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辅导(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https://img.taocdn.com/s3/m/eed4fd48af45b307e9719723.png)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2.下列过程有化学键破坏的同时又有化学键形成的是()A.碘升华B.冰融化C.浓盐酸挥发D.氯化铵受热分解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酒精溶于水C.冰融化成水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4.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氯化氢溶于水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D.锌和稀硫酸反应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破坏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过程的是() A.冰→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B. 2Na+Cl2===2NaClC. 2H2+O22H2OD. 2H2O2===2H2O+O2↑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钠投入水中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C.干冰汽化D.五氧化二磷吸水7.下列物质在溶于水和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A.氯化氢B.冰醋酸C.硫酸氢钠D.氢氧化钾8.现有如下各种说法: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③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氯化氢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④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都不正确C.①②④D.①9.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HCl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放入食盐并不破坏氯化钠中的化学键B. HCl的电子式是H+[C]-C.氯化钠熔化时共价键被破坏D. HCl溶于水能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10.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A. NH4Cl NH3↑+HCl↑B. NH3+CO2+H2O===NH4HCO3C. 2NaOH+Cl2===NaCl+NaClO+H2OD. 2Na2O2+2CO2===2Na2CO3+O211.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 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12.下列物质沸点递变顺序正确的是()A. SnH4>GeH4>SiH4>CH4B. SbH3>AsH3>PH3>NH3C. HI>HBr>HCl>HFD. H2Te>H2Se>H2S>H2O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点大小:HI>HBr>HCl>HFB.干冰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C.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D.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14.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
【创新课堂】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二同步课件: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创新课堂】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二同步课件:2-2-2 化学反应的限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863c1e6c175f0e7cd1371f.png)
并非是 “相等”或“成比例”。
(1) 一定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或产物的产率最大 的状态。 (2)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3)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
态的判断依据还有:反应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
变化的状态;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反应混 合物的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规律在线
(3)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可逆
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 浓度 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 发生变化,反应好像“停滞”了。 实际上,这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依然在 进行 ,只是在同一瞬
间,正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与逆反应消耗的三氧
平衡状态 化硫的物质的量 相等 而已。此时,可逆反应达到 _________ (如图所示)。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规律在线
解析
该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COCl2分解
的反应为正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吸热反应,故升温、减压
均可使平衡右移,提高COCl2的转化率;增大CO的浓度平 衡左移,可降低COCl2的转化率;加催化剂、恒容通入稀有 气体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不改变COCl2的转化率;恒压通入 稀有气体,必将引起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右
目中有多种表述方法。在解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
明确题目的叙述是表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等。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规律在线
【体验1】 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对于N2(g)+ 3H2(g) 的标志为 2NH3(g)ΔH<0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A.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的状态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16fa536edb6f1aff001f60.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 合金B. 农药C. 催化剂D. 半导体材料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 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D. 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 A族B.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C.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则它是第6周期副族元素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4.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均为金属元素B. 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 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 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 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C. 碳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 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6.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XB.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MC. X、Z与M不可能存在同一离子化合物中D. Y2Z的溶液:c(Y+):c(Z2−)>2:17.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硫及其化合物——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硫及其化合物——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60d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a.png)
5.1硫及其化合物 同步课时训练练概念1.下列关于硫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2SO 排放,发生的反应:322242CaCO 2SO O 2CO 2CaSO +++高温B.把2SO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验证2SO 的漂白性C.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这是因为纸张中的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浓硫酸吸收了其中的水分,体现了吸水性D.2SO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2SO2.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2SO 。
