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石油炼制工程

石油炼制工程

石油炼制工程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其炼制工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工艺和技术,需要对原油进行物理、化学、热力学等多方面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将其分离、转化以及提纯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沥青等。

本文将对石油炼制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油炼制工程的基本原理石油的基本组成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烃类化合物,如烷烃、烯烃、芳香烃等。

石油的炼制过程就是通过不同的分离、转化和加工技术,将这些烃类化合物分离、提纯、转化为各种具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石油产品。

其中,石油炼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1、物理分离:原油中不同类型的烃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和密度,故可以通过蒸馏、萃取、吸附、分子筛等技术实现物理分离。

2、催化转化:通过催化剂对石油中的化合物进行转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实现增值和环保的目的。

3、加工处理:对分离和转化得到的石油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如脱硫、脱氮、脱芳烃、加氢、裂化等,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石油炼制工程的基本工艺1、初步分离:在这个阶段,将原油通过加热使得低沸点的烃类化合物蒸发并进一步冷凝成液态油品,就得到了原油的分馏组分,包括轻质馏分、中间馏分和重馏分等。

其中轻质馏分通常用于生产汽油和液化石油气,中间馏分用于生产煤油和柴油,而重馏分则用于生产沥青和蜡等。

2、加氢:加氢技术常常用于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加入氢气,可以对石油中的烯烃、芳香烃等不稳定化合物进行加氢还原,减少其中的硫、氮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同时提高汽油、柴油等产品的辛烷值和氧化稳定性。

3、催化裂化:该工艺技术可以将重馏分中的长链烃类化合物裂解成较短链的烃类化合物,从而提高汽油和柴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

通过加入催化剂进行裂解,可适当降低裂解温度和降低能耗。

4、脱硫、脱氮:这是一种对石油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通过将石油产品中的硫、氮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元素去除,减少其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未通过加工的石油。

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沥青、石油焦等石油产品。

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关于原油加工、产品使用以及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通常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外观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看,大部分石油是黑色,也有暗绿或暗褐色,少数显赤褐、浅黄色,甚至无色。

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8之间,但也有各别的高达1.02和低到0.71。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毫米2/秒,有的却高达20000毫米2/秒。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石油外观性质的差异反映了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各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互相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

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石油行业的石油炼制技术资料

石油行业的石油炼制技术资料

石油行业的石油炼制技术资料石油炼制技术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将原油转化为石油产品的过程,包括炼油、裂化、重整、烷基化、脱硫、氢化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些石油炼制技术的基本资料,并探讨其在石油行业中的重要性。

1. 炼油技术炼油是将原油中的杂质和不同类型的原油分离并提炼成可用产品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蒸馏、脱蜡、脱胶等步骤。

蒸馏是将原油加热至不同沸点的温度,使其分离成不同馏分的过程。

脱蜡和脱胶则是通过加热和化学处理的方法去除原油中的蜡质和胶质物质。

2. 裂化技术裂化是将重质原油分解成较轻的产物的过程。

这一技术使得石油行业可以从较廉价的原油中生产出更有价值的燃料。

裂化通常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方式。

热裂化是通过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使重质原油分解成轻质烃类产物;催化裂化则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以较低温度和压力进行裂化反应。

3. 重整技术重整是将低辛烷值的烃类分子转化为高辛烷值的烃类分子的过程。

重整技术广泛应用于汽油生产中,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

重整通常经过一系列的加热、催化和分馏等步骤,最终将低辛烷值的烃类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和环烷烃。

4. 烷基化技术烷基化是将烯烃或烷烃与异构体烯烃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烷基化产物的过程。

烷基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乙烯和丙烯等中间产物的生产中。

这一技术可以将较简单的烯烃转化为烷烃,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5. 脱硫技术脱硫是将硫元素从石油产品中去除的过程。

硫是石油中的一种常见杂质,它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脱硫技术在石油炼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脱硫通常通过氧化、吸附或催化剂等方式进行,以降低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

6. 氢化技术氢化是将烃类物质与氢气反应生成含氢化合物的过程。

氢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中,可用于脱硫、脱氮、脱氧、加氢裂化等多种反应。

氢化反应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石油炼制技术包括炼油、裂化、重整、烷基化、脱硫和氢化等多个步骤。

