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

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绿色金鱼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绿色金鱼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绿色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金鱼的颜色、形状等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养过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习课文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三)课堂讨论1.邀请学生说出课文中描述绿色金鱼的句子,体会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2.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绿色金鱼像“绿色的梦”“绿色的歌”?(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小动物,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小作文,体会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老师讲解课文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观,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描述。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掌握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小作文,体会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二)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观,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描述。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教学目标1.了解金鱼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让学生理解并感受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3.学习识字:金、鱼、绿、蜻、蜓。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金鱼的生活方式。
2.让学生理解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3.掌握并记忆新词汇。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环保。
2.如何帮助学生记忆新词汇。
教学过程Step 1 自然铺垫老师出示教室内的金鱼缸,让学生观察金鱼。
在观察中,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1.金鱼的生活方式是什么?2.金鱼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存下去?Step 2 阅读文本老师读《绿色的金鱼》这篇文章,并进行适当解释和讨论:这个世界也像金鱼缸一样,我们生活在里面;我们的生命和呼吸,都受到这个环境的限制,我们应该保持环境的清洁,让它充满着新鲜的空气。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才会更加美好。
Step 3 认识新单词板书新单词:金、鱼、绿、蜻、蜓,并进行读音教学,并让学生跟读。
Step 4 识字学习老师可以出示图片或卡片,放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显示,让学生学会写出新单词的正确形式,包括笔画和笔顺。
Step 5 总结答疑老师在最后总结时,可以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答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金鱼的生活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总结本堂课从金鱼出发,展开了生态学习的探究之旅,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和理解环保,并感受自然、珍爱自然,从而真正体会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课程注重启发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阅读和认识新单词,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1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读准三个字及以上单音节词。
•能辨认出包括绿色、金鱼、小水果、小鸟等单词在内的17个汉字。
•能正确理解文中描述的金鱼特征,能借助图片加深理解,并能表达出来。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要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学习策略•学生学会了通过图片带动阅读的方法,能够借助图片的帮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单音节词和汉字的基本功。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故事中的文本,尊重生命和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的方式表达对金鱼的认知,以及生命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预设环节本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可以通过幼儿园的转化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导入环节1)通过自我介绍和问候的方式来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2)老师建立虚实体情境,在虚拟场景中引入绿色的金鱼。
3)老师可以让学生看图片,鼓励学生自己讲述图片,并鼓励学生描述金鱼的形态及生存特征。
4)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和问题。
3.阅读训练1)让学生全体大声朗读教材中设置的语文儿歌,锻炼发音和对韵技巧。
2)对学生阅读材料中的生词进行讲解和解释。
3)让学生再次阅读材料,让学生关注并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节和人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中心意思和主旨。
4)让学生找出描述金鱼特征的关键词,并表述自己对图中金鱼的认知。
4.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通过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2)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金鱼习性,让金鱼自己在水中游来游去。
5.学生练习与反馈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
2)通过学生画笔和文字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了解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的故事,找出故事的重心和主旨,然后进行口头表达。
2)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写一篇有关保护金鱼的文章,表达出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和关爱。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一、教学目标1.通过识字学习,使学生能准确拼读和书写与本课相关的字词。
2.培养学生对金鱼的观察能力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3.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丰富表现形式,并激发学生对绿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讲解,以及相关字词的识读。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绿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绿色的金鱼》。
2.教具:绿色的金鱼图片、黑板、彩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绿色的金鱼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大家有没有看到过金鱼?金鱼的颜色有哪些呢?第二步:讲解课文(1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绿色的金鱼》,让学生先读一遍。
2.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
3.介绍和讲解生词:金鱼、头、嘴、盆、绿色。
4.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介绍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步:识字学习(15分钟)1.教师写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相关字词,让学生依次念并拼读。
2.学生在黑板上模仿教师书写生字和相关字词。
3.教师逐个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并进行字形、字音讲解。
第四步:情感教育(2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色彩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并讨论不同颜色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激发对绿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描绘绿色世界的画,可以使用水彩笔或彩色铅笔。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与金鱼相关的图片,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辨认。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养金鱼的情景,展示对金鱼的照顾和关爱。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通过情感教育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用生词造句。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一等奖1、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一等奖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会认“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颗”十一个字,会写“了、五、后、会”四个字。
认识“亅”基本笔画。
3.培养学生从小爱想象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会写四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插图、录音机、字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1.你们见过的金鱼是什么颜色的?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还奖给他一颗五角星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2.出示课文题目,读题。
