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洛阳音乐之城规划方案

洛阳音乐之城规划方案

洛阳音乐之城规划方案1. 简介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直被称为“千年古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洛阳已经成为了河南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是针对洛阳音乐之城的规划方案,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音乐需求。

2. 规划目标洛阳音乐之城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表演、教育、研究、创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音乐产业基地,为洛阳市民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增强城市音乐文化氛围,促进音乐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规划内容3.1 区位洛阳音乐之城建设在市中心地带,规划面积约为1000亩。

按照中心城区规划的要求,一边与河南省政府大楼相对,一边依山傍水,对面是洛阳市最大的商业街区——千店万达,配套地铁二号线以及多条公交线路经过,极具交通优势。

3.2 功能洛阳音乐之城共分为六个区:•表演区:包括大型音乐厅、现代剧场、艺术馆等,可举办各种大小型文艺演出,也可配合学术研讨等活动。

•教育区:包括音乐培训学校、音乐进修学院、国际音乐交流中心等,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空间。

•创作区:包括音乐制作公司、音乐剧院、电视制作中心等,集聚了音乐行业中的创意人才和最新科技设备,打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

•休闲区:包括音乐书店、餐厅、咖啡厅、音乐公园等,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音乐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

•商业区:包括音乐乐器店、音乐文化商品店、展览中心等,提供了音乐产业链上的相关产品。

•客房区:音乐之城内设现代化宾馆、度假酒店和短租公寓,以方便游客和业者更好的接待。

3.3 建筑设计洛阳音乐之城整个建筑群采用欧式现代风格,外观造型大气、高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既能展示现代城市文化的气息又能突显音乐之城的独特风格,实现城市形象和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

4. 可行性分析4.1 市场潜力洛阳音乐之城是一个既具有商业价值又具有公共服务价值的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洛阳规划馆最新规划方案

洛阳规划馆最新规划方案

洛阳规划馆最新规划方案1. 引言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洛阳规划馆成立,并负责展示洛阳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洛阳规划馆的最新规划方案,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2. 规划馆概述洛阳规划馆的建筑位于洛阳市中心的文化广场,拥有宽敞的展厅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规划馆将分为五个主题展区:洛阳的过去、现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治理。

每个展区都将通过展板、模型和媒体互动展示洛阳的规划历史和发展方向。

3. 洛阳的过去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渊源深厚。

在这个展区,规划馆将通过文物、图片和视频展示洛阳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城市规划特点。

游客可以了解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兴衰,了解历史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4. 洛阳的现在在展示洛阳的现状时,规划馆将重点介绍城市的发展成果和现代化建设。

通过航拍摄影、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洛阳的现代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

此外,规划馆还将展示洛阳的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5. 洛阳的未来洛阳的未来发展是规划馆最引人瞩目的展区之一。

通过数据模型、可视化和咨询专家的辅助,规划馆将展示洛阳未来十年的城市规划方向。

这将包括市区更新、交通规划、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游客可以参与互动展示,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洛阳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

6. 洛阳的可持续发展洛阳规划馆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展区,规划馆将展示洛阳在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游客可以了解洛阳的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并了解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重要意义。

7. 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这个展区,规划馆将介绍洛阳的城市管理和规划机构,以及他们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游客可以了解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参与城市规划和治理的渠道和方式。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建筑学103班小组成员杨冬钱行张岩洛阳城市规划分析城市勘察资料:洛阳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发达,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属地质多发区。

结合历年来气候因素,确定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及矿区,在时间上多发生在主汛期(7、8、9三个月份)。

我市地质灾害分布的区域性较强:南部山区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北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较为集中;洛宁—洛阳的黄土丘陵地区由于侵蚀强烈,雨季常发生地裂缝、黄土滑坡、崩塌等综合类型的地质灾害。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人类的工程活动常成为多种地质灾害直接诱因,矿山开发、工程开挖等常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栾川、嵩县、汝阳、洛宁、新安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暴雨是多种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尤其又以6到9月份较为集中。

