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课改要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专题.ppt
市甚至全省成为窗口学校。
板块二: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目标的确立具体了,但不高, 不突出。
对策:一份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至少包 含三个关键内容: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 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应 具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 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 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 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013年5月17日榆林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 指导意见的通知 》
1.学习启动阶段(2013年5月—2014年7月) 各县区、高新区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本 县区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分步实施,分批
推进”的要求,两年内全部进入改革;
2.实践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 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 学新模式。各学校基本形成支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运行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有实质性改变。扶持、 指导课改样板校加强自身建设,起到应有的示范、 带动作用。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调研和问卷调查所发 现的问题,也许在座的各位还有更好解决 策略,欢迎会后交流指导。课改的道路不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 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 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 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 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 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 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六:对各种形式的批改作用理解不到位。
对策: 课前批改:了解自主学习情况,方
便课堂指导(讨论指导和展示指 导),知己知彼才能高效精讲。
课后批改: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了 解课堂交流效果,了解学生批注情况。
板块二: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目标的确立具体了,但不高, 不突出。
对策:一份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至少包 含三个关键内容: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 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应 具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 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 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 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013年5月17日榆林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 指导意见的通知 》
1.学习启动阶段(2013年5月—2014年7月) 各县区、高新区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本 县区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分步实施,分批
推进”的要求,两年内全部进入改革;
2.实践深化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 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 学新模式。各学校基本形成支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运行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有实质性改变。扶持、 指导课改样板校加强自身建设,起到应有的示范、 带动作用。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调研和问卷调查所发 现的问题,也许在座的各位还有更好解决 策略,欢迎会后交流指导。课改的道路不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 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 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 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 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 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 最美丽的风景。
问题六:对各种形式的批改作用理解不到位。
对策: 课前批改:了解自主学习情况,方
便课堂指导(讨论指导和展示指 导),知己知彼才能高效精讲。
课后批改: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了 解课堂交流效果,了解学生批注情况。
《课程改革讲座》课件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实习和社区服 务。
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政策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改革的目标
和要求。
3
施,收集经验
和反馈。
5
调研
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状况和需求,制定改 革方案。
教师培训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提升课程改革 的实施能力。
扩大推广
根据试点结果,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和 影响。
科技
科技应用将为课程改革带来更多 可能性和创新。
多样性
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注重 个体差异的培养。
《课程改革讲座》PPT课 件
通过这个课程改革讲座的PPT课件,我们将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原则 和方向、内容和重点、实施步骤、挑战和困惑,以及前景和展望。
课程改革的背景
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动因,包括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以及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1 学生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 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跨学科
突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 学科间的交叉学习。
3 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 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容和重点
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 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如思维能力和 创新能力。
提供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和社会科学。
课程改革的挑战和困惑
1 资源不足
教室、设备和教材等资源 的不足是实施课程改革时 面临的挑战之一。
2 教师需求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 式和教材,提升相关知识 和能力。
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政策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改革的目标
和要求。
3
施,收集经验
和反馈。
5
调研
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状况和需求,制定改 革方案。
教师培训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提升课程改革 的实施能力。
扩大推广
根据试点结果,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和 影响。
科技
科技应用将为课程改革带来更多 可能性和创新。
多样性
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注重 个体差异的培养。
《课程改革讲座》PPT课 件
通过这个课程改革讲座的PPT课件,我们将介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原则 和方向、内容和重点、实施步骤、挑战和困惑,以及前景和展望。
课程改革的背景
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动因,包括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以及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1 学生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 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跨学科
突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 学科间的交叉学习。
3 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 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内容和重点
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 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如思维能力和 创新能力。
提供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和社会科学。
课程改革的挑战和困惑
1 资源不足
教室、设备和教材等资源 的不足是实施课程改革时 面临的挑战之一。
2 教师需求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 式和教材,提升相关知识 和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课件(PPT 37张)
4、“三案”编写的操作过程
(1)了解教师,确定人选
(2)了解教材,分工到人 (3)学习课标,钻研教材 (4)查阅资料,丰富素材 (5)慎密构思,创作学案 (6)深入研究,构建体系
5、 “教学案”创作的基本环节
(1)统一编写程序 (2)统一基本环节
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衔接;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不应是导学案单列的一个环节);学习内容(自学、合作
学习、展示);总结提升;达标测评;教学反思。
(3)统一课时容量 (4)统一编写格式
——不能忽视文本的基础性作用(统一课时容量) ——研读课标,是导学案设计的指南
——落实“以学为本”的指导思想
——要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
(5)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多设计生活化、真实性的学
习情境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6)新知探究中,问题设计的注意点
低起点缓坡度,从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瞄准所在达成的目
标,设计一个或多个问题实现目标。学案编写中的合作探究内容应该
话题化而不应问题化。
(7)不要使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以学生为中 心,强调的是“学”。
(8)不要使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为学习的主人;
六、我们正赶上这难得的机遇;
以培训为平台,以课堂为试验田,以赛课为催化剂,以阶 段性总结为提升手段,关注方法和途径,致力于理念与实 践的零距离对接,走出老课堂模式,传播新课堂思想,瞄 准高效课堂不断前行。
七、新课改的理念;
对师生的观念和思想的启蒙上,(思考)我们的课堂缺什 么?新一轮的课改要把师生引向何方?课堂到底拿什么献
八、两个注意点:
课程改革讲座 PPT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 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 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 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1
国内背景
1996—1997年
课程改革的 成就与现状调查
22
成就
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 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 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 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国内调查
1996—1998年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15
六项基本技能
交 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16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
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
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
