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读书心得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读书心得Title: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 from Reading about佐藤学English:Upon delving into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of佐藤学, a sense of enlightenment begins to dawn.His dedication to transforming the landscape of education is truly inspiring.One key concept that resonates is the importance of a "learning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actively engage and collaborate, fostering a love for knowledge.This contrasts the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approach, where students may feel disconnected and disengaged.By shifting the focus to the students,佐藤学advocates for a more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encouraging autonomy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中文:深入了解佐藤学的教育理念,让人深受启发。
他致力于改变教育现状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其中一个让人共鸣的概念是“学习社区”的重要性,在这里,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协作,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这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形成对比,在这种方法中,学生可能会感到脱节和不参与。
蔡燕飞读书笔记《跟着佐藤学做教育》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德清县机关幼儿园蔡燕飞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保障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机会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需要“善于倾听”的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同侪互助、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学校之间的互相开放、家长社区的共同参与。
佐藤学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首倡者,并为此进行了数十年的努力。
受到佐藤学先生的激励与启发,国内很多研究者和教师也正致力于用行动将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变成现实。
一、何谓学习共同体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学习共同体”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儿童合作学习的场所,成为教师相互学习的场所,成为家长与市民参与学校教育并互相学习的场所。
“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是通过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及公众的参与来展开的,而这些人要能够理解和共享学校改革的愿景,领悟“公共性”“民主主义”和“卓越性”的哲学,并掌握学习和关爱的理论和方法。
二、创建“学习共同体”1.理想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倘若要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单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可能的。
”可见,教师间的合作,并形成以教师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是变革课堂、变革学校的基础性前提。
2.现实的挑战然而在学校变革中,教师是变革的动力也是阻力。
以变革为目标的学校,需要让每位教师都变成变革的动力,需要给教师足够的支持。
作为教师的基础性组织----学校教研组更像一个基于资历和教学技能的权威型组织,教师相互倾听与平等对话需要逾越由年龄、资历和职称形成的差别界限。
教师之间需要打破常规,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
以参与者在实践中平等参与、倾听共享、合作互动为特点,是突破学校变革困境,形成教师合作文化的有效载体。
教师不仅仅要倾听孩子,也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互相倾听,互相联系,让他们理解别人的痛苦,这是民主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
教育研究是一个清贫的行业,但在孩子与教师成长中所体会的快乐,也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
读《教育方法学》有感
读《教育方法学》有感《教育方法学》是我拜读的佐藤学教授的第一本书。
作为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撰写了数部教育论着。
在本书中,佐藤学教授综合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聚焦教学、学习、课堂、课程、教师、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整理分析了最新的教育学知识与问题,揭示了新的教育实践的方向。
通读本书后,收获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
佐藤学教授在书中提到,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家的思想是比如Array将“教以数学常教学,学中。
点。
尽在承认计算机给教育带来各种利好的同时,他也理性指出了计算机教育的危险性,如可能会使学习陷入形式化,会加剧个人主义学习,使教室与学校的公共性解体等。
因此,我们需要探求的不是会使用计算机的教育,而是不被计算机所“使用(牵制)”的教育,计算机教育需要一边批判性地探讨这种未来社会的可能性及危险性,一边探索前行。
第二,关于教学模式的转变问题。
“教”与“学”是每天都会发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佐藤学教授在本书的第五章“教与学:意义与关系的重建”中重点介绍了教学的概念、学习的定义域理论以及教学的模式。
芝加哥大学教授杰克逊最早提出了两种教学概念:“模仿模式”与“变化模式”。
“模仿模式”指的是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亚洲国家的教育中占支配性地位;而“变化模式”是将促进学习者思考态度及探究方法的形成作为基本理念的教学概念,它将“教学”定位为文化的再创造(改造)而非文化的传递。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既是知识与技能,而“渔”是指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与能力。
与追求同步地、高效地传递大量知识、技能,通过个人间的竞争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中国、韩国、日本的“模仿模式”相比,欧美的教学中则以每个人都进行多样的、个人的探究、表现、互相分享,并承认差异的“变化模式”为主。
读《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佐藤学如何做研究》有感
用心观察,耐心等待读《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佐藤学如何做研究》有感陈老师撰写的文章《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佐藤学如何做研究》向一线教师介绍了教育研究的三大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
文章中写到的关于佐藤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能指导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读了文章中谈到的“蚂蚁之眼”,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耐心观察,认真倾听新时期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学习。
