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矿物加工工程经典题库

矿物加工题库一、名词解释1.接触角答: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θ,是润湿程度的量度。
2.动电位答:当矿物-溶液两相在外力(电场、机械力或重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时,紧密层中的配衡离子因为吸附牢固会随矿物一起移动,而扩散层将沿位于紧密层稍外一点的滑移面移动,此时,滑移面上的电位称为动电位或电动电位。
3.零电点答:当ψ0 为零(或表面净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值被定义为“零电点”,用符号PZC(Point of Zero Charge)表示。
4.特性吸附答:特性吸附是因矿物表面与溶液中某种组分(离子或分子)有特殊的亲和力而产生的吸附,也称特殊吸附。
双电层中的配衡离子对矿物的表面只有静电力的相互作用,但溶液中加入某种离子对矿物表面除有静电力外,尚有附加的其他作用力,这种离子会更多的进入紧密层中,使配衡离子层的电位发生更复杂的变化。
我们称这种作用为特性吸附作用。
5.团聚答:是指悬浮液中加入非极性油后,促使粒子聚集于油相中形成团,或者由于大小气泡拱抬,使粒子聚集成团的现象。
或者加入捕收剂使矿物表面疏水,形成疏水团聚。
6.难筛粒、易筛粒答:物料粒度小于筛孔的3/4的颗粒容易透过筛孔,被称为易筛粒;而大于筛孔3/4的颗粒,因透筛困难,称为难筛粒。
7.单体解离度答:物料群中,某矿物的单体解离颗粒数占该粒群中含有该矿物的颗粒总数的百分数。
8.粉碎比答:被破碎物料粉碎前的粒度与粉碎产物粒度的比值。
9.磨机临界转速答:使钢球发生离心的磨机最小转速或使钢球不产生离心的磨机最大转速。
10.筛分效率答:实际得到的筛下产物量与入筛物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的物料量的比的百分数。
11.半胶束吸附答: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离子完全靠静电力吸附在双电层外层,起配衡离子作用,称为“配衡离子吸附”,在浓度较高时,表面活性剂离子的烃链相互作用,形成半胶束状态产生半胶束吸附。
浮选药剂安徽理工

4.非极性烃类油中杂极性物质的其他作用
非极性烃类油组成中,除非极性组分外,还有 少量的非烃杂质。例如,吡啶、喹啉、吡咯、 酚、酸 、醇脂和羰基化合物等杂极性物质。 1杂极性成分捕收作用。 2杂极性成分起泡作用。 3杂极性成分乳化作用。
溶性的酯类。 离子型捕收剂的分子结构中一般有两个基
团:极性基和非极性基。这类捕收剂也称杂 极性或复极性药剂。
2.2.2 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及其捕收机理
非极性烃类油是煤、石墨、辉钼矿等非 极性矿物浮选时的捕收剂,也广泛用作磷 灰石、氧化铁矿和石英等矿物浮选时的 辅助捕收剂。硫化矿浮选也可用非极性 烃类油作捕收剂,帮助粗粒和难浮颗粒 上浮。
非极性烃类油主要有两方面来源: ① 石油工业产品。如煤油、轻柴油等; ② 其他工业副产品。
2.非极性烃类油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 非极性烃类油能否吸附到矿物表面并起作用,
主要取决于它们与水和矿物表面作用力的大小 。
(1)非极性烃类油与水之间的作用
非极性烃类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烃、环烷烃和芳香 烃,其分子都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原子之间以非 极性的碳—碳键和弱极性的碳—氢键结合,属于非 极性分子。分子之间由色散力聚集在一起。而水分 子是强极性分子,水分子与非极性烃类油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为诱导力和色散力,并以色散力为主。水 分子由于是强偶极子,有极强的定向力、诱导力, 并且以定向力为主,加上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缔合作 用,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吸引力比油水之间作用力大, 所以,油不溶于水,有很好的疏水性,非极性烃类 油在水中只能以油滴状态存在。
介质pH调整剂—主要是调整矿浆的性质,形成对 某些矿物浮选有利、而对另一些矿物浮选不利的介 质性质,例如用它调整矿浆的离子组成、改变矿浆 的pH值、调整可溶性盐的浓度等。
矿物浮选第4章浮选药剂(2)

亲水基:是一些极性较大的基团,常见的如羧基-C(O)OH、羟基-OH、 磺酸基—SO3H、醚氧基-O-等。
烃基:主要有烷基、烯烃基、环烷基、苯基、含杂原子烃基等。对于
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它因为受到相邻原子,甚至间隔原子 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不同基团中的同一原子,表现的电负性各不相同,由此将电负性的 概念扩大到化学基团,设法给各种化学基团以电负性数值,用于表征基团的特性,这就
是基团电负性(xg)。基团电负性(xg)是表征浮选药剂极性基的简便方式,而浮选 剂的极性基主要决定浮选药剂的价键因素。因此,基团电负性(xg)是药剂极性大小 的判据,可用于浮选药剂极性基设计。
判据 xg
各种捕收剂的基团电负性范围
硫化矿捕 收剂
2.5~3.3
过渡金属氧化 氧化矿捕 矿捕收剂 收剂
3.7~3.9
4.0~4.2
1浮选药剂结构性能理论
1.3浮选剂分子化学基团组装三项因素—价键因素 (3)基团电负性
合成化合物的基团电负性及与Al和Si元素的电负性之差值
亲矿物基
xg
-NH2
3.7
-NH-
HLB1=∑(亲水基值)-∑(亲油基值)+7