城市测量资料:洛阳盆地地处河南省西部,北西南东分别被邙山、崤山、熊耳山、嵩箕山所环绕,盆地面积1300km2。

研究区西起新安——宜阳,东至巩义黑石关、北起孟津,南接伊川。

行政区划主要隶属于洛阳市区及偃师、巩义、新安、孟津、宜阳、伊川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地理座标:东经112°15′~112°57′,北纬34°32′~34°47′,总面积2000 km2。

重点研究区为伊洛河河谷平原西部区,面积约400km2。

研究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焦枝铁路干线,在区内交汇。

连霍高速公路、310、207国道交错,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见研究区位置图(图2-1)图2-1 研究区位置图气象资料:洛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表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长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

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降水量545.98mm,降水时空变化较大,一般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51.7mm。

洛阳市规划调研报告

洛阳市规划调研报告

洛阳市规划调研报告洛阳市规划调研报告一、引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洛阳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大背景1. 城市功能洛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汇集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此外,洛阳市还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产业,拥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然而,目前洛阳市在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 城市规划目标根据洛阳市政府的规划目标,未来洛阳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能力。

同时,洛阳市还将着重发展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水平。

三、调研结果1. 城市发展现状洛阳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方面。

洛阳市有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未来发展规划的不足,洛阳市在城市规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2. 城市规划问题(1)城市规模问题:洛阳市城市区域过于拥挤,人口密度过大,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

(2)交通问题:洛阳市交通拥堵严重,道路拥挤,交通压力大。

尤其是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更为突出。

(3)环境问题:洛阳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问题,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4)城市设施问题:洛阳市在城市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如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公园绿地不够等。

3. 建议与解决方案(1)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

(2)加强交通规划,提升城市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3)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更加绿色、低碳的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满足居民的需求。

四、总结洛阳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河南洛阳市总体规划(中规院)

河南洛阳市总体规划(中规院)
偃师市 孟津县 新安县 栾川县 嵩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洛宁县 伊川县 市区
2% 2%
11% 8% 0% 1% 1% 0%
62%
1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所有制构成
设备制造业, 13% 其他, 26% 电力、煤炭, 24% 石化工业, 19% 设备制造业 电力、煤炭 铝工业 石化工业 其他
31% 45%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
2005年,中部六省的GDP占全国的1/5,利用外 资仅占全国的7%左右。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洛阳市 郑州市 河南省 全国 1 1.362409091 0.850870415 外贸依存度 实际利用外资/ GDP 9.038225849
应转换发展思路!
全市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布
市性质与职能、城市规模)
四、遗址保护与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空间演变、空间发展策略)
五、用地空间规划布局(保护、伊南、远景、方案、交通、专项)
4
一、问题判断与技术路线
背景、现状-城市特色/城市建设/资源/经济
问题1.洛阳区域影响力不足,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与新
时期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 —— —— ——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交通地位 在豫西地区影响力
调研报告
确定工作思路 规划研究(纲要) 规划方案
专题研究报告(初稿) 规划说明书(草稿) 汇报简本
下一步工作打算—— 确定方案并全面深入 (征求领导及部门意见 与省建设厅沟通 纲要阶段(汇报、纲要成果编制、预审、评审) 成果阶段(征求各部门意见、完善深入、编制成果)
修改完善)
2
工作框架
认知 ·分析 ·判断
文物古迹分布集中、等级高、类型多、时间跨度 广、内容丰富。偃师,7.8平方公里,市区,约 300平方公里。

洛阳古城区保护理_论与规划

洛阳古城区保护理_论与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丽景门古城区调研摘要:历史街区是指城市中保留遗存较为丰畜,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进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这类地区在以前其实是存在很多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人类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城市建设。

然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后,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随着新城的出现而消逝。

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当它们真的成为历史的时候,人们才开始重视它们,才开始明白它们的重要意义。

才开始想着要去保护那些失去之后不复返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怎样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进行良好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我们就以古城区的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为例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建城史4000多年,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

素以“九朝古都、八代陪都”而闻名中外。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西晋、北、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

悠久灿烂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文化造就了在历史篇章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长期以来的发展也使得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地上的地下的、宏伟的精巧的、保存完整的残缺的...这些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市的很多地方,而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才能既保持城市建设的高速全面发展,又避免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呢?怎么样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期总体规划的编制始于1954年。

