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0分)1、实验室中的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C )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A、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C、点燃镁条前,在桌子上预放石棉网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D )A、颜色变化B、状态变化C、发光放热现象D、新物质生成4、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B )A、无色无味的气体B、能支持燃烧C、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A、剩饭变馊,铁锅生锈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B )A、氮气B、空气C、氧气D、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中,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木炭质量减轻D、生成能使澄清石灰8、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C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9、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其科学家是( B )A、门捷列夫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汤姆生D、爱迪生10、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c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二、填空题(25分)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科学。

12、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13、下列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填序号)①、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②、酒精燃烧③、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木棒受力折断14、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__________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参考答案 (5)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7)参考答案 (12)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参考答案 (19)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21)参考答案 (26)期中测试题 (31)参考答案 (38)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43)参考答案 (47)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51)参考答案 (55)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58)参考答案 (63)期末测试题 (66)参考答案 (74)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80)参考答案 (84)第九单元溶液 (87)参考答案 (92)期中测试题 (94)参考答案 (102)第十单元酸和碱 (107)参考答案 (11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114)参考答案 (118)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121)参考答案 (125)期末测试题 (127)参考答案 (134)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锅中水变水蒸气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B.②C.①②D.③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A B C D6.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铝,由于是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所以与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快,所用时间短,观察图象ABC均符合,排除D,假设两种金属的质量为m,依据经验公式氢气的质量=,可知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分别为:镁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铝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因为<,所以等质量镁与硫酸完全反应所产生氢气质量小于铝,排除AB,故选C.【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可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根据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可判断,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的大小;此类问题多由这两个方面进行判断.2.下列物质属于盐且与后面叙述一致的是()A.NaCl 农业上用于选种B.NaOH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Na2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K2SO4属于复合肥料【答案】A【解析】NaOH是碱,具有强腐蚀性,且价格昂贵,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NaHCO3;K2SO4是钾肥,不是复合肥料.3.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Na2CO3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虽然生成NaOH和CaCO3沉淀,但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会带进新的杂质.4.下图能表示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C【解析】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故pH小于7,排除B、D,喝水时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能达到中性或碱性,故选C.5.(2014山东泰安)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答案】C【解析】氨分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可知氨水显碱性,pH大于7,氯化氢分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知盐酸显酸性,pH小于7,A、D说法正确;结合现象可以判断两物质都易挥发,但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B说法正确,C说法不正确.6.下列运动用品或设施中,主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充气船B.木制双杠横梁C.铁合金铅球D.纯棉护腕【答案】A【解析】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只有A用到有机合成材料.7.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将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下表为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k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2)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3)及时密封、低温保存(4)不会加热过程中细菌被杀死,酶失去活性【解析】(1)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1,x=+3.(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存放时间越长,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越高.(3)一方面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进入菜肴,所以要及时密封:另一方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食物应低温保存,如将食物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4)温度较高时,菜中的酶会变性而失去活性,同时细菌也会被杀死,所以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不会持续增加.8.(2013湖南邵阳)临近中考,家长们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建议食谱中还应补充()B.清炒白菜C.煎鸡蛋D.水煮豆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食谱中已经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还需要补充维生素.B选项中白菜中含有维生素.9.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一】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用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当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7时(填“>”“=”或“<”),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实验二】用无色酚酞溶液作指示剂进行如下实验:(1)指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错误:.(2)你认为上述实验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用温度计测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1)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2)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盐酸体积最接近于________mL.【答案】【实验一】玻璃棒标准比色卡=【实验二】(1)用温度计搅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后滴加酚酞溶液(2)不可靠.如果盐酸过量,酚酞溶液也不变色【实验三】(1)B (2)10【解析】【实验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因此通过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案是可行的.