或 HLB2= ( (有 无机 机性 性k) )
1浮选药剂结构性能理论
1.4 浮选剂分子化学基团组装三项因素—亲水-疏水因素 (3)浮选剂特性指数
药剂的亲水性(Δx2)与药剂的疏水性(nφ)的对比就成为浮选剂特 性指数(i)
(xg xH)2
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原理概述

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原理概述I. 引言A. 研究背景与意义B. 研究目的和意义C. 本论文的组织和结构II. 浮选反应机理及药剂作用机制A. 浮选反应的基本原理B. 浮选药剂的作用机制C. 浮选药剂对矿物表面的作用III. 浮选药剂的分子结构设计A. 分子结构设计基本原则B. 浮选药剂分子结构的定量描述C. 分子模拟方法与分子对接研究IV. 浮选药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A. 浮选药剂的活性中心B. 结构参数与浮选性能的相关性C. 分子结构修饰与浮选性能的优化V. 浮选药剂的应用与展望A. 浮选药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B. 浮选药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C. 浮选药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挑战VI. 结论A. 研究结果分析B.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C.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VII. 参考文献I. 引言A. 研究背景与意义浮选技术是目前矿物分选及选矿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离方法之一,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发难度的加大,浮选技术优化与提高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浮选药剂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浮选指标的实现和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浮选药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对于提高浮选选矿效果,减少资源浪费、环保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B.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的原理,并以其与浮选性能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深入了解浮选药剂分子结构对浮选性能的影响机制,探寻合理的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和优化策略,为提高浮选技术的效率和精度提供科学依据。
C. 本论文的组织和结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作为引言,主要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组织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介绍。
第二章介绍浮选方法及药剂作用原理,阐述了浮选药剂对矿物表面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详细探究了浮选药剂分子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定量描述及其相关链式肽药物的应用等实践。
第四章则深入研究了浮选药剂分子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化学键、活性中心与分子功能性等结构参数对浮选性能的影响。
浮选药剂

浮选药剂浮选剂[学习提示]初级工知识要求:熟知浮选药剂的作用,了解浮选药剂与矿物的作用过程。
中级工知识要求:在初级工知识要求的基础上,掌握浮选药剂在煤粒与气泡的接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药剂比例的选择。
高级工知识要求:在中级工知识要求的基础上,掌握起泡剂与捕收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选用药剂。
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要求:熟知本章节所讲述的内容,能对浮选药剂知识有系统的掌握,指导浮选生产。
在煤泥浮选过程中,为实现或促进浮选过程所使用的药剂称为浮选药剂。
煤泥浮选是依据煤和矸石颗粒表面润湿性或疏水性的差异而实现的分选过程。
很显然,煤和矸石颗粒间的疏水性差别越大,分选越精确、浮选指标越好,所以在煤泥浮选过程中使用浮选剂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增大煤和矸石颗粒间疏水性的差异。
矿浆中的气泡是“引渡”和“运输”煤粒的工具,是浮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媒介。
但是,在未加浮选剂的矿浆中,不能产生具有一定稳定性、大小适当、适应浮选要求的气泡。
这些气泡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浮选机的充气搅拌性能外,还取决于矿浆中是否使用了合适的浮选剂;所以在浮选过程中使用浮选剂的又一目的是使矿浆中生成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足够分散度的气泡。
