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作业
2024春期国开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1

2024春期国开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1请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1.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2.人之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答: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至要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牛•的意义,而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成人生意义的大小。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至关重要。
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仃抱负、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就是因为缺乏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J'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人的自身条件会有一定的差异,某一个具体的价值目标,对这个人来说是恰当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未必如此。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风华正茂,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在这样一个特殊阶段,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受自身社会经验偏少、知识储备不够等方面的限制,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因此,大学生要针对白己成长成才过程的实际,注至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客观地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
第三、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这并不是说,人的主观努力就不起作用。
思政作业[最新]
![思政作业[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aba0b3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8.png)
一、《概论》第二次作业:题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开展低碳环保活动、撰写实践活动报告本期第十二周收齐交给任课老师,不允许迟交或缺交二、《概论》课程考核:《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参考选题: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2、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3、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4、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5、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6、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7、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8、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论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10、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11、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贡献12、试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13、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14、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17、论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18、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20、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21、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22、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23、"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24、"一国两制"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25、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26、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27、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28、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0、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31、简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32、“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基本总结33、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34、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36、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38、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内容和意义39、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0、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1、“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2、如何理解“以人为本”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4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46、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47、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题目可另拟,只要符合课本内容方向都可。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是什么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是什么1.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尚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思政课的作业形式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思政课的作业形式,分析其特点和实施效果。
2. 传统作业形式论文 - 学生写论文是一种传统的思政课作业形式。
通过写论文,学生可以深入研究某一政治理论、思想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形式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时间要求较高。
演讲 - 学生进行演讲是另一种常见的思政课作业形式。
通过准备演讲稿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种形式更加注重学生从容自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对于学生演讲技巧和时间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
小组讨论 - 推动小组讨论是思政课作业常用的形式之一。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探讨某一政治话题或思想问题。
通过集思广益、交流讨论,学生可以不仅学习不同观点,也能够锻炼合作能力。
这种形式注重学生合作与分享,但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
3. 现代作业形式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作业是近年来思政课作业形式中的一种创新。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对其中涉及的政治、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调研 - 社会调研作业是一种采用实地调查的思政作业形式。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根据结果撰写报告。
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写作展示 - 写作展示是一种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挑战性作业形式。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并组织好文笔流畅的文章。
这种形式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4. 作业形式的特点和效果•思政课作业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来确定,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作业(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校开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活动目的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2. 社会调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分组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对策,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3.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支教活动、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四、活动实施1. 准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3)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听取讲解,观看实物展览,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2)社会调查: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如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总结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交流收获。
(2)评选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表彰先进。
(3)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思政课作业怎么写

思政课作业怎么写思政课作业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完成思政课作业,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思政课作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思政课作业。
选择适合的主题在写思政课作业之前,需要选择适合的主题。
主题应该与当前的学习内容相关,同时也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作业的质量。
例如,可以选择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主题,或者选择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主题,将思政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深入学习参考资料在写思政课作业之前,需要深入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包括教材、课堂讲义、课外阅读书籍、学术论文等。
通过深入学习参考资料,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素材,为写作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积极思考和提问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和提问。
思政课是对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仅要理解概念和理论,更要思考其内涵和逻辑。
通过积极思考和提问,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写思政课作业之前,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记录下来,为写作提供参考。
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在写思政课作业时,应该注意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思政课作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作业,它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论据的充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避免表面上的空泛陈述。
同时,应该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用事实和理论加以支持和证明。
表达准确、语言简练在写思政课作业时,应该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简练性。
思政课作业需要用较为严谨和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也要注意言简意赅、言之有物。
避免使用太过直白的语句,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比喻,增强表达的效果。
同时,应该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避免因为语言问题对整体作业质量造成影响。
反思和修改在完成思政课作业后,应该进行反思和修改。
思政课的作业怎么写