【实验二】温度计只能用来测量溶液的温度,不能用于搅拌,以免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破损;实验时,应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入盐酸,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表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按图中操作,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并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盐酸过量时同样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实验三】分析表中数据,当溶液温度上升到最高点时,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10.将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20%B.10%C.5%D.1%【答案】C【解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稀释后的2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20%=10g,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不会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温度B.气体的压强C.水的质量D.气体的溶解性【答案】C【解析】气体的溶解度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二是温度和压强.与溶剂的质量无关.12.(2014重庆)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1)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 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算结果取整数).(3)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答案】(1)40%(2)27mL(3)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解析】(1)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可列出等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要一致;(3)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消耗掉的硫酸的质量首先求得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0%(2)设:取浓硫酸的体积为V.V×1.84g/mL×98%=200g×24.5%V=27mL(3)设:采集的烧碱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x 160g×24.5%x=32g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32%<35%答:应取浓硫酸27mL;电解槽中NaOH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13.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________;(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直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________;(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液的浓度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 (2)浅(3)深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析】对于有色溶液而言,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小,颜色越浅.在A、B、C三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溶质,浓度最大的是A;由于硫酸铜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于低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即50℃的C中饱和溶液颜色要比20℃的B中饱和溶液颜色深.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相同温度,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答案】D【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溶液,A不正确;碘酒中的溶质是碘,酒精是溶剂,B不正确;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不是乳化现象,C不正确;相同温度,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D正确.15.把10g铁和铜的混合物放到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铁、铜混合物和盐酸)减少了0.2g,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答案】44%【解析】在铁、铜的混合物中,只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减少的质量0.2g即生成氢气的质量,可根据氢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铜的质量分数.解:设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x,由题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Fe+2HCl=FeCl2+H2↑56 2x 0.2gx=5.6g则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44%.16.小琴同学设计了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1)实验时,她为了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________溶液时,可验证Fe、________________、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答案】(1)用砂纸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光亮(合理答案均可)(2)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H2SO4=FeSO4+H2↑(3)硫酸铜(或CuSO4) Cu(合理答案均可)【解析】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一般是用砂纸打磨;将不同的金属放入相同的酸溶液中,根据它们与酸反应的现象可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实验中,可选金属活动性位于Fe和Ag之间的任意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如可选硫酸铜溶液.17.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A.铜B.四氧化三铁C.钢D.铁锈【答案】C【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铜是金属单质,四氧化三铁是金属氧化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都不属于合金,钢是铁的合金.18.(2012宿迁)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KClB.Ca(H2PO4)2C.NH4NO3D.Na2SO4【答案】C【解析】A、B、D都不含氮元素,不是氮肥,C含氮元素,属于氮肥.19.(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解析】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20.(2013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B.Na+、Ca2+、C.K+、、H+D.H+、Cl-、OH-【答案】C【解析】A组中的H+与能结合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B组中的Ca2+、能结合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组中的三种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D组中的H+与OH-能结合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21.(2013安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答案】C【解析】橙子、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大豆中富含蛋白质;玉米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22.(2012潍坊)下列生活物品中,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铁锅B.乳胶手套C.不锈钢餐具D.瓷器【解析】考查了化学材料的判断.铁锅、不锈钢餐具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瓷器是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的;乳胶手套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23.橡胶是一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是天然橡胶还是合成橡胶,都需要经过硫化处理增加其强度后才能使用;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高,弹性越小.下列橡胶制品中,橡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A.橡皮筋B.汽车外用轮胎C.普通气球D.医用或生活用橡胶手套【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硫化程度越高,弹性越小,再结合日常生活常识,可知弹性最小的就是汽车的外用轮胎.24.(2012连云港)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Ⅰ.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1)2012年4月17日经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震惊全国.据悉,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2)我市盛产的海产品鱼虾中富含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Ⅱ.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1)塑料制品属于________.(2)棉花、羊毛属于________.(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________.Ⅲ.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1)开发________等新能源,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________气体(写化学式)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答案】I.(1)元素(2)蛋白质不能Ⅱ.(1)A (2)C (3)BⅢ.(1)太阳能(或风能或其他合理答案)(2)SO2【解析】本题涉及材料、能源、环保、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材料问题是易错问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分类.