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gnss简单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南方GNSS连接CORS指南16.

南方GNSS连接CORS指南16.

南方GNSS连接CORS指南16.南方GPS RTK 连接CORS说明:南方GPS有两个天线接口,GPRS表示网络模式天线接口(即需要用到短天线),并且需要插手机卡,UHF表示电台模式天线接口(即需要用到长天线),无需插手机卡。

CORS属于网络模式。

1、接好天线并启动仪器(仪器右边I即为开机键)与手部(左上角按键为开机键)。

2、通过蓝牙将手部与仪器连接:双击桌面下面蓝牙快捷键(或者在设置——控制面板寻找)打开蓝牙设备管理器,点击扫描设备搜索需要连接的仪器(通过机器号判别,机器号(15位账号)贴在仪器安装电池处附近)。

双击对应账号出现串口服务,双击串口服务出现连接蓝牙串口服务,选择一个串口号并确定。

在串口管理可以看到连接的仪器(设备名称)与对应建立的串口号(例如COM0)。

若手部与仪器之前已连接过并且保存了串口则不需要自己新建串口号,记住对应的串口按OK退出。

3、双击工程之星(EGStar)打开工程之星,点击配置——端口设置,选择相应的端口号(见上一步)按确定同时退出。

即手部与仪器的连接是通过串口号连接。

4、点击配置——仪器设置——主机模式设置——设置主机工作模式,下一步,选择移动站将仪器设置为移动站,确定(若已是移动站模式,则跳过此步)。

点击主机模式设置——设置主机数据链,下一步选择网络,确定。

以上即将仪器设置为移动站,网络模式,不同连接方式设置不同,对应功能不同,本次只讲连接CORS。

5、点击配置——网络设置,寻找需要连接的网络点击编辑,若没有则自己增加。

进入网络配置,1)名称:j_lg 2)方式:NTRIP-VRS(若是基准站选择EAGLE) 3)连接:GPRS/CDMA4)APN:cmnet 5)地址:218.87.136.148 6)端口:2101 7)用户:hao1238)密码:hao123 9)接入点:CMR,确定。

网络设置成功后确定退出,点击连接。

全部连接成功表示连接好了。

6、点参数校正:在工程之星里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一般为日期),点击椭球页面,选择目标椭球,确定退出建立新工程。

gnss静态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gnss静态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静态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获取地球上某个位置的精确坐标。

以下是GNSS静态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基本步骤:准备设备:确保使用的GNSS接收器和天线具备足够的精度和功能,并充分充电或准备电源。

设置控制点:选择适当的控制点,这些点的坐标已经知道或已经测量过,并且在测量区域范围内分布均匀。

设置测量站:在待测位置附近选择一个合适的站点,确保站点没有遮挡物且能够获得良好的卫星信号。

连接设备:将GNSS接收器和天线正确连接,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数据采集:启动GNSS接收器开始数据采集。

采集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般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后续处理软件或服务中进行数据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差分改正、数据平滑等。

结果输出: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最终的测量结果,包括位置坐标和精度估计等信息。

注意事项:选择良好的测量站点:确保测量站点没有遮挡物,如高建筑物、树木或山地,以获得良好的卫星信号。

提前观测:在进行正式测量之前,进行几分钟的预观测,以确保接收器获得足够的卫星信号并稳定。

避免干扰:避免使用近距离放置有干扰信号的设备,如无线电、手机或电源设备,以减少对GNSS接收器的干扰。

记录测量环境信息:记录测量环境的详细信息,如天气条件、周围环境和任何潜在的干扰源,这对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很有帮助。

多次观测:进行多次观测,以获得更多数据并进行数据验证和一致性分析。

后处理校正:使用差分改正或其他后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参考系统和坐标系:确保使用正确的参考系统和坐标系,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与其他数据的兼容性。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测量仪器是用于进行地球测量和定位的设备,使用GNSS测量仪器的方法如下:1. 首先,选择适当的测量站点。