思政课的作业怎么写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思政课上,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那么,思政课的作业究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了解作业要求在开始写作业之前,你首先需要认真阅读作业要求。
老师通常会在作业中明确指出要求的内容、字数限制、格式要求等,这些都是你完成作业的基本准则。
确保自己对作业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写作。
2. 审题明确,找准观点写思政课作业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审题时,你可以先思考一下作业要求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列出与该关键词相关的内容。
接下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和了解程度较高的方向作为你写作的主题。
在确定了观点之后,可以运用思辨和分析能力对该观点进行论证和支撑。
3. 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一个优秀的思政课作业应当具备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特点。
在写作时,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思路列出提纲,明确每一段的主题和内容。
首段中应包含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并在结尾处给出一句扣人心弦的总结。
正文部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展开,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观点,或呼应开头,或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4. 独立思考,注重实践思政课的作业适合注重独立思考和实践结合。
在写作时,除了运用书本知识,还可以结合社会经验、自身见解和实践经历。
运用具体的实例来佐证观点,增强说服力。
此外,还可以尝试做一些具体调查或实地考察,提高作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5. 语言得体,用词准确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和用词的准确度。
思政课的作业一般要求正式、明确和准确的表达。
要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俚语,注重句式的多样性和修饰词的准确选用。
同时,要遵循学术规范,慎用个人情感色彩浓厚的词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6. 反复修改,文责自负完成初稿后,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
审视自己的作业,看是否偏离了主题,是否逻辑不够清晰,是否用词不够准确。
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业(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们的实践经历和感悟。
二、实践教学活动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为了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我们组织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观看纪录片等形式,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我们积极参与了社区、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深入基层,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要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举办主题班会为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举办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青年”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在班会中,我们通过讨论、分享、演讲等形式,深入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纷纷表示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4.参观企业、了解国情为了拓宽视野,我们组织了参观企业、了解国情的活动。
通过与企业员工交流、实地考察企业生产过程,我们了解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认识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感悟1.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我们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特色思政课作业

有特色思政课作业一、引言思政课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往往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创造出有特色的思政课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主体1. 个人经历分享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某一重要事件或经历中的思考和体会的文章。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文章。
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观点和经验。
2. 社会问题探讨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某一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法;或者要求学生调查某一社会群体的权益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通过深入地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3. 人物故事写作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有特殊经历或特殊贡献的人物,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现这个人物的形象和故事。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一位科学家或者社会活动家的传记文章,或者写一篇关于某一位普通人在特殊时刻展现出的勇敢和奉献精神的故事。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结论有特色的思政课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个人经历分享、社会问题探讨和人物故事写作等形式,学生可以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以及感受和理解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有特色的思政课作业,以丰富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习并参与各种各样的课程。
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我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思政课作业形式。
1.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一种常见的思政课作业形式。
通过撰写论文,我们能够深入研究思政课程中的特定主题,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论文写作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的思政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这种作业形式促使我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并培养我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思政课作业的另一种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者给出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辩论和交流思想。
这种形式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锻炼了我们的口头表达和论证能力。
3. 个人报告个人报告是思政课作业的又一种形式。
教师会要求我们选择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个口头报告。
在报告中,我们需要概述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分析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并提出我们自己的见解。
通过做个人报告,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和演讲技巧。
4. 小组项目小组项目是思政课作业的一种创新形式。
教师会将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话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项目,并呈现给全班。
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还加强了我们的调研和组织能力。
5. 视频演讲视频演讲是一种现代化的思政课作业形式。
我们需要录制一段演讲视频,讲述自己对某一思政问题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拍摄和编辑视频,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并将我们的思想观点用更富有创意的方式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思政课的作业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无论是写作、讨论、个人报告、小组项目还是视频演讲,这些作业形式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思政知识,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政作业主题

思政作业主题思政作业主题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具有一定主题的作业。
这些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思政作业主题的设计,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探讨,从而提高自己在思政领域的素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思政作业主题:1. 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思想和新提出的理论学生可以选择其中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的理论,深入研究理解,并撰写一篇文章进行阐述。
可以从问题提出的背景、内容概述、理论内涵、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从而加深对新理论的理解和洞察。
2. 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和发展趋势学生可以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某个方面或者亮点,详细阐述其实践路径和发展趋势。
可以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剖析其内涵和核心要点,并思考其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与发展情况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核心价值观,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施情况和发展态势。
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推进的困境,思考如何推动其更好地实施和发展。
4. 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可以探讨和分析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思考如何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思政作业主题的几个例子,每个具体的主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深化和扩展。
通过完成这些思政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和拓展自己在思政领域的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思政课的作业怎么写的