下列关于2S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SO 属于非法添加剂,不应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2SO 具有还原性,少量的2SO 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2SO 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2SO 可以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练能力3.向150mL18mol L -⋅的24H S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24H SO 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C.在0.45mol 和0.90mol 之间D.等于0.90mol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5.已知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
A 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 的强氧化性B.若A 为铁,则一定量的A 与足量X 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完全C.若A 为碳单质,则将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 转化为D 的反应条件为加热、常压、使用催化剂 6.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分2SO 和2CO 两种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2H S 溶液 ③酸性4KMnO 溶液 ④新制氯水 ⑤品红溶液 ⑥紫色石蕊溶液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7.下列有关2SO 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2SOB.验证2SO 的漂白性C.收集2SOD.2SO 尾气处理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物质中一定有3Ca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24SO -C.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2Ba +9.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222SO Cl H 、、 B.222SO CO SO 、、 C.22O H NO 、、 D.3HCl CO NH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把稀硫酸滴在铜片上:22Cu 2HCu H ++++↑ B.加热铜粉与硫粉的混合物:Cu S CuS +△C.将浓硫酸滴在23Na SO 粉末上: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H O SO ++↑+浓D.4NaHSO 溶液与2Ba(OH)溶液混合呈中性:22442H SO Ba OH BaSO H O +-+-+++↓+11.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29b528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d.png)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1.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一1、Fe(OH)3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碳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3、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白色)4、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5、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9、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10、Al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11、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12、Al2O3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13、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14、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15、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二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3.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4.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四常见物质的状态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训练(共20套含解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训练(共20套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52d26eb307e87101f6969a.png)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训练(共20套含解析)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课时训练1 原子核核素基础夯实 1.任何原子都具有的粒子是( ) A.质子、中子和电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中子和电子答案:C 2.(2017湖北宜昌期中)下表符号中“2”的含义正确的一组是( ) H 2He Cl2 Ca2+ A 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B 质量数质子数原子数电荷数 C 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数电子数 D 质量数质子数分子数电荷数答案:B 解析: H中“2”代表质量数,2He中“2”代表质子数,Cl2中“2”代表原子数,即1个氯气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Ca2+中“2”表示电荷数。
3. 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C.五种氢元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答案:D4.(2016广东深圳模拟)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②Na+③+12 ④P2O5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答案:B 解析:A项,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为④⑤,A项错误;C项,P2O5中“5”表示1个P2O5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C项错误;D项,KClO3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48,D项错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③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④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⑤Cl2中35Cl与37Cl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l 中35Cl与37Cl的个数之比相等A.③ B.④ C.②⑤ D.① 答案:D 解析:元素的定义中有两个要点:①质子数相同,②是原子,将定义中的“原子”改为“微粒”是错误的,如Ne与HF其质子数均为10,但二者不是同一元素,①错误。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79ec2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c.png)
第2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能源的分类1.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损失)—比如火力发电 ①转化过程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①转化原理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因此燃烧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必定有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同时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拓展点1:火力发电的优缺点优点: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①投资少,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缺点:①排出大量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CO 2以及导致酸雨的含硫氧化物,比如SO 2①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①能量转化率低①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2.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不存在能量的损失)—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2+会逐渐溶解,而由Zn失去的电子则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因此Zn片上会带有大量的正电荷,Cu片上会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阳离子(H+、Zn2+)以及阴离子(OH-、SO42-),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会移向Cu片去中和Cu片上带负电荷的电子,阴离子则移向Zn片去中和Zn片上的正电荷,但是由于溶液中的H+得电子能力比Zn2+强,所以H+就移向Cu片去获得Cu片上由Zn片失去的电子而被还原为H原子,H 原子再结合成H分子即H2从Cu片上逸出,因此Cu片上有无色气泡产生.