9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 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 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 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 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0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 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 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 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21
国内背景
1996—1997年
课程改革的 成就与现状调查
22
成就
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 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 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 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国内调查
1996—1998年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编
实
写 教 材
施 教 学
与
15
六项基本技能
交 流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16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
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
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
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
9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 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 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 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 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0
我国台湾地区
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 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 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 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课改汇报ppt课件
课
1、章节式教学,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练习指
改 前
令用法。 2、教学实施-主要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实验-总结 3、尽可能讲解完善的知识系统
1、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实施—六步法:(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课 改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自评、考核 3、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的学生沉浸于手机游戏等不愿意参与到课堂1出现问题不愿意自己解决依赖老师2小组中同学互相依赖写作业时基本上答案都是一样的参与学生照抄严重照抄严重三课改的简要思路1课程定位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行动领域岗位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维修团结协作能力艰苦创业能力常用电工仪表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使用配电屏的装配开关柜的装配电子识图与绘图元器件选择与质检电路板的制作电子装接电力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高压配电柜的运行与维护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制作与维修电子产品制作与检修数控机床的维护铝锭成型生产线系统维护水泥生产线系统维护电力控制系统维护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plc的控制设备故障检修滚筒电机拆装与维护大型球蘑机电机拆装与维电机拆装与调速大型电子秤传感器的维护料位传感器的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修总控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总控设备的使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与电气制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子产品制作工厂供配电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电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dcs与现场总线人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运用能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修拓展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2课程的目标1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合理的元器件
拓展学习领域
团结协作能力 艰苦创业能力
社会能力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运行 与管理 ………
课改讲座PPT课件
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新课改理论框架梳理
●一个核心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 的发展为中心。
●一个总体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 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 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 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 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 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 选择性;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新课改理论框架梳理
●一个核心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 的发展为中心。
●一个总体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 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 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 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 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 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 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 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 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 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 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 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 选择性;
二、行为变化
尊重 赏识 换个角度看学生
三、教学策略的变化
重知识传授→重学生发展转变 重教师“教” →重学生“学” 重结果→重过程
四、新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挑战
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设置适合的 任务。
切实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即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 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学校课改讲座(教学PPT)
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自主学习。 (2)预习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
生通过预习能独立解决学教案上70%的内容 。 (3)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预习时间控 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晚第一、二节课为预 习课,每节课分两个时段,安排2个学科。
39
(4)每天晚自习前,由科代表将学案发到学 生手里,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 教材、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学习 信息。教师下班辅导、不讲课,学生不讨 论,课堂秩序保持安静。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 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 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共同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先在小组 内开展讨论,个别问题在组内对子之间 解决,较普遍的问题全组共同研讨解 决,教师可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 难。
43
44
3、展示交流(5—8分钟)
45
46
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 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 勇气,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有学生全 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 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 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
14
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5
内涵
1、学生学不好,不怪学生,怪老师 2、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3、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一位老 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
16
先学做人 再学做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先学规矩 再讲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 魏书生
17
以军事化管理为手段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33
模式特点
以自学为前提,以导学案为 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 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 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生通过预习能独立解决学教案上70%的内容 。 (3)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预习时间控 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晚第一、二节课为预 习课,每节课分两个时段,安排2个学科。
39
(4)每天晚自习前,由科代表将学案发到学 生手里,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 教材、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学习 信息。教师下班辅导、不讲课,学生不讨 论,课堂秩序保持安静。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 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 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共同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先在小组 内开展讨论,个别问题在组内对子之间 解决,较普遍的问题全组共同研讨解 决,教师可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 难。
43
44
3、展示交流(5—8分钟)
45
46
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 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 勇气,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有学生全 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 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 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
14
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5
内涵
1、学生学不好,不怪学生,怪老师 2、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3、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一位老 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