确保没有大型障碍物,可以接收到多个卫星的信号。

2. 在测量站点设置测量仪器。

将测量仪器放置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并根据指南针校准其方向。

3. 打开测量仪器,并等待其接收卫星信号。

通常,需要等待几分钟来确保测量仪器可以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来进行定位。

4. 在测量仪器上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

通常,可以选择静态模式或动态模式,具体取决于测量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5. 开始测量。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相应的操作,如单点定位、差分定位、相位测量等。

6. 等待测量仪器收集足够的数据。

通常,在进行精确测量之前,需要收集一段时间的数据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7. 完成测量后,关闭测量仪器,并导出、处理测量数据。

可以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GNSS测量仪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遮挡物。

确保测量仪器可以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卫星信号,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每次测量前,应校准测量仪器的方向。

某些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指南针校准方向,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在测量仪器操作前,花费一些时间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以确保正确操作。

- 在选择测量模式时,理解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式来进行测量。

-在处理测量数据时,遵循相关的数据处理规范和流程,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使用GNSS测量仪器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同的测量仪器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细节和特定要求,因此在使用测量仪器前,最好了解并熟悉具体的仪器说明和使用手册。

gnssrtk的基本操作流程

gnssrtk的基本操作流程

gnssrtk的基本操作流程GNSS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差分定位技术,可以在厘米级别提供位置精度,广泛应用于测量、导航等领域。

下面是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详细介绍了每个步骤的操作。

1.设置GNSS接收器首先,将GNSS接收器放置于开阔的区域,确保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然后,将GNSS接收器与导航杆、数据采集器等设备连接。

打开接收器电源,并根据接收器的型号和软件,进行相关设置,如选择工作模式(静态或动态)、坐标系等。

2.设置基站GNSSRTK需要使用两个接收器,一个作为基站,一个作为移动台。

基站接收器的作用是提供高精度的基准位置信息。

将基站接收器放置在已知坐标的位置上,并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其准确位置。

然后,设置基站接收器的工作模式为基站模式,并将其与数据采集器连接。

3.开始差分在基站接收器上,启用差分定位功能,将其设置为发送差分信号。

通过选择合适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将差分数据发送给移动台,以实现实时差分定位。

常用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包括无线电链路,Internet或移动通信网络。

4.设置移动台将移动台接收器放置在需要定位的目标位置上,确保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启动移动台接收器,并将其设置为接收差分信号。

根据接收器型号和软件,选择合适的差分数据源,并确保移动台接收器能够正确接收差分信号。

5.检查GNSS信号在移动台接收器上,检查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质量。

确保接收器能够同时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并且这些卫星分布在天空中的不同方向。

如果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质量不理想,可能需要调整接收器的位置或方向,或移动到更加开阔的区域。

6.开始定位当接收器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并且通过差分信号进行修正后,就可以开始定位了。

启动接收器的定位功能,并等待一段时间让接收器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算。

在解算过程中,接收器会计算出移动台相对于基站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7.实时显示结果在数据采集器或导航杆上,实时显示接收器解算的位置结果。

南方gnss 一个已知点求取方法

南方gnss 一个已知点求取方法

南方RTK参数的求取及操作流程(采用一个已知点求取参数)当我们到一个新的测区时,首选要做的工作就是得到我们坐标转换参数,在电力及石油行业,一般都是用一个点来求取参数,当线路到达下一已知点时,重新校正新的已知点。

1、基站架设在未知点或已知点;进入工程之星,将手薄联通移动站主机,确认一切工作正常;2、新建工程 (输入作业名、输入坐标系、输入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工程"->"新建"->输入作业名->"ok">选择坐标系->"下一步"->输入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确定"3、到一个已知点上,操作校正校导工具->校正向导->①基站架设在已知点时选择基站架设在已知点(输入当前基准站的已知点坐标、仪器高)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时选择基站架设在未知点 (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点坐标、仪器高)注: a.S82系列基站仪器高为点到主机橡胶圈的斜高b.S86系列基站仪器高为点到测高片的斜高c. 南方所有型号的移动站高推荐使用杆高,高度为实际杆的高度4、输完已知坐标后,点击“校正”,将移动站气泡对中后,点击“确定”5、检校另外的已知点,到另外的已知点上按“A”测量,对比已知点有无问题。

