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导师管理制度
导师管理制度一、目的公司建立导师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导师团队、明确导师选拔要求、规范导师机制,同时,也更有利于新员工、新晋升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二、原则1.导师选拔坚持公开平等、公平自愿的原则,导师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原则。
2.原则上,每一位新员工入职后的试用期内,以及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调整(含晋升)考核期内都需要至少安排一位导师。
三、管理职责1.部门负责人:负责推荐部门内部的合适员工担任导师;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部门推荐的导师进行选拔和考核,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拔、流入流出机制,并定期组织导师培训,提升导师队伍能力,维护《导师名单》(见附件2)。
3.管理层:负责监督和审核,必要时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
四、导师选拔机制4.1部门推荐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团队情况推荐合适员工应聘公司内部导师,并填写《导师推荐申请表》(见附件1),被推荐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全部条件:a.在公司至少满半年,还在试用期的员工不能担任导师;b.近一年绩效等级均在B级及以上,且至少有一次A级及以上;c.完全理解公司产品和业务,是公司公司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践行者;d.沟通表达能力良好,且个人有意愿担任导师。
4.2人力资源评估人力资源需要对部门推荐的员工进行准入资格审核和面试评估,确保被推荐员工符合公司导师选拔要求,并在《导师推荐申请表》中如是填写审核结果和评估意见。
4.3管理层审批人力资源评估通过的被推荐人,由人力资源部提交管理层审核。
4.4导师培训通过以上导师审批环节后,被推荐人需要完成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安排的导师培训课程并完成考试,顺利通过考试者正式成为公司导师团一员。
4.5导师上岗与考核通过以上选拔流程的员工成为公司导师团一员,并根据公司安排带教新人。
导师团名单由人力资源部维护,并根据考核情况定期更新导师名单和考核情况。
员工担任导师期间,人力资源部需定期跟进导师工作情况,关注新员工对导师的反馈,及时给与建议和支持。
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决定实行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为学生提供有经验、能力强的企业导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制定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企业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
2. 意义:(1)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与企业导师的接触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2)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职业发展规划的建立:企业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定位,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二、学校企业导师的选拔和评定1. 选拔标准:(1)行业经验丰富:企业导师需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对所属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专业能力过硬:企业导师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
(3)教学经验丰富:企业导师需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指导经验,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工作。
2. 选拔程序:(1)学校通过广泛宣传,吸引企业导师的申请。
(2)学校根据申请人的资格要求,进行初步筛选。
(3)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面试和评定,选出合格的企业导师。
(4)学校与企业导师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使用期限。
三、学校企业导师的培训和考核1. 培训内容:(1)学校企业导师的角色和职责。
(2)教学指导方法和技巧。
(3)职业发展指导和帮助。
2. 培训方式:(1)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2)学校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导师进行专题培训。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一、制度内容1.导师选拔:由公司根据员工的业务能力、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等因素选择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的员工担任导师。
2.导师职责:导师负责指导新员工的工作,包括教授业务知识、培养工作技能、解答问题等,并提供职业建议和发展规划。
3.新员工安排:新员工入职后,由公司指派专门的导师进行帮助和指导,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4.培训计划:导师根据新员工的岗位需求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业务培训、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等方面。
5.经验分享:导师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活动,分享工作中的案例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战经验,帮助新员工扩展视野和提升工作能力。
6.沟通交流:导师与新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答新员工的问题,帮助其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7.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和新员工共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包括设定目标、确定培养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实施流程1.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公司将安排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包括公司文化、政策制度、岗位职责等方面,为导师的工作提供基础。
2.导师分配:公司将根据新员工的岗位和导师的专业领域和经验进行匹配,确保导师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3.建立导师关系:导师和新员工进行首次会面,介绍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与新员工进行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
4.培训计划制定:导师和新员工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导师指导:导师根据培训计划和新员工的需求进行指导,包括工作安排、问题解答、经验分享等。
6.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和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发展规划讨论,包括设定目标、评估进展和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7.效果评估:公司定期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三、效果评估1.新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培训,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
2.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导师制能够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导师管理制度》