在实际生产中,原煤的硫化物或细泥含量较高,或者含有较多的氧化煤泥等,均造成煤泥不易浮选。
为改善这些煤泥的可浮性,往往需要在浮选矿浆中添加某些浮选剂,以抑制黄铁矿、细泥等有害杂质的不良影响或抑制氧化煤粒的浮游性。
这是在浮选过程中使用浮选剂的又一目的。
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浮选剂是改善和强化浮选过程的重要手段。
由于使用了浮选剂和采用相应的药剂制度,所以多种牌号的煤泥得到了有效的浮选,且浮选粒度上限也有所提高。
第一节浮选剂的作用与分类一、浮选剂的作用煤泥浮选是利用煤和矿物杂质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实现分选过程的。
为强化分选效果,浮选中添加了各种浮选剂,浮选剂是为实现或促进浮选所应用的各种化学药剂的总称。
浮选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和煤粒在气泡上粘着的牢固度;在矿浆中促使形成大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和改善泡沫的稳定性,使煤粒有选择性地粘着气泡而上浮;调节煤与矿物杂质的表面性质,提高煤泥的浮选速度和选择性。
选矿药剂

品名:苯甲羟肟酸(苯甲氧肟酸)英文名称:BENZOYL HYDROXIMIC ACID主要成份:苯甲基羟(氧)肟酸分子式:C6H5CONHOH性状:粉红色鳞片状固体粉末,可溶于热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略带有苯甲酸味。
主要用途:苯甲羟肟酸是菱锌矿、黑钨矿和白钨矿及锡石等难选矿物的有效捕收剂。
苯甲羟肟酸在特定条件下用于菱锌矿的浮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工业应用表明,苯甲羟肟酸与部分其它药剂配合使用,在黑钨矿、白钨矿的浮选作业中,取得了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理想浮选效果。
规格:品名:水杨羟肟酸(同名:水杨氧肟酸)英文名称:SALICYL HYDROXIMIC ACID主要成份:水杨基羟肟酸(水杨基氧肟酸)分子式:C6H4OHCONHOH结构式:性状: 产品为粉红至桔红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性质稳定,带有水杨酸气味。
主要用途:水杨羟肟酸能与锡、钨、稀土、铜、铁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与碱土金属及碱金属形成不稳定的螯合物,所以,水杨羟肟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特别是水杨羟肟酸与锡石螯合时不仅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外络盐,而且还能形成不同构成的内络盐,因此,水杨羟肟酸对锡的选择性较强。
该品在锡石选矿中通常与P86配套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起泡性。
该品还具有毒性低(是卞基胂酸的十六分之一,故此品的应用还可以使环保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用药量少、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规格:英文名称:SODIUM ALKYL HYDROXIMIC ACID主要成份:烷基羟肟酸钠分子式:RCONHONa(R=C4~8烷基)性状:暗红色液体,显碱性,可溶于水。
主要用途:烷基羟肟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捕收剂,对多种金属氧化物、多种金属氧化矿物及部分氧化了的硫化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它对氧化铜矿、赤铁矿、含钇矿、黑钨矿、白钨矿、钛铁矿、含铌矿、锡石及稀土金属矿等多种金属氧化矿均有良好的捕收效果规格:英文名称:ALKYL HYDROXIMIC ACID牌号:B7-01分子式:RCONHOH (R=C4~8烷基)结构式:性状:暗红色粘稠液体,低于15℃时可凝成蜡状。
选矿浮选药剂分类及机理.

选矿浮选药剂分类及机理浮选捕收剂(collectors)是能提高矿物表面疏水性的一类药剂,也是矿物浮选最主要的一类药剂。
由于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活性点作用,从而使矿物表面疏水上浮的选矿方法,而自然界中,天然疏水性矿物(hydrophobic minerals)为数甚少,大部分矿物亲水或弱疏水,只有与捕收剂作用,增大其表面的疏水性,才具有一定的可浮性。
即使是天然疏水性矿物,为了有效浮选,也要适当添加非极性油类捕收剂,以提高其可浮性。
因此,捕收剂对浮选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据统计,美国1985年浮选处理4.22x108t矿石,所用捕收剂就占全部浮选药剂费用的50%以上。
最初的捕收剂为杂酚油等油类,随后是油酸捕收剂。
可溶于水的捕收剂的发现是浮选药剂的一大进步,尤其是科勒尔发明的黄药。
上世纪30年代,浮选技术发展到处理非金属矿物,此时皂类捕收剂和阳离子胺类捕收剂与抑制剂一起使用。
至50年代,除哈里斯发明了Z-200外,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不大。
