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答案二.doc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https://img.taocdn.com/s3/m/50bd30d6783e0912a3162a43.png)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部分参考答案(修正版)(答案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二、多项选择题:第3、4题选AC,第8、10题选ABC,第1、2、5、7、9题都是选ABCD,第6题答案不详(个人认为是ABCD)三、判断题第3、6、8题错误,其他都正确四、简答1、简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常见失误。
一、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二、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三、素质低下,无能应对;四、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2、简述突发事件处理的步骤和程序一、危机的识别;二、危机的隔离;三、事态的控制;四、应急处理;五、信息发布;六、危机后处理;(下面开始的题目答案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的,有些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本人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果自负哦,呵呵)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自己节选主要的来写)(1)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
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2).工业化、信息化为公共安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3)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4)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在上升。
国际恐怖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 加紧勾联,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
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持续高发,范围扩大,手法多样,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特征。
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5) 国际化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答案二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0e1a80100b4e767f5acfce5b.png)
1.突发事件防范指的是如何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它不仅是对公共管理机构能力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
错2.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包括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由于突发事件无处不在,因此,只要建立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就可以了,地方各级预警系统不必重复建设。
错3.突发事件后果的清算工作主要是消除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正确4.与时间性原则强调的快速反应相比,效率主要是强调突发事件的预警效果。
错5.突发事件肯定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减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的衰退。
正确6.所谓借助媒介,是指社会组织接受媒介的采访、提问等,通过发布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尽量减少损失,及早控制事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稳定受害人员及其亲属的情绪。
错7.我国突发事件决策可预测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决策的执行效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往往下级很难真正贯彻、执行,导致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正确8.面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仅要解决应急处理,还要实行紧急救援与做好善后工作,把污染事件的危害减至最小。
正确9.行为的不规范,是指在制定正式的成文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的时候自相矛盾,系统性的不一致,在严重的情况下明显地互相冲突。
错10.拟定预案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正确11.及时控制大众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是突发事件防范能够有效展开的关键。
错12.公众的知情权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公众参与国家管理、保护自身利益的前提。
正确13.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紧急性的特征,而且突发事件的恶化会对政府、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很难预料的严重后果。
错14.在突发事件是由政府来处理的,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是事件严重以后才会采取的辅助行为。
15.由于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处理的时候要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不能随便采取高压政策,一切都应该在理智和法律的范围内处理。
常州市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2
![常州市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2](https://img.taocdn.com/s3/m/54d2d368caaedd3383c4d35a.png)
国家应急指挥部
(B)
国家安全卫生防控小组
(C)
地方医疗机构
(D)
地方应急指挥部
[分值:1.0]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任务紧急,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做好一系列应急工作,就必须()。
(A)有法ຫໍສະໝຸດ 依(B)依法办事(C)
违法必究
(D)
执法必严
[分值:1.0]
2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透明的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急处理体系中必须有一套准确透明的()。
(A)
客观
(B)
宏观
(C)
微观
(D)
主观
[分值:1.0]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特别是传染病暴发后,必须遵循()的原则积极开展救治。
(A)
完全封闭
(B)
隔绝治疗
(C)
就地封存
(D)
就地处理
[分值:1.0]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监测网络提供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预警报告。
(D)
应急处理能力
[分值:2.0]
9.为使预防为主的方针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我国实行的是()的预防措施。
(A)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
(B)
二级预防是观察预防
(C)
三级预防是病残预防
(D)
四级预防是复发预防
[分值:2.0]
10.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对事件的报道中可能会出现的版本是()。
(A)
夸大事态
(B)
(A)
(B)
[分值:1.0]
4.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恐惧心理的产生是由于对某些神秘事物的无知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某些事物越神秘,对它的了解越多,产生的恐惧心理就越严重。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d99caf20975f46527d3e12e.png)
