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知识
昆虫知识大全
昆虫好处
1、授粉 2、制造食物(蜂蜜) 3、提供工业原料(蚕) 4、促进生态循环 5、制药 6、食物
昆虫害处
1、危害作物 2、传播疾病(2/3疾病是由昆虫传播) 3、破换建筑、危害森林
昆虫分类
昆虫纲
膜翅目 蜻蜓目 螳螂目 等翅目 直翅目 樇目 缨尾目 石蛃目 蜉蝣目 螳樇目 革翅目 蛩蠊目 纺足目 襀翅目 缺翅目 齿虫目 虱目 食毛目 缨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 广翅目 蛇蛉目 脉翅目 鞘翅目 捻翅目 长翅目 双翅目 蚤目 毛翅目 翅目 蜚蠊目 双尾目 原尾目 弹尾目
(一)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许多蚜虫在生长季节连续10余代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
只有在秋末冬初才出现雌、雄性蚜进行两性生殖1代,这 种两性世代和若干代的孤雌生殖世代相交替的现象称为世 代交替,也称异态交替。
(二)世代重叠(generation overlap) 对于多化性昆虫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
共35个目。
昆虫类别
昆虫类别
特征
举例
鳞翅目 翅覆鳞片 咀嚼式口器
菜青虫、小菜蛾、斜纹 夜蛾
同翅目 刺吸式口器
叶蝉、飞虱、粉虱、蚜 虫、介壳虫
前翅基半部坚硬,端半部柔软,称为 蝽象 半翅目 半鞘翅 刺吸式口器
鞘翅目
前翅加厚,坚硬,甲状 咀嚼式口器
虎甲、步甲、叩头甲 (金针虫)、吉丁虫、 谷盗、瓢虫、金龟子、 天牛、守瓜、豆象、象 甲
昆虫基本知识
昆虫概念
• 昆虫(Insect) • 小型节肢动物。
成年期有三对足,体躯由一系列环节即体 节所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 腹),通常具两对翅。
•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 世界的每个角落。目前,人类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但 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基础知识简介 图文PPT
目录
一、昆虫简介 二、昆虫分类 三、昆虫成长 四、常见昆虫 五、害虫防治
三、昆虫成长 卵
若虫 (幼虫)
成虫
不完全变态
卵
若虫 (幼虫)
成虫
蛹
完全变态
注:蜻蜓的若虫生活在水中,名 叫水虿(chài)。水虿的时期依 种类不同而有不同长短的时期, 短的约2-3个月,普通种类约13年,最长的则要7-8年才能完 全成熟,期间约需经过8-14次 不等的脱皮,然后爬出水面,变 成蜻蜓成虫。
“蜻蜓点水”是产卵行为。
蚊子的若虫也是生活中水中, 叫孑孓[ jié jué](红色的小虫 子)。
注:蝴蝶的幼虫常 危害农林作物,是 害虫;但成虫可以 传播花粉,也可做 观赏标本,是益虫。
目录
一、昆虫简介 二、昆虫分类 三、昆虫成长 四、常见昆虫 五、害虫防治
三、常见昆虫
胡峰
蜻蜓
蝴蝶
蟑螂
苍蝇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 常见的如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蟑螂等等。
2、形态特征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
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 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几丁质)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
目录
一、昆虫简介 二、昆虫分类 三、昆虫成长 四、常见昆虫 五、害虫防治
猜一猜
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身穿花衣爱打扮,一对翅膀光闪闪。 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跳得欢。
团结劳动巧
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
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及其繁盛原因1.体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常有一对触角和三对口器,附肢上颚和下颚外露,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联络和取食中心.3.腹部有三对足4.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生殖孔位于第8到9腹节,是代谢和生殖中心.二.繁盛原因:有翅能飞翔繁殖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体躯小且有外骨骼口器的分化和食物多元化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适应能力强口器常见六种类型:1、咀嚼式口器:蚜虫、蝽、虱、蚤、蚊2、刺吸式口器:蝇类成虫特有2、舐吸式口器:高等膜翅类所特有3、嚼吸式口器:蜜蜂类3、刺舐式口器:牛虻4、虹吸式口器:蝶、蛾触角型:刚毛状:蝉、蜻蜓丝状:蟋蟀、蝗虫、天牛念珠状:白蚁、甲虫锯齿状:芫菁、叩头甲雄虫栉齿状:♂绿豆象羽状:家蚕膝状:胡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毛状:蚊棒状:蝶类锤状:郭公虫鳃片状:金龟子A步行足B.跳跃足,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C.捕捉足,如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的足D.开掘足,如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E.游泳足,水生昆虫的足F.抱握足,如龙虱雄虫的前足G.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H.攀握足,如虱类的足翅;膜翅:蜂类毛翅:石蛾鳞翅:蛾、、蝶类缨翅:蓟马半鞘翅:甲虫棒翅:介壳翅【雄】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 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 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位于体壁最外面的几层性质不相同的非细胞性组织体壁的功能---------一、保护作用1、防止水分蒸发2、防止有害物质侵入3、防止机械损伤二、骨骼的作用1 保持体形和支持作用 2 附着肌肉三、贮藏营养; 四、感觉作用;有各种感觉器官,感觉细胞和感受器;五、呼吸作用; 参与呼吸器官的形成或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六、参与消化道,外生殖器的形成❖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所有后裔;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它的体腔就是血腔,兼有血液和淋巴液的特点,称血淋巴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参与中间代谢,清除解离的组织碎片,修补伤口,对侵染物产生免疫反应,飞行时调节体温;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深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昆虫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它的体腔就是血腔,兼有血液和淋巴液的特点,称血淋巴;❖特点是血压低,血量大,并随着取食和生理状态的不同,其血液的组成变化很大;❖昆虫的循环系统没有运输氧的功能,氧气由气管系统直接输入各种组织器官内;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参与中间代谢,清除解离的组织碎片,修补伤口,对侵染物产生免疫反应,❖飞行时调节体温;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在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管系统或体壁借扩散作用排出体外,氮素代谢物主要经马氏管- 直肠系统排出;❖马氏管是主要的排泄器官;❖体壁、消化道、脂肪体、下唇腺和围心细胞在不同的昆虫中也起着不同的排泄作用;昆虫呼吸系统❖气管:外胚层内陷形成;❖气管直接将氧气输送给组织、器官或细胞,再经过呼吸作用,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以特定的方式释放,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外呼吸:物理过程,指昆虫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内呼吸:化学过程,指利用吸入的氧气,氧化分解体内的能源物质,产生高能化合物的过程❖交配(mating):是指同种异性个体交尾的行为和过程;❖授精(receptaculum):两性交尾时,雄虫将精液或精珠注入雌虫生殖器官,使精子贮存于雌虫受精囊中的过程称授精;❖受精(fertilization):雌雄成虫交配后,精子被贮存在雌虫的受精囊中,当雌虫排卵经过受精囊孔时,精子由卵孔进入卵子中,精子核与卵核结合成合子,这个过程称受精。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