好的观察活动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在教学笔顺规则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为了快速写完一个字,将横折、横这两个笔画一笔写成。
写出的字与用正确笔顺写出的字相似,但是整个字的字形结构发生了变化。
还有部分同学,将横折写成横、竖。
语文教师应关注细节,去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让他们真正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
孩子用这样的小聪明完成写字任务,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是时间久了,这些小聪明就会影响他的各科学习。
教师在发现问题后,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白脚踏实地才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必由之路。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
这双慧眼就是陈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蚂蚁之眼”。
二、虚实结合,学会鼓励理论为虚,实践为实。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一定要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如果一位教师有着“蚂蚁之眼”,他一定会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上学到的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都能运用到称重、测量的实践活动中去,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复习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口语交际课《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防范意识,教会学生独自一人在家时,不可以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学生的学是需要动力的,这一份动力或许就是老师和家长的一次鼓励。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作者:陈静静佐藤学简介佐藤学,1951年生,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从事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
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个人著作《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1990)《学习,其死亡与再生》(1995)《教育方法学》(1996)《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1997)《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999)《教育方法》(1999)《教育时评(1997-1999)》(1999)《教育改革设计》(1999)《改变教学,学校改变》(2000)《“学习”再考》(2001)作者简介陈静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期间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
2009年归国后,与上海的研究同伴致力于构建本土化的“学习共同体”。
目录序: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创造(钟启泉)第一章佐藤学的研究视野第二章保障儿童的学习权第三章协作共赢的课堂第四章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实践第五章教育研究者眼中的精彩课堂轶事第六章追求卓越的教师们第七章教师的研究日记后记内容简介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学校改革的一切答案在现场”,研究者要浸润学校,走近学生、老师。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是一位“行动的教育专家”,躬行“学习共同体”理论。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作者陈静静曾赴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跟随佐藤学教授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回国后更致力于将其主张本土化。
本书是作者及其同事长期深入学校现场和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借此读者可了解佐藤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国内比较成功地实践佐藤学教育思想的案例。
谷哥夜读--《跟着佐藤学做教育》(中)
谷哥夜读--《跟着佐藤学做教育》(中)序言:“学生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
具体到教学来说,想做到学生精彩必须让学生找到会学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读书写作思考。
教师,特别是有才学的教师一定会反复告诉自己,课堂固然要展现自己的才学,彰显学科的魅力,但如果讲解只是为了自己说得痛快,学生听得带劲,学生的真实学习并没有发生,我们只能算一个好“讲者”而非好教师。
当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激励学生自主为名,搞些合作讨论的形式热闹,教师只起到了一个传话筒的作用——那同样没有真实的学习发生。
从认知角度讲,如果不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精彩就不能自觉实现。
如果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会大大进步,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加强。
教师要讲,关键是讲到位。
何为到位?于有疑处点拨,于无疑处生疑。
点拨什么?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点拨思路,使学生在情境与路径中自主发现结论。
即使将结论告诉学生,也要讲清楚这些结论得出的依据与逻辑,不能只把结论性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学生无从领会。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依次是学生快乐—学生新鲜—学有收获—学会思考。
教学追求:从让学生有快乐,到让学生长见闻,到让学生有发现,到让学生会思考,未来的追求应该是有针对。
学生观:第一阶段迎合学生,第二阶段忽视学生,第三阶段影响学生,第四阶段引领学生,未来则希望能吃透学生。
6.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有人会全程把控,把景点、工具和车子都准备好,只等学生们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轨道一路飞驰;有人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景点、自备器材、交通工具,探险前行,或者还有其他的选择。
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每一种选择都是合理的,都有其利弊。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经历将留下不同的印记。
所以,学生们对某些课总是津津乐道,而对另外一些课则很难有任何印象。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 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3 三、从热闹走
向专注,合作 学习渐入佳境
4 四、复习课用
“合作学习” 更有效
5
总结
一、教学研究主 题的选择
二、教学方案的 规划与设计
三、教学方案的 实施与改进
四、教学反思与 后续设想
一、“小组合 作学习”能承
1
载我的教学理
念吗...
二、学生在同 2
伴互助中真的 学会了吗?
三、两个强势组 长
四、“我们组没 有能干的组长”
第六章 追求卓越的教师们
教师要做追求卓 越的反思性实践
者
关怀型教师是怎 样炼成的——诺 丁斯“关怀伦...
找到自己的安身 立命之所——浅 谈教师如何做...
宁静的革命:启 动的勇气与坚守 的信念——再...
二、教师专业智 慧的体现:实践
性知识
一、教师职业的 专业性辨析
三、教师:在两 难中追求卓越
一、“关怀型” 教师的隐喻:榕
树与港湾
二、“关怀型” 教师的形象特征
三、“关怀型” 教师的修炼与养 成
结语
二、我们的思想 和实践将在何处
安放?