特别注意:(1)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2)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25.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答案】D【解析】该实验是通过比较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滴加的苹果汁和橙汁的体积来测定两者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的,因此,烧杯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都是需要控制的,而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则不用控制.26.(2012乐山)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酸B.碱C.盐D.单质【答案】B【解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HCl;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MnCl2;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Cl2;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碱.27.(2013十堰)现有一瓶含有多种溶质的无色溶液.关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有如下几种猜测,其中合理的是()A.H2SO4、KOH、NaClB.KNO3、NaCl、CuSO4C.AgNO3、NaCl、HClD.H2SO4、Na2SO4、KNO3【答案】D【解析】A中H2SO4与KOH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B中CuSO4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中条件;C中AgNO3与NaCl、HCl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中H2SO4、Na2SO4、KNO3之间都不反应,且溶液呈无色,符合要求.28.(2012泰安)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A.大豆B.茶C.玉米D.马铃薯【答案】C【解析】玉米对土壤pH的要求是7.0~8.1,由于某地区经常下酸雨,故该地区土壤的pH应小于7,因此,最不适宜种植玉米.29.(2011株洲)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显____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___色.(2)酸雨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3)测量苹果汁的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_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1)碱红(2)强(3)否【解析】用pH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pH>7显碱性,pH<7显酸性,pH=7显中性,酸性和中性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碱性物质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一般雨水显弱酸性,pH大约在6左右,酸雨的pH<5.6,由pH<7时,pH越小酸性就越强可知,酸雨的酸性更强;在使用pH试纸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提前润湿,若提前润湿会将原溶液稀释,测量的pH有误差.30.(2012临沂)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A.MgB.H2C.NaOHD.CaCO3【答案】C【解析】盐酸与Mg、CaCO3反应分别生成的MgCl2、CaCl2溶液是中性的,溶液的pH接近7,但不会大于7,故A、D错;向稀盐酸中加入水后,酸性减弱,pH增大至接近中性,也不会大于7,故B错;向稀盐酸中加入NaOH后,中和酸性,至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NaOH,pH>7,故C对.31.(2011绵阳)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生石灰B.氯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答案】B【解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会增加,故A选项错误;氯化钠在空气中无任何变化,质量也不会变化,故B选项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质量增加,故C选项错误;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D选项错误.32.(滨州)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3)若下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的示数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答案】(1)7.5g (2)AB 量筒加速溶解(3)2.5g【解析】(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0%=2.5g;(2)称量氯化钠时,要“左物右码”,故图中A操作错误;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操作B因采用仰视读数,故错误;(3)“左码右物”称量时,物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游码的示数,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g-2.5g=2.5g.33.(2013重庆)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计算:(1)产生氧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答案】(1)【解析】(1)40g8.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40g×8.5%=3.4g,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即可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2)原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6.6g×20%=1.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为40g+6.6g-1.6g=45g,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32g/45g×100%=2.93%.解:(1)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40g×8.5%=3.4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 323.4g x68︰32=3.4g︰xx=1.6g(2)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6.6g×20%=1.3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40g+6.6g-1.6g=45g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1.32g/45g×100%=2.93%答:(1)过氧化氢完全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3.4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2.93%.34.如图,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质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a高于b,该物质是()(提示:生石灰极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释放大量的热)A.氢氧化钠固体B.生石灰C.硝酸铵晶体D.氯化钠晶体【答案】C【解析】此题需将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与有关压强的知识结合起来回答.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化与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有关.U形管中的液面a高于b,说明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这是由于小试管中的物质溶解后使溶液的温度降低了,C项符合;A、B中两物质溶解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D中物质溶解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35.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下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而后者热铜丝不再吸热,所以蜡烛可以正常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即有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套上铜圈后,前两个条件依然具备,但由于铜是热的良导体,冷的铜圈吸热,使温度达不到蜡烛的着火点,火焰立即熄灭;而热的铜圈不再吸热,可使温度维持在蜡烛的着火点以上,故蜡烛继续燃烧..36.某同学为测定某种铁合金样品的组成,取2g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0352g CO2(1)该合金属于________(填“生铁”或“钢”).(2)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炭变为CO挥发掉,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2一定量的钢样品在氧气中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钢(2)钢中含碳量少,所以碳减少的质量,远小于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的质量【解析】(1)0.0352g CO中C元索质量为0.0096g,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质量守恒可知,该铁2合金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也是0.0096g,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096g/2g×100%=0.48%,据此可确定该铁合金为钢.(2)考虑到合金中碳元素含量很少,主要是铁元素,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的质量远大于碳减少的质量.37.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 )。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水B. 空气C. 食盐D. 沙子2.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钠3. 下列哪个化合物属于酸?A. NaOHB. HClC. Ca(OH)2D. KOH4. 下列哪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 燃烧B. 合成C. 分解D. 置换5. 下列哪个物质是碱?A. H2SO4B. HClC. NaOHD. CaCO3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盐和水。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氢气。

