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汽车营销课程体系探讨

子: 基本素质 、 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专业技能、 管理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描述 如表 1 。
构 建 一 般胜 任 力 模 型 【。 国 内著 名 管 理 学 学 者 王重 鸣 认 为 , 2 ]
专业技 能
汽 车 知 识技 能 、 产品知 识 ;以客 户为 中心 ,善于 为客 营 销 能 力 、 经 验 户解决 问题 。 技巧 、动手 能力 。
位 职业 能力 为 核 心 ,以行 业 ( 业 )岗位 ( )T 作职 责所 需 的知 识 、技 能 为 准 则 构 建 汽 车营 销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该 课程 体系 企 群
使 用任 务驱 动 、项 目导 向 的 教 学方 式 。
关键词 :构成因素;课程 体系 ;对 比职业教育;前景 中图分类号: G 1. 7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 3 X2 0 ) 3 0 4 — 3 0 9 9 1 (0 8 0 ~0 8 0
V I2 0 l . 4NO 3 .
Au .20 8 g, 0
【 业 与课 程 】 专
基于胜任 力模型 的汽车营销课程体系探 讨
黄 本 新
( 东工 程职业 技术 学 院,广 东 广州 5 0 2 ) 广 15 0
摘 要 : 对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汽 车 营销 专 业 的课 程 体 系 调研 的基 础 上 ,得 出 汽 车营 销 人 员 胜 任 力 构 成 因素 。以汽 车营 销 岗 在
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汽车专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构成、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汽车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
该体系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车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1. 实践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 实践教学内容(1)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2)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维修工艺、维修设备、维修工具等;(3)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检测设备、检测技术、故障诊断等;(4)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5)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维修服务、客户服务、营销管理等。
3. 实践教学方式(1)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汽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2)实训教学: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下,让学生进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实际操作;(3)实习教学:在校内外汽车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实际情况;(4)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项目、竞赛、培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 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操作技能等;(2)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绩、成果等;(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配, 与社会 评价 相统 一 。这样 , 能使 学生 在 比较 客观 才
【 庄琳. 2 】 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战略意义们. 扬州大学
学报 , 0 ( ) 2 6 1. 0
地认识到 自身价值的基础上 , 逐步树立起立足现实而
目标远大的理想信念 。
2 1 第 2期 0 2年
[】刘 云平 , 3 李彩金 , 吴汉勇. 学生理 想信 念和价值观 的 困惑与 大 疏导卟 青 岛行政 学院学报, 0 ( ) 2 56. 0 [ 4 ]黄 凯峰 . 互动 中整合和发展—— 新世 纪 中国社会价 值观 《 在 和青年价值观 的演进 态势》『3代青年研究, 0 ( ) [. ]" - 2 15 . 0
( 接第 5 上 8页 ) 31 项 目教 学法 .
“ 、 、 ” 教 学 做 一体 化 , 以达 到课 堂与 实 习地点 一体基础、 ( )梁 、 柱 墙 、 板和楼梯等钢筋 混凝土等项 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 习, 通过边学边做的 教学方法 , 使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钢筋混凝土工程的
坚 实 的理论 基础 和过 硬 的实践 技能 。“ 教学 做 ” 体化 一 的教学 模 式也 产生 了很好 的教 学 效 果 , 要体 现 在学 主 生 的综合 职业 能力 得 以大 大增 强 。在 实践过 程 中通过 任 务 引 领使 学 生获 取 了专 业 知 识并 构 建 了完 善 的知
“汽车理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汽车理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课程是构成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
课程建设是构建专业特色、推进教育质量工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汽车理论”课程是我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探索“汽车理论”课程的建设规律,加强“汽车理论”课程建设,这不仅对提高“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其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正确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的任务。
“汽车理论”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受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与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将来从事汽车研究、开发、试验、改装、选用、使用、管理、营销和贸易等与汽车相关的工作创造条件。
课程教学大纲不仅要体现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反映人才的培养目标。
“汽车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通过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汽车的平顺性等7部分内容。
我校汽车类专业包括车辆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营销3个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包括汽车底盘、汽车车身、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制造4个专业方向。
在制定“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时既要考虑到各专业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因而对“汽车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不同,又要考虑到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
为此,将“汽车理论”课程分为“汽车理论(一)”和“汽车理论(二)”,其中,“汽车理论(一)”包含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和汽车的通过性等5部分内容,“汽车理论(二)”包含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汽车的平顺性两部分内容。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特色实训体系建设探析

【 关键词】 汽车商务课程
实训体系
【 文献编码 】 i0 99 .s. 5—89 )0 1. 8 d : . 66in 40 98( . 1. 0 o1 3 s 0 C2 1 0 5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主要培养 能在 汽车后 市场生产 、 销
本是 7 0元 。 5 该配件 当天 销售 了 3个 , 售价格 为 80元 。 销 0 利润
1 0元 。 5
也就是太多“ 技术 味” 另一方面 , 了。 缺少配套的实操 和实训课 。
小李毕业 后在一个 汽车快修 连锁店工作 , 一年后得 到老板 的
赏识 , 提拔成为配件经理 。
上任第一 天 , 到一种特殊大 灯缺货 , 遇 于是 向西郊 孙老板采 购, 单价 1 0 0元 , 0 购买 2个 ; 然后发现北郊左 老板 的同样配件更 加便宜 , 又购买 了 2个 , 单价 50元 。 0 公 司的成本核算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 四个配件 的平均成 这
汽 车营销和服务企业 中 , 工作 人员的基本技能 。 商务 如果毕业生
想要在汽车营销和服务企业 中从事汽车商务岗位工作 , 当然必须 掌握这样 的基本技能 。
二、 汽车商务课 程体 系现状 ( 现有课程体 系缺乏汽车商务 内容 一)
事 实上 , 很多职业 院校 , 在 汽车技术 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 体 系中 , 重缺乏汽车商务 岗位的上 岗基础知识 , 严 造成毕业生距 离企 业要求差距甚远 的局面 。 一方面 , 程体系 中的营销课程缺 课 少行业特点 , 即俗话说 的“ 气味”其技术服务课程却离商业很 远 , ,
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