一、在研究领域: 我们是主人还是
客人?
三、我们的研究 重心在“教育现
场”
一、感同身受, 与师生共同面对 “教育现场”...
二、信赖儿童, 充分保障每位儿
四、倾听、对话 与记录——瑞吉 欧教师的三大...
第四章 我们的“学习共同体” 实践
学校发展的愿景: “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教学行 为改进的课例研 究——上海市...
在课例研究中创 建“学习共同 体”——兼谈上...
从课例研究到小 组合作学习—— 审视我经历的...
心灵先生【心灵从这里起航读佐藤学先生几本书有感】
心灵先生【心灵从这里起航读佐藤学先生几本书有感】心灵从这里起航读佐藤学先生的几本书有感近期由于任务在身,因此拿起佐藤学先生的几本书奋疾阅读,以求速战速决。
不曾想读着读着,拍案而起,顿感面红耳赤,又觉危机重重,似乎你该有所慧悟了……佐藤学先生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南亚和地区之外,那种以黑板和讲台为中心、众多儿童整齐划一地排座的课堂,以学科为中心、让儿童习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技能,然后借助考试来加以评价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了。
”而在我的印象中,这里的传统教学似乎正在进行时,大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势头。
教师单向授课也叫同步教学。
学生在下面整齐地坐着,老师在讲台上一边板书黑板、一边津津有味地向学生讲解教材的内容。
这是我读师范时就已经掌握的一种授课方式,没有丝毫怀疑地应用于毕业后我的课堂,还引以为豪唱到现在。
到近期我读了佐藤学先生的《教师的挑战》、《学校的挑战》等书,似乎点醒梦中人,又像是得到一副良方。
反思自己的课堂,老师讲的累,学生在下面学的也累,效果可想而知。
过去在课堂上往往最积极响应的只有我自己,自己在唱独角戏。
可以说我是自编、自导、自演了每一堂课,学生只是我的观众而已,而且还不能算是好的观众,因为他们在台下也有自己的节目。
纵观佐藤学先生---“宁静的革命”“宁静的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核心即是倾听式课堂。
那么,怎样做到“倾听”呢?佐藤学先生说:“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
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
教师的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如果我们的教育仍然不能改变那种压抑儿童的生命自然的状况,我们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倾听者和辅助者。
因此,我欣喜万分,决心改变自己的观念,变革自己的课堂。
于是,我用一节课展开尝试。
读佐藤学之感悟
读佐藤学之感悟读读佐藤学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中指出,“教育研究者一般对于教师们的复杂工作的理解、对于课堂现象的复杂性的理解,是相当浅薄的”,尤其是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解决是软弱无力的”。
他是这样勾画那些自以为是的“研究者”的,“愈是对教师指手画脚的研究者,教师的工作愈是被简单化的理解,支撑其指导与建议之根据的自己的研究愈是薄弱。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研究者对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与困难性的无知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理论的馄钝性,却恰恰愈是容易做出傲慢的建议与指导”。
这不得不由我想起那些到处忽悠,到处给一线教师打棍子的“课改人”的嘴脸来。
在谈及当代教育的三种“改革构想类型”:国家主义的学校改革论、产业主义的改革论、进步主义的改革论时,他指出,以贝内特为代表的国家主义的学校改革的“学校的规范性与正统性是以国家观念的形成为核心的‘共同教养’与‘共同道德’的教育中所主张的”,他认为这种“主张是偏执的”,这样的“学校理想由于其极端保守主义的性质,可以说清晰地表明了现代学校制度的特色”。
他指出,“20世纪改革的主导权,受产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控制”,“在现代,得到‘有效学校’(effecctive school)运动的继承,其特征是把工业的产业与管理的远离引进学校的组织与运作,借以提升学校教育的‘效率’与‘效益’,这是一种工厂模式、企业模式的学校改革论”。
呵呵,原来“高校课堂”的理论依据在这里!遗憾的是“高校课堂学”的发明者居然没有看到。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模式构成了学校的基本框架,深深滴扎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这种组织形态要求提高这种作业(学习)效率的技术(教学技术与学科)以及熟练的技术人员(教师);要求评价、控制这种技术过程的行政体制”。
在这样的改革中“是把教育比作为生产工程”,“在这里,儿童是‘原料’,作为‘教育目的’的、‘理想的成人’,是‘成品’,教师是‘作业员’。
校长是‘厂长’,教委主任是‘公司董事长’”。
像佐藤学一样做教师
像佐藤学一样做教师佐藤学作为真正的“付诸行动的研究者”,几十年走访了无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同一线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
而我认识佐藤学,是在一次教博会上。
当时他与中国教育专家一起,以对话、问答的形式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这位教育学者的许多观点引领我们进行课堂实践,让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并创设“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认为,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长,而且为了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也必须相互学习和提高,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市民等也都要学习和提高。
要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使学生、教师、家长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共同成长。
作为教师,我在准备每节课时都时刻记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许多教学环节都设计了小组合作。
另外,我也时刻关注教育前沿理念和实践活动,并把好的想法和做法无私地与同行分享。
此外,我非常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力争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同行之间和谐的交流环境,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创设以倾听为中心的教室。
在佐藤学眼里,要警惕那种虚假的自主和主体,并不是那种热闹的课堂就表示学生学习的主动和深入,也不是那种寂静的课堂就表示学生学习能力弱,而应该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性格等内在因素具体分析,千万不要因为某个学生积极发言就轻易表扬,或者某个学生一直默不做声而随意对其指责和批评。
以前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唯恐学生的安静等于不思考。
但随着教学不断观察和教学成绩的检测,我发现有些不爱发言或者说性格内向的学生成绩更优秀。
