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
急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急性脑炎,也就是急性脑膜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部疾病,它是指脑膜层发生了传染病,病情非常的凶险,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急性脑膜炎经常发生在婴幼儿群体,孩子经常会表现为头痛,持续发热等等,引起急性脑炎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真菌引起。
★急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1、细菌感染急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
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
美国大约80%是急性脑膜炎。
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疾病导致急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
近年来,急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3、病毒感染急性脑膜炎可由几种病毒引起,包括几种与腹泻有关的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
★4、真菌引起急性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
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隐球菌,可在鸽子类中找到。
健康人不易患与真菌有关的脑膜炎,但对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可以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
根据病因涉及范围的不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指脑实质受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所引起的炎性改变。
通常采用狭义概念。
绝大数的病因是病毒,也可由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研究进展
作者 单位 ] 河 北省 儿 童医 院 ,50 1 00 3
损 后临 床症 状 出现 之前 , 可很 快 由静 止变 为激 活状 态 , 通过 2 条 途径 发挥 其 毒性 作用 : ①直 接 和细 胞接 触 发 挥 吞 噬 细胞 作 用, 当胶 质细胞 激 活 达 高峰 时 , 可转 化 为 吞 噬 细胞 , 时 所有 此 抗 吞 噬细 胞抗 体 几乎 均与 小胶 质 细胞 交 叉 反应 ; 释 放 多种 ②
潜 在 细胞 毒性 物 质 , 引起 继 发损 害 , 释放 细 胞 毒性 物 质 , 主要 包括 H 0 , O蛋 白酶 和 部 分 细胞 因 子 。小 胶 质 细 胞 还 可 表 22 N 达 MI - I I抗原 , C— I 发挥 抗原 提 呈细 胞 的功 能 【 。 4 j 13 研究 方 向 现 代 医学 已经 深 入 到分 子 水 平 , . 目前 已 明 确 , D M 是 免疫 性疾 病 , 号 分 子研 究 领 域 正 在 探 讨 有 多 AE 信
急性 播散 性 脑 脊 髓 炎 (ct i e iae n ehl l s aueds mn t ecpao i , s d myf i M) M) 常见 病 毒 感 染 后 或 预 防 接 种 后 的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脱 E 为 髓鞘 疾病 , 以侵犯 白质 为 主 , 同时 伴 有 小 静 脉 周 围炎 和 脱 髓 鞘 作用 , 常发 生 于病 毒感 染 出现 症状 后 数 日或 数周 。最 常见 前驱 感染 可 能为 非特 异性 的上感 和 水痘 , 床表 现 与 病 毒性 临
缘板 障 , 回植 的骨 瓣 缘 和 骨 窗 缘 稍 加 挫 磨 形 成 新 的 骨 刨 面 , 使 骨窗 与 回植 骨 瓣 紧 密 接 触 。此 外 , 回植 骨 瓣 应 散 在 性 钻 孔 , 成筛 网状 骨瓣 , 硬 膜 与 帽 状 腱 膜 间 有 更 大 面 积 的接 形 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三例临床辨析
生 多诊 断 为 胃 炎 、 二 指 肠 炎 、 炎 或 炎 性 肠 病 的 消 化 系 十 肠
统疾病 , 误 诊 。 致
[ 参考 文献]
[] 刘懿. 酸粒 细胞性 胃肠炎 [ 1 嗜 M]/ 陈 灏 珠 . 用 内 科 / 实
学 : 册 .1 上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6:9 2 北 人 20 11—
重 视 血 常 规 检 查 和 消 化 内 镜 的 多 点 、 挖 活 检 , 减 少 误 深 可
诊的发生 。
( 收稿 时间 : 1—90 ) 2 00 — 0 3
急 性播 散性脑 脊髓 炎三例 临床 辨析
祁 阿 朝
[ 要 】 目的 摘
法。方法
探 讨 急性 播 散性 脑 脊 髓 炎 (ct d smnt nehl yIi, D M) 临床 表 现 及诊 断 、 疗 方 aue i e i e ecpao e t A E 的 s ad m is 治
助诊 断 ; 多点活检 : 化 内镜 下采 集 活检 标 本 时应 多 点 ② 消
( 6点 以上 ) 挖 , 深 可提 高该 病 的检 出率 ; 重 视 实验 室 检 ③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6例诊治分析