随后,捕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研制了大豆油脂肪酸硫酸化皂、氧化石蜡皂等铁矿的捕收剂,合成了黄原酸酯类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等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
近些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高效捕收剂,如硫化矿捕收剂Y-89、T-2K、KM-109、PAC,氧化矿捕收剂GY、CF、MOS,硅酸盐浮选的胺类捕收剂等。
目前,捕收剂的研究,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研制高效、无毒(或低毒)、价廉、低耗、原料来源广泛的新型捕收剂;再就是对各种现有捕收剂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使用。
前者一旦突破,将使选矿技术取得革命性进展,但研制周期长、难度大;后者见效快,容易在选矿实践中实现。
3.1 浮选捕收剂的分类与作用3.1.1 捕收剂的分类理论研究和浮选实践均已表明,对不同类型的矿石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捕收剂。
对捕收剂进行分类,可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各类捕收剂的共性和个性,有利于对药剂的掌握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药剂。
2016-09-21浮选药剂

樟脑油 桉树油 高级醇类 甲酚酸
主要成分 各种一元醇及其他醚脂类化合物 性状 浅黄色油状液体,密度0.85~0.95g/ml,微溶于水。 注意措施 防水、防暴晒、防火
分类
pH值调整剂、 活化剂 抑制剂 絮凝剂 分散剂
名称
化学式
适用范围及特点
缺点
石灰
CaO
1、石灰是一种廉价、最广泛的PH调整剂。石灰是一 种强碱,可以使PH值提高到11~12以上;石灰具有强 烈的吸水性,与水作用生成消石灰。。 2、石灰本身又是一种凝结剂,能使矿泥聚沉,在一 引起设备、管道结钙, 定程度上有消除矿泥对矿粒罩盖的有害作用。 尾矿PH值过高造成环境 3、石灰是硫化铁矿物的抑制剂,如黄铁矿与磁黄铁 污染 矿在碱性介质中矿物表面可以形成氢氧化铁亲水薄膜, 钙离子可以在黄铁矿表面生成硫酸钙难容化合物,也 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 不同活化剂作用机理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增加活化中心; 2) 调节矿浆的pH; 3)在有色金属氧化物表面形成硫化物层; 4)消除矿浆中的有害离子, 5)提高捕收剂的浮选活性; 6)消除矿物表面的亲水薄膜。 通过以上方式增强矿物同捕收剂的作用能力,使难浮矿物受到活化而 浮起。
氰化物
重铬酸盐 淀粉 丹宁 有机抑 羧基甲基 制剂 纤维素 木质素 腐植酸
氰化物能抑制闪锌矿、黄铁矿、铜矿物等。
Cr2O72- 可以在方铅矿表面形成难溶而亲水的铬酸铅薄膜,是方铅矿的良好抑制剂 (C6H10O5)n C76H52O46 实践上使用较多的是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主要用来抑制辉钼矿和赤铁矿; 淀粉水解产物糊精主要用作滑石、石英等脉石矿物的抑制剂。 在萤石、白钨矿、磷灰石浮选时抑制白云石和方解石,对石英也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 可以用作含镁脉石矿物(如蛇纹石)的抑制剂 主要用途是抑制硅酸盐产物、稀土矿物;也可以用作铁矿物的抑制剂。 腐植酸钠可作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的抑制剂。
3.2浮选药剂

浮选药剂
浮选药剂
1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作用
浮选药剂
2
硫化矿捕收剂
3
氧化矿捕收剂
天然疏水性矿物
石墨
辉锑矿 辉钼矿
自然硫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亲水性矿物
黄铜矿
方铅矿 闪锌矿
孔雀石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作用
铅 锌 萤 石 矿 浮 选 工 艺 流 程
图1 铅锌萤石矿浮选流程图
选择性差,对温度敏感的不足之处。
小结
不同类型的矿石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捕收剂,系统地,
科学地认识各类捕收剂的共性与个性,有助于正确选
小
结
择和使用好各种药剂。浮选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于矿
物加工,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通过浮选药剂灵活、有
效地控制浮选过程,成功地将矿物按人们的要求加以
分开,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黄药的氧化
黄药为还原剂,与空气中氧、水中氧均可发生反应:
黄药与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盐,是黄药浮选该类矿物的依据。 不稳定的黄原酸铜会分解成黄原酸亚铜和双黄药。
黄药的捕收能力
黄药
捕收 能力
捕收剂分子的非极性 越强,分子的水化性 越小;
烃基 长度
捕收剂固着于矿物表 面的覆盖层越厚,矿 物表面的疏水性越明 显。
黄药的主要性质 1)黄药的物理性质 2)黄药的稳定性 3)黄药的氧化
黄药的物理性质
易溶于丙 酮和醇
刺激性于水
黄药的稳定性
黄药作为黄原酸的弱酸盐,在水中会发生电离、水解、分解: 黄药酸钠电离: 黄原酸根水解: 黄原酸电离: 黄原酸分解:
