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人员(微生物)培训班(20121204-1205)基础
微生物检验员培训资料
一. 基础知识(一)微生物基础知识(一)微生物基础知识1.1. 培养基培养基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 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
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
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
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二)消毒与灭菌知识(二)消毒与灭菌知识5.2灭菌方法灭菌方法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
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
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到杀菌目的。
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
(三)洁净室行为规范(三)洁净室行为规范(四)实验室安全知识(四)实验室安全知识二. 基本操作(一)培养基配制、灭菌、使用和保藏1. 配制配制1.1 按照培养基瓶签所示,准确称量一定培养基干粉于合适的容器,加纯化水溶解。
水溶解。
1.2 根据培养基对pH 的要求,用5%NaOH 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 pH。
质检员专业知识培训内容
质检员专业知识培训内容6-8月份:培训对象:车间班长、质检员以上管理人员,消毒班、卫生岗、CCP点监控人员能够旁听;培训时间:要紧培训内容:第一部分:食品微生物常识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含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者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与霉菌)、原生动物与显微藻类,与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与朊病毒等。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与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与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务必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与纳米计量。
2.繁殖快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能够繁殖一代。
3.代谢类型多,活性强。
4.分布广泛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有微生物存在。
5.数量多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
6.易变异相关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
在所有生物类群中,已知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与昆虫。
微生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因此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
微生物学的进展•17世纪中叶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微生物。
•一大批研究者在19世纪下半叶推动了微生物学研究的蓬勃进展,其中奉献最突出的有巴斯德、科赫、贝耶林克与维诺格拉德斯基。
食品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
食品检验员培训
1、有机物破坏法
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的无机元素,常与蛋白质等有机
物质结合,成为难溶、难离解的化合物,从而失
去其原来的特性。欲测定这些无机成分的含量,
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释放出被测组分。
通常采用高温,或高温加强 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 呈气态逸散,而被测的组分 残留下来。根据具体操作条 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 湿法两大类。
代表性法:随时间、空间和位置等变化采集代表 相应的样品。如分层、定期和根据生产环节取样 等。
食品检验员培训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
• 按不同批号分别采样,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点数由
下式确定: S= (N/2)1/2
N:检测对象数目; S:采样点数;
• 按采样点数用取样器具在袋的上中下部位采样,并
一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该部位的质量。
• 水产品:小鱼等可随机多个取样,切碎、混匀后,分取缩减至
所需量;大鱼等可从若干个体上切割少量可食部分,切碎后混 匀,分取缩减。
• 果蔬:先去皮、核,体积小的随机多个取样(豆,枣、葡萄
等),切碎、混匀后,分取缩减至所需量;体积大的(如冬瓜、 茄子等),按成熟度及个体的大小比例,选取若干个个体,对 每个个体单独取样,以消除样品间的差异,取样方法:从每个 个体生长轴纵向剖成4份或8份,取对角线2份,再混合缩减; 体积膨胀型蔬菜(如生菜、菠菜等),应由对个包装分别抽取 一定数量,混合后做成平均样品。
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通常是 指利用微波加热封闭 容器中的消解液(各 种酸、部分碱液以及 盐类)和试样从而在 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 种样品快速溶解的湿 法消化。
食品检验员培训
3、去离子水
微生物基础知识及检测技术培训班讲义详解演示文稿
第11页,共92页。
三、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主要以相应的有机物与无 机物的形式提供的,也有小部分可以由分子态的气 体物质提供。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作 用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分成碳源、氮源、能源、生 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d) 环境中的气体及其浓度 ❖ 在CO2浓度达到10%以上的气体中贮藏食品称为
“可控气体”贮藏或气调(MA)贮藏 。 ❖ CO2的抑菌作用也与温度有关,抑制能力的大小随
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 革兰氏阴性菌要比革兰氏阳性菌更加敏感,其中假 单孢菌最为敏感,而乳酸菌和厌氧菌则最具抗性。
e) 微生物的一般干涉(微生物的竞争性生长) ❖ 微生物的一般干涉是批在同一环境或栖息地中其他
❖ 1. 碳源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碳素 来源的物质称为碳源。碳源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后成为微生物自身的细胞物质 (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和代谢产物,碳可占 一般细菌细胞干重的一半。同时绝大部分碳源物质 在细胞内生化反应过程中还能为机体提供维持生命 活动所需的能源,因此碳源物质通常也是能源物质。
微生物增菌、生化、传代等。 ❖ 3.按用途划分 ❖ (1)基础培养基 ❖ 尽管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但大多数微生物