1.以下哪一个不是突发事件的特征?()A、突发性B、不确定性C、被动性D、破坏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于哪一年颁布的?()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A、成立编制小组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C、编制演练计划D、实施应急预案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救援队伍?()A、综合性救援队伍B、专业救援队伍C、志愿者队伍D、新闻媒体一级预警发布的标识颜色为()A、红色B、橙色C、黄色D、黄色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分类管理B、分步实施C、分别组织D、集中管理7、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8、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c58a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0.png)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B 应急事件C 应急处理D 突发事件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 应急队伍的建设C 事故损失评估D 应急预案的演练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A 公安B 海上搜救C 地震救援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 保留B 撤销C 升级D 解散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B 企业一把手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D 法定代表人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A 总体预案B 单项预案C 特别预案D 现场预案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A 基本生活用品B 通信器材C 交通工具D 个人防护装备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 信息报告B 预测预警C 信息发布D 评估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A 预警机制B 先期处理机制C 信息披露机制D 应急联动机制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B 统一指挥C 公众动员机制D 以人为本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A 调查与协调机制B 预警与监测机制C 救援与处置机制D 善后与恢复机制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A 云南干旱B 南方雪灾C 三鹿奶粉事件D 新疆“4.30”事件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B 快速通道C 特殊通道D 直线通道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B 重大突发事件C 较大突发事件D 一般突发事件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答案B资料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答案B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df0af752ea551811a687bf.png)
一、单项选择: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B、企业一把手C、分管平安生产的副总经理D、企业法人答案:B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B、进展风险识别和评价C、编制演练方案D、实施应急预案答案:D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C、危害性和破坏性D、信息的充分性答案:D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B、红、橙、黄、黑C、红、黄、蓝、绿D、黑、红、黄、蓝答案:A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B、2021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C、“”上海外滩踩踏事件D、天津港“”大爆炸答案:D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响迅速,措施有力。
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情况掌握快B、投入警力快C、现状封锁快D、采取措施快答案:C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B、制定演练方案C、获取演练资源D、实施演练活动答案:A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答案:A9、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包括〔〕。
A、分析判断能力B、组织协调能力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D、以上都对答案:D10、关于我国社区平安的总体形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社区平安隐患增多B、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C、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D、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答案:B11、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试题参考答案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a312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71.png)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C)A口蹄疫B禽流感C危险化学品泄露D急性职业病2、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D)A重大群体性事件B重大刑事案件C涉外突发事件D交通运输行业严重人员伤亡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B)A红橙黄绿B红橙黄蓝C橙红黄蓝D红黄蓝绿4、下列对于行政的紧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D)A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按照法律程序办事B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考虑程序C紧急情况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D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注意行政权力是否在边界限制之内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C)A“鸵鸟反应”B“兔子反应”C“黄粱美梦反应”D“出租车式的反应”6、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
说明天灾人祸是(D)A百年不遇的B可以预防的C偶然发生的D经常出现的7、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C)A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B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C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D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8、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包括(A)A我驻外使领馆或机构及人员遭受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B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遭冲击、围攻C交通要道或枢纽遭阻断D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闹事、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及暴狱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政府要做的事情(D)A做出决策B搜集信息C组织资源D控制事态发展10、危机到来之际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到(A)A群众与政府的齐心协力B追究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源C向群众隐瞒真实情况D对媒体保持沉默11、对成熟的社会能力理解不正确的是(B)A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B就是完全依靠群众C调动群众积极性D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能力12、公务员情绪的稳定性是指(C)A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要有平常心B面对突发事件不可以有恐惧感C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办事能力D面对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压力13、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在普通公务员的基础上应该做到(A)A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B要善于理性地分析情况C善于系统地思维和统筹规化D独立做出决策14、危机来时,我们要考虑的核心价值观是(A)A人民的安全问题B国家名誉的损失C经济效益D社会的稳定15、对突发公共事件适用的法律的临时性和预备性理解不正确的是(D)A常态下这些法律是闲着的B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才适用C突发事件结束后就要停止D法律效力会有所减弱16、在解决突发事件时,因为其紧急性,我们可以(B)A不经任何部门批示直接下达命令B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需要广泛征集民众的意见C法律、决策的制定完全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D权力集中在决策机关、领导人手里,任由其发挥17、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厉性是因为(C)A违法情节更为严重B造成的伤害层面更多C造成的社会危害更严重D国家处于特殊时刻,有趁火打劫之嫌18、政府与媒体的关系(C)A政府利用媒体B媒体利用政府C政府引导媒体树立其形象D媒体依靠政府打响知名度19、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A)造成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试题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c91a7b700abb68a882fb57.png)
一、判断题(10 道)各市(地)级、要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此权力。