通过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偏向于Cu片这一边,可以得出该装置产生了电流(而电流的形成是因为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且电流移动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是从Cu片流出,Zn片流进,即Cu片作为正极;Zn片作为负极.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总结归纳:①原电池中电流的流向:正极→负极①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负极→导线→正极(注意:在该过程中,电子是永远都不会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因为电子只在金属内部运动并且电解质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也不能在导线中通过)①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①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释放.(所谓自发就是指该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即本身就能够自己发生)①原电池中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常是电极材料或还原性气体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从负极流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常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或O2等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电子流入正极.(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反应要自发)①两极:正极和负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包括由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电极或者是由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导体(如石墨)构成的电极,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为负极.①一液(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盐溶液.①一回路(构成闭合的电路):即两电极由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以及两电极必须插入到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或者分别插入到一般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两种盐溶液中,两盐溶液之间用盐桥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比如以下装置:①氧化还原反应要自发:指电解质溶液至少要与作为负极的金属电极材料发生自发的氧化反应.(3)电极反应式①定义:原电池中的正极和负极所发生的反应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补充: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如CH4碱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CH4+2O2+2OH-===CO2-3+3H2O……总反应式2O2+4H2O+8e-===8OH-……正极反应式CH4+10OH--8e-===7H2O+CO2-3……负极反应式注意: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遵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比如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等均应写成化学式形式.①注意电解质溶液对正、负极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果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反应,则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电极反应式中,例如Fe与Cu在NaOH溶液中形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三、原电池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①原理:一般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作正极.①应用:比如A、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后插入到稀H2SO4电解质溶液中,若A极溶解,B极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判断A是负极,B是正极,活动性:A>B.(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①原理:在原电池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溶液中的粒子运动时相互间的干扰小,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①应用:比如实验室中用Zn和稀H2SO4制取H2时,通常滴入几滴CuSO4溶液,能够加快产生H2的速率.原因在于Zn 与置换出的Cu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的进行.(3)防止金属被腐蚀(比如要保护一个铁闸,可用导线将其与一Zn块相连,使Zn作原电池的负极,铁闸作正极)补充:金属腐蚀①定义: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而消耗的过程.②金属腐蚀的分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金属腐蚀中,我们把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构成原电池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而由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形成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一层薄薄的水膜,里面溶解了少量的O2、CO2等气体,含有少量的H+和OH-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A.当电解质溶液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时,它跟钢铁里的Fe和少量的C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Fe作负极,C 作正极,因此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为:负极(Fe):2Fe-4e-=2Fe2+ 正极(C):O2+2H2O+4e-=4OH-总反应式为:2Fe+O2+2H2O=Fe(OH)2B.当电解质溶液的酸性较强时,钢铁则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式为:负极(Fe):Fe-2e-=Fe2+ 正极(C):2H++2e-=H2↑总反应式为:Fe+2H+=Fe2+ +H2↑(4)制作各种化学电源(比如制作干电池、铅蓄电池、新型高能电池等)(5)设计制作原电池①设计电路原电池的设计要满足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a)由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一种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b)两个电极必须浸在电解质溶液中;(c)两个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d)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②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正极和负极之间只有产生电势差,电子才能定向移动,所以正极和负极一般不用同一种材料.③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是使负极材料放电的物质.因此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与负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O2).但是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一般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盐溶液.比如Cu-Zn-硫酸盐原电池中,负极金属Zn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质溶液中.④设计示例拓展点2: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根据组成原电池两电极的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的方向判断:电流方向(在外电路)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内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4)根据原电池两电极发生的反应类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X极活动性弱;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活动性强.(6)根据电池中的现象判断:若某电极上有气泡冒出,则是因为析出了H2,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上述判断方法可简记为:特别提醒:①在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时,不能只根据金属活泼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有时还要考虑电解质溶液,比如Mg、Al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由于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虽然金属性Mg>Al,但是在该条件下却是Al作负极.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正、负极.又比如说Fe、Cu在稀H2SO4溶液中,Fe作负极,Cu作正极;而Fe、Cu在浓HNO3溶液中,Fe作正极,Cu作负极.①原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参加反应,表现为电极溶解,但有的原电池(比如燃料电池)负极材料不参加反应;原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不参加反应.