各类昆虫的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大类动物。
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昆虫可以分为很多亚纲、目、科、属和种。
中国境内已知昆虫约有70多万种,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5左右。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昆虫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
1. 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前翅硬化成鞘状,后翅薄软。
这类昆虫大多数甲虫,如龙甲、蚁科、吉丁科等。
2. 鳞翅目:鳞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表面镶有鳞片,这个特征明显,大部分蝴蝶和飞蛾都属于这一类。
3. 直翅目:直翅目昆虫前、后翅大小、结构相似,是昆虫中的一类比较原始的群体,其中包括蟋蟀、螽斯、蝗虫等。
4. 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硬化,翅膜部分硬化不全,看起来像是前硬后软。
半翅目中的蜡蝉、蜻蜓等种类都属于这一分类。
5. 膜翅目:这类昆虫的前、后翅均膜状,平整紧密叠合,像蝽、螳螂、叶蝉等都属于这一类。
以上只是昆虫分类中的一小部分,昆虫的种类繁多,分类十分复杂。
二、昆虫的生态特性昆虫是典型的种群密度大、种类多、分布广泛的动物群体,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昆虫的食性比较广泛,有的是食草昆虫,如蚜虫、甲虫等,有的是食肉昆虫,如蝽、螳螂等,有的是杂食性昆虫,如蝗虫、蜘蛛等。
在生活史方面,昆虫也有很多特殊的生活习性。
有的在外生活时间很长,比如蝴蝶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异很大,有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比如蚊子的幼虫期仅仅只有几天。
昆虫还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对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界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还是化石的重要指标,它们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昆虫对人类的影响尽管昆虫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也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昆虫中有一些是害虫,它们给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 农业害虫: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等植物的昆虫。
昆虫学基本知识
(二)侧腹板之间。基部由膜与体相连。形成膜 质的基节窝。
1.基本结构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2.基本类型 原是行走器官,由于适应生环境及方式不同变化
(1)步行足——步行虫。
(2)跳跃足——蝗虫(后)
(3)捕捉虫——螳螂(前)
(4)开掘足——蝼蛄(前)
(5)游泳足——龙虱
(6)抱握足——龙虱前足吸盘状
昆虫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类群, 已知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80%,为节肢动 物门昆虫纲。
其特点为
体分头胸腹; 生有六条足; 外加两对翅; 皮韧不生骨; 具变态。
第1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 昆虫的头部及附器 二. 昆虫的胸部 三.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四. 昆虫体壁及其衍生物
或物理性状。 ⑵ 抗生性:植物不能全面满足营养或含有毒物质。 ⑶ 耐害性:危害后,补偿能力强。
(二) 昆虫的天敌
1.病原生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2.天敌昆虫: 捕食性 例:螳螂、蜻蜓等 寄生性 例:赤眼蜂、姬蜂、
3.有益动物: 鸟、蜘蛛、青蛙等
茧蜂等
三、土壤因素
▪ 特殊生态环境,与昆虫关系密切,如越冬, 有的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因此土壤的理化 性状,如土温、土湿、机械组织、有机质 含量、酸碱性等影响昆虫的生命活动,如 蛴螬,小地老虎夏季于夜间或清晨升入土 表,中午则下降。
(二)体壁的衍生物 衍生物:指由皮细胞和表皮发生特化构造 1.非细胞性突起:小刺、脊纹、翅面上的微毛 2.细胞性突起:单细胞(刚毛、毒毛、感觉毛、鳞片)
多细胞(刺、距)
课堂小结 本次授课内容
胸部及附器 足、翅为重点 腹部及附器 体壁及衍生物
作业:
昆虫知识
1昆虫成虫期的主要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为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中心,成虫期具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无行走用的附肢;5)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变态现象2、昆虫的发生特点1、历史长:2、种类多3、个体数量大4、分布广3昆虫纲昌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2、体躯小3、繁殖能力强4、取食器官高度分化5、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6、适应力强三、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有害方面1昆虫对经济植物及其产品的危害1)农业害虫 2)林业害虫3)果树、蔬菜、药材等害虫 4)传播植物病害病原物5)影响光合作用6)贮粮害虫2)昆虫对动物的危害①直接危害②吸食血液③螫伤④传播人畜传染病▪1780年世界上第一个昆虫学会——伦敦昆虫学会成立。
1807年世界上第一个昆虫学专业期刊——《伦敦皇家昆虫学会会刊》成立。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1 昆虫体躯的大小昆虫体躯的大小常用体长和翅展来表示。
体长是指昆虫头部前端到腹部末端的距离,不包括头部的触角和腹部末端的外生殖器的长度。
翅展是指两前翅展开时,两翅顶角之间的距离2昆虫的体躯或体节可分为背面、腹面和两个侧面。
3 体节的分区与构造具次生分节的昆虫体躯各体面常大部分骨化为骨板形成包被体躯的外骨骼。
4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称为幕骨;胸部背面的称为悬骨,胸部腹面的称为腹内突,包括刺突和叉突,胸部侧面的称为侧内突5昆虫成虫头部的附肢有触角、上颚、下颚和下唇,胸部的附肢有前足、中足和后足,腹部的附肢有外生殖器的部分结构和尾须等。
