出勤数(天)×个人系数
四、出差人员按7元/小时(纳到车间或班组的计件;个人误餐的补贴归入个人)
1、南宁市内按回到厂时间
2、外地出差(纳到车间或班组的计件)
按实际工作时间×1.5×7元/天(个人误餐的补贴归入个人)
┕━━━━━━━━(弥补来回路程的时间)
五、额外任务
如:客户、图纸、临时更改….等引起增加工作量的现场折算返给车间
六、计件工资说明
1、公司未能给够工作的情况,出满勤计件达不到工资的,公司补足到档案工资(按档案公司扣除缺勤工资,扣除部分入公司)
2、。

企业员工薪资计算方案

企业员工薪资计算方案

企业员工薪资计算方案背景薪资计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薪资计算方案可以促进员工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合规性。

因此,制定一套适用于企业的员工薪资计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份简单而有效的企业员工薪资计算方案。

方案概述薪资计算方案应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基本薪资基本薪资是员工在没有加班、福利或奖金等因素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固定收入。

它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经验水平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市场调查和竞争性分析来进行合理设定。

2. 工时计算工时计算是薪资计算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确定工时计算的方法和标准。

通常情况下,按小时计算工资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也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加班和调休加班工资是员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所获取的额外报酬。

在制定方案时,应明确加班的定义、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以及加班调休的安排。

4. 福利和津贴除了基本薪资和加班工资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个人能力和绩效等因素,提供一些福利和津贴。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明确这些福利和津贴的范围和金额。

5.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制定方案时,需要清楚规定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比例和基数,并确保按时缴纳。

6. 薪资发放周期薪资发放周期是指企业向员工支付薪资的频率。

常见的薪资发放周期有月薪制和周薪制。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薪资发放周期。

结论通过制定一份合理的企业员工薪资计算方案,企业可以确保员工薪资的合理性、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的薪资计算方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公司工资计算方案

公司工资计算方案

公司工资计算方案一、引言工资是员工为公司所提供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

一个合理的工资计算方案有助于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公司更加高效地管理工资发放。

本文就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资计算方案进行探讨。

二、工资计算标准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基础薪酬,它通常与员工的职位、工作经验以及市场行情有关。

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设定不同的基本工资水平。

2.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工作量和质量,计算出的额外报酬。

公司可以设立一个绩效评估机制,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根据评估结果发放相应的绩效工资。

3.加班工资:对于每个加班工时,公司应当按照法定规定发放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加班时间确定,通常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

4.奖金激励:公司可以设立奖金制度,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金激励。

奖金可以根据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大小,或者是完成特定任务的质量和效果来确定。

三、工资计算公式工资计算公式应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可操作性,下面是一个示例的工资计算公式: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激励1.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根据员工的职位和经验来确定,可以设定一个基本工资等级表,具体薪酬可以参考市场行情和公司预算。

2.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和绩效评估结果来确定,可以设置一个绩效评估表,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3.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加班时间来确定,通常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例如基本工资的150%。

4.奖金激励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大小或者特定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确定,例如基于员工的销售业绩进行奖金发放。

四、工资计算流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计算方案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工资计算流程,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工资计算流程:1.工资计算输入:员工基本信息、出勤记录、绩效评估结果、加班记录、奖金依据等。

2.工资计算准备:根据员工的基本信息和工资计算公式,计算出员工的基本工资。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

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员工对工资统计的认识和掌握,公司决定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培训目标1. 了解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 掌握劳动工资统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3. 提高员工对工资统计工作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

三、培训内容1. 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工资核算的流程和方法;3. 工资计算中常见问题的处理;4. 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等相关法律法规;5. 实际操作演练。

四、培训对象全体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

五、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14:00-16:00;2.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3. 培训形式: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4. 培训周期:连续4周。

六、培训方式1.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培训;2. 邀请公司内部专业人员进行讲解;3. 配备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练;4. 结合小组讨论和答疑环节。