四、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的分类2PbSOSO4放电充电锌银蓄电池的负极是锌,正极是Ag电极反应:O+H O+2e- =2Ag+2OH2Ag+Zn(OH)2Zn+Ag2O+H2O放电充电五、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能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的最大优点在于能量转化率高,可以持续使用,无噪音,不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它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不断地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地被排出,于是电池就连续不断地提供电能.(1)氢氧燃料电池2H+O=2H O1)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因为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一般是O2,即正极都是氧化剂—O2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故正极反应的基础都是O2+4e-=2O2-,O2-的存在形式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状态以及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①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在酸性环境中,O2-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2-离子结合的微粒有H+离子和H2O,O2-离子优先结合H+离子生成H2O.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①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 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 2-离子只能结合H 2O 生成OH -离子,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①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Li 2CO 3和Na 2CO 3熔融盐混和物)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 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 2-离子可结合CO 2生成CO 32-离子,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 2+2CO 2 +4e -=2CO 32-.①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如固体氧化锆—氧化钇)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 2-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为O 2+4e -=2O 2-.2)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物种类比较繁多,可为氢气、水煤气、甲烷、丁烷、甲醇、乙醇等可燃性物质.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书写方式,要想先写出负极反应式相当困难.一般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都是采用间接方法书写,即按上述要求先正确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比如以H 2、C 3H 8为燃料的碱性电池为例说明如下: H 2-2e - =2H +或H 2-2e -+2OH -=2H 2O;C 3H 8−−→−--e 203CO 2−−→−-OH 63CO 32-(3个C 整体从-8价升高到+12价,失去20e -),则有:C 3H 8-20e -+aOH -=3CO 32-+bH 2O,由电荷守恒知a=26;由H 原子守恒知b=17,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 3H 8-20e -+26OH -=3CO 32-+17H 2O(3)燃料电池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主要区别①氧化剂与燃料在工作时不断地由外部供给.①生成物不断地被排出.(4)废弃电池的处理废弃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若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因此,应当重视废弃电池的回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化学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b7464a1a453610661ed9f49c.png)
化学键1.有X、Y、Z、W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10、11、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和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 Z和W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Y和Z不能形成化合物D. Y分子中存在共价键2.某短周期元素Q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Q一定能与卤素形成共价键B. Q一定能与卤素形成离子键C. Q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 Q的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3.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D.氯化氢比较稳定4.电石气中常含具有大蒜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型。
下列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非极性键B.热稳定性比氨弱C.是一种强氧化剂D.磷的化合价为+5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F3B. H2OC. SiCl4D. PCl56.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A. 10B. 12C. 24D. 287.同一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产生有色蒸气C.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该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8.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①BeCl2、PF5②PCl3、N2③COCl2(光气)、SF6④XeF2、BF3⑤SO2、H2O2、HClOA.①②B.③④C.②D.⑤9.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气体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4分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N4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C. 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4N AD. N4沸点比P4(白磷)高10.如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氨和铵盐(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氨和铵盐(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e4ebb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1.png)
第2课时氨和铵盐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氨的性质1.(2020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是纯净物B.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是加热NH4ClC.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D.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2.(2020福建福州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将从导管中导出的氨气接近下列物质时,不会产生白烟的是()A.氯气B.浓H2SO4C.浓盐酸D.浓硝酸3.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A.2NH3+3CuO3Cu+N2+3H2OB.8NH3+3Cl26NH4Cl+N2C.4NH3+6NO5N2+6H2OD.NH3+HCl NH4Cl4.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5.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易溶于水B.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是碱性气体D.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是还原性气体题组二铵盐的性质6.(2020黑龙江大庆高一月考)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2019湖北荆州中学高一上期末)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A.NH4HCO3 B.NH4ClC.(NH4)2CO3D.NH4NO38.A是一种酸式盐,它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可得到蓝色喷泉。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1f1e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f.png)