正确错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正确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正确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正确错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正确错误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采取统一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
正确错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正确错误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正确错误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正确错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正确错误二、单选题(10 道)()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A. 任何单位和个人B. 有关单位C. 事发地政府D. 国家机关()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A.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 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D.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的专业技术机构联合国定义发展的五个基本支柱包括()①卫生②教育③环境④管理⑤就业⑥安全A. ②④⑤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⑤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22b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2.png)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2007年10月1日实施。
答案:A2.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B)级,用红色表示。
答案:B3.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A)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答案:A4. 我国主要的应急管理体制不包括(D)集中管理。
答案:D5. 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2小时答案:C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卫生部答案:B7.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法定传染病。
答案:A(二)判断题1.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做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答案:错误2.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
(×)答案:错误3. 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须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答案:正确4. 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答案:正确5.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保障新闻媒体的正常报道,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应对突发事件。
(√)答案:正确6. 应急预案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答案:正确7.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可以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仅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答案:错误8.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配合应急处置工作。
(√)答案:正确9.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22题带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22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504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6.png)
《突发事件应对法》22题带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1、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标示的颜色分别是()。
A、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B、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C、红色、紫色、橙色和黄色D、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正确答案:D2、某矿区由于长期私挖滥采,为现生产煤矿遗留下重大水害隐患。
近日该地区局部有雷雨天气,地方政府为防范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发布四级警报。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警报发布后,地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B、责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处于待命状态C、加强对重点煤矿、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D、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到雷雨危害的煤矿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正确答案:A3、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红、橙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B、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黄、橙和红色标示,三级为最高等级C、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D、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蓝、黄、橙和红色标示,四级为最高等级正确答案:C4、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发生后,以下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A、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B、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C、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D、要求运输经营单位无偿提供运输服务正确答案:D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基础性工作。
突发事件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abec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0.png)
突发事件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火灾急救知识
1. 发生火灾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A: 立即报警并求助,尽量先自行逃生,如果无法逃离则寻找可靠避难场所躲避火势,避免吸入浓烟。
2. 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A:
- 1. 拉开保险销。
- 2. 握稳灭火器手柄。
- 3. 瞄准火源根部,将灭火器喷嘴对准火焰。
- 4. 持续喷射灭火剂直到火灭。
二、急救心肺复苏
1. 请说明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A:
- 1. 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
- 2. 若患者意识丧失且不呼吸或仅有抽搐性呼吸,则发动紧急救护。
- 3. 快速呼救并请相关人员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4.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 在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频率和深度是多少?
A:
- 频率:100-120次/分钟。
- 深度:成人应达到至少5厘米。
三、中暑急救知识
1.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A:
- 头晕、头痛。
- 虚弱、乏力。
- 精神不集中。
- 皮肤湿冷,出汗多或干燥。
- 心率增快,体温升高。
2. 请说明中暑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
A:
- 迅速将中暑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
- 卧位,头低脚高,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 使用冷毛巾、冷却贴或冷水为患者降温。
- 即刻呼叫急救人员。
该试题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完整的急救知识体系,建议进一步学习并参与相关急救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https://img.taocdn.com/s3/m/2b9a054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6.png)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部分参考答案(修正版)(答案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二、多项选择题:第3、4题选AC, 第8、10题选ABC , 第1、2、5、7、9题都是选AB CD,第6题答案不详(个人认为是AB CD)三、判断题第3、6、8题错误,其他都正确。