6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7头壳的基本构造包括蜕裂线、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和围眼沟等。
8一·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触角、复眼和单眼1·触角由3节组成。
基部的1节叫柄节,常粗壮,或长或短;第2节叫梗节,常短小并有姜氏器;第3节叫鞭节,常分若干亚节,是最大的节1·1 触角的类型大体上可归为如下12种主要类型。
100个昆虫小知识
1.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具有三个体节:头、胸与腹。
2.昆虫的体表被覆盖着外骨骼,保护其内部器官。
3.大多数昆虫有六只腿,但有些昆虫如蚂蚁和蜜蜂则有六条腿,而且还有一对触角。
4.蚊子的嗡嗡声是由其翅膀振动产生的。
5.蜜蜂是唯一有彩色视觉的昆虫。
6.蚂蚁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昆虫,有最多种类的蚂蚁属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
7.蝴蝶的寿命很短,大多数种类只能活几天到几周。
8.蠕虫是没有腿的昆虫,它们通过身体的蠕动来移动。
9.蜈蚣和蝎子虽然外观类似昆虫,但它们实际上属于蛛形纲动物。
10.螳螂是唯一具有三维立体视觉的昆虫,它们可以同时看到前方和两侧的物体。
11.小蠊虫是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已经存在了3亿年以上。
12. 昆虫的翅膀可以进行快速的振动,让它们能够飞行。
13.蟑螂能够在没有头的情况下存活几个星期,因为头部不负责呼吸和排泄等基本生理功能。
14.若干昆虫群体的规模可以非常庞大,一只蚁群中可能有几千只蚂蚁。
15. 蜻蜓能够在空中悬停几秒钟,这使得它们在捕食猎物时更加灵活。
16. 蜘蛛的网是由丝腺分泌的丝制成的,可以用来捕捉昆虫。
17.蜘蛛不属于昆虫,它们属于蛛形纲动物。
18.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之一,通过传播疟疾、热带病和黄热病等疾病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19.昆虫的嗅觉非常敏锐,它们能够闻到一些人类无法察觉的气味。
20.蚂蚁通过释放一种称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来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
21. 蚂蚁的脑袋非常小,但它们的大脑相对身体来说非常大。
21.蜘蛛的毒液可以用来麻痹猎物,使其不能逃跑或抵抗。
22.黄蜂的蜇针是带有毒液的,对人类会造成疼痛和不适。
23.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它们帮助分解与降解死物体。
24.昆虫是许多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对昆虫的生存和种群分布有很大影响。
26.有些昆虫会进行金属蜕变,将其外骨骼涂上金属物质以保护自己。
28. 大约70%的植物依赖昆虫进行传粉,帮助它们繁殖。
昆虫知识科普课件
其他:如蜻蜓目、 双翅目等,具有 不同的形态特征 和生态习性
05
02
鞘翅目:包括 甲虫、金龟子 等,具有坚硬 的外壳
04
膜翅目:包括 蜜蜂、黄蜂等, 具有膜状的翅 膀
昆虫的生活习性
昆虫的食性:植 食性、肉食性、
杂食性等
昆虫的繁殖:卵 生、胎生、卵胎
生等
昆虫的栖息地: 陆地、水生、空
中等
昆虫的寿命:不 同种类的昆虫寿 命不同,有的昆 虫寿命很短,有 的昆虫寿命很长。
用
昆虫的繁殖方式
卵生:昆虫产 卵,卵孵化成 幼虫
卵胎生:昆虫产 卵,卵在母体内 孵化成幼虫
胎生:昆虫直接 产下幼虫,幼虫 在母体外发育
孤雌生殖:昆虫不需要雄性 个体,雌性个体可以单独繁 殖
两性生殖:昆虫需要雄性和 雌性个体交配,产生受精卵, 受精卵发育成幼虫
昆虫的生存环境
昆虫种类繁多, 适应各种环境
昆虫的适应性:昆虫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昆虫的未解之谜
昆虫的起源:昆虫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 昆虫的寿命:昆虫的寿命长短不一,有些昆虫的寿命 只有几天,而有些昆虫的寿命长达数年,这是为什么? 昆虫的交流:昆虫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昆虫的导航:昆虫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
谢谢
科学研究:昆虫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0 4 有助于人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昆虫的危害
农业危害:昆虫对农作物的破坏, 01 导致减产
卫生危害:昆虫传播疾病,对人
02
类健康造成威胁 环境危害:昆虫对生态环境的破
03
坏,影响生态平衡 经济危害:昆虫对经济作物的破
04
坏,造成经济损失
昆虫的保护
01
总结昆虫基础知识
总结昆虫基础知识一、昆虫的定义昆虫是一类具有外骨骼、六条腿和成对复眼的节肢动物。
它们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包括了蝴蝶、蜜蜂、蚂蚁、蚊子等。
二、昆虫的结构与特征昆虫的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
头部有一对触角、复眼和口器,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膀(部分昆虫没有翅膀),腹部包含了内脏器官。
昆虫的外骨骼由硬质的几丁质构成,提供了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它们的触角可以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复眼可以提供广角视野,让它们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食物和危险。
三、昆虫的生命周期绝大多数昆虫都经历了完全变态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卵:昆虫的生命周期从卵开始,卵是由母虫产下的,并具有保护和营养的功能。
卵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昆虫的种类而异。
2.幼虫:幼虫是昆虫的成长阶段,通常具有柔软的身体和一些特殊的器官,用于获取食物。
幼虫的形态和行为各不相同,有的会经历几个不同的幼虫阶段。
3.蛹:在一些昆虫中,幼虫会发生蛹化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幼虫会停止进食,外表发生显著变化,并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外壳。
4.成虫:成虫是昆虫的最终阶段,它们具有成熟的生殖器官,并可以进行繁殖。
成虫的外形和颜色会根据种类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昆虫的饮食习性昆虫的饮食习性十分丰富多样,不同的昆虫吃不同的物质。
根据饮食类型,昆虫可以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1.草食性昆虫:这类昆虫以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粉等为食,例如蝴蝶和蜜蜂。
2.肉食性昆虫:这类昆虫以其他昆虫、小型动物和尸体为食,例如蜘蛛和螳螂。
3.杂食性昆虫:这类昆虫既吃植物的部分,也吃其他昆虫或者腐肉,例如蚂蚁和苍蝇。
昆虫的饮食习性对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五、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与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既有利也有害。
下面列举了一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昆虫:蜜蜂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昆虫,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蜂蜜和蜂蜜制品。