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硝酸的性质1.(2020江苏南京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难挥发B.常温下不能氧化铜C.应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D.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2.(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开学考试)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稀硝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3.(2020黑龙江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制、铁制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2020四川成都棠湖中学高一月考)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过量的稀硝酸和铁反应B.常温下过量的浓硝酸与铝块反应C.加热条件下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D.加热条件下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题组二金属单质与硝酸反应的计算5.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满足反应条件,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6.(2020四川攀枝花高一期中)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g Cu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A.0.15mol/LB.0.3mol/LC.0.1mol/LD.0.225mol/L7.(2020黑龙江大庆高一月考)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HNO3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无剩余,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B.1∶4C.2∶3D.2∶5题组三酸雨及防治8.(2020河北唐山十一中高二期中)酸雨是指()A.酸性的雨B.pH<5.6的降水C.pH=5.6的降水D.pH<7的降水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B.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可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10.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11.下图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图。
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同步精讲必修2第02讲三氧化硫和硫酸
![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同步精讲必修2第02讲三氧化硫和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9dbab8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d.png)
第02讲三氧化硫和硫酸一、SO3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水溶性无色固体(标况下)易溶于水二、SO3的化学性质SO3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SO3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O3与碱反应(如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C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SO3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Na2CO3+ SO3===Na2SO4+ CO2↑【答案】SO3 + H2O === H2SO4SO3 + Ca(OH)2=== CaSO4 + H2O SO3 + CaO === CaSO4三、硫酸的用途与工业制备1.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2)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作干燥剂等。
2.工业制备:制备装置制备流程反应①制备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②制备S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吸收S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 O 2=====点燃 SO 2 4FeS 2 + 11O 2=====高温2Fe 2O 3 + 8SO 2 2SO 2 + O 2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 3?能否直接用水吸收?【答案】SO 3能强烈的吸水,在空气中发“烟”,与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O 4,同时放出大量热,形成酸雾。
5.2.3 硝酸 酸雨及防治(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第二册
![5.2.3 硝酸 酸雨及防治(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567e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5.2.3 硝酸酸雨及防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酸雨的形成,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的pH为5.6B.酸雨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酸雨的主要成分为氮、硫元素的氧化物D.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雷雨天气2.汽车尾气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C.NO与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A.使石蕊溶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Zn与稀硝酸反应:Zn+2H+Zn2++H2↑B.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 O3-3Fe2++2NO↑+4H2OC.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4H++N O3-Fe3++NO↑+2H2OD.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 O3-3Cu2++2NO↑+4H2O5.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则该盐是()A.Fe2(SO4)3B.KNO3C.FeSO4D.Na2CO36.向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黄色B.前者变黄色,后者也变黄色C.前者变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7.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金属镁钝化B.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C.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D.室温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硝酸反应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二同步导学案: 3.2化学电源
![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二同步导学案: 3.2化学电源](https://img.taocdn.com/s3/m/2bcf11cb8bd63186bcebbc1d.png)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ZnB.碳C.MnO2+NH4+D.Zn2+和NH3
3.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PbSO4(s)+2e-
14.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右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
4.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2)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池反应:Zn+2NH4+===2NH3+H2↑+Zn2+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备注
B、碱性锌锰电池
(1)组成
正极为金属棒,负极为锌筒,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2)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池反应:Zn+2MnO2+2H2O===Zn(OH)2+2MnOOH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3.铅蓄电池(电池)(课本17页)