确定正确后执行别的操作。

6、到达第二个已知点,需要校正时,重复第三步。

特别注意: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在一条线路上提供了较多的已知点,或是在一个小区域作业时用到,并且距离不宜太长;因为一个已知点是不能控制坐标系旋转的,所以在实际作业过程事先需对本地区采用单点校正后的精度先行确认。

当校正完一个后再到第二个点时,发现测量出的第二个坐标与已知坐标超出我们作业的精度要求时,需放弃使用该校正方法,采用两点或两点以上进行校正。

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一)

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一)

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一)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简介GNSS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精密定位技术,通过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和无线通信设备,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

步骤一:设置基站1.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GNSS接收器作为基站。

2.连接天线到GNSS接收器上。

3.打开GNSS接收器,进入设置界面。

4.设置基站的位置坐标等参数。

5.开启基站的无线通信功能,以便与测量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二:设置移动设备1.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GNSS接收器作为移动设备。

2.连接天线到GNSS接收器上。

3.打开GNSS接收器,进入设置界面。

4.设置移动设备的位置坐标等参数。

5.开启无线通信功能,与基站建立连接。

步骤三:数据采集1.确保基站和移动设备已成功建立通信连接。

2.在移动设备上选择相应的测量任务。

3.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并记录测量点的坐标信息。

步骤四:差分处理1.将基站和移动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差分处理软件。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差分处理,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3.生成差分处理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信息和精度评估。

步骤五:数据后处理1.将差分处理结果导入数据后处理软件。

2.对测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3.生成数据后处理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信息和其他分析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可以利用GNSS RTK技术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不仅可以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地的监测等领域,还可以在地质灾害预警、导航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

注意:本文仅为GNSS RTK的基本操作流程介绍,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因设备型号和软件版本等原因有所差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是一种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导航、定位、测量和时间同步等应用。

为了正确操作GNSS接收机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操作规程。

1. 安装和放置:在安装GNSS接收机时,应选择一个空旷的位置,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挡住卫星信号的物体。

接收机应放置在水平稳固的平台上,并避免受到震动和外界干扰。

2. 连接天线:使用合适的天线连接器连接天线和接收机。

确保连接器牢固,没有松动。

天线的安装位置要能够优化卫星信号接收,并且要避免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3. 供电和开机:将接收机正确地连接到电源,确保电压和频率与设备规格相符。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示打开接收机电源,并等待其启动。

4. 设置参数:在接收机启动后,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所需的GNSS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等),数据更新频率,采样率等。

确保所选参数与实际工作要求相符。

5. 等待信号:当接收机正确连接和设置后,它会开始搜索和跟踪卫星信号。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在首次使用或重新安装后。

请耐心等待,不要干扰或移动设备。

6. 数据记录和处理:一旦接收机成功接收到卫星信号,它将开始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

根据需要,可选择将数据存储在接收机内部内存中或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实时传输。

请确保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设置准确,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7. 进行定位和导航:当GNSS接收机成功接收到卫星信号并处理相关数据后,它可以用于定位和导航。

通过正确配置GNSS接收机,您可以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导航。

8. 监测和维护:定期监测接收机的工作状态和数据质量。

检查并修复任何可能的故障或问题,以确保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接收机进行维护和校准,包括清洁连接器、校准天线方向和检查数据记录的一致性等。

9. 升级和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NSS系统可能会进行更新和升级。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仪器是现代定位技术的关键工具,常用于土地测绘、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和大地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GNSS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确保GNSS接收机和天线完好无损,无松动或损坏的部分。

2.安装天线:选择适当的天线,根据工作条件和安装要求正确安装并固定在测量杆或测量架上。

3.采购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控制点,以提供精确的基线长度和方向,促进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仪器设置1.打开仪器:按下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启动,通常会有启动界面显示连接状态和信号强度。

2.设置基本参数:根据实际要求设置日期、时间、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等基本测量参数。