黄药水溶液的稳定性受到溶液pH值以及氧化作用的影响。黄药在 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会快速水解生成黄原酸,并进一步分解为 醇和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黄药性质相对稳定,但过高的碱 浓度也会促进黄药分解。
浮选药剂结构

化学反应电子转移判据在浮选捕收剂结构与性能关 系
2001年,周国华博士与孙伟教授在《有色金属》发表了 化学反应电子转移判据在浮选捕收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成果。。
数学拓捕理论研究化学药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2003年,蒋玉仁教授在《物理化学学报》发表了用数学 拓捕理论研究化学药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成果,提示用 数学拓扑理论研究浮选药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前景。 2010年,孙伟教授在长沙国际选矿会议上发表了有关用 数学拓扑理论研究浮选药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成果的演 讲。
3.2.2苄基胂酸的合成与应用符合同分异构系原理 朱建光教授利用有机化学同分异构原理合成选矿药剂的 理论,成功合成了的浮选捕收剂甲苯胂酸的同分异构体苄基 胂酸并成功地应用于黑钨、锡石、稀土矿、金红石的工业浮 选中。下面简要介绍苄基胂酸的合成与浮选钛铁矿情况。 (一)苄基胂酸简介 苄基胂酸有下述结构式:C6H5CH2AsO3H2,由苄氯与亚胂酸 钠反应生成,酸化至pH值为1—2,便析出苄基胂酸。 C6H5CH2Cl+Na3AsO3→C6H5CH2AsO3Na2+NaCl C6H5CH2AsO3Na2+H2SO4→C6H5AsO3H2+NaSO4 工业产品含苄基胂酸80%左右,含无机砷1%以下,还含 有少量氯化钠、硫化钠、硫酸钠,其余全为水分。苄基胂酸 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196℃~197℃,分解是二元酸,在水 中分两步电离,pk1和pk2分别为4.43和7.51,水溶液呈酸性, 可溶于碱液中。苄基胂酸与Fe2+、Fe3+、Sn2+、Sn4+、Cu2+、 Mn2+、Pb2+、Zn2+等生成难容的盐,对Ca2+,Mg2+离子不敏感, 对含Ca2+,Mg2+的矿物捕收力弱,故选择性好,有毒不宜入口。
浮选药剂分子设计

浮选药剂分子设计浮选药剂分子设计包括极性基设计和非极性基设计。
(一)极性基设计极性基主要决定浮选药剂的价键因素,而价键因素可以用基团电负性、分子轨道指数和能量判据来表征,因此,基团电负性计算、分子轨道计算和能量判据计算是进行浮选药剂极性基设计的主要方法。
前者简便有效,是目前设计极性基的主要方法,后两者虽然结果更加精确,但计算较复杂。
1、基团电负性设计方法基团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 of group)是元素电负性概念的扩大,指化学基团中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键合原子受邻近原子的影响后的电负性。
根据浮选药剂的结构特点,参照Wilmushurst、袁汉杰等的元素电负性计算式及蒋明谦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得出的浮选药剂基团电负性计算公式为:xg=0.31 (n*+1)+0.5 (1)rn*=(N-P)+Σ2m0Σ0+Σs0δ0+Σ2mi+siδi (2)αi式中,n*为键合原子的有效价电子数,r为键合原子的共价半径,N和P分别是键合原子的价电子数和被相邻原子键合的电子数,m0和mi分别是零号和i号键数目,s0和si分别为相邻原子和间隔原子的未成键电子数,α是隔离系数。
各类浮选剂(硫化矿捕收剂或抑制剂A、过渡金属非硫化矿捕收剂或抑制剂B、碱及碱土金属非硫化矿捕收剂或抑制剂C)应满足的xg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中xg-xH是药剂基团电负性与氢电负性之差,是药剂极性大小的判据,由xg-xH计算(%)是药剂离子性百分数,反应了药剂的解离、溶解性质,xM是金属的电负性,xg-xH表征了药剂与矿物金属间键的极性大小,由此计算的Φ%是药剂—金属键的离子性百分数,用以判断键的类型和强弱程度。
表1 各类捕收剂极性基的xg及Φ值(Hannay)判据A型B型C型xg xg-xH Φ% xM xg-xM Φ%2.5~3.30.4~1.27~241.8(Fe)~2.4(Au)0.1~0.52~303.7~3.91.6~1.830~401.5(Ti)~1.8(Fe)1.9~2.437~464.0~4.21.9~2.140~500.9(Ba)~1.5(Mn)2.5~3.350~65按组成和排列方式,极性基的结构模型有五种(如表2所示),其中字母U、V、W、X、Y等代表组成极性基的各种原子,U为键合原子,各种原子间的连接可以是单键、双键、叁键和其他重键。
关于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关于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是一种新型的浮选药剂,它具有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用量小、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将其应用于煤矿的浮选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浮选的效果,并节约药品的用量,对我国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的作用、并对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的制备过程和实际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制备研究浮选煤矿的浮选是实现煤矿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增强煤矿浮选剂的性能,对提高煤矿浮选的效果,保证煤矿浮选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效复合浮选药剂的诞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浮选剂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煤矿浮选技术的发展。