如今我不再强求课堂的热闹,而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一点,每提一个问题,我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不要求他们立即作答。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位学生作答时,反复强调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心得体会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心得体会《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心得体会自学校开展学习共同体以来,《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这本书便一直伴随着我。
初次读这本书时,我便与佐藤学教授的观点产生了共鸣,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我的课堂都是存在的。
我认可这些观点的同时,却又存在着很多迷茫,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现状,于是我开始反思自身问题。
我不得不承认,起初我读的过于笼统,除了对文章中的观点表示认同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想法。
反思出原因后便静下心来再读这本书。
这次我读的非常慢,读到对我有所启发或者说对我的课堂有实用之处时,我甚至会停下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坚持下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们和我都在努力倾听的路上。
那段时间的课堂氛围让人感觉舒适。
我能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假期在家,重温《跟随佐藤学做教育》一书。
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或许正处于特殊时期,再次拿起这本书时,觉得格外亲切。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教育就是为别人的成长操心的事情”。
回首自己选择教育的初心,不就是因为热爱吗?而如今我却常常因为过多操心而抱怨,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言,“教师的生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梦想照进现实,也不是浪漫唯美的情感喜剧”,所以我觉得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还得从改变自身做起。
再次阅读的最大收获或者说感触最深的地方首先是“倾听”,也加深了我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
根据我们班级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优化我的课堂的首要任务还是“倾听”。
读多少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一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能够给我的日常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转变,能够让我的孩子们在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不违背我做“教育人”的初心。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读后感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读后感佐藤学《课程与教师》读后感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读后感今年暑假,我拜读了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一书,在书中教师篇开始的第一个章节里,对教师这一大家熟悉不过的概念,或者说身份,进行了分析,他的分析深刻而实际,显示出他对现实情况的深入思考。
他提出教师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人们对这个概念赋予很多复杂的感情,比如:敬重与轻蔑、憧憬与反抗、共鸣与反感、期待与绝望,等等;人们对教师的这些复杂的情感几乎都是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和经历着的。
书中指出,这些复杂的感情的来源是因为教师身份的二重性而导致的。
佐藤学提出了教师是处于多种二元关系中的中介,教师是儿童与成人、母性与父性、外行与专家、大众与文人、学习者与教育者、实践家与理论家、艺术家与科学家、百姓与官僚、从属者与掌权者、凡人与圣人等等二元关系的中介,教师这一角色,无论怎样做出明确的界定,事实上只是一个中间人。
作为中间人的教师的这种中介角色,使得人们对于他们寄予了多种自相矛盾的期望,加上人们对于学校的作用,乃至教育的意义的混乱和扭曲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于教师的复杂情绪,从而引发了诸多错综复杂的讨论。
而处于这种尴尬局面中心的教师本身,无疑对此有深刻的切身的体会。
教师也是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角色也会感到困惑、迷茫甚至绝望。
教师往往被寄予了高过其能力的期望,家长期望教师给与孩子全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而家长自己往往忽视了自身应尽的责任,把自己的那份担子强加了教师的肩上而不自觉;校长期望教师给与学生全面的指导,让学生考试考得好,在校期间不出安全事故,在校外活动时能够竞赛得奖,表演出彩,为校争光,并且还要不影响升学率。
甚至校长对于教师还有更多的期望,希望教师不但是教学能手,而且是优秀班主任,还要专业发展,做教育教学科研专家,并且挥舞着教师的职称评定这个大棒来指引教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佐藤学没有停留在这些表面现象的描述上,他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教师角色的复杂。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读书心得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读书心得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是一本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总结。
它通过解
析案例,反思理论,以及研究和探索答案的方式,介绍了佐藤的教育理念,以及以佐藤为首的教育实践的实践。
首先,本书介绍佐藤的教育观,即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将“孩子”与“社会”融为一体,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教育。
其次,归纳了佐藤的有
关教育思想和实践,比如佐藤提出的“人的情感体系”,以及“切实的教养”的理念等,从多种学习方式及其实践,总结出佐藤为全民健康、家庭
幸福,提倡合作共赢的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影响社会的教育思想。
经过对佐藤的著作及其实践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帮助教育者思考如
何促进健康的孩子成长。
教育不仅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发展,也能提升家庭
和社会的文化水平。
所以,为了培养出一代在社会中受人尊敬,能够把握
机遇,为贡献社会有所作为的公民,做一名教育者,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持“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发掘孩子的自我意识及潜力,引领孩子适应社
会环境的能力,去发现和拥抱变化的同时用心去爱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不是孤立的个体经历,而是需要整个孩子根植于社会的活动。
要
想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上下对接,将总的教育观点与
