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1
语言和艺术手法的特点
语言和艺术手法的特点
中国语言和艺术手法的特点
1、中国语言的特点
(1)语音
中国的汉语是一种以声母为主的语音系统,一共有21个声母,大写、小写、尾音3个音位,不同的声母组合,就能形成跟流利的语言,发音也比较简单容易。
(2)词语
中国的汉语不仅有很多“四声词语”,也有许多固定的四字词组,甚至能形成八文,可以表达多层面和抽象的含义,比如"五辛六味千度结针缕"、“情深似海不可言说”等,让中文拥有了更丰富的表达能力。
(3)文字
中国拥有简体字、繁体字,以及诸多方言,每种方言都有各自不同的音节变化,使中国的汉语拥有更多的新颖特色,从而融入自然风格下的表达,使之更加活泼生动,更有韵律的乐感。
2、中国艺术手法的特点
(1)尺度
中国传统的艺术,尤其是绘画,尺度宏大,把天、人、动物、物联系起来,用气势形成不可割断的联系,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十分抒情。
(2)泼墨
中国传统的艺术,有着鲜明的水墨风采,其中有比喻、隐喻、拟人等手法,用厚重、浓郁、柔和的涂抹,形成气势豪爽、手法曼妙的绘画效果,让主题勃然而生。
(3)琢磨
中国传统的艺术要求非常的琢磨,古人说「琢不磨错」,正是要强调修正的思想。
所以,中国的艺术以精确、仔细、细致、关注细节,成为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滕州十一中—蔡凤先—走马川行奉送西师出征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滕州十一中高三语文蔡凤先般不需要另外造字,3000个左右的汉语常用字足以构成内容丰富、表现力强的词汇;语法的简约性主要表现在汉语没有形态的变化,主要靠词序和虚词作为语法区别手段,因而干净利落,简洁灵活。
简而言之,汉语的经济性就是外在表现形式尽量从简,内在思想内容力求丰实。
举例略。
(2)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举例说明。
【解析】语音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音节以元音为主,又有音调的区别,因此语言的音乐性强。
词汇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汉语的词汇中有很多是叠音词、拟声词、双声叠韵词,节律和谐,声情并茂;还表现在有一些词是采用修辞学来造词的,指称清晰,质感很强,生动形象。
语法的艺术性表现在汉语中的量词可以使光秃秃的名词形态毕露、真实可感,还表现在允许形容词做谓语以增强表达效果。
举例略。
(3)母语学习的作用是什么?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如何认识母语学习的意义?【参考】母语作为一个民族的根,蕴涵着民族独特性格,负载和承传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心理结构。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培养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点之一;母语素质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
当前,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真正的全球化不仅不排斥多元文化,而且应是多元文化的整合。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文化的本质,才能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才能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才能赢得尊敬,才有资格谈多元。
任何民族只要想存在,就应该有他自己的语言。
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1)如何学好母语,做精神文化家园的守望者?(2)在母语理解与运用方面自我感觉存在什么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小结:(PPT展示)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境界开阔,雄奇瑰丽的边塞风情,同时也歌颂了唐军将领与士兵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汉字之演化受制于两个原则
“汉字繁简之争”曾被评为2013年度热度最高的语文事件[1],其实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繁简之争就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如1989年袁晓园提出“识繁写简”的主张,2008、09年政协委员递交关于提倡繁体字的提案,13年香港演员黄秋生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数人看不懂……”都引起了一些激烈的辩论。
这些事件说明,繁简之争就像一座活火山,可能在任何时候砰然爆发。
Croft(2002)提出,在语言使用当中,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匹配受制于经济性和象似性两个原则,其中经济性原则占主导地位[2]106。
这两个原则可以推广到文字尤其是汉字当中。
因为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形音义的配合是思维和思想的体现,人们可以以“精神直接面对概念”。
因此与拼音文字相比,它相对于语言更加独立,更能自成一套符号系统。
关于文字的经济性和象似性,很多学者有所论述[3-7]。
湛玉书(2005)的研究当中以“准确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来解释文字中的羡余现象,并且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经济性让步于准确性。
”[4]李飞鹏(2011)则认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进符合了由映象象似性到拟象象似性的发展过程[7]。
但是对于两个原则的具体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没有系统论述。
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汉字的经济性表现在:1. 文字之构件的重复使用,构件的搭配以二维呈现(不像拼音文字以一维呈现)。
2. 汉字在形体演变史上趋向简化。
3. 文字落后于语言,如文言文与口语的脱节,因文言文表述更为经济。
象似性表现在:1. 象形性在汉字中的残存,从而与现实象似。
2. 形声字的涌现,从而与语言象似。
3. 诞生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奇葩——书法[8]。
二者的关系:1. 经济性和象似性的竞争是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
2. 竞争表现为两种形态——平衡和失衡,在历史发展中以平衡为主要取向。
3. 在失衡状态下一般是经济性让位于象似性。
汉字之自然演变遵循此二原则,不提倡从政治上进行干预。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
汉语的简洁性与艺术性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郓城李明亮【学习目标】1、认识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2、正确地体会运用汉语表达经济性、艺术性。
【导入】“我两个弟弟,一个教师,一个医生。
”译成英语:【文本解读与探究】1、阅读下面文字,加深汉语的“经济性”的理解。
当年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
”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
”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
”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答:简约是就而言的,丰富是就而言的。