1、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的作用高效复合选煤浮选药剂是煤的浮选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浮选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煤矿、特别是细煤的分选过程当中。
通过浮选的方式来提高煤的利用效率,能够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缓解能源短缺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矿浮选过程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煤炭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三相体系中发生复杂的反应,达到将煤炭与其他杂质分离的目的。
浮选剂在煤矿的浮选过程中,承担着改善煤炭表面性能、增大煤炭与矸石间的疏水性的差异、提高矿浆中气泡的稳定性的作用,对煤矿浮选的速度和作业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浮选剂按照种类与功能可大致划分为三种,即捕收剂、起泡剂与调整剂。
其中捕收剂的作用是提高煤炭表面的疏水性,并令气泡能够更加紧密的与煤炭颗粒结合;起泡剂能够帮助空气更加均匀的分散在矿浆当中,并提高气泡的稳定性和分散度;而调整剂的作用则是改变矿浆的性质,消除杂质对浮选过程的不利影响。
高效复合浮选药剂便是综合了以上浮选药剂的特点而制成的一种功能全面的浮选药剂,将其应用于煤矿的浮选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不同类型浮选剂的用量,并增强浮选的效果,从而达到节约浮选成本、提高浮选效率的作用。
铜矿浮选药剂

芳香基基黄药
1,苄基黄药,性能与丁基 黄药相仿。 2,氨基乙基黄药,报道说二乙胺基甲基黄药在铜
矿精选中比一般的常规黄药效果提高2~5倍,还可 大幅降低环境污染。 3,黄原酸酯类 3.1黄药酯,为非离子型异极性捕收剂,不溶于 水,对酸碱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硫化铜矿的浮选 捕收性和选择性效果比黄药好,用量少强于黄药、酸碱适应性 好(1W-1.5W)
异丁基黑药:选择性优于丁基黄药、选金银、捕 收能力强于丁基黄药(价格低于丁铵黑药)
乙硫氮:选择性优于丁胺黑药、选金银、捕收能 力强于丁基黄药、用量少、浮选速度快 (0.75W-1W)
硫氨酯类:选金银、用量少(1.7W-1.9W)
率
双黑药
由黑药氧化而得到,特点是选择性强。 可与其他药剂组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
属于非离子型捕收剂。 双黑药难溶于水,一般呈油状或黏稠状,
遇硫化钠溶液或在碱液中分解成钠黑药。
硫脲类
硫脲为白色晶体,熔点180-182℃,溶于水和醇,不溶于 醚。硫脲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可用作还原剂。由于硫脲分 子中没有非极性基,不能使矿物表面疏水,故不能用作捕 收剂。能够作为捕收剂的是它的烃基衍生物。 分为烃基硫脲(N取代硫脲) 烃基异硫脲(S取代硫脲)
选择性优于丁胺黑药的药剂:黄原酸酯、 乙硫氮、异丁基黑药
捕收性优于丁基黄药的药剂:黄药酯、异 戊基黄药、戊基黄药、氨基乙基黄药(2-5 倍)、乙硫氮、异丁基黑药、烃基硫脲、 烃基异硫脲、萘硫酚及含取代基(-NO2,NH2)萘硫酚、硫基苯骈咪(噻)唑
值得关注的药剂
咪唑硫醇:选氧化铜、选金银(2.3W) 烃基异硫脲:选氧化铜、捕收能力强于丁基黄药
黑药的合成方法比较简单, 是由五硫化二磷与不 同的醇类、酚类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得 到与各种不同的醇类、酚类相对应的黑药。
第二章 浮选药剂

第二章浮选药剂浮选的条件是各种矿物之间在表面性质上存在差异,之所以有的矿物能和气泡附着而浮起,而有的矿物不能随气泡而浮起是因为矿物表面润湿性不同。
而自然界中各种矿物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润湿性。
所以为了能够加大不同矿物之间表面性质的差异,使浮选效果更好,就要加入浮选药剂。
2.1 浮选药剂的分类与作用一、浮选药剂的分类1 、捕收剂2 、起泡剂3 、调整剂二、浮选药剂的作1、捕收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并使其疏水的有机物质称为捕收剂。
捕收剂作用于矿物—水界面通过提高矿物的疏水性,使矿粒能更牢固地附着于气泡而上浮。
2、起泡剂它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集中在水—气界面,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并提高气泡在矿化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矿化气泡上浮后形成泡沫层刮出。
