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悟读
斯人已逝,警钟长鸣——《寡人之于国也》对当今环保的启示
理论纵横斯人已逝,警钟长鸣《寡人之于国也》对当今环保的启示文/侯雨亭“可持续发展”虽然是现代人提出的观点,但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早已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便是这样一篇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意义的篇章。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诸侯国统治者穷兵黩武,人民流离 失所,矛盾对立更加尖锐,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针对这种情况,孟子向诸侯国君游说,宣传“仁政”思想,要求 统治者给百姓以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
孟子认为,人们能发挥 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进而认识“天命”,即把 握自然规律。
那么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孟子认识本性,把握自 然规律的思想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不违农时”孟子主张统治者不能一味穷奢极欲,还要给老百姓一定 的基本生活条件,叫“制民之产”。
“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之一 就是推行“井田制”。
孟子主张征发劳役须在保证正常生产的 基础上,不能滥用人力。
二、“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破坏鱼和树木的生长繁殖。
周文王 曾告诫武王不要对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 理使用。
周朝颁布的法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 不如令者,死无救。
”可见西周时期对森林资源、水资源的保护 力度之大。
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朱熹在《集注》中说:“五亩之宅,一夫所受,二亩半在田 (井田),二亩半在邑(古代区域单位,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田中不得有木,恐妨五谷,故于墙下植桑以供蚕事。
”由此看来,当时田地非常有限,把桑树重在地里怕妨害农作物的生长,只能种在宅院墙下,规模不大,生产的桑蚕不多,所以只能供给五十岁以上的人。
四、“鸡豚狗彘之蓄,无失其时”朱熹解释说:“畜,养也。
时,谓孕子之时,如孟春牺牲毋用 牝之类也。
”也就是说孟春祭祀所用的牺牲不选怀孕的母兽,即为“不失其时”。
上面提到的“不麋不卵,以成鸟兽之长”也是 这个意思。
五、“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礼记•王制》有云:“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 不暖。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读完《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我感触良多。
尤其是对于“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一次的理解,结合当今社会,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样曾经怀疑过:“付出跟收获成正比”这句话,因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报”这样的经典句子,但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前一句
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赚钱来说,一部分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比另一部分人赚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赚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许会抱怨,也许会嫉妒,也许会羡慕,
但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是比我们赚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们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许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心理上的.,往往处在相近或一个级别上的人就会因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种心态不自然的产生了扭曲了的心理,这也许是社会复杂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潜意识里都渴望被别人重视,但只是有时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而当别人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时,也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了所谓的失落感。
有些人喜欢隐藏自己,有些人喜欢锋芒毕露,永远隐藏的也好,锋芒毕露的也罢,只是还有一种伪装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改变不了就适应它,处人胜过傻做人,正如古话“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所以我们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的人。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梁惠王关于国家治理和民生福祉的对话。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孟子的人文关怀和政治智慧,同时也对当今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经典语句有很多,以下为您列举一些:“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解读: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非常用心了,但实际上他的措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自我评价和思考。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解读:梁惠王为了解决国内的问题,采取了移民和粮食调配等措施。
但这些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治理措施的反思和思考。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解读:梁惠王认为自己对于国家的治理非常用心,但是人民数量却没有增加。
他对于自己治理国家的措施和效果产生了疑问和反思。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解读:孟子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读:孟子通过前面的对话和比喻,告诉梁惠王,要想真正治理好国家,不能只采取一些表面措施,而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否则,人民数量是很难增加的。
孟子在文章中强调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因此,作为国君,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幸福权。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政府应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孟子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国君,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给予他们关爱和照顾,而不是过度剥削和压迫。
孟子读书感悟心得体会
孟子读书感悟心得体会孟子读书感悟心得体会《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孟子读书感悟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孟子读书感悟心得体会1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
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
”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
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
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以寡人之于国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共有二十四篇,以寡人之于国也是其中的一篇。
荀子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寡人之于国的比喻,阐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荀子首先提出了一个比喻,将君主比作是天空中的星辰,而臣民则是大地上的草木。
他认为,君主就像星辰一样,应该照亮整个国家,为臣民提供光明和指引。
而臣民则应该像草木一样,顺应天命,依附于君主,从而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荀子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义为本,以礼法为纲,以德治国。
