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设置及管理

医院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doc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姓名、 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解大小便。 3.协助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病床边,护士靠在 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住,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4.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儿除外)必用手术推车接送,禁止步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护 士站在病人的头部,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脚露在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年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5.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 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接,交接车子时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6.巡回护士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房间,注意要将推车紧贴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 术床,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 7.病人等候手术期间,应有专人陪伴,尤其是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巡回护 士应时刻守护病人,以防意外发生。 8.术毕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搬动前检查各种并固定好,以防 搬动引流管滑脱。搬动病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好,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 9.巡回护士应与麻醉师、医生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途中医护人员守护在病人头侧,注意观察病 情,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人。 二、摆放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位铺平无褶皱,病人的皮肤不能托手板、尺布等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接触,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暴露病人手术野,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部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烧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住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软垫。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膜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并确保眼球不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出血、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

内镜室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探讨

内镜室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29T09:23:55.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王丽杰[导读] 探讨内镜室工作流程模式及安全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内镜检查质量,有效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王丽杰(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腔镜科 022150) 【摘要】探讨内镜室工作流程模式及安全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内镜检查质量,有效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内镜室检查工作在有序、高效、合理及准确的基础上,让内镜检查工作与人力资源有机地结合,实现规范化内镜清洗、灭菌及操作等程序,使内镜检查更加专业化,及时高效,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内镜检查漏诊及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内镜室工作流程安全管理 1 内镜室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 1.1 内镜室流程管理现状内镜检查是目前消化道、心脏等疾病和介入治疗的一种常见检查及治疗方法,具有视野观察清晰、方便、快捷及高效等优点,已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师、护理及工作人员对内镜检查认识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内镜室工作流程及不规范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①不同内镜仪器及工作由各使用部门分散管理,无清洗、灭菌及消毒流程等统一标准;②内镜室医护人员知识欠更新,规范化管理意识不强,操作不到位,从而影响内镜检查治疗质量;虽然我科从2009年10月成科,共有人员9人(主任2人医生4人护士3人),还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人力资源欠缺;③内镜设备及配备更新不及时,影响检查或手术治疗的效果,直接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直至2010年科室才新进奥林巴斯260内镜一台胃肠镜和奥林巴斯260气管镜一台、奥林巴斯V70胃肠镜2台,内镜附件齐全,这才提供了齐全的内镜设备;④预约登记制度不完善,存在检查及治疗的无序性。这些现状贯穿与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管理的现状,在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中出现漏诊误治的病例,而且为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埋下隐患。 1.2 内镜室工作流程不规范目前许多医疗机构的内镜室未按国家卫生部规定,二、三级医院可成立内镜室。而存在建立不规范的内镜检查治疗室,表现在:①内镜室建立的面积不达标,房间面积不够20平米,门诊病人和工作人员在一个通道;没有预约诊室和候诊室,病人和工作人员在一个通道;没有内镜储境室;没有工作人员更衣室。②内镜室医师、护士学历证书、技术档案、从事内镜的资历与培训情况不健全,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内镜清洗消毒正规的培训和培训证,也没有进修过;③内镜检查前未按规定严格执行申请及预约制度,现在预约只在门诊预约,给住院病人造成极大的不方便;④内镜清洗、消毒设施不健全,储镜柜是里的紫外线是医院自己安装的,在内镜操作过程中未建立安全防范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2 安全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内镜室规章制度工作制度都按三级医院的要求制定,建立健全的内镜室工作流程制度是安全开展内镜检查治疗的必要条件,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关键。 2.1.1 建立健全的预约登记制度内镜检查必须由具备资格的医生按适应证及禁忌症选择病例,填写申请单送到内镜室,由内镜室护士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预约检查治疗日期,并进行预约登记,办理交费手续。急诊或特殊病例,可由申请医生直接与内镜室护士联系处理。建立检查时限制度,常规检查预约时间门诊病人一般不超过一周,住院病人不超过三天,能分别有门诊预约和住院预约,以便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2.1.2 建立严格地消毒灭菌制度有效的清洗是决定消毒和灭菌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器械90%以上的病原体[1]。内镜设备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内镜室内仪器设备应由当月岗护士负责,建立仪器清点本;定期进行清点登记,在本室工作结束后应详细交班。同时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所有内镜及配备仪器都要进行认真的清洗消毒灭菌,即对所有内镜遵循二清洗一消毒一冲洗的原则,即清洗、消毒再冲洗,然后用注射用水冲洗后才能出室。确保内镜在备用状态,保证各种内镜设备有专职清洗及消毒工作人员,并分类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如肠镜绝对不允许和胃镜在同一位置清洗、消毒。HAA阳性镜和阴性镜应分槽清洗、消毒。 2.2 建立规范化的内镜工作流程[2] 建立完善的内镜工作流程,是顺利开展内镜检查及诊断的前提和保障。①内镜流程中仪器的准备时,制定内镜使用指南和操作注意事项及配套设备操作方法;②内镜使用流程:内镜使用日程应由负责内镜专职护士根据内镜手术类别进行安排表,区别对待急诊与平诊、预约与即时检查的人群进行合理安排内镜检查;③对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执行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的消毒须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胸腔镜、腹腔镜、活检钳必须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方可使用。 2.3 提高内镜室工作安全管理措施 2.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内镜室检查及治疗室均应有安全防范制度,如避免闲杂人员勿入内;室内工作医护人员穿戴应保持整齐、清洁;内镜仪器、预约、检查记录等应建立专人保管制度。 2.3.2 建立内镜室感染防范措施内窥镜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检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术前应做乙肝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筛查,已知特殊感染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最后进行检查,同时严格进行相应的有效地消毒措施从而消灭感染、切断传播途径入手,防止医源性传播,最终预防和控制灭菌内镜手术中的医院感染[3];进入人体检查的内窥镜必须经消毒,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必须灭菌;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黏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再使用高效消毒剂,消毒浸泡30分钟、灭菌浸泡10小时,消毒后内窥镜干燥处理,悬挂无菌柜内,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灭菌后的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用水彻底冲洗干燥备用;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4]。 3 小结 由于内镜的结构复杂、精密度高、材质特殊及使用后消毒灭菌难度大等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内镜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黏液等分泌物的污染。因此在内镜检查进行之前,应详细查看仪器的消毒灭菌有效期,保证检查安全正常进行。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对提高内镜检查质量,有效预防内镜室医源性交叉感染,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安全管理关键措施。