3、调整剂用于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调整矿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选择性。
活化剂——能促进捕收剂与目的矿物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药剂。
抑制剂——能削弱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药剂,这种作用称为抑制剂。
介质PH调整剂——主要调整矿浆的性质,形成对某些矿物浮选有利而对另一些矿物浮选不利的介质性质。
分散剂与絮凝剂——调整矿浆中细泥的分散,团聚与絮凝。
三、总结(一)、捕收剂作用点:固液界面,且有选择性。
作用:提高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增加其可浮性,促使气泡附着,增强附着的牢固性。
(二)、起泡剂作用点:气液界面。
作用:降低界面表面张力,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并防止气泡兼并,增加分选界面,提高气泡的稳定性(三)、调整剂1.活化剂作用点:固液界面。
作用:促进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
2.抑制剂作用点:固液界面。
作用:削弱非目的矿物与捕收剂之间的作用。
3.介质PH值的调整剂作用点:矿浆介质。
作用:调整电性。
4.分散与絮凝剂作用点:矿浆。
作用:分散絮凝细泥,减少影响。
2.2 捕收剂2.2.1 捕收剂的分类和结构一、捕收剂的分类和结构非离子型:烃类油,不溶性脂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1、极性基结构与性能键合原子、连接原子和极性基大小是与极性基性能有关的结构因素。
键合原子的性质决定浮选药剂对矿物的选择性好坏和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强弱程度,因此键合原子的浮选药剂中最为主要的部分。
浮选药剂的键合原子一般是N、O和S三种原子,除此之外,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π键有时也可能提供电子与金属成键,如乙炔基甲醇、异丁烯基乙炔基甲醇和丁氧基乙炔氧基乙烷等就被报道用作硫化矿捕收剂。
O键合原子易于同碱及碱金属非硫化矿作用,成键特性主要为离子键,选择性较差。
S键合原子易于与带d6~d10电子的金属硫化矿反应,包括铜、铅、锌、铋、镍、汞、铁、金、银等金属及自然金属,形成共价键,选择性较好。
含N键合原子药剂易于同d电子数较少的过渡金属矿物作用,如钛、铬、铁、钽、铌、锰等非硫化矿,形成具有共价键成分和离子键成分的过渡型键合。
浮选剂分子中其他原子对键合原子的性质产生较大影响。
极性基的其他原子通过影响键合原子的性质而影响药剂分子的浮选性能,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等电子数效应加以讨论。
如二硫代碳酸ROC(S)SH和三硫代碳酸RSC(S)SH,诱导效应(—I)使前者键合S的电子密度小于后者,+C使前者键合原子的电子密度比后者小,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使前者键合原子的电子密度比后者小,因而前者的捕收能力比后者略低。
极性基的几何大小对浮选剂选择性有较大影响,也影响作用能力。
例如烃基胂酸RAsO3H 2的极性基几何尺寸(do-o 0.64nm)较烃基磷酸RPO3H2(do-o0.6nm)更大,实践中胂酸捕收能力和选择性(如选锡石)通常认为比膦酸更好。
2、非极性基结构与性能浮选剂的非极性基可为直链烷基、异构烷基、不饱和直链烷基、芳香基和含杂原子的烃基。
直链烷基链的长短决定了浮选药剂的溶解度和表面活性,与药剂对矿物的作用能力也有密切关系。
直链烷基有机同系物的溶解度随烷基链长的增长呈指数关系减小,其表面活性符合Tuaube法则,即每增加一个CH2单元,浮选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3~5倍。
直链烷基浮选药剂与矿物金属离子难溶盐的溶度积负对数PKsp与烷基碳原子数n呈线性关系[12],表明药剂对矿物的作用能力随烷基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
带异构烷基的浮选药剂除了像直链烷基浮选药剂那样随碳链增长,疏水性增强,表面活性加大以外,由于供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较大,往往还具有溶解分散性好、作用活性好和选择性高等特点。
不饱和直链烃基带双键或叁键,π电子流动性大,易于极化,有可能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成键,其溶解度比同碳数直链烷基药剂大,同时由于存在顺、反异构现象,顺、反异构体在浮选性能上稍有差异。
芳香基除了与不饱和烃基一样,具有较大的极性,从而亲水性强、溶解分散力较好以外,还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芳香基可能与极性基形成π—π共轭,降低键合原子的配位能力,使药剂捕收活性下降;另一方面,芳香环如苯基、萘基等一般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可能使药剂选择性增加。
杂原子烃基是指烃基结构中含有O、S、Si、N、F、Cl、Br等原子。