只有君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得到臣民的拥护和信任,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通过对寡人之于国也的阐述,荀子深刻地揭示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义为本,以礼法为纲,以德治国,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社会,但是荀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依然存在,虽然君主已经变成了政府和领导者,而臣民则变成了公民和民众,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君主(政府)应该以仁义为本,以礼法为纲,以德治国,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臣民(公民)则应该顺应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
总之,《以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的文章,荀子在其中阐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
他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在当今社会,荀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他的思想,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教案及反思
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 矗 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注:直接引用同一人语的分段格式,即在每段开头使用上引号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荀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对人性本质的理解做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享受,并往往会无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君主来进行管理和调节,社会将会陷入混乱和冲突当中。
荀子的这一观点相较于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非常不同。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改变和进步,完全是因为君主的教育和管理。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看似很悲观,但同时也凸显了君主的重要性。
论述君主的责任和能力是《寡人之于国也》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荀子认为君主是国家的根本,君主的品行和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引导国民的行为。
此外,君主还应该寅守职责,推行公正、公平的政策,以及制定出一系列良好的法律和制度。
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荀子在这篇文章中也探讨了道德和政治的关系。
他认为,道德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无道德则无法有效地管理社会。
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国家之所以需要道德,就好像一件衣服需要纽扣一样,纽扣是小而微小的,但它是确保整件衣服不散开的重要部分。
同样,道德是整个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道德就会导致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
荀子进一步指出,一个好的君主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和引导国民的行为,以此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另外,荀子对治国理政中的棋盘思维也进行了阐述。
他以棋盘为喻,比喻君主在治理国家时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
他认为君主应该细致入微地观察局势,了解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变化,并采取合理的举措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利益。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君主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要考虑到长远和整体的利益。
荀子采用这个比喻生动地传达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以及君主需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总之,荀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深入探讨政治和社会的名篇。
通过对人性本质的理解、论述君主的责任和能力、探究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以及论述棋盘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荀子提出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看法。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读完《寡人之于国也》,我被孟子的治国思想和雄辩之术深深折服,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行王道,施仁政”,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极深。
《寡人之于国也》文中梁惠王自诩“尽心焉耳”却并未换来“民之加多”,孟子便巧妙的运用引君入彀的方式将梁惠王辩驳得哑口无言,他顺势提出“仁政”的主张,即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百姓丰衣足食,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要求,强调只有通过解决民生问题而取得人民拥戴,才能称王于天下。
孟子的主张正是朴素的唯物主义,首先要恒产,有了恒产,人民就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其次再兴教育,丰富人民的精神,最终让百姓过上物质和精神富足的生活。
仔细一看,这也正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的基本纲要,从实现温饱到接近小康,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将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并做了很多切实措施,如取消农业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推进农村医疗改革,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等等,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
然而虽说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了过度开采资源和废弃物污染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并未做到孟子所提倡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现在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国家必须从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着手,严重杜绝“先污染后治理”;虽说我国实现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民生问题上面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近年来房价的走势一发不可收拾,让刚需的购买者望而却步,在古时“求田问舍,怕应羞见”,而如今一套房子就足以让我们掏空父辈的所有积蓄甚至还要负债,住房俨然成为了一大难题,衣食住行本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住房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当然,治大国如烹小鲜,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循序渐进,国家已开始着手环境治理制度和房产税政策,希望政策能早日落实。
在兵荒马乱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未受到封建君王的推崇,而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今国富民强,政通人和,虽然有些方面尚有瑕疵,但国家也在努力改善,孟子的“仁政”终于得以实施,若他能知道,一定很欣慰吧。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反思简短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总结反思:
1. 课堂导入:我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式,询问学生对“寡人”一词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国”的概念的看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课文讲解: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我注重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3. 课堂互动:我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课堂练习: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些练习题,如翻译句子、理解重点字词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练习,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字词和语法方面的讲解。