四、简答1、简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常见失误。
一、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二、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三、素质低下,无能应对;四、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2、简述突发事件处理的步骤和程序。
一、危机的识别;二、危机的隔离;三、事态的控制;四、应急处理;五、信息发布;六、危机后处理;(下面开始的题目答案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的,有些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本人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果自负哦,呵呵)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自己节选主要的来写)(1)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
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2).工业化、信息化为公共安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3)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4)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在上升。
国际恐怖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加紧勾联,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
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持续高发,范围扩大,手法多样,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特征。
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5)国际化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be693c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5.png)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标准答案:B2.自然灾害的()将它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事件区别开来。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人为属性D、生产属性标准答案:A3.信息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就是()的过程A、信息识别B、信息生产C、信息转换D、信息接收标准答案:C4.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二级B、三级C、四级D、特级标准答案:C5.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具有()。
A、直接启动性B、滞后性C、积级性D、动员性标准答案:D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gong'an部门标准答案:A7.()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标准答案:B8.除了有组织的活动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体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A、极端仇恨者B、民族主义者C、种族主义者D、宗教狂热分子标准答案:A9.()是指贸易全球化、全球生产重组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衍生与传播。
A、金融危机全球化B、次贷危机全球化C、货币危机全球化D、经济危机全球化标准答案:D10.()演变成金融危机,就必然意味着整个金融系统陷于瘫痪,其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的任何一种金融风险。
A、泡沫经济型风险B、银行内部风险C、国债风险D、外债风险标准答案:B11.与高效的危机管理相比,传统的危机管理着重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而不重视危机的()。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90f25915f804d2b16c18c.png)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题及答案1、通过科学监测迅速、准确地做出( C )p72,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充分准备,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也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基础。
A、重大疫情动态检测系统B、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的处理分析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D、对公共卫生事件科学预测2、卡普兰提出的危机情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 A )p219A、在缺乏成功的应对机制下不舒服感增强B、紧张产生感到不舒服C、问题既不能被解决也不能被避免出现巨大失衡D、紧张情绪转化为内部刺激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D )p94,是对防治传染病有关问题的规定是原则性的,是防治传染病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的高度概括。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下列不属于激励方法的是( D )p154A、目标激励法B、荣誉激励法C、物质激励法D、能力激励法5、北京市SARS年龄别病死率最高的是(D)?A、0-14岁B、20-29岁C、50-59岁D、70-79岁6、下列问题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的是(D)P116-118A、卫生防疫机构经费短缺B、结核鼠疫等老传染病似乎复燃C、非传染性慢性病危害持续上升D、气候变化越来越异常7、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是( B)p45A、手足口病B、病毒性肝炎C、血吸虫病D、流行性感冒8、社会心理的特点是( C )P226①理性②非理性③民族性④时代性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9、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分级中属于(D)p11?A、 I级B、II级C、 III级D、IV级10、食物中毒标本的送检与保存中错误的是(B)。
A、为避免样本变质和样本中微生物增殖或死亡,送检时间越快越好B、血液标本低温冷冻保存C、包装完整,密封良好,标识清晰D、运送培养基中运送并保持于合适温度,最好在采样后4小时内冷藏送检11、在激励中,要尽量采用表扬的方法、树立榜样的方法,只有在非采取惩罚不可的时候,才采用惩罚的手段,这体现了激励的(A )p153A、奖惩原则B、公平合理原则C、利益一致原则D、时效原则12、预防医学是指以人群(A )p41为主要研究对象A、健康B、疾病C、生活环境D、疾病控制13、公共卫生的外部性体现在(B )p43A、公共卫生会造成外伤B、伤寒具有传染性C、公共卫生的的管理在户外D、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疾病14、下列法律法规在1989年9月1日起施行的是(B、)p94A、《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B、《传染病防治法》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5、控制重大传染疾病的主要措施不包括是(D、)p127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做好宣传工作16、有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说法错误的是(B)?A、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启用B、网络直报工作机制是由中央直接至地方。
突发事件处理的试题答案
![突发事件处理的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969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f.png)
突发事件处理的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突发事件处理的首要原则是什么?A. 保持冷静B. 迅速报告C. 紧急疏散D. 立即解决答案:A2.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以下哪个行为是不正确的?A. 评估情况B. 制定应对计划C. 忽视个人安全D. 协调资源答案:C3. 突发事件的分类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公共卫生事件D. 所有以上答案:D4. 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A. 使用专业术语B. 保持信息简洁明了C. 仅与上级沟通D. 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沟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突发事件应对计划中应包含的内容?A. 事件定义和级别划分B. 应急响应流程C. 长期发展规划D. 资源调配和人员分工答案:C二、简答题1. 描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人应采取的基本应对措施。
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人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周围环境和个人安全状况。
然后,根据事件性质,决定是否需要紧急疏散或寻求专业帮助。
同时,应尽量避免采取可能加剧事态的行为,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以便采取集体应对措施。
2. 说明突发事件处理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答: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够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有效分配。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从而提高应对效率。