洛阳中兴智慧城规划方案 (2)

洛阳中兴智慧城规划方案 (2)

洛阳中兴智慧城规划方案前言洛阳中兴智慧城,是河南省洛阳市提出的一个重点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科技手段,打造一个城市智能化升级的先行者,推进洛阳市信息化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智慧化建设、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规划城市定位洛阳中兴智慧城利用洛阳城市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信息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定位为一个集文化旅游和智慧科技为一体的城市。

总体规划洛阳中兴智慧城规划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100万人,在总体规划上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城市管理中心区:包括市政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区等。

•生活及旅游区:包括购物中心、旅游休闲区、住宅区等。

智慧化建设互联网+模式洛阳中兴智慧城将智慧化建设基于互联网+模式进行,以高科技、智能化、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为基础,构建智慧城市的框架和平台。

智慧化设施洛阳中兴智慧城的智慧化设施包括智能路灯、智能公交、智慧停车、智慧安全等。

其中,智能路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根据天气、路况、车流等自动调节亮度和开启关灯等功能,有效节约能源;智能公交通过智能公交站牌和公交车实现运行时信息的交互和数据传输,方便市民查询公交线路、车辆实时位置等信息。

大数据平台洛阳中兴智慧城将打造一个面向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实现各类数据的梳理和整合,提供数据共享、交流和协同,推动城市智慧管理和发展,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解决方案人居环境改良方案针对洛阳中兴智慧城规划,提出了以下人居环境改良方案:•生态环保:利用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环保技术等手段,提高城市的绿色化和美化程度。

•城市交通: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智能路灯、智能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优化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质量。

•住宅区建设:以互联网+、智能化和绿色环保为理念,打造高品质住宅区,提高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方案为加强洛阳中兴智慧城的经济发展,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加强各类企业发展,提高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

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要点

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要点

隋建洛阳是,先建宫城和皇城,皇城南面正门正对中轴线,在洛河上架桥,正对南面的定鼎门,参照长安成布局,以中轴线为骨干,建一完全对称的大城市,后来因为有旧基础的原因,不便建造,从而形成了皇城,宫城全位于全城西北角,主轴线也偏于一侧的不对称布局。

全城面积约5300公顷,东西平均场7000米,南北7300米,基本是正方形西南角顺应洛河河道,城墙部分弯曲。

由于整个城市布局不对称,城门的位置也不对称,个城门之间也不对应。

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宫城位于皇城北部,地势较高。

皇城南面临洛河,以西是辽阔的禁苑区,宫城居高临下,体现了帝王权威的思想。

皇城和城内,分布着各街署。

洛河将城分为南北二部分,北部在宫城以东有29个坊,南面有78个坊,共有107个坊,都位于平坦地区,他的划分和形状都很方正规则,据说坊内有十字形道路,坊有坊墙。

洛阳的道路系统和长安相似,正对宫城主要城门的南北大街是全城最大的干路。

以对着各城门的道路为干道形成骨架,和划分坊里的一般道路形成方格形路网,由于整个城市的布局不对称,道路网不像长安那样完全对称。

最宽的主轴线大街—定鼎门大街宽120m左右,其余干路宽度为40到60m,一般道路宽度在30m以下。

城市里共有3个集中的市,最大的南市在洛河南岸,在其他坊里也分布一些商业和服务业,经过西苑的运河横过皇城,平行洛水横穿皇城以东的坊里所以运河以南,洛河以北诸坊都是商业最繁荣的地方。

武则天时期,又在皇城东南角开辟了一个大水潭,可以容纳各处来的商船。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规划演变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规划演变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规划演变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北魏洛阳、隋唐东都洛阳的城市规划及解放后洛阳四次城市规划的演变,对城市规划演变进行经验总结,揭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规划理念对洛阳城市规划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洛阳;城市规划;影响因素引言:河南省洛阳市,曾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上13个朝代的都城,有着1500年的建都史。

建国后,以洛阳城市规划经验命名的“洛阳模式”一度成为享誉学术界的典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辉煌的都城,城市规划历经四期,不断演变,既有对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又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1.洛阳古代城市规划建设1.1洛阳做为都城具有优良的条件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具备做为都城的地理优势。