3.配置测量模式: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实时测量、差分测量或静态测量等。

4. 配置卫星系统:选择使用的卫星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或Beidou等,以提高定位精度和系统容错性。

三、实时测量1.设置基准站:如使用实时差分技术,设置一个具有已知坐标的基准站,并确保稳定的通信连接。

2.数据采集:进入实时测量模式后,开始采集实时数据,观察测量结果并实时分析和记录。

3.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后处理,包括差分数据处理、数据联合处理和坐标转换等,以提高测量精度和一致性。

4.生成报告:整理和分析测量结果,并生成相关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点坐标、误差分析和图形展示等。

四、差分测量1.设置基准站:通过设置一个具有已知坐标的基准站,并与测量仪器建立通信连接。

2.数据采集:同步启动基准站和移动仪器,开始同时采集基准站和测量仪器的数据。

3.数据处理:将基准站和移动仪器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差分处理以消除大气误差和钟差等,并计算测量点的坐标。

4.分析和展示:分析和处理差分数据,绘制测量点的坐标图,并生成报告。

五、静态测量1.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多个稳定的控制点,并测量其坐标作为基线测量的依据。

南方灵锐S86GNSSRTK说明书

南方灵锐S86GNSSRTK说明书
S86 实现电台内置的同时,GSM、 CDMA 、GPRS 模块并 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实现更远距离的作业梦想。
CPU 内核采用了 ARM 架构,速度高达 400MHZ,从而使得 主机能够再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处理速度更高,实时性更强。 文件系统采用标准的兼容 Windows 磁盘文件系统,传输协议采用 USB MASS STORAGE 标准协议,下载速度更快、更灵活。
附录B 年积日计算表 .......................................................................... 59
附录C 联系方式.................................................................................. 60
灵锐s86使用手册第二章s86gps测量系统的硬件21灵锐s86主机s86接收机如图21所示图21s86gps接收机的液晶面s86gps接收机将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电源电台等合为一体高品质液晶屏全合金外壳三防设计使s86gps接收机可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一体化的设计使其极为坚固且电磁兼容性能优良先进的基准站内置发射电台技术使基准站摆脱沉重电瓶和线缆并实现全无线作业能满足简便的操作更适合野外测量
数量
1台 1套 1个 1个 1套 1条 1片 1个 1条 1台 1套 1个 1个 1套 1条 1片 1个
配置类型 标准配置
4
灵锐 S86 使用手册
WA 手簿
1个
WA 电池
2块
WA 充电器及适配器
1套
WA 采集电缆
1条
SD 卡及读卡器
1套
BLUEOOTH
1个
表1:1+1 灵锐 S86 标准配置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配 15/25W 大电台或 2/5W 小电 台及其附属电缆、发射天线。

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程序与要点

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程序与要点

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程序与要点引言: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现代大地测量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通过接收和解算多颗卫星发出的信号,可以精确测量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三维坐标。

本文将介绍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程序与要点。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有良好卫星遮挡视线的测量点,以确保能够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卫星信号。

其次,需要配备一台高精度的GNSS接收器,并确保其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以进行定位。

最后,需要对GNSS接收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GNSS大地网测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在现场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站点,确保其周围没有阻挡物。

接着,在接收器上设置好测量参数,如采样间隔、测量模式等。

然后,启动数据采集程序,并等待一段时间,使接收器能够接收到足够多的卫星信号。

最后,完成数据采集后,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后续处理。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质量检查和筛选。

然后,进行数据的差分处理,将基准站的观测值与移动站的观测值进行差分,从而消除大气误差和钟差误差等。

接着,进行数据的平差处理,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各个观测点的坐标。

最后,进行数据的精度评定,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GNSS进行大地网测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卫星信号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天气影响或周围环境阻挡物的遮挡导致。

解决方法是选择天气良好的时间进行测量,并确保测量站点周围没有遮挡物。

2. 数据采集不成功:可能是由于接收器设置错误或接收器故障导致。

解决方法是仔细检查接收器的设置,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数据处理出错:可能是由于数据预处理、差分处理或平差处理中出现错误导致。

