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高速公路来进行长途的出行。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和高效管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将从高速公路管理的需求出发,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套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一、需求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汽车流量管理: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需要实现对车流量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还需要统计车辆流量和分类。

2. 安全管理: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需要实现对车辆安全的管理,如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的监控和报警。

3. 施工管理: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修建需要大量的施工,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及时反馈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

4. 收费管理:高速公路是收费公路,需要对车辆的收费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收费系统以保证自动化和高效率。

5. 维护管理:高速公路需要经常性的进行路面维护和公路设施维护,需要及时反馈维护的进展情况和维护质量情况。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套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如下:1. 集成路段管理和车道管理系统,实现车流量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判别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

2. 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统,及时反馈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并进行施工现场的监控和报警。

3. 设计一套完善的收费管理系统,实现车辆的收费管理,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收费系统以保证自动化和高效率。

4. 建立一套完整的维护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维护的进展情况和维护质量情况,并对维护过程进行监控和报警。

5. 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分析车流量、收费情况、施工情况和维护情况,以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选用一种适合高速公路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平台(如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平台),并且确定选用的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语言。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收费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收费监控系统)

概述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下图所示的管理结构:依上图,收费监视系统主要用于对收费广场、收费亭、收费车道、收费站监视室和票据室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和录像,并对有特殊车辆通过和发生意外事件的出口收费车道的监视图像进行自动抓拍。

收费监视系统是收费站收费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该项目中,我们提供了一组先进的、实用的和完整的现场设备。

考虑到××省地处北方,地域广阔,四季分明,气候环境变化较大,要求有很高的电气性能和很宽的温度范围,并能经受风、霜、雨、雪及高温的侵袭,所以我们提供了这套具有很高的质量和可靠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收费系统中的CCTV(闭路电视监控的缩写)系统可对路段内的收费运行状况作实时监视,摄像机在所监视范围为各级控制室值班人员提供直观的图像/文字信息,作为交通引导决策的依据。

由于所提供的控制软件界面是中文图形多媒体形式,所以操作直观、简便;显示、编辑都能以汉字方式完成,使人机操作界面友好、便捷,便于用户的使用和维护。

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充能力、升级能力及与其它系统互联能力。

系统组成收费监视系统主要由外场设备、传输路由部分和监控室控制设备三大部分构成。

1.外场设备:包括外场摄像机、摄像机防护罩、云台、立柱、基础(含地线)、支架、设备机箱等。

2.传输路由部分:编/解码器、光端机、尾纤、电缆、光缆、E1/2M的通信网络资源等。

3.监控室控制设备:矩阵主机、控制键盘、监视器、电视屏墙、硬盘录像机、视分器、字符叠加器、控制计算机等。

几点说明:1.收费车道、收费广场到收费站之间的视频图像传输所需线缆由供货商提出技术要求并负责测试,由总承包商负责统一采购和敷设。

2.为保证各收费车道、收费亭和收费广场的视频图像能清晰的在收费中心显示,供货商提供相关协议及技术支持。

3.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完成本工程所必要的设备、材料及配件。

本项目包括系统设计、供货、安装、测试、开通、培训、保修等工作,并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手册。

京秦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与发展规划

京秦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与发展规划

I f r a i n M a g m e n o m to na e nt &
De e o m e Pl n f v lp nt a o
B in - n u n d o E p es a e ig Qih a g a x rsw y j
W U in b Ja - o
( e e Poic lJ g Qn xrs a Maae n e at n,Qn u nd o 6 0 1 hn ) H b i rv i i — i na n E pes y w ngmet pr t ih ag a 0 6 0 ,C i D me a
A sr c :B in — ih a g a E pes a fs y el e te h l o r m ntr g f x rs— b tat e ig Q n u n d o x rsw y i t ra zd h w oe us j rl i c e o i i o on epes
1 现状 分 析与 改进措 施
的布设 ( 公 里一个 摄像 机 ) 每 方 案 ,基本 可 以对 整个 路 况进 行 交 通事 件检 测 。然 而 ,由于高 速公
何线 形 对监测 范 围的影 响 : d 利用京 秦 高速 公路 现有 的 ) 摄像 机杆 和 云 台 ,比较不 同种类 ( 球机 、枪机 、数 字摄 像 机 ) 、不 同技 术 指 标 ( /C D、 13 C 14 C /C D、
接 线 共 2 7 m,其 监 控 系 统 的 布 1k
b 比较 摄像 机 不 同监 视角 度 )
对 监测 范 围 的影 响 :
设 主要 由计算 机 、电气 等 方 面 的
专业 人 员主持 完 析公 路 的 地形 、几 )
少 可 减 少 1 % ,既 可 节 约 成 本 , O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摘要: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新的问题,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需求框架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 信息化建设; 技术原则1.1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信息化1.1.1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含义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养路机械化、收费自动化、办公现代化、工作程序化、行动军事化、执法正规化、通信便捷化、建设标准化,而这一系列的目标完成都离不开管理各环节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