昆虫科普动物知识点总结
昆虫科普动物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动物,其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而且有六条腿。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等不同,昆虫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按照其生活习性可分为飞行昆虫、跳跃昆虫、潜水昆虫等;按照其食性可分为草食昆虫、肉食昆虫、杂食昆虫等。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类常见的昆虫:1. 飞行昆虫:蝴蝶、蜜蜂、飞蛾等2. 跳跃昆虫:跳蚤、蚱蜢、蚂蚱等3. 潜水昆虫:水蚤、水蛉、水蚁等二、昆虫的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还有一对口器,用来摄取食物;胸部有三对腿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是无翅昆虫);腹部包括呼吸器官、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
昆虫的外骨骼是非常坚硬的,能够保护它们的内脏器官不受外界的伤害。
三、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非常多样,它们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水中、甚至空中。
有一些昆虫是单独生活的,有一些昆虫是群居生活的,而有一些昆虫是社会性生物,构成了庞大的昆虫社会。
另外,昆虫的繁殖方式也很多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有些昆虫甚至可以自体受精。
四、昆虫对人类的作用昆虫对人类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昆虫对农业的作用:有些昆虫是植物的天敌,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蚜虫、螨虫等;而有些昆虫则是植物的益友,如蜜蜂、蝴蝶等,它们可以帮助植物授粉。
2. 昆虫对环境的作用:昆虫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食物链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 昆虫对医学的作用:有些昆虫能够传播疾病,如蚊子传播疟疾、蝇类传播痢疾等;而有些昆虫则可以被利用来制作药品,如蜂毒、蜗牛壳等。
4. 昆虫对科学研究的作用: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昆虫的生物特性,来开发新的农药、药品和生物工程技术。
综上所述,昆虫虽然只是地球上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部分,但它们的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多样,对人类的作用广泛。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看待和对待昆虫,保护好它们,合理利用它们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昆虫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处。
昆虫学的知识点
昆虫学的知识点昆虫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昆虫的分类、解剖、生理、生态、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对于人类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昆虫学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生物,包括了蝶类、蜜蜂、蚂蚁、甲虫等。
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和进化关系,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目、科、属和种。
昆虫的分类对于研究其生态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昆虫的解剖结构昆虫的解剖结构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对单眼,用于感知外界环境。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用于行走和飞行。
腹部则包含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内脏器官。
三、昆虫的生理特点昆虫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和生殖等方面。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管组成,通过气管和气管血管系统实现气体交换。
昆虫的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和肠等器官,用于摄取和消化食物。
昆虫的排泄系统主要由马氏管和腺体组成,用于排除代谢产物。
昆虫的生殖系统包括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用于繁殖后代。
四、昆虫的生态角色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作为食物链的中下层,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资源。
同时,昆虫也是植物的传粉媒介,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此外,昆虫还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土壤的形成过程。
昆虫的生态角色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昆虫的行为特点昆虫的行为特点包括觅食、交配、产卵、筑巢和迁徙等方面。
昆虫通过触角和复眼感知外界环境,寻找适合的食物和栖息地。
昆虫的交配行为多样,有的昆虫通过化学信号相互吸引,有的昆虫通过舞蹈和声音吸引异性。
昆虫的产卵行为也十分复杂,有的昆虫将卵产在植物上,有的昆虫将卵产在土壤中。
昆虫还会筑巢,为自己和后代提供栖息和保护的场所。
一些昆虫还会进行迁徙,寻找适宜的季节和环境。
生物昆虫知识点
生物昆虫知识点一、昆虫的主要特征。
1. 身体结构。
-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头部有一对触角,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不同种类昆虫的触角形状各异,例如蝗虫的触角是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
- 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区别于其他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足一般分节,适合爬行、跳跃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如蝗虫的后足发达,适合跳跃;蜜蜂的足上有采集花粉的构造。
胸部还有两对翅(有些昆虫的翅退化,如蚂蚁中的工蚁),翅的质地和形态多样,有膜质翅(如蜻蜓的翅)、革质翅(如蝗虫的前翅)等,翅的存在使昆虫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有利于它们觅食、求偶、避敌等。
- 腹部包含大部分内脏器官,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
2. 外骨骼。
- 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外骨骼的作用包括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但是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在蜕皮过程中,昆虫会脱掉旧的外骨骼,形成新的、更大的外骨骼来适应身体的生长。