()5.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的断裂和_________的形成。

2.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简述酸的通性。

3. 简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4. 简述燃烧的条件。

5. 简述中和反应的定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10g的水中含有4g的食盐,求食盐的质量分数。

2.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氧化反应?为什么?2H2 + O2 → 2H2O3.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化合反应?为什么?2H2O → 2H2 + O2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预留一定量的水?5.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置换反应?为什么?Zn + 2HCl → ZnCl2 + H2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属于同种元素B. 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丁中x=8D. 乙表示阴离子2.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可能有气泡产生B. 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C. 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有Cu和ZnD.滤液中一定无AgNO3, 可能有Zn(NO3)23.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在甲骨上刻文字B. 指南针指引航海C. 用泥土烧制陶瓷D. 用石块修筑长城4.已知2A+3B==C+3D, 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57 g C和1g D,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B. 27C. 44D. 56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 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 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 1.1gB. 2.2C. 4.4gD. 5g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 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 又节约了金属资源7、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 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1﹣9aB. 1﹣8aC. 12aD. 8aA. 花生B. 苹果C. 西瓜D. 沙枣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 能达到目的的是()A. 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B. CO(CO2):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 MgSO4(Na2SO4): 溶解,过滤10、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 用下图进行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单元测试是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单元测试题全套,包括答案。

第一单元:物质和化学变化1. 以下物质中,是化学元素的是()A. 石英B. 滑石C. 石墨D.石榴石答案:C. 石墨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B. 注射器针管烧红后易折断C. 酒精棉燃烧后只有火焰D. 水分子蒸发后变为水蒸气答案: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3. 合成反应的特点是()A. 质量增加B. 质量减少C. 能量减少D. 物质减少答案:B. 质量减少...(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1. 以下物质中,是无定形物质的是()A. 钻石B. 冰C. 密封的塑料袋D. 暴露在太阳下的蜡烛答案:C. 密封的塑料袋2. 分子是由()组成的。

A. 多个不同原子B. 多个相同原子C. 一个群组结构D. 一个粒子结构答案:B. 多个相同原子3. 分子的运动形式有()A. 振动运动B. 旋转运动C. 平移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氧气1. 空气是一种()。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溶液D. 化合物答案:A. 混合物2. 空气中的气体主要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答案:B. 氮气3.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A. 20%...(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文档内容继续补充,提供其他单元的测试题目和答案)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的全套带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盐酸C. 水D. 碳酸钙2. 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应调整哪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A. 反应物B. 物C. 氧气D. 水3. 下列哪种气体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4.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食盐C. 纯净水D. 铜绿5.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物的总质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氢气。

()3. 碱性溶液的pH值一定大于7。

()4.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5.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和____。

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____反应____。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

5. 酸、碱、盐是____化合物的三大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3. 简述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4. 什么是中和反应?请举例说明。