Ⅰ.2Li+H22LiH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bdfe65f01dc281e53af09c.png)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含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4C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氧离子的电子式:·D.氯化镁的电子式:Mg2+[C]2.M、R均为主族元素,已知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R的一个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关于M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M与R可以形成MR2型离子化合物B.在MR2中M的离子半径比R的离子半径大C.形成的两种离子分别是M+和R2-D. MR2的电子式为M2+[]3.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B.C.D.4.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正确的是()Mg×+2·C―→Mg2+[C]A.B.C.·+Ca2++·―→[]-Ca2+[]-D. Na×+··+×H―→2Na+[]2-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 Na2OB. CaBr2C. KFD. MgS6.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Ca2+[C]B. Na+[]-2Na+C. [Mg2+][]2-D. K+[]-7.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Mg2+][]2-B. Na+C·C. [B]-Ca2+[B]-D. Na[]2-8.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Mg2+[]-[]-B. Mg2+[]2-C . H+[]-D. Na[]2-9.下列各原子的电子式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Na·B.氢原子HC.氮原子··D.氯原子C10.下列各离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A.钠离子N·B.钠离子[N]+C.镁离子[M]2+D.镁离子Mg2+11.下列各离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A.氧离子·B. []2-C.氯离子CD.氯离子Cl-12.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不正确的是()A.硫离子[]2-B.铝原子·A·C.氢离子H+D.氧原子13.下列微粒中:①Al3+②③[C]-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设X、Y、Z代表三种元素。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化学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化学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028ecabbcc22bcd126ff0c9d.png)
化学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电池负极反应为()A. H2+2OH-===2H2O+2e-B. O2+4H++4e-===2H2OC. H2-2e-===2H+D. O2+2H2O+4e-===4OH-2.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3.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D.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4.已知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其中1个电极的反应式为2O2+8H++8e-===4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B.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H2O-8e-===CO2+ 8H+5.一种新型环保电池是采用低毒的铝合金(丢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食盐、氢氧化钠(化学药品店常见试剂)等原料制作的。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3ClO-+2OH-===3Cl-+2AlO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优点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可以更换B.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金属铝C.电极的正极反应式为3ClO-+3H2O+6e-===3Cl-+6OH-D.当有0.1 mol 铝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806×10236.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基础训练及能力提升练习题(二)
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
一、基础训练
具有“10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0电子
二核10电子
三核10电子
四核10电子
五核10电子
具有“18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8电子
二核18电子
三核18电子
四核18电子
五核18电子
六核18电子
七核18电子
八核18电子
10电子微粒之间的相互反应:
1.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是;
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是;
以上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
其中A和C 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可生成C和D;E具有强氧化性。
请回答:
⑴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A B C D E 。
⑵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b、c、d、e、f、g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具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 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
试写出:
(1)a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
(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4)c粒子是,f粒子是(用化学式表示)。
5、A+、B+、C-、D、E代表5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
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C- ===D+E,B++C- ===2 D
①A+为;E为。
②C-、D、E这三种微粒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微粒化学式
表示);其理由是(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
二、能力提升
6.(2007江苏卷) 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
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 ;B ;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2007理综II)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B元素是、C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粒子代码 a b c d e f g
原子核数单核单核双核双核单核多核多核
电荷数01+1-0 2+1+0
具有“10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0电子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HF OH-
三核10电子H2O NH2-
四核10电子NH3H3O+
五核10电子CH4NH4+
具有“18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8电子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F2、HCl HS-、O22-
三核18电子H2S
四核18电子PH3、H2O2、H2NF
五核18电子SiH4、CH3F、NH2OH PH4+
六核18电子N2H4、CH3OH
七核18电子CH3NH2
八核18电子C2H6
书写思维方法和技巧
1、先确定10电子和18电子的中性原子Ne和Ar,然后找出比它们多或少电子的原子转化成阴、阳离子或氢化物分子。
2、基团 -F、-OH、-NH
2、-CH
3
(均含9个电子),两个自身合并或两两之间交换组
合均可得到含18电子的微粒。
四、相关反应
NH
4++OH- === NH
3
+H
2
O NH
3
+H
3
O+ === NH
4
++H
2
O H
3
O++OH- === 2H
2
O
NH
4++NH
2
- ===2NH
3
NH
4
F+NaOH === NH3+H2O+Na F
【专项训炼】
1.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是;
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是;
以上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
其中A和C 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可生成C和D;E具有强氧化性。
请回答:⑴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A B C D E 。
⑵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b、c、d、e、f、g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具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 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
试写出:
(1)a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
(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4)c粒子是,f粒子是(用化学式表示)。
5、A+、B+、C-、D、E代表5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
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C- ===D+E,B++C- ===2 D
①A+为;E为。
②C-、D、E这三种微粒结合质子(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微粒化学式表示);其理由是(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
6.(2007江苏卷) 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
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 ;B ;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2007理综II)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B元素是、C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粒子代码 a b c d e f g
原子核数单核单核双核双核单核多核多核
电荷数01+1-0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