公司《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导师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导师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定制本《导师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导师。
第三条导师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导师与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和谐。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导师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导师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导师管理水平。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导师的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导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
第二章导师职责第六条导师应当全心全意为被辅导者服务,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七条导师应当积极倾听被辅导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促进被辅导者的个人成长。
第八条导师应当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保密被辅导者的个人信息。
第九条导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导师理论和技术。
第十条导师应当对被辅导者的行为和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向公司汇报。
第三章导师选拔与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导师选拔机制,确保导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根据导师的工作表现和被辅导者的评价,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导师奖励制度,激励导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导师监督机制,确保导师的行为合乎公司的规章制度。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导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四章被辅导者权利与义务第十六条被辅导者有选择导师的权利,可以根据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第十七条被辅导者应当尊重导师的劳动成果和个人隐私,保持与导师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合作。
第十八条被辅导者应当按照导师的指导和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得擅自违背导师的建议。
第十九条被辅导者应当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利用导师资源从事违法活动。
第五章导师考核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导师考核机制,确保导师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当根据导师的工作表现和被辅导者的评价,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旨在通过为新员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公司文化、提升工作能力,并达到公司的业务目标。
下面是一份关于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的简要说明,包括导师的选拔和培训、导师与新员工的配对、导师的职责和被导师的权益等内容。
一、导师的选拔和培训1.导师的选拔应根据其在公司中的经验、能力和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耐心和责任心的员工更适合担任导师的角色。
2.导师应接受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导师的基本职责、培训方法和技巧等知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沟通技巧、教学设计、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导师与新员工的配对1.导师与新员工的配对应根据双方的专业领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匹配,以确保他们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基础。
2.导师在与新员工进行配对前,应提供自己的简要介绍,包括个人背景、工作经验和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新员工更好地了解导师。
三、导师的职责1.导师应了解公司的业务和工作流程,并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等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
2.导师应向新员工提供就业指导,包括工作目标的设定、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3.导师应培养新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新员工相关工作的技术要求、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提供实用的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帮助。
4.导师应定期与新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优化工作表现,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四、被导师的权益1.被导师享有平等和尊重的权益,导师不得歧视、侮辱或忽视被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2.被导师可以随时向公司管理层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导师工作不当或违规行为,公司将对此类投诉进行认真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被导师可以选择提前更换导师,但需提前向公司管理层或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公司将酌情考虑并尽力满足其请求。
五、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公司应定期对导师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收集导师和被导师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导师型管理制度
导师型管理制度导师型管理制度的内涵一、制定明确的导师型管理方针公司或组织应当明确规定导师型管理方针,制定具体的导师型管理计划,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导师型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导师型管理方针应当明确规定领导者与员工的合作方式和交流机制,落实员工的导师指导计划,明确员工导师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导师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二、建立导师型管理团队在公司或组织中,应当建立专门的导师型管理团队,培养高素质的导师,制定导师的培训机制,提高导师的领导与指导能力。
导师型管理团队是导师型管理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公司或组织应当重视导师团队的组建和培养,确保导师型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导师型管理团队的建设应当注重导师的专业素养和领导才能,培养导师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导师型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地与员工开展合作与交流。
三、建立有效的导师制度公司或组织应当制定明确的导师制度,明确导师的基本职责与角色,规定导师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导师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确保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得到有效的认可和回报。
