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因材施教的有效组织形式

合集下载

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

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

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是很难做到的,而分层教学则是解决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都能得到发展。

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多方给他们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其有限的智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创设问题的环境。

给各层学生发言的权力,激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思维的发展。

我们的思考和策略:1、个别辅导:一般学生的许多知识和技能不需要老师的特别辅导就能学会,学困生缺乏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没有指导,他们往往不能自然地学会知识,需要提供具体的训练,并且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课上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究和探讨,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带着各自的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同时老师也要挤出时间给学困生以具体的辅导。

2、伙伴助学:为学困生搭配学习伙伴,既有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优等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培养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给学困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

但是组内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层次,因而处于不同的角色地位。

一般的情况是高层次学生唱“主角”,中层次学生是“配角”,低层次学生是“观众”。

长此以往,不利于中低层次学生积极的发挥,小组讨论也会变成一种纯粹的形式。

鉴于这种情况,我采用“组长轮值制”来加强小组间的互动,即由高中低层次学生轮流担任组长。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定期进行置换,这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

“分层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

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

然后,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分层教学的优点是: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更是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摇篮。

缺点是: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值得提出的是:国外的“分层教学”要与“小班化”教学相结合,才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选择隐性的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1、不公开学生的测设结果,只是做到教师心中有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取长补短。

2、有目的性的设计分层练习,意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而发展。

因为理论的提升需要实践的检验,所以我们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为例剖析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

课前研究:因为学生刚刚学习完周长的认识,所以复习部分应该有对周长的回顾。

口述周长的定义并指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新授部分以给枕套加花边为切入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在反馈汇报时要重点扎实(长+宽)*2及长*2+宽*2的方法要让许多个孩子都明白这个道理,强调说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好课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1、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2、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自主性又称独立性,指不受外部强迫与控制,独立、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等;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和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上,主动性强调学生有高的成就感,强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参与以及强的合作交往能力;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3、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一方面,从科学理性出发,努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技能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并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从人文性、社会性出发,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关注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潜在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学习1、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2、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3、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4、鼓励创新.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四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1、课堂驾驭能力.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容量适当、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2、实践操作能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3、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果进一步将之从观念角度加以归纳,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的课程观、现代教学的知识现、现代教学的学生观、现代教学的质量观.二,好课的特点一新1、理念新.能够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2、思路新.能体现省时高效的教学原则.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二活1、教法灵活.“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教学用时少,效果佳.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的达成度高,做到教与学的最优化.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各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用活教材.用教材教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得心应手,才能把课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每节课都有教与学的目的,按照三维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更不局限于教学的预案,应适合于所教学生的学.在课堂活动中,把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达成”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知、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形成能力.3、教活学生.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不至于“死”.教师在课堂上应诱导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只有学生有所疑才有思维活动的深广度,知识才能学的活.三实1、教学内容要充实.首先应当二次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授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科学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环节,有效组织学生的参与策略和内容;其次是把学科教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2、课堂训练要扎实.力争做到边讲边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特别是教师要认真选择练习内容和练习的时机,做到练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反馈要及时、准确、高效.不做无谓和重复性题目3、教学目标要落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间通过互动达成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时间和空间有充分保障,学生能够对知识真正理解、把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校正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要达到由传授知识向训练方法转移,以知识为载体重在方法的形成;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转移,重在增大思维空间,培养灵活接受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转移,提炼教材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4、教学过程要真实.做到“以学定教”,教学形式不做秀,能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教师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案;能对全体学生有所启发和提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针对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网络体系.三有趣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自然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1、导入激趣.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期待结论的得出.2、教学过程的激趣.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应不断激趣,让学生保持好奇,以使学生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全过程的学习.教学设计上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四有激情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语言的穿透力、磁力、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当的体态语等都可以使课堂高潮迭起、趣味横生.三,全国语委会专家学者对好课的看法一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四教学方法得当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五教学效果好包括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四,一堂好课标准的多角度分析一根据现代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很强的“教与学”活动.因此,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4、教师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二新课改下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1、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课堂要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3、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个个活跃.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做到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5、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三从理念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自主学习的程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2、合作学习的效度.合作学习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3、探究学习的深度.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等问题.5、依新课标施教.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四从操作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联系阅读.“联系”即综合或彼此接上关系;“阅读”即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联系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2、主动问答.即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3、自主讨论.4、自评互判.5、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五从教学理念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六从教师行为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5、语言清楚、得当、艺术,并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6、教学脉络清楚,不拖堂.7、多媒体和板书配合得当体七从学生表现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八从教学内容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1、要有足够的本学科基本、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2、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概念明确、重点突出.。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因材施教策略及案例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因材施教策略及案例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因材施教策略及案例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因材施教策略及案例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在不断发展,高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