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现已建成的覆盖全路网的光缆通信干线。

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通过密集的和大范围内的信息及智能化技术管理高速公路运输,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维修、交通管理等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出行公众服务信息。

1.1.2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系统从技术角度看,采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其由中心控制机和控制分机和终端处理机组成)及相应的电源系统和通信传输系统。

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中中心控制机负担系统数据的存储、统计、计算、报表及各种交通管理命令的下达。

控制分机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包装和预处理,并传送到中心控制机。

当中心控制机发生故障时,控制分机能行使主机功能,并临时紧急处理一些重要数据。

终端处理机负责检测匝道口、路面及收费口的各种数据。

从总体规划的角度,一般可结合具体情况,向发展综合智能交通系统靠拢。

其中一要注重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设施的建设,二也可以注重智能交通系统诱导设施的建设,三也必须注重系统的基础平台的构建。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交通设施特点,建立完善的出行信息、电子收费、车队管理及交通管理等系统的技术规范标准。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普及,公路运营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开发成为世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研究热点。

信息管理系统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应用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应用经济效益分析李丽(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河南驻马店463000)罗。

鼬耍】2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巨大、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是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的国道、瘩道以及县乡公路的施工建设管理。

麓:,tt,E-,Pc..工-作开展的一直比较缓}曼,目前基本隧处于手工式、单一的管理模式,没有把开工和在建的项目合同信息与计量麦钟信息进行整i≯合,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集中武欲据率,查询和统计的工作相对滞后。

?i 蛩鹾蚓公路;合同;费用;管理系统;蜘益分析…,,.;,.,办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巨大、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的国道、省道以及县乡公路的施工建设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的一直比较缓慢,目前基本上还处于手工式、单一的管理模式,没有把开工和在建的项目合同信息与计量支付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个有效的集中式数据库,查询和统计的工作相对滞后。

为了完善现有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业主决定采用计算机技术,实施f言息化管理,对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陔心业务环节,通过专用的工程软件进行控制。

在工程建设期间办公地点分散于全线、管理对象众多,因此建立—个现代、务实、高效、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工作效率、刚氏办公成本、加强公司管理,确保高质量、低成本按期完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提。

在这种形势下,将{寸算初技术与公路管理工作相结合,能极大的提高公路施工建设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地市级公路合同管理与计■与支付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路建设项目合同、费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分析1.1采用G U ID枣I L;f.主要用在软件中各个模块关键字段的设计方面,可以确保上下级各单位之间传输和交换数据时能唯—识别,自动加载,不会与内部已有数据冲突或覆盖。

由于该系统需要在多个用户之间传递数据,所以唯一识别每一项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般软件系统都会使用I D作为唯一识别一项数据的标识,这在某个用户下是完全可以的。

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公路管理方式的不足,实现了公路管理的精准化、规范化与自动化。

本文将对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相关领域的开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公路管理支撑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实现公路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公路基本信息、路网结构信息、路段属性信息、桥梁隧道信息、交通设施信息、站点信息等各类基础数据的管理。

2、现场作业管理:包括路面养护、修缮、清扫,桥梁的检修维护等现场作业管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3、养护计划管理:包括对公路养护计划的编排、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追踪、养护资金的统计与查询。

4、统计分析管理:包括对公路设施基础数据的分析,公路设施使用率的统计和分析、资金占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等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1、数据库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公路设施的基础数据,需要支持数据的快速查询和统计。

2、Web技术:用于构建web前端,提供方便的操作界面和数据展现方式。

3、GIS技术:用于实现公路设施的地图展示、位置信息管理以及路段长度、路面质量等数据的可视化。

4、移动设备技术:用于在不同的场景下对路段、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如维修车、巡检人员所携带的移动设备等。