案例研究相结合,将理论科学融入到实践中,才能使结果更为可靠,更有效果,未来社会也能更加健康,完美。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是一本深入探索佐藤教育的著作,旨在向读者介绍佐藤教育的理念、方法、历史和回顾。
它涵盖了佐藤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多个层次,也着眼于实现佐藤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读完这本书,我对佐藤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佐藤教育以“独特性、创造性和自我发现”为核心理念,让学生的平衡发展得分多元化,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因此,佐藤式教育强调个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掘不同的能力,以最佳方式实现全面发展。
佐藤教育同时注重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双向交流,支持多元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构建互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安全、充满自由意志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认知学习。
此外,佐藤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以教师的指导和经验为基础,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关注点。
他主张在内心发展和外部知识的结合中,培养智力、感性和身体的综合全面发展。
从《跟随佐藤学做教育》中,我深刻体会到佐藤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活跃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而创造一种安全、有用和自由的环境,使学习者保持乐观和创新,为了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而奋斗。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协作共赢的课堂
《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协作共赢的课堂
关键词:安⼼ ⼈⽂关怀 合作学习 平等合作 互惠互学
“合作学习”是佐藤学提倡的学习共同体的核⼼理念之⼀。
合作学习⾸先强调学⽣⾃⾝的经验、学习能⼒以及对学习的选择权。
只有经过学⽣⾃⼰的⼤脑思考和动⼿操作,知识和能⼒才能被真正习得。
同时,合作学习还强调学⽣之间的互助和互惠。
学⽣必须借助⼀定的⽀撑来学习新的东西,这种外⼒不应该⾸先来⾃教师,⽽应该来⾃同伴。
佐藤学认为,没有“合作学习”,每个⼈的学习就不能成⽴;要提⾼每⼀个⼈的学习能⼒,“合作学习”不可或缺。
我们通过同他⼈的合作,同多样思想的碰撞,实现同客体的新的相遇与对话,从⽽产⽣并雕琢⾃⼰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合作的“冲突与挑战的学习”。
学习是从既之世界出发,探究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和能⼒,形成新的经验与能⼒的⼀种挑战。
佐藤学认为,合作学习中的学⽣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的学习是借助互惠互学形成的,每个⼈都有⾃⼰的知识、情感、想法,都有某⼀⽅⾯的长处,这对合作学习来说是极为关键的。
合作学习不是互教的关系,⽽是“互学”的关系,学⽣之间的这种合作应该是“若⽆其事”,⽽不是“煞有介事”或“多管闲事”,只有平等的合作才是真正有效的。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自从读了佐藤学的《做教育》,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通读这本书后,让我明确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明白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如何跟随佐藤学的教育理念做好教育工作。
一、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做教育》一书中,佐藤学指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人才,而是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他自己,并且能够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这种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工作。
在《做教育》的启发下,我开始尝试着将我的课堂变成一个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学习和表达的场所。
我鼓励孩子们提问、探索、发现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而且更在探索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这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加自信、独立和自主地思考和学习。
二、教育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佐藤学在书中反复强调教育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工作是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最好的支持和帮助。
而教育者,则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伙伴和引路人。
教育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使命和责任。
只有深刻地理解教育工作的本来面貌,才能够做好这项事业。
跟随佐藤学的教育理念,我开始摆脱“传授知识”的陈旧思维和固有模式,试图成为孩子们的支持者和引领者。
当我开始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开心学习的环境时,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习知识,更是让他们做好人的过程。
三、跟随佐藤学的教育理念做好教育工作跟随佐藤学的教育理念,做好教育工作需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付出。
1. 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承知识,更在于培养人的本质和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和深刻的理念,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育者。
2. 尊重孩子们的需求和意愿。
孩子们非常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
佐藤学,让我重新认识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让我重新认识学习共同体佐藤学,让我重新认识学习共同体刚一开始接触学习共同体,我是排斥的,因为我讨厌崇洋媚外,去学习外国的东西,更何况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发起人还是一个日本人。
因为这是一次全市的教育改革,不改不行,我就耐着性子读了读静悄悄的革命,改革后的课堂太美好了,一切都是静悄悄,有人说话,有人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和谐。
但是我不信,我不信有这样的课堂。
寒假的读书活动,每个领导有额外的三本书教师的挑战,学校的挑战,学习共同体协同研究。
因为疫情的影响哪里都去不了,所以我就在家里安心的看书吧,当我真的走进学习共同体,了解了日本为什么要推进学习共同体。
