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简介
清朝十二皇帝简介
清朝十二皇帝简介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
从外族的一个小兵变成了一个占领辽东的皇帝,努尔哈赤的父亲是佟氏,其实佟氏并非努尔哈赤亲父,是养父,努尔哈赤生有十五子,其中较出名的有长子褚英、四子阿巴海(皇太子)、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死因:被明将袁崇焕用炮石击伤,忧郁而死,享年68岁。
2.爱新觉罗·阿巴海,乾隆时期改称“皇太极”(满族)。
清朝统一天下功劳最大的皇帝,曾经和袁崇焕斗智把袁崇焕给杀了,从而威震天下,皇太极生有十一子,较出名的有长子豪格、九子福临(皇太子)。
死因:因爱妃海兰珠去世,十分悲伤,身体迅速衰弱,不久后病死于沈阳清宁宫,享年52岁。
3.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
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是董鄂氏,董鄂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就死了,而董鄂氏在分娩时,是难产,受了内伤,以后,不会有孩子了。
当董鄂氏的儿子死后不久董鄂氏也死了,顺治多次想自杀,但都未成功,在董鄂氏死后四个月,顺治也郁郁而终。
顺治生有八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二子福全、三子玄烨(皇太子)。
死因:董鄂氏去世,悲痛欲绝,感染天花,死后火化,享年24岁。
4.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他收复疆城、平定三藩、擒鳌拜、管理西藏、统一台湾,从而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也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帝国。
康熙生有三十五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二子胤礽、四子胤禛(皇太子)、十二子胤禟、十四子胤禵、十六子允禄、十七子允礼。
死因:病逝,享年68岁。
5.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他是清朝谜最多的皇帝,从他的出生到死都是一个谜,他杀了朝中最跋扈的大臣年羹尧和跟他母亲私通的隆科多,他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雍正帝生有十子,其中较出名的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皇太子)。
死因:清宫谜案之一,有多种说法,根据宫廷的档案记载,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是吃丹药中毒而死,享年58岁。
历史趣谈:皇太极简介生平 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皇太极简介生平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导语: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性别:男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属相: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
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
性别:男
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
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属相:龙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身高:174厘米
体重:51千克
职业:皇帝
特长:喜欢瞎掰,富有创意
社会关系:
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母亲:叶赫那拉氏
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5人,表哥、表弟130人心路历程:0岁:出生。
7岁:成为爱新觉罗大家族的管家。
20岁:参军入伍,并参加了剿灭东海女真乌拉部落的战斗。
24岁:晋级成为八大旗主(贝勒)之一,主掌正黄旗。
26岁:参加了抚顺关战役。
27岁:萨尔浒战役爆发,大明伪政权派出了47万伪军,兵分四路,生活常识分享。
皇太极简介
三一文库()〔皇太极简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皇太极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早年经历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征战四方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
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入关前开始)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
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
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
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庙号“太祖”。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爱新觉罗。
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皇太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皇太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对于他的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皇太极个人简介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公元1592年11月28日申时-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
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
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皇太极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
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天命、天聪年间没有监察机关,崇德年间皇太极成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
有清一代,满蒙的结合,早比满汉更紧密。
为了处理蒙古事务曾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六月又改为理藩院。
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
皇太极任命满洲、蒙古、汉人担任承政,每部三人,以下皆参政。
崇德三年七月更定八衙门官制,每衙门只设满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设左右参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变成五等。
这就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
皇太极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了在东北的统治,为入关统治全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称帝后立刻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规定下来,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不许杀,这是为了繁殖。
也不准杀马、牛等作牺牲或出卖。
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简介1. 皇太极的背景皇太极(1592年5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出生于明朝末年,是中国清朝的初代皇帝和第一位皇帝太上皇。
他是清朝建立者,也是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皇帝。
皇太极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了满洲部落,征服了明朝,并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清朝的统治。
2. 皇太极的早年生活皇太极出生在一个满洲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是牙剌哈喇,是后金国的建立者,也是满洲部落的领导人。
在皇太极的成长过程中,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包括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培养。
他还学习了多种语言,包括满洲、蒙古、汉语和藏语。
3. 皇太极的成为统治者在皇太极成年后,他开始积极寻求统一满洲部落并对抗明朝的机会。
他与其他满洲部落首领合作,组建军队,扩大影响力。
最终,他领导满洲军队成功征服了明朝,并在1644年建立了清朝的统治。
4. 皇太极的政治改革皇太极在成为皇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以确保清朝的统治稳定。
他实行包括“六王之政”、“台谏”、“请户”和朝廷机构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建立了清朝的行政和军事体制。
他还积极开展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
5. 皇太极的军事成就除了政治改革,皇太极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他组织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清朝军队,采用了新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在他的领导下,清朝成功征服了大片的领土,包括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
6. 皇太极的文化贡献皇太极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还对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积极保护和推广满洲文化,并在满洲地区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和学校。