炼油知识大全

炼油知识大全

石油炼制专业知识大全第一章炼油基础篇1. 什么是石油? 石油的一般性质是什么?石油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天然石油又称为原油.原油是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的、带有浓烈气味的粘稠液体,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世界各地所产的原油从外观到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从颜色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从凝固点来看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沈北混合原油高达54℃,而**克拉玛依原油则低于-50℃.2. 石油由哪些主要元素组成? 石油中各元素组成的大致含量是多少?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C)和氢(H),它们占元素总量的96-99%.其中碳元素含量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次,含有硫、氮、氧,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占1-4%;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钒(V)、镍(Ni)、钠(Na)、铜(Cu)、铁(Fe)、铅(Pb)……,其含量只有PPm级;以及微量的非金属元素,如砷(As)、磷(P)、氯(Cl)……,其含量只有PPm级或PPb级.3. 石油馏分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汽油馏分(低于200℃)中含有C6-C11的正构烷烃以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以及单环芳香烃; 煤、柴油馏分(200-350℃)中,含有C11-C20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三环芳香烃;蜡油馏分(350-520℃)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4.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有哪些?1) 含硫化合物{ 中性含硫化合物: RSR、RSSR(硫醚、二硫化物);热稳定高的含硫化合物(噻吩及其同系物); 酸性含硫化合物: H2S、RSH(硫化氢、硫醇)2) 氧化物{ 中性氧化物:醛、酮;酸性氧化物:石油酸3) 氮化物{ 中性氮化物:吡咯;碱性氮化物:吡啶4) 胶质沥青质{ 沥青质;胶质5. 石油中氧化物分布规律怎样?环烷酸占石油中酸性氧化物的90%左右,在中间馏分(250-350℃)中含量最高,从煤油馏分开始,随馏分沸点升高而含量增加,到轻质润滑油馏分及中质润滑油馏分其含量达到最高点,以后又逐渐下降.6. 怎样区别含硫石油和低硫石油?含硫量大于2%的为高硫石油,小于0.5%为低硫石油,介于0.5%-2%之间的为含硫石油.7. 石油中含氮化物的分布规律怎样?含氮化物随馏分沸点升高而增加,因此,大部分的含氮化物存在于渣油中.8. 石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分布怎样?从煤油馏分中开始,随馏分沸点升高,其含量不断增加,渣油中含量最大,沥青质全部集中在渣油中.9. 简述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胶质沥青质对石油加工及产品的影响?硫化物: 石油炼制时各种硫化物受热产生的H2S与水共存时,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腐蚀;产品使用时,含硫化物对零部件造成腐蚀;炼厂在加工过程中生成H2S恶臭、有毒气体造成污染,危害健康.氧化物: 有强烈的腐蚀性,严重腐蚀设备.氮化物: 氮化物对加工产品豆油一定影响.碱性氮化物能使某些催化剂中毒;油品贮存中氮化物与空气接触氧化生胶,而使油品颜色变深,气味变臭,降低有品安定性.胶质沥青质: 能降低润滑油粘度指数,容易积炭堵塞管路.10. 什么叫粘度? 有几种方法表示? 各自单位是什么?粘度是衡量流体流动性的指标,表示流体流动的分子间摩擦而产生阻力的大小,有三种表达方法:1) 动力粘度(η): 面积各为1m2的两层流体,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国际单位Pa.S(帕.秒),常用单位P(泊),百分之一P为CP(厘泊).换算关系: 1Pa.S=1000CP2) 运动粘度(γ): 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即γ=η/ρ.单位:国际单位m2/s(米2/秒),常用单位st(斯),百分之一s为cst(厘斯).换算关系: 1m2/s=104st=106cst3) 恩式粘度(0E): 某温度下,在恩式粘度计中流出200ml液体所需要的时间与20℃流出同体积蒸馏水所需要的时间之比.11. 油品的运动粘度是用什么测定的?油品的运动粘度是用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定的.12. 液体粘度、气体粘度随温度变化将如何变化?液体粘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气体粘度随粘度上升而上升.13. 粘度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意义如何?1) 大部分润滑油油牌号是以某温度下粘度值划分的;2) 润滑油在作用中粘度对润滑油效果影响很大;3) 在输送过程中粘度值决定其输送温度和压力等参数;4) 粘度可判断油品组分是否发生变化;5) 燃料油粘度决定其燃烧的雾化性.14. 什么叫蒸发和冷凝?任何液体内部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分子运动的速度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靠近液面的分子,由于受到热运动速度快,就有可能克服相邻分子的吸引力跑到液面之上的空间,这就是蒸发.任何液体在受热蒸发过程中,如果发生在密闭的容器中,则蒸发出来的分子不逸散,而是骤集在液体表面上的空间,形成一个汽相,汽相中的分子也是不停地运动,有些分子还能跑回到液相中去,这就是冷凝.15. 冷凝与冷却有什么区别?冷凝有相变化,冷却无相变化.16. 什么叫温度? 有几种表达方法? 其关系如何?温度是定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5/9(华氏温度℉-32)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27317. 什么是压强? 什么是表压、真空度和绝对压力?物体单位表面上所受到的力称压力强度,简称压强,习惯称为压力.压力表的读数只是超过大气压的那部分数值称为表压.压力表指示的是低于大气压力的差值,此值称为真空度.关系: P表=P绝-P大气或P真=P大气-P绝18. 不同压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Latm(标准大气压) = 1.033Kg(f)/cm2=760mmHg = 10.33mH2O= 1.0133×105Pa = 0.1.133Mpa即: 1kg(f)/cm2 ≈1.0×105Pa = 0.10Mpa19. 什么是油品的馏程? 有何意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切割出来的油品,以初馏点到终馏点(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馏程的数据可以用来判断油品轻重馏分所占的比例及蒸发性能的好坏.初馏点和10%点馏出温度的高低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能,过高冷车不容易启动,过低则容易形成“气阻”而中断油路;50%点馏出温度的高低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能;90%点馏出温度和干点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不易挥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20. 何谓初馏点、干点?初馏点(HK): 油品在恩氏蒸馏仪中,受热蒸发流出一滴油时的汽相温度.干点(KK): 当油品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汽相温度称为终馏点或干点.21. 什么叫凝固点?在规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当油品在试管中被冷却到某一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角度经1分钟后,液面未见有位置移动,此种现象称为凝固,产生此现象的最高温度称为油品的凝固点. 22. 什么是油品的闪点? 有何意义?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油品时逸出的整齐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产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用℃表示.根据测量方法和一起的不同,分开口和闭口2种测量方法,前者用以测量重质油品,后者用以测量轻质油品.闪点常用来划定油品的危险等级,例如闪点在45℃以上称为可燃品,45℃以下称为易燃品. 23. 什么是油品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在接近火焰时着火并持续至少5分钟所需的最低温度24. 什么是油品的自然点?油品在不需要明火作用而发生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25. 油品的闪点、燃点标志着油品的什么样的特性?闪点标志着油品的抗爆性;燃点标志着油品的安定性.26. 什么叫特性因素? 有何意义?特性因素(K)是表示石油或石油产品的化学性质的一种指数,按下式计算:K = 1.216?3√Tv/D式中:K—石油或产品特性因素.Tv—石油或产品的立方平均沸点(K).D—石油或产品比重.特性因素用“K”表示,K值高说明了烷烃含量多,K值低说明芳烃含量高.特性因素可用于原油的分类和评价,还可以用于油品其他物理性质的求定.例如:粘度﹑蒸发潜热﹑热焓等.27. 什么叫泡点温度? 什么叫泡点压力?泡点温度是在恒定压力条件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出现第一个气泡的温度.泡点压力是在恒定温度条件下逐步降低系统压力,当液体混合物开始出现汽化并产生第一个气泡时的压力.28. 什么叫露点温度? 什么叫露点压力?露点温度是在恒定压力条件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当气体混合物开始冷凝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露点压力是在恒定温度条件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气体混合物开始出现冷凝并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29. 什么叫热焓? 它与油品的那些因素有关?油品的热焓指1公斤油品在基准状态下加热到某一温度﹑压力时所需要的热量,其中包括相变热.焓值单位以千卡/公斤表示.焓值的影响因素有油品的温度﹑压力﹑比重以及特性因素.30. 什么叫比热?比热又被称为比容,它是指单位物质(按重量或分子)当温度升高了1℃时所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千卡/公斤?℃或千卡/摩尔?℃.液体油品的比热低于水的比热,油气的比热低于水蒸汽的比热.31. 什么叫汽化潜热?汽化潜热又称蒸发潜热,它是指单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以千卡/公斤表示.当温度和压力升高时,汽化潜热逐渐减少,到临界点时,汽化潜热值为零. 32. 什么是油品的酸值和酸度?中和1克油品所需要的氢氧化钾(KOH)毫克数,成为酸值,单位是mgKOH/g.中和100毫升油品所需要的氢氧化钾(KOH)毫克数,成为酸度,单位是mgKOH/100ml.33. 什么叫溴价或碘价?每100毫升的油品中所含的不饱和烃与溴或碘进行加成反应所消耗的溴或碘的克数或碘的克数称为溴价或碘价.34. 什么是辛烷值?辛烷值就是以纯正庚烷的辛烷值为零,以纯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辛烷值为100而定出一种测定抗爆性能的相对标准.35. 什么叫MON?什么叫RON?什么叫抗爆指数?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来表示。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第二篇石油及其产品的相关知识第一童石油的化学组成第一节概述一、石油的外观性廚阮素组成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T殳小于1。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腿上辭不同題的差异。