南方灵锐S82RTK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精

南方灵锐S82RTK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精

南方灵锐S82RTK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精一、设备介绍南方灵锐S82RTK是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定位功能。

它由GNSS接收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可以实时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Galileo)、北斗系统等卫星的信号,实现高精度的地理位置定位。

二、设备组成1.GNSS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提供测量数据。

2.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GNSS接收器获取的数据。

3.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采集的数据,生成测量结果。

三、操作步骤1.开机准备:将设备连接到电源,并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2.设置基准站:如果需要进行差分定位,需要设置一个基准站。

基准站是一个已知坐标的点,可以通过连接到网络或使用其他GNSS设备获取其坐标。

3.设置工作模式:根据测量需求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如实时差分模式、静态测量模式等。

4.设置观测参数:设置观测时间、采样率、数据格式等参数。

5.开始观测:按下开始观测按钮,设备将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数据。

6.观测结束:观测时间到达后,按下停止观测按钮,设备将停止记录数据。

7.数据导出:将观测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准备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数据处理: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结果。

四、使用技巧1.避免遮挡:在使用设备时,尽量避免高建筑物、树木等对卫星信号的遮挡,以保证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2.合理设置观测参数:根据测量需求,设置合理的观测时间、采样率和数据格式等参数,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3.基准站选择:选择一个与待测点距离较近并且稳定的基准站进行差分定位,以提高定位精度。

4.数据处理软件:熟练掌握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节省时间和精力。

5.定期校准: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定期校准设备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数据备份:及时备份和存储测量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gnss静态测量的操作流程

gnss静态测量的操作流程

gnss静态测量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GNSS 静态测量的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 GNSS 静态测量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GNSS测量实操(点放样)

GNSS测量实操(点放样)

GNSS测量实操(点放样)坐标放样也叫点放样坐标放样开始前也需要完成坐标转换操作。

我们重点演示坐标转换操作完成后如何进行坐标放样。

首先将待放样点坐标数据用记事本进行编辑,数据格式可以选择CASS 格式:点号,,y坐标,x坐标,h高程,也可以选择点号,,x坐标,y坐标,h高程格式。

文件名后缀改为DAT。

将手簿与电脑进行连接,将数据复制到“中纬”文件夹中。

打开手簿,点击项目标签下的数据导入图标,进入数据导入程序。

数据格式根据自己导入文件的格式选择CASS格式、或者点名,代码,X,Y,Z等格式。

点击导入到项目,这里可选择已有的项目也可以新建一个项目保存导入的数据,点击确定设置完成。

最后点击选择文件,点击要导入的数据名称,点击确定,数据导入完成。

数据处理好后,就可以开始放样了。

点击项目标签下的选择项目图标,选择刚刚导入数据的项目。

点击测量标签下的点放样图标,进入放样程序,这里有放样,地图,图形三种模式,在放样界面点类型选择已知点,点击选择放样点后面的区域可以进入数据列表来选择待放样点,也可以按加号放样下一个点,按减号放样前一个点。

[点号] :当前测量点的点号,默认为放样点点名加后缀"-STK",点击可以输入或修改点号[天线高] :当前接收机天线高设置放样提示:提示当前位置到待放样点需要移动的距离[测存] : 测量一个点[最近点] : 自动搜寻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一个点并选择为待放样点具体操作为:选择放样点4,坐标(117750.669,30905.643,214.202)。

点号默认4-STK,天线垂高输入对中杆杆高,根据下方方位提示,向放样点位移动,点击地图,点位显示在地图上,可以在地图指引下快速找点,当移动到放样点0.5米范围时,手簿会发出蜂鸣。

小幅移动,直至找到放样点位,点击测存,记录放样数据,并在地面做好标记。

该点位放样工作完成。

接下来可以点击+-号选择下一个放样点,也可以点击最近点进入下一点位放样工作。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gnss测量仪器使用方法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指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定位和测量系统,包括GP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