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
2.学生小组分节读,互相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1.让学生自制字卡,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当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2.教师检查。
了解学生哪个字最难写,就指导学生先写哪个字。
3.指名分节读,纠正读音。
四、看图学文老师为什么奖给我一颗五角星?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并学习。
如:(1)看图一:你看了这条绿色的金鱼,有什么话要说吗?(2)出示第一句话,指导读。
(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
)(3)看图二:老师看了说什么?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导读。
(4)出示“我”的话,思考:为什么我笑着说?指导读。
五、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分角色表演读,大家评一评。
六、拓展延伸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金鱼?画一画。
2、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绿色的金鱼》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文:10 绿色的金鱼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写了“我”在图画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并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红五星”。
教学时,从
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启发讨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继而初读识字,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有层次地练习、巩固。
第三步,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巧妙引导,注重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这个难点,从而
激励学生敢于幻想和创造的积极性。
最后,美读背诵、指导识字、课外拓展,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颗”11 个生字。
会写“了、
五、后、会”4 个字。
学习新笔画“弯钩”。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 教育学生要敢于想象和创造。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2.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1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2
3
4。
课文10绿色的金鱼 教案

10 绿色的金鱼教材分析本课很好地折射出儿童的想像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现在没有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范文。
(文中那位老师的做法值得肯定,不是批评学生画的金鱼不现实,而是注意保护、激励儿童敢于幻想和创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九个生字,会写“了、后、会、我”4个字。
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神,让他们敢于想像,敢于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会认”字,正确书写“会写”字;在读中领悟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的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预习:观察文中的插图,思考图意,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问题导入。
你见过“绿色的金鱼”吗?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小朋友,在图画本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还奖了他一颗红五星。
这是为什么呢?2.出示课题,齐读,随机认读“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然后用你喜欢的办法和它交朋友。
2.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告诉自己的同桌吧。
3.同桌互相帮助读读课文,在课文中同生字表中的10个生字玩“捉迷藏”。
4.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标出小节。
5.在读书小组内分小节合作读课文,争取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都有谁?2.用横线画出老师的话,用曲线画出“我”的话,小声读一读,看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指名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
4.自由选择,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对读老师的问话和“我”的答话。
5.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的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请你在读书小组内认真地读一读“我”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老师的话:现在没有的东西以后也许就会有的。
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要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设想,还要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10绿色的金鱼》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10绿色的金鱼》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
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
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
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
)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
(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1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绿色的金鱼-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绿色的金鱼》一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绿色的金鱼》;2.学生能够理解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进行简单的书写和造句。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绿色的金鱼》的复印件;2.黑板、白板;3.笔、橡皮;4.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金鱼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金鱼的兴趣,并询问学生金鱼的特点和颜色,导入将要学习的课文。
2. 学习课文1.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绿色的金鱼》,要求学生大声、准确地朗读;2.教师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读;3.教师可以适当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相关的补充和解释,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1.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进行描述;2.学生可以用课本上的例子作为参考,尝试自己造句。
5.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再次复习课文。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课文,并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说、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绿色的金鱼》的内容。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有效运用课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注:此文档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编写,不包含图片和表格。
绿色的金鱼的教案

绿色的金鱼的教案绿色的金鱼的教案1【内容简析】这首诗歌写“我”画了绿色的金鱼,老师满足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
课文教育同学从小要敢于想象,擅长想象。
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相全都,有助于同学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让同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会认“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颗”十一个字,会写“了、五、后、会”四个字。
认识“亅”基本笔画。
3.培育同学从小爱想象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会写四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插图、录音机、字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1.你们见过的金鱼是什么颜色的?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今日,就有一位小伙伴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还奖给他一颗五角星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2.出示课文题目,读题。
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
2.同学小组分节读,相互订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1.让同学自制字卡,在小组内沟通,小组长当老师,检查自学状况。
2.老师检查。
了解同学哪个字最难写,就指导同学先写哪个字。
3.指名分节读,订正读音。
四、看图学文老师为什么奖给我一颗五角星?依据同学的回答随机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并学习。
如:〔1〕看图一:你看了这条绿色的金鱼,有什么话要说吗?〔2〕出示第一句话,指导读。