七、培训评估1. 培训前进行员工基础知识测试;2.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3. 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意见;4. 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方案。

八、培训考核1. 培训结束进行统一考核;2. 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3. 考核成绩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九、培训成果1. 提高员工对劳动工资统计的认识和理解;2. 增强员工对工资统计工作的能力和信心;3. 优化公司的工资统计流程和质量。

十、总结通过本次劳动工资统计培训,相信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共同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劳动工资统计培训实施方案,希望各位员工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

车间员工工资核算方案

车间员工工资核算方案

车间员工薪资核算方案为了使企业各车间员工薪资核算更为合理,做到公正、公正,关于各车间、各岗位薪资的固定部分赐予一致明确。

员工薪资的构成为:基本薪资 +计件薪资一、基本薪资 =底薪 +全勤奖 +工龄薪资1、底薪13502、全勤薪资员工上班月份满勤者,每个月 200 元满勤薪资,有半天假以上者不享受满勤薪资。

(企业正常放假、休假的,满勤奖按实质出勤天数计算)。

3、查核薪资200车间、班组对车间每个员工的平常工作表现赐予记录(要有文字记录,不可以凭印象、凭感觉),月尾进行汇总打分,车间审查后按分评定查核薪资,每分 2 元,查核薪资标准为 0~200元。

详见《生产车间员工查核评分细则》4、工龄薪资员工在企业工作满一年享受每个月 10 元工龄薪资,满两年为每个月20 元工龄薪资,满三年及三年以上者为每个月 50 元工龄薪资。

工龄计算为员工入职当月某日起,至第二年入职月份某日满算作一年,如某员工 2016 年 1 月 1 日入职,至 2017 年 1 月 1 日为一年工龄,以此类推。

时期如出现辞职超出一个月(不包括企业正常放假日期,不包括工伤)再次入职者,工龄从头计算。

二、计件薪资从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至每个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止按实质生产量计算每件(桶)元。

三、生产标兵 100员工在车间内会三个或三个以上工序操作(要求熟练)者,或许会两个车间同样或不一样工序操作者,而且听从企业、车间分配,可以在相应岗位扎实工作者,每人每个月可享受100 元技术薪资。

四、班长薪资核算按所在班均匀薪资乘以系数,加上班长带班费核算。

五、班长带班费 200 元/月,六、吹瓶车间人员每个月200 元/人补助。

(按实质出勤天数计算)。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工资状况,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政府制定劳动工资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各界了解劳动工资信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三、统计指标体系(一)劳动者基本情况1.劳动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等;2.劳动者所在行业、所属地区、单位性质等;3.劳动者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临时工等)。

(二)工资水平1.职工工资总额;2.职工平均工资;3.职工工资增长率;4.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单位工资水平差异。

(三)工资支付情况1.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实物等);2.工资支付周期(月、周、日等);3.工资支付保障情况;4.工资拖欠情况。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等;2.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四、统计报表编制(一)报表格式1.根据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编制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包括表格、文字说明和附表;2.报表格式应规范、统一,便于汇总和分析。

(二)报表内容1.报表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劳动者基本情况、工资水平、工资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2.报表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报送。

五、统计报表报送(一)报送时间1.月度报表: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统计报表;2.季度报表:每季度后10日内报送本季度统计报表;3.年度报表:次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统计报表。

(二)报送方式1.纸质报表:将报表打印成纸质版,报送至当地统计部门;2.电子报表:将报表录入电子表格,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报送。

六、统计报表审核(一)审核内容1.报表格式是否符合规定;2.报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报表报送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二)审核方式1.统计部门对报送的报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报送单位;2.报送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报送。

企业工资调查方案

企业工资调查方案

企业工资调查方案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工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本,也是员工非常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工资成本,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企业应该开展工资调查,并根据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工资政策。

本文将介绍企业工资调查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工资调查的目的工资调查是指对企业内部或外部同类企业的工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以了解市场工资水平,进而确定本企业的合理工资水平,为制定合理的工资政策提供依据。