5. 简述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4.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5.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什么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2H2 + O2 → 2H2O2.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Zn + H2SO4 → ZnSO4 + H2↑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

人教版初三化学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全册12套】 - 副本

人教版初三化学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全册12套】 - 副本

人教版初三化学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全册 12套】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3分,共45分)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0.5mLB.1mL~2mLC.3mL~4mLD.5mL~6mL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A.看颜色B.闻气味C.尝味道D.测密度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填空: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5.3 g B.5.1 g C.4.7 g D.5.4 g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纯碱答案:C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物质总质量C. 原子种类D. 化合物种类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D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什么顺序排列?A. 原子序数B. 元素名称C. 原子质量D. 元素符号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6.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锌B. 铁C. 铜D. 镁答案:C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克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A. 8克B. 16克C. 32克D. 64克答案:B8.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C9.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比是多少?A. 1:1B. 74:18C. 56:9D. 28:9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HC 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多少?A. 1:1B. 44:73C. 73:44D. 100:44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______。

答案:电子数12.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答案:1:2:113. 根据化学方程式2KMnO4 → K2MnO4 + MnO2 + O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质量会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无水CuSO4D.生石灰【答案】CD【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B、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C、无水CuSO4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硫酸铜晶体,质量增大,故此选项正确.D、生石灰能和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D.【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Ⅰ.化学用语填写:一个氢原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的化学式.Ⅱ.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和离子等.氯化钠的构成粒了是和,氧气的构成粒子是.【答案】Ⅰ.H;O;N2;MgO;Ⅱ.分子;Na+、Cl﹣;O2;【解析】Ⅰ.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H;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前几名排序为:氧、硅、铝、铁、钙,最多的元素为氧,其符号为: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故填:N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O;Ⅱ.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的构成粒子式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符号分别为:Na+、Cl﹣;氧气的构成粒子是氧分子,其符号为: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答案】B【解析】A、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无毒;B、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毒性、致癌性,用于浸泡食物会人体健康不利;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加热后分解为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无毒;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纸张燃烧。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河水。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玉米。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二、选择题11.若有化学反应4A+B₂=2A₂B,且A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则12gB₂完全消耗时生产A₂B的质量为:18g。

B.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变大,导致汽水喷出。

C.燃烧煤炉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放一壶水在煤炉上能够预防中毒。

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2.(2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A选项滴加石蕊溶液,B选项加入足量的水,C选项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选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为A。

13.(2分)正确的除杂方法是:C选项碳酸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为C。

14.(2分)选项B不正确,因为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

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分)示意图与叙述正确的是B选项,即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

16.(6分)①活性炭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硝酸钾⑤石油⑥盐酸。

答案为:(1)②(2)⑥(3)①(4)④(5)③(6)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全册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全册全套】

1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 .烧杯 B .试管 C .燃烧匙 D .蒸发皿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3.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