2 临床表 现
3例A E 6 D M患者多急 性起病 ,少数 也可呈爆发 式或亚急性起病 , 多数起病 除发热、头痛 、呕 吐等外 ,常 出现广 泛性 或多处受累 的中枢 神经 障碍 ,如惊 厥、共济失调 、行为异常和 意识 障碍 ,脑脊液无特 征
1 9 至2 0 年确诊的3 例A E 98 0 7 6 D M患者的临床表 现、影像学表现 、治疗
3治
疗
早期使用足量 激素能抑制免疫 功能 、稳定溶酶 体膜 、减轻脑和脊
髓 的充血和水肿 、抑制炎性脱髓鞘 过程。我们使 用地塞米松2, 0 g 0- m - 4 静脉滴注 ,1 d 周后 改为泼尼松3m 维持 重症病例用大剂量 甲 次/,2 0g 基泼 尼松 龙冲击治疗 。均 使脑 和脊髓功能在短期 内得到改善和恢复 , 其作 用机 制既可消 除神 经组织或细胞水肿 ,又可通过免疫介导机制起 作用 。其 c2 o 例呼吸肌麻痹患者避免 了气管 切开 。但亦有报道【 3 】 ,激素 的疗 效尚不完全满意 。此时除使用激素治疗 亦可用血浆交换疗法及大
5 I临床研 究 4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4月第 8卷 第 1 期 G i oC i Mein, pi 00V 1, o 0 00 0 u e f h a dc eA r 1, o8N . d n i l 2 . 1
[] 岳 寿伟 . 的评估 与 治疗 [ . 医学物 理 医学与 康复 医学分 4 褥疮 J 国外 】
急性播散性脑 脊髓炎3 ' 诊治分析 6l f J
王 焕 军
【 要】 对 3 例 急性播 散性 脑 脊髓 炎 ( D M )进行 临床特 点 分析 ,发现 患者 发病年龄 多见 于儿童和 青壮 年 ,急性起 病 , 易于复发 ,常 见 摘 6 A E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例报告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例报告
赖昆全;邱湖海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17
【摘要】@@ 病历资料rn患者,男,18岁,因发热1天,神志不清8小时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5℃之间,伴有畏寒,于当晚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神志不清,呼之不能应答,且伴有大小便失禁.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89/62mmHg,呈嗜睡状态,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增粗,未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
【总页数】1页(P183)
【作者】赖昆全;邱湖海
【作者单位】342700,江西石城县人民医院;342700,江西石城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致医疗纠纷 [J], 夏文涛;杨小萍;李瑜
2.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 [J], 朱学龙;姚玉莲;黄文军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例报告 [J], 赖昆全;邱湖海
4.甲强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疗效观察 [J], 朱叶
5.急性小儿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J], 黄素芳;张玉晶;付中秋;孙晓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及护理
避免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01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02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04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语言表达、认知功能等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排泄物等变化
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疫苗接种
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04
接种时间: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时间。
03
疫苗类型:目前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如乙型脑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02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最有效方法。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
05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06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心理护理
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减轻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勇气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
