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_初中
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 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 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 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 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小说或文章,其中包含环境描写的例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在学习小说时的情景,提问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了解;2. 学生分享对环境描写的认识和例子。
二、什么是环境描写(10分钟)1. 教师给出环境描写的定义:环境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描述,来营造作品中的场景和氛围。
2. 举例说明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a. 设定故事背景,提供时空框架;b. 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c. 渲染气氛,增强情感表达;d.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决问题。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四、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小说片段,其中包含环境描写的例子;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该环境描写的作用;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表现力;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分析和改写;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提高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以及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使学生对环境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环境描写;2、学会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并且应用到学生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1、通过典型文章,归纳出常见的几种环境描写的作用2、总结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徜徉在语文的国度里,我们一起感受过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叹;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还有朱自清在美好春光的引领下,积极“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由此,我们知道借景抒情已经成为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用来表现“景语”的环境描写,也成为近几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二、知识回顾(教师提问)什么是环境描写?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出示多媒体课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三、典型例题的分析(见学案)分析下列文字①分别属于哪一类环境描写,②标划出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例1: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自然环境描写;严寒,深冬,隐晦,冷风,苍黄,萧索,没有一些活气。
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
(展开情节表现主题)例2:鲁迅《孔已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一、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十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力.————选自《故乡》鲁迅作用:1、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渲染了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2、用萧条的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二、找回鸭子之后)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末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孤独之旅》曹文轩环境描写作用:雨后美丽夜景的描写,衬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子之后的愉悦的心情。
三、(结局)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作用: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楂尽力的刺去,那楂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鲁迅景物色彩艳丽、明快,人物英俊,活泼,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
.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被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智取生辰纲》施耐庵环境描写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2、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六、景,暗示路途的艰辛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罗贯中环境描写写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案标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和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
4. 练习环境描写的写作任务。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1. 引导学生回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询问他们对作品中环境描写的印象,并让学生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讲解:2. 介绍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如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节氛围等。
3. 分析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五官感知的描写、动态描写、比喻和象征的运用等。
案例分析:4. 选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和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技巧和特点。
练习任务:5. 给学生分发一些环境描写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环境。
6. 学生互相交换作业,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总结反思: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写作中多加运用。
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
2. 环境描写的练习任务。
3. 学生互评和讨论的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完成的环境描写练习任务的评估。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评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以环境描写为特色的作品,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为将来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注:此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根据具体年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效果。
教学步骤:引入:给学生展示几幅环境描写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1.解释环境描写的概念:环境描写是指用文字将一个地方或场景的自然、人造特征进行描述。
它可以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景观等。
2.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详细解释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作用:a. 增强真实感: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场景,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b. 传递情感: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气氛、景色等等来传递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
c. 增加意境: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d. 增强代入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代入作品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3.示范与练习:选择一段文学作品,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作品的效果。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给定一段文学作品,让他们添加适当的环境描写,观察他们添加的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效果造成的影响。
4.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练习结果,并讨论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并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环境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拓展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对作品的影响,并写一篇短文进行评述。