他还支持和鼓励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7. 皇太极的逝世和影响皇太极于1643年逝世,享年51岁。
他的逝世对清朝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儿子顺治继承了他的皇位,并继续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
清朝在皇太极的治理下存续了近3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8. 总结皇太极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为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变革。
皇太极 简介
清朝第二皇帝皇太极简介
爱新觉罗。
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皇太极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为避免以下犯上的罪名将族名改称“满洲”满族,名正言顺地攻打明朝。
皇太极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最新清代十二帝简介
清代皇帝的顺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祖,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满族人,在位11年。
在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一说为患痈疽而死),终年68岁。
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清太宗——皇太极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
在位17年,病死,终年52岁,火葬,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世祖——福临(顺治)-1661年),太宗皇太极第九子。
皇太极病死后继位。
在位18年。
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因爱病殁忧伤过度而死(另一说为出家后病死)。
终年24岁。
葬在河北孝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康熙皇帝圣祖——玄烨(康熙)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
顺治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病死(另一说为大臣隆科多害死),终年69岁,葬于景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世宗——胤祯(雍正)-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说为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一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高宗——弘历(乾隆)清高宗,名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
在位60年,病死,终年89岁。
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仁宗——颙琰(嘉庆)清仁宗,名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公元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清代入关后第五帝,在位25年。
病死,终年61岁。
葬于昌陵(今河北省易县西)宣宗——旻mín宁(道光)清宣宗,名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1850年),嘉庆皇帝次子,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北陵公园皇太极雕像介绍
北陵公园皇太极雕像介绍
一、北陵公园介绍
北陵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部,是清朝皇家陵园之一,包括清朝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和慈禧太后的陵墓。
公园内除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陵墓外,还有一些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太极雕像。
二、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满洲正白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生于1592年,去世于1643年。
在他的领导下,满洲部落联合起来,在明朝的统治下建立了后金国,后来又改名为清朝。
皇太极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战略眼光和智慧领导,使他成功地统一了满洲部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
三、皇太极雕像介绍
皇太极雕像位于北陵公园的东门入口处,它是一座高4米的青铜雕像,由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者、著名雕塑家孙志刚设计。
它呈现出皇太极站在马上的姿势,手持一柄长旗,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威武形象。
雕像的底座上刻有“皇太极雕像”和“清一统”的字样,表达了皇太极统一满洲部落,建立一个统一政权的伟大成就。
整个雕像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深深地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四、皇太极雕像的意义
皇太极雕像是北陵公园内的一座重要纪念碑,它向人们展示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珍视和对于统一的向往。
总之,皇太极雕像是北陵公园内的一座重要艺术品,它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人民的感慨,让人们更加爱惜历史,珍视和平。
它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观,成为了北陵公园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皇太级的生平简介
皇太级的生平简介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皇太级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用!爱新觉罗·皇太极简介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
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爱新觉罗·皇太极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仰加奴)之女。
杨吉努为了与努尔哈赤结盟,把小女儿许配给他,称这是天生的“佳偶”。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成婚,时已三十岁,新娘只有十四岁。
清十二帝画像及其简介
清十二帝画像及其简介0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号“天命”,在位11年(1616-1626),庙号“太祖”。
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受伤大败而回,于天命十一年02.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号“天聪”“崇德”在位17年(1626-1643),庙号“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即位不到十年,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于清军入关前夕,端坐无疾而终于盛京清宁宫,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终年52岁。
03.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 ,年号“顺治”在位18年(1643-1661),庙号“世祖”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七年后亲政。
因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消极厌世,身体每况愈下,英年早逝于紫禁城养心殿。
终年24岁。
04.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庙号“圣祖”康熙帝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生中完成了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晚期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后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
终年69岁。
05.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号“雍正”在位13年(1722-1735),庙号“世宗”雍正帝胤祯是康熙的第四子,在位期间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为后来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圆明园。
清朝皇帝皇太极有几个老婆
清朝皇帝皇太极有几个老婆清太宗皇太极全名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子,是清王朝的建立者。
那么皇太极有几个老婆?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皇太极有几个老婆,希望对你有帮助!皇太极有几个老婆皇太极的原配是钮祜禄氏,她只活了20岁,不过去世之前她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
哲哲是皇太极的皇后,她是历史上有名的孝端文皇后,曾为皇太极生下了3个女儿,后来在顺治继承了皇位之后,她被尊为了母后皇太后。
哲哲有两个侄女也嫁给了皇太极,她们分别叫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其中作为妹妹的布木布泰先嫁给皇太极,她生下了皇位的继承人顺治帝,除此之外她还生下了三个女儿。