3. 呼吸方式。
- 昆虫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是体壁内陷形成的管状结构,气管在体内不断分支,最后形成微气管,直接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气门是气管在体壁上的开口,昆虫通过气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一般昆虫的胸部和腹部都有气门。
4. 变态发育。
- 昆虫的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
-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例如蝴蝶,卵孵化出幼虫(毛毛虫),幼虫大量取食植物叶片,经过几次蜕皮后化蛹,蛹期不食不动,最后羽化为成虫(蝴蝶)。
-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如蝗虫,卵孵化出若虫(蝗虫的若虫叫蝻),若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若虫经过几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
二、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消费者角色。
-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大多属于消费者。
植食性昆虫如蝗虫、蚜虫等以植物为食,是初级消费者,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
昆虫的百科知识大全
昆虫的百科知识大全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生物。
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它们的体型大多很小,最小的只有0.1毫米,最大的也不过几十厘米。
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膀,能够飞行,是名副其实的“会飞的小动物”。
昆虫的分类非常复杂,可以根据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命周期等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昆虫分类方法包括按照触角类型、翅类型、口器类型等分类。
二、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头部通常长有触角和口器,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口器用于摄取食物。
胸部通常有三对足,用于爬行和抓住食物。
腹部通常包含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有时还有一些附加器官,如翅膀和气孔等。
昆虫的翅膀是其最为显著的身体特征之一,大多数昆虫拥有两对翅膀,用于飞行。
翅膀是由薄膜和鳞片组成的,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结构。
三、昆虫的习性昆虫的习性因其种类而异,但通常都具有一些共性。
例如,许多昆虫都有群居的习性,喜欢聚集在一起生活。
此外,许多昆虫都有迁徙的习性,会在一定时期内大规模迁移。
还有一些昆虫具有社会性,例如蜜蜂和蚂蚁等,它们会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分工合作。
四、昆虫的生命周期昆虫的生命周期因种类而异,但通常都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卵是昆虫的繁殖方式,通常会被母虫产在适宜的环境中。
幼虫是卵孵化后进入的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通常会经过多次蜕皮和成长。
蛹是幼虫发育成成虫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昆虫会进行内部的生理变化和形态变化。
成虫是昆虫的成熟阶段,具有繁殖能力,并完成了形态和生理上的发育。
五、昆虫的食物来源昆虫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物和物质。
一些昆虫以植物为食,如蚜虫和蝉;一些昆虫以腐肉或粪便为食,如苍蝇;还有一些昆虫捕食其他小动物,如蜘蛛和蜻蜓。
此外,许多种类的昆虫都能够进行共生关系或寄生关系的生活方式。
六、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
昆虫知识点总结全文
昆虫知识点总结全文在生物界中,昆虫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群体。
它们拥有令人惊叹的多样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生活在地球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昆虫在生态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昆虫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神奇的生物群体。
1. 昆虫的特征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大类,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它们从其他生物群体中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
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被有坚硬的外骨骼,常称为壳;具有三对节足和一对或两对翅膀;呼吸器官为气管,通过体表的气孔进行呼吸。
这些特征使得昆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上与其他生物群体有所区别。
2. 昆虫的多样性昆虫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多样性令人惊叹。
据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昆虫种类约有100万种,而实际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昆虫的多样性体现在其外形、生态习性、生活习性等方面。
例如,有些昆虫翅膀华丽,身体色彩艳丽,如蝴蝶、蜻蜓等;有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掠食者的角色,如螳螂、捕蝇草等;还有些昆虫具有社会性,组成庞大的社会群体,如蚂蚁、蜜蜂等。
昆虫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然、探索生物世界的宝贵资源。
3.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昆虫在生活方式、食性和生活环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有些昆虫是植食者,以植物汁液、叶片和花蕊为食,如绿色飞虱、蝗虫等;有些昆虫是肉食者,以其他昆虫或动物的体液和组织为食,如蝇类、蚊类等;还有些昆虫是腐食者,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如蟑螂、蚂蚁等。
此外,一些昆虫会在特定的生活史阶段选择特定的生活环境,如幼虫期和成虫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对于昆虫的生活习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昆虫,保护生态环境。
4. 昆虫的重要意义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知识科普课件
04
加强科学研究: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需求,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昆虫的研究进展
昆虫基因组学:研究昆虫 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了解 昆虫的进化和适应性