可用什么成语表达()2、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练习](1)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一个量词用下去,就能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来。
下列各组短语中的量词不能描摹事物形态神韵的一组是()A、一刀纸一眼井一叶扁舟一轮明月B、一辆车一滴油一线天空一幢高楼C、一粒米一条蛇一堆粪土一串珍珠D、一捆柴一团雾一线希望一痕长堤(2)下列短语中能体现汉语语言的艺术性,且前后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冷若冰霜,艳若桃李B、屡败屡战/屡战屡败C、差一点考上大学/差一点没考上大学D、法国队大败德国队/法国队大胜德国队(3)默写李清照《声声慢》,艺术性体现在哪儿。
【考点对接】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并结合病句考查来考查汉语的经济性。
2、汉语音乐美一般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
3、对汉语的绘画美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古诗文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中,主要采用评价、鉴赏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理解揣摩作品语言创设的融情于景的优美意境、氛围,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等题型考查。
汉语成语出现的主要原因
汉语成语出现的主要原因
汉语成语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它来源广泛且历史悠久。
以下是汉语
成语出现的主要原因:
1. 丰富的历史文化:汉语成语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哲学思想等。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
2. 象征性的表达:成语常常使用象征性的词汇和句式,可以简洁地表达复杂的
情感、故事或观点。
通过使用成语,人们可以用精炼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意义,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3. 语言的经济性:汉语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节约了表达的词汇和篇幅。
使
用成语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字中表达丰富的含义,提高了语言的效率和流畅性。
4. 文学的美学: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让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性。
成
语的蕴含意义和修辞特点给文学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
5. 传统文化的传承: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使用成语,人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成语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历史和思想,对于维护文化认同和传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成语的形成和使用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它源于历史文化、象征性表达、语言的经济性、文学美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成语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汉语增添了深度和韵味。
专题一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又无能为力,因而只 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 公的抗议了。“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 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它们已成为封 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即以此为武器, 准备拂袖而去。 【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 的感慨。 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表现力,使语言意在言外,曲尽其妙。譬如
春节期间我们说话做事都要表达一种祝福,
吃年糕就是“年高”的祝愿,吃鱼即“年年 有余”的祝愿。
(2)词汇 ①叠音词、拟声词、双声叠韵词的大量使用。 譬如“明白”用叠音词可以说成“明明白白”; 敲门声写成“咚咚咚”,流水声写成“哗哗哗 ”;双声词“仿佛”“高贵”“探讨”,叠韵 词“隆重”“迷离”。 ②采用修辞学的方法构 词,譬如“鲸吞蚕食”“鬼见愁”“狼心狗肺 ”。③表示颜色的词,种类繁多,描摹细腻, 譬如“鹅黄”“枣红”“草绿”“天蓝”。④ 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例2
(2010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有 )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解析】 “扭怩”应为“忸怩”。忸怩:羞惭的 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飘荡/漂荡”“ 定势/定式”有一定的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本 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如果怀疑某个 字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也可以写 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 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 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 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 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 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答案】 A
汉语的国际地位及发展趋势
汉语的国际地位及发展趋势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当前,汉语正以迅猛之势发展,其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汉语的主体走向更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然,汉语无论从使用范围、国际声望还是经济实力来看,它在世界上尚算不上是强势语言。
在此笔者就汉语的国际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汉语正日趋国际化,正由一个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转变 汉语早已走出国门。
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积弱贫穷,汉语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化进程缓慢。
随着我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伴随而来的则是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汉语国际化进程才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