因材施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探讨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简称DI,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该策略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等需求。

二、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1.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Layered Teaching)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它将整个班级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定制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将学生分入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的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分享。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Case Study 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三、案例分析以理论为基础,案例为载体,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以下是两个案例分析。

1.关于电磁感应的案例分析在学生学习电磁感应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础知识。

分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分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践探索武隆陈君【内容摘要】在分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每个学生获得足够的语言交际机会,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学生围绕教师所创设的话题进行生生和师生语言交际,从而大大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合作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找回失落的自信,达到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合作精神的发展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成功的事业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下面是我对小组合作和分层次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的含义与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它倡导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分层次教学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它立足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研究,以目标分类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都能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使英语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地完成,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论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有效结合

论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有效结合

论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有效结合作者:陈倩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9年第05期【摘要】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合理的分层和科学的分组,从而使两者效能最大化是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核心素养【作者简介】陈倩,江苏省南京三中文昌初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究》(课题号:L/2018/174)课题研究论文。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

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解决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好”的现象。

小组合作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能通过组内的互帮互助和组间的互动竞争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都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两者的结合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下文将分别描述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的优势所在,并就如何进行合理分层,科学分组,将两者有效结合进行具体阐述。

1.有效“托底,推中,提优”。

目前普通初中同一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语言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

学生间的巨大差异导致老师统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班级所有学生的需求。

而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分层,还要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分层。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大幅提高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设置更高难度的任务提升优等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兼顾到了所有学生。

2.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水平各有千秋。

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互通有无,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分层教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分层教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数学“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个人实施计划2013年学期初,我们数学组开始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模式是:检查预习,确立目标;展示提纲,指导自学;师生交流,小组合作;课堂要求,分层实施;达标检测,总结提高;分层要求,布置作业。

l、检查预习,确立目标。

要求教师根据上堂课布置的预习提纲,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

确立好教学的层次目标,这是实现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

目标一般分为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

所谓浅层次目标,即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传授和教育。

所谓深层次目标,即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

层次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基础。

这一步的实施我将采用课前发放预习提纲的方法,让学生能有目的的预习,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2、展示提纲,指导自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

提纲的设计。

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层次性。

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依据提纲动口、动手、动脑,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这一环节我将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抓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立学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习惯。

3、师生交流,小组合作。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组织好学习者“学”的活动。

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小组成员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学生分组要合理,分工要明确。

4、课堂练习,分层要求。

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对各层次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

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选择练习,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

我将练习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思维训练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5、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近几十年来,小组合作学习(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GCL)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当今许多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及利用该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可以实现学生间有效的信息传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有助于学生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积累技能和知识、扩展思路、拓展视野。

它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成员间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人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分层次教学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分层次教学是指基于学生的学习背景,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学习的内容组织成多层次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分层次教学可以使同一个班级中拥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同时又能进行更多形式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达到最大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将学习内容划分成多个分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安排他们进行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研究小组中不同程度的辅助,以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活动时,学生不仅要学习课程内容,同时还要发展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习内容与能力综合训练的多种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有效地分配和组织学习活动,以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