昆虫行为学:研究昆虫的 行为模式和原因,了解昆 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策略
昆虫生态学:研究昆虫与 环境的关系,了解昆虫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昆虫分类学:研究昆虫的 分类和命名,了解昆虫的 种类和分布情况
提高对昆虫的认识
04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研究昆虫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害虫防治、
05
昆虫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
生态平衡等
手段,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
提高昆虫研究和保护的效率
谢谢
04 影响人类生活:昆虫可以影响人类生活,如 蚊子、苍蝇等可以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
昆虫与人类的互动
01
昆虫作为食物:人类食用昆虫 的历史悠久,如蜜蜂、蚂蚁、 蝉等
03
昆虫作为生物防治:利用昆虫 来控制害虫,如瓢虫、寄生蜂 等
05
昆虫作为文化符号:昆虫在文 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具有象 征意义,如蝴蝶、蜻蜓等
生物技术:昆虫在生 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如生物
制药、生物控制等
生物多样性:昆虫是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助于保持生
态平衡
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01 传 破坏农作物:昆虫可以破坏农作物,导致减 产甚至绝收
03 影响生态环境:昆虫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影 响生态平衡
08
足:用于行走、 攀爬、跳跃等运
动
09
翅膀:用于飞行、 求偶、防御等
10
生殖器官:用于 繁殖后代
昆虫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 通过交配产 生受精卵, 如蝴蝶、蜜 蜂等
昆虫知识
1.梨大食心虫别称:梨大、梨斑螟蛾,俗名吊死鬼螟蛾科又叫梨云翅斑螟2.梨小食心虫别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小食心,简称“梨小”小卷叶蛾科鬼脸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夜晚会趋光3.小造桥虫又叫棉小造桥虫、小造桥夜蛾、棉夜蛾等。
夜娥科。
别名棉夜蛾、小造桥虫、步曲、小造桥夜蛾等。
分布除西藏、新疆外,广布全国各植棉区。
4.大造桥虫别名:尺蠖、步曲[目]鳞翅目[科]尺蛾科5.大豆食心虫,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6.印度谷螟斑螟科7.棉蚜(Aphis gossypii)也叫“腻虫”、“蜜虫”。
8.桃蚜(Myzus persicae)也叫“烟蚜”8.棉红蜘蛛,又叫朱砂叶螨、棉叶螨、红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9.棉叶蝉又名棉叶跳虫、棉浮尘子、棉二点叶蝉等10.斑须蝽别名细毛蝽、臭大姐。
11.棉红蜘蛛和棉红叶螨的区别:红叶螨体色无季节性变化,全年都是红色,无越冬雌虫,体两侧有黑斑2对,前一对较大,后一对位于体末两侧12.烟蓟马:孤雌生殖,雄虫极罕见,国内尚未发现。
13.烟青虫俗名青虫,又名烟草夜蛾14.棉金刚钻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棉花蕾铃期的一类重要害虫。
中国有鼎点金刚钻(Eari-as cupreoviridis)、翠纹金刚钻(E.fabia)、埃及金刚钻(E.insulana)3种。
15.棉红铃虫又称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属鳞翅目,麦蛾科。
寄主植物有8科27属78种,其中以锦葵科为主。
棉红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亦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初孵幼虫必须在24小时内钻入蕾或铃中,否则会死亡。
老熟幼虫化蛹前,在铃壁上咬一个羽化孔,有的直接出铃在土缝等处化蛹。
16.菜粉蝶(PierisrapaeLinne)又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
昆虫冷知识
昆虫冷知识:1.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出:蚊子有22只牙齿;被蚊子叮咬起肿包,是因为我们对蚊子的口水过敏;蚊子一次能够吸食相当于自身体重1.5倍的血液;驱蚊水的作用不是驱蚊,而是干扰蚊子的感觉器官;蚊子从卵到成年,只需短短5天。
2.蜗牛是雌雄同体动物。
3.蚂蚁有两个胃;蚂蚁不睡觉,但是他们每天打两次大概八分钟的盹,起床时还会伸懒腰。
4.跳蚤最远能够跳到自身体长220倍的长度,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足球场。
5.蜘蛛会把暂时吃不掉的食物包在蜘蛛网上,留待以后食用。
6.蟑螂能够经受住120倍的地心引力;即使没有头仍可存活10天,果然是打不死的小强。
7.一只毛毛虫身上有超过两千条的肌肉。
8.蝴蝶的味觉器官在脚上;蝴蝶交配后雌性的生殖孔会被堵住。
9.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小腿上。
10.蜜蜂在蛰人之后自己就会立即死亡。
11.最常见的黑腹果蝇精子有1.8毫米长;母果蝇能在体内储存来源不同的公果蝇的精子长达2星期。
12.螳螂交配后,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
13.蜘蛛不是昆虫。
14.昆虫有六只脚,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
15.苍蝇不会得新冠病,因为它(昆虫)没有肺。
16.变态对昆虫的意思是成长阶段,完全变态昆虫经历是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例如:蝴蝶。
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
17.蜜蜂也会偷懒。
例如:采蜜的时候在打个盹,毕竟累了要休息一下嘛~18.蜉蝣并非朝生暮死。
从卵到成虫,大概要半年~三年时间。
19.蟑螂是卵胎生。
产卵孵化以后再出生的。
20.蝴蝶是从小美到大。
21.幺蛾子也可以很漂亮。
例如:天使尾大蚕蛾,月神大蚕蛾,彗星……22.竹节虫会装死,还会自动断肢,毕竟还能再长出来。
23.冬虫夏草不是虫也不是草。
是虫子被真菌寄生以后的衍生品。
基础昆虫知识点总结
基础昆虫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基本特征1.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表面由硬壳组成,这种被称为外骨骼的结构不断换壳生长,使昆虫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2. 六足:昆虫有六条腿,它们通常是很细长的,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并进行敏捷的移动。
3. 分裂体节:昆虫的身体被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这种结构使昆虫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活动。
4. 植物性饮食:大部分昆虫都是以植物为食,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嘴部结构,如咀嚼式、针式和刮嘴式,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
二、昆虫的分类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庞大的一类生物,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生态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昆虫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包括:1. 昆虫的外部形态: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