二、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系统设计概述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前端、后台、数据库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前端和后台部分采用Web方式进行设计和实现,数据库采用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

2、数据库设计公路道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统一管理各类公路设施的基础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浅析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摘要: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国有资产,具有资产价值巨大、资产分类复杂、资产分布范围广、建设和使用周期长、资产管理的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清查手段落后、账物管理分离、账实不符,流程不规范、数据不共享等诸多管理问题,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高速公路资产监管,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是当前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资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一、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概述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以高速公路资产为管理对象,以实物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编码技术对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转移、盘点、清理到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通过手机(APP)扫描盘点,数据自动汇总、流程线上审批、账实结合等功能为企业搭建起规范化、体系化、协同化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预算关联:与现有预算系统对接,进行资产的预算编制,在资产发起采购时就能有效控制资产预算;(2)实物管理全面:实现从资产需求申请到资产报废(处置)的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3)资产财务管理统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业务核算流程,实现资产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理,减少从业务处理环节到财务管理环节的数据重复录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运行效率,加速内外部信息的流转;(4)手机移动盘点便捷:为每一个资产都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标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传入到计算机中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并对正常或异常的数据做出处理,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可按单位、部门生成盘盈明细表、盘亏明细表、盘亏明细附表、盘点汇总表、盘点汇总附表;(5)查询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橫向的多角度查询及纵向的跨年度查询,以全面满足不同使用人员的需要;同时,系统支持溯源查询,可以根据业务发生后反映到表单的结果追溯到最原始单据,对业务做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6)报表分析功能完备: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并且可采用数据分析建模的方式全面分析高速公路资产情况,为资产投资、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日常养护管理相结合,实现了高效、准确、可操作的信息化手段,为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本文将从系统的功能、优势、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系统功能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路况监测与识别:该系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路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识别。

它能够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裂缝情况、水平空鼓等问题,并及时生成维护报告。

2. 缺陷管理与维护计划:基于监测结果,系统可以精确识别出高速公路的缺陷点,并生成维修计划。

通过对缺陷的归类和区分,系统能够帮助养护人员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提高维修效率。

3. 养护人员管理:该系统还包括养护人员的信息管理功能,如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记录、职责等。

系统可以协助管理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提高养护队伍的整体效能。

4. 资产管理: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养护资产(如设备、工具等)的统一管理,包括资产的采购、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养护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系统优势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管理效率:相比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

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迅速生成养护报告和维修计划,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

2. 提高数据准确性:传统管理方式容易出现数据传递和记录的错误,而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消除这些问题。

系统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避免了人为的误操作和遗漏。

3. 提高工作安全性: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降低养护人员的风险。

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问题

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问题

题 。 公路 工 程 项 目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 构建 不 仅 仅 是 一 个 技 术 问
题 , 还涉 及 思 想 观 念 、 理 模 式 、 织 结 构 、 业 文 化 、 员 素 它 管 组 企 人
质 等 一 系 列 问 题 。 真 正 建 立 和 使 用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仅 要 仅 拥 有 数 字 化 技 术 是 远 远不 够 的, 要 注 意 以下 问 题 : 还 () 1 由于 存 在 敏 感 性 数 据 , 设 计 时, 对 网络 上 的用 户 进 在 要
二 、公 路 工 程管 理信 息 系统 建 设 过 程 中 应 注 意 的几 个 问
时 地 自动生 成 公 路 工 程所 需 的计 量 支 付 系 列 报 表 : 自动绘 制进 度 曲线 , 现 对 工 程 总 体 进 度 的动 态 控 制 ; 合 工 程 实 践 , 进 实 结 引 了工 程 台 帐 的 概 念 , 过 工 程 台 帐 的 建 立 , 够 实 现 对 每 一 个 通 能 支 付 项 目的 总量 控 制 , 且 在 台帐 中能 够 准 确 地 反 映 出 每 一个 而 支 付 项 目当 前 支 付 情 况 、 余 工 程 量 情 况 , 工 程 费 用 管 理 提 剩 为
同文 本 、 同 文 件 及 资 料 管 理 、 同执 行 情 况 跟 踪 和 处 理 过 程 合 合 管 理 、 外 合 同 的 外 汇 折算 、 济 法 规 库 的查 询及 提 供 各 种 合 涉 经
同管 理 报 表 。
( ) 路 工 程 行 秘 管 理子 系统 。 模 块 的 主要 功能 有 : 过 6公 该 通 G S对 公 路 建设 项 目的 图 、 档 资 料 进 行 可 视 化 管 理 。专 业 的 I 文 文 档 目录 编 制, 助存 档 生 成 竣 工 资 料 文 件 , 协 管理 收 、 文 件 , 发 提 供 专 业 、 面 的文 档 模 板 库,支 种 格 式 图文 档 的 即 时浏 览 功 能 , 提供 预 览/ 辑 功 能 , 台批 量 编 后 打 印功 能 , 有 强 大 的 书 签 功 能 和 批 注 功 能 , 有 文 件 压 缩 / 具 具 解 压 缩 功 能 , 割/ 分 合并 功 能 , 大 的文 档 条 件 查 询 功 能 。 强