此外,团队协作还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团队整体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阐述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制定的基本步骤。
答:制定突发事件应对计划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明确计划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其次,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威胁和薄弱环节;然后,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流程,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恢复计划;接着,组织必要的资源和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计划的可行性;最后,定期对计划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三、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发生洪水灾害,大量居民受灾,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b4e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c.png)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务院有关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2.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参考答案:A3.《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参考答案:A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A、客观情况B、上级指示C、人民群众的意见D、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答案:D5.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参考答案:B6.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A、以人为本B、危机风险意识C、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责任到人参考答案:B7.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参考答案:D8.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A、预测与预警B、应急处置C、恢复重建D、宣传培训参考答案:D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10.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参考答案:C11.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A、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国际交流与合作D、应急培训参考答案:B1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试卷答案88分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试卷答案88分](https://img.taocdn.com/s3/m/f9443e70b4daa58da0114ac3.png)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1.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ﻫC.影响的社会性A.突发性和紧急性ﻫB.高度不确定性ﻫD.决策的非程序化2.自然灾害的()将它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事件区别开来。
ﻫ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ﻫC.人为属性D.生产属性B.社会要求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体的行为,均源于参与事件的群体或个人的().ﻫﻫA.外在表现ﻫD.自我满足C.内在需求ﻫ4.()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ﻫC.紧急状态ﻫD.灾害和灾难A.突发事件ﻫB.危机ﻫ5.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ﻫﻫB.行政机关A.政府ﻫC.管理者D.公民6.公共卫生的社会性,决定了()是保障公共卫生的第一责任人。
ﻫA.医疗机构B.各级政府D.公民自身C.民间机构ﻫ7.突发事件的一致性是指在危机中的()具有相同的要求。
B.受害对象ﻫA.公众ﻫC.管理者D.利益主体8.()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ﻫﻫA.处置预案B.处置文案ﻫC.处置立案D.处置方案A.人民权利ﻫB.人民义务ﻫC.公9.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立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
ﻫﻫ民权利D.公民义务10.()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突发卫生危机C.突发卫生事件ﻫ11.()是指为避免和应对突发事件而履行决策职责、参与决策过程的特定个人(如总统、总理)和组织机构.A.危机决策预警C.危机决策制度ﻫD.危机决策实行B.危机决策主体ﻫ12.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ﻫA.法定公民权利C.政府职权B.行政紧急权力ﻫD.行政权力A.极端仇恨者13.除了有组织的活动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体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ﻫﻫB.民族主义者ﻫC.种族主义者D.宗教狂热分子14.政治过程中的()指的是将相同的利益需求集中起来,或把不同的利益需求协调起来。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参考题及答案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参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d5a92758fb770bf78a559b.png)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习题集第一章突发事件管理概述一、填空题1.危机用汉字表述内涵,即“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是组织命运“转化与恶化”的分水岭。
2.在紧急情况下,危机以其高度不确定____的前景,给管理者造成高度的紧张和压力。
3.对危机事件或状态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考虑: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的影响方式和事件的影响范围。
4.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
5.广义的危机,实际上把灾害、灾难、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等全都包括进来了。
6.危机事件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____不确定因素的高度积聚。
7.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将地震损失的统计指标分为三类,即人员伤亡问题、财产损失问题和对自然环境的破环问题。
8.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换到紧急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9.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
10.有学者根据危机情境中主体的态度,将危机划分成一致性和冲突性两类。
11.根据危机事件本身特有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及经济危机五大类。
12.每一个危机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3.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行调查评估并从事件中获益,其关键在于善后学习能力。
14.从立法的角度,我国先后制定了对付社会动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________》(1996),对付重大自然灾害的《___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___________ 》(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等。
15.从应急组织网络来看,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包括敏感的危机意识、健全的制度框架、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和综合性的社会与国际应对网络。
P27二、判断题1.危机事件的决策环境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7a3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a.png)