工资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同类企业及行业内的工资水平和趋势;•了解企业员工的薪资期望和需求;•确定企业的工资策略,制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和待遇;•评估企业工资策略的执行效果,进行调整。

工资调查的步骤1.确定工资调查的对象工资调查的对象可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同类企业,还可以包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

其中,企业内部调查的重点是了解员工对工资的期望和需求;而外部同类企业和行业内其他企业调查的重点是了解市场工资水平和趋势。

2.设计问卷根据工资调查的目的和对象,设计一份合适的问卷。

问卷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概况,包括企业规模、行业、地区等基本信息;•职位类别,包括各个职位的岗位职责、薪酬等级、晋升机制等信息;•工资构成,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信息;•工资发放时间、调整时间等信息;•员工的薪资期望和需求。

3.调查对象的选择对于内部员工,可以根据部门、职位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对于外部同类企业和行业内其他企业,则可以通过网络调查或直接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

4.数据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工资构成等数据,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

5.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市场工资水平、同行业企业的薪酬水平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还要了解员工对薪资的期望和需求,为制定合理的工资政策提供依据。

6.制定合理的工资策略制定合理的工资策略,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内容。

根据员工的薪资期望和市场工资水平,合理制定工资标准。

车间统计薪资方案

车间统计薪资方案

车间统计薪资方案引言车间是一个组织内部重要的生产环节,车间工人的薪资计算与统计是车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薪资计算的准确性和操作的便利性,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车间统计薪资方案。

本文将从车间薪资计算的要素、计算方法以及统计报表的生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薪资计算要素车间薪资计算的要素包括工时、工资标准和绩效奖金等。

下面分别对这些要素进行说明。

1.1 工时工时是薪资计算的基础要素之一,它是指工人在车间进行生产的时间。

常见的工时计算方法有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

计时工资制是根据工人实际工作的时间来计算薪资,而计件工资制则是根据工人完成的生产数量来计算薪资。

车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时计算方法。

1.2 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是车间薪资计算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工人的基本工资水平。

工资标准可以根据工人的技能水平、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划分。

车间可以制定不同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档次,并根据工人的岗位和工作年限进行相应的调整。

1.3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车间薪资计算的额外要素,它用于激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绩效奖金可以根据车间的生产指标、质量指标以及个人工作成绩来进行评定。

车间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评定规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绩效奖金。

2. 薪资计算方法基于薪资计算要素,车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来进行薪资计算。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薪资计算方法。

2.1 计时工资制计时工资制是指根据工人实际工作的时间来计算薪资。

具体计算方法为:薪资= 工时 × 单位时间工资。

车间可以根据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单位时间工资,从而反映不同工作岗位的薪资差异。