2024年公路信息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公路信息化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公路信息化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公路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公路交通进行管理、监控、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科学、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公路信息化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公路信息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公路信息化市场的现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公路信息化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公路信息化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重点投资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降低。

公路交通管理系统普及程度不高尽管公路信息化市场规模在逐年增长,但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普及程度并不高。

目前,很多地区的公路交通管理仍然依赖传统的人工方式,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这主要是由于投资和技术门槛较高,以及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的。

公路信息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公路信息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涉及交通监控系统、路况信息发布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不同厂商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出了各种产品,各具特色。

市场竞争加剧了产品的创新和降价,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政府支持政策对市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近年来,政府对公路信息化市场的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公路信息化的投入和研发。

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对公路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路信息化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5G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市场发展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公路信息化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性将为公路信息化提供更加稳定和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和传输需求。

多模态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公路信息化市场将面临提供多模态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包括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路线推荐、公共交通规划和优化等服务。

基于GIS的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GIS的公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公 工程管 信息系 路 理 统
+ +

1 系统 总体 设计
11 系统建设 目标 。
本 系 统 充 分 考 虑 了公 路 工 程 管 理 的 流 程 和 特 点 , 以工 程 管理 的三 大 控 制 ( 质量 控 制 、进 度控 制 及 成 本 控 制) 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 核 心 和 目的 , 同 为
[ 4 第3 卷 51 3
第1 期 O
2 1 — 0 上) 01 1 (
骞l l 、 I 违 5
询 工 程 的 各项 计 量 、支 付 、计 划 、进 度 及 变 更 数
据 。其 主要 功 能 有 :1 )计 量 支付 查 询 :各 工程 实 体 及标段 的计量支付 信息查询 ;2 )计 划 进 度 查
加 ,迫 切需 要 建立 一个 管理信 息 系统 来加 强对 公路
工 程信 息 的管理 。 目前 ,国内开 发 的一些 公路 工程
输 。用 户 通 过 客 户 端 连 接 到 服 务 器 来 获 得 最 新 的
数 据 信 息 ,通 过 客 户 端 的 应 用 程 序 对 数 据 进 行
输 出 。本 系统 采 用 Ma lf 95 为 系统 的平 台软 pn o .作 件 ,Ma l f 95 仅 具 有 强 大 的GI 空 间 信 息 处 pno .不 S
l l 化 生 I 8
基 于G S I的公路工程 管理 信息 系统 的研 究与实现
R s a c d r al a i fh g wa r j c e e r h an e i ton o i h y p o e tman ge n z a me t
i or at on s t nf m i ys em ased on G I b S

公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简介

公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简介

过去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建设突飞猛进。

截止到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万km,国省道干线200万km,县乡道路180多万公路,公路网总里程近400万km。

随着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养护管理成为确保公路提供良好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养护资金的短缺将是事实,利用有限的养护资金达到提高道路通行性能的要求,将是交通设计、规划和养护部门面临的难题。

目前,公路路面养护已是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养护费用也成为各地管理部门的主要支出。

从全国情况来看,尽管公路中的绝大部分是近十来年建成的,但由于材料、交通和气候条件以及使用年限等原因引起的路面破坏速度已经越来越快。

尽管目前仍大幅度地新修公路,但就已建成的这些公路来看,各种病害比较严重,有些路段甚至已严重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和沉重的社会负担。

从经济方面来看,各省的公路里程长短,每年的养护费从几千万元到亿元不等,但仍然不能满足较大规模的公路维修。

况且,随路龄的增长,养护费用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路面养护需要巨额经费,因而有必要研究并着手解决公路路面养护的科学性问题,这包括路面养护手段、方法及技术的可行性。