日本公立教育的危机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快速的富裕起来,每个人都希望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对日本来说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传统教育的筛选和分层的功能逐渐在弱化,好教育--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的链条已经逐渐被打破,让人们陷入一种“教育无用”的虚无注意漩涡。
这个危机,在日益发展的中国会不会有呢?我们的教育变革,不单是为了成绩,也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筹谋。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呢?因为他不单是为了眼前的改革,更多的是为日本社会培养会倾听会合作的人。
日本在“雅俗现代化”,社会迅速发展中,带来了剧烈的矛盾,矛盾产生的根源是每个人的诉求得不到倾听和满足,所以每个人都拼命的在主张自己的观点,而对他人的观点和生存不闻不问,社会的冷漠,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盛行,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之间协同,共生,互助的学习为突破口,促进学校体统的整体性变革,并以此带动社区,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建立这样的关系,就必须从倾听开始。
那么学习共同体与我们以前的变革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以前搞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在评价教师,改变教师的教法,其实我们忘记了教学的本质,我们教的是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的怎么样。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就是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尊重和认可。
佐藤学 报告有感
《学习的革命》一书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已在教育界扬起了一阵红色旋风,如果你是一名老师,如今尚闻佐藤学的大名,无疑可谓落伍了。
据其本人将,早在几年前,他便已经接受到几乎超越克林顿总统的接见规格。
那么他究竟何以震撼整个国内甚至大半个全球的教育界?2014年3月31日,有幸前往山师大聆听了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题为《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改革——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的报告。
他针对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愿景、哲学及活动系统进行了阐述。
报告从“21世纪的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一问题开始。
他提出: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又产业主义社会步入后产业主义社会,由此相应的学校学校课程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产业时代的流水作业式的,单向传递知识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转型:提升教育内容的水准,重视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沟通的学习。
由此,他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教育构想,并在日本进行了数年的卓有成效的实践研究。
一、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基于以下三个原理——公共性、民主主义与卓越性。
“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特征:1.“学习共同体”不是教学技术的改革,而是基于愿景、哲学及活动系统的改革。
2.“学习共同体”是为实现21世纪新型课堂和学校的改革。
3.课堂改革、学校改革及学校经营改革应三位一体,同时推进。
4.“学习共同体”是以互相倾听关系为基础的对话性交流实践。
5.“学习共同体”是小学中学高中一体的学校改革。
6.“学习共同体”不是场运动,而是改革推进校间的合作网络。
7.国际上协同合作,共同推进。
现在,日本有近万所中小学学校,参与到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中来。
许多学校由此发生了让人惊叹的巨大变化。
一场新的教育革新正以燎原之势从日本波及到东亚地区。
正处于课程改革攻坚阶段的我国教育,不能不直面这一新的教育浪潮,更快的与国际教育接轨,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改革愿景“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将学校重新定义为“儿童们相互协同合作学习的场所”,作为专家的教师们协同合作学习的场所,家长和市民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进而相互协同合作学习的场所。
读佐藤学《教育方法学》有感
读佐藤学《教育方法学》有感
读《教育方法学》有感
《教育方法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在本书中佐藤学教授综合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聚焦教学、学习、课堂、课程、教师、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整理分析了最新的教育学知识与问题,揭示了新的教育实践的方向。
通读本书后,收获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佐藤学教授在书中提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是显性的知识,还作为潜在性知识在课堂中发挥积极作用。
下意识的思考、缄默知识及信念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及意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性知识”具有通过直觉反应、即兴发挥表现的“缄默知识”的特征。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个人化知识”,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因此,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仅进行互相间付瑞知识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保障个人实践经验交流与共享的机会。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性。
现今复杂化、多元化的社会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学识教养与高度的专业性见识。
回想现今学校危机现象的复杂性与严重性就会明白这一要求的必要性。
学科内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为中心构建的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的专业性”需要重新定位为“反思性实践家”。
以上即是假期对本书通读后的所思所得。
对于书中部分章节提到的一些教育理论与教育概念目前还不甚了解,需要日后再细细品读,相信能够常读常新,也必将对我的日常教学带来巨大的帮助。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原创:冯冰运城市明远小学佐藤学提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
