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9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9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种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
因此,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一个专业术语、一个基本操作,我都要求学生达到规范。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打计算机的观念改变了,什么事情都能问个为什么了,操作之前都能好好思考一番了。
这一学期面临的任务就是5月份参加无锡市的信息技术会考,这次考试有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方面,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就40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相当熟练,而本学期开学晚,时间上肯能不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新课和复习一起,以便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
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搞应试教学,还得踏踏实实,和上学期一样,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知识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是教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期的是进行1、6、7模块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
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制作多媒体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重难点: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优良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初中上册信息教案
初中上册信息教案教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国教育部门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使学生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等。
3. 网络基础: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运用等。
4. 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个人信息保护等。
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演示法: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随操作,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讲解并示范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基本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3. 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教学:讲解并示范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网络基础教学: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运用等,学生跟随操作。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教案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编写意图,此为较高层次的能力培养阶段。
上册主要内容是多媒体知识,旨在了解多媒体软、硬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下册主要内容是依托机器人活动,了解BASIC语言及程序设计思想,研究学习,综合实践,解决问题。
第1课多媒体作品的设计目的意义概述: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主要涉及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和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认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学习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全课讲学习的重点应放在1.3节。
1.1多媒体作品多媒体的概念在七年级(上)册已经作了初步的定义(七年级上册第7课),在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又学习了CD、VCD等媒体的播放和剪辑,所以在此重要的是说明什么是多媒体作品及其特色。
1.2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在本册使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主要有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等,其中Authorware为多媒体作品制作软件,Dreamweaver为网页制作软件,Flash为动画制作软件。
与小学学过的Power Point软件相比,这些软件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复杂一些。
1.3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制作流程:首先确定作品主题,这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主题就没有制作方向也就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第二是收集素材,这些素材应该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
有些素材拿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剪辑或处理才能切合主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选用创作工具,确定使用什么软件来制作。
课本上提供的只是其中一种选择,教学时可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第四步就是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制作,至于怎么制作,本册教材会逐步介绍。
探索活动:本节未的“探索活动”是让学生去了解有关多媒体素材的形式及获取方法,为下一步制作多媒体作品奠定基础。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4. 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5. 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信息安全防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操作等手段。
五、教学课时与安排1. 课时:共15课时。
2. 教学安排:每课时45分钟,按照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掌握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自我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材。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指导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教程、信息安全资讯等。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信息技术企业,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华中科大版(2016)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4.条件转移选择结构教案
华中科大版(2016)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4.条件转移选择结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华中科大版(2016)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四章《程序设计》的4.1节《条件转移选择结构》。
该部分内容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主要介绍了条件转移选择结构的概念、分类和用法。
条件转移选择结构在程序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条件转移选择结构的概念、分类和用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条件转移选择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意识:通过学习条件转移选择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程序设计中条件判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
2. 计算思维:通过分析条件转移选择结构的逻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条件转移选择结构进行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条件转移选择结构进行创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上机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
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条件转移选择结构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求知欲强,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程序设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程序设计概念。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13课—3D One 实体变形巧做环保箱【教案】