在此背景下,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在公路检测养护中的应用于推广,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借鉴已有的公路路面养护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公路综合检测养护系统是解决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现状的有效方法。

公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是一种集公路指标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决策以及工作监管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作为一个完善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公路检测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卓越科技通过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不断优化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公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与设备在全国一级城市交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同时,随着产品优化与升级,在全国市政道路和二级城市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系统简介公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基于GIS平台研发,利用GIS的可视化表达,图文并茂的展现道路各种指标的实际情况以及决策结果。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一、引言公路建设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公路建设市场也日益繁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加强对公路建设市场的管理,提高市场效率和建设质量,建立一个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二、系统概述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旨在整合和管理公路建设市场参与者的信用信息,并通过信用评价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

系统主要包括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管等模块,以实现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全面监管。

2.1 信用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公路建设市场参与者的资质、信用记录、项目信息等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管理人员信息、项目业绩等。

同时,系统还可以接入第三方信用数据库,获取更全面的信用信息。

2.2 信用评价系统采用多维度评价模型对参与者的信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资质评价、项目评价、合同履约评价等。

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参与者在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地位和信用等级。

2.3 信用监管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对不良行为进行警示和处理。

同时,系统还能够为信用较好的参与者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遵守规则、提高建设质量。

三、系统特点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3.1 数据整合性强系统能够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和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3.2 评价模型灵活系统基于多维度评价模型,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调整评价标准和权重,确保评价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公平性。

3.3 监管及时有效系统采用实时监控技术,能够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和异常情况,为监管部门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和预警功能。

3.4 风险应对能力强系统具有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能够识别和预防风险,有效保障公路建设市场秩序稳定和健康发展。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人们对出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在交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设计与优化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车流畅通以及用户体验。

本文将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1.1 系统架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网络架构、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等。

在网络架构上,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各个子系统分开部署,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库设计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包括车辆信息、路况信息、收费信息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在用户界面设计上,需要简洁明了,操作便捷,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摄像头、气象站、电子收费系统等,在关键位置和路段进行安装,实时采集道路状况、天气信息、车辆流量等数据。

然后,利用数据处理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交通状态以及预测模型。

1.3 信息发布与通信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发布给用户,提前预警风险,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通过电子屏幕、移动应用等多种形式,将实时的路况信息、事故警示、施工信息等推送给用户。

同时,建立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其他交通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2. 系统优化2.1 路况预测与调度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建立精准的路况预测模型。

基于这些模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交通拥堵点,进行路况调度优化,减少交通压力。

利用实时数据和交通流动模型,结合智能算法进行路口信号灯的优化,实现快速疏导,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2 交通事故预警与处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是导致堵塞、交通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数据和实时监测,可以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

甘肃省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及功能分析

甘肃省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及功能分析

4总531期2020年第09期(3月 下)0 引言农村公路是公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社会经济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和生产基地的桥梁,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推动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结合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模式,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道路巡检设备,结合图像识别等成熟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农村公路的道路巡检和病害识别工作,针对农村公路管理现状进行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方案的探讨和构建,建设能够覆盖农村公路建、管、养全生命周期,实现通车里程统计、病害智能识别、养护动态监管闭环管理等相关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1 总体方案设计1.1 系统总体规划架构主要分为前端系统、展示层、业务层、支撑层、存储层以及硬件环境。

从底层到顶层每个分层的详细描述如下:(1)运行环境。

第一层为硬件的运行环境,为云主机和云存储,用来提供安装数据库的存储介质,发布服务、视频存储、文件服务和流媒体转发等服务器。

(2)存储层。

数据层作为整个管理平台的数据支撑,为甘肃省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层提供数据服务功能。

数据层主要包含三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空间属性数据库和视频、文件服务器。

(3)数据层和支撑层。

第三层支撑平台为用于农村公路病害智能研判等功能的道路巡检支撑平台和用于实时监控的流媒体支撑平台。

第三层还有数据层用于处理业务层和存储层之间数据的转发和事务的处理等。

(4)业务层。

业务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层,主要完成养护管理系统的所有业务管理功能,此外还包括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设置、统计报表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等功能。