城市地势平坦,具备适宜人居住、发展生产的自然环境。

北临水,南有山,城市具备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

洛阳一直是北方甚至全国的文化中心,是文人、士大夫的聚居地。

1.2北魏及隋唐洛阳城洛阳建都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都城就是北魏洛阳城和隋唐东都洛阳城。

《洛阳伽蓝记•城外诸寺》中记录“京师东西二十里,步苟一里,里开四门,南此十五里,户十万九千怜。

扁社宫室府曹忍外,方三下,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万二十里。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制建造的中国古代都城。

隋唐洛阳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

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轴线偏全城的西部,宫城、皇城也位于城市的西北。

2.布局如棋盘,街道横纵规整。

3.都市繁华,绿化景观较好。

4.城内有“三市”及大型粮仓。

5.按“天人合一”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拱卫宫城。

2.“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洛阳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洛阳被列为了全国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对于洛阳新厂区的选址,中央联合选厂组提出过四个方案:西工、白马寺、洛河南及涧河西。

在这四个方案中:西工是西周王城遗址所在地;白马寺为唐、宋古葬墓区;洛河南不仅是隋唐城遗址所在地,同时距离陇海线较远。

洛阳城市分析

洛阳城市分析

此外,洛阳还是中国重 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洛阳 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 献
发展
发展
近年来,洛阳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提 出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
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洛阳将加强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吸引更 多的人才和投资
同时,洛阳还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促 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市绿化覆盖率02这些 Nhomakorabea施为市民提 供了良好的生活环

03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
1 洛阳的城市管理注重法治化、智能化和 人性化
2 洛阳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 施,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3 同时,洛阳积极推进城市智能化管理, 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 此外,洛阳还注重城市人性化服务,为 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体 验
理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历史
历史
洛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 发祥地之一
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以来,洛阳一
x
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洛阳曾是唐朝的陪都,也是多个朝代的首 都,如东汉、北魏等
在近代以来,洛阳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 市和军事基地
文化
文化
洛阳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城之 一,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洛阳城市分析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11 12 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

城未
引 地 历 文 经 发 结 城市 共 生态 市 来
言 理 史 化 济 展 论 规划 服 环境 管 展

理望
引言
引言
洛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

洛阳城市发展及规划分解

洛阳城市发展及规划分解
绝代只西子, 众城唯洛阳.
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是1956—1976, 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城市总人口控制在50万以下,规划建成区面积 41平方公里,规划确定的“跳出老城建新区、然 后再逐渐连片发展”的城市布局方式被国内专家、 学者誉为“洛阳模式”。
第二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是1981—2000 年,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历史悠久的著名古都和 以机械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总人口 65万人,用地规模59.6平方公里,确定的城市 发展方向是基于现状,调整结构,填平补齐,仍 保持东西向带形城市格局。
(以下主要介绍城市建设规划------伊滨区)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近期重 点向北、向西延伸,充实洛 南新区,挖掘洛北用地潜力; 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 启动伊河南地区建设。远景 将邙山墓群以北的孟津地区 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
--------引自第四期《洛 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中原明珠”电视塔
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是2000—2010 年,首次开展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在城镇 空间结构上提出“都市圈”概念,划定了1610平 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和旅游城市;中原西部交 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城市人口139万人,建设 用地133.18平方公里。
洛阳市政府行政大楼
开元湖音乐喷泉
市政府 开元湖
体育城
田径场
新区体育场
吉彩游泳馆 新区体育馆
新区水系
隋唐城遗址 植物园
瀛洲大桥
第四期《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包含四个部分:中心城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 划。