16
先学做人 再学做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先学规矩 再讲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 魏书生
17
以军事化管理为手段 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33
模式特点
以自学为前提,以导学案为 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 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 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讲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优秀资料
◎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
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
• 美国 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
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 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
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
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
环境因素 对象因素
内部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 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 社会: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追选终求身自学习由必备与的正基础义知识,和维技能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四知六方识、面 经 新共济课同时程的代改价的革值到的观来几促个重主使基我本视生们理公活对念公民。民的的基责本素任养重和新家进行庭思考,,尊什么重是未宗来教社会和合格文的化公民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 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 标体系。
新加坡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 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 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 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课程教学改革PPT优秀课件
•14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新课改培训PPT课件
※ 建立教材编写资格的立项审核制度 人员、经费,编写思路、样章,独创性
※ 建立教材审定、审查制度 审查委员库 立项 审查 出版 实验
※ 教材选用的民主决策程序 教材评价公告制度 教材选用委员会
※ 教材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对课程的关注由最早的学制,到课程教 学计划,再到教学大纲与教材,对课程的实 施以及评价方面关注不多。
3、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涉及。 4、课程结构只作了微调。 5、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 6、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高中课程结构的变化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一)有效教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 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 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 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 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 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 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实施策略
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划分主要有两个 方面: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
2003) 启动各学科教材的编写与审定(2000年至
今)
首批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实验 (2001年9月)
各地扩大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2002年 开始)
开始国家与地方的教师培训(2001年开始)
9
对课程标准修改展开讨论(2003年开始) 启动高中课改实验(2004年,四个省) 第一批课改毕业生(2004年9月) 2011年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制,2012年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 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 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
※ 建立教材审定、审查制度 审查委员库 立项 审查 出版 实验
※ 教材选用的民主决策程序 教材评价公告制度 教材选用委员会
※ 教材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对课程的关注由最早的学制,到课程教 学计划,再到教学大纲与教材,对课程的实 施以及评价方面关注不多。
3、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涉及。 4、课程结构只作了微调。 5、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 6、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高中课程结构的变化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一)有效教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 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 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 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 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 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 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实施策略
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划分主要有两个 方面: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
2003) 启动各学科教材的编写与审定(2000年至
今)
首批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实验 (2001年9月)
各地扩大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2002年 开始)
开始国家与地方的教师培训(2001年开始)
9
对课程标准修改展开讨论(2003年开始) 启动高中课改实验(2004年,四个省) 第一批课改毕业生(2004年9月) 2011年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制,2012年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 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 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
课程教学改革ppt课件
课程教学改革
第四组
1
第一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 一.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际社会 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 举措
• 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程自身 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
一.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际社会促 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举措
17
• 2.课程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教育功能的充分 释放和发挥。
• 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在应试 教育轨道上运行,其主要弊端表现为:偏重应试、 放松素质的养成;面向少数,冷落大多数学生; 偏重认知,忽视非认知因素。
14
• 因此,提高国民素质,不仅要大力发展教 育事业,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而且要大力 推进教育改革,尤其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 指导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高质量 的教育,以培养新一代能够担当起民族复 兴重任、在国际竞争中善于竞争和合作的 中国人。如何在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 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 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最 紧迫、最困难的任务。
• 经济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增强的 今天,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如果没有强烈 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即使脑子里装满了 专业知识和各种所谓的涉外知识,也会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出局。
6
• 文化上,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 优势,控制着国际互联网的大量网站,以 商品、信息为载体广为传播所谓的西方文 明,宣扬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灌输 “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文化已经成为 当今世界一种新的霸权主义形态。
7
• 军事上,现代战争已经越来越受到科技革 命的影响,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将 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能力,谁就拥有了 战场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第四组
1
第一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 一.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际社会 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 举措
• 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程自身 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
一.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际社会促 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举措
17
• 2.课程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教育功能的充分 释放和发挥。
• 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在应试 教育轨道上运行,其主要弊端表现为:偏重应试、 放松素质的养成;面向少数,冷落大多数学生; 偏重认知,忽视非认知因素。
14
• 因此,提高国民素质,不仅要大力发展教 育事业,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而且要大力 推进教育改革,尤其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 指导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高质量 的教育,以培养新一代能够担当起民族复 兴重任、在国际竞争中善于竞争和合作的 中国人。如何在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 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 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最 紧迫、最困难的任务。
• 经济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增强的 今天,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如果没有强烈 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即使脑子里装满了 专业知识和各种所谓的涉外知识,也会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出局。
6
• 文化上,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 优势,控制着国际互联网的大量网站,以 商品、信息为载体广为传播所谓的西方文 明,宣扬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灌输 “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文化已经成为 当今世界一种新的霸权主义形态。
7
• 军事上,现代战争已经越来越受到科技革 命的影响,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将 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能力,谁就拥有了 战场的主动权和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