( ) 力结 构分 析 二 能
( ) 一 专业课 程 体 系构建 思路
与 方 法
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 作 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该专业人才
能力 和方法 能力 , 见表 1 。 ( ) 三 素质 结构 分析
课 程体 系构 建要遵 循 职业 教
对 汽车技 术服 务 与营销 专 业 岗位需 要 的专业 知识 进行 归纳 分
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 、汽 车贸易基
构建 工作 岗位 实 际需要 的课
交 能力 、 学习能力 、 知识储备 、 专业 程 体 系是 以首 岗实 际需要 的知识 技 能 、管理 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 , 和能力 为核 心 , 移 岗位 、 迁 发展 岗
具体 内容见 表 3 。
本知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 政治 、 德育 、 体育 、 音乐 、 美育等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
/
一
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培养 出
满足市场需要 的高素质汽车营销专
销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
一
划员 、 服务顾 问 、 手车鉴 定评估 二
如图 1 所示 。
汽车保险理赔员。岗位群结构 目前汽 车后 市场 对从 事汽 车 师 、 要求 ,是具有专科以上学 历 ,有汽车类相关专业背
一 特 别 是 飙 髀 车一 类情 一 业 的 毕 颂 酸 受 到
服务顾 问 、 二手 车销售顾问和汽车服务顾问岗位 。 随着我 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任 汽车销售 顾 问 、
和 日趋成熟 ,汽车供需消费群体对
车鉴定评估师 、 汽车保险理赔 员等
基于首 岗适应 、多岗迁 移 、 可
2 1 年第 2 期 00 9 第 3 卷 1
总 6 7期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探讨【摘要】根据汽车服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生产和服务一体校内实训基地。
【关键词】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工作过程;培养模式;专业建设0 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从企业人才状态分析,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存在大量人才缺口,急需大量的汽车人才;作为高职教育,学生在就业上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并胜任技术工种;与同类专业本科院校比较,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是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因此,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大的长线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根据汽车服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当前实际浅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汽车销售及售后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在面向汽车销售、维修接待岗位培养的基础上,把专业培养岗位逐步拓展到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美容及装饰等方向。
推行职业化标准,实施“专门化”培养模式,深化工学结合的力度。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验水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应着力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指导思想,通过构建“工作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省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综合企业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专业技能要求、职业综合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教学活动以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进行项目化训练,将专业基本能力、单项业务能力和职业能力拓展培养融入到各个任务和项目中,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汽车营销这 门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 核 心课程 ,具有 实践性 、应用 性 、实 时 『 生的特点 。但 目 前 这 门课 所采 用 的各种 教程 在编 写 、 出版 以及 发行 的周期 上无 法
完 全适应 学科 知识 更新 的速 度 ,具 有很 大 的局 限性 。因此 ,
教 师应 在 以教 材 为理论 基本 框架 的基础 上 , 突破教 材 , 补充
程 的改革 ,并指 出该 课程今 后 努力 的方 向。 【 关键词 】 汽车营销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立体化教材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3) 0 1 — 0 1 1 8 — 0 2
学园 l A C A D E MY
2 0 1 3年 第 1 期
汽车营销课程教学 内容 与教学 方法改革 的探索 与研究
杨晓芳 盐城 纺织职 业技术 学院
【 摘 要】 本文结合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改经验 , 通过分析汽车发展现状 ,围绕人才培 养目 标进一步明确 了 教 学目标。文章分别就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种教 学方法以及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方面阐述 了 课
三 教 学方 法 的改革 对 汽车 营销这 门实 践性 较强 的课 程 , 教 学方 法和 手段 的 得 当与 否对 教学质 量有 着重 要 的影 响 , 既要 让学 生掌 握知识
近年来 ,围绕人才培养 目标 , 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专业在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 通过整 合传统课程 ,形成 了以 “ 4 s店工作过程为导 向”的课程体 系, 形成 了汽车营销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 汽车电器设备、 汽车检测技术 、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五门主干课程。其中汽 车 营销是 由 “ 汽 车营 销市 场分 析 ”“ 汽车 购买 者行 为 分析 ”
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汽车营销专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业领域。
为了培养适应这个领域发展的优秀人才,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对策。
一、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促进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建设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汽车营销人才队伍。
同时,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市场环境和行业情况,为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目前,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略显单薄。
课程大多集中在汽车产品知识、市场调研、销售流程等基础知识上,而忽略了更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比如数字化营销、区域营销、品牌塑造、人性化服务等。
这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也难以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一、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根据行业趋势,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
比如加强数字化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相关内容。
同时,更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营销实际操作。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柱,只有拥有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应加强对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创造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
三、与企业深度合作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应同时面向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
应与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汲取企业管理和营销经验,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市场和用户需求,也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培训。
