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b1ef60975f46527d3e1fc.png)
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效率的含义与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
2.理解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理解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内容。
3.理解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4.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前自主探究】材料:2014年9月,大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教师工资。
这次调整工资的其中一部分(绩效工资)要交由学校进行分配。
面对广大教师,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分配问题,很多学校的校长还真是伤了不少脑筋。
以下有三套方案方案一:700元/月方案二:1000(管理层:校长和主任) 880(班主任) 560(任课教师) 510(后勤)方案三:1万/5000(管理层:校长和主任)600(班主任)370(任课教师)260(后勤)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假如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一份“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阐述理由。
(2)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时,需要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什么要正确处理?课前自主检测:1、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理解正确的是( )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④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 )A.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B.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实现同步富裕C.维护劳动者利益,实现收入平均分配D.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消除社会成员收入差距4、下列做法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是()①取缔非劳动收入②没收过高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A.①②B. ③④C.②③D.②④5.对效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效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C.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D.效率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表现在()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基础上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名词点击】1、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企业)进行的分配。
10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10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c8603227916888486d7d5.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识记: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2 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3 结合实际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的能力,例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能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人群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学习重难点】: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 1 页共3 页【检测训练】1.(09天津卷1)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2.(08全国Ⅱ卷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民消费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08海南卷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299d2bb4cf7ec4afed052.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学习目标1.识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2、难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三、导入学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关系人们的利益关系,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意义是什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是什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怎样?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我们这一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平等,既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措施⑴制度保证:坚持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⑵重要举措: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更加注重公平。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另一方面,。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33ba37375a417876f8f01.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含义(2)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3)掌握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能力目标】①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②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正确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②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三、核心知识(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等各个领域, 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求保证。
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二)完善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重要举措:增加,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努力实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重要举措: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做法:要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也存在矛盾。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7.2导学案-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7.2导学案-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fc1763dd88d0d232d46a0b.png)
课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了解效率的含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和举措;【学习重、难点】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和举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习内容】(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收入分配的__________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___,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为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怎么办)(1)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_____________保证。
(2)增加,着重保护,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_______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要规范,保护,增加,扩大,调节,清理规范,取缔,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_______,没有效率作为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
另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的________________。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又存在矛盾。
3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22437192e45361066f5ae.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学习目标】:懂得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理解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难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课堂讲授、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社会公平的表现①________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②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__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________,要保证人们的________。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是实现________的体现。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重要举措:A、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提高_______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________同步,________ 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B、________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要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取缔,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表示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二者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的公平,只能导致和。
(提高效率指把蛋糕做大)②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66933376baf1ffc4fad63.png)
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集中讨论和分析比较,理解公平、效率的含义。
(2)通过分组讨论,集中展示,掌握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重点)及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难点)。
(3)结合社会现实,理解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导课材料:前段时间发布的2010年企业高管年薪中,金融业高管年薪连创新高,16家上市金融国企中,年薪最高的前三名高管平均年薪为1497.3万元,均已跻身千万富豪行列。
尤其是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 去年的税前年薪达到了令人咋舌的6616万元,刷新了内地高管薪酬的纪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在职人员平均年薪只有4万多元,小地方就更少了。
(1)企业高管取得的薪酬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2)你觉得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合理、公平吗?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自主学习,解决疑问)1.结合选择题理解,真正的社会公平是什么?不是什么?说出收入公平的含义? A .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 B .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 .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D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经济学上名词叫“基尼系数”,按照国际惯例,这一数字在0.2到0.3之间为比较平均,在0.3至0.4之间为正常状态。
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社会动乱随时会发生危险状态。
根据有关资料,这一数字在我国1978年为0118,1988年0.382,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并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
见上图: 阅读上述材料,(1)指出我国当前在收入分配上存在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点建议?3.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之间、东部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高中政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f8c46c82e3f5727a4e9623b.png)
第2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效率的含义;(2)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预习检测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
①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的公平(1)要求:收入分配②,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③,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④,是实现⑤的体现。
二、如何实现社会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⑥。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⑦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⑧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⑨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⑩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学案19: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案19: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https://img.taocdn.com/s3/m/85e219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知识梳理:一、关于公平: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___,要求保证人们的____________。
2、收入分配公平是____________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内在要求,是实现____________的体现。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一个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
(2)两个重要举措:①增加居民____________,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的比重、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过同步。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____________,也有利于合理调整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69f97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c.png)