第五层为具体的业务模块,每个业务模块完成一块业务功能。

(5)展示层。

展示层主要包括实现业务层和前端系统层之间数据传输的API ,用于实现实时视频传输的SIP 协议和用于web 交互的POST 和GET 等请求。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道路交通的高效、安全运行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犹如道路交通领域的“智慧大脑”,通过整合和分析各种交通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为出行者提供便利服务。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极强的体系,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功能和应用。

首先,它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交通数据,包括车辆流量、车速、道路拥堵情况等。

这些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于道路上安装的传感器,如地磁传感器、摄像头等;有的则来自于车辆自身的定位系统,如 GPS 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合,系统能够全面了解道路交通的实时状况。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它可以运用各种算法和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某些道路的交通流量变化趋势,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制定疏导措施提供依据。

又如,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找出事故多发路段和时间段,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和改善道路设施。

除了数据收集和分析,该系统在交通指挥和调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发生交通拥堵或突发事件时,系统能够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交通管理人员,并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比如,及时调整信号灯时长,引导车辆分流,或者派遣交警到现场进行疏导。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智能交通设备进行联动,实现自动化的交通控制。

例如,高速公路上的可变限速标志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限速值,提醒驾驶员合理控制车速。

对于出行者来说,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车载导航系统,出行者可以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道路拥堵情况、施工路段、交通事故等。

根据这些信息,出行者可以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

此外,系统还可以提供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实时运行信息,鼓励人们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以搭建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构建高速公路自动化管理系统研究分析

以搭建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构建高速公路自动化管理系统研究分析

廛周抖夔以搭建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构建高速公路“自动化”管理系统研究分析杜永静(邯郸市青红高速公路管理处,河北邯郸056002)毯裔要】以高度信息化的收费系统为突破口,对实现一个集幂停车收费、监控、通信、物流、救援、环保为一体的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绑琏行了初步探讨。

陵熊词】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信息化技术;效益1收费系统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作用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5万多千米,居世界第2位。

信息采集方式可分为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

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收费系统,目前正向跨省区域联网和电子收费的方向迈进。

在国外,如美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不收费,而且多为开放式的收费系统,潜在的交通信息远不够丰富。

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具有专用的通信网络,能够实时地将每一辆车的车辆及载运信息、出人及路径信息、收费信息传递到结算中心,据此可以得到实时、准确的流量、行程时间、行程车速、拥挤度、事件以及运营特征等常规方法不易获取的重要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收费系统,不如说是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因此,完善的收费系统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收费系统中具有宝贵的信息资源。

可惜目前我们对收费系统的功能开发地不够。

2ET C不停车收费系统长远需求相对完善的联网收费系统路网形成以后,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进而又把交通量增长带动起来,由于交通量增长,在我国东部等比较发达的地区,交通拥堵情况非常严重。

原有的收费系统通行能力相对低下的问题,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所以对电子收费,不停车通过收费的需求也逐渐显示出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自动收费方式到了人们的重视。

人们把不停车收费(N oSt op El ect r oni cToI}C oI I ect j on Sys t简称N SETC S或ET C)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 TS)的重要研究内容。

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对使用高速公路这种“商品”的“用户”来讲,减少等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充分体现“计算机自动化”其优越性。