下列那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 A .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 .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减少白色污染 C .绿色化学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绿色化学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和利用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 A .用水冲熄 B .用湿抹布盖灭 C .用沙扑灭 D .用嘴吹熄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 A 、透明 B .内壁上有少量水珠C .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 .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装入固体粉末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7.烧杯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 ) A .加快反应 B .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 C .减慢反应 D .使烧杯受热均匀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 .烧杯 B .烧瓶 C .试管 D .量筒 9.要准确量取95mL 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 ( ) A .10mL B .50mL C .100mL D .200mL10.下列仪器,能够用来加热大量液体的是 ( ) A .试管 B .量筒 C .烧杯 D .广口瓶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36分)11.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②③④⑤⑥(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 .“一家炒菜十家香〞,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主要性质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不断运动2 .关于以下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①表示两个氮原子B.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C.③和⑤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D.由⑥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1 3 .以下关于“境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的微观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4 .以下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汞C.氯化钠D.金刚石5 .我国的5G 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绿材料制成.以下图是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c.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碱溶液中都含有0H-7 .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8 .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隔 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4 Cr 格 5100 25 Mn 钛 54.94 26 Fe铁55.85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B.镒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铭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D.等质量的铭、锦、铁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铭10 .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 是〔〕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A.钱属于金属元素 C.钱原子质量是69.72g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 A. 6000L 氧气经加压可装入40L 的钢瓶中, B.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由于它们由 B.钱原子的质子数是31 D.钱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一.以下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选项是〔〕 是由于氧分子变小不同分子构成8 0轼16.00 16 $破32.06D.碱有C.氧和C.分子①M ②Mg2♦③1L以下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C.硫酸、盐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原因一一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分子构成不同1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二、填空题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窕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根据下表答复以下问题:、族周4I A II A IIIA IVA VA VIA VTIA023 Li 锂6.9414 Be 钺9.0125 B 硼10.816 C 碳12.017 N 氮14.018 0 氧16.009 F 氟19.0010 Ne20.18311 Na 钠22.9912 Mg 镁243113 Al 铝26.9814 Si 硅28.0915 P 磷30.9716 S 硫32.0617 Cl 氯35.4518 Ar 氮39.95〔1〕8号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 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0〔3〕某粒子结构示童图为,该粒子所表示的符号是::〔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上表中的元素〔填元素符号〕.14.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从上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碘元素在人体中属于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2〕 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形成离子的符号,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o15.锌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新标准由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根据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2〕锌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1〕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锌原子在化学反响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6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以下图所示,那么〔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o 〔3〕铝离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4〕假设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都被硅原子替代就得到了制造电子芯片用的高纯硅,那么高纯硅属于〔填 "单质"或"化合物.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II||<>IJIk BC \(1;r¥一•SiPciAr〔1〕晶体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元素位于第 周期,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通过观察发现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它的原子结构中的 相等.〔2〕 IVP 和Ne 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M2+的离子符号是 0 〔3〕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o三、实验探究题18 .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实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 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酰溶液浸过.〔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配溶液的目是〔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拟性的评价19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答复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浓皴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 了,说明.浓氨水\〔2〕如图2所示,烧杯C 装入浓缎水,A 、B 盛放滴有无色酚酎试液的蒸馀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 液体变 红,说明分子,烧杯B 的作用是“〔3〕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然水,将其滴入T 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一会儿,观察到〔填“ba"或"be 〞〕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4〕图3实验与图2实验比照,改良后的优点是.四、综合题〔2〕 一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g,那么一个 氧原子的质量为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以下图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X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以下图中 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写字母标号〕.21 .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 叶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由图A 信息可推测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在B~F 五种粒子中,共有 〔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E 与F 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02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信息.结合表答复有关问题:NK ■ 添一 周期3 Li 锂6.941 4 Be 钺9.0125 B 硼10.816 C 碳 12.017 N 氮 14.018 0 氧16.00 9 F氟19.0010 Ne 氟 20.18三期 第周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1 铝 26.9814 Si 硅 28.09 15 P 磷30.97 16 S硫329617 C1 氯 35.45IS Ar 39.95〔1〕敏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由第12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3〕以下各组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① Na 、Cl ② O 、S ③ F 、Ne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B4. A5. C6. A7. D8. C9. D 10. D 11. B 12. A20.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局部信息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填写字母标号〕. 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 B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C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S DX 元素与磷、氯元素位于同周期,与氧元素位于同一族 15 P磷30.9716.00X 元素17 C11 35.45AB C E>二、填空题13.(1)非金属元素(2)NaCl (3) Mg2+ ⑷ C、H14.(1) 53;微量(2) Cl-; CD: BE15.(1) 65.38 (2)金属(3)失去16.(1) 6 (2) 55.85 (3) 2 (4)单质17.(1)三;包务;:电子层数(2)Mg2+ (3) AI2O3三、实验探究题18.(1)滤纸变成红色:A烧杯中的酚酰溶液变红:氨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肽溶液变红(2)与烧杯内的酚酗的颜色变化形成比照(3)小瑛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仃约了药品,但没有小方的严密:小方的实验可以证实酚酸变红不是由于空气,小瑛的实验无法证实19.(1)分子之间有间隔(2)做无规那么的运动;对照(3) ba (4)环保,无污染四、综合题20.(1) B (2) ^ag (或4a/3g,漏写单位不得分)(3) 3 (或三):A21.(1) 36 (2) 4: B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2.(1) 39.95 (2)盐(3)(2)。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氯化钠D. 铁矿石2. 下列符号中,表示分子的是()A. 2HB. H2C. HD. H+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H2 + O2 = H2OC. H2 + O2 = 2H2OD. 2H2 + O2 = H2O24. 下列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10%的硫酸溶液B. 20%的盐酸溶液C. 30%的氢氧化钠溶液D. 40%的硝酸溶液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NaClD. H2O二、填空题1. 原子的构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 分子的构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______。