导师制度的建立需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励导师积极开展指导和帮助,确保导师型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发展。
四、建立导师型管理文化公司或组织应当倡导导师型管理文化,弘扬导师型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倡导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共赢,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发展与成长。
导师型管理文化是导师型管理制度的精神支柱,能够引导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型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公司或组织的发展。
五、建立导师型管理评估机制公司或组织应当建立有效的导师型管理评估机制,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评估与考核,对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量化评价,倡导优秀导师,激励导师提高工作水平。
导师型管理评估机制是导师型管理制度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激励导师积极开展导师型管理,推动员工的职业发展。
六、建立导师型管理绩效奖励机制公司或组织应当建立有效的导师型管理绩效奖励机制,对导师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对优秀的导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导师型管理制度的发展。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企业导师管理制度一、导师的定义企业导师是指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内部职工,以指导和培养新人、新员工为主要职责,辅导和协助员工提高业务能力的专业化人才。
二、导师的职责1. 指导新人、新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流程;2. 协助新人、新员工熟悉各项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公司内部的各种工作环境和文化;3. 指导新人、新员工在岗位上熟悉企业业务和相关工作流程,培养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4. 了解员工业务水平和发展方向,给出可行性的发展计划并帮助员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5. 定期向管理层汇报受指导员工的培训进度和成果;6. 对于业务水平不到位的员工,导师应该及时发起指导,并整理和总结员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7. 导师还应当定期向新人和新员工传递公司文化和价值观。
三、导师的要求1. 具备技术、业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了解企业各项文化管理。
2. 具有5年以上的从业工作经验,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或者是企业中的管理精英。
3. 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协调能力,善于听取下属的反馈并给予指导。
4.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耐性和耐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有效地带领并协调团队。
6. 具备协助新人和新员工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和经验,能够严格要求员工并帮助员工成长。
四、导师的选拔和流动1. 按照企业的工作需求和导师的个人素质、能力、经验、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由企业进行内部选才。
2. 导师的工作岗位和人员调整,企业应当遵循流动、选派导师的原则,将其更好地利用在企业任职。
五、导师的考核1. 对于企业导师提供的服务、工作绩效,企业应当设立明确的考核标准。
2. 考核应当以反映导师的能力和员工的满意度为主要目标,兼顾导师的工作业绩等其他因素。
3. 导师应当在工作一年后进行一次绩效考核。
六、导师的激励机制1. 在众多的员工中,企业导师是企业中的精英,应当设立比其他一般员工优厚的薪酬待遇。
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企业导师管理,促进导师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导师管理工作,涵盖导师的申请、评审、聘任、考核、退出等环节。
第三条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专业人士作为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四条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
第五条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管理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协调导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六条学校将建立导师信息库,保存导师的个人资料、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信息,以便进行评审和聘任。
第七条学校在选拔导师时,应充分考虑导师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教学能力等因素,确保导师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章导师的申请和评审第八条导师的申请应符合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协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经过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委员会审查。
第九条导师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工作证明、推荐信、教学计划等,经过初审合格后,进入正式评审环节。
第十条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导师的资质、能力、潜力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一条导师评审包括资格审查、面试、教学演示等环节,评审结论将作为导师聘任的依据。
第三章导师的聘任与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在导师评审合格后,将按照合作协议要求与企业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导师的职责、权利和待遇。
第十三条导师聘期一般为一年,期满后可以根据导师的绩效情况予以续聘或解聘。
第十四条导师应当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校和企业的声誉。
第十五条学校将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在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表现,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
第十六条学校将定期召开导师座谈会,倾听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提高学校企业导师管理工作的途径。
第四章导师的退出与权益保障第十七条导师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申请退出,需提前向学校和企业提交书面申请,并经过双方同意。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范文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导师管理工作,提高导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强企业内部培训与指导,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在职导师以及希望成为导师的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实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度保障的方式,激励导师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提高导师自身能力素质。
第四条企业导师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员,亲自关心学员发展,帮助学员解决问题,指导学员实现个人目标。
第二章导师的职责第五条导师是学员的重要指导和帮助者,导师应了解学员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耐心引导学员正确学习和掌握所需技能。
