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对于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我尽量进行.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⒉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主要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本节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开展直观的操作实验,所以我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结论”的过程来学习。
学法就是我们学校大力倡导的五自主学习法。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结论”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课件)1、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课件)长、正方形面积与面积是类属关系,统一面积单位和用面积单位密铺则是探究长、正方形面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
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
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教材蕴含了数形结合、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课件)①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在小组交流活动中,通过讨论、观察、发现,准确归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③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难点、关键(课件)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及公式归纳。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学生又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而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为以后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计算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
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但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的,就让学生真实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操作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表象的形成。
以上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最初预设的'基础。
二、磨课历程:本节课我们大体经过三轮的备课、试教和修改。
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两个“充分”:一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二是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一)、导入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原来设计了一个情境:“两个操场,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你怎么想?”我们的意图是:让学生复习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重叠法,用单位面积测量后再比较的方法……,体会出此处用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现实,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2个操场的面积?听过我们的预设后,专家老师提示我们两点:一是没有立足于教材的前后联系,完全抛开了前面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几何学中一个最基础的知识点,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算术题类,也是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初步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几何学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本次我们将讲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内容主要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简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然后给出相关定义的推导,详细推导其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说明一些典型的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
接下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介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根据定义,面积=长×宽,即S=a×b,其中a为长,b为宽。
推导的步骤包括:1、确定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
2、根据定义,求出面积。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结果化简或进行解答。
接着介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也是根据定义,面积=边长的平方,即S=a2。
推导的步骤有:1、确定正方形的边长。
2、根据定义,求出面积。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结果化简或进行解答。
此外,有效的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主要分为认识训练和练习训练。
认识训练的重点在于,学习者通过知识的认识来掌握和深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习者的理解能力。
练习训练则重点在于,通过练习题等形式,使学习者运用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动手能力。
通过本次说课,可以看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几何学和数学知识,而且也使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满足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
此外,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认识训练所侧重的是通过知识的认识来掌握和深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练习训练则需要通过练习题等形式,使学习者运用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上一节课共同探究学习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那今天咱们就用这些内容一起来研究新的知识。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看清题目要求:一个小正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师:那为什么呢?对,因为一个小正方格代表一平方厘米,这个图形有几个小正方格就有几平方厘米。
师:那同学们看下面两个图形?咱们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来看一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师:小的图形可以用摆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面积,如果要求一个篮球场、足球场或更大的长方形的面积,还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合适吗?
对!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生:长和宽
师:对,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内共同探究这几个正方形,摆一摆,并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师:通过探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师: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X宽实际上表示的是什么?
要求长方形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那些条件?
师: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你能概括一下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利用公式计算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利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⑴、知识技能: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①、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错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我利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身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引言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2.1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介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
2.2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介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联系。
第三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3.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4.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面积计算的原理。
4.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4.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活动,加深对面积计算的理解。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面积计算的概念。
5.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3 课堂练习安排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巩固新知。
5.4 总结回顾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回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6.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面积计算练习题。
6.2 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计算其面积。
第七部分:板书设计7.1 板书内容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7.2 板书布局合理安排板书布局,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八部分:教学反思8.1 成功之处分析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8.2 改进之处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结语强调面积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地位,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马站小学王鑫一、说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一)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观察、比较的意识,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面积及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协作法、观察法和发现法三种方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流程设计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数学的奥秘之门,三只小蚂蚁也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他们今天很高兴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
通过让同学们帮蚂蚁选房间,知道哪个房间的面积最大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三个房间的面积呢?对,是用面积单位来测量物体的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是学生继学习了“面积的基本认识、面积单位”后的一堂课。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以上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安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测量和观察最后通过交流讨论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着安排学生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索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以后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
二、说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并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
我确立了一下几个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公式推导,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数学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学生认真观察,通过小组交流分析来解决探究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并做好记录。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让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掌握长方形面积=长×宽,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通过“操作——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本节课课堂教学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方面参与到知识的掌握过程。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方格、长方形纸片。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
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测量纸片的面积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统计出来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乘积,验证、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3.实现转化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共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