内镜室质量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内镜室质量管理制度 篇一:内镜室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 内镜室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 1、诊疗操作按照相关消化内镜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 2、检查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3、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执行。 4、检查报告及时、描述准确、结论科学,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者以病理报告为准。 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1 相对禁忌症,检查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心理、胃肠道等。 2 酶洗槽、冲洗槽、台面及地面进行清洗消毒。接污袋、口垫

3、对发现异常组织必须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4 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后进行。 5 相关医疗文书。 6、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篇二: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内镜室管理及质量控制 一、内镜室管理 1内镜室的布局应合理,要符合20xx卫生部内镜清洗与消毒规范。2内镜室人员要岗前培训。 3内镜室作业程序。 a操作规程: 1、内镜的操作规程(电子胃镜,肠镜)每例按操作规程操作 2、内镜清洗与消毒规程:每例内镜诊疗后按规程清洗消毒

b记录登记: 1、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设登记本,每例按要求登记备查 2、内镜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设登记本,按以下具体要求登记: a消毒用的戊二醛每天进行浓度监测:登记备查,不低于2% b储镜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登记备查 c消毒后的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每季度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d活检钳行高压蒸气灭菌,每月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灭菌后内镜及附件合格标准为:无菌; e内镜操作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机定时设定),每月监测一次。正常小于500cFu/ml;物表及医护人员手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正常菌落总数小于10个/ml;并不得检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登记备查 3、内镜诊疗登记:设登记本每日登记所检患者资料;每月按要求统 计工作量并上报。 4、内镜使用维护登记:设登记本每天按要求登记 5、内镜诊疗质控及分析:设质控本按要求登记备查,

内窥镜室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内镜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013年2月修订) 科室:考核日期: 项目分 值 基本要求缺陷内容 扣分 标准 得 分 一、质量管理20 1.科主任了解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对 质量存在问题的改进有计划性。 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工作职责、 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3.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 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范。 4.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每月自 查、评估、分析、整改,有记录、科室 反馈。科室质量存在问题持续改进,相 同质量问题无重复出现。 5.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的 制度。 4 4 4 4 4 12 1.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员工知晓指控要 求、程序与方法 2.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 不断更新,对特殊检测项目和新技术、 新业务实施准入管理、有制度、有相关 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 3.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 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 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 4 4 4 二工作规范12 1.开展检查项目必须是经批准的准入项 目,开展的特殊检查应有验收、准入程 序,工作人员有上岗资格证明文件。 2.建立检查项目临床应用指南或手册,定 期更新。 3.有常规检查服务项目清单,提供24小 时急诊服务,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 4 4 13 1.有报告签发制度,有复核制度,能够按 规定时间、中文形式出具正确报告。 2.平诊报告时限≤24h,报告签发人为有 资质医师。 3.诊断报告的内容和书写符合基本规范, 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并落实到位。与临 床病例的诊断符合率有专人管理,有记 录 4.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症,审核术前准 备情况,各种操作有登记记录。 5.有临床随访、下临床科室征求意见的制 4 2 3 2 2

内镜科各项制度

内窥镜科制度目录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消化内镜室感染管理制度 3.消化内镜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 4.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制度 5.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6.内镜科仪器管理制度 7.消化内镜科工作制度 8.消化内镜科查对制度 9.清洗消毒间工作制度 10.消化内镜室预约窗口工作制度 11.内镜诊断报告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安徽省《关于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的有关规定,明确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的重要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定期讨论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作用,大力支持感染管理专职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4. 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规程,将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 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 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科、血液透析室、临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