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艺术的故事》的一些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艺术的故事》的一些思考
《艺术的故事》是一本享誉已久的经典艺术类书籍,是所有艺术书籍处于金字塔尖的瑰宝。在一个学期内仔细通读此书并且结合西方艺术史这一门课程对艺术史进行更多的了解之后,感受到这本书的确是不负盛名,作者也是功力深厚,将艺术和艺术史讲得深入浅出,连我这种之前对艺术毫无了解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获益良多。可以说,阅读这样一本书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享受,结合书中丰富的艺术品插图,更有一种置身于作者描绘的生动的艺术史长河中领略其无限风采之感。然而几个月来读书断断续续,限于我对艺术的感悟力缺乏了解,面对这样一本书籍还是未能完全吸收,日后仍需找时间再仔细品读。
要了解艺术,获得艺术鉴赏力,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学习艺术的历史,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艺术流派,而本书将艺术与历史结合,并且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自身经历,以艺术家极其艺术作品为中心介绍了各种艺术流派及艺术的发展历程。除了对于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介绍之外,作者史论结合,试图为我们展现一种艺术发展历史中背后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这样一种艺术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着实也是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得说说我理解的什么是艺术。贡布里希在书中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1]。贡布里希的讲述必定是结合了其多年以来对于艺术和艺术史的研究及思考,其讲述也是生动而亲切。然而在我这种入门者读来,
却不禁有所疑惑,作者说“没有艺术其物”,但是写的书的名字又叫《艺术的故事》,那这讲的又是什么东西的故事呢?而在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中,达朗贝尔则把绘画、雕刻、建筑、诗歌、音乐归为艺术的行列,这也与我们普通人的认知相符。其实,经过对本书的阅读,书中所讲艺术史主要还是由艺术家及其作品组成的,而书中所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是绘画家、建筑家和雕刻家,介绍的艺术相应的主要是绘画、建筑和雕刻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有了艺术家,那么必定会创造出艺术,而如果没有艺术,又何从定义艺术家和艺术史呢,我们似乎必须先确定艺术的定义,才能对艺术家和艺术史有清晰的认识。那么贡布里希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认为,这么讲主要可能是基于以下三种考虑:第一,作者想突出的是艺术家的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其实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就是所谓的creator;第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甚至对于不同的人,其定义是不同的,某些东西可能有的人认为就是艺术,有的人认为就不是艺术,这也取决于观者的人生经历和观看作品时的所思所想;第三,作者想要传达的是,艺术不应该是什么让人让普通人高不可攀的玩意,正如他在序言中也提到“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他想让艺术走下神坛,去除那种由于未知和不了解所产生的高山仰止和望而却步。
书中所讲述到的,一直以来,借助线条、光影、色彩等手段,创造出如其所见、所知、所感的视觉真实,是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所知,指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观看来呈现自我感知的世界,即描摹的是事物在某个特定角度呈现的样子;所知,则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认知观念和图示来呈现自我感知的世界;所感,则是艺术家在作品中不仅描绘了事物,而且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感受,
能够让人有所感触。不管艺术家是遵循于其所见、所知还是所感的,这种视觉再现是创造出来给读者看的,也就是说艺术家似乎想要通过他们的作品传达一种什么,这在后来如其所感得再现的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世纪的艺术想要给观者表现的是宗教故事的神圣与伟大,从而起到一种让教徒坚定信仰的效果,之后也有艺术家想要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感受与情绪;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想要表现的是一种人性和人文关怀;而近现代和现代艺术的许多流派,也同样致力于对某一种东西传达,印象主义画家们的希望通过自己画作传达那样一种瞬间的观感,而抽象主义画家给我们呈现一堆咋一看可能甚至有点杂乱无章的色块和形状,可是倘若我们仔细体会则分明能够感受到他们所要传达的那种情绪与感觉。
不管怎样,艺术家都是想要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表现、传达某种东西,当然这种东西能否被观者所感受接受则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大可以认为艺术品其实是承担了作为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情感或者信息传达的这样的一种中间媒介。更为理科一点的说法,艺术家通过某种程序性的编码语言,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艺术作品,而观者必须要了解这样一种程序性的编码语言,才能在观看画作的时候解构艺术家的作品,从而感受到其想要表达的内在语言。如果观者与艺术家之间的语言不相通,那么在观者看来,艺术家的这个作品可能就是毫无内涵狗屁不通。当然,贡布里希在书中也教导我们,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自己的陋习与偏见,我们在评论一幅画时,如果看见画家所画的与我们的认知不相符合,我们不能就立马横加指责,除非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正确而画家的不对,事实是我们脑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固守自己所认知的艺术语言的偏见。“我们都容易急不可耐地做出结论,说
‘事物看起来并非如此’,贡布里希在书中如此说道[2]。当然,话说回来,我们现在就认为艺术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程序性语言,这种说法似乎跟我们理解文学的作用时的想法有所类似,我确实在思考中有所借鉴,但是实际上应该也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我想以小词这种体裁来做一点类比。按照中国古代对于诗词的理解,诗的作用乃是在于言志,因而是一种显意识的表达,而对于词来说,其本身是乐曲的歌词,其更加注重一种对于感情本质的表达。实际上诗和词也都可以像前面对于艺术的解释一样说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不过词的这个特点表现得更加典型,中国古代的小词往往是一种隐含性的表达,由于小词作为一种为歌女所唱的歌词,其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以美女与爱情为主题,看起来似乎于文人雅士而言不太正经,但是如果掌握了读词的方法,也就是说,掌握了词人写词时的那一种程序性编码语言,那么对于某些有喻涵的词,我们完全是可以读出作者完全不同的言外之意的。对于一首简单的描写某个景物或者某个怨妇的词,实际上可能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或者对于怀才不遇的愤恨,如果读不出这种内在蕴涵,那么这首词可能就是平平无奇,很多传世的佳句其实都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言外之意而为人传诵。那么这种体会是如何被读者所感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前面所说的程序性语言。在一首诗词中通常都描绘了一些意象,意象可能是某种景物或事物,在千百年来的文学创作中,中国诗词形成了许许多多大家所公认的能够引起某种特定联想的意象,例如,我们提起屈原《离骚》中的美人之迟暮,实际上背后蕴含的是文人的怀才不遇衰老而不受重用的感慨[3]。正是这种长期所形成的集体共通的意象,引发了我们读词时的这种联想与体会,从而实现了情感的传达。也就是说,在词中,其实意象就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