思政课的作业怎么写的引言思政课作为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思政课的作业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思政课作业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1. 仔细阅读作业要求在开始写思政课作业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内容、要求和提交方式。
作业要求可能涉及到书籍阅读、课堂笔记、案例分析等不同方面的内容,确保自己对作业要求有清晰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2. 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与作业相关的知识。
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参考书籍,听课、参加讨论,或者通过网上搜索来获取更多的背景信息。
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思政课作业。
3. 注意逻辑和结构在写作思政课作业时,需要注重逻辑和结构的合理性。
即使是个人感想或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也要注意使其有层次感和条理性。
可以使用分段和标题来分隔不同的段落和主题,以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4. 增加实例和引用资料在思政课作业中,增加实例和引用相关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实例可以帮助阐述观点和论证思路,使作业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引用资料可以提供支持和证明,增加作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在使用实例和引用资料时,需要标注出处和作者,避免抄袭等问题。
5. 细心校对和修改写完思政课作业后,需要细心校对和修改。
检查作业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逻辑不清等问题,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审查,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论思政课作业的写作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仔细阅读作业要求、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注意逻辑和结构、增加实例和引用资料以及细心校对和修改,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思政课作业。
希望以上的提示和建议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注】本文摒弃了AI和人工智能等相关关键词,以确保文档不受限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思政作业是什么

思政作业是什么思政作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作业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独立思维和深入探索,促使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提升思想境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业的形式和特点思政作业通常以书面形式完成,例如写作文、论文、读书笔记、评论等。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比其他学科的作业,思政作业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思政作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性思政作业往往综合了课堂上的知识点和个人的思考,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阐述性思政作业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不仅要求表达清楚明确,还要求论证合理有力。
学生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和有效的语言表达,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
主观性和实践性思政作业鼓励学生通过个人实践和亲身体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种主观性和实践性使得思政作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运用。
思政作业的重要性思政作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几点是思政作业的重要性所在:提高思辨能力思政作业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完成思政作业,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辨。
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边界,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价值观思政作业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反思自身的立场和价值观。
思政作业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思政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关注,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担当。
2024春期国开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2

★2024存期国开思政课6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2:请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答: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广泛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其基本精神包括:1 .仁爱:中国传统美德注重人际关系,强调爱人、爱国、爱家庭等情感,强调互相帮助、关心和支持。
2 .忠诚:中国传统美德注重忠诚「国家、家庭、朋友和职业等,坚持信守承诺,重视诚信和信任。
3 .孝顺:中国传统美德重视家庭伦理,强调孝顺父母、敬老爱幼等传统道俵观念。
4 .谦虚:中国传统美谯注重谦虚、逆慎、自律和自我批评,强调不自大、不自满和不自负.5 .勤奋:中国传统美德选视勤劳、努力工作和奋斗精神,强调劳动创造价值,推祟“得天下先必先自得其民心”。
总之,中国传统美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强调道福、尊重传统和注重实践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实现中华传统美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深入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研究,这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前提。
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流派、演进脉络、表现形式和历史影响,全面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其中的优秀因素,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优成果。
同时,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史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涵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福理念等,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提离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力度,是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思政作业

试题二一、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2分),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2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2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分),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有: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2分)第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分);第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第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2分)。
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5分)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5分)。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分)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一律平等(2分);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没有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稳定和繁荣(2分);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分)5、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含义是什么?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最广泛联盟(6分)。
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内的,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4分)。
最接地气的思政课作业

最接地气的思政课作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的作业,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社会热点问题探究作业一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独立进行调研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式,了解问题的背景、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在完成调研报告的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伦理道德问题讨论作业二可以选择一些伦理道德问题,如虚拟现实技术的伦理问题、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等,让学生展开辩论和讨论。
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相关的伦理原则和争议,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辩论。
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伦理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言辞表达和辩论能力。
三、实践活动报告作业三可以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或社会实习等,通过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政策研究与发表作业四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政策课题,通过研究和分析政策的实施情况、效果和问题,撰写一份政策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发表。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政府文件、采访相关人士、调研社会反馈等方式来收集资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理论对政策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文艺作品批评作业五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部文艺作品,如电影、小说、音乐等,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批评,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探讨作品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学生可以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思政课的作业小学生怎么写