四、总结综上所述,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对未来汽车营销市场需求的适应和培养,是促进汽车行业和汽车营销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创新探索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创新探索徐亚丹 刘冬梅 张鹏飞 邱英杰 郑明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摘 要: 针对目前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失衡,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传统,组织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做好教学资源建设,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利用实践教学培养工匠精神进行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创新性探索;拓宽认识领域,提升政治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考核标准和长效机制。
达到专业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效果,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汽车 课程思政 协同创新 育人将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获得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育人效果。
需要打破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学科壁垒[1],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1 高职课程思政现状分析1.1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不匹配目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2]。
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没有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汽车类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理科类专业课程,注重专业内容而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元素较少。
很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更注重专业课的理论讲解和实践应用,容易忽略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引导。
此外,汽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以汽车后市场为主,从事汽车制造装配、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岗位工作,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导致部分学生对行业职业的认同度低,就业价值观出现偏差[3]。
1.2 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缺乏创新从传统授课方式看来,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讲好课程的知识技能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不够,普遍存在对课程思政改革认识不足,没有更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缺乏创新等的问题。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焦点。
以往陈旧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念将理论改革和实训改革割裂开来,结果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收不到好的效果。
目前,汽车专业为提高教学成效,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而课程项目化改革则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汽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能力的训练。
但是,目前汽车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培养缺乏连贯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很好地形成一条能力培养的主线。
因此,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制定及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制定技术服务与营销服务并重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将对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创新汽车类专业要彻底打破“在黑板上修机器”、“在实验室谈保养”的怪圈,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通过企业调研、兄弟院校咨询以及专家论证等手段,我们按照营销服务与技术服务两条腿并行的原则,来修正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及配件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汽车技术营销、性能检测的知识,具有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维护检测、二手车评估交易及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在汽车营销、检测、评估及服务岗位上,从事汽车交易顾问、配件管理、售后服务及二手车评估等工作,面向汽车后市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新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毕业后自己做小老板的潜能,如汽车配件营销、二手车评估与交易、汽车维护与保养,等等。
为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通过将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形式、运行模式、环境布置引入到教学中,并依据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工作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精髓,构建“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研究与实践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研究与实践作者:汪宏杰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5期摘要: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使课程设置能体现专业特点。
如何结合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结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实际,从课程现状、课程结构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进行研究探讨与实践,并提出自己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研究实践随着汽车行业和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汽车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点。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仍然沿袭了本科院校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如何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是职业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现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及汽车配件销售、汽车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上却往往与培养目标相左,大部分学生既不能很好地掌握汽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不能对汽车销售职业岗位群进行融会贯通,这就违背了职业能力培养的初衷。
目前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不合理学校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侧重于汽车营销方向,面向的是汽车制造企业、汽车4S 店、保险公司和汽车租赁企业的汽车营销及相关岗位,但在课程设置上却安排了税收基础、国际贸易等相关性较差的课程,弱化了汽车文化、汽车4S店管理等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时分配上也没有较好地平衡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科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对各课程的学习也就容易出现懈怠情况。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应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应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介绍了高职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课程特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并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课程建设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之间的桥梁,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学改革应从课程入手,并归宿于课程。
