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3.8 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3.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5.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意义: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
课后
反思
学生:增强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问题5.农村乡镇企业如何发展起来的?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1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史料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学生: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教师寄语】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学习目标】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预习自测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首先从开始,以调动农民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进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自负盈亏。

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了6倍多。

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在中央指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是包产到户,即在坚持土地的基础上,把土地定期承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业收成按规定交完农业税和集体留成后,其余大部分归承包农户,由自己支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年10月,中共十二届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2)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本课将介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

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也使得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在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产权不明晰、效益不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必然选择。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股份制改革、企业重组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国有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提高,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农村和国有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改革、财税改革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也能够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

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注意到了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自学目标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2.重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基础自学1.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自负盈亏。

率先实行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随之,农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 1984年,中共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

5. 1992年,中共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

6. 建立社会主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明显增强。

三、分析探究1.如何理解家庭联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3.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四、知识体系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农村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城市 国有企业的改革 政企分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拓展测评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D.国有企业2.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这是赞扬(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国企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新人教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新人教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明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2.把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3.了解我国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学习难点】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大体原那么【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2.改革先从开始,以调动农人的,增进进展。

3.农村慢慢实行责任制。

激发了农人的,带来农村的大解放。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进展,农村也迅速进展起来,为农人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决定》,要求加速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5.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进展为以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慢慢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制;实行以为主、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制度。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

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职工的踊跃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我国城乡显现了的崭新局面。

7.1992年,中共大明确提出要成立经济体制。

8.对建设有庞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明显增强。

二、合作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那些步骤?三、练习巩固1.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派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大盈亏,土地不能生意、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A.合作组B.农业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杜化2.1979年末,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址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末,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进展是由于它()A.是农人自己的发明制造B.使农人取得土地所有权C.使农人收入取得平均分派D.适应了农人的生产需求3.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成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继往开来、继往开来的大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对改革所起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理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研读相关史料,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按下红手印,率先包产到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开始了,也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凤阳小岗时发出感慨:“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40年来,这一声惊雷化作浩荡东风,敲响安徽人民的奋进鼓点,汇聚起勇往直前的改革动能,孕育了弥足珍贵的“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二)、讲授新课: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背景: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八年级历史下册8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8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影响;二是史料实证能力,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史料,掌握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典型案例;三是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变革及其在我国的实际成效;四是价值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模拟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决策者、参与者等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共鸣。
(2)实验:设计“模拟市场”实验,让学生体验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价格波动等,加深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
(3)游戏:开发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历史知识游戏,如“改革开放之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4.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特点
-改革初期: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解决温饱问题
-改革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攻坚: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5.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价格、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例题3: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特点。
解答:

人教部编版8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8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以及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包括三个子目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改革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读史料、视频、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对改革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概括,形成概念,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当前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的新变化,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许多经济术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教学策略与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讨论法【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新课导入复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小结、导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8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8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经Biblioteka 体制改革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经济体制改革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影响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课。在课堂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其意义。他们能够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作用,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改革的影响;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例;项目导向学习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前承第7课《伟大的的历史转折》,后接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讲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由此可见,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本单元乃至本册中关键的一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更坚决地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三、重点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是比较模糊而肤浅的。

五、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历史上的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介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由此导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读材料,思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需要进行改革。

2.结合图片和材料认识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落后状况,改革势在必行。

3. 出示《十八个血手印》图片,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大胆进行改革的实验,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质改革1.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

2.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方案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这首歌曲是对哪位历史人物哪项功绩的赞颂?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方案2: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像资料的片段导入新课。

方案3:利用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教师进行解说有关历史,由此导入新课知识点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阅读下列材料,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结合教材第39页<相关史事>,总结其原因。

材料一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饭。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改革前的农村存在的弊端。

生: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改革前的农村存在的弊端,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背景。

师:点拨指出:材料一,农民劳动不积极;材料二,靠救济生存;原因:农村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民越过越穷。

2. 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材第38页《相关史事》。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国 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 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 课端——课前预习—— 《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任 务单,任务一,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一、二,说出反映了当时农村的 什么现象?是什么政策造成的? (2)阅读材料三、四,说出最终什么土地政策 改变了农村的这种状况?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师: 通过本课的自学检测部分, 我相信同学们对 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现在通 过课堂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学习本课内容 PPT 出示问题:1.阅读材料一、二,说出反映了 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是什么政策造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总结。 材料一 1976 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 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
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 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 ” “农民碗 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 霉烂的地 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 “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 裤子。 ” 生 1.现象: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生 2:人民公社 PPT 出示问题:2.阅读材料三、四,说出最终什 么土地政策改变了农村的这种状况?这一政策 有何影响? 材料三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 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 家还要盖仓库。 ” 材料四 改革后一年, 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 了贷款,人均收入从 22 元增加到 400 元,生活 有了改善。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设置情景,培养 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 更能深刻理解
产积极性。 师:1984 年福建省 55 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 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困住了我们的手脚, 企业只有压力, 没有动力, 更谈不上活力, 为此, 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PPT 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比较国有企业改革 前后的变化,归纳出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 PPT 进行讲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 3.8 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3.8 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目标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自主导航:见《自主学习》P38三、合作探究1.三个学生朗读: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以上台词分别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2.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两则材料说明国有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四、尝试应用1.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A.互助组B.农业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杜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3.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3.8 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自主导航:
见《自主学习》P38
三、合作探究
1.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以上台词分别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2.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两则材料说明国有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四、尝试应用
1.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
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3.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五、拓展提升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材料二:1985年底,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品出售总额达1751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产品出售总额的1680亿元。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