海兰珠是皇太极最爱的女子,她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不过皇太极还是最喜欢她。
在为皇太极生下的皇子早夭后,她过度悲伤病逝,年仅33岁。
在皇太极的老婆中,还有一个女子比较有名,她叫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也就是康惠淑妃,她本来是林丹汗的福晋,后来林丹汗被皇太极打败后,她成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很多人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都很吃惊,因为这就意味着皇太极娶了一个二婚的女人。
除了上面介绍的老婆外,皇太极还有继妃、侧妃、庶妃,不过关于她们的记载没有之前介绍的妃子多,不过她们也尽到了一个妃子应尽的责任,就是诞下子嗣,绵延皇室,因为她们分别都为皇太极生下了孩子,所以在历史上,皇太极的孩子有很多,据统计,他有11个儿子和14个女儿。
皇太极的妃子皇太极的本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他的别名叫天聪汗,是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汗位的人,也是建国号大清的人。
据史料记载,皇太极一共有15个妃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元妃、孝端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和孝庄文皇后。
其中元妃是皇太极的原配,她在明万历35年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孩子后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后皇太极也没有追封她为皇后,所以她的称呼是元妃。
孝端文皇后的名字叫博尔济吉特·哲哲,因为当时清朝比较重视和蒙古的联姻,所以出生在蒙古大领主世家的哲哲受到了重视。
皇太极可谓是一代传奇人物,一生接触的女人无数!
皇太极可谓是一代传奇人物,一生接触的女人无数!本文导读:1、皇太极简介: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出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旧老城),父亲: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母亲: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公元前1962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
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1643年9月22日逝世于盛京清宁宫,也就是今天的沈阳。
纵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用“鹰扬天下”来概括,是恰当的。
皇太极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清史稿•太宗本纪》中对皇太极的评价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这个评论比较客观,皇太极一生接触的女人无数,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2、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海兰珠宸妃海兰珠倍受皇太极的恩宠,两人是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皇太极海兰珠倍受皇太极的恩宠,两人是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皇太极将一腔柔情都付与了海兰珠。
在崇德元年册封后妃时,海兰珠被封为关睢宫宸妃,地位仅次于清宁宫皇后。
“关雎”一词取之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篇》,诗序注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诗中以水鸟和鸣比喻配偶,表现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皇太极对她的宠爱甚过了任何一个娘娘,任何一个贵妃,包括漂亮,华贵,又善解人意的皇后,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宸妃,皇太极给海兰珠的爱使他倾尽了他所有的真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宸妃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皇太极的第八个儿子。
皇太极异常高兴,马上宣布将皇八子定为皇储,并破天荒地颁布了大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在金銮殿清宁宫等处大宴宾客,盛况空前。
高三历史常识: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02.21-1626.09.30),享年67岁,葬福陵{沈阳东陵},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为后金首位可汗,1625年迁都沈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创满文,摆脱奴隶制度。
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武皇帝二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享年51岁,葬盛京昭陵。
崇德8年9月21日入葬,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简称文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三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林(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东陵之孝陵,火葬,在沈阳即位,年号顺治,1644年迁都北京,诏定天下,六岁登基,14岁亲政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简称章皇帝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昭圣皇太后)四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岁即位,年号康熙,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五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58岁,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加强君主专制,屡兴文字狱,创建军机处平定青海和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签订中俄两国中段边界。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玄烨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六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89岁,葬清东陵裕陵,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年号乾隆彻底平定蒙古叛乱,加强政府对边疆的管理,编辑《四库全书》(也因此销毁和删改了大量对清朝不利的书籍)自称“十全武功”以十全老人自居,1796年,禅位皇太子,自称太上皇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纯皇帝”)胤禛第四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七清仁宗:嘉庆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61岁,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颙琰,年号嘉庆,葬昌陵(清西陵) 在位时间(1795年-1820年)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开始走向衰,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1813年天理教起义,北京的一只起义军一度攻进皇宫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弘历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八清宣宗:道光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在位31年(1820—1850年),终年67岁。
中国历代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代皇帝顺序表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这里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
1.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2.清太宗皇太极简介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
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3.清世祖顺治简介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4.清圣祖康熙简介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从1661年至1722年,共62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5.清世宗雍正简介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清朝12帝简介
清朝12帝简介1、努尔哈赤,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第一位大汗。
2、皇太极,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
3、顺治,,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该年号共使用十八年。
4、康熙,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清朝使用该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被尊为“千古一帝”。
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擒鳌拜、三藩之乱、雅克萨之战、多伦会盟,准噶尔之战、清统一台湾之战和九子夺嫡等。