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课程,是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汽营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目标以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切入点,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以国家级高职精品课程为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创设养成健全人格和训练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各类汽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具有汽车市场预测与营销策划能力、能进行市场分析和管理,具备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及车辆评估等工作能力,适应汽车服务、营销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汽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2.1社会需求调查根据对汽车营销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分为三类,主要就业岗位:在汽车销售及维修企业从事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备件管理、信息反馈、保险与理赔等工作;在汽车零部件经销企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经销及管理工作。
基于“4S”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基于“4S”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摘要】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革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重建课程体系,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观。
本文从分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明确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基于“4s”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在职业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不断改革、优化,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4s”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构建和实施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如何构建和实施以“能力本位”观的高职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
我院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组合,构建出反映汽车行业特色,实用性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于“4s”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选择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
对我国高职教育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外课程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世界劳工组织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模式。
国外课程模式有其先进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所在国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我国国情的制约,我们不可能照搬。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通过借鉴国外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体系和模式,逐渐形成我国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创新研究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创新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职业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需要建立起符合行业需求的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本文将围绕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与行业特点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掌握汽车行业的相关知识,包括汽车营销策略、市场分析、销售技巧、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沟通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客户有效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够有效地传达产品信息和销售理念。
3.团队合作能力:汽车营销与服务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行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销售任务。
4.创新能力: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创新的营销策略和服务理念,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高校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育更偏向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
2.课程设置单一: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重点偏向汽车销售技巧和产品知识,缺乏对汽车行业整体运作机制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全面教育。
3.教学方法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需要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针对性地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教育。
1.教学内容创新: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不仅侧重汽车销售技巧和产品知识,还需加强对汽车服务流程、售后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行业的整体运作机制和市场需求。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 7 2 1 ) 2— l6— 3 10 3 0 (0 1 1 0 l 0
2 1 我 国汽车产 销量 均超 10 0 0年 8 0万 辆 , 新世 界 历史 纪 录 。虽 然汽 车 购置 税 优 惠 等多 项促 进 政 策 已 刷
每 百户拥 有家 用汽 车 1 , 2 1 的 6倍 。随着私家 车需 求量 和拥有 量 的快 速增 长 , 一步带 动 汽 车销 2辆 为 0 0年 进 售、 售后 修理 等相关 行业 的发展 , 权威 机构推 测 , 年 的 中 国汽车 后 市场 规模 将 达 50 据 今 00多亿 元 , 车后 市 汽 场 的蓬 勃生机 , 汽车服 务业 奠定 了发展 基础 。为 了满足 市场对 该类 人才 的需求 , 为 围绕 汽车 的研发 、 设计 、 制 造、 维修 、 营销 、 技术 服务 等产业 链 的人才 队伍继 续在 扩大 。 针 对高校 新开 办 的汽车技 术服 务与 营销专 业 , 如何构 建 科学 的课 程 体 系 , 学 生实 施 适用 性 、 效化 的 对 高 教 学 , 他们 培养 成市场 急需 的汽 车服务 人才 , 将 是学 校 目前 专业 建设 的核心 任务 。汽 车技术 服务 与营销 专业 主要侧 重营销 、 售后 服务 和汽 车运用 方 面 , 坚持 以学 生能力 为本 , 培养 适应 市场经 济和 社会发 展需要 , 握汽 掌 车结构 性能 、 使用 特点 、 行业标 准及 营销 相关知 识 , 具有汽 车售 后服务 和相关 产 品销售 的能力 , 能从 事汽 车技 术 服务 和营销 管理 的应 用型人 才 。在校 企合作 、 学交替 、 岗实 习 、 程见 习 等教 学 环节 上 进行 了不 断 的 工 顶 课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践

才, 是当前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 。 高等职业技术 院校开展核心课程 的开发研究 , 为培养高素质汽车营销及汽车技术服务人才有着积 极的意义。
1 、 课程开发研究的 目的 课程建设与改革足内涵建设和提 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 的 重点和难点 。 课程 , 特别是专业核一 1 ,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的关键
[ 基金项 日] 本论文 足2 0 1 3 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 目立项课题 《 基于工作过程 与技能抽 查相结合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开 发与实践 》 ( 项目 编号: 1 3 C 2 7 2 ) 成果之 。 当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汽 车技术服务人才 的市场需求量迅速扩 大, 然 而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已成为汽车服务行业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 因此 , 螭 养既宵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汽车营销及技术服务 高层次人