浅析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浅析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台账 、 公路 技术 台账 、 桥梁 技术 台账 、 路政执法人员 台账 、 公务 车
需要依 据全国和各省信息化发展规划 的指 导尽快确立完整 的路 技 术 、 桥梁技术 、 路政执 法人员 、 公务 车管理 、 投诉 举报 、 公路巡
( 1 ) 相关 路政应用 管理 的空 白亟需填补 。目前大部分路政业 作 日记 、 路产损失赔补收据 、 路 网调度等 2 0多个 功能模块 。
据信息并 能够 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多 的决策信 息 ,还 要具有一 定 据 库必须不 断完善 。否则 , 建立在过往数据上的分析必然 与当前
3 .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 完善 。 对数据库中的需求信息要定期进 库 的挖 掘和智能分析 , 并以此制定营销策略 , 才能充分发挥数据 行汇总分析 , 找 出客户需求变化 的趋势 , 以便企 业调整经营方 向
数据输 出等功能为一体 的综合性查询 。
2 . 『 口 ] 题分析 。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 系统包 括 日常处理 、 台账管 理 、 数 据 查询、 统计报表 、 公文 处理 、 基础数据 、 系统管理 、 功 能拓展八个
子系统。
虽然路 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 已基本建立 ,但 是从长远 发 展来看 ,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 系。 此 体 系可 以为现在及长远的路政信息化建设奠 定发展思路及基础 技 术架构平 台。 所 以在 进行具体 的路政信息化研究建设之前 , 首 先 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 系。 务管理 工作 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 , 在准确性 、 科学性及办事效
理统计 月报 、 路政执 法统计季( 年) 报、 交通安全 ( 下转第 8 7页)
0 8 5 / ' 大陆桥视野
L U Q I A O Y U N S H U / 陆桥运输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1-2579(2001)05-0005-003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周骞1,刘兴景2(1.长沙交通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2.同济大学)摘要:分析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探讨了G PS、G IS等关键技术的解决办法,并结合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管理;信息系统;GPS;G IS;数据仓库y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公路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目前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大部分还处于手工操作水平,或只有分散、局部的、不完全的自动化水平,在交通量日益增加,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翻修频繁,道路路线变更不断,新的资料不断出现的条件下,这给公路建设、养护及管理决策支持带来了极大困难,同时因公路管理时间与空间跨越较大,历史资料残缺不全,更加大了公路管理与决策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如实时数据库、数据仓库)、通信技术,GPS及GIS技术等的发展,又为建立日常业务操作及决策支持等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在国外公路管理信息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建立和完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是国际公路管理发展的趋势,对提高公路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我国公路管理,分析了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及结构,及为实现该系统的计算机结构,提出了该系统中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结语中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系统目标作为公路管理部门,承担着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任务,因而公路管理信息既要能够完成公路管理中的日常业务操作处理,实现对路况数据的实时或定时收集;同时又要求能够为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提供联机分析处理及决策支持能力;另一方面,从系统的角度看,公路部门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要求该系统作为整个社会综合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与社会相关系统相联系的功能与接口。

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为:建立公路路况、路线、道路基础设施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与处理的统一的框架结构和协同工作环境;建立公路路况、路线、道路基础设施数据库;开发实现日常业务操作处理的应用软件;与相关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建立公路管理数据仓库,进而开发出公路管理决策支持等上层应用软件;实现与社会相关系统的综合信息发布与收集。

系统目标的实现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建立数据收集基础设施及日常业务处理应用软件开发,第二步建立公路管理数据仓库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2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系统主要由如下模块组成:1)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

由于公路路况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路线的空间范围变化很大,该系统利用车载GPS对大部分路况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同时一些数据没法自动采集,通过人工采集及输入。

2)数据库模块。

把基站GPS接收到的数据及人工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存储于数据库,主要有路面、桥梁、隧道等数据库,各个库都有包含经处理过数据的数据表。

3)日常业务处理模块。

利用GIS数字化地图实现路网、路况信息的桌面地图显示及日常公路管理业务处理,包括路面养护与管理、桥梁养护与管理等子模块。

4)数据仓库模块。

公路管理数据仓库是一个面第21卷第5期2001年10月中外公路5收稿日期:2000-11-29作者简介:周骞,男,同济大学在读博士,从事交通运输系统信息规划与管理研究.向公路管理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及决策支持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环境,是一个以主题为数据组织方式的数据库。

5)联机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模块。

支持公路管理中、长期建设、养护、规划、管理的支持软件。

主要为中、高层领导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6)综合信息发布模块。

主要提供与社会其他系统的接口,进行综合信息发布,并接收社会其他系统的数据。

整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3 计算机系统分析目前计算机系统结构已从传统的C/S 两层结构向B/S/S(或C/S/S)三层乃至多层结构发展,本方案选择目前流行的三层结构,具体软件选择如下:1)客户端采用Window s95/98或NT Worksta -tion 。

2)从价格性能比的角度,服务器平台可选择Window s NT (Window s 2000Server)系统。

3)数据库及数据仓库选择Oracle 8.0。

因为该数据库支持空间数据的存放,同时,作为数据仓库产品,具有相应的多维分析软件。

4)GIS 系统软件选择MapInfo,其产品具有支持开发使用的M apInfo Professional 和M apBasic,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用的SpatialWare 等。

同时,通过Web 服务器向社会进行综合信息发布及收集。

计算机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4 关键技术分析4.1 GPS 基准站及车载GPS 的配置地面GPS 与车载GPS 通过GPS 卫星组成一个差分GPS 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公路上的空间位置测量(包括经度、纬度、高度);路面坡度、坡高测量;里程桩号的标定。