第 1 题. 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的规则; AA 对B 错第2 题.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内报省政府应急办; BA 对B 错第3 题.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AA 对B 错第4 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A 对B 错第5 题. 一案三制中的一案指的就是预案; AA 对B 错第6 题.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AA 对B 错第7 题.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征用公民个人财产的时候不需要给予补偿的; BA 对B 错第8 题. 应急响应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 BA 对B 错第9 题. 根据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环境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BA 对B 错第10 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标志着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进入了社会化的轨道; BA 对B 错▼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1 题. 关于功能演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A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B 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C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D 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第2 题. 应急演练方法主要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A ;A 全面演练B 消防演练C 军训演练D 现实演练第3 题.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B 、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A 响应级别分析B 接警C 处理D 响应级别总结第4 题. D 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 政府B 专业指挥机构C 专业救援队伍D 基层第5 题. 从长远观点来看,A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A 低成本高效益B 低风险高收益C 高成本高效益D 高风险高收益第6 题. 预警级别中一级是最严重的,用A 来标示;A 红色B 黃色C 绿色D 橙色第7 题. 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D 现场预案;A 单位预案B 部门预案C 个体预案D 专项预案第8 题. 在应急处置期间,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需要对的个人权利加以限制;A 管理人员B 特富隆C 公务员D 志愿者第9 题. B 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A 健全体制,明确责任B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 强化法治,依靠科技D 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第10 题. A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 县级人民政府B 市级人民政府C 省级人民政府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1 题. 突发事件的特征是ABCD ;A 突发性B 社会性C 危害性D 严重性第2 题. 事后恢复与重建大概的内容包括ABCD ;A 及时停止应急措施B 制定恢复重建计划C 上级人民政府提供指导和援助D 根据突发事件严重情况,制定扶持优惠政策第3 题.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BCD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A 响应级别分析B 响应级别确定C 应急启动D 应急恢复第4 题.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A 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 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 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突发事件防范指的是如何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它不仅是对公共管理机构能力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
错2.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包括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由于突发事件无处不在,因此,只要建立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就可以了,地方各级预警系统不必重复建设。
错3.突发事件后果的清算工作主要是消除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正确4.与时间性原则强调的快速反应相比,效率主要是强调突发事件的预警效果。
错5.突发事件肯定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减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的衰退。
正确6.所谓借助媒介,是指社会组织接受媒介的采访、提问等,通过发布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尽量减少损失,及早控制事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稳定受害人员及其亲属的情绪。
错7.我国突发事件决策可预测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决策的执行效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往往下级很难真正贯彻、执行,导致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正确8.面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仅要解决应急处理,还要实行紧急救援与做好善后工作,把污染事件的危害减至最小。
正确9.行为的不规范,是指在制定正式的成文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的时候自相矛盾,系统性的不一致,在严重的情况下明显地互相冲突。
错10.拟定预案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正确11.及时控制大众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是突发事件防范能够有效展开的关键。
错12.公众的知情权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公众参与国家管理、保护自身利益的前提。
正确13.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紧急性的特征,而且突发事件的恶化会对政府、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很难预料的严重后果。
错14.在突发事件是由政府来处理的,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是事件严重以后才会采取的辅助行为。
15.由于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处理的时候要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不能随便采取高压政策,一切都应该在理智和法律的范围内处理。
正确16.突发事件爆发时,人肯定是突发事件的受影响者或受害者。
突发事件对受害者、旁观者等社会各种角色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
正确17.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对计划的宣讲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地区、本部门所面临的突发事件有深刻的了解;由于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职责有所不同,其了解的范围、内容会有所不同,相关部门要详细了解,无关部门就不用了解了。
错18.警报系统主要是根据突发事件的预判,以最快的速度对突发事件应对者和潜在的受害者发出明确无误的警报,使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
错19.了解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是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处理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20.突发事件大都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它会唤起公众的公共意识。
公众往往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以主动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公共秩序。
正确21.进行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理,首先必须进行突发事件前兆与突发事件发生、蔓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研究。
错22.灵活性原则,就是指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在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随机而动,灵活调节,对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正确23.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有关人员,应该具备根据形势准确判断危机是否来临的能力,能根据危机发生过程中事态的不断发展,准确判断形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正确24.舆论监督只是对政府起到监督、敦促的作用,对于政府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作用不是太大。
错25.负面惊慌是指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来临,导致人们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的僵化,从而丧失正常的思维和行动能力。
负面惊慌常常表现为:不正常的平静、四肢麻木、眼神呆滞或行动僵硬、迟缓,无法听从指挥等。