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是相同的。基础培养基是含有 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第19页,共92页。
❖ (2)加富培养基 也称为营养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即在基础培 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 些特殊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
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培训文档【共40张PPT】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 各种试剂要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检验方法的规定,合理、 正确的选择使用,不要盲目的追求纯度高。例如:配制铬酸 洗液时,仅需工业用的K2CrO7和工业H2SO4即可,若用AR 级 的K2CrO7,必定造成浪费。食品检验使用分析纯试剂 (AR )。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 对于滴定分析常用的标准溶液,应采用分析纯试剂配制,再 用D级基准试剂标定;对于酶试剂应根据其纯度、活力和保存 的条件及有效期限正确地选择使用。
• 三、样品的分析检测 • 食品检验主要分析的对象是样品中已明确的待检成分,上
述的相关性质一般已相对稳定,所以分析方法一般较为固 定。
第三节 检验用一般器皿的要求
• ④铬酸洗液:称取50gK CrO ,加170~180mL水,加热溶解 ①肥皂水、洗衣粉水、去污粉水:根据洗涤的情况具体配制。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2
7
具体方法有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
这类方法分离效果好,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广泛。
成饱和溶液,在搅拌下徐徐加入浓H SO 至约500mL。 第四节 检验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 二、普通试剂 • 普通试剂是实验室广泛使用的通用试剂,一般可分为三个级
别,其规格和适用范围见下表: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普通试剂的规格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 三、高纯试剂 • 高纯试剂主体成分含量通常与优级纯试剂相当,但杂质含量
很低,而且杂质检测项目比优级纯或基准试剂多1~2倍。高纯 试剂主要用于微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溶液的制备。
第四节 检验的一般步骤
• 8、浓缩:食品样品经提取、净化后,有时净化后的溶液体 积较大,在测定前需进行浓缩,以提高被测成分的浓度。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和减压浓缩法两种。其主要原理是 利用在特定的条件下物质中水分的蒸汽压大于空气的分压, 使水分从样品中逸散,从而将样品浓缩。
食品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微生物◆◆1.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得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2.微生物的特性:个体小、结构简单;种类多,数量大,已知道的微生物有10万种;分布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易变异。
◆◆病毒◆◆1.病毒的概念: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侵染性的独特非细胞生物体2.病毒的种类: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3.微生物学性质:个体小:无细胞结构,仅为核酸包以蛋白质外壳的病毒粒子;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在活细胞内专性寄生:只通过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然后装配的方式增殖,不存在个体生长、和二等分裂的细胞繁殖方式;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大分子的状态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性;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
4.鸡体常染病毒:禽流感、新城疫等致死温度:中心温度60-70C,2-10分钟能完全灭活◆◆细菌◆◆1.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即细菌的个体是由一个原核细胞组成,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活个体。
2.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特殊结构:有的还有荚膜、鞭毛、芽孢等4.芽孢:某些细菌当生长到一定时期繁殖速度下降,菌体的细胞原生质浓缩,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称为芽孢。
对外界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5.细菌的繁殖:主要是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即由-个分为二个,二个分为四个...15-20分钟分裂一次,称为-代。
细菌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
细菌的分裂繁殖如下:6.细菌的致死温度: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70℃时,就会很快死亡;而芽孢能耐受高温,例如枯草杆菌的芽孢能在100℃的沸水中活1小时,肉毒杆菌的芽孢能在180℃下活10分钟。
食品行业从业者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1、微生物的概念
•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 物的统称。
靠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微生物,
必须经光镜或电镜放大几百倍, 乃至几万倍方能看到。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2、微生物的5大特性
小 多
快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人体中微生物的数量
眼睛: 1g
鼻腔: 10g 口腔: 20g
皮肤: 200g
肺: 20g 肠道: 1000g 生殖道: 20 g 总量: 1271g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7、常见的细菌图片欣赏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水中的微生物
• 自然界的水源,如井水、湖泊,河流,海洋等各 种地面水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但它们 所含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都不相同。 • 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在水生细菌中革兰氏 阴性杆菌最多(占95%),阳性菌占4%,而球菌 只占1%。 • 另一些水生细菌是外来的,它们来自土壤,空气, 垃圾,工厂废物或城市下水道污水。
细菌:分裂繁殖,一般每20-30分钟即可分裂一次。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酵母菌:出芽繁殖,形如仙人掌。
知识转化技能 · 技能创造价值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霉菌:孢子繁殖,形如蒲公英。
(整理)微生物培训资料