石油是许多元素组刪;其中主要的是碳和氢。

我国一些原油其中碳的含量为83 -87%,氢含量为11〜14%。

此外还有硫.氮氧以及微S的氯、镇、筑等元素。

这些^碳、氢元素总量不过1〜5%。

但是这些元素都S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物形态存在于石油中,因而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所占的比例就要大得^石;醍姪类祁晦类组成的复杂混合凯组成石油的化合物主要是坯类。

石油中的绘类主要有烷怪、环烷绘和芳香磁三族疑类。

而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含有硫、氮氧0勺胶状、沥青质的化合雕鯛晦类。

二石油和石油酚在炼油厂里,石沏肛的第坯是W憎一~W步的弼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i昆合^ , 每个组分有各自不同的沸点。

邠蹴戟照组分沸点的差§1」,使混合得以分离目肪法。

在加工时,通常把石;由"切割’成几个"馆分’,例如分成v200°C的馆分、200~300°C的憎分。

"馆分"意即f留出的部分,它还是f 混合^ ,只不过组分数上嫄油少多了。

馆分常冠以汽油、煤i由、柴油、润滑;由等石;由产品的名称,但馆分并不是石油产品,石;由产品要满足油品规格要求,还必须将馆分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石油产品。

同一沸点范围的t留份也可因目的不同而加工^F同产品。

第二节石須留馆分的姪遽販从化学组m看,石湎留分可分为两大类,即炷类和^类。

坯类和槪类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馆份中。

一、石油中炷类的分御律石油中炷类主要是由舷、环烷坯、芳香姪这三种炷类组成。

原油中T殳未发现烯绘,而快坯迹少发现。

1石油中烷绘在石油中带有直链或趣個殳有任何环状结娜勺饱和绘,称之为卿(或勰)。

舷的瞬颇很不就,在T殳条件下部已发®但20 口热和催化剂以及光瞬作用下,烷怪能发生卤化、磺化、氧化O口氢裂化反应。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加热炉
• 一个具有耐火材料包围的燃烧室,利用燃料燃 烧产生的热量将物质(固体或液体)加热的设备。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化学、化纤 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
• 1、管式加热炉的结构:一般由辐射室、对流室、 预热回收系统、燃烧器和通风系统五部分组成。
• 2、管式加热炉的类型:圆筒炉和立式炉。
• 2、动设备。包括压缩机、泵、风机等。 • 3、动静设备兼备,如空冷器、带空气预热
的加热炉等。
压力容器的形式及主要参数
(一)按工艺过程中作用原理分为: 反应容器(代号R)、换热容器(代号E)、分离容器(代号S),
其中球罐( 代号B)。
(二)按操作温度分 (1)低温容器(t≤-20℃)。 (2)常温容器(t>-20~150℃)。 (3)中温容器(t≥150~450℃)。 (4)高温容器(t≥450℃)。
高分 低分
汽油去重整

煤油


柴油
尾油
返回
加氢工艺是现代炼油工艺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世界 各国的炼油厂加氢装置加工能力占其原料油加工能力的 比例达到50.11% ,它不仅是炼油工业生产清洁燃料的 主要手段,而且也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关键技术,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大多数原油较重, 减压渣油的含量一般在40%50% 。随着原油需求量的增加, 更多的稠油被开采 出来。原油总的趋势是变重、质量变差。因此催化、 焦化等二次加工油品占总量的比例增加。
焦 原料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 炭 进行裂解和缩合反应,生成 塔 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 循环油等,反应生成的固体 产品石油焦沉积在焦炭塔底 部。
石油焦
催化重整装置
在一定温度、压力、氢气条件下通过催化剂 的作用,将正构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的原子 重新调整排列转化生成分子量相近或相等的 芳香烃和异构烷烃,从而获得高辛烷值汽油 和各种轻质芳香烃。