这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也是为今后学习探究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数学思考方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3、实验 (1)拉一拉:用橡皮筋在学具盒里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长方形,然后思 考一下你拉出来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 (2)刚才我们通过拉一拉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下来我们再用 拼一拼来验证一下这个公式的准确性。
(板书:验证):请小朋友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面积是12平 方厘米的长方形,将自己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汇报给组长。组长组 织本小组成员看着表格讨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对吗? (3)反馈:老师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三、应用新知、巩固深化
1、教室黑板长4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2、我校篮球场的边长是30米,它的面积是(
)
3、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正前方有4个花坛,每个花坛的长都是30米,宽12 米。请问我校的四个花坛共有多少平方米? 4、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办公桌上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这块玻璃 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已经知道它的宽是4 分米,你们帮我算算这块玻璃要买多少长? 。 5、我来当个小小设计师:请设计出一个面积是600平方米的游泳池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 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 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最近我们研究了面积和面积单位,那什么是面积呢?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用手势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4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4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把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熟悉,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局部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⑴、学问技能:经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展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①、渗透“试验——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根底。
②、培育学生动手操作的力量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动手试验操作、大胆猜测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教师、同学的帮忙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胜利,并尝试克制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沟通发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把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纳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看,分析推导的方法进展。
在学生把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根底上,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制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根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进展的作用。
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所学学问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制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篇1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模式的背景(一)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剖析回想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已经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子:课堂上淡化情境的创设;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究的少;关注更多的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知识建构环节时间分配少,套用公式的巩固练习时间多,课堂小结流于形式等。
(二)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这类知识的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只知道其然却不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出现了只会套用,而不会灵活应用的弊病。
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概念就会零散,自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基于上述原因,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我县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契机,结合我校的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自己数学教学的实际,确定了:铺垫引入、温故知新——情境激趣、引发思考——自主探究、建立模型——巩固应用、反馈调节——自我梳理、总结提升”的主体发展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所谓主体发展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二、模式的论证我从五个环节对我的教学模式进行论证.环节(一)铺垫引入、温故知新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大多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的。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说课稿国门小学教师李秀清一、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和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思路:本节内容重在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算理,通过实际操作从思想上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我运用了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三、说教学流程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一”、四个环节。
(课件)一条主线即始终以活动探究为主线;(课件)两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课件)三个“一”即教学过程中的用到的“猜一猜、摆一摆、验一验”;(课件)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具体环节如下:(课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
在新课伊始,我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教学中开始探究活动。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乌龟和兔子比赛画画的图画,问学生,你能想办法比较出他俩谁画的面积大一些吗?有的同学说放在一起比较,有的说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这时我就追问:如果想知道游泳池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去量长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从而引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件)(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请看视频,(课件)这里我为学生了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
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
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
当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时,老师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去验证一下,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围绕猜想,验证猜想。
(课件)2、验证学生形成基本的猜想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请看视频,(课件)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在四年级挑选了两个班(60人)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
l、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乘宽?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70%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5%的学生回答是周长计算公式。
5%的学生不知道。
对于第二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为什么。
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教过这一章的知识,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为什么只有70%的学生记得结论?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呢?显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结论的获得,而对于知识获得的过程则显得轻描淡写,知识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让学生真正理解。
(课程标准)那么对于本节课来说“真”理解就不仅是能够描述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描述出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宽。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3、归纳请看视频,(课件)结合摆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样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不完全归纳思维方法的熏陶,符合几何初步知识数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同时让学生尽情享受猜想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自觉地大胆猜想、探求知识的奥秘。
4、转化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常无奇的练习:(课件)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方形4条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
从长方形巧妙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长、正方形的关系,把抓住了知识中的生成机遇,使学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又一次把探索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
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
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作用。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认识以后,(课件)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乌龟和兔子谁画的面积大的问题。
另外我安排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课件)最后出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课件)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期待下一课的到来。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
(课件)(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课件)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是怎样掌握的?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了师评、互评、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本课教学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归纳公式——运用公式。
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件)四、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公式,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课件)五、说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
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课件)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授课后我还将反思:(课件)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
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
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
教具和学具: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两个长方形纸片、表格等。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密铺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
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1、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
并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统计出来。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宽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运用结论,抽象归纳。
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