〔要读出兴奋、骄傲的语气。
〕〔3〕看图二:老师看了说什么?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导读。
〔4〕出示“我”的话,思索:为什么我笑着说?指导读。
五、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你喜爱怎样读就怎样读。
2.分角色表演读,大家评一评。
六、拓展延伸师:你喜爱什么颜色的金鱼?画一画。
七、老师总结绿色的金鱼的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11个会认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1个会认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我从几张金鱼的图片引入,让同学说出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金鱼,然后引入课题:绿色的金鱼。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0、绿色的金鱼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序。
3.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
(展示课件第四屏)2.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第五屏)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
我们继续研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 1.理解“涟漪”的意思。
2.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体会钓鱼时的心情。
(展示课件第七屏)1.理解“小心翼翼”的含义,用“小心翼翼”练习说话。
2.理解“翕动”的意思。
3.出示鲈鱼的相关资料。
(展示课件第八屏)4.体会“我”和父亲的心情。
5.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情。
(三)体会放鱼的过程。
本环节旨在承上启下,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展示课件第九屏)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呢?[让学生多元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
]2.父亲做得对不对?(展示课件第十屏)3.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的人?4.体会“我”的心情。
5.补白。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四)指导朗读8、9 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中彩那天》和《尊严》,想一想,这两篇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第三课时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和父亲钓鱼和放鱼的过程,感受到了父亲是一个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那么 34 年过去了,这件事又是怎么影响作者呢?二、研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小时候“我”和父亲钓鱼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展示课件第十二屏)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绿色的金鱼》3语文S版

《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九个生字,会写“了、后、会、我”4个字。
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神,让他们敢于想像,敢于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认读“会认”字,正确书写“会写”字;在读中领悟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的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了、后、会、我”4个字。
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问题导入。
你见过“绿色的金鱼”吗?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小朋友,在图画本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还奖了他一颗红五星。
这是为什么呢?2、出示课题,齐读,随机认读“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然后用你喜欢的办法和它交朋友。
2、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告诉自己的同桌吧。
3、同桌互相帮助读读课文,在课文中同生字表中的10个生字玩“捉迷藏”。
4、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标出小节。
5、在读书小组内分小节合作读课文,争取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都有谁?2、用横线画出老师的话,用曲线画出“我”的话,小声读一读,看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指名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
4、自由选择,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对读老师的问话和“我”的答话。
5、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的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请你在读书小组内认真地读一读“我”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老师的话:现在没有的东西以后也许就会有的。
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要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设想,还要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四、拓展延伸,想象空间1、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金鱼呢?说一说,画一画。
2、课文中的小男孩希望以后有“绿色的金鱼”,你希望将来有什么呢?可引导学生在读书小组内,在全班范围内举行“金点子”评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原文、教案及练
习题
【导语】《绿色的金鱼》写“我“在图画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并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原文、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原文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以后会有的。
”
老师看看我,
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了一颗红五星。
字词:
图画、绿色、金鱼、笑着、现在、以后、点点头、满意、图画、红五星
句子:
老师看了看说:“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
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
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
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
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
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
)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
(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
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
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己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
(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
师问:“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
”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五、实践活动。
过渡:课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创造,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让我们也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来创造吧!
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纸张,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学生画金鱼。
2、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3、你想将来发明什么东西?它是个什么样的?请你想好
后说给全班听。
同学们,想发明的东西真不少,请课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
将来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发明创造博览会”。
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谁最会发明创造。
六、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粗心的小画家》和《两朵云》。
第二课时(略案)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以开火车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出示小黑板:“连一连”
kè、jīn、tiáo、huì、wǒ、le、jiè、shì、kē、xiān、ma、hòu
金、课、了、条、世、界、吗、现、后、颗、会、我
让学生连一连,并说说识记这些字的方法,如编儿歌记“金”字的方法:“一个姓王的人口袋里装了两块金子。
”
3、用“后、会、我、现”练习组词说话。
4、读读“词语花篮”中词语,再从课文中选择喜欢的词
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二、指导写字。
1、随机学习新笔画“竖钩”“斜钩”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绿色的金鱼》练习题
爸爸会开火车。
妈妈会______。
____会打字。
____会_____。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
1、老师看了看说:“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老师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绿色的金鱼。
()
老师知道世界上没有绿色的金鱼。
()
2、老师“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的意思是:
老师夸“我”画得好。
()
老师夸“我”想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