2. 昆虫的生活习性:根据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态习性可以将其分为飞行昆虫、跳跃昆虫、游泳昆虫等。
3. 昆虫的生态地位:根据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食肉昆虫、植食昆虫和腐食昆虫等。
三、昆虫的生活习性1. 繁殖: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有的以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态生命周期,有的则直接孵化成幼虫,不经过蛹期。
2. 活动:昆虫的活动时间和方式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有的昆虫在夜晚活动,有的在白天活动,而且有的是群居性昆虫,常常聚集在一起活动。
3. 取食:昆虫的取食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适应不同的植物的花粉和花蜜,有的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
四、昆虫对人类的影响1. 农业:昆虫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害虫对作物的侵害,如蝗虫对谷物作物的大面积食害,象甲和蚜虫对蔬菜和水果的危害。
2. 传染疾病:部分昆虫是传染疾病的媒介,如蚊子和苍蝇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和流行性感冒等。
3. 民生:部分昆虫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影响,如蠓蛆、蚂蚁和蚊子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综上所述,昆虫是一类重要的动物群体,它们有着丰富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功能,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角
头
眼
口器
足
昆虫的外部形态
胸
翅
腹
生殖器
二、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是感觉和取食中心。不同种 类昆虫头部的变化。
象 甲 头 部 蜣 螂 的 头 部
蝴 蝶 的 头 部
螳 螂 的 头 部
下口式 咀嚼式
前 口 式
后口式 刺吸式
3、口器
类型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
咀嚼式和吸收式两大类 由上唇、上鄂、下唇、下颚和舌 组成。
2.蜜蜂的社会分工的 蜂王: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 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 雄蜂:体形也比工蜂稍大一点,它可算是超级情圣,一生只 为爱情,因此,在蜂群中有“花花公子”之称。当交配完以 后,雄蜂立刻破肚而亡。由于雄蜂只食不作,且身粗体壮、 食量数倍于工蜂,到采花期结束时,为了蜂群的生存,这时 工蜂会毫不留情地把雄蜂驱赶出蜂巢之外,最后冻饿而死。 这就是“花花么子”可悲的下场。 工蜂: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 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蜂巢内的各种工作基本上全是 工蜂们干的;工蜂与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哺育 工蜂对它们的照料不如对蜂王幼虫那样周到,仅在孵化后的 头三天内饲喂蜂王浆,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饲喂蜜粉混合饲料。 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 3.白蚁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杂食性: 是兼食动物、植物等,如蜚蠊。
视频
三、昆虫的群集、扩散与迁飞 1 .群集性 :昆虫的群集性指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 集在一起的习性。根据聚集时间的长短可将群集分为临时性 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临时性群集是指昆虫在某一虫态和一段 时间内群集在一起,过后就分散,如马铃薯瓢虫。永久性群 集是终生群集在一起。蜜蜂。 2 .扩散: 是指昆虫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空间变化的现象。 根据扩散的原因可分为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是昆 虫由于取食、求偶、避敌等原因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空间变化。 被动扩散是由于水力、风力、动物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空间 变化。扩散常使昆虫的分布范围扩大。 3 .迁飞: 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 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常见的农业害虫多具有迁飞习 性。研究害虫的群集、扩散、迁飞等特性,有助于进行害虫 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1.蚂蚁的型与分工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 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 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 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 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 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 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 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 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 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 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 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4、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1)昆虫的生殖能力极强。蜜蜂的蜂王每天能产2000~ 3000粒卵。白蚁的蚁后一生可产几百万个卵,平均每秒 产60粒。一对苍蝇从4月到8月的五个月中,它们的后代 如果都不死,可以有一万九千亿只。由此可见,昆虫的 生殖能力是任何其它动物无法相比的。 (2)生殖方式多样。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 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 (3)昆虫体小发育快,即在单位时间内可完成较多的世 代,例如有些昆虫在南方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这些条 件联系起来,成为昆虫具有极高繁殖率的重要条件。因 而在环境多变,天敌众多的自然情况下,即使自然死亡 率达90%以上,也能保持它一定数量的种群水平。