洛阳城市总规划

洛阳城市总规划

洛阳市第一期城市规划
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是1956—1976,确
定的城市性质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城市 总人口控制在50万以下,规划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 里,规划确定的“跳出老城建新区、然后再逐渐连片 发展”的城市布局方式被国内专家、学者誉为“洛阳 模式”。
洛阳市第二期城市规划
第二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是1981—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你知道这说的是那个城市么?
李白
没错。那就是我们的古城洛阳。
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进入洛 阳的总体规划的探索中。
组员:陈叶子 窦叶凡、贾世浩 刘康、王培鑫、赵祺
目录引索
1 2
3 4 5
洛阳的规划范围
规划的几个阶段
规划的目标
规划的影响因素
展望未来及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近期重 点向北、向西延伸,充实洛 南新区,挖掘洛北用地潜力 ;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 ,启动伊河南地区建设。远 景将邙山墓群以北的孟津地 区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 --------引自第四期《洛 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效果王城大道
开元大道
规划效果
规划效果
新区的选址
邙山 重 工 业 基 地 密 集 型 产 业
向北:邙山,全国独有的 邙山帝王将相陵墓保护区 。 向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汉魏洛阳城 遗址以及密集型产业所在 地。 向西:重工业所在地,已 无发展余地,洛阳城东西 战线过长,若继续东西发 展,将极大影响城市发展 效率。
洛阳的规划范围
市域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面积 15209 平方公里。包括所辖的市区、偃师市、孟 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 、嵩县、栾川县、汝阳县一市八县范围。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为洛阳市区行政辖区 所辖的涧西、西工、老城、瀍河、洛龙、 吉利、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城区(洛南新区 )并着力发展新区。

洛阳老城旧区规划方案最新

洛阳老城旧区规划方案最新

洛阳老城旧区规划方案最新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壮大,洛阳老城旧区逐渐面临着空间狭窄、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提升城市形象,洛阳市政府最近制定了一项最新的规划方案,旨在对老城旧区进行全面改造和重建。

本文将介绍这一最新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规划内容1. 改善住房条件:老城旧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老旧破败的民房中,因此,规划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住房条件。

计划对老城旧区进行拆迁重建,建设高品质的居民住宅区,并配套建设公园、商业中心、学校等公共设施,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2. 改造街道交通:老城旧区的街道狭窄、交通拥堵是居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规划方案拟优化街道布局,增加道路宽度,建设更多的交通枢纽,提升交通流畅度,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3. 保护历史遗迹: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旧区内遗留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规划方案强调要在改造过程中保护和修复这些遗迹,尽可能保留历史文化的底蕴,在新旧城区的衔接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4.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了注入活力和吸引力,规划方案提出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建设文化艺术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青年创业者在老城旧区落户,为老城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5. 重塑城市形象:老城旧区作为城市的名片,规划方案强调要重塑城市形象。

通过统一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打造出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洛阳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规划目标1.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优化街道交通等举措,提升老城旧区居民的住房、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使他们更加舒适和便利。

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注重文物保护和传承,让老城旧区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3.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吸引青年创业者和企业家在老城旧区投资兴业,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

4.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城市形象,提高洛阳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批前公示一、总则规划年限:近期2008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层次与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两大工作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面积15209平方公里。

包括所辖的市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一市八县范围。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洛阳市区行政辖区所辖的涧西、西工、老城、瀍河、洛龙、吉利六个城市区的范围,面积为544平方公里,纳入诸葛、李村两乡镇,共计694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总目标: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融入区域,辐射豫西,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发挥自身优势,携手周边地区,建设中部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传承华夏文化,建成国内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合理组织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建成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统筹总体思路1.统筹协调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改善洛阳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2.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加快产业集聚,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一、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重点镇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3.以城镇密集地区为突破口带动市域城乡统筹建设。

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良好的新型城乡体系。

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建成中原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核;以交通设施建设为先导,优化调整圈层结构;市区工业适度向外疏散,促进周边卫星城镇发展;培育栾川作为南部新的增长点,带动南部地区发展。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两轴,三区”。

“一心”——洛阳中心城区。

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应优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建筑学103班小组成员杨冬钱行张岩洛阳城市规划分析城市勘察资料:洛阳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发达,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属地质多发区。

结合历年来气候因素,确定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及矿区,在时间上多发生在主汛期(7、8、9三个月份)。

我市地质灾害分布的区域性较强:南部山区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北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较为集中;洛宁—洛阳的黄土丘陵地区由于侵蚀强烈,雨季常发生地裂缝、黄土滑坡、崩塌等综合类型的地质灾害。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人类的工程活动常成为多种地质灾害直接诱因,矿山开发、工程开挖等常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栾川、嵩县、汝阳、洛宁、新安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暴雨是多种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尤其又以6到9月份较为集中。