思政课的作业小学生怎么写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写好思政课的作业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要求。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给出小学生如何写好思政课作业的建议。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思政课作业的写作前,小学生需要明确作业的要求,理解主题和写作目的。
通常思政课的作业主题是关于珍惜友谊、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在准备阶段,小学生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理解题目:仔细阅读作业题目,确保理解题意,明确自己要讨论的问题。
2.收集资料:根据作业要求,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获取有关内容。
3.思考观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个人生活经验,思考自己对于作业主题的观点和立场。
4.制定大纲:根据思考的结果,制定写作的大纲,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
二、写作技巧小学生在进行思政课作业的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写作技巧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逻辑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1.清晰的结构:文章应该具备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每个部分之间有明确的联系。
可以使用段落来分隔不同的观点和论证。
2.逻辑推理:通过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和对比等逻辑关系,加强文章的逻辑性。
例如,如果要讨论友谊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比较孤独和有朋友的生活的差别进行论证。
3.细节描述:通过使用细节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在讨论尊重他人时,可以以身边的实际故事作为例子进行描述。
4.语言精炼: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
考虑到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三、注意事项写作过程中,小学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和逻辑性。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1.语法和拼写错误:避免常见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可以通过仔细校对和请教老师或家长的帮助来修正错误。
思政课的作业怎样设计好

思政课的作业设计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思政课教师,如何设计好作业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思政课作业设计的一些方法和要点。
1. 确定作业的目标和意义在设计思政课作业之前,首先要明确作业的目标和意义。
思政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作业应该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确定作业类型思政课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文献阅读、个案分析、实地调查、问题研究等。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合适的作业类型。
不同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3. 确定作业题目和要求作业题目应该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
可以通过给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或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辩证思考。
同时,作业要求应该明确具体,包括任务要求、格式要求和提交时间等,以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完成作业。
4.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政课作业设计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可以设置一定的思考题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
通过对多种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辨析能力。
5. 设置适量的作业量和时间要求思政课作业的数量应该适中,既能够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又不会过分加重学生的负担。
同时,合理的时间要求也是必要的。
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时间过短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6.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思政课作业完成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批注、评语或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7. 考虑作业的连接性和延伸设计思政课作业时应该考虑作业之间的连接性和延伸。
可以通过前后关联或衔接作业内容,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
此外,还可以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资源,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思考。
小学思政课作业设计

小学思政课作业设计一、背景介绍在小学阶段,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之一。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和认知也逐渐加深。
因此,设计一份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通过互动、参与式的思政课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业将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个小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和探索人生。
三、作业设计部分一:社会实践1.小组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进行社区考察。
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该社区的组成、特点以及居民的生活情况。
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一份社区简介,包括社区的功能、服务和居民的需求。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以社区的不同职业角色进行扮演,模拟社区问题解决过程。
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例如社区居民、社工、志愿者等,通过角色扮演演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区服务:学生选择一个小组项目,在社区居民的需求基础上,通过服务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组织义务清洁活动、开展文艺表演或扶老助幼等。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在社区服务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并学会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
部分二:个人思考1.价值观剖析:学生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到个人价值观不仅仅受到个体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的影响。
通过剖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
2.正确行为录音: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选择时,将自己的内心声音通过录音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录音笔等工具,将自己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思考和行为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并在未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有哪些

思政课的作业形式有哪些思政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作为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思政课的作业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思政课的作业形式,以期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1. 个人论文个人论文是思政课作业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个人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够对学过的思政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个人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是思政课作业中常见的互动形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话题或问题。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意见,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形成共识。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扩大自己的思维空间,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3.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思政课作业中具有独特特点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前往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实地调研报告。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课堂演讲课堂演讲是思政课作业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就某一主题进行演讲,学生在演讲中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进行支持。
通过课堂演讲,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
5. 小组项目小组项目是思政课作业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
学生们可以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题目或问题,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形成项目报告或展示。
通过小组项目,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 群策群力群策群力是思政课作业中注重互助与合作精神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同学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小组成员完成一系列任务或活动。
通过群策群力,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领导才能,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思政课程作业