1
电刺激疗法:利用电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热疗:通过热敷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37
(七)治疗
一般处理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水 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防治褥疮及尿路 感染等,应积极脱水降颅内压,减轻脑水 肿,防止脑疝出现。皮质类固醇可减轻水 肿,减少炎症反应,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
PPT学习交流
38
(八)预后
本病预后与发病诱因及病情轻重有关, 病死率在10%-30%。幸存者多在发病2 -3周后开始逐渐好转,绝大多数恢复较 好,部分患者残留智能、行为或运动障碍。
PPT学习交流
10
第六节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centra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以脑桥基底部出 现对称性髓鞘脱失为病理特征的脱髓鞘疾病。 患者多有严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基础疾 病,病情往往进展迅速,多数在数周内死亡, 仅少数患者得以存活。
2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患者在慢性酒精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其他严 重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 干束受损的症状应高度怀疑本病,头颅MRI可明 确诊断。应与脑干梗死或肿瘤进行鉴别。
PPT学习交流
22
(四)治疗
目前CPM仍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积极 处理原发病。纠正低钠血症要缓慢,不使用高 渗盐水,并限制液体入量;急性期可给予甘露 醇、速尿等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大剂量皮质激 素冲击疗法在早期可能抑制本病的发展,高压 氧及血浆置换疗法疗效不肯定。
PPT学习交流
2
(三)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女性稍多 于男性,一般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半数患者起病 前几日至2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以后出 现视神经及脊髓损害征象,两者可先后或同时出现, 若为先后出现,间隔时间数天至数年不等,偶有长 达10年者。
视神经脊髓炎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8页】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骤,常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严重者 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症状 •一般伴有病毒感染病史或疫苗接种史,且常在病毒感染后2-4天或疫苗接种后2 周发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双侧大脑半球多发、不对称病灶(>1-2cm),边界不清,近皮质的白质及深部 灰质受累较脑室旁白质多见;30%出现强化,增强无强化说明病变区域尚无炎性 肉芽组织形成 •约1/3有脊髓受累,表现为横贯性脊髓炎,长节段&,发病前2-3周有病毒感染病史或疫苗接种史 •颅内病变:双侧大脑半球多发、不对称病灶(>1-2cm),边界不清,近皮质的白 质及深部灰质受累较脑室旁白质多见 • 脊髓病变:长节段,超过3个椎体
谢谢
大脑综合征
意识水平低下、认知语言等高级功 能减退、头痛等,部分病变无明显 临床表现
脑干背盖部、四脑室周边、 弥漫性病变
位于丘脑、下丘脑、三脑室 周边弥漫性病变
不符合典型MS的影像学特征
影像学表现——颅脑
•主要位于AQP4富集区,如下丘脑、胼胝体、侧脑室前后角、第三脑室周围以及 幕下的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周围和延髓的中央管周围,病灶紧贴脑室壁室管膜
概念演变过程
•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取消了NMO的单独定义,将NMO与NMOSD统一命 名为NMOSD,它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 疾病,主要包括: •血清AQP4-IgG阳性伴有部分或初始NMO症状的患者(如首发的长节段横断性脊髓 炎LEMT、复发或双侧视神经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F-4岁,肢体无力4周,入院前1月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课件
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组织和髓鞘,导致神经纤维传导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
症状和临床表现
多样性症状
ADEM的症状各异,包括脑膜 炎、癫痫发作、肢体无力等。
脱髓鞘损伤
髓鞘受损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 碍,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 等症状。