但当测量点上看不到定位星时,须采用辅助手段,如惯性测量。

因而车载GPS 的配置主要有:¹车载GPS 接收机;ºGPS 接收天线;»惯性测量系统;¼车载计算机;½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6 中 外 公 路 21卷图2计算机系统结构图¾车载电源变换器。

地面GPS基准站是车载GPS定位的基础,主要有:¹GPS天线;º基站专用计算机;»基站数据处理系统。

考虑到GPS测量精度的要求,当一个基站满足不了时,可适当地增设一个GPS基站。

4.2GIS矢量化地图的配置GIS是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理学、几何学的综合,它解决了空间数据及普通数据的可结合性、可视性、直观性等一系列问题,人们直接可从矢量化地图上了解到相关信息。

GIS矢量化地图构建可通过两步实施:首先通过分块,扫描地图,并对分块扫描的地图拼接;然后,对扫描到计算机里的地图进行分层及矢量化处理。

4.3数据库处理技术数据库不仅要为日常业务处理提供快速、高效的反应;同时担负着为公路管理数据仓库的建立提供源数据;还要为社会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提供共享数据。

因而数据库中的数据定义按国家信息产业的标准化进行定义,确保数据的共享性、可扩充性。

4.4数据仓库问题数据仓库是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目前其开发的相关技术还处于一个探讨阶段,而且数据仓库的投资大、风险性高,因而作为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二阶段,可采用/原型法0,先对某一个重要、成熟的主题如/道路0,进行开发,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到未来进一步扩充的需要。

5结语公路管理现代化是未来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因公路管理的范围广、空间大,涉及多学科知识,难度较大。

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具有极其现实及理论意义,本文利用GPS与GIS技术结合,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功能;分析了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分开构建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开放性,及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GPS差分技术研究。

这主要涉及一个如何对公路路线上的特征物进行准确定位,避免出现定位失真的问题,涉及GPS差分精度及如何准确与GIS嵌入的问题。

2)数据库中数据定义的标准化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社会/数字地球0的一部分,其数据不仅要满足自身需要,同时要为相关75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文章编号:1671-2579(2001)05-0008-004传力杆连接道面板间荷载传递的数值模拟李光元1,胡霞光2编译(1.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2.长安大学)摘 要:描述了传力杆连接刚性道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

所有构件均模式化为连续要素;不采用板、梁或伸臂梁,因此,没有人为的刚度不得不处理。

介绍了基于传力杆荷载传递的接缝效率定义,结果描述了传力杆两边的界面条件、板和基础变化对其影响的证据。

也研究了传力杆与接缝性能不相称的影响。

发现用剪切荷载表示的接缝效率反映了接缝性能的退化及界面条件的伴随变化和传力杆的不当设置,用位移表示的接缝效率不能反映所考虑的各种因素的区别。

关键词:道面;传力杆;荷载传递;有限元 y1 概述传力杆缩缝是刚性道面系统中常见的构造。

在相邻的混凝土板之间修一个小缝隙以允许混凝土板的膨胀和收缩。

然而这些缝隙不能传递横向荷载,所以运用传力杆来连接这些缝隙。

图1显示了其基本的力学原理。

连续板可以将整个板长度内的荷载分散传递给基础。

当在连续板上设置一条缝隙,荷载只可能通过被加载板传递给基础,此外,被加载板的应力比连续板中的应力大。

同样如图1,用传力杆连接缝隙可以把荷载传递到未加载板。

荷载的传递是通过传力杆的剪切作用,结果使得基础的受载更加均匀,且减小了被加载板的应力值,所有板的弯沉值也将减小。

图1 接缝板之间荷载传递的变化系统提供源数据,如何实现数据共享问题,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易开放性及共享性,这也是一个大型软件必须考虑的问题。

3)如何开发适合人机对话、界面友好、易学易用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个系统是否成功、能否迅速推广应用的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1] 刘大年,施一民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2] 边馥苓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3] 姚连璧,朱照宏.全球定位系统(GP S)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1996,(2).[4] 岳秀平.GP S 的发展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枫林学苑(博士生论文集)[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5] 杨兆升,朱 中.智能运输系统G IS 设计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8,(1).[6] Kari Launen.GPS-Rapid Solution for Transportation Manage -ment.Joura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1993,(1).8中 外 公 路第21卷 第5期2001年10月收稿日期:2001-0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