2.2 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是指根据工人完成的生产数量来计算薪资。

具体计算方法为:薪资= 完成数量 × 单位数量工资。

车间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工人的工作能力设置不同的单位数量工资,从而激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统计报表生成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对车间薪资进行统计和分析,需要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按工作岗位分组
+ 按工作岗位分组,对于研究企业定员、合 理安排各类人员比例,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
业的劳动力,按工作岗位可分为以下5组: 工人和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服务人员,其他人员。
+ 3、按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组
+ 在工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企业,常按工 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组。例如,工业 企业将生产工人分为基本生产工人与辅助 生产工人;建筑业将生产工人分为建筑安 装工人,附属、辅助生产工人,运输工人 及其他生产工人。这种分组资料对于确定 劳动组织的合理程度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一)从业人员统计包括的范围 + 1、企业在岗职工。 +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
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 + 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
支付工资的人员。 + 2、企业其他从业人员。 + 其他从业人员:指企业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
+ 3月3日统一分配来2名复退军人、报到上班; + 3月6日3名职工调出,本月工资未发; + 3月12日新招收合同制职工30名,报到上班; + 3月15日5名职工退休,1名职工离休,本月工资均已
发给;
+ 3月18日1名职工借出,本月工资已发; + 3月25日辞退13名临时工,工资已支付。 +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3月份全部职工平工后每天的人数资料(见表1) 表1
日期 15—17 18—20 21 22—27 28—29 30 人数 200 222 休息 232 244 休息
则四月份平均人数为: 200 × 3+ 222× 4+232 × 6+244 × 3
平均人数= 30
=120(人)
+ 例2:某工厂某年2月末职工人数为1870人,3 月份职工人数变动情况如下:
如月末、季末、年末人数,反映报告期末 这一时点上实际可使用的职工数量,所以 称为时点人数。具体包括从业人员期末人 数、职工期末人数等。
+ 2、平均人数
+ 平均人数是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职工 人数。它表明报告期内占有职工的一般水 平,是计算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以及其 他有关指标的基础资料。其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人数
1872 01873 21866 91893 9189 13 018870 31
5831 58 7(人 8)2 31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二)企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 在企业中,不仅要准确计算职工的数量,
还需按一定标志对企业职工进行分组,并 考察各组人员在整个职工总数量中所占的 比重。 + 1、按用工期限分组 + 长期职工: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在岗职工。 + 临时职工:不到一年的在岗职工。
+ (二)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的范围 + 1、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 2、生产经营性原因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
关系的职工。
+ 3、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 + 根据统计分析的不同需要,企业从业人员
统计可以有两个口径:一是作为企业生产 要素的企业劳动者,二是反映规模的企业 全部劳动者。
+ 5、按文化程度分组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三、企业从业人员变动统计 + (一)从业人员绝对量变动统计 + 企业职工人数变动受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
素影响,总是经常处于增减变动中,一定 时期企业职工的变动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 示: + 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 末人数
+ 1、本期增加从业人员人数
平均人数=
报告期每天实有职工人数之和 报告期日历日数
+ 人员增减变动不大的企业,平均人数可以 用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相加之和除以2求得。 开工不满全月的企业,其分母也应用报告 月的日历日数,这样才能避免人数的重复 计算,真正反映整个月的平均人数,若以 开工日作算式的分母,则计算结果只能是 开工日数的平均人数,而不是报告月的平 均人数。
+ 增加人数是指在报告期内,本企业招收、 录用和调入的全部从业人员数。
第六章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的范围及原则 + 所谓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
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
+ 企业从业人员是指在企业中从事一定生产 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 部劳动力。包括企业在岗职工和企业其他 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 关系的职工。
+ 为了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避免企业间统计 上的重复,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是 “谁发工资谁统计”。
+ 因而一些虽未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但却由 本企业支付工资的,如代培人员、借调人 员、带工资学习人员、出国援外人员以及 下放劳动锻炼人员,按“谁发工资谁统计” 的原则进行统计;新增人员,则从其报到 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即应算 为企业劳动者。
+ 对于退职、退休、死亡、开除、参军、不 带工资上学退出企业的人员,从其离开之 日起即不统计为企业职工。从企业领取原 材料在自己家庭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经 领导批准的停薪留职人员,参加企业生产 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也均 不统计为企业职工。
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 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构成统计 + (一)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 + 1、期末人数 + 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
+ 4、按工种和熟练程度分组
+ 企业生产人员的工种指具有某种工作所要 求的技能,即能够承担特定工作的能力。 例如,机械工业企业的工人,可分为车工、 刨工、铣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 等等。
+ 所谓熟练程度是指劳动力对其所从事的一 定的工种或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 实际经验的掌握程度。
+ 工人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其所属工资等级表 中一定技术等级来确定,一般分为8级。这 种构成统计可以反映企业劳动力或工人的 技术水平,是合理调配劳动力的依据。根 据这种构成资料还可计算劳动力或工人的 平均工资等级。这一指标可综合表明劳动 者的现有技术水平,从而对企业内合理安 排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