尤其是近几年,汉语的国际化进程骤然加速,成为仅次于英语的新的强势语言。
经济强弱决定语言强弱。
英语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是与欧洲工业革命分不开的,没有工业革命也就造就不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也就没有了英语顺利地成为一种国际语言。
昔日英国推行的殖民主义使得国与国之间更加依赖;推动了当时相关国家技术交流、交通运输、通讯和商业主要语言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因素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美国迅速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的语言——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方的基础。
英语,更确切说是美语的流行与美国的经济强势分不开。
近数十年来,中国GDP 国际排名稳步上升,汉语的地位也在稳步上升。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在经济上始终处国际经济的前列,美国在经济上也是牢牢掌握着霸主的地位。
而其他相对强势语言,如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其所使用国均有国家家GDP 均处于国际前列。
如下图,这正说明:经济的发达和活跃能够激活语言、促使语言传播。
无论从理论上403530252015105 英语 37 法语 23 西班牙语 20 俄语 16 阿拉伯语 14 汉语 13 德语 12 日语 10 巴西 葡萄牙语 10 印地语 9占比讲,还是从客观事实上讲,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发展。
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地位
现代汉语的文字特点
现代汉语的文字特点
01
汉字:现代汉语的文字以汉字为 主,它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 文字之一。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02
拼音:自20世纪50年代以 来,中国开始推行汉语拼 音,这为汉字的学习和使 用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现代汉语的地位
13
现代汉语的地位
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
单音节词:现代汉语的 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 即一个字对应一个词, 如"我"、"你"、"他"、 "来"、"去"等
复合词:现代汉语也有 很多复合词,由两个或 更多的字组成,如"人 民"、"国家"、"电脑" 等
外来词:随着中国与世 界的交日益频繁,现 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 外来词,如"咖啡"、" 沙发"、"摩托"等
汇报人:xxxx 汇报时间:20XX年X月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全球事 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代汉语在教育、商业、外交和学术等领域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现 代汉语在国际教育、影视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 大
-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韵母和声母:现代汉语的韵母 和声母系统相对简单,辅音声 母有22个,元音韵母有39个, 这也使得汉语语音富有音乐性
声调:现代汉语是有声调的语 言,声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 思。例如,"ma"在不同的声调 下可以表示"妈"、"麻"、"马" 和"骂"等不同的意思 语调:现代汉语的语调也很重 要,它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 态度和意图
现代汉语特点
现代汉语特点现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它具有一系列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1.语音特点:现代汉语的发音具有四个基本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这四个声调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组合出各种不同的音节。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韵母和声母,如卷舌音、儿化音和轻声等,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汉语的语音丰富而复杂。
2.词汇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汇量大且十分丰富,具有众多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这些词汇在表达意义和情感色彩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现代汉语中还有许多常用的成语、俚语和习语等,这些词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法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和句型等。
其中,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句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这些语法特点使得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同时也易于学习和掌握。
4.文字特点:现代汉语的文字是汉字,它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文字之一。
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形态丰富的特点,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形态和意义。
同时,汉字还有音节和声调的限制,使得汉字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听觉上的韵味。
5.文化特点:现代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汉语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古诗词等。
这些文化特点不仅使得现代汉语丰富多彩,也使得中华文化独具魅力。
总之,现代汉语具有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汉语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语言。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推进,现代汉语在世界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学习。
浅谈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浅谈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我们可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人文素养。
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和推广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让我们一起走进汉语言文学的世界,感受其中包含的无限智慧和魅力。