思政课程作业作业题目:探索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实践中指导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索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对其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思考。
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凝练,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涵盖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目标和对社会良好运行的要求。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各方面秩序良好运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2.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诱惑,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他们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道德约束力,养成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劳奉献等良好品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还在于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价值观念是引导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推动形成公平正义、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各方面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还在于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发展重在人文精神建设引言:中国之大学已走过百余年历程,经历诸多风雨。
进入21世纪,反思我国之大学,却发现许多大学正在其本真意义上渐行渐远,趋于功利、世俗。
随着经济全球化、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速所带来之一系列变化,大学人文精神建设更加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
愈来愈多学人意识到,必须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创建一流大学和文化,培养一流人才,给大学营造自由浓厚的民主意识和学术氛围;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实现大学人文精神之整合与重建。
何为大学人文精神?性质和意义何在?如何在坚守大学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实现人文精神体系重建?这些已成当代大学建设必须考虑之问题。
大学人文精神的含义:其内涵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
建设大学人文精神的意义:大学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建设在精神价值层面的反映,它对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职工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养成以及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等等,都起着精神价值层面的重要的影响,是高等学校的宝贵财富,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的地方。
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才是培育其人文精神的重点。
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窘境:大学人文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一提到科学就指的是理工,就是技术。
但人、人文到哪里去了?我们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树立新的人文精神的地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英男说:“目前国家发展的速度很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看到的成就更多的是硬件建设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则相当滞后,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来将十分危险!”中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及认识同异:原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
他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
西方的人文教育思想,古希腊时代的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这一教育理念生存于宽大广博的希腊文化之中。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思想家赋予了“人文”更广泛的内涵,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思想家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系统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康德曾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
”著名教育家洪堡认为,传授知识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但这种知识不是实用性的、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一种超越社会现实的理念性知识。
他极力主张的科学研究也并非实用性研究,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心灵的陶冶和思想的完善。
西方以人文主义理念建设大学,哈佛为例:哈佛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才基地。
在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有七位总统出自哈佛,参议员、众议院之类的政治家更是不胜计数;除了政治人物,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的引领风骚的人物。
诺贝尔奖一项,哈佛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获奖最多的,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学术力量都无法与哈佛相比。
哈佛还有一批对美国价值和人文精神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思想巨,如爱默森、威廉—詹姆斯、桑塔亚那、梭罗等。
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人才决定社会,大学创造历史。
成才需得先成人,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人才完全不知道做“人”的含义,这个人才对于社会而言,最多只是个工具,不可能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
这是哈佛几百年来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深厚传统。
就是这个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哈佛精英。
我国大学人文主义教育缺失的历史根源:近代以前我国大学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并伴随“科学救国”的的迫切需求发展起来的。
它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反思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危害。