第六条导师应积极参与员工培训和指导工作,根据学员的个人发展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并与学员共同制定并完成培训目标。
第七条导师应关注学员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定期与学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解答学员的疑惑,引导学员的思路和方向。
第八条导师应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并在学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支持。
第九条导师应注重个人形象和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做好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章学员的权益第十条学员有权向导师提出疑问和困惑,获得指导和帮助,导师应积极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员的个人需求。
第十一条学员有权得到及时的回应,导师在工作中要做到耐心,细致,尊重学员的学习进程,不以过高的要求压迫学员,保障学员的学习效果。
第十二条学员有权得到公平的待遇,导师应公正对待学员,不偏袒,不歧视,不因个人情绪和主观偏见影响对学员的指导和评价。
第十三条学员有权得到导师的保密和尊重,导师应妥善保管学员的个人信息,不得随意泄露或滥用学员的信息。
第十四条学员有权自由选择导师,导师则有权自由接受或拒绝学员的求助和指导请求,双方应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第四章导师的权益第十五条导师有权制定学员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对学员进行评估和反馈,对学员的培训进程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搭建更加高效的企业导师制度,提高企业导师的管理水平和导师咨询服务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导师管理工作,导师包括公司内部专家、高级职员、外聘专业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开、公平、透明原则,依法管理,注重激励,促进导师队伍建设。
第四条企业导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廉洁自律意识,忠实履行导师的职责。
第五条企业导师应当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第六条企业导师应当积极传授知识,提高团队整体能力,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第七条企业导师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外泄露企业内部机密信息,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八条企业导师应当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团队协作,不得搞派系活动,不得排斥其他导师。
第二章企业导师选拔第九条企业导师的选拔应当建立科学的标准和程序,综合考评导师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第十条企业导师的选拔应当公开、公正、公平,严格遵守程序,避免任人唯亲,关系户籍的现象。
第十一条企业导师的选拔应当依照岗位工作需求,量力而行,不得盲目扩大导师队伍。
第十二条选拔工作由专门的组织进行,根据导师的实际表现和领导意见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第十三条企业导师选拔之后,应当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导师的咨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章企业导师考核第十四条企业导师考核工作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绩效评价和能力评价。
第十五条企业导师考核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导师的实际表现进行定期考核,不得一刀切。
第十六条企业导师的考核应当公正、公平,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得任人唯亲,关系户籍。
第十七条企业导师考核结果应当体现真实情况,作为晋升、奖励、惩罚等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企业导师考核结果由专门的组织进行公布,接受导师和领导的监督。
第四章企业导师激励机制第十九条企业导师激励机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和惩罚的制度,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后备人才,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导师制,是指公司内部通过资深员工(以下简称“导师”)对新员工、实习生或业务骨干(以下简称“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员快速融入公司文化,提升业务水平,实现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新员工、实习生、业务骨干及有培养潜力的员工。
第二章导师制度的目标与原则第四条导师制度的目标:1. 帮助学员快速适应公司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2. 传承公司文化,强化团队凝聚力;3. 培养后备人才,为公司发展储备力量;4. 促进导师个人成长,提升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
第五条导师制度的原则:1. 平等互惠:导师与学员之间应保持平等地位,相互尊重,实现共赢;2. 注重实效:导师应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计划;3. 灵活多样:指导形式可根据学员需求进行灵活调整;4. 持续改进:根据导师制实施效果,不断优化指导内容和方式。
第三章导师与学员的选拔与配对第六条导师选拔: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 在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3.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愿意为公司培养人才。
第七条学员选拔:1. 对公司文化有认同感,愿意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2. 具备一定的业务潜力,有意愿提升自身能力;3.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第八条导师与学员的配对:1. 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导师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对;2. 导师与学员双方应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第四章导师职责与学员要求第九条导师职责:1. 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其快速融入公司环境;2. 传授业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3. 关注学员的成长,为其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建议;4. 及时反馈学员工作表现,协助部门经理进行绩效评估。
第十条学员要求:1. 积极配合导师的指导,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2. 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不断提升自身能力;3.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融入公司文化;4. 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接受导师的指导。
导师制管理制度
导师制管理制度一、目的1、尝试建立规范、系统的导师制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导师对指导对象的指导,传播公司文化理念、价值观,推动岗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归纳和提炼,并有效分享和传承,加快人才成长进度;3、营造全员学习、乐于分享和发展他人的文化氛围。
二、管理原则1、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倡导导师和指导对象互学共赢;2、注重实效,指导形式可灵活多样。
三、适用范围主要培养对象为业务部骨干员工、后备人才,待形成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
