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度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材目录.doc

合集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doc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doc

附件1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3
说明:1.普通高中2017级、2018级学生执行上表,2019级学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

2021年教育部图书目录征订

2021年教育部图书目录征订

2021年教育部图书目录征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做好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现将2021年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目录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1.义务教育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各学科使用《2021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2.小学科学一、二、三、四、五年级使用根据2017年印发的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

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使用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可沿用原选用版本教材,也可在充分评估后选用根据2017年印发的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保证教学秩序平稳。

二、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2021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和《2021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03年版课程标准编写)》仍将并行一个时期。

请各地根据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从上述目录中选用、使用普通高中教材。

鼓励使用新教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精神,各地要统筹推进,确保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2年秋季学期起,旧教材将逐年退出目录。

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类教学用书1.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使用《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其他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和年级仍使用原版本教材,或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普通学校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2.体育运动学校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2021年体育运动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四、有关要求1.中小学国家课程必须使用本文件所附目录中的教材(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及年级除外,上海市中小学国家课程教学用书按我部批准的方案执行)。

中小学教材使用应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更换教材版本,应严格按照中小学教材选用有关规定进行。

2021一2022学年度教育能审定义务教育教料书技国教转书学

2021一2022学年度教育能审定义务教育教料书技国教转书学

2021一2022学年度教育能审定义务教育教料书技国教转书学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1. 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全省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各学科继续使用教育部印发的《2021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原选用的版本不变。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2. 小学科学,一、二、三、四、五年级使用国家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仍使用原选用版本教材,不得随意更换版本。

3. 2021年秋季继续向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学生免费提供《新编学生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双色本)。

4.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财教〔2021〕71号)精神,从今年起小学《科学》、初中《信息技术》调整为非循环使用教科书。

二、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全省普通高中仍统一使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2003年版)编写的原选用版本教材,不得随意更换其他版本。

三、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1. 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一律使用教育部《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其他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和年级可沿用原版本教材,或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普通学校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按照小学每学期不超过52.5元/生,初中每学期不超过90元/生标准征订免费教材,所需经费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资金中支付。

2. 体育运动学校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2021年体育运动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四、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其他课程教学用书1.《教师用书目录》中的教师用书、磁带、光盘、挂图、投影片等供全省中小学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选用,不得要求学生购买,普通高中学生可自愿选择购买磁带、光盘。

2. 全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选用,各地可根据地方课程设置情况,严格按照我省《地方课程教材目录》规定的科目、开设年级进行征订。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doc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doc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

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

附件2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一)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六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文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文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文目录一、序言二、第一单元:国家和社会1.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国家的组成和结构3.国家的发展和变革三、第二单元:社会的基本组成1.人类群体的形成和演变2.社会团体的种类和功能3.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四、第三单元:宪法和法律1.宪法的意义和作用2.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法律的适用和制定程序五、第四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和自由2.公民的义务和责任3.公民的参与和投票六、第五单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政府的职责和权力2.社会管理的原则和方式3.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七、第六单元:民主和法治1.民主的原则和实践2.法治的意义和特征3.法治的推进和维护八、第七单元:社会问题与解决1.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2.社会问题的解决和预防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九、第八单元:文化传承和创新1.文化的定义和价值2.文化的传承和创新3.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十、第九单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3.个人行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十一、第十单元: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1.全球化的定义和影响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3.全球问题与国际合作十二、结束语目录只是课本中的一个小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教科书,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也希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为建设美好社会作出贡献。

第一单元:国家和社会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国家的定义、国家主权的意义和国家的特征,包括领土、人口、政权和主权。

2. 国家的组成和结构:探讨国家组成要素,包括政府、国会、司法机构等,以及国家层级和分权制度。

3. 国家的发展和变革:探讨国家发展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国家变革的方式和动因,以加深学生对国家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单元:社会的基本组成1. 人类群体的形成和演变:介绍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包括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等,以及人类群体的规模和结构演变。

辽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

辽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

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能扎实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强健的体魄,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感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原则1.均衡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综合性原则统筹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设置综合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性地方课程等。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3.选择性原则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

增加学年安排课程和课时的灵活性。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年开设的课程和课时。

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留有一定课时,为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留有空间。

全国各省市中小学使用教材版本目录

全国各省市中小学使用教材版本目录

江苏版 人教、江苏版 人教新目标 江苏版 江苏版,北师大 人教必修 人教必修 人教必修 陕旅版、快乐(辽宁)、剑桥少儿 人教、北师大 人教、北师大 人教(PEP)、北师大(1起)、北师大(3起)、河北版、剑桥少儿、外 研新标准(3起)、陕旅版 人教 北师大 人教新目标、河北版 人教 人教,北师大 人教必修、外研新标准 人教必修 北师大 上海科技、山东科技、人教 江苏版、山东科技、人教 中国版、江苏版、人教 人教 中国版、湖南版 人民版、岳麓 快乐(辽宁)、剑桥少儿、福尼斯、洪恩、新世纪儿童、清华版 北师大 人教、北师大 外研新标准(1起)、外研新标准(3起)、人教(新起点)、人教(PEP) 、北师大(1起)、北师大(3起) 人教、江苏版 人教 人教新目标 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 外研,人教 语文,人教 人教B 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 岳麓版 人教 外研新标准(3起)、快乐(辽宁),辽师大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高中 高中 辽宁 沈阳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初 小学 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辽宁 大连 市 初中 初中 初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辽宁 锦州 市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初 中
英语 语文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化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生物 历史 物理 化学 政治 英语 语文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生物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黑龙 江哈 尔滨 初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高中 黑龙 江大 庆市 高中 高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免费下载】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表

【免费下载】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表

语文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年级上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欣主编 三年级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琳主编 三年级起) 四年级上下册
一年级上下学期
一年级上下学期 一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一年级至二年级 一年级至二年级
1
选用市
阳泉、朔州、晋城
太原、朔州、吕梁、忻州 阳泉、长治、临汾、运城
晋城、晋中
大同
朔州、忻州、阳泉 晋中、长治
吕梁、晋城、运城
3
使用年级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至四年级 三年级至四年级 三年级上下学期 三年级一学年 三年级一学年
备注


江苏教育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欣主编 三年级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琳主编 三年级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兆义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 (山西科技出版社)
信息技术 (山西经济出版社)
信息技术 (北理工出版社)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美术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综合实践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海社
辽海社
辽海社
信息技术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配有教师用书
地理地图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注(3)
语文·书法练习指导
青岛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注: (1) 主编为闫金铎。(2)新版主编为王旭明;S版主编为王均、杨曙望;A版主编小学为史习江、李守业,初中为史习江。(3)地理地图册要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材配套。
附件1
锦州市2017-2018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材目录
版 年
本 级











备注
道德与法治
国家
统编
辽师大
国家
统编
人民社
品德与社会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思想品德
人民社
历史
国家
统编
岳麓版
岳麓版
地理
人教社
人教社
科学
国家
统编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生物人源自社人教社物理北师大
北师大
注(1)
化学
科学社
语文
国家
统编
语文社
(新版)
语文社
(S版)
语文社
(S版)
语文社
(A版)
语文社
(A版)
国家
统编
语文社
(新版)
语文社
(A版)
注(2)
数学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北师大
英语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辽师大
人教社
人教社
人教社
体育与健康
人教社
人教社
人教社
各全一册
音乐
辽海社
辽海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