石油炼制培训资料

石油炼制培训资料

石油炼制培训资料第一章基础知识 (4)一、石油 (4)1、石油分类: (5)2、原油加工方案 (6)二、元素组成 (6)三、馏程及油品馏分组成 (6)四、石油气体及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7)1、石油气态烃组成 (7)2、直馏汽油馏分的烃族组成 (7)3、石油中间馏分及高沸馏分的烃类组成 (8)五、石油中的硫、氮、氧 (8)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8)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 (8)六、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9)七、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9)1、蒸汽压: (9)2、馏分: (9)3、密度和相对密度 (9)4、相对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10)5、石油及其馏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0)6、粘度 (11)八、汽油的主要性质 (11)1.馏程 (11)2.饱和蒸汽压 (12)3、汽油的安定性 (12)4、汽油的抗爆性 (14)5、汽油产品的品种和牌号 (15)九、柴油 (15)1、评定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 (15)2.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16)3、评定柴油蒸发性的指标 (17)4、柴油的流动性 (17)5、柴油的安定性、腐蚀性和洁净度 (18)6、柴油产品的品种和牌号 (18)十、石油焦 (19)第二章炼厂的构成和工艺流程 (19)第一节炼油厂的构成 (19)一、炼油生产装置 (20)二、辅助设施 (20)第二节炼油装置工艺流程 (21)第三节炼油过程的结构分析 (22)第三章石油蒸馏过程 (23)第一节蒸馏简介 (23)第二节原油精馏塔 (24)一、常减压蒸馏流程 (25)二、原油常压精馏塔的工艺特征 (28)三、减压精馏塔的工艺特征 (29)四、减压蒸馏的抽真空系统 (29)五、常减压蒸馏主要操作条件: (30)第四章焦炭化过程 (31)一、概述 (31)二、工艺流程 (31)三、延迟焦化的原料和反应条件 (32)四、石油焦 (33)第五章催化裂化装置 (35)第一节概述 (35)一、催化裂化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5)二、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 (35)三、催化裂化的工业型式 (36)四、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37)五、催化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37)第二节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45)一、各类单体烃的反应行为 (45)二、烃类催化裂化是个气—固非均相反应 (45)三、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的热力学特征 (46)四、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46)第三节催化裂化催化剂 (48)一、裂化催化剂的种类、组成和结构 (48)二、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50)三、工业用分子筛裂化催化剂的种类 (51)四、裂化催化剂助剂 (52)第四节裂化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54)第五节渣油催化裂化 (57)一、渣油催化裂化的主要技术因难: (57)二、渣油催化裂化对催化剂的要求: (57)三、渣油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57)四、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进展: (58)五、工艺技术: (58)第六章加氢精制装置 (59)第一节加氢过程的化学反应及动力学 (59)一、加氢精制的化学反应及动力学 (59)二、加氢精制的催化剂 (60)三、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与再生 (61)第二节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 (62)一、影响石油馏分加氢的主要因素 (62)二、加氢精制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 (63)第三节加氢反应器及其他高压设备 (65)一、固定床反应器 (66)二、加氢装置的其他高压设备 (66)第七章催化重整 (68)一、催化重整的原料和产品 (68)二、、催化重整工艺流程概述 (68)三、催化重整的化学反应 (71)第八章气分装置 (73)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石油石油(或原油)通常是黑色或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8~0.98之间。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原油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原料直馏产品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汽油柴油液化气石脑油油浆瓦斯气体分馏聚丙烯三次加工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石油炼制基础知识一般分为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

原油一次加工: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沸点范围(及馏分)叫一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常称为原油蒸馏,它包括原油预处理(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一次加工产品可粗略地分为:1)轻质馏分油(见轻质油),指沸点在370℃以下的馏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

2)重质馏分油(见重质油)指沸点在370℃~540℃左右的重质馏出油,如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

3)渣油(又称残油)习惯上将经常压蒸馏所得的塔底油称为重油(也称为常压重油、残油)。

原油二次加工(裂化、重整、精制和裂解)二次加工过程: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

二次加工装置: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烷基化、加氢精制等。

主要是将重油馏分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催化裂化、热裂化、石油焦化、加氢裂化等。

石油焦化实际也是热裂化,产品出轻质油外还有石油焦。

二次加工过程有时还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产品精制。

前者是使汽油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用于提高汽油辛烷值或制取轻质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后者是对各种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进行精制,或从重质馏分油制取馏分润滑油,或从渣油制取残渣润滑油等。

原油三次加工三次加工过程: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三次加工的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原油: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原油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2)按硫含量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3)按比重可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及特重质原油四类•石油最常用的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加仑。

石油炼制-1-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石油炼制-1-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含氮化合物类型
碱性含氮化合物:砒啶、喹啉 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咔唑 一般来说,原油中的碱性氮的含量占总 含氮量的25%-30%左右。非碱性含氮化 合物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和聚合,是导致 石油二次加工油品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的主 要原因。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3.含氧化合物
4.胶质和沥青
胶质是指原油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300-1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 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 油中,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 等有机溶剂。
相对 密度 流动 性
常温下石油中含蜡量 一般是流动或 个别是固体 蜡含量和凝固点偏高, 少,其流动性好 流动性差 半流动的粘稠 或半固体 液体
气味
含硫量高,臭味较浓 程度不同的臭味
含硫量较少气味偏淡
任务二:石油元素的组成