”这段话在现在的课堂上有很大分量,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老师明白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状态。
学生其实很爱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问候老师时,老师和自己回应,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这学期我接手新的班级,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班级有几个孩子比较调皮,课上积极性很高涨,也很热情的帮你干这干那,但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很不感兴趣,总是开小差、说话,一开始我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的说克制不住自己,有的说他逗我,我就想还他一下。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几个学生分开站队伍里,一一击破。
嘿!分开变成”传染”了,四个变成八个聊天的了,这有点让人生气。
我让其余同学跑步热身,把他们几个留下来批评了一顿,希望他们能够遵守课堂规则。
谁知道批评竟起了反作用,本来几个人还属于别人”跑步”他们”齐步走”的阶段,这下子成了”踏步走”,还有一个竟成了”立定”.我立马意识到批评狠了,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下课后我留下最调皮的那个孩子,和他聊天,问他刚开始上课很热情,中间调皮老师批评之后,怎么一下子变成那样了。
孩子说:”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打球,和他们比赛,看谁厉害。
可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坏习惯,喜欢和别人玩耍。
每次老师都当着面批评我,让我感觉自己很丢人,时间长了就觉的自己不如别人。
”找到问题就好,下来就是解决问题。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多以鼓励他们为主,只要这节课有进步,无论进步大小快慢,我都当着全班学生面肯定他的进步,短短三周时间,相比之前几个人变化非常大,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老师讲话,明白自己的课堂任务。
这让我想起佐藤学的课堂,不一定你教的好学生就学得好,是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学生犯的一些错误,帮学生去解决这些错误,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愿意学习这门课,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衍生到爱上这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有感原创:冯冰运城市明远小学佐藤学提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
”这段话在现在的课堂上有很大分量,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老师明白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状态。
学生其实很爱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老师能够在自己问候老师时,老师和自己回应,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这学期我接手新的班级,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班级有几个孩子比较调皮,课上积极性很高涨,也很热情的帮你干这干那,但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很不感兴趣,总是开小差、说话,一开始我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的说克制不住自己,有的说他逗我,我就想还他一下。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这几个学生分开站队伍里,一一击破。
嘿!分开变成”传染”了,四个变成八个聊天的了,这有点让人生气。
我让其余同学跑步热身,把他们几个留下来批评了一顿,希望他们能够遵守课堂规则。
谁知道批评竟起了反作用,本来几个人还属于别人”跑步”他们”齐步走”的阶段,这下子成了”踏步走”,还有一个竟成了”立定”.我立马意识到批评狠了,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下课后我留下最调皮的那个孩子,和他聊天,问他刚开始上课很热情,中间调皮老师批评之后,怎么一下子变成那样了。
孩子说:”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打球,和他们比赛,看谁厉害。
可是我也知道自己的坏习惯,喜欢和别人玩耍。
每次老师都当着面批评我,让我感觉自己很丢人,时间长了就觉的自己不如别人。
”找到问题就好,下来就是解决问题。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多以鼓励他们为主,只要这节课有进步,无论进步大小快慢,我都当着全班学生面肯定他的进步,短短三周时间,相比之前几个人变化非常大,课上能够安静的听老师讲话,明白自己的课堂任务。
这让我想起佐藤学的课堂,不一定你教的好学生就学得好,是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包容学生犯的一些错误,帮学生去解决这些错误,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愿意学习这门课,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衍生到爱上这门课。
读《乡土中国》有感时常在不经意间触发思乡的情感。
这情感恰如量好且又贪醉的人独饮一坛好酒一样,醉人、人醉的,只存乎于虚无缥缈的梦呓里。
那种形同酒后跟接而来的感觉,多年来伴随着我置身在这迷惘、嘈杂的城市中,时隐时现,回味悠远。
好酒的人贪杯,好读的人痴书。
我对《乡土中国》的痴,若不是同样有染的人,根本就无法体会到那种难以言说的妙趣来。
作为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的分析,乡土中国在费孝通先生笔下被概念化、抽象化、结构化,从而从整体上构建了一个理念中的社会。
或许是因城市生活的曲折纷扰,也怪自己当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想的文字,曾经对乡土乡情的那份狂热,如今随着时日风尘的洗刷,已慢慢模糊淡远;现在搜寻出来的一页页残存的记忆,仍旧借以惦念着那片纯净的乡土,已然成了自己守望宁静的世外桃源,只能相见于记忆的残影当中。
而读过《乡土中国》,对中国乡村社会有了一番深刻地理解,从而不再局限于脑海中仅有的人和曾经发生的事。
费老先生在序言中提到:这算不得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宏大,未免让我们有点摸不清头绪。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乡村占了很大的比重,广阔的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地方特色,不管是塞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要想将乡土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抽象概括出来也绝非易事。
正因如此,《乡土中国》从社会的基础、结构和秩序三个方面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抽象和概括出包含在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有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的基础——乡土本色所谓”乡土本色”,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一些本质性的特征和属性。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对于国人的概念不仅是记录着一串串脚印的印泥,也不是远洋海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抔乡土。