5.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问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讲解不够细致、举例不够恰当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总之,《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认识到,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
时,我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孟轲(前390—前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他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往往置对手于理屈辞穷之境,而自己则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方面源于他的游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性;另一方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对于“仁政”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寡人之于国也》记载的就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
下面我们就从中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一避实就虚,以抒己见。
文章的开头,对话是由梁惠王的疑惑而引起的。
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具体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梁惠王是有野心的,他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是渴望能借此增加兵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以实施其问鼎于天下的政治目的。
其统治理念的核心是“霸道”。
这显然和孟子的思想不吻合,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观点皆属细枝末节,是虚。
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方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
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
孟子没有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问,而是“请以战喻”,将话语权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中,巧妙机智掌握的话题的主导权,即回答了“民不加多”的疑问,更是从中引出了自己关于“王道”的观点。
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之中反守为攻,转败为胜。
清人刘熙载曾称赞说:“孟子之文,百变而不离其宗,然此亦诸子所同。
其度越诸子处,乃在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也”可谓中肯之论。
二深谙对手,巧妙设喻。
孟子深谙其人,“王好战”的快人快语,一下就点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揭露出他所谓的“移民移粟”的虚假性。
“请以战喻”,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
高中语文读本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高中语文读本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本的一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读本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篇1看罢《寡人之于国也》,眼前立时出现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作的漫画本《孟子》中的一幅画:孟子苦口婆心地推销“仁”的学说,尊贵的君王呢?却倚在王座上酣然入梦。
这实在是对儒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尴尬处境的绝妙反映,虽然有点夸张。
孟子从来就是以善以言辞动人闻名的。
他的演说,往往能抓住谈话对力最关心的问题“诱敌深入”,使对方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再加以明白易懂的比喻,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
这不,梁惠王在孟子的语言攻势下,很久都不能发一言,显然被说服了。
尽管学者(也就是某“子”)在与国君的谈论中屡屡征服对方,但事实上为国君们所乐于采用也就法家一路。
每一个有头脑的国君,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或许学者的论调高明得很,甚至让自己有醒酗灌顶的感觉,但冷静下来好好考虑,却不可全信那些歪理邪说,否则国家要倒大霉。
“仁政”,这是一个美妙的字眼儿,可是兼并战争不相信美妙。
施行“仁政”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没等你发展得强大,邻国或大国的军队早已杀过来。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国君们面对学者的劝说为何如此“不开窍”了。
而学者自己又何尝不想看到天下在“本门学说”的指导下“臻于大治”呢?问题是学者自己弹精竭虑经营的学说大都带有乌托邦色彩。
道家那种“小国寡民”式的理想就不用说了,墨家的“兼爱”、“非攻”,大有基督徒泛爱思想与和平主义相结合的怠味,.吓惜当时的国君能对自己的子民“泛爱”已经很不错了。
总之“仁政”行不通。
至于名家、农家、阴阳家……更难成大器也惟有法家,在那兵荒马乱、战火连年的时代,能够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正所谓“乱世用重典”。
儒家学者在各国碰壁不断,倒不见得是儒家学说差劲儿(后来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就证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而是不合时宜。
【课外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写作特点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父名激,母仉孟子氏。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他自认为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因为他在河内发生饥荒时,将河内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将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当河东发生饥荒时,他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然而,他发现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自己的百姓也没有增加,因此感到困惑。
孟子用战争做比喻,向梁惠王解释了这个问题。
他说,如果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会丢弃盔甲和武器,然后逃跑。
有些人可能会跑五十步,而有些人可能会跑一百步。
如果跑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一百步的人,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梁惠王回答说,这两者是不同的,跑五十步只是没有跑完全程,但也是逃跑。
孟子接着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应该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的百姓多。
要想让百姓增多,就必须实行“仁政”。
他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使粮食丰收;不用细密的渔网捕鱼,使鱼鳖繁殖;按照季节砍伐树木,使木材得到充分利用。
这样,百姓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满足,不会有过多的怨恨和不满。
孟子还提到了“王道”的概念,即通过实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说,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百姓才能拥戴统治者。
梁惠王听了孟子的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
他说,如果能够实行“仁政”,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顺他,国家就会变得强大。
在当今社会,孟子的“仁政”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应该关注民生,为百姓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篇1 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人文关怀战国时期,一段流离的苦难岁月。
皇族,士人,武夫,书生,无不为一己生存,用尽心机,费用口舌。
茫茫中原,处处是无助的流民,随战事四处奔波,饥饿、寒冷、疾病、惶恐终日相伴,苦不堪言。
他们没有可以炫耀的学识,没有一搏沙场的武艺,他们只有原始的农耕技术,只会在贫瘠的土地上谋求贫困的生活,就这些,也极其难得。
但是,一些自视修养极深,学问极高的文人雅士,却视百姓疾苦而不见,为摆脱一己之贫困,游说诸侯,获取高位,静享富贵。
孟子,这个出生于山东的汉子泪下了。
匆忙远去的流民让他心痛,彷徨无助的流民间让他伤怀。
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够赋予百姓幸福,就因为战争,你比流离百姓更加贫苦。
在游说诸侯,谋取富贵的言论里,艰难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时时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存状况。