由于地址构造、原油产生的条件和年代不 同,世界各地所产原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有的相差很大,有的却很相似。其组成元素有:
碳 氢 硫 氮 氧 镍、钒、钠 等
元素
含量(质 分数) /%
83-87
11-14
0.04-6
0.1-1.5
0.01-0.5
0.005-0.02
我国部分原油的碳氢元素及硫含量
化学 原油 元素
名称
C(质量分数) /%
85.87 86.26 85.12 86.13 85.67
H(质量分数) S(质量分数) N(质量分数) /% /% /%
13.73 12.20 11.61 13.30 13.40 0.10 0.80 2.09 0.05 0.12 0.16 0.41 0.43 0.13 0.23
大庆 胜利 孤岛 新疆 大港

石油炼制知识点范文

石油炼制知识点范文

石油炼制知识点范文石油炼制是将石油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和转化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通过对原油进行加热、蒸馏、裂化、重整、芳香化等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操作,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重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和石蜡等各种石油产品。

一、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烃类化合物组成。

主要是碳氢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硫、氮、氧和金属等杂质。

石油的组成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而且对于炼制过程中的操作和产品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二、原油的分馏原油经过加热分馏,可以将石油中的各种组分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在分馏过程中,可以得到轻质馏分(如天然气、汽油和煤油)和重质馏分(如润滑油和渣油)。

三、裂化裂化是一种炼制技术,通过对重质石油馏分进行加热和催化作用,将其分解成轻质馏分。

裂化的目的是增加汽油产量,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裂化反应可以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方式。

四、重整重整是一种通过对轻质石油馏分进行加热和催化作用,将其转化为高辛烷值的汽油的技术。

重整是一种氢化反应,其中有机化合物与氢气反应生成较长链烯烃或苯环烃。

重整反应对于提高汽油辛烷值和降低汽油中芳香烃的含量有着重要作用。

五、芳香化芳香化是一种将饱和的烃类化合物转化成芳香烃的过程。

芳香烃是一种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好的清洁度。

通过芳香化反应可以提高汽油的质量,增加芳香烃的含量,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能。

六、脱硫石油中的硫是一个有害元素,会污染环境并对催化剂和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因此,石油中的硫需要进行脱硫处理。

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催化脱硫和吸收脱硫两种。

催化脱硫是通过催化剂促进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和水,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吸收脱硫则是通过将石油经过吸收剂床,使石油中的硫化物与吸收剂反应,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七、催化剂石油炼制过程中,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量。

石油炼制资料

石油炼制资料
未来石油炼制工艺的发展方向
• 生物质炼制:利用生物质资源替代石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精细化炼制:通过调整石油产品的组成,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石油产品的需求 • 智能化炼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石油炼制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03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主要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 大气污染: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 水污染: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石油类、重金属和化学污染物等 • 土壤污染: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地质量
石油炼制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展机遇
• 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和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石油炼制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 技术创新:石油炼制技术的创新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 政策支持:政府对石油炼制行业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挑战
• 市场竞争:全球石油炼制行业竞争激烈,国内石油炼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 环保政策: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将对石油炼制行业的生产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 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石油炼制行业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行业需 要积极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
石油炼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石油炼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环保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 环保化:石油炼制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研发和推广环 保技术和设备 • 精细化:石油炼制行业将发展精细化炼制,满足市场对高品质 石油产品的需求 • 智能化:石油炼制行业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 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 火灾和爆炸:石油炼制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和易燃物质,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 泄漏和溢出:石油炼制过程中涉及液态和气态烃类物质,存在泄漏和溢出的风险 •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是地下深层开采,有黄色、褐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状态、粘稠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液体。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C .H (83%--87%)、S .N .O (1%--5%)、微量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1、烷烃。

2、环烷烃。

3、芳香烃。

4、烯烃。

四、石油的馏分组成:1、汽油馏分<200℃2、煤柴油馏分200~~350℃3、蜡油馏分350~~500℃4、渣油馏分>500℃五、石油的非烃组成:1、含硫化合物2、含氮化合物3、含氧化合物4胶质、沥青质第二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一、密度和相对密度:1、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

2、相对密度:油品的密度和规定温度下谁的密度之比。

二、蒸气压:三、沸点与流程:1、沸点2、流程3、流程测定方法:实沸点蒸馏和恩氏蒸馏四、特性因数: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六、粘度:1、粘度2、粘度分类3、粘度比4、粘度指数七、低温性能:1、低温失去流动性原因:粘温凝固和构造凝固2、浊点3、冰点4、结晶点5、倾点6、凝点7、冷滤点八、闪点、燃点和自燃点1、爆炸极限:2、闪点:3、燃点:4、自燃点:九、油品的其他物理性质1、热性质:a、比热b、汽化潜热c、焓2、折光率:3、含硫率:4、胶质、沥青质和蜡含量:5、残炭:第二章石油产品第一节燃料一、汽油的主要质量要求:1、良好的蒸发性2、良好的抗爆性3、良好的安定性4、无腐蚀性二、柴油的质量要求:1、良好的燃烧性能2、良好的低温性能3、合适的粘度三、喷气燃料:1、良好的燃烧性能2、良好的低温性能3、良好的润滑性能4、良好的防静电性能四、燃料油:主要指标:粘度、闪点、凝点、含硫量。

第二节溶剂1、航空汽油洗涤剂2、溶剂油3、6号抽提油第三节润滑油1、发动机润滑油2、机械油润滑油3、电气用油4、专用油润滑油。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

第二篇石油及其产品的相关知识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第一节概述一、石油的外观性质和元素组成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石油是许多元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碳和氢。

我国一些原油其中碳的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

此外还有硫、氮、氧以及微量的氯、镍、钒等元素。

这些非碳、氢元素总量不过1~5%。

但是这些元素都是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形态存在于石油中,因而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就要大得多。

石油是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石油的化合物主要是烃类。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族烃类。