七、昆虫为什么这样多呢? 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使昆虫在觅食、 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陆地动物要技高一筹。 2.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 (1)体小只需要很少量的食物就能完成生长发育。例如一 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头蚜虫生活,一粒米可供几头米象生存。 (2)体小便于隐蔽,在一片叶子反面便能躲藏成百上千的 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微小昆虫;在一块砖下便可容纳数万 头蚂蚁的一个家族;在一个树洞里,可同时有数十种昆虫、 数百个个体共同生活。体小还可使食物成为它的隐蔽场所, 从而获得了保湿和避敌的好处。
覆翅:革质,较厚,翅脉仍保留。例:蝗虫、蝼蛄的前翅。 半鞘翅:基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蝽象的前翅。
鞘翅:前翅坚硬,翅脉消失或不明显,如金龟子等的前翅。 鳞翅:膜质,翅面上覆有鳞片,如蛾、蝶类。
平衡棒 :后翅退化成很小的棒状,飞时用以平衡身体, 如蚊、蝇的后翅
三、昆虫的腹部 及其附器
腹部是昆虫新陈 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通常由11个体节组 成,末端有尾须和 外生殖器组成
六、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昆虫相互协作所表现出的 各种行为方式,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繁殖行为、 双亲行为等与性别有关的行为;以及领域行为、社会等 级等与性别无直接关系的行为。 社会性昆虫是指以族群的形式生活在一起,成员分 化为若干品级或型,各司特殊只能的昆虫。 白蚁类、蚁类、蜜蜂为三大社会性昆虫。最大的特 征是成员之间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
(1)咀嚼式 口器
为害特点:洞孔、缺刻、钻蛀等
防治:胃毒性、触杀性药剂 (2)刺吸式口器 为害特点:内吸性剂 防治:斑点、变色、皱缩、卷曲等
防治
内吸性杀虫剂
(二)头部的附器
1、触角基本构造
触角的类型
刚毛状
丝状
锯齿状
棰状环毛状膝状羽毛状念珠状2、眼: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
(1)复眼 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 方,常卵圆形、圆形或肾 形,由1至多只小眼集合 而成,用来辨别物体,特 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 要的视觉器官
5、较强的适应能力。昆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 些种类可以忍受-50℃的严寒,而另一些种类则可以栖 息在49℃高温的沙漠或温泉中。 昆虫就是凭着它们自身超群的适应性和顽强的求生本 领,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成为 最鼎盛的家族“占领”着地球。曾有位作家写道: “昆虫比人类较早出现,它们的顽强性或许会使昆虫 比人类活得更远,这里有许多奥秘需要人类去揭示。”
第一章
昆虫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昆虫外部形 态
一、昆虫纲成虫期的基本特征: (1) 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体段。 (2) 头部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有复 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3) 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 心。 (4) 腹部含有大部份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 和生殖中心。 (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
杀人蜂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巴西的科学家为培育一 种产蜜量高的蜂种,特地从非洲引进一种野性十足、产蜜 量高的野蜂与当地的蜜蜂杂交。但令科学家意外的是却是 培育出这种攻击性特强的蜂种。后来,这种杂交蜂从实验 室里逃出来,便在野外迅速繁殖,成为一大祸害,直到如 今,人们也未能有效地遏止这种杀人蜂的蔓延。 科学家对杀人蜂进行了多年研究后发现,蜂王是蜂群行动 的指挥者,一旦发现活动中的生物,就“命令”进攻,穷 追不舍,一追就是几公里。 有趣的是,当蜂王分泌出一种叫弗罗蒙的物质,群蜂一 闻到这种气味,顿时变得温顺起来,就会停止战斗。
一、昆虫的趋性: 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 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 趋化性等。 趋光性: 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 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多 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 的趋性尤强。 趋化性: 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如一些夜 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 植物上产卵。 (看视频)
蜉蝣的尾须
蠼螋的尾须
幼虫的腹足:有翅亚纲昆虫只有幼虫期才 有腹部的行动附肢。
趾的末端有成排 的小钩,称趾钩
腹足末端有趾, 但无趾钩。
小结:
昆虫的主要外部形态是
1、体分头、胸、腹。
2、常具两翅并六足。
3、一生变化多变态。
4、体壁坚硬称外骨。
第二节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昆虫的种类繁多,各种昆虫所表现的行为和习性也是十 分复杂的。因此,这里仅列举一些常见的习性与行为。
二、昆虫的食性 不同种类的昆虫,取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不同, 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很大。 根据昆虫对食物的选择情况,通常可分为: 植食性: 是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料,这类昆虫约占 昆虫总数的40%一50%,如粘虫、莱蛾等农业害虫 均属此类。 肉食性: 是以其它动物为食料,又可分为捕食性如 七星瓢虫、草蛉等和寄生性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两 类,它们在害虫生物防治上有着重要意义。 腐食性: 是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料, 如埋葬虫、果蝇和舍蝇等。
4.假死 :是指昆虫在受到突然刺激时,身体卷缩, 静止不动或从原停留处突然跌落下来呈死亡之状, 稍停片刻又恢复常态而离去的现象。鞘翅目和鳞翅 目的昆虫具有假死性。
5.昆虫的自卫 在些昆虫为了自卫,身上携带着各种不同的“化学 武器”,如毒针,毒腺,粘液,毒雾,臭气等,在 它们遭遇敌害时释放出来,有效进行防御。 残暴凶手的昆虫——杀人蜂 杀人蜂蜂生活在南美洲,长得与普通蜜蜂差不多, 可攻击性极强,常成群袭击人类和牲畜。据统计, 近年来,已有几百人被杀人蜂蜇死。
2.保护色 一些昆虫具有同它的生活环境中的背景相似 的颜色,这有利于躲避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得到保护 自己的效果,这类拟态者的体色被称为保护色。例如 草地上绿色的蝗虫。
3.警戒色 一些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昆虫等 模拟具有蛰刺能力的胡蜂的色斑型,通常人们 把拟态昆虫的这类色斑型称为警戒色。一些昆 虫既有保护色又有警戒色。 有的以鲜艳的颜色警戒敌人,“我有毒,别 吃我”。这种自卫叫警戒色。吉丁虫一般有着 鲜艳的红色、黄色、绿色,这就是它的警戒色 在警告敌人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会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