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______。

5. 酸是指______。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2. 请简述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请简述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5. 请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B二、填空题1. 原子的构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分子的构成是由原子和化学键组成。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质量守恒定律。

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5. 酸是指能够与碱反应盐和水的物质。

三、解答题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

3. 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是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然后将结果乘以100%。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碳酸钙D. 氢气4.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A.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 剧烈燃烧,发出黄光C. 剧烈燃烧,发出红光D. 剧烈燃烧,发出蓝光5.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通过过氧化氢分解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

2.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3. 铁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4. 碳酸钠的俗名是_______。

5. 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2. 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根据实验操作规范,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四氧化三铁。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氧气的体积。

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计算在完全反应的情况下,4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A5. D二、填空题1. 水(H2O)2. 两3. Fe4. 苏打5.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三、简答题1.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4)收集氧气;(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个小题)
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的体积大、有间隔,原子的体积小、无间隔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4、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7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
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8 、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 碳C
B. 钠Ne
C. 贡Hg D .铝AL
9 、如右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10 、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 都属于阴离子
C. 都属于一种原子
D. 都属于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
为。

12、以下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N;②Ne;③Na;④O2-;⑤Na+。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
是。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
是。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13 、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
.....为。

⑵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
.....为。

⑶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选填“原子”“阳离子”
或“阴离子”)。

1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ⅠA 0
第一周期1 H

1.008
2
He

4.003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第二周期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三周期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2 8 n
+m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是元素周期表中的__ _ _元素,它
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由此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得”
“失”)
电子,是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5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
子 , 阴离子 。

16、【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

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

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16286826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氧、硅、铝、

12(1)③⑤ (2)①②③ (3)② (4)④⑤ (5)②③ 13(1)Na (2)S 2- (3)阴离子
解析:(1)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核外电子数=2+8+8=18,因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m =18-2=16,该离子是S 2-。

(3)若为原子,m =2+8+n ,m -n =10,若为阳离子,m ﹥2+8+n ,m -n ﹥10, 若为阴离子,m ﹤2+8+n ,m -n ﹤10。

14(1)氧 8 6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或原子序数)不同 (2)得 非金属 15(1)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金属 非金属
(3)Na +(或Mg 2+或Al 3+) O 2-(或F -或N 3-)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周期数。

(2)从图示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第三周期的元素是以金属元素开始,然后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收尾。

(3)氖原子的核内有10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

则核外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符号分别为Na +、Mg 2+、Al 3+;核外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氧离子、氟离子、氮离子,符号分别为O 2-、F -、N 3-。

16 【收集资料】化学 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不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D
D
C
A
B
D
【现象与结论】碳、氢、氧【反思与评价】小强的实验方案因为小明的方案中加入了烟灰,产物有可能是烟灰燃烧的产物,而且不能确定是否有氧元素
解析:【收集资料】燃烧和分解后能生成其他物质,所以可以燃烧和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现象与结论】可根据容器底部的黑色物质和资料中的信息判断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容器壁上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反思与评价】小明的实验设计得不够严密,没有考虑到空气中的氧气也含有氧元素,而且加入了烟灰,引入了其他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