四、导师基本要求1、对公司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刻的理解;2、在某一业务领域具有专长,有分享传承意愿;3、具备熟练的沟通和指导技巧;4、公司副总级以上员工自动成为公司导师.五、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的影响差异各部门经理是员工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需主动与导师保持沟通,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影响差异见下表1、总经理(1)审批导师制度、方案和经费;(2)审批公司导师名单。
2、人力资源部(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导师制度和方案;(2)提请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导师名单;(3)收集、整理相关记录;(4)组织导师、指导对象交流会.3、部门经理(1)积极支持、参与导师制的实施;(2)为下属选择导师提供建议,与导师保持沟通.4、导师(1)根据公司及指导对象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目标和计划;(2)与指导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有效沟通渠道;(3)定期与指导对象沟通交流,跟进指导计划的实施,并反馈其表现;(4)整理、提炼相关知识和经验,并有计划地向指导对象传授。
5、指导对象(1)尊重导师,积极与导师沟通,诚实对待导师,认真学习导师的长处与经验;(2)按与导师约定沟通的渠道、频率,及时完成各项指导计划,达成辅导目标;(3)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并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备案。
七、导师制具体实施1、导师与指导对象指导关系的确定(1)由员工自主提出或与部门经理沟通后,从公司导师库中进行双向选择,最终由导师和部门经理协商后确定指导关系;(2)导师和指导对象签订《指导协议》(见附件1),正式建立双方的指导关系;(3)经沟通了解后,导师根据双方情况,制定《指导计划》(见附件2),约定指导周期、明确各阶段指导目标、内容、指导方式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4)指导结束后,员工需提交《指导总结报告》(见附件3),经导师评价后,报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培训档案。
公司导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新入职员工、实习生以及需要进行业务技能提升的员工。
第三条导师制度以“传、帮、带”为核心,通过资深员工对新员工或实习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
第二章导师选拔与职责第四条导师选拔:1. 导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对工作充满热情,责任心强;2. 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员工;3. 导师应得到所在部门负责人的认可。
第五条导师职责:1. 对新员工或实习生进行入职培训,帮助其尽快熟悉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等;2. 指导新员工或实习生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提高其业务水平;3. 定期与新员工或实习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工作、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4. 负责对新员工或实习生进行考核,提出改进意见和培训需求;5. 对新员工或实习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章导师培训与发展第六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导师培训,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七条导师培训内容:1. 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导师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水平;2. 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导师与学员的沟通能力;3. 团队管理培训,增强导师的团队协作能力;4. 企业文化培训,加深导师对公司的认同感。
第八条公司鼓励导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个人能力,为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指导。
第四章导师考核与激励第九条公司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指导效果、学员满意度等。
第十条对表现优秀的导师,公司给予以下激励措施:1. 提供晋升机会,优先考虑优秀导师担任管理岗位;2. 提供专项奖金,对指导效果显著的导师进行奖励;3. 提供进修机会,支持导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4. 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树立导师榜样。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企业导师管理制度旨在为新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公司文化、了解并掌握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导师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新员工的快速成长,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导师的选择和培养1.导师的选择应根据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态度、善于沟通和教学的能力进行评估。
2.导师应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如何有效地指导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并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文档。
3.导师应定期和公司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汇报新员工的情况和进展,并接受领导对其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三、导师和新员工的配对1.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由人力资源部门按照新员工的背景和能力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最适合的导师。
2.导师和新员工之间应进行面对面的会议,详细了解新员工的职业发展期望和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3.导师应把握好指导的节奏和步骤,逐步引导新员工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
四、导师的职责和权益1.导师负责指导新员工的工作学习,协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2.导师应根据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进步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导师有权要求新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导师也应积极倾听新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的持续改进提供反馈。
五、新员工的职责和权益1.新员工应虚心学习和接受导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2.新员工应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3.新员工有权向导师提出问题和困惑,并期待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同时,他们也有权提出对导师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导师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
六、导师制度的评估和改进1.公司应定期对导师制度进行评估,收集导师和新员工的反馈意见,了解和分析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