【关键词】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跨文化交流、世界文化遗产、个人认知、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社会、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养、个人成长、社会发展。
1. 引言1.1 学习汉语言文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学习汉语言文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灿烂的文学传统。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借助汉语言文学的力量,我们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汉语言文学也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汉语言文学是一种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文化交流、加深民族友谊的重要途径。
1.2 汉语言文学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汉语言文学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呈现出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诸如《诗经》、《楚辞》、《唐诗》等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并广泛传播,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
汉语的特点以及特色
汉语的特点以及特色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它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特色,下面将从声音、词汇、语法和书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声音:1.声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分别是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声调的使用对词义起到非常重要的区分作用。
2.声母和韵母: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是指在韵母之前产生的声音,韵母则是声调的载体。
汉语的声母相对较少,韵母相对较多。
二、词汇:1.字音:汉语的字音有合口韵、叠字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词汇的丰富性,使得汉语在表达上更加富有感染力。
2.形音:汉字往往通过形体来暗示其字义,这种形音的特点使得汉字在象形、会意和假借方面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得汉语更具语言描绘力。
三、语法:1.语序:汉语一般采用主谓宾的语序,但是由于它没有严格的语序要求,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语序的排列顺序来表达。
这使得汉语的表达方式相对自由灵活。
2.语态:汉语的语态非常简单,只有主动和被动两种。
没有中动、使动等其他语态,使得汉语在句式结构上相对简洁明了。
四、书写:1.汉字:汉语是以汉字作为书写形式的,汉字是一种非常古老且独特的文字系统。
汉字具有六种基本的书写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点和折,这种结构的组合形成了大量的字形,使得汉字以其独特的美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
2.书法:汉字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艺术。
书法通过笔画的形态、书写的技法和线条的流动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由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
汉语作为一门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其特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声音、词汇、语法和书写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汉语独具魅力,不仅成为了沟通交流的工具,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文学思想和艺术价值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文学思想和艺术价值
现代汉语文学是指使用现代汉语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形式,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价值: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人物、情节和环境,塑造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潮。
同时,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也注重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通过深入探讨个体与家庭、社会、自然等之间的关系,展现出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艺术价值:现代汉语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和独特性。
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语言运用和审美追求上不断探索和突破,既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使得现代汉语文学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时,现代汉语文学也注重与当代社会的互动,通过与读者的对话和交流,激发出更多的艺术灵感和创新精神。
3. 文化传承价值:现代汉语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这些作品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同时也通过对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元素的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总之,现代汉语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艺术表现的创新和独特性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这
些作品通过深入探讨人类情感和思想、展现社会现实以及传承文化精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欣赏空间。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只有透彻了解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才能更全面的认识中国的源远文化。
关键词:汉语汉字文化特点功能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古老的一种语言,其始创于公元前黄帝在世的时代,成熟于公元二十世纪后期,汉语是世界上的语言中孤立语的一个代表,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语言之一,使用的人口多,范围广,历史悠久。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而汉语是汉民族长期使用的语言,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
1 汉语及其特点汉语即中文、汉文,属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一种语言。