食品微生物培训◆培训目的:1、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微生物基本知识。
2、明确微生物控制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3、提高全体员工的卫生意识。
微生物培训内容一、微生物基础知识: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既然是生物因此它具有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力: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衰老死亡。
1、体型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细菌一般不超过几微米,一微米等于一千分之一毫米2、分布广,种类多:水,土壤、空气,动植物体内,无孔不入,已发现的已有十万多种。
3、生长旺、繁殖快(20-30min):每20分钟分裂一次。
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一定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迅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人。
通常一个细菌在仅仅24小时后可产生出281百万个的细菌。
4、适应性强、易变异: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随时调整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生长可出现四个不同阶段:①缓慢生长期(缓慢期)适应期②对数生长期(对数期)快速生长期③平衡生长期(稳定期)稳定生长期④衰亡期衰老死亡期二、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单细胞,不同形状如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有鞭毛,有些产生芽孢(细胞内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经过染色后才能观察。
2、霉菌:真核,有菌丝,好的发酵,腐败变质3、酵母菌:真菌,影响品质,产生不良气味。
4、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生活特性是寄生性的,必须在活的组织细胞内方能生长。
植物病毒及动物病毒)。
2、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种类:1、细菌(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L-2:安全设备 (一级屏障)
• 在BSL-1 设施的基础 上,增加: –高压灭菌锅 –眼睛清洗站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 验室(图片由CUH2A, Princeton,NJ,USA提供)。 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可能发 生气溶胶的操作程序。门保 持关闭并贴上适当的危险标 志。潜在被污染的废弃物同 普通废弃物隔开。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工作规范
■
■
无菌操作 生物安全
无菌操作(彻底灭菌、防止污染)
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无菌是指在环境中一切有生命活动的微生物的营养细 胞及其芽孢或孢子都不存在的状态。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细胞传代培养、植 物组织培养、细菌接种等操作,目的是防止微生物进入 人体组织或其他无菌范围。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 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菌环境(无菌室、超净工作台) ●无菌材料(培养基和试剂、器皿、用具的灭菌) ●防止污染,保持无菌状态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工作规范
9 无菌间使用要求 1)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消毒液擦拭工 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2)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 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 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每隔两周需用 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 外线穿透的影响。 3)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 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传递窗传递。 4)定期对无菌间进行沉降菌的监测和记录。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各级定义及适用范围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 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 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 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1: 不需要特殊的防护屏障、除需要 洗手池外,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 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移液辅助器——避免用口吸的方式移液。有不同设计的多 种产品可供使用。 2、生物安全柜,在以下情况使用: —— 处理感染性物质;如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并在生 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则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包括离心、研磨、 混匀、剧烈摇动、超声破碎、打开内部压力和周围环境压力不同 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动物鼻腔接种以及从动物或卵胚采 集感染性组织)。 3、一次性塑料接种环,也可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电加热接种 环,以减少生成气溶胶。 4、螺口盖试管及瓶子。 5、用于清除感染性材料污染的高压灭菌器或其他适当工具。 6、一次性塑料移液管,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制品。 7、在投入使用前,像高压灭菌器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必须用 正确方法进行验收。应参照生产商的说明书定期检测。
最高防护实验室——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操作: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上增加气 锁入口、出口淋浴、污染物 安全设施 :Ⅲ级BSC或Ⅱ级BSC并穿着正压服、 双开门高压灭菌器(穿过墙体)、经过滤的空气
一、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3.2 人员 3.2.1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育、微生物专业培训 经历,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够理解并正确实施检 验。 3.2.2 检验人员应掌握实验室生物检验安全操作知识 和消毒知识。 3.2.3 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过程中保持个人整洁与卫生, 防止人为污染样品。 3.2.4 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过程中遵守相关预防措施的 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3.2.5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能执行涉及到辨色的 实验。