城市测量资料:洛阳盆地地处河南省西部,北西南东分别被邙山、崤山、熊耳山、嵩箕山所环绕,盆地面积1300km2。

研究区西起新安——宜阳,东至巩义黑石关、北起孟津,南接伊川。

行政区划主要隶属于洛阳市区及偃师、巩义、新安、孟津、宜阳、伊川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地理座标:东经112°15′~112°57′,北纬34°32′~34°47′,总面积2000 km2。

重点研究区为伊洛河河谷平原西部区,面积约400km2。

研究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焦枝铁路干线,在区内交汇。

连霍高速公路、310、207国道交错,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见研究区位置图(图2-1)图2-1 研究区位置图气象资料:洛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表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长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

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降水量545.98mm,降水时空变化较大,一般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51.7mm。

(图2-2)图2-2 洛阳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图洛阳水文资料:研究区属黄河流域的伊洛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洛河、伊河及洛河支流涧河和瀍河。

主要干渠有中州渠、伊东渠。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属黄河支流,经宜阳于延秋街流入区内,从西南向东北穿过本区,在偃师与伊河汇合。

其河床一般宽54-70m,水深0.5-1.5m。

洛河长年有水,每年7——9月份为汛期,水位受季节性变化明显,据1971-2003年白马寺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45.04m3/s,最大洪峰流量5380 m3/s;多年平均含砂量8.4kg/m3。

(图2-3)伊河是洛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经伊川流入区内,从龙门呈西南――东北向流动。

受伊河陆浑水库影响,动态变化较大,龙门水文站观测资料,最大流量为120m3/s,最小流量为13.6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2.89m3/s,径流量为9.05×108m3;而枯水年(1972年)最大流量72.5m3/s,最小流量为零,年径流量为3.4×108m3。

洛河、伊河在偃师市杨村附近汇合为伊洛河,于巩义市神北汇入黄河。

图2-3 洛河白马寺站多年平均水文要素图涧河属洛河支流,位于研究区西部,由新安县进入市区,于兴隆寨村汇入洛河。

据涧河新安县水文站资料,历年平均径流量1.0×108m3,接受一部分城市污水,水质较差。

瀍河亦属洛河支流,位于工作区北西部,多年平均径流量0.28×108m3,近年来枯水期几近干枯。

第二节区域地质条件。

城市历史资料: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

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

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

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

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

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

三国时期,属曹魏。

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

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

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

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

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

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

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

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

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

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

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

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

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

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后期设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

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

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

其他方向不变。

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

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

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

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1700多年。

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

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截止2012年,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3亿元,增长15.1%。

其中,税收收入148.5亿元,增长13.2%,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5.1亿元,增长16.2%。

其中,教育支出79.2亿元,增长25.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1.8亿元,增长18.1%;医疗卫生支出26.0亿元,增长5.8%。

洛阳城市人口资料:2012年末户籍人口688.54万。

其中,市区人口191.84万,农业人口485.48万。

常住人口659.00万,其中城镇人口315.86万,城镇化率达47.93%。

出生人口7.21万,出生率10.51‰;死亡人口3.66万,死亡率5.32‰;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56万,自然增长率5.19‰。

市域自然资源资料: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

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栾川县。

洛阳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属、2308种及198个变种、6个变型。

洛阳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342种,其中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480余种。

水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

洛阳的洛宁还有丰富的金矿和银矿资源,金矿有上宫金矿,虎沟金矿等。

另外据称洛宁的铅矿储量也是全国三甲。

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土地利用地带差异明显。

受南北地貌差异的影响,全市土地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市域北部为丘陵区,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粮食、名优果品生产为主;中部为河谷川地,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蔬菜、粮食生产为主;西、南部为山地区,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林木抚育和生态保护为主。

2.耕地比重低,耕地后备资源丰富。

洛阳市2005年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0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88%),土地利用率为80.74%,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7.25%)。

未利用地面积大,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26%,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面积49964公顷左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28%,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