GNSS测量仪器是用于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导航和测距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GNSS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GNSS测量仪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仪器和软件,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确定控制点:在开始任何测量之前,需要确定至少三个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并在现场设置好。

2.设置基站:将一个GNSS接收器设置为基站,通常是在控制点附近,确保它能够接收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

3.设置移动站:将另一个GNSS接收器设置为移动站,携带它在需要测量的点上移动。

同时,移动站也要能接收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

4.连接基站和移动站:通过无线网络或者电缆将基站和移动站连接在一起,确保两者之间正常通信,并确保移动站能够接收到基站的信号。

5.配置测量参数:在测量仪器上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测量模式(静态、动态等)、数据采样率、电波接收频率等。

6.开始测量:在配置好测量参数后,开始进行测量操作。

可以选择静态测量,即在静止状态下进行观测,也可以选择动态测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观测。

移动站可以持续移动到需要测量的点上,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进行数据采集。

7.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测量过程中,两个站点分别采集到卫星信号的数据,包括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到达时间等。

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使用专业的GN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数据校正和后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时,可以使用基线解算、差分GPS等技术来提高精度。

9.生成报告和图形展示: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并使用图形展示工具将数据以图形方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分析。

GNSS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案例

GNSS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案例

GNSS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案例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控制测量作业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地理位置、地表高程以及建筑物、道路等结构的空间平面点位和高程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种GNSS控制测量作业的流程案例。

一、前期准备工作1.任务需求分析:明确该测量任务的目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2.控制网设计: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控制网各节点的位置,以及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

3.控制点选址:根据控制网设计,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并标记,以便测量时进行观测和后续的数据处理。

4.设备准备:检查测量设备,如GNSS接收机、反射器、三脚架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现场测量工作1.安装控制点:将三脚架安装在控制点上,并确保其稳定不动;在三脚架上安装GNSS接收机,并保持接收机与控制点间的测量杆垂直。

2.进行观测:启动GNSS接收机,进行连续静态测量(需要测量时间较长)或快速静态测量(时间相对较短,适用于控制网内部点的测量)。

3.测量记录: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GNSS接收机观测的原始数据、测量点的标记、测量时间等。

三、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3.控制点坐标计算:根据观测数据,利用载波相位测量原理,计算控制点的坐标。

4.质量控制:对计算得到的控制点坐标进行质量控制,如检查闭合差、通过外业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等。

5.控制点坐标输出:将计算得到的控制点坐标输出为所需的格式,如TXT、DXF等。

四、后期工作1.控制点分布图绘制: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点坐标,绘制控制点分布图,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参考。

2.测区图绘制:根据控制点分布图,绘制测区图,将控制网与测区内的其他要素相结合,形成综合的测区图。

以上是一种GNSS控制测量作业的流程案例。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还需要根据任务需求的不同,灵活调整和组织测量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测量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

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一、操作前检查1. 确认GNSS接收机的供电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是否充足;2. 检查天线连接是否良好,确保天线没有损坏或连接松动;3. 检查GNSS接收机是否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因姿态不正确导致精度降低;4. 检查相关附件,如数据线、存储卡等。

二、开机操作1. 按下电源按钮,等待GNSS接收机启动完成;2. 确认接收机屏幕上显示正常,没有异常信息;3. 在无线信号较强的地方进行开机,确保接收机可以迅速锁定卫星信号。

三、设置参数1. 根据需要设置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如单频、双频或多频模式;2. 设置观测间隔、记录频率等参数,以满足实际需求;3. 确认通信端口、数据输出格式等相关参数设置正确;4. 对于不同的任务需求,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四、操作流程1. 在开阔无遮挡地方放置GNSS接收机,确保天线可以清晰接收卫星信号;2. 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观测数据;3. 在观测过程中,确保接收机稳定,并随时注意观测状态,防止出现异常情况;4. 观测完成后,停止记录,保存数据并关机。