这些原子对浮选药剂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杂原子的电负性一般比碳大,使非极性基中级性增大,从而使药剂的溶解分散能力变好;②杂原子烃基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电子诱导效应,从而影响药剂的键合原子配位能力;③某些杂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有可能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发生键合,表现出一定的配位能力或静电吸附能力。
3、影响浮选药剂性能的三种因素浮选药剂的性能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结构因素,即价键因素(B),亲水—疏水因素(H)和立体因素(S)。
如果以F(A)表示浮选剂的性能,则药剂的结构性能关系可以示意为F (A)=f(B、H、S),三种因素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浮选药剂不同的结构组成部分,浮选药剂的分子设计事实上就是对这三种因素的计算和调整。
(1)价键因素捕收剂、有机调整剂与矿物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浮选药剂结构与此种作用能力的关系,统归为价键因素。
价键因素主要存在于极性基中,非极性基只有间接影响。
评判价键因素的大小主要有分子轨道理论指数、能量判据和基团电负性三种计算方法。
分子轨道(MO)理论是计算研究化合物性能的有效方法,在浮选药剂研究中已广泛采用。
常用的评判浮选药剂价键因素的MO指数有分子轨道能用E、电子密度qr 、净电荷Qr、前线电子密度fr 、离子化势Ip、电负性x等。
用MO指数研究浮选剂与矿物的价键类型和作用专属性,可以将浮选剂与矿物作用分成四种类型:A型:硫化矿(由d6~d10电子的有色金属组成)同二价硫及其他硫化矿捕收剂、抑制剂作用形成强共价键,包括δ共价键(M←δ)、π共价键(M←π)及反馈配键(M←π),后者不仅使键增强,而且使作用具备高选择性。
B型:黑色及稀有金属非硫化矿同含氧、氮键合原子的浮选药剂作用形成一般共价键,包括M←δ、M←π,多素不发生M←π,故作用强度和选择性不如A型。
C型:离子键化学吸附或双电层静电吸附,极性基第一原子由高电负性的氧原子组成的药剂(通常是含氧酸)同碱金属、碱土金属矿物的作用,键合较弱,键极性较大。
D型:非极性油类及化学惰性的极性分子(如醇、糖等)同矿物的弱作用,主要是范氏力及氢键吸附。
键合原子为S或S·S、S·N、S·O等的药剂属A型,键合原子为O·N的羟肟酸等为A 型或B型,O或O·O键合原子者为B型及C型。
当矿物的最低空轨LUMO与药剂最高HOMO 能级差大时为电荷控制反应,是C型,此能级差小为轨道控制反应,属A、B型。
药剂能量判据浮选剂的结构特点,参照普遍化微扰理论导出的计算浮选剂与矿物作用前后总能量变化的关系式。
具体形式是:△ET =△E1+△E2+△E3(1)其中△E1=qrq1/Rr1ε,△E2=ρrHOρrLO△β2r1/2(ELHO-ELLO), △E3=kρrLOρrHO△β2r1/2(EL HO-ERLO)。
Er的值越负,表示药剂R对矿物L的亲固能力越强,即药剂的活性越高。
上述各式中使用的符号意义为:qr和q1分别为药剂键合原子和矿物被键合原子的净电荷;ρr HO和ρrLO分别为药剂HOMO和LUMO上键合原子的电子密度;ρ1HO和ρ1LO分别为矿物HOMO和LUMO上被键合原子的密度;ER HO和ERLO分别为药剂HOMO和LUMO轨道的能量;ELHO和ELLO分别为矿物HOMO和LUMO轨道上的能量;k为矿物金属离子的d电子数;Rd为药剂键合原子与矿物被键合原子之间的作用距离;ε为反应介质的介电常数;△E1为静电作用能,△E2为正配键共价作用能;△E3为反馈键共价作用能;△ET为药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总作用能的变化。
基团电负性的评判浮选药剂价键因素的一种较为适用且简便的方法。
所谓基团电负性,是将Pauling关于元素的电负性的概念推广于一个化学基团,通过各种计算方法,确定出相应基团的电负性值。
硫化矿捕收剂与各种金属作用的电负性差△X与相应化合物的溶度积负对数存在极为近似的线性关系,而非硫化矿捕收剂不存在这一关系。
说明前者成键共价性强,极性小,在矿物上亲固强,疏水性高,非极性基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大,因而更多体现金属离子的特性选择性高;后者键极性大,亲固弱,疏水性小,只有非极性基较大才有足够的亲固能力和疏水能力,因而与金属离子作用的选择性较差。
(2)亲水一疏水因素这一因素又称为表面作用因素,主要涉及非极性结构与性能。
表征这一因素的定量判据有临界胶团浓度、水油度及碎片计算法。
临界胶团浓度是指表面活性物在水溶液中由非极性基间范德华引力而开始发生显著胶团化时的浓度,CMC最常用的计算式为:lgCMC=A-Bn (2)式中,A是与极性基种类有关的常数;B是与非极性基结构及温度有关的常数;n是与非极性基烃链大小有关的常数,对正构烷基,n是CH2单元的数目。
一般而言,捕收剂的CMC值较小,而起泡剂的CMC值较大。
水油度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疏水基的比例,可用Davies式计算:HLB=Σ(亲水基值)-Σ(硫水基值)+7 (3)也可用比值法计算:HLB= Σ(无极性)×k (4)Σ(有机性)用HLB值评判各类浮选药剂的用途,有如下关系:药剂种类HLB(Davies)HLB(比值法)捕收剂非硫化矿捕收剂1~4 3~7硫化矿捕收剂4~7 8~15 起泡剂5~7 6~10抑制剂>10 >35(3)立体因素浮选药剂的立体因素包括极性基几何大小和非极性基几何大小。
经验表明,立体因素影响浮选药剂的作用能力,但更主要地是影响药剂的选择性。
极性基几何大小和非极性基几何大小可以用基团断面尺寸dg来衡量,常见浮选剂极性基的dg 如表1所示。
对于非极性基几何大小,还可采用Charton有效体积参数Vef来衡量。
表1 常见捕收剂基团的断面尺寸dg通常,基团断面尺寸dg较大的药剂,对矿物作用的选择性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