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

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是经市教科所批准的市级“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一、课题简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分层与小组合作,促使二者的有效结合。

尝试在同一小组内实现优优,中中,差差分层,进而优带中,中带差,培优补差,相互带动弥补,协作促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尝试努力促活课堂,变静为动,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每个个体从零参与到主动参与。

优中低相互带动,相互制约,努力让各类学生主动抓取参与机会,尝试参与小组自主管理,在参与中激活,在参与中成长。

本课题实现同一小组内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寻找个体最近发展区契机,进而把相互协作延伸到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尝试如何把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结合起来,不是单纯的分层教学,或者小组活动学习,而是分层与小组合作的有效结合。

尝试如何分层才能实现在同一小组内同质与异质结合。

教学分层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实践。

尝试管理分工分层与小组相互协作。

二、课题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1.课题的研究背景近年来,我校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学校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尖子生突破以及竞赛培养方面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科技发明和素质教育方面更是硕果喜人。

然而,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如何突破目前的教学瓶颈?这是一直困扰着学校长足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入校的高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智力,能力,兴趣,进步幅度参差不齐,而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的平行班班级授课制,“一锅煮”、“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并抹煞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带有强制色彩的“整齐划一”,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的独特存在,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合理分层,实现“利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发展”的目的。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个体的发展都有一个最近的发展基础和突破点,也就是最近的发展区,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难度,进度,进而达到最近发展区,就有必要“分层教学”。

浅谈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又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

新课标考虑到有诸多因素所造成学生的差异,强调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面对新课标,如何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发现“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能创造一个面向全体,适应个别,开发利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良好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把分层教学理论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接受的需要,从而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下面就谈谈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1、“分层设计、分层教学”模式“分层设计、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上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次,采用演示型、导向型和自主型的教学方式,设计多层的任务,以学生自主探索、教师扶优帮弱的手段实施分层教学。

如新课标中的“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是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我们就采用演示教学法,利用媒体平台统一演示讲解,让学生做一些典型的基础练习,熟练掌握数据的自动求和、求平均、最大值、最小值的计算、一般排序和分类汇总。

练习时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相邻两人互帮;教师轮回指导扶优帮弱,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而“数据的透视表”则是难点,课标要求学生应掌握分类汇总和设置数据透视表的操作步骤、使用场合及数据透视表的内涵。

部分学生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要进行分层设计与分层教学,把“数据透视表”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任务,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做简单的数据透视表,设计基础性练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其自信心。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分层教学铸就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分层教学铸就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分层教学铸就高效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学。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各小组共同完成相同的任务。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应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学生的分组分层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自然组,每组内都有学习好、中、差的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学习分为独立完成学案、组内交流讲解、班内展示交流、个人反思四步完成。

因为是同质分组,小组成员水平相当,彼此之间没有自卑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也敢于争论。

小组中的“佼佼者”给成员讲解得很耐心,同质小组学习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分层次制定,以学案的形式呈现在上课前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制定优、中、差三类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学案的形式给出学习目标、任务,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组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组学生要求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组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素质。

教学过程就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全体”“提优”“补差”三条线索,在课堂提问上要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小组成员想学就会,学就有收获,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

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

四、学习过程分层次学习过程中必须先自学再合作。

在小组讨论前,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跟合作主题相关的内容,并把要点及时记录下来,带着初步的观点,来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有效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分层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分层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分层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分层教学是有效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形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1 对学生分层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组。

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2 对教学内容分层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

因此,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

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

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

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

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

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

3 指导学习方法分层教学利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解题活动为中心。

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情况随时调控。

一方面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扩充原来的认知结构。

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

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合人的个别差异,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学生个别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课程设计、学生分班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而分层教学作为一项面向全体,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改革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一、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想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提升人”。