五、关机操作1. 长按电源按钮,确保GNSS接收机完全关闭;2. 拔掉天线和其他附件,存放在指定位置;3. 清理接收机外部,确保接收机的清洁和正常使用。

六、注意事项1. 避免接收机受到剧烈震动或异物干扰;2. 定期检查接收机状态,并及时维护和保养;3.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以上就是《GNSS接收机操作规程》,操作时请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GNSS接收机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

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手册

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手册
差成果输出或者打印(参看第二章第五节) .................................................... 33 3.1.7 基线结果检验 ...................................................................................................... 47 3.2 特例处理 .................................................................................................................. 33 3.2.1 基线处理特例 ..................................................................................................... 33 3.2.2 确定合适的历元间隔 ......................................................................................... 34 3.2.3 如何确定合适的高度截止角 ............................................................................. 36 3.2.4 如何剔除无效历元 ............................................................................................. 37 3.2.5 残差图 ................................................................................................................. 39 第四章 动态数据后处理 ..................................................................................................... 40 4.1 处理基本步骤 ............................................................................................................ 40 4.2 软件中涉及后差分功能介绍 .................................................................................... 40 4.2.1 事后差分解算 ..................................................................................................... 40 4.3 动态数据解算 ............................................................................................................ 42 第五章 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 ............................................................................................. 45 5.1 基线向量处理条件设置原则 .................................................................................... 45 5.1.1 选取适当的基线解算类型 .................................................................................. 45 5.1.2 确定适当的基线解算条件 .................................................................................. 46 5.2 外业成果质量检核标准 ............................................................................................ 47 5.3 平差条件、基线向量的选择 ..................................................................................... 49 5.4 平差成果质量检验 ..................................................................................................... 51 5.5 GPS 网外部检核方法.................................................................................................. 53 第六章 工具软件使用 ......................................................................................................... 58 6.1 南方接收机数据下载 ................................................................................................. 58 6.1.1 数据传输软件简介和界面 .................................................................................. 58 6.1.2 菜单项 ................................................................................................................. 58 6.1.3 工具栏 .................................................................................................................. 62 6.1.4 状态栏 ................................................................................................................. 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gnss简单操作流程
1、仪器开箱,安装三脚架,把gnss主机安装到三脚架上,整平,架设电台三脚架并整平,
架设电台天线,把电台挂到主机三脚架上,并连接好电台电源线和信号线,打开电台开关。

2、设置基站:长按住开关键和F键,等六个灯同时闪烁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基站模式(中
间红灯),10秒后,长按F键,听到第二声响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外接模式(右边绿灯)。

3、取出手簿,按PWR键开机,开机后进去主菜单,设置—蓝牙—点击添加新设备—点击
添加设备串号—下一步—输入密码—完成。

点击屏幕上方的COM端口—新建发射端口—选择端口(如COM8)--完成--住此端口。

4、返回到主菜单,点击工程之星3.0—点击配置—端口配置—选择刚才3中配置的端口。

波特率选择115200。

--点击确定。

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并牢记—点击确定—选择坐标系(China/BJ54/38)--点击编辑—选择中央子午线(114)和投影方式(高斯投影)--点击确定—点击确定。

5、点击配置—仪器设置—主机工作模式—主机数据链设置—下一步—外置—确定。

点击
基准站设置—格式(RTCM3)--点击单点定位—点击启动基站。

基站设置完毕。

6、拿出移动站主机安装到测量杆上,安装移动站天线。

设置移动站:长按住开关键和F键,
等六个灯同时闪烁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移动站模式(左边红灯),10秒后,长按F键,听到第二声响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电台模式(左边绿灯)。