而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含有硫、氮、氧的胶状、沥青质的化合物组成非烃类。

二、石油和石油馏分在炼油厂里,石油加工的第一步是初馏——初步的分馏。

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每个组分有各自不同的沸点。

分馏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

在加工时,通常把石油“切割”成几个“馏分”,例如分成<200℃的馏分、200~300℃的馏分。

“馏分”意即馏出的部分,它还是一个混合物,只不过组分数比原油少多了。

馏分常冠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但馏分并不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要满足油品规格要求,还必须将馏分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石油产品。

同一沸点范围的馏份也可因目的不同而加工成不同产品。

第二节石油直馏馏分的烃类组成从化学组成来看,石油馏分可分为两大类,即烃类和非烃类。

烃类和非烃类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馏份中。

一、石油中烃类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三种烃类组成。

原油中一般未发现烯烃,而炔烃也极少发现。

1.石油中烷烃在石油中带有直链或支链,但没有任何环状结构的饱和烃,称之为烷烃(或链烃)。

烷烃的化学反应很不活泼,在一般条件下部已发生反应。

但在加热和催化剂以及光化学作用下,烷烃能发生卤化、磺化、氧化和加氢裂化反应。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最全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最全
运动粘度是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法定单位 制 中 以 m2/s 表 示 。 在 物 理 单 位 制 中 运 动 粘 度 单 位 为 cm2/s (st),常用单位是mm2/s,称作厘斯(cSt)。
炼油工艺基础
➢恩氏粘度 恩氏粘度是条件性粘度,常用于表示油品的粘度。
含有大量甲烷和少量乙烷、丙烷的天然气称为干气,除含 有较多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化烃(如戊烷、 己烷、辛烷)的天然气称为湿气。
烷烃的密度最小,粘温性最好,是燃料与润滑油的良好组 分。正构烷烃是压燃式内燃机燃料的良好组分,但正构烷烃的 含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异构烷烃是点燃 式内燃机的良好组分。
➢ 冰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到出现结晶后,再使其升温, 使原来形成的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同一油品的冰点比结 晶点高1~3℃。 同一油品:浊点>冰点>结晶点。
炼油工艺基础
3、 凝点、倾点和冷滤点 ➢ 是原油、柴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目
前国内正逐步采用以倾点代替凝点、用冷滤点代替柴油凝 点。 ➢ 对于石油产品,没有固定的“冰点”,也没有固定的“溶 点”。所谓油品的“凝点”是在严格的仪器、操作条件下 测 得 油 品 刚 失 去 流 动 时 的 最 高 温 度 。 (Condensation Point) ➢ 倾点:是指油品能从规定仪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也称为 流动极限,它比凝点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性能,被规 定作为ISO标准。(Pour Point) ➢ 冷滤点:是在规定的压力和冷却速度下,测得20ml试油开 始不能全部通过363目/in2的过滤网时的最高温度。冷滤点 能较好地反映柴油的泵送和过滤性能,与实际使用情况有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介绍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介绍

车型
压缩比
所需辛烷值(RON)
标志504
8
90
北京BJ213
8.2
90
桑塔纳
8.5
93
奥迪100
10
97
油耗,L/100km 11 11 9 8.7
第 12 页
3、汽油标准演变
汽油机燃料—汽油
国家或地区 时间
1993年
2000年
中国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2011年
汽车排放标准



硫含量,μg/g
❖ 提高汽油机压缩比可提高气缸内可燃气爆发压力,从而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从而 降低油耗。因此,汽油机总是朝着提高压缩比的方向发展的。本世纪20年代,汽车 刚出现时,其压缩比只有4~5,而现在已达到8~10,相应所需汽油的RON也从低 于80提高至90,甚至97
❖ 下表为几种国产汽车的压缩比,所需辛烷值及油耗.
催化汽油降低硫含量催化剂和助剂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开发用于燃烧室清净的清净剂
FCC汽油异构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RIDOS)
汽油抗磨剂等添加剂技术
催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溶剂抽提脱硫技术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技术
降低FCC汽油烯烃催化剂GOR及工艺 一代 二代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的助剂LGOA (工业试验), GORA
清洁汽油 生产技术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
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LPCBR)和催化剂 高空速重整原料预加氢技术和催化剂 开发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剂(PRT)系列 开发新一代低积炭连续重整催化剂PS-VI
第 15 页
其他技术
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技术
固体酸烷基化、轻汽油醚化和C5、C6异构 化技术

石油炼制的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的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的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性质原油是一种混合物,它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烯烃、芳烃和环烷烃等成分。

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比例因原油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也决定了原油在炼制过程中的性质和用途。

一般来说,原油可以通过对其密度和硫含量的测定来进行分类,例如根据API密度和硫含量可以将原油分为不同的等级,如轻质原油、重质原油、低硫原油和重含硫原油等。

2. 炼油过程炼油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基本步骤,包括蒸馏、裂化、加氢、催化重整等。

蒸馏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按照沸点逐渐分离出来的过程。

裂化是利用高温和催化剂将长链烃分解为短链烃的过程,以生产更多的汽油和石蜡。

加氢是将硫、氮和氧等杂质去除的过程,而催化重整是将混合芳烃和非芳烃通过催化剂的重排和重定形成高辛烷值的产品。

这些过程需要利用炼油装置和催化剂等设备来完成,并且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和操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主要产品石油炼制可以生产出各种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燃料、石蜡、润滑油、煤油和石化原料等。

这些产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

其中,汽油和柴油是最主要的产品,它们在各种机动车辆和发动机中被广泛使用;润滑油和石蜡用于润滑和防腐蚀;煤油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照明等。

另外,石化原料还可以用于合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化工产品。

4. 市场前景石油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同时,石油储量日益减少,这使得对炼油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国内,石油产品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因为它们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此外,由于石油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未来石油炼制技术和产品也将朝着更加清洁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石油炼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业活动,它直接关系到全球能源供应和化工产品的生产。