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具有性格、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方面的特征,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并不单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由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而“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其主要体现三点要素: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学生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让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等都为我们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科学证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也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但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进的学生,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也不能抑制学有余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法”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法”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法”作者:彭永珍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5期摘要:初中数学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点教学科目,对于学生小学时期的知识巩固以及高中时期的知识铺垫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升学率等因素的考虑,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过于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对于后进生的学习往往没有太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差距,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相违背。

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法,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强迫性学习走向了自主创造性学习,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递进课堂教学尝试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上课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教师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智能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层次上,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

为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性地把“分层递进”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递进”教学法概述“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评定,重新调整层次,优升劣降。

“分层递进”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晋升层次,它对不同水平或不同需求或不同定位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应用1、划分小组层次,合理进行升降。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应该有足够的了解,新生的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绩为主要依据;其他学生主要应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期中考试成绩,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为主要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分层次教学研究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近年来,分层次教学作为解决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采纳。

它以学习者的不同水平为基础,提出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习者的能力。

针对分层次教学的提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观点进行分类如下:首先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小学和初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其次是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高中学生,他们可以基于自身不同水平的特点,根据学习内容,分组探讨,在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再次是对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实验、论文撰写、课程设计等学习领域,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分层次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都可以更加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更好地促进学习进程,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拓展,从多种角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

比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学生安排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报告、演讲、研讨会等活动,查看学生在不同课程领域的表现,检验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分层次教学中的作用巨大,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交流合作共享—我的教学主张

交流合作共享—我的教学主张

交流合作共享—我的教学主张数学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的交流、合作与共享就成了达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交流、合作与共享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对交流合作共享这一教学主张的理解与实践。

斯宾塞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学习不止为了美好的将来,我们要让学生把握每一个阶段,让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人生最重要的回忆,所谓“为所当为”就应该是如此,让学生在学生时期,通过我们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学生时代,不要以后回首过往只是用枯燥描述乏味的童年,让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不止只有网络,还有充满欢快的校园生活。

人与人的交流才是实现快乐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共享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灵感,体验学习快乐----这就是我的教学主张。

一、教学主张的基本宗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并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

其中,核心素养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主张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课堂寻找自我,每个学生都是属于自己的,我的课堂我做主,在课堂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我的教学主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方法,在交流合作中寻找思路,在共享中寻找答案。

浅谈分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浅谈分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浅谈分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摘要:教学活动要面向整体学生,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课题。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中图分类号:G6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8)07-157-01教师根据学生的潜力倾向、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进行科学分层,每个层次内的水平比较接近,以此实现区别施教,这就是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借助小组合作,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均安排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能够实现更好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和发展。

合作学习目标要明确。

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前提是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从因材施教理念出发,依据教学对象的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各项能力差异将他们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每组各个层次的学生有两个,组成六人学习小组。

同时,小学数学教师需坚持“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观念,将学生分成竞争、协作等能力均衡的小组,并明确合作学习目标,由纯粹的师生交流转变为生生、师生之间立体式、全方位交流,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特征”时,教师在正式开学不久之后就应将班内学生组建成多个科学合理的层次性合作学习小组,在学习本章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并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诸如学困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比较,能够初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且学会画高;中等生:以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优等生则不仅需要掌握以上知识,还应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练习,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有三个关键词,选课,分层,走班。

分层教学是为了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那么,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不同。

分层教学,是按照单科成绩,把学生分成ABC三层,让相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听课,这种教学方法,比原来不分层次的教学,进一步实现了因材施教。

这种教学方式,仍然强调教师“教”的作用,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

它假设成绩相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相同,这种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不同层次的学在同一小组内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中心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作用是点燃、点播和点评,学生本身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差异缩小差距。

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即提高能力,培养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

分层教学,强调教为中心,教师是最大资源,学生之间基本不发生学习关系,不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为中心,学生是最大的资源,学生之间互学互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两种教学观念产生两种不同的课堂模式。