而此时,我国正在学习苏联模式,结果是大多数高校变成了单科性理工院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剥离。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教育领域,是对自然科学教育的过分重视。
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
中国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现状: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诸多弊端开始显露出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舍弃了“人文”传统,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生产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中国大学生现状:随着时代的改变,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普通化,远离精英阶层,以致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的说法。
大学生本应当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了同一梦想,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为了学术性知识大家一起研究;为了项目大家提出各自的方案;有一位白发苍苍值得尊敬的老学者为他们授课,课堂上师生互动;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对生活、对未来、对所有的一切充满希望、激情。
可事实呢?以我们东莞理工学院的同学为例,通过对平日在参与的校园生活得知,对于我们的大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 专心致志读书型从刚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宏伟”的目标:考某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生活里除了学习什么也没有,出没于课堂的前三排,上课笔记,晚上也不偷懒,科科考试优秀,专业前几名,拿奖学金。
他们害怕面对现实,用学习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二) 无所事事型以为是一名大学生,很了不起。
然后除了上上课外,也没有其他的事,成绩60分万岁,于是成绩平平,能力平平,属于中庸型。
整天浑浑噩噩,每天睡得天昏地暗。
说大学没意思、无聊、空虚、寂寞……也终究不知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
(三) 花前月下型这类大学生沉浸于所谓的浪漫甜蜜的爱情中,心里除了男/女朋友外,都不知干些什么,整天都黏在一起,上完课后立马打电话,再恋恋不舍的离开,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一块儿。
两小口吵吵闹闹,分分合合。
上学一起玩玩,毕业一拍两散。
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者反而成了稀有动物。
(四) 能力第一型这类学生参加很多个社团,学生会,还给自己找很多兼职,于是大学就忙碌在社团、学生会、兼职之间,有空就去上课,没空叫别人答到。
逃的课比上的课还要多,于是一学期下来,门门功课都挂红灯。
(五) 游戏人间型生活中除了游戏,就不知所已。
课可以不上,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
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玩得昏天暗地、不知白昼、在不知日月星辰。
三五成群昏天黑地舍生忘死,游荡于虚拟世界,挥霍着时间。
当然这些大学生是在浪费大学时光,那种会真正珍惜大学的学生也有,只是很少,根据权威数据,有高达46%的学生反映自己后悔大学没有好好度过。
中国大学生普遍担心的几个问题在大学生心里,他们真的过得很舒服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进大学前,每个学生一个在大学好好发展自己的愿望,但是结果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梦想慢慢地消失在不知名的角落,大学就浑浑噩噩的读完。
调查问卷显示,中国大学生目前主要存在着十大问题。
(一)前途迷茫没信心大量的大学生反映,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因为缺乏必要的定位,感觉前途比较迷茫,在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中,想要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普遍表示缺乏信心。
(二)自我认知偏差大近八成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负两大类。
自卑型的同学往往对职场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就业。
而自负型的则恰恰相反,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机会。
(三)自卑感强烈请你说出自己的优势提问中,有近一半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三成的同学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优势;两成的同学能列出1-2条,只有一成的同学能够说出自己3条以上的优势。
当自己都不了解优势在何处时,你又该如何向用人单位顺利推销出自己呢?(四)不知怎么选择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无关的证书,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
因为缺乏对职业定位的把握,所以容易随波逐流,什么热门考什么,别人说好就是好,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助理、驾照、英语四、六级等跟风考证,投入了时间和精力,问及哪张能为将来的发展加分却一脸茫然。
(五)毕业该往何处去大三的学习结束,接下来就是为实习和求职而绞尽脑汁,可是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对口的专业就业领域在哪?该找怎样的实习单位?该去怎样的行业和企业求职?对自己的未来稀里糊涂,毕业的去向也就一摸黑了。
(六)大学不知怎么过有三成的同学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读过,尽管有些知道怎么过,但不能将大学充分利用,很多只是在混日子。
分析:综上所述,就如今的就业形势而言,很多大学生其实是很担心自己以后的就业情况,但是由于自己的自制力和追求梦想的欲望不够强,导致很多学生混日子。
带着对未来的恐惧享受着现状的安逸,过着一种言不由衷的日子。
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爱国热情还是在学习激情方面都没有以前高涨,当国家出现一些危机时,不仅没出现五四运动那样的爱国运动,甚至有些大学生还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出现这一状况,这是为什么呢?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而当今大学生,毕业后得自己找工作,尽管就业领域扩大了,但是在无形中给了大学生一个暗示:你很有可能毕业就失业。
于是很多人心惊胆战,于是就出现了能力第一型和专心致志读书型的学生。
当今大学生缺少安全感。
被就业压力压迫着,能力第一型的学生被迫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等组织,专心致志读书型的学生被迫读书、考研、拿奖学金···于是就在这种表面看起来很安全,但内心充满恐惧的环境下读大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不再过六七十年代的苦日子。
当由高中时的填鸭式学习变成了自主学习,自己支配的时间急剧增多,为了考试而上课,为了怕老师点名而出勤,为了就业而选专业,上课讲话、玩手机、聊QQ,当看着身边的同学这样玩时,就有很多学生紧跟其后,慢慢地堕落。
中国社会历来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个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这种给人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的做法在中国教育界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学生对教育、教学、教材、教师并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很少有评价权,一切都是别人在掌控,当教育体系出了问题时,大学生却又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