石油炼化基本常识_图文

石油炼化基本常识_图文

石油炼化基本知识基本概念1、原油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原油是未加工处理的石油,是一种黄褐色至黑褐色粘稠液体,大多数石油相对密度为0.8—0.98。

原油主要由碳(C)、氢(H)两种元素组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烃是原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

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影响很大。

2、石油产品可以分为哪几类?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石油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等)、部分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如石脑油)、润滑油统称为成品油。

3、石油工业的上、下游业务分别是什么?石油工业是一个重点工业,根据其工业流程,一般分为上游、下游。

上游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开发;下游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4、何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炼制就是以原油、油母页岩或油沙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炼制工艺(或过程),例如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炼厂气加工及产品精制等,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各种牌号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蜡油和石油焦,以及生产各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石脑油和芳烃等。

其加工过程为:物理分离——化学转化。

5、何为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石油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艺”的简称,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成包括基本有机合成原料、合成氨和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在内的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庞大加工工业生产体系。

6、石油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工业的关系是什么?石油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工业都是以石油为原料,两者既有差异又因相互渗透而难于严格区分。

传统的石油炼制工业是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燃料或润滑油等油品为主的工业部门;而石油化学工业则主要是以石油烃为原料生产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产品等化学产品的工业部门。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性质原油是一种混合了多种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

其主要组分是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芳烃和环己烷烃等。

此外,原油中还含有硫、氮、氧、金属等杂质。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原油的组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原油的不同特性来确定炼制方法和工艺参数。

2. 石油炼制的工艺流程石油炼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流程:(1)蒸馏:将原油通过加热蒸馏塔进行分馏,分离出不同沸点范围的烃类化合物,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残渣等各种石油产品。

(2)裂化:将重油部分通过裂解反应,将大分子烃类分解成小分子烃类,以生产汽油和液化石油气等。

(3)重整:通过催化剂作用,使芳烃和环己烷烃重新排列和转化为较高辛烷值的烃类,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4)氢化: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将重质烃类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饱和烃进行氢化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5)脱硫、脱氮、脱氧:采用催化剂将原油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环保性能。

(6)加氢:利用高压下将烃类化合物与氢气反应,将一些不饱和烃类转化为饱和烃类,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7)裂化芳烃和重整芳烃:通过催化剂作用,将裂化和重整反应中产生的芳烃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和转化,以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产品。

3. 主要产品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等。

其中,汽油是用于汽车和轻型机械的燃料,柴油是用于柴油机和重型机械的燃料,煤油是用于航空燃料和燃料油等,而润滑油则是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的润滑和保护。

4. 石油炼制的环保问题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其中包括苯、酚、硫化氢等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

因此,石油炼制企业需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加强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和提高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石油炼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炼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石油炼化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化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化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特性原油是一种混合了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天然矿物油。

它通常含有碳、氢、氮、硫等元素,其中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

原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因地质和石油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石油炼化的基本流程石油炼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蒸馏:通过蒸馏过程,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的组分,如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等。

(2)裂化:将重质烃分子裂解成轻质烃,以增加轻质产品的产量。

(3)重整:通过重整过程,将烷烃转化成芳香烃,以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

(4)催化裂化:利用催化剂将重质原油转化成轻质产品。

(5)脱硫:去除产品中的硫化物以降低大气污染。

(6)脱氮:去除产品中的氮化物以降低大气污染。

3. 常见的石油产品石油炼化的最终产品包括了各种不同种类的燃料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煤、煤油、润滑油、石蜡、液化石油气等。

4. 催化剂在石油炼化中的应用催化剂在石油炼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减少废气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常见的石油炼化催化剂有裂化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等。

5. 石油炼化的环保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石油炼化企业也在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环保技术,如低硫燃料的生产、废气处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石油炼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石油炼化将继续朝着生产高质量、低成本、低排放的产品方向发展,加强催化剂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节能减排等工作,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总之,石油炼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技术体系,需要对原油的化学成分有深入的了解、对各种化工工艺有熟练的掌握,以及对环保技术有系统的掌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石油炼化技术将不断创新,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重点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重点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重点一、原油的物化性质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原油的物化性质。

原油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对石油炼制过程中各种反应的速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等都有很大影响。

原油的物化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密度和重量分母:密度是原油中每个单位体积所包含的质量,重量分母则是原油的相对密度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之比,反映了原油相对于空气的重量比。

2.酸值: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通常用钾氢菲指数表示。

3.凝点:原油中最低的温度,使得其中的饱和烃开始凝固。

4.等碳数烃气体的组成:包括丙烷、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异戊二烯等。

5.硫含量:原油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它们对环境和设备的腐蚀性很强。

6.沸点和分子量:原油中的沸点和分子量表征了原油的馏分组成。

二、常见的石油炼制工艺1.简单加工:包括蒸馏、热裂解、重整等。

–蒸馏是石油炼制中最基本的加工方法,通过原油的不同沸点来分离不同成分。

–热裂解通过加温和加压来将原油的高碳数分子裂解成低碳数的烃类,分离出一些有用的化合物,如氢气、一氧化碳、碳黑等。

–重整则是通过催化剂使较低碳数的烃类组装成高碳数的环烷烃类,如芳烃类。

2.基础工艺:包括加氢、脱硫、脱氮、脱钾等。

–加氢是通过将氢气加入炼油过程中,使氢与一些重复碳数的化合物结合,生成更有用、更稳定的化合物。

–脱硫则是利用催化剂将原油中的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最终生成硫酸等物质。

–脱氮、脱钾等工艺则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去除原油中的氮、钾等成分。

三、反应工艺石油炼制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反应工艺,以下是几种重要的反应工艺:1.聚合反应:将单体聚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促进原油成分分子间的化学连接。