学习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去接受新的信息,并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方式建构成一种体系。

建构需要两个条件,内在条件是已有知识和建构能力,外在条件就是能够接收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分层教学,是假设这些成绩大体相同(实际不可能相同)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建构能力(其实也不可能相同),由老师一个人提供信息,让学生进行建构。

小组合作学习是具有不同基础(已有知识和建构能力)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内进行学习,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除了接收老师的信息,还可以从同组的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那里获得信息,由于信息源增加,建构的效果一定会好。

小组合作学习就像打麻将,四个人一组,每个人抓到手的牌不同,每一个人的思路也不同,但都是通过建构,让自己的牌“上停”,然后等待“和”。

如何上停,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通过自己抓牌,别人打牌的吃牌和碰牌,逐渐构建成一个体系,即上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因材施教的有效组织形式——兼评河南省灵宝市第四中学的经验王敏勤“因材施教”是一个传统的教学原则,历经千年而不衰,正说明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个别化教学(如过去的“私塾”和现在的“家教”)的情况下,这一原则容易实施,但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面对全班四五十个学生,教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确实是一个难题。

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组织形式就是分层教学或小组合作学习。

一、分层教学的做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把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为几个层次(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或上下两层),在教学目标、施教方法、达标测试等方面做到分别要求,力求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一种成功感。

分层教学又分为单班分层和连班分层。

所谓单班分层是行政班不变,在班内把学生分为几层。

所谓连班分层是几个平行班在行政班不变的情况下,在某几门学科教学时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编班,走班上课。

在分层教学方面,河南省灵宝市第四中学有着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灵宝四中是一所初中学校,他们的单班分层(即班内分层)的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科的综合成绩,每六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分为A、B、C三层,即A 层(5、6号),B层(3、4号),C层(1、2号),学生课桌面对而坐,即:5、6号学生居中对坐,两边分别是1号和4号相对,2号和3号相对。

这样,在一个小组内,优、中、差相互搭配,互查互助,实现共赢。

在具体做法上包括目标分层、施教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

(一)目标分层根据《课程标准》,为每层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一般包括三层目标:1. 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属于低层目标。

2. 一般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地运用与理解的部分,属于中层目标,B层和C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3. 发展目标: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属于高层目标,C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的学习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B层学生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的运用;C层学生能理解掌握性质推理过程,具备从特殊向一般抽象的概括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性质。

各层次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该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施教分层施教分层的具体策略是:对A层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扶着走、多鼓励”的策略;对B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多反馈”的策略;对C层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策略。

简单说就是:A层学生扶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对A层学生筑好台阶,补好旧知识的缺陷。

例如,八年级数学“分解因式”有一道题:把多项式16(a-b)2-9(a-b)2分解因式,对于A层学生来说,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

可以把问题分解成三个问题,把下列各项式分解因式:①x2-9y2②16x2-y2③16(a-b)2-9(a-b)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坡度就小多了,第一、二道题要求A层学生掌握,第三题要求B、C层学生掌握,同时鼓励,A层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另外在课堂提问方面也要做到分层要求:对A层学生的提问应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B、C层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课堂提问应是重点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三)作业分层课堂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过程,它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目标的分层,每章节、每课时的作业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层次和弹性。

课堂作业分两层设计(A层为一层,B、C层为一层)。

A层的作业做课本上的基本题,题量适当减小,难度一定降低,拓展性、灵活性、计算繁琐的题不要求他们做。

反馈检测题的设计分为三层:A卷占60%的内容由课本中的练习题组成,B卷有20%较难题和20%拓展题,是自选题。

B层学生可做较难题,C层学生较难题和拓展题都要做。

(四)评价分层不用一把尺子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相信: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学生。

在课堂提问、演板练习、书面作业、课外辅导中,应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善于用表扬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对于C层学生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B层学生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他答的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鼓励,如果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学习上的信心。