1.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分析家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2.强调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同时,我运用人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采用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立小组竞赛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观察、讨论、问答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设计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什么是收入分配?为什么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重要?”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介绍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阐述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人教版必修一7.2《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7.2《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0dba7f18583d048645978.png)
第二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点能级及要求】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要求、意义以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B )【学习目标】1、 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2、 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3、 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 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高效预习】1、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 _ _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_ _2、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3、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1)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 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2)增力口着重保护,提高同步、的比重、的比重,努力实现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 效率与公平具有 •致性。
一方面, 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 「方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又存在 _________ 。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 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 ,既要提高 __________ ,又要 促进 _________ 。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 ______________ ,提高 ________________ ,同时要将 ___________ 控制 稳步前进。
【重难点剖析】 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及措施:【问题探讨】材料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
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
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社会财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https://img.taocdn.com/s3/m/1e1faaf1f01dc281e43af063.png)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课题: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第 课时 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 重点 1、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 难点 1、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来源:学科网]方法[来源:1ZXXK]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来源:1ZXXK][来源:1ZXXK]有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课后 补充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0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为什么?(导入问题的作用)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与重要意义。
2、 小事例,设找全班最瘦小的女生与最壮大的男生背麻袋,来引导学生试分析效率与公平。
(二)进行新课 (1)公平的含义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材60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f5af16e87101f69e3195c4.png)
第七课收入和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收入公平一、学习目标1、识记公平、效率的含义。
2、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明确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重点、难点)3、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并明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具体措施。
(重点)二、知识梳理.:(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地位:收入分配公平是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含义:要求收入分配_______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__________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收入分配公平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体现。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实现收入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2)两个比重:增加___________,着重保护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在_________分配中的比重、___________在初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增长和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_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_____________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要规范_______秩序,保护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清理规范__________________,取缔_____________,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1)含义:经济活动中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比率,表示资源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一致性:_____________是公平的__________;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___。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3.docx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3.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cf5b0d579563c1ec4da7128.png)
7.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1.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知识梳理】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1 •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要求收入分配________ 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Z间的收入差距不能_________ ,要保证人们的________ 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 ___________________ 有根木的区别。
2.我国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___________ ,是屮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___________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④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_______ 。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⑤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屮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________保证。
③重要举措:增加 ___________ ,着重保护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______________屮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重要举措:再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人教版必修一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99cf16294dd88d0d26b81.png)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通过自主学习识记公平、效率的含义;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地位: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2.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保证人们的需要。
3.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 _的体现。
4.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两个比重、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①要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②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和社会财富的。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矛盾。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总体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又要。
(2)具体政策措施: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既要落实,也要提倡;在鼓励人们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
:1.漫画赏析:(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2)这一问题怎样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2.在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就建立和谐社会应如何正确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展开了激烈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第二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江苏省沛县中学李朋
【学习目标】
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2.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基础梳理】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求保证人们的。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区别。
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②,着重保护,鼓励,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
平有何借鉴意义?
【学习检测】
判断题: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
2.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
3.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4.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
()
单选题:
6.截至2017年底,我国仍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
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将有利于()
①实现同步富裕②保障人民权益③消除收入差距④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分享经济快速发展。
上班族小李加盟
某培训网络平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抢单送快递,以补贴家用。
可见发展分享经济()
A.可以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
B.可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C.使得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D.改变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
8.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
A.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B.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实现同步富裕
C.维护劳动者利益,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D.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9.要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正确的做法是:()
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②反对平均主义,提倡同步富裕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10.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
”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其错误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C.违背了效率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简析题:
11.下面是橄榄型社会(图3)和哑铃型社会(图4)
结构示意图。
橄榄型社会以中等收入群体为
主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理代社会结构,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图3橄榄型社会图4 哑铃型社会
(1)比较图3和图4,简析哑铃型社会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4分)
(2)从收入分配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构建橄榄型社会。
(4分)
【拓展阅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
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
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
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
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
政府以此对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指数等级极低;0.2-0.29表示指数等级低;0.3-0.39表示指数等级中;
0.4-0.59表示指数等级高;0.6以上表示指数等级极高。
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2014年为0.469,2015年为0.462,2016年为0.465,2017年为0.467。
【答案提示】
探究提示:
(1)一个人分蛋糕,另一个人优先选择蛋糕。
(2)实现收入公平,需要合理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检测答案:
1-10 ABABA CBAAC
11.(1) 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比重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小;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平。
(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