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MRI扫描是诊断ADEM的重 要工具,显示典型的病变分布。
3
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加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减少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
按照相关程序和指南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结论和要点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 疾病特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脱髓鞘损伤。 •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 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 加强免疫力和预防感染是预防措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课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是一种 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本课件将介绍这种疾病的病因、 病理特征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ADEM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 性疾病,影响大脑和脊髓,导 致炎症和破坏。
脱髓鞘
疾病导致免疫细胞攻击髓鞘, 导致神经纤维传导障碍。
神经系统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脑膜炎、昏迷、 谵妄、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 状。
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疫反应异常
ADEM是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四)
二、暴发型 儿童多见。起病急,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 疗可于24h内死亡,病死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 为以下三型: 1.休克型 表现为突起寒战,高热,头痛, 呕吐,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及惊厥,全身皮肤广泛 出现瘀点、瘀斑并迅速融合呈大片状甚至坏死。 同时迅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皮肤花斑、 口唇及指趾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尿量减少或无尿等感染性休克的特征表现。脑膜 刺激征多为阴性,脑脊液可无明显改变。
我国1896年发现流脑病原菌以来,曾经历过 三次大暴发:上世纪50年代、1967年和1976 年,之后由于流脑疫苗的广泛接种,未再 出现大流行
近年来在流行病学上的两个主要问题,是 菌群的变迁和耐磺胺药菌株的增加
发病机制
一、 粘附及透过黏膜
首先侵入鼻咽部,以菌毛粘附于鼻咽部黏膜 上皮细胞表面寄生 一方面受局部分泌型IgA的中和作用而减少病 菌的侵入,另一方面病菌又分泌蛋白酶切断 局部IgA重链,削弱其作用 在病菌数量多,SIgA分泌相对不足时,细菌 在鼻咽部繁殖而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部分病菌透过黏膜屏障侵入黏膜下层,受到 IgM抗体及活化的巨噬细胞和补体的溶菌、吞 噬、杀灭作用,此过程可造成黏膜充血、水 肿、分泌征: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 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二、潜伏期:1d至7d,一般2~3d 三、临床类型: 按病情轻重及缓急可分为四种类型。 1. 普通型 2. 暴发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3. 轻型 4. 慢性型
临床表现(二)
一、普通型 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按病 程发展分以下四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病人无明 显症状,少数可有低热、咽痛、鼻塞、咳嗽、咽 部充血及分泌物增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约持 续1~2d。 2.败血症期 患者突发寒战、高热、头痛、 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神志淡漠等中毒症状,幼 儿则有哭闹不安、惊厥等表现。70%以上病人可出 现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初呈鲜红色,迅速增 多、扩大;病情严重者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形成 大疱。多数病人于1~2d内发展至脑膜炎期。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例改良式护理干预
患儿 , 经精 心护理 , 康复效果满 意。现报 告如下。
1 临床 资 料
2 2 3 口腔 溃 疡 口腔 溃 疡 引起 的 疼 痛 一 般 较 剧 烈 , 响 患 . . 影