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管理制度1. 概述企业内部培训导师是企业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指导和辅导员工的培训工作。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的管理工作,提高培训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任职要求2.1 内部培训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具备培训授课能力和组织能力。
2.2 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的任职应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评定,确保其能胜任培训工作。
3. 岗位职责3.1 设计培训计划: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员工的研究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3.2 开展培训课程: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并开展培训课程,包括授课、讲解和讨论等环节,确保培训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3.3 辅导学员: 在培训过程中,给予学员足够的指导和辅导,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研究效果。
3.4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4. 权责分明4.1 上级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对内部培训导师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2 内部培训导师应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要求进行工作。
4.3 若内部培训导师在工作中发生不当行为或成绩不达标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处理措施。
5. 奖惩机制5.1 对表现优秀的内部培训导师,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如薪酬调整、晋升等。
5.2 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工作不称职的内部培训导师,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停职等。
6. 附则6.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体内部培训导师。
6.2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并保留最终修改和解释的权利。
以上为《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培训导师的管理水平,促进员工的研究和成长,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Word count: 187)。
公司导师管理制度
公司导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工作,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公司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导师制度是指公司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优秀能力的员工作为导师,指导和培养新员工或有需要的员工,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和发展。
第三条导师制度的实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全体员工,任何员工都有权利申请成为导师或申请得到导师的指导。
第四条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和培训一批优秀的员工作为导师,并建立导师库,为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导师服务。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导师制度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公司导师制度的宗旨是发挥导师在员工职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第二章导师的条件和选拔第七条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被指导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2.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与被指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3. 具有责任心和爱心,能够关心和关注被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情况;4. 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协助公司管理层完成员工培训和发展工作。
第八条公司将通过以下方式选拔导师:1. 主动申请:员工可以自愿申请成为导师,经公司审批通过后,成为公司认可的导师;2. 综合评选:公司将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选拔一批具有潜力和能力的员工作为导师;3. 培训选拔:公司将定期组织导师培训班,通过培训评估,选拔具有导师潜质的员工作为导师。
第九条成为公司导师后,导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支持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和引领,为员工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章导师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导师的权利包括:1. 加强对被指导员工的指导和辅导,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2. 参与公司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个人的导师能力和水平;3. 获得公司的支持和认可,为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十一条导师的义务包括:1. 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为被指导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2. 关心和关注被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3. 遵守公司规定和制度,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不得利用导师身份谋取私利;4. 参加公司组织的导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个人导师能力和水平。
企业核心员工导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核心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核心员工及其导师。
三、导师的选拔与培训1. 选拔条件:(1)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2)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核心员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 选拔程序:(1)各部门根据选拔条件推荐候选人;(2)人力资源部组织评审,确定导师名单;(3)企业领导审批,正式任命导师。
3. 导师培训:(1)企业组织导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导师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2)导师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四、导师职责1. 指导核心员工:(1)了解核心员工的工作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2)关注核心员工的成长,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规划;(3)协助核心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 评估核心员工:(1)定期对核心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2)关注核心员工的成长,及时反馈其进步情况;(3)为人力资源部提供核心员工的选拔和培养建议。
3. 沟通与反馈:(1)与核心员工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工作动态和思想动态;(2)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核心员工的工作表现和需求;(3)协助人力资源部开展核心员工的管理工作。