在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
在全球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具有以下三种特点:1.1语音特点汉语是一字一音的“单音节语”,每一个音节都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组的,如“农(nong)业(ye)技(ji)术(shu)推(tui)广(guang)”这几个字中n、y、j、sh、t、g是声母,ong、e、i、u、ui、uang是韵母,再添上阴平、阳平、上、去四个声调后成为单音节。
声调,就是声音高低升降的各种形状,汉语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除这些声调外,还有轻声,但它不算正式声调。
单读汉字时不读轻声,常常是双音词的第二个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例如“虫子”、“蒜头”。
因此声调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们在语言中起着辨别意义的作用。
如“鸡”与“饥”同音又同声,但它们代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1. 汉语的经济性汉语作为一种古老而发达的语言,以其经济性而闻名。
经济性是指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元素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在汉语中,经济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词汇丰富又简洁汉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少量的字和词来表达丰富的意思。
例如,一个汉字可以单独代表一个词,而其他语言则可能需要多个字母来表示。
这种简洁的特点使汉语在表达中更加经济高效。
1.2 语法简洁清晰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没有过多的复杂语法规则。
相比其他语言,汉语的句子结构较为简洁,能够用较少的词语表达出精准的含义。
这种简洁的语法结构使交流更加高效。
1.3 字词之间的关系密切汉语中字词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合并或组合不同的字词可以产生新的含义。
这种灵活的组合方式使得汉语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语言元素传递丰富的信息。
2. 汉语的艺术性除了经济性外,汉语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语言在表达上的美感和表现力。
汉语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丰富的修辞手法汉语中有许多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排比等,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具艺术性。
2.2 儒雅的音韵美汉语的音韵美是其独特的艺术之一。
汉字的构造和发音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系统。
在汉语中,字音的韵律和音节的变化为语言增添了美感。
2.3 豪放的书写方式汉字的书写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在纸上创造出各种美丽的艺术形象。
汉字的书写风格有楷书、行书、草书等,每一种都展示了汉字的艺术之美。
3. 汉语经济性和艺术性结合的体现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汉语中,经济性和艺术性常常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沉浸式的语言体验。
在汉语的古典诗词中,经济高效的表达方式与诗人的激发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高度精炼的艺术形式。
古人通过有限的文字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景象,给读者带来了深远的思考与感受。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表达也体现了经济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古诗词中量词翻译的缺失及其补救对策
古诗词中量词翻译的缺失及其补救对策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古诗词中量词使用的模糊性、隐喻性与叠用性等特征,讨论了古诗词英语翻译过程中量词的缺失问题与两种主要的补救策略:形容词与副词补意策略、修辞补意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汉语量词;英译;量词缺失一、导言汉语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一个词类。
量词与代表可计数或可度量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构成“数词 + 量词 + 名词”结构。
汉字为象形文字,汉语中的量词也大多具有凸显物体形象的功能,因此,陈望道先生将汉语量词称为“表形体单位的量词”。
然而,并非所有的语言都具有比较丰富的表示形体单位的量词。
以英语为例,英语量词大多出现在不可数名词之前,可数名词是不量化的,在之前直接加数字。
虽说汉语量词显得有些冗余,但在汉语体系中量词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形成了“数词 + 量词 + 名词”语言定式,“量词”还具有描述与归类功能。
“一颗”与“一棵”发音相同,但在读者或说者心中,已经界定了后面名词的形体。
在将汉语量词译为另一种量词欠缺的语言时,其所具有的意义就会必然丢失。
许多译者在翻译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都发现了这一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英汉量词互译策略,本文专门研究古诗词中量词翻译问题。
二、古诗词中量词的使用特点1. 模糊性著名哲学家沙夫曾提到:“除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科学术语外,模糊性是所有词语的一个性质。
”诗词的创作是诗人词人强烈情感的一种文字化表达,情感的无形与朦胧使诗词的语言更为感性、更为模糊。
正是这种模糊性,拓展了诗词语言的信息含量,使诗词更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并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诗贵在含蓄,贵在模糊,忌平铺直叙,忌“露”,因而在诗词中,量词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计量,而是常如文人骚客如梦如幻的情感一样,带有模糊色彩。
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第二句中的量词“行”本是一个意义明了的单位,但“行”所包含的个体数量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联想。
有趣的汉字
五)猜字谜1、猜字谜的方法介绍。
猜字谜主要的三种方法。
有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在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
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
“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
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
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
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加起来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
比如,“客满”猜一个字。
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