[ ] 秦 晓红. 1 多帕菲临床应用 的观察和护理 [] 临床 护理 杂 J.
志 ,0 5 4 3 :7—6 . 20 ,()6 8
[ ] 贾喜梅 , 2 李娜 , 朱艳 . 多帕 菲不 良反应 的观察和 护理[ ] J. 实用 诊断与治疗杂志 ,06 2 ( 2 :2 96 2 0 ,0 1 ) 9 5— 2 . 本文编辑 : 富青 李 2 1 — 2—1 01 0 1收稿
系统检查 : 颈部抵抗 , 双上 肢肌力 4级 , 下肢肌 力 2级 , 双 双侧 巴氏征 阳性 , 双膝肌腱反射亢进 。腰 椎穿 刺结果 显示异 常 , 脑
齐鲁护理杂志 2 1 年第 1 卷第 1 01 7 9期
果。
溃疡膜等 。禁忌辛辣 、 激性 、 刺 过热 、 冷 、 过 过硬 食物 , 可进 温 和、 无刺激 的流 质饮 食 或 软食 。加强 口腔 护理 , 导 患 者晨 指 起、 餐前 、 餐后 、 睡前用淡盐水漱 口。 2 2 4 心血管系统不 良反应 .. 多帕菲能 引起心 脏 、 管毒性 血 多帕菲源 于植 物紫 杉树皮 或红豆 杉 中, 过
病例 3 患儿女 , 。因“ : 3岁 发热 1周 , 头痛 、 呕吐 3d伴步
态不稳 ” 于 20 , 0 9年 1 O月 1 5日 1 2时 入 院。入 院查体 : 温 体 3. 9 1℃ , 脉搏 15次/ i, 2 mn 呼吸 3 0 ̄/ n 意识清 , mi, 嗜睡态 , 双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
9O ・ 9
山西 医药杂志 2 0 0 7年 1 1月第 3 6卷 第 l l期
S ax Me , o e e 0 7 Vo 3 , o 1 hn i dJN vmbr20 , l 6 N .1
急性 播 散性 脑脊 髓 炎的 磁共 振成 像 诊断
消失时间先于其他 MR 扫描 序列 , I 脱髓 鞘病变的不同炎症 时期能否在 D 上反映值得我们期 待。 WI
关于 A E 能否复发 , DM 一般认 为 该病为 单时相 疾病 ,
颈段脊髓依次减少。② 病变形态 及信号特点 : 内病灶 多 脑 表现为斑片状 、 小环状轻度长 T 低信号 、 T 高信 号影 ; 1 长 2
发; 复发 的 9次病变 中 6次 是累及 同样 的部位 。复发 出现 在首次发病 后 15 2个月。神经精神症状是复发 的主要 . -3
表现 , 素 治 疗 效果 较 好 。总之 , 于发 现 有 复发 的 A— 激 由 D M 存在 , E 因此对 A E 的认识较以前更 为全 面。 D M
临床无复发。但 是 ,o e _ 总结 了 18 - 19 的 2 C hn等 5 j 9 3 9 8年 1
例患者 的 MRI 发现 , 复发 5例 (4 , 中 2例 为多次 复 2 %)其
病灶中心可见更长 T 低信号 、 】 更长 T 高信号液化影 ; 2 病灶
周围可见轻度水肿 区。部 分环状病 灶相互融合 成片状 , 轮 廓不光 整, 具有轻度 占位效应 。颈髓 内病灶表现 为脊髓 局 限性肿胀 , 内可见不均匀长 T 高信号影 , 髓 2 为横断性损 害。 ③D I w l 上部分病灶边缘呈环状轻度高信号影 , D A C图呈低
素治疗后 复查 , 较小的病灶 可完全吸 收。D 序 列中病灶 WI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查房PPT
未来将继续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未来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
未来将更加注重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与交流。
未来将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汇报人:
团队协作对患者的积极影响:通过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沟通技巧: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沟通技巧: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清晰、尊重患者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如用药、物理降温、呼吸道管理等是否合理有效,患者的并发症是否减少等。
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如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否缓解,患者是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或培训,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管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鉴别诊断: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进行鉴别,如脑炎、脑膜炎等
并发症:可出现脑积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治疗方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效果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查房”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措施”,请帮我生成“护理措施”为标题的内容 护理措施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查房”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护理措施”,请帮我生成“护理措施”为标题的内容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供给。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和近期预后分析