2 _ 2教 学要 求
考核方式应将理 论考核 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 各占5 0  ̄ , / 0 , 加大实训考 核部分,能够真正检验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理解力 以及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
能力。
汽车营销专业关 于汽车知识方面的课程包括 《 发动机构造》 、 盘构 造》 、 《 i 气车机械基础知识》 等 。但本专业与汽车维修 专业的学生在上述课程 的要求上足有很大差别的, 本文 以汽车构造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 阐明课程
因素。
2 . 4 . 2案 例 教 学
很多高职 院校教师已在高职课程改革方 面做了许 多有益探索,联合食 业专家共 同开发技能抽查的标准和试题库,但基 于工作过程 与技 能抽查相 结合 的专业核心课程 的开发还不太充分 。 从技能抽 查考试标准来看 , 抽查的技能点多、 操作性强, 尤其将核心技 能融入核心课程当中进行综合考评 ,对 号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能力要 求 高, 包括发动机舱 日视检查、 汽车底盘 目视检查、 车辆展示与介绍、 试乘试 驾以及交车服务等多个 内容。因此, 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及教 双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探讨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探讨作者:姚成金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瓶颈,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分析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为汽车后市场的人才供应储备能量,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教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3-02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学历、高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受到汽车后市场的青睐。
这无疑为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生源质量的下降,职业教育体质的不完备、专业师资和实训设备的滞后、课程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落后却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精进。
校企合作作为新时期学校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个局面,它为改善学校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专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持,为企业优秀人才的不断供应提供了保障,为学生的良好就业奠定了基础。
通过合作,将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一、传统教学方法及专业课程的瓶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传统教学仍是以课堂教授为主,课后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脱节,这必将使学生在完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将理论联系到实际的动手实践中去,若同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充分,则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温习理论,从而联系实践操作,这无疑在加大了课时量的同时却又收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能力强、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特点。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立足行业,依托地方,树立面向职业世界、面向工作世界、面向生活世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重构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必由之路。
能力本位教育,简称CBE (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以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即认为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能力。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是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的专业,其覆盖面广,交叉性强,既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又是汽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专业较强的实践性,我们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了“2.25+0.7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力求构建符合培养高素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高职人才的课程体系。
1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基准,整合优化课程设置,制定“2.25+0.7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从实体的角度看,课程的内容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入学要求、学习年限、职业范围、人才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实施条件等要素。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科学基础;具有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知识和从事汽车销售、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配件的营销和管理的能力,能在汽车服务及其相关行业从事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服务、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强化行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我们依据学校的定位目标,同时结合该专业特色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制定了“2.25+0.7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即利用2.25年时间在学校修完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素质拓展课程、部分综合实训课程的学分,用0.75年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大部分的综合实训课程,这种方案的设置既兼顾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将顶岗实习时间和做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连贯起来,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并得以继续学习和提高。
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国外高职教育认为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职业能力,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具有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有目的、符合专业要求、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与他人最佳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
拉尔夫•泰勒把课程划分为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4个基本问题,现代课程理论就是关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目标达成程度的学问。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我们力争构建实用的、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具体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职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综合实训模块课程6个部分。
(1)基本素质课程模块。
有必修的思想品德、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英语、体育、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军事理论等,主要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
课程包括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与维修、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概论等等,此部分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生从事本行业必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是实践教学的基石。