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有这样的一个笑话说的是:一家人搬了一个新家。
妻子觉得丈夫和儿子不太讲究卫生,于是想了一个办法。
在家里写了这样的一个标语:“讲究卫生,人人有责。
”儿子放学后,拿起笔在一个汉字上面写了一下,变成了:“讲究卫生,大人有责。
”第二天,丈夫看见了,也拿起笔,写了几下,于是就变成了:“讲究卫生,太太有责。
”多么奇妙的汉字啊。
多一个笔画和少一个笔画,意思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一次教学中,笔者把这一个将给了学生,大家都很有兴趣。
特别是在汉字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有意思的材料可以将复杂的汉字解释清楚,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了。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的母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简约性和艺术性及表现。
2、培养对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的母语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结束语、用好结束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课下阅读了《全球化浪潮中的汉语地位问题》和《汉语的国际地位及海外华语未来的走向》等文章,请你说说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
(学生说完后)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升高,除了我国的实力因素外,汉语本身有它独特的特点:简约性和艺术性。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它的这些特点。
(二)导学汉语的经济性。
设计问题如下:读P3—6“汉语的经济性”,举例说明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经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视情况补充。
说说汉语言的特点
说说汉语言的特点汉语言的三个特点——象形字书写、表达上的简洁,以及艺术要求上的含蓄,其实都是文化环境所造就的。
其原因很简单。
语言是一种被约定俗成的,为大众普遍应用的交际工具。
具体说说:其一,象形。
人类初期语言都是形象的。
这与语言产生于绘画,进行初级表意有关系。
描绘出来的生活“图像”繁复,不好写,因而表意文字不是什么便利的语言呈现形式。
在语言发展中,这种象形文字逐步演变为抽象化的符号,最后归结在数十个拼音字母,采取了表音的办法。
多数语言如此。
汉字,成为语言发展中的“活化石”,它没有发展成为字母文字。
这与其所处环境有关系。
中华民族形成之后,确立了文化中心,文字这个载体,所承载的文化,很快就辐射到其他地方。
文化的优越感,连带发展出本地人对于这个古老文字的崇拜。
于是在文化输出的同时,文字也输出了,至今在日本和朝鲜文字里,可以找到汉字。
就语言应用看,在口语上,它是多变的,而在文字应用上,它要求稳定。
这也是语言应用的特质。
在一个庞大区域与人口的帝国,要求统一语音,这很难。
其实,在现代中国之前,没有一个王朝可以做到统一语音,于是文字表音的基础条件不具备。
假如选择这条语言发展道路,则文字就会裂变出若干种,直接影响到统一文化,以及统一的国体。
这自然是为当时的国家政治所不容的。
所以,我说,采取表意文字恰是爱国和要你爱国的表现。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血缘是聚敛人群的方式,在大人群管理上,血缘的人际联系就不足了,于是宗教因应而生。
中国人选择了另外方式——就是文化,以及统一的文字。
其二,简洁。
在表达上,汉字简洁。
这是我们感觉很骄傲的。
简洁,与抒写的繁复直接相关。
表达一个意思,要画出一幅画,这是不容易的,而且要专门懂得的人来画。
文字的应用专业化,由此文字书写走向了艺术化,而且要写得很慢。
这个难度,造成了汉字写出来要费思量,不容易。
简洁的书写,还与书写材料的匮乏有关系。
还要看到中国文字书写,在初期以甲骨、青铜、石碑、竹简书写,其实不是“写”,是刻写,是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舍弃母语就等于亡国。”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 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 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汉语热 世界交流趋于频繁,语言被人影响时也必 影响别人 语言的强弱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评 价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一”字的表达效果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 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 “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 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 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 “‘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 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语言三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汉语的经济性
汉语的艺术性
(2001年)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
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 组是: D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 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 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 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 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
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 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 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 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 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 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想 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 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还原句子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①欲去惜芳菲 ②南望鸣钟处 ③掬水月在手 ④兴来无远近 ⑤楼台深翠微 ⑥弄花香满衣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 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 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 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 趣骤。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