2.植物油加工:将植物油脱臭、去色、脱酸、脱水、冷滤等处理,使油品质量更高。

3.烷基化反应:通过将不饱和烃和异构烃处理成为直链及环烷烃。

4.合成烯烃:将类似乙烯的低碳数烯烃进行合成,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石化工业中环境保护问题石化工业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行业之一,因为炼油和石化工艺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物质严重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原油 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原料 直馏产品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 汽油柴油液化气石脑油 油浆 瓦斯 气体分馏 聚丙烯三次加工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石油炼制基础知识一般分为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

原油一次加工: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沸点范围(及馏分)叫一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常称为原油蒸馏,它包括原油预处理(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一次加工产品可粗略地分为:1)轻质馏分油(见轻质油),指沸点在370℃以下的馏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

2)重质馏分油(见重质油)指沸点在370℃~540℃左右的重质馏出油,如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

3)渣油(又称残油)习惯上将经常压蒸馏所得的塔底油称为重油(也称为常压重油、残油)。

原油二次加工(裂化、重整、精制和裂解)二次加工过程: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

二次加工装置: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烷基化、加氢精制等。

主要是将重油馏分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催化裂化、热裂化、石油焦化、加氢裂化等。

石油焦化实际也是热裂化,产品出轻质油外还有石油焦。

二次加工过程有时还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产品精制。

前者是使汽油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用于提高汽油辛烷值或制取轻质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后者是对各种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进行精制,或从重质馏分油制取馏分润滑油,或从渣油制取残渣润滑油等。

原油三次加工三次加工过程: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三次加工的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原油: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原油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2)按硫含量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3)按比重可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及特重质原油四类•石油最常用的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加仑。

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8桶。

主要性质密度原有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词源于波斯语,指易挥发的石油产品。

是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

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

我国规定馏程自初镏点至220℃左右。

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

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

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

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沸程=低于40℃。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密度:液态液化石油气580kg/立方米,气态密度为:2.35kg每立方米,闪点(℃):-74 ,引燃温度(℃):426~537 爆炸上限%(V/V):33 ,爆炸下限%(V/V):5 燃烧值:10650kJ/m3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石油炼制基础知识汽油是石油产品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

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

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

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无铅汽油的含义是指含铅量在0.013G/L以下的汽油,用其他方法提高车用汽油的辛烷值,如加入MTBE等。

使用无铅车用汽油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中的铅化合物,减少污染,对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个是汽油的馏分组成。

什么是馏分组成呢?在炼油厂实验室里有一个叫恩氏蒸馏试验。

就是把100毫升汽油放在一个带有支管的小烧瓶里,插上温度计进行加热蒸馏,当蒸出第一滴油时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叫做初馏点,当蒸出物的体积达到10毫升时的温度,叫做10%点,依次可以得到20%点、30%点……,直到蒸出最后一滴的温度,叫做干点。

这样得到组成汽油的各种成分按各自沸点范围所占的比例,就是汽油的馏分组成。

车用汽油要求恩式蒸馏的干点不高于205C,10%点不高于79C。

第二个重要指标是辛烷值,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汽油的牌号值。

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由65号、70号、85号等。

牌号数值就相应表示这种汽油的辛烷大小。

辛烷值越高,表示汽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耗油也越省。

直馏汽抽的辛烷值只有40到50,为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还需掺入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的汽油。

一般合格的汽油是无色透明的,但有的汽油都带粉红色或兰色,那是因为为了提高辛烷值,加入了四乙基铅。

四乙基铅有剧毒,带粉红色或兰色是提醒人们使用时要加小心,千万不要用嘴吸取汽油。

属易燃易爆品,低毒,其毒性随烯烃含量、硫含量和芳烃含量增加而增加,主要侵入途径是蒸气吸入、食入、皮肤及眼睛接触;闪点在0°C以下,自燃点在415°C~530°C范围内,在正常环境温度下,遇明火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爆炸极限为1.4%~7.6%(V/V):车用无铅汽油由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和烷基化汽油等组分调合而成,其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清净剂等添加剂。

97号、98号由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和烷基化汽油等组分调合而成,其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清净剂等添加剂。

车用汽油中硫含量不大于0.08(m/m);铅含量不大于0.005g/L;苯含量不大于2.5%(v/v);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烯烃含量不大于35%(v/v)等。

柴油是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含10到22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

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

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

柴油最重要的性能是着火性和流动性。

①着火性。

高速柴油机要求柴油喷入燃烧室后迅速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压缩燃烧,因此要求燃料易于自燃。

从燃料开始喷入气缸到开始着火的间隔时间称为滞燃期或着火落后期。

燃料自燃点低,则滞燃期短,即着火性能好。

一般以十六烷值作为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

②流动性。

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

柴油的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丧失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

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多且沸点高时,凝点也高。

一般选用柴油要求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

柴油(Diesel Fuel)是为了纪念发明了柴油引擎(Diesel Engine)的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的名字Rudolf Diesel派生而来。

沸点范围和黏度介于煤油与润滑油之间的液态石油馏分。

易燃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是组分复杂的混合物,沸点范围有 180℃~370℃和350℃~410℃两类。

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10、0、-10、-20、-35五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

主要指标是十六烷值、黏度、凝固点等。

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

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 68 。

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 42~55 ,低速的在35 以下。

柴油的毒性类似于煤油,但由于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的影响,毒性可能比煤油略大。

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毒性健康影响: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

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

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

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

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醛类和不完全燃烧时的大量黑烟。

黑烟中有未经燃烧的油雾、碳粒,一些高沸点的杂环和芳烃物质,并有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

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

标准燃料是用正十六烷与2-甲基萘按不同体积百分数配成的混合物。

其中正十六烷自燃性好,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00,α-甲基萘(1-甲基萘)自燃性差,设定其十六烷值为0。

也有以2、2、4、4、6、8、8-七甲基壬烷代替α-甲基萘(1-甲基萘),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5,十六烷值测定是在实验室标准的单缸柴油机上按规定条件进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