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讨论和拓展练习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此教案旨在通过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实践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公开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备考之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二、复习重难点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三、复习过程导入:(1)图片1、图片2(图片趣味式导入)提问:看图文,说说这两幅图片给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2)配上文字: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关于大海的描写提问:作家和我们的感受是否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但环境作用还不止这些,特别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社会环境或者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那末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一起来看看近5年的高考考情。
(一)高考考情:高考曾经这样考(PPT展示)(2022全国卷1)《锄》(中国小说) 选择题 文中第8、9段环境的对照描写2分(2022全国卷1)《天嚣》(中国小说)选择题 A.小说开头不仅描写风暴也细致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和切身感受,烘托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2分(2022全国卷3)《到梨花屯去》(中国小说)简答题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022全国卷1)(美国)海明威《越野滑雪》选择题 B.小说中多处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对照,氛围由此发生变化 。
3分(2022全国卷3)《书匠》(中国小说)选择题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
3分提问:由高考考情可以看出来近五年小说环境描写考查什么?明确:1.近年高考中,小说环境描写为常考考点。
2.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3.考查形式由单纯鉴赏景物描写变为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普通是分析其特点,鉴赏其技巧(手法),概括其作用,俗称“一景三考”。
所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是很有必要做一做梳理的。
(二)目标展示接下来,大家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能规范化答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3.能够运用环境描写丰富作品的情境和氛围。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环境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绘场景、气氛、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事物,以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境和氛围。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视角:环境描写的视角可以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不同的视角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细节:环境描写需要注意细节,例如颜色、气味、声音、光线等,这些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环境。
•情感:环境描写需要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和感受,例如喜悦、悲伤、恐惧等,这些情感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
•对比: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环境的特点,例如黑暗与光明、寒冷与温暖等。
3. 运用环境描写丰富作品的情境和氛围环境描写可以帮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地表现情境和氛围。
例如,在描写一个恐怖场景时,可以通过描绘黑暗、寒冷、静谧等细节来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在描写一个浪漫场景时,可以通过描绘阳光、花香、温暖等细节来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张图片来引入环境描写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描写的作用。
2. 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分组讨论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例如视角、细节、情感和对比等。
4. 分组练习环境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环境描写,例如让他们描绘一个恐怖场景或浪漫场景,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来丰富情境和氛围。
5. 展示环境描写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环境描写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
记叙文专题——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一、专题知识梳理知识点1:环境描写的分类:【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不是为了单纯地写景,而是有一定目的的。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知识点2: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气氛(氛围)。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以上列举的是环境描写的基本表达作用,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去照搬就可以了。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气氛(氛围)烘托人物的心情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形成对比,突出主旨引出下文二、专题精讲例题1:男友刘德华①以下是我学生李慧给我讲的故事。
②最初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现在的学校,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所谓学校,是一座半山腰上的破庙。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一个人的学校,一名老师带三个班级。
而且这里的环境几乎与外界隔绝,收看不到电视,能看到的报纸还是上个月的。
其他的困难都好克服,找对象成了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在这里呆上几年,就把这儿真的变成了“和尚庙”或“尼姑庵”。
但是这里的孩子像“小大人”一样懂事。
③一次,孩子们到我房间玩,看见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照片,挺帅的,就好奇地猜测:是老师的男朋友?老师交了男朋友?我走过来说,是刘德华。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课堂教学展示课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课堂教学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掌握解题思路。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四、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三、必修五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下发环境描写作用导学案,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小步舞》。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分钟)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
二、展示课堂目标(1分钟)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三、考点精析(1分钟)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开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从近几年高考题考查方式来看,有考查细化的趋势。
四、明确考查方式(2分钟)五、回顾小说相关文段,分析、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5分钟)(一)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问:回忆《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过渡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六、高考试题分析(22分钟)(一)《小步舞》(20XX·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开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教案-2023中考语文
《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教案一、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2、分类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交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或做铺垫,揭示文章主题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1、旧知回顾,明确作用语段一:我一个人慢慢的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张之路《羚羊木雕》作用: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了夜晚月光清冷的特点。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烘托“我”被逼要回木雕失去友谊的悲伤的心情。
语段二: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底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景色从明丽到阴郁,正烘托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前轻松、欢快的心情,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沮丧、沉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而突出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鲁迅《孔乙己》作用:这段环境描写写出了阴冷、悲惨的感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为下次孔乙己出场作铺垫。
(渲染气氛,暗示人物命运)语段四: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
……四下里一片寂静。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n life lies not in what you possess, but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something.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你写散文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描写环境吗?知不知道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以下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欢迎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1】所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自然环境就是天然的,社会环境就是人为的。