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养育了一个个国君的生命和权力,一个个国君却没有反思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愿望。
即使是孔子这所说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晓百姓疾苦,于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然而,这种治表不治本的办法,只能解一时之困,何况移民的艰难,只会对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伤害。
梁惠王无助了!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违农时,谷子不可胜食也。
这是对统治者的棒喝,不要在农忙时节征调百姓,保证他们有劳动的时间,否则,没有粮食生产,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虚构。
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这是对百姓的忠告。
难道,百姓不知道吗?他们违心做这些,肯定是统治者胡乱要求。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以寡人之于国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经典之一。
这部著作以寡人的角
度探讨了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对于当今社会的政治管理和领导者
的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以寡人之于国也》中,韩非提出了“以寡人之于国也”的
观点,强调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其领
导者的能力和作为息息相关,领导者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明智地
制定政策和决策,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同
样适用,领导者应该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公正、公平、公开
的方式治理国家,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繁荣而努力。
另外,韩非在《以寡人之于国也》中还提出了“法治”、“权
力制衡”等重要原则,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他认为,国家的法律应该公平公正,不分贵贱,权力应该受到制约和监督,
以避免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些原则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法治建设和权力制衡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对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以寡人之于国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韩非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重要观点。
这部著作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家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也为当今社会的政治管理和领导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以寡人之于国也》中的重要原则,努力实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稳定性,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努力。
希望我们的领导者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明智地制定政策和决策,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繁荣而努力。
从《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所学到的孟子思想
从《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所学到的孟子思想作者:常青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05期摘要: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等主导思想,孟子以其不朽的贡献而彪炳史册。
关键词:孟子:思想;和谐社会如果说《论语·侍坐》是一篇关于“和谐课堂”的示范课的话,那么,《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给我们生动地阐述了自己“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其深刻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现代社会的一些提法和思想,多在这短短的一篇千古奇文中出现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了。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好多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的发展观思想、物质需要是人们的第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所必不可少、多从主观找原因、通过现象看本质、激发人民的活力。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突出表述。
这一思想在《孟子》中多处有所体现,在《孟子·尽心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阐述。
“以人为本”是本文中孟子思想的总则,是着眼于百姓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思想的,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弛,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段内容可以理解为孟子思想的第一个阶段,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
这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来实现的。
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感恩于自然。
实施科学发展战略。
才会得到自然的慷慨赏赐;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解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问题。
敬畏自然的目的和结果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无憾”是人的自我和谐,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只有有了富足的物质基础,百姓的生活才能无忧。
精神生活才能愉悦,才感到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以,“无憾”是人在养生丧死、安身立命过程中,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感的体现。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寡人之于国也》 4
《寡人之于国也》 4一、课文悟读《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
”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
”“仁,人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
《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悟读
一、课文悟读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
”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
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
”“仁,人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
《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
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
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强的重要决定因素。
孟子还特别指出,“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
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
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
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
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
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
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
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
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
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
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
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
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