正确26. 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
通常,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乱、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
正确27.在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的运作中,政府必须有发挥协调作用的专门的核心决策机构。
错28.突发事件决策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快速决策分析法,二是专家紧急咨询法。
正确29.突发事件的危机隔离阶段,目标是掩盖危机事态的恶化事实,控制新闻舆论导向。
错30.民族区域划分问题历来是引起地区冲突和导致局部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31.在法治社会里,人的知情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错32.由于人们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有所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在关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大小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人们对突发事件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把人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纳入到风险评估之中。
正确33.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其核心就是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一切突发事件控制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它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
正确34.要优化突发事件决策环境,一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二是社会参与机制的完善。
错35.现代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按照危机的起源,可分为区域危机和国家危机。
按照危机发生地域,可分为系统内部危机和系统外部危机。
错36.责难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受到的心理影响之一,它包括自责和对他人的责怪。
自责是指一些突发事件受害者或旁观者认为自己比其他深受突发事件伤害的人幸运,而感到一定程度的内疚。
错37.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多元信息渠道的背景下,要在信息的海洋中剔除无用的信息,发现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就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人际关系网的功能,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避免决策失误。
错38.紧急处理机制的建设是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管理、应对的质量与效率。
正确39.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就足够了,国家颁布的法律可以暂时不遵守。
错40.管理者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深层原因,一是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三是领导班子的结构不尽合理。
正确41.制定一个长期周密的计划及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就显得刻不容缓,是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42.在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有效提供突发事件受众关心的信息,可以有效吸引注意力。
同时,大众传媒可以代替政府有效执行舆论监督、构建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错43.政府公信力是指一国政府在其国民中和国际上所享有的公众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国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
正确44.人们的突发事件意识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地淡化,因此,强化性宣教必须每天都要进行。
错45.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缺位的后果,就是使得民众无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无法调整好心态,做好应有的准备,从而使突发事件的处理变得艰难。
正确1. 在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应对中,隐性成本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真成本和权威失灵成本。
正确2. 突发事件判断机制是指社会组织为了能尽早地发现突发事件的来临,建立一套能感应突发事件来临的信号,并判断这些信号与突发事件之间关系的系统。
错误3. 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创新精神,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效率。
(判断 ) 正确4. 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管理决策划分为两种模式,即事前决策模式和事后决策模式。
错误5. 社会总动员是应急决策得到全面落实的强大后盾,同时还能发挥渗透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等作用,有助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判断 ) 正确6. 传染病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比较重要的形式之一。
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防治,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提高防治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
正确7. 传染病的流行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判断 ) 错误8. 在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中,第一阶段是征兆期,有线索显示有潜在的危机可能发生;第二阶段是发作期,具有伤害性的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第三阶段是延续期,危机的影响持续,同时也是努力清除危机的过程;第四阶段是痊愈期,有一些迹象清晰地显示出危机不再具有威胁性和破坏性,危机事件已经完全解决。
(判断 ) 正确9. 突发事件的管理应对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正确10. 突发事件预案通过对突发事件所需资源进行事先的合理配置,减少突发事件对资源造成破坏的可能性,而且使资源在需要时能尽快投入使用。
(判断 ) 正确11. 坚持及时性原则,要求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在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理中,要注意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发布的及时性。
(判断 ) 正确12. 突发事件反应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预防和遏制突发事件。
(判断 ) 错误13. 在进行计划修改时,在考虑调整的成本与收益是否合算的同时,要将计划的科学合理有效始终置于最突出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计划的质量。
(判断 ) 正确p9214. 在我国,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应当包括:国家和公众安全、发展战略、宏观调控、外交、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信息、公共福利、社会治安、社会环境等等。
(正确 )15. 在对人们进行突发事件的警示时,常见的警示方式有发警报、设立警示牌、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劳改教育等。
(错误)16. 按照事件发生的区域划分,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全球和区域事件、国际事件、国家事件、地区事件、组织事件、个人事件等。
(判断 ) p6 错误17. 突发事件是一场灾难,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是一场冲击;同时,它有可能改变经济、改变社会,也往往成为改变政治的开端。
(判断 ) 正确18. 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如果政府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为能够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的话,突发事件成功处理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判断 ) 正确1.在突发事件的所有特征中,最突出的特征是()。
(单选 )A不可预见性B高度不确定性C事件的独特性D事件的完整性2.()系统主要是对那些无法根据直接获得的信息判断突发事件能否发生,是哪一级突发事件,有多大危害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的系统,它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后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单选 )A网络预警B人工预警C电子预警D指标预警3.追求突发事件物资储备优化,实质上就是()。
(单选 )A对储备量的合理确定B对储备布局的优化配置C对储备结构的合理调整,就是从整体上实现突发事件防范目标的最优化D以上都正确4.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