7、快速按两下手簿WIN键,切换到主菜单。

设置—蓝牙—点击添加新设备—点击添加设
备串号—下一步—输入密码—完成。

点击屏幕上方的COM端口—新建发射端口—选择端口(如COM7)--完成。

记住此端口。

8、返回到主菜单—打开任务管理器—双击工程之星3.0进入—端口配置—选择刚才7中配
置的端口。

波特率选择115200。

--点击确定。

--点击配置—仪器设置—主机工作模式—主机数据链—电台—确定。

9、点击移动站设置—数据差分格式(RTCM3) --确定。

点击确定回到工程之星主菜单。

10、点击配置—电台设置—把电台通道换到到和主机电台的频道一致—点击切换。

11、20秒后出现浮动解或固定解,证明和基站电台连接成功。

12、(把移动站放到已知点上)点击输入—校正向导—正确输入已知点坐标和天线高
(杆高)--点击校正—精确对中—点击确定。

13、点击测量—点测量—查看屏幕上显示的坐标和输入的已知点坐标是否一致。

(此时
移动站还在已知点上)如一致,则开始测量。

如不一致(差1米以上),则重复校正向导工作。

14、把移动站放到需要测量的点上对中正平,点击向上的黑色箭头—点击保存--(第一
个测量点正确设置天线高度(杆高),以后的点就不用再设置天线高了。

)--点击确定。

15、把移动站放到下一个测量点—对中—正平—点击保存—点击确认。

16、把移动站放到下下个测量点—对中—正平—点击保存—点击确认。

………………
17、测量完毕。

关闭移动站—装箱。

关闭主机及电台—装箱。

18、拿着手簿到电脑前。

打开工程之星3.0.点击工程—文件导入导出—点击文件导出—
选择文件格式(南方cass格式*。

Dat、pn,pc,y,x,h)--点击测量文件—选择4中所见工程的名称—点击确定。

19、点击成果文件—输入成果文件名称并牢记—点击确认。

--点击导出。

(提示信息中
的路径记录下来,一会连接电脑时从这个文件夹下拷贝成果文件。


20、把手簿和usb数据线连接—把数据线和电脑连接—等连接成功后点击浏览—按到
19中所记录的文件夹中寻找19中输入的成果文件。

找到后把其复制到考官制定文件夹。

所有操作结束!!!
南方手持gps使用操作流程
一、手持gps测量成果为wgs-84坐标时,不用进行校正向导工作操作如下
1、打开手簿主菜单—点击HandStar。

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并牢记—点击确
定。

点击配置—记录配置—记录条件(差分3d)最大pdop(5)最大标准残差(1)采集方式(即刻)要素记录形式(手动)--点击确定。

2、GPS设置—端口(com3)波特率(115200)确定。

3、实时设置—选择(整合的SBAS).—点击确定。

4、点击坐标系统—点击椭球右边的方框(选择wgs-84)--点击确定。

再点击确定回到配置
页面。

5、点击工程--点击工程—储存数据—形式(新建元素)--点击确定—点击点类—点击确定。

6、走到下一个点,点击确定—点击点类—确定。

直到测量完毕。

二、当手持gps测量成果为bj-54坐标时,必须进行校正向导。

操作如下:
1、打开手簿主菜单—点击HandStar。

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并牢记—点击确定。

点击配置—记录配置—记录条件(差分3d)最大pdop(5)最大标准残差(1)采集方式(即刻)要素记录形式(手动)--点击确定。

2、GPS设置—端口(com3)波特率(115200)确定。

3、实时设置—选择(整合的SBAS).—点击确定。

4、点击坐标系统—点击椭球右边的方框(选择北京-54)--点击确定。

再点击确定回到配置
页面。

5、点击工具—点击转换—点击校正向导—输入已知点坐标—点击原始点右边的查找—点
击获得当前坐标(采集方式:平滑,平滑点数:5,残差限制:1.5)—点击开始—5秒后—点击确认—天线高(1.5m)--点击确认--(方式:平面和高程)--点击应用—点击确定。

当前参数(使用校正参数)校正完成。

6、点击工程--点击工程—储存数据—形式(新建元素)--点击确定—点击点类—点击确定。

7、走到下一个点,点击确定—点击点类—确定。

直到测量完毕。

三、测量成果数据导出
1、点击工程—点击文件导出—输出格式:dat(Name,y,x,h,Code)--点击输出—点击Program Files文件夹—输入文件名并牢记,--点击Save。

2、把手簿连接到电脑—连接成功后点击浏览—到Program Files文件夹下把1中设置的文件名文件复制到考官要求的目录。

全部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