五、核心员工职责1. 积极配合导师的指导,虚心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努力实现个人成长;3. 主动与导师沟通,反馈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 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考核与激励1. 企业定期对导师和核心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价和晋升的重要依据;2. 对表现优秀的导师和核心员工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3. 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和核心员工,要求其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企导师管理制度
国企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国企导师管理制度,发挥导师在国企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国企的整体绩效,制定本导师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国有企业的导师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实体,其导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导师基本要求一、导师应具备博士学位,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对导师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并对导师的绩效做出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导师应具备一定的导师能力,包括指导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的能力等。
导师应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经验,推动团队的共同成长。
三、导师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第三章导师的权利和义务一、导师有权利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二、导师有权利参与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对企业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的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导师有义务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的转化工作,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导师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提升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
第四章导师的管理一、国有企业应建立导师管理机构,对导师进行管理和评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国有企业应建立导师评价制度,对导师的学术成果、科研贡献、科研项目指导效果和对学生的指导效果等进行评价,为导师的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
三、国有企业应建立导师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导师进行奖励和激励,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四、国有企业应建立导师考核制度,对导师的工作效果和学术贡献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不佳的导师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改进。
第五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一、学生有权利选择导师,对导师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学习和科研需求。
二、学生有义务尊重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导师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规范、系统的导师管理制度,规范导师的操作与评估,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导师对指导对象的定期指导,传播企业文化,推动岗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归纳和提炼,并有效分享和传承,加快个人的成长和环境适应;
建立高效的学习型团队,创造全员学习、乐于分享和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员工、转岗员工和晋升员工的岗前培训。
3、
导师的定义
在特定的时期内周期性地对指导对象进行指导,使其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在经验、态度、能力等方面显著提高,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排头兵。
导师资格要求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有资格成为导师:
对公司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刻的理解;
在职时间满6个月,并连续3个月业绩排名靠前;
通过对应上级(主管、经理等)和培训团队的评估;
有能力为新员工制定合理的计划,安排相应的任务。
4、导师制实施程序
成为导师的途径
销售推荐导师
公司内各部门根据岗位需求按比例推荐候选导师,由事业部、分公司负责人收集名单(附件1、导师推荐表);
推荐导师人数在所辖区域内占比不超过总在职员工人数的30%,经评定入选导师人数占比不超过20%,其余作为储备候选人;
导师补充办法:如有导师离职,首先从未入选候选人中评定和培养,如无则从在职员工中按比例补充;如团队扩大,则按比例参照离职补充办法评选。
筛选
按工作时间和业绩达成选拔初步合格候选导师;
评估确认导师
先符合:认同企业文化理念,为人正直公正、热情,责任心强的准则;再根据实际表现,与各部门确认最终导师名单(附件2、导师考试与选拔反馈表);
导师工作指导
通过专项工作课程,开展导师工作内容的讲解,能统一的对新员工进行辅导
方法及常用工具的使用(附件3、导师工作内容细则)。
导师职责
在新员工报到时,指定好相应导师,导师需要根据新员工实际情况制定完成培训要求和实习期工作计划,共同完成(附件4、新员工工作计划表);
按照制定的要求和计划进行相应的辅导;
定期与新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辅导期结束后,负责新员工的评估工作,并跟踪实习期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评价和反馈
导师认证种类导师★优秀导师★★★卓越导师★★★★★
辅导期结束后,应当对新员工与导师均进行评价,经过部门负责人确认后交由学习与发展团队归档保存。
对导师的评价
新员工填写(附件5、导师工作评估表),对导师在辅导期间对自己工作指导情况作评价;
对新员工的评价
导师填写(附件6、基础工作辅导学员评估表),对新员工在辅导期做出评价;
工作计划设定期的跟踪和考核结果情况。
将评价的情况汇总到(附件7、辅导学习评估汇总表)中,连同“导师工作
评估表”、“门店辅导学员评估表”原件提交给各地培训师。
导师制福利
第一季导师活动将按以下福利方案执行:
1第二季后活动逐步增加以下福利内容
一、 作为KPI 一部分:对于指导者,其上级应将导师的职责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考核;
二、 直接获得晋升机会:由于新员工导师拥有丰富的带新人经验,故表现良好的新员工导师将
在公司晋升选拔中作为优先考虑对象;
三、 优秀员工评选:新员工导师在自身进步的同时,帮助新员工更好的成长。
故同等条件下,
表现良好的新员工导师将在年度优秀员工评选中,作为优先考虑对象;
四、 学习及其他:为提升新员工导师的综合能力,原则上,新员工导师将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
同时,公司为优秀导师提供旅游机会、奖品等的福利的发放。
评估内容 业绩 NA 辅导学员数量不少于10人(3
个月) 获得2季“优秀导师”称号
能力 参加导师课程学习,通过
考试 学员被辅导期间学习评价平均分高于80分
经过培训团队评估,并进行导师能力PK 学员反馈 NA 导师评估平均得分高于80分
NA 团队认可 获得推荐,并通过面试
所辅导员工上岗后的表现符合
公司要求,并转正,比例不低
于50% 自己和学员的业绩排名分别至少一人在本地排名前10% 认证嘉奖 发放“企业导师”证书,
每培养一名学员奖励50
元 全体销售员工晋升的必要条件:获得“企业优秀导师”称号,每培养一名学员奖励50
元 “卓越导师”为销售团队专业人才,可获得等同于销售经理岗位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