乡土性是中国人流淌在血脉中的神圣感,几千年农业国家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国人身上根深蒂固。
在乡土社会中人和空间的关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流动,因为”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靠土地为生的人离不开土地,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从而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
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则是孤立和隔膜,但这种”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不同于美国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整体上看,乡土社会最大的特征便是熟悉,或者称之为”gemeinschaft”“有机团结”“礼俗社会”.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属性,乡土性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离开了乡土,但”土气”未改。
生于斯,长于斯,虽然安土重迁的观念淡化,但心中对那片故土的怀念永远不曾淡去。
二、中国社会的结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孕育而成的乡土社会,其基本结构特征也正是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以血缘关系联结成的社会网络中,社会关系就如同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波纹,如此,人便有远近亲疏之别,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同。
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家人”可以把亲热之人都拉进来,既包括自己的家庭、家族、亲戚,又包括同村、同乡、同地区。
这样,”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是公的”,于是养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
社会关系是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交往范围的扩大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成为一缕缕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重人情、重关系、重圈子的独特形态。
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是因为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改变。
三、中国社会的秩序——礼治社会乡土社会的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援引规范的性质。
无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礼治为要,法治是那种酷吏才做的事,礼治成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并常以”礼仪之邦”来自居。
礼是什么?礼首先是一种传统,这样一来,即使号称”天子”的人也得尊”礼”,改变它是不可以的。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乡土中国,礼治是很有效的。
而今,现代社会有了现代化的追求,乡土文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法律已与生活息息相关,法治社会进程全面推进。
而法治是管理国家的,德治是教化民众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全面改善个人素质,减少犯罪,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惩罚都不是目的,求善才是真知。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又让”城”与”乡”彼此映照。
乡土重建面临的难题在于乡村的空置与落寞,老弱病残根本无法(也不应该)负担起被青壮年们遗落在乡土上的重任。
从而,乡土社会早已开始嬗变。
她会走向何处,是不是还能安宁如初?我已迷失在我的乡村印象中。
但我宁愿这样迷失着,一直迷失在不迷失的记忆里。
作者:曹世海第七天读后感(一)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
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
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
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
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
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
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
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
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作者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予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七天》体现的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
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
然而余华又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第七天读后感(二)不幸背后刚入手kindle,还不太会弄,就用闺蜜的帐号把她的云端都下到了我的本地,结果一眼就看中了《第七天》,因为是余华的作品。
余华,太喜欢了,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温暖的力量,用朴素得几乎通篇没有形容词的描述,把残酷和悲剧娓娓道来,然后,让人心生勇敢,接受并珍惜人生的所有磨折或者馈赠。
记得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正逢我人生的低谷,各种不顺利,让我变得怨天尤人,一个不经意的巧合,读了他的《活着》,也许你不相信一本小说能够唤醒一颗沉溺于忧伤的心,但事实如此。
《活着》属于伤痕文学,我不曾经历那个年代,主要感受来自文学影视作品对我的影响。
而《第七天》是现实主义作品,它里面包含了许多昨天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比如强拆,比如低收入人群对拥有一部iphone的渴望,比如房价及墓地价格的飞涨等等,在一个个让人扼腕的悲剧故事背后,流淌着许多温暖朴素的情感。
在小说里,他用了生前和身后的两种境遇去描述形形色色的人们,每个故事的主人都死掉了,但最后却没有殊途同归,富人去了他们的豪华墓地,穷人去了死无葬身之地,听起来很残忍吧?事实上却相反,死无葬身之地,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人人死而平等……来梳理一下小说的主脉络,主人公”我”,先是被生母弄丢,然后与养父相依为命,后来养父为了爱情将”我”抛弃,但又受不了内心情感的折磨将”我”找回,从此养父戒了爱情,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