法 。在老年性 阴道 炎的治疗 中 , 和传统运用抗生素 + 雌激素
效 . 海峡药学 , 2 0 1 2 , 2 4 ( 3 ) : 1 1 7 — 1 1 8 .
儿 童急性播散 性脑 脊髓炎 的 临床 特征和 近期预后 分析 纳 Βιβλιοθήκη 辉 张彩 云 戴梅 王琚 莫 亚雄
-
【 摘要 】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 2 0 0 6 年1 月 2 0 1 3 年l 2 月住院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 髓炎 的 9 例患儿 临床资料 , 分 析其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 、治疗
及转 归。结果 9 例 中男 6例 , 女3 例, 年龄 3 岁l 0 个月 ~ 1 3 岁( 平均年龄 7 岁6 个月 ) 。5 例f 5 5 . 6 %) 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 , 2 例( 2 2 . 2 % ) 有疫苗接种史 , 2 例( 2 2 . 2 % ) 病前无前驱感染史 和疫 苗接种史 。临床 表现为发热 、 呕吐、头痛、惊厥、意识 障碍 、 瘫痪 、颅神 经受 累的症状 、 脑 膜刺 激征阳性 、 病 理征阳性 、 共济失调。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 、静脉注入人免疫球 蛋白治疗 , 疗效显著 。结论 急性播散性脑脊 髓炎早期明确诊 断 , 大剂量糖皮质激 素冲击治疗 、联合人免疫球蛋 白治疗 , 可改善患儿的预后。 【 关键词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儿童 ; 诊断和治疗
在老年性 阴道炎 的治疗 中 , 基本 原则就是促进机体及 阴 [ 2 ] 耿慧 , 李波 . 三药联 合治疗老年性 阴道炎疗效 观察 . 中国伤残 医学 , 2 0 1 1 , 1 9 ( 4 ) : 7 4 — 7 5 . 道抵抗力 的显著提升 , 对病原体进行 切实有效的抑制 。现 阶 3 ] 黄小 敏 . 乳杆 菌活菌胶囊联合 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 段, 抗生素 + 雌激素 阴道局部用药是 临床 经常采用的治疗方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65例临床分析
瘫。总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表现为脑、脊髓多灶性、弥漫性
症状 和体征 ,若某一部位 或几个部位受损则更严重 ,可呈脑炎/ 脑膜炎 / N干 、小脑和脊髓 损害为主的不 同临床综合 征 ,周围神经受累更利于 诊断 , 均为单项病程。急性 出血性 白质脑炎系爆 发性和致死性脑炎综合 征 ,是A D E M所有类型 中最 凶险的类型。呈突发 『 生 发热和头痛 ,随之 出 现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癫 痫发作 ,病情迅 速进展 ,于数 小时或数天 内 从嗜睡进展 至昏迷 。严重 的局限性神 经系统体征很常见 ,全身症状 明
1 4 2 ・I } 6 i 床研究 ・
碘 盐覆盖率 非常接近 ,稳定在9 8% ̄ 1 0 0%。说 明3 年 来铁岭市碘 盐符 合食用 碘盐含量 标准 。但仍存 在少数 的非碘 盐和不 合格碘 盐 ,3 年共 检 出非碘盐4 份 ,不合 格碘 盐4 1 份 。因此 ,今后我 们要继 续加强碘 盐 监督监 测工 作 ,及 时发现 问题及 时解 决 ,杜绝 非碘 盐进入市场 。同时
中2 - 1 0 岁4 5 例 ,1 8  ̄ 4 5 岁l 8 例 ,5 0 岁 以上2 例。 1 . 2处理 方法
发疹史7 例。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为麻疹,其他依次为水痘、风疹、腮腺 炎和流感。这和相关报道一致 ] ,以病毒感染起病后7 ~1 4 d 或出疹后 2 - 4 d 多见。急性起病,一般为患者病毒性感染退热后再次发热,突然
J a n u a r y 2 01 4 , V o 1 . 1 2 , No . 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和转归
H U Qi .ZH U Su— in N e r lg pa t n f To g iH opi l iqa g. u oo yde rme to n j s t ,To g i e ia le e,H u z o g Un — a n j d c l M Colg a hn i v riy o in ea d T c n lg W u a 3 0 0, ia e st f Sce c n eh oo y, h n 4 0 3 Chn
[ b t c] Obet e l i l h r cei i ,efci n s f rame t n rg o i o c t ds e n td A s at r j ci :C i c a at r t s f t e e so e t n d p o n s f u e i mia e v n ac sc e v t a s a s
tv . The3 a i n s ie p te t ha b e r a e wih pule nf in of e hy p e s 1 ne, a d t r ne o ot c i nd ve e n t e t d t s d i uso m t 1 r dnio o n o he ur pr e tve a
病 , 期 诊 断 后 激 素 治 疗 效 果 良好 , 使 其 预 后 大 大 改 善 。 早 可
【 键 词 】 急性 播 散性 脑 脊髓 炎 ; 像 学 ; 关 影 甲基 强 的 松 龙 ; 归 转