3.5 培养基和试剂 3.5.1 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按照GB/T 4789.28 的规定执行。 3.5.2 试剂 检验试剂的质量及配制应适用于相关检验。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 响的关键试剂应进行适用性验证。 3.6 菌株 3.6.1 应使用微生物菌种保藏专门机构或同行认可机构保存的、 可溯源的标准或参考菌株。 3.6.2 应对从食品、环境或人体分离、纯化、鉴定的,未在微生 物菌种保藏专门机构登记注册的原始分离菌株(野生菌株)进行 系统、完整的菌株信息记录,包括分离时间、来源,表型及分子 鉴定的主要特征等。 3.6.3 实验室应保存能满足实验需要的标准或参考菌株,在购入 和传代保藏过程中,应进行验证试验,并进行文件化管理。
感染性材料的 操作在II级或III级 生物安全柜 呼吸道保护
在二级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上增加特殊 防护服、进入制度、 定向气流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典型的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实验室与公共通道分开并通过缓冲间(双门入 口或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础实验室)或气锁 室进入。处理废弃物前,在实验室内先进行高 压灭菌以清除污染。应有非手控的水槽。形成 向内气流而且涉及感染性材料的全部工作应在 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 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 物防护水平依次为:一级最低,四 级最高。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
•
•
•
•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4)
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水平上增加特殊防护 服、进入制度、定向 气流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各级定义及适用范围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 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 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 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 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 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 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在较低级 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ⅲ、无菌室仅用于培养基分装等无菌操作,不能进 行有菌标本的操作。 操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关门,并戴好专用的手套、 口罩、帽子、防护服 等个人防护装备
ⅳ、无菌室内应有空气过滤装置,并安装空调。
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工作规范
无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微生物实验的许多试验要求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 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 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 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 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 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 杆的连接处。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பைடு நூலகம்围
实验室各级定义及适用范围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 危害的微生物。如临床检验实验室等。
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加上使用生物安全柜。
BSL-2:安全设备 (一级屏障)
在BSL-1设施基础上增加: 生物安全柜(BSC,二级):在涉及下例情况, 从事感染性生物因子工作时应该使用
• • • • • •
超净工作台或生物洁净室 微生物培养箱(36 ℃±1 ℃等 ) 天平:( 感量0.1 g,0.01g) 电热干燥箱(干热灭菌) 高压灭菌锅(湿热灭菌) 生物安全柜(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主 要的防护屏障) • 显微镜 • 水浴锅、冰箱、冰柜
微生物检测设施、设备一览
3.4 检验用品 3.4.1 常规检验用品主要有接种环(针)、酒精灯、镊子、剪刀、 药匙、消毒棉球、硅胶(棉)塞、微量移液器、吸管、吸球、试 管、平皿、微孔板、广口瓶、量筒、玻棒及L形玻棒等。 3.4.2 检验用品在使用前应保持清洁和/或无菌。常用的灭菌方法 包括湿热法、干热法、化学法等。 3.4.3 需要灭菌的检验用品应放置在特定容器内或用合适的材料 (如专用包装纸、铝箔纸等)包裹或加塞,应保证灭菌效果。 3.4.4 可选择适用于微生物检验的一次性用品来替代反复使用的 物品与材料(如培养皿、吸管、吸头、试管、接种环等)。 3.4.5 检验用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已灭菌与未灭菌 的用品应分开存放并明确标识。 3.4.6 灭菌检验用品应记录灭菌/消毒的温度与持续时间。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General guidelines
3.1 3.2 3.3 3.4 3.5
环境 人员 设备 检验用品 培养基、试剂 及菌种
3.1 环境 3.1.1 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1.2 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 开。 3.1.3 实验室工作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 检验工作的需要, 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 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3.1.4 实验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照度、噪声 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求。 3.1.5 一般样品检验应在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 台或洁净实验室]进行,洁净区域应有明显的标示。 3.1.6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 全实验室( Biosafety level 2, BSL-2 )进行。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各级定义及适用范围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