对于A层学生在评价上不挖苦,不讽刺,而是及时鼓励,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给予肯定,从而树立他们上进的信心。

保护A层学生的成功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通过成功,从而达到不断成功。

这种单班分层或班内分层的做法,一般是根据学生各门学科的综合成绩分层,但还具体不到某一学科,对于一些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学科还顾及不到。

而连班分层就可以根据学生某几门学科的情况打破原来行政班的限制,按照某一门或两门学科的学习水平分成教学班,针对性更强。

灵宝四中的做法是“小单元自主流动分层”和“大单元自主流动分层”。

分层教学主要是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学科中进行。

1.小单元自主流动分层教学相邻两个平行班为一个单元,根据数学和英语两科阶段考核成绩,参考其他学科大致分为两层,两科成绩相对弱的分为A层流动班,两科成绩强的分为B层流动班。

上课时,A层上英语课,B层上数学课,下一节课交换(A层流动班和B层流动班仍需适当分层),其他课按原行政班上课。

2.大单元自主流动分层教学小单元分层主要是依据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综合成绩分层,但有的学生数学差英语不一定差,反之也是一样。

为了克服学生在数学和英语学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可以实施大单元分层。

其具体操作方法为:每4个平行班为一个大单元,分成两个小单元。

在重新分成的两个小单元中,分别根据学生的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把学生分成A、B两个相对固定的层次,但又是动态自主流动的教学班。

进行大单元分层,在每个实验班仍需实行班内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与传统的分重点班与普通班不同的是,分层教学不是遗弃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而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个班的学生大致在一个学习层面上,也便于老师组织教学。

分层教学对学困班要注意的是:1.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对学困班的学生要优先配备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方法灵活、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的老师,责任心强、有耐心、有爱心,亲和力较强,这是大前提,是关键。

这和过去重点班配优秀教师,普通班配一般教师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2. 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好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家长疑虑,克服虚荣心,让学生和家长对分层教学、因人施教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落后是暂时的,要确定好自身学习发展区,把自己的位置定好。

3. 在教学上,不管是英语还是数学,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补基础知识。

如初中英语要从七年级音标、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最基础的知识补起,建立英语单词卡片,随身携带,利用课余的边角时间(饭前、饭后、睡前等)强化记忆、理解。

数学同样要降低学习目标,减少难度,腾出时间补七、八年级的欠帐或漏洞,要从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定理、公式、基本例题、练习题补起,补知识、补方法、补心理,保证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学有所得,有成就感,充满信心,不断进步。

4. 建立过关制度,基础知识要步步清、堂堂清、人人清,循序渐进,循环往复。

根据学生状态随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鼓足学习勇气,不断总结学习方法,调整好学习内容和进度,保证学习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单纯的分层教学,仅仅是解决了“层”的问题,但还不能保证关注到每个学生。

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被关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两个人一个小组、六个人一个大组围桌而坐,如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和北辰区普育学校就是如此。

在分组时要考虑到两个人的水平相当,两个人的小组要有一个组长。

每六个人是个大组,大组包括上、中、下三层,这样就能做到组内好学生帮助差学生,做到“兵教兵”。

全班总的分组原则是大组之间均衡,便于相互竞争;大组内部分层,便于相互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要掌握的原则是: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是二人小组相互检查,没有检查就没有帮助,只有学生自己动脑了才能真正对知识理解。

实践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

如语文和英语的朗读,两个人相互检查,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相互指出不足的地方;如书面练习,两个人交换检查,相互批阅,不会的问题相互帮助。

这样能关注到每个学生。

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六个人的大组讨论解决,六人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某一问题只要全班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急于讲,先让学生说,不会的问题老师再点拨。

这就使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也使合作互助落到了实处。

所以小组合作是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实际上前边说的分层教学中也包含了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包含了小组分层的原则,所以二者是一致的。

以上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因材施教的两种组织形式,可供老师们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