(3)专业岗位能力模块。
课程主要有汽车及配件营销、汽车销售实务、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售后服务实务、汽车市场调查与销售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广告实务,此模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4)职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
课程是校企合作定向班课程,本专业依托与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标致、长安福特、一汽大众-奥迪等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和一些国内中高端品牌集团化企业已开展的校企合作为项目基础,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此部分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学生可以熟悉企业的具体岗位工作。
(5)素质拓展模块。
课程是人文社科类和艺体生活类、军事训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职业和生活品质。
(6)综合实训模块。
课程是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汽车构造拆装实训、汽车二级维护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与考证、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此部分课程群的设置,构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相应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基本素质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综合实训模块课程也相应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主人公意识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优化整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核心课程的改革力度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强调按照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设置相关课程和组织教学。
2.1优化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汽车营销与服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做教学计划时,应优化课程内容,以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适应汽车服务业人才市场的需求,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是完成教学目标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要求教师在认真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本课程的重难点,及时调整、完善、补充相关内容,紧跟汽车行业发展脚步,增加汽车服务新理念、汽车新技术、汽车诊断新方法、汽车维修新工艺的介绍,引入汽车服务营销理念,强化汽车服务生产管理意识,使教材内容与职业实际、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等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并形成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具体做法包括:精简内容,突出专业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取舍、补充、组织编排乃至重新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勤于动手,从而提高学习训练效果。
2.2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巩固专业基础通过对行业、企业、学生、教师、学校等全面的专业调研,确立培养目标,按照“就业岗位-工作能力-核心课程”的结构模式,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就业主要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能力中的作用(表1)。
核心课程确定后,要求该专业教研室根据产业动态、行业发展、企业需要、专业发展,进行切实有效的课程改革,针对专业所有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综合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要求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编写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重新设计教学环节,突出课程特色,体现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最新成果,着重能力训练。
教学方式改革,要求以学时为单位,以知识、能力为依托,安排恰当的教学手段;以课程定位和性质为依据,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课程考核以能力测试为中心,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丰富考核方式。
2.3构建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工作本位学习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总体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结合本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证书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发或创新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新的实践教学形式,着力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4个层次递进、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是:以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以学习过程时间为线索,以实践内容为载体,以实践教学环节为路径,按时间顺序,分能力层次,建载体模块,搭训练平台。
其具体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目的与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分析、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实践教学管理与实施、实践教学条件与保障。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是培养既懂汽车营销又懂汽车技术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实验教学、综合实训(包括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在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我们较为重视如下问题的解决。
2.3.1注重专业能力结构的分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本专业能力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中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训练。
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岗位能力模块课程中的实验,是根据专业特点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实训实习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综合实训模块课程中的实训,是强化学生对专业实践综合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包括到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及其配套产业行业参观实习,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维修、汽车勘查定损、二手车评估、汽车美容等顶岗实习;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汽车服务企业的品牌、服务、管理、维修技术的研究、服务活动,指导学生申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公司的运营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加强对学生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经营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运用和发挥。
2.3.2分层实施实验教学。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实验教学针对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分为3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训,由浅入深地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
基本技能实验主要面对一年级高职生开设,目的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实践基本操作技能,使受训者掌握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的实验、市场调查实验的主要实践技能,具备完成后续课程的实训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