【 图分 类 号】 R 4 ; 7 4 5 【 献 标 识 码】 A 中 7 1 R 4 .3 文 【 文章 编 号】 1 0 — 1 X( 0 7 0 — 2 20 0 11 7 2 0 ) 40 2 — 2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PPT课件
疾病病理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脑、 脊髓的静脉周围出现炎性脱髓鞘,病变广 泛分布于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灰白 质均可受累,以白质为主。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大体标本
脑白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状 出血,脑组织水肿,脑回变宽, 脑沟变窄。
胸髓中段增粗,其内可见不规 则片状稍长T1信号影,边缘模 糊,局部蛛网膜下腔变窄。
• 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少数 呈爆发性或亚急性起病;
• 通常于皮疹2—4天,斑疹正在消褪,症状在改 善时患者突然再次高热,并头痛、乏力、全身 酸痛,严重时抽搐、意识障碍;
• 多数患者大脑弥漫性损害的症状突出,如意识 障碍、精神异常;脑局灶性症状较常见:偏瘫、 偏盲、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寡克隆区带
MRI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多发于成人
多有
少见
明显
不突出
单相病程
时间上的多发性
病变广,且炎性反应重, 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脱髓鞘病
正常白质内可见炎性细 变的血管周围,正常白质内无
胞浸润
炎性细胞浸润
儿童3--29%,成人58% 85—95%阳性 阳性
同期大量广泛不对称脑 白质受损,常累及深部 灰质,尤其是丘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显微镜下特点
• 脑白质或/和脊髓白质的髓鞘改变显著,在 髓鞘染色标本可见小静脉周围有脱髓鞘, 轴突有时亦有破坏,但比髓鞘破坏轻,胶 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多在静脉周围,可弥 漫性或局灶性分布。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显微镜下特点
• 脑白质或/和脊髓白质的髓鞘改变显著,在髓鞘染 色标本可见小静脉周围有脱髓鞘,轴突有时亦有 破坏,但比髓鞘破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 多在静脉周围,可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1)抗菌治疗同上 2)脱水剂治疗 20%甘露醇及高渗糖降颅内压。 3)呼吸衰竭治疗 吸氧、吸痰及降温,用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气管切开。 4)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治疗,密切接触者,应 医学观察7天。 2、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避免大型集会。 3、疫苗注射 4、药物预防:密切接触者SMZco 1.0 Bid
3、流行性乙型脑炎 (1) 7 〜9月发病。 (2)脑实质损害为主:惊厥、昏迷、肢体瘫痪。无皮肤淤点 (3)C.S.F:澄清,细胞数<0.5X109/L以下,蛋白质可稍增高, 糖及氯化物正常。 C.S.F或血清中特异性I淤点 3)C.S.F:正常 4)粪培养
1、普通型流脑
脑膜炎球菌空气飞沫鼻咽部 大多数人为带菌状态 部分轻度上呼吸道炎症
少数人细菌入血
败血症
血脑屏障
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1%)
2、暴发型流脑:由于脑膜炎球菌内毒素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败血症 挛损伤 细菌大量释放内毒素 通透性↑ 血浆外渗 全身小血管持续痉
有效循环血量↓ 休克 脑微循环障碍
五、实验室检查
1、血Rt: WBC↑(20×109/L 〜40 ×109/L) 、N↑ (80 〜 90%),DIC时PLT计数明显减少。 2、C.S.F: 确诊的重要方法,但腰穿后易诱发脑疝, 严格掌握适应症。 先降颅压再穿刺,缓慢放液。 C.S.F 早期压力稍高,外观正常;稍后外观混浊脓性, 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升高,糖显著减少,氯化物减低。
发 病 率 /年
流脑流行的月份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发病机制和病理 免疫力强 细菌被消灭 鼻咽部→人体 细菌在鼻咽部繁殖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免疫弱 少数:细菌从鼻咽侵入血→败血症 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的暂时性菌血症, 极少 数:败血症——透过血脑屏障累 及脑脊髓膜→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繁殖并释放内毒素 引起局部栓塞、 出血、坏死及细胞浸润→ 淤点和淤斑。(同样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内脏 出血) 内毒素 急性微循障碍(爆发性流脑) DIC—脑微循环障碍—脑水肿、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