环境描写在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社戏》)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繁星》)3、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最后一课》)4、深化作品主题仍如小说《最后一课》中描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所见的景象,正反映他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为以后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转变作了铺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小说爱国主义的主题。
不仅在写作时要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在阅读时,也要从以上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__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微课学习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微课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二章《春天的故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环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 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的作用,即可以通过描绘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春天的场景进行观察和描绘,要求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5. 分享与评价: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环境描写的作用1. 描绘环境2. 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 请用环境描写的方式来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要求不少于100字。
答案: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阳光明媚。
大地上的花草树木都发芽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喜欢在春天的阳光下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请用环境描写的方式来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景点,要求不少于100字。
答案:我最喜欢的景点是我们学校的操场。
操场很大,绿草如茵,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守护着操场。
每当阳光明媚的时候,我喜欢在操场上跑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情感、渲染气氛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来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及分类2.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3. 环境描写的方法与技巧4. 欣赏与分析经典环境描写片段5. 实践练习:运用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 难点:环境描写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描写片段,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环境描写片段,激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作用和方法。
3. 分析:分析经典环境描写片段,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作用和方法。
2. 选取一个场景,运用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
3. 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 学生能够通过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提高写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理解其对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与环境描写相关的文学作品。
2. 课件:展示经典环境描写片段,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 网络资源:提供与环境描写相关的文章、案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作用和方法,分析经典环境描写片段;第二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环境描写表达情感、渲染气氛,并进行总结。
四年级音乐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四年级音乐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1. 引言本音乐教案旨在教授四年级学生关于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技巧,学生将能够在创作音乐作品时表达和描述不同环境的氛围和特点。
2. 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使用适当的音乐元素和技巧来描绘环境的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理论知识- 介绍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作用;- 分析一些经典音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技巧。
3.2 实际操作- 指导学生使用音乐元素(音高、音库、音色、节奏等)来描绘环境;- 引导学生通过乐器演奏和声音效果来表达不同环境。
4. 教学步骤4.1 引导讨论- 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对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思考和讨论。
4.2 理论研究- 介绍环境描写的概念和音乐中的作用;- 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运用环境描写技巧的例子。
4.3 实际操作- 指导学生通过演奏乐器或使用声音效果来描绘特定环境;-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达自己设想的环境。
4.4 分享和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5. 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环境描写技巧的能力;- 评估学生对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理解程度。
6.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作其他环境描写的音乐作品;-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7. 结论通过本音乐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环境描写在音乐中的作用及方法。
这将帮助他们提升音乐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和分享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增强自信心。
中考高频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人教版
3.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在课堂上采用了提问、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我还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确保他们能在课堂上保持专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环境描写案例出发,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再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从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我会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 文本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环境描写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并能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4. 思维品质:学生在分析和运用环境描写的过程中,将培养出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文化素养:学生将通过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们将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环境描写,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
1. 环境描写的概念与作用
(1)概念:环境描写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活动场所的描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作用:
a. 展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b. 营造氛围和情感基调
c. 推动情节发展
d. 反映社会背景和价值观
2. 环境描写的分类与应用
(1)自然环境描写
a. 气候
b. 季节
c. 地理环境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但对环境描写的深层次作用还需进一步引导。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来锻炼。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均有待培养。
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2. 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角色、主题等方面的影响;3. 能够自己撰写生动细腻的环境描写。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描写的意义和作用;2. 分析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影响;3. 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传递情感和营造氛围。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教师讲解)- 通过将环境细节写入文学作品中,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氛围;- 加强读者对故事背景、角色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2. 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影响(小组讨论)- 选择几个文学作品的环境描写,让学生一起讨论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如何改变故事的发展,营造悬念和紧张感。