政治上中央集权,注重修养生息。
5、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6、乾隆,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7、嘉庆,嘉庆是清朝第七位、清军入关后第五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对应时间为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共使用二十五年。
8、道光,清朝第八位、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
9、咸丰,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10、同治,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共使用十三年。
清朝哪位皇帝寿命最长
清朝哪位皇帝寿命最长清朝皇帝寿命最长的是乾隆,从1711年到1799年,活了89年。
下面小编给出清朝历代皇帝的相关简介。
1、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2、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3、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4、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5、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6、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努尔哈赤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清太祖高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在位17年,病死,终年52岁,火葬,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皇太极被诸贝勒,大臣推举为后金大汗(另一说为他在努尔哈赤死后,逼死大妃,从幼弟多尔衮手中夺得汗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上早朝时,看来神态还正常,身体健康。第二天早上,宫中养心殿却突然传出了他的死讯。直到他下葬,群臣都没有见过他的遗体。死后,他只留下了一份遗诏,立玄烨(即康熙)为皇太子,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多年来一直厌恶尘世。公元1660年秋,他所宠爱的黄妃病故后,哀伤不已,毅然放弃皇位,暗暗去五台山出家为僧,后来康熙还秘密地去看望过他。也有人说他的出家与董小宛有关,董小宛曾为冒辟的小妾,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后董小宛被皇太后赐死,顺治转而消极厌世,才去五台山出家为僧。
顺治帝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传说孝庄文皇后怀孕后,红光照身,盘旋如龙型。分娩前夜曾梦见神人抱着一个婴儿放入自己腹内,并告知是统一华夏之主。孩子生出来后,满室红光,并散发出奇异的香气,经久不散,孩子的头发也不是扒在头顶上,而是直立着。
清朝皇帝皇太极生平简介
清朝皇帝皇太极生平简介皇太极生平简介皇太极的本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当时努尔哈赤在1626年9月30日去世之后,他被推举继承了父皇的帝位。
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11月28日申时,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和父亲兄弟出去狩猎和征战,所以他骑马射箭的技术非常娴熟。
在他26岁那年,父亲努尔哈赤建立了大金国,他被任命为四贝勒。
皇太极的童年就在随着父亲狩猎征战中度过了。
皇太极3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生病去世了,随后他被拥举成为了皇帝。
继位后,皇太极在位了17年,他在在位的时候大力发展生产,增强兵力,那个时候明朝还未灭亡,皇太极便不断对明朝作战,他的这一举动也加快了清王朝入主中原的速度,他也为清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1643年9月21日亥时的时候去世,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在有关清代官书上记载的是他“无疾而终”,据记载,那时皇太极已经忙于政务一整天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在清宁宫南炕离开了人世,十分突然。
原来皇太极是一个负责的皇帝,他在生前一直勤于政事,久而久之他积劳成疾,除此之外他心爱的妃子宸妃去世的消息一直令他悲伤不已,导致他体内潜在的疾病就这么在晚上爆发了出来,于是猝死。
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皇帝,他也因此获得了后人的好评,在对他赞赏有加的后人中有政治家,有军事家,有皇帝,有平民,所以皇太极是一个获得了所有人赞赏的人。
皇太极的母亲根据史料的记载,皇太极的母亲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氏的名字叫叶赫那拉·孟古姐姐,她是叶赫部贝勒的女儿,在她嫁给努尔哈赤之后,成了清朝的第一位皇后。
在中国的历史上,努尔哈赤的后妃的数量是很多的,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叶赫那拉氏了,她一生29年,在她生前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大妃,但是在她死后因为她生的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成了清朝第一位皇帝,她被初谥为孝慈武皇后,于是她成为了天命唯一一个有皇后称号的女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太极的简介
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皇太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在位17年(1626-1643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故,年52岁。
葬于沈阳昭陵。
皇太极的生平早年经历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征战四方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
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
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天命十年(1625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继位为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
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
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
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
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故鼎革新
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
程。
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
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
”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
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天聪六年(1632年)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
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
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
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
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
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登基称帝
皇太极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
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
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天聪十年(1636年)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崇德五年(1640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
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同年十月,西藏达赖五世罗卜藏嘉木错派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和厄鲁特蒙古戴青绰尔济等向清朝通好。
皇太极一再盛赞佛教,向藏使表白他对佛教笃信不疑。
无疾而终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
葬沈阳昭陵(北陵)。
对皇太极的历史评价《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
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
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
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
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
呜呼,圣矣哉!”
《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
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
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
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
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