3. 分析环境描写对角色的塑造(课堂展示)- 学生选择一个角色,使用环境描写来刻画角色的性格、经历和内心感受;-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其他同学从环境描写中感受到角色的特点。
4. 分析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体现(读后感写作)- 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自行撰写一篇读后感,重点分析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体现;- 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分享自己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体会。
5. 练习环境描写的写作(个人写作)- 学生选择一个场景或者一个场所,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 引导学生使用丰富多样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让环境描写更加生动细腻。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参与程度;2. 读后感的整理和交流;3. 个人环境描写的完成度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名家作品,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2. 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文化名胜或者特殊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进行环境描写;3. 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环境描写的创作技巧,提升个人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促使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情节、角色和主题的影响,并通过写作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的1. 了解环境描写的定义。
2.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及重要性。
3. 学习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及重要性。
难点:学习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应的教学用具和素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描绘自然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细节。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解释环境描写的定义:通过文字描绘环境中人、物和事物的特点、特征、氛围、动态等,以营造一种生动的环境形象的描写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三、讲解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利用形象的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利用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合适的修辞词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境形象。
2. 教师展示一些环境描写的例子,并与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带领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练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不同环境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幅进行环境描写。
学生可以参考已学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环境描写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学生分享体验和感悟(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体会和感悟,以及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进一步理解。
六、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总结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以及技巧和方法。
七、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用环境描写的方式来描绘,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八、板书设计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高作品真实性和艺术性增加读者阅读体验帮助读者理解情节和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形象的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的观察和描写,生动的语言合适的修辞词语,丰富多彩的环境形象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 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氛围、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作者情感3. 环境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象征描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出图片中的环境,引出环境描写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进行创作,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鉴赏:让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讨论其作用和效果。
5.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环境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写一篇短文,运用环境描写来描绘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 推荐一本文学作品,并简要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环境描写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环境中描写鉴赏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导入,激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
2. 文学作品:用于讲解和鉴赏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实践写作。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要拘泥于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在鉴赏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诗人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如何运用环境描写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环境描写
2.学会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
1.通过典型文章,归纳出常见的几种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陈浩老师!
徜徉在语文国度里,我们一起感受过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离愁;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乡愁;还有朱自清在美好春光的引领下,积极“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而用来表现景语的环境描写也成为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之一。
今天我们就从鲁迅这位文学大师的笔下去具体体会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标题)
二、定义
提问: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
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材料一(选自鲁迅的一篇文章《药》的尾段)
结尾一段就是对烈士夏瑜的坟场的描写,大家跟随老师的声音,感受一下该段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提问:听后的感受?能得出环境描写的什么作用?
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小结: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
导语:其实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尾段有这样的环境描写,首段同样有,听!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分析:作家往往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
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的气氛。
提问:刚刚我们体会的气氛是十分悲凉的,那么大家想想,我们在过年的时候,超市里是怎样渲染那种欢快、喜悦的气氛的?
写:好,刚刚我们学习了环境描写的这一作用,那么他在我们写作当中能否用到?给你一个场景,你能否借助环境描写,来渲染一下气氛呢?我们试试看
这是环境描写的第一个作用,那么他还有哪些作用?别急,我们看材料二。
材料二(对第一个作用的检验并引出第二个作用)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选自鲁迅《故乡》开头部分:闰土)
提问:大家体会一下,这段环境描写你认为有什么作用?我请一位同学说说。
分析: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故乡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氛围,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
小结:环境描写作用(2)烘托人物心情
诶,既然他能烘托心情,我何不也试着把他运用在作文里?下面老师出一道题,大家可以试着写写。
(阳光,街边的树,车鸣声等等。
)写:A题:今天上午要测验英语,你经过认真复习,今天上学充满信心。
B题:由于昨晚看球赛,未复习英语,今早上学满心懊悔。
根据以上提示,任选一题,写一段上学路上所见景物的环境描写,借所写景物来表达出文中"我"的特定心情。
要求: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②景物描写要有序;③描写要生动具体,恰当运用修辞其实我们环境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
(3)深化主题
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哪些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呢?这就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请大家搜集我们初中语文课本里的,能起到深化主题的环境描写的段落。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