第三单元畅游3D世界第13课实体变形巧做环保箱【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2)垃圾箱上的标志做起来比较难?(3)垃圾箱边缘太厚容易挂住垃圾,但是太锋利又容易伤人怎么办?二、我的设想(小组讨论____分钟)1.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制作箱体步骤,结合上一课内容思考多种不同方法。
2. 教师由学生提出的方案总结引导进入本课新知识。
讨论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约20分钟)一、探究实体另类变形:抽壳和浮雕刚才,大家分析出了要做抽壳、浮雕等等,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操作技巧。
1.抽壳命令:抽壳命令分为向外抽壳和向内抽壳。
在抽壳命令对话框中厚度设为正值,表示向外偏移,当前实体的外表面抽壳后变成实体的内表面;厚度负值,表示向内偏移,当前实体的外表面在抽壳后仍然为实体外表面。
尝试使用“圆柱体”和“抽壳”命令实现杯子主体造型,如右图。
2.浮雕命令:对于一些难以利用“草图绘制”或者“基本实体变形”等方法创建的复杂造型,如右图为北京2022冬奥会纪念币的图案造型,你可以试试创作一个吗?3.刚刚学习的抽壳、浮雕,我们下面创作分类垃圾箱时马上就会用到,大家讨论一下,还会用到哪些技能呢?二、制作分类垃圾箱主体垃圾箱主体部分可以使用六面体抽壳的方法来制作箱体,另一个箱体可以通过“镜像”来制作。
步骤:1.创作一个长20、宽20、高40的六面体,对顶面进行抽壳,厚度-0.5,开放面选上方。
2.选择开口处边缘外侧边线,利用圆角命令,设置宽度为0.2的圆角,点击左上角对话框中边的输入框,然后点击选择开口处另外三条外侧线,完成全部设置。
以学案、微视频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做适度点拨和提示。
3.选择开口处边缘内侧边线,利用倒角命令,设置宽度为0.3的倒角,点击对话框中的边的输入框,然后点击选择开口处另外三条内侧线,完成全部设置,如右图:(引导学生思考宽度为什么设0.3,可以更大一些吗?)4.制作一个六面体,一个面的中心点和箱体右侧面中心点对齐。
九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学期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简介教案 青岛版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10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简介【授课时间】[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情感目标]通过编程(仿真)软件的使用,初步体验程序编制的乐趣。
【教学重点】1. 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的编程方法;2. 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的仿真方法。
【教学难点】流程图编程时框图之间的连接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上机实践法【教学准备】广茂达伙伴机器人某某开发的“能力风暴仿真版”(简称“仿真版”)软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前面我们在学习程序编制的过程中已经多次说到我们在编程时的要求不高,只要求能够用流程图把我们设计好的算法表达清楚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计算机“帮”我们把程序编制出来呢?答案是利用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来完成。
但是和我们的教材配套的机器人同时有配套的软件,原本我们就应该采用这种软件来完成我们的学习,可由于我校的条件有限,购买的配套机器人只有一套,所以我们只能在一台计算机上使用这套软件,这样的话,我们大家就没办法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了。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我们把教材里的配套的软件换成广茂达伙伴机器人某某开发的“能力风暴仿真版”(简称“仿真版”)。
这套软件虽然和我们的教材配套软件有点区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部分功能略有差别,因此,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尽量靠近教材的原则下,做适当调整,尽可能减少给大家的学习带来麻烦。
下面我们就以前面涉及到的“机器人画铅笔”为例,给大家介绍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
先来看看这款软件的界面。
下面我们就开始用变款软件来编写“机器人画铅笔”程序。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首先说明一下:1.这款软件和教材配套的软件相比较,没有相关的画笔功能,但在仿真时能让程序留下行走的痕迹,也能达到看清行走轨迹的要求;2.另外在需要驱动机器人之前,需要先启动电机。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信息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件理解硬件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应用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第三章:网络基础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等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隐私、不发布不良信息等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4.2 制作与编辑文档学习制作与编辑文档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4.3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掌握文档的打印设置与输出方法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5.2 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学习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5.3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学习电子表格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如图表制作等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6.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6.2 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学习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图片等6.3 演示文稿的展示与播放掌握演示文稿的展示设置与播放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的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7.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数据库、添加数据、查询数据等7.3 数据库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学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第八章:编程基础8.1 编程语言的概述了解编程语言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与使用方法8.2 简单的编程实例学习并实践简单的编程实例,如计算器、文本排序等8.3 编程思维与算法了解编程思维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第九章:信息素养与伦理9.1 信息素养的概述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掌握信息检索、评估与利用的基本方法9.2 网络伦理与法律学习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等9.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个人隐私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10.1 项目设计与实施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实践一个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如校园网站、小游戏等10.2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10.3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元素,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11.2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学习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如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11.3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与流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媒体作品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了解CAD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12.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CA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CAM软件和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3 3D打印技术简介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种类和发展前景学习3D打印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第十三章:计算机与13.1 的基本概念理解的定义、目标和研究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3.2 的应用案例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等13.3 的发展趋势与伦理问题了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第十四章:信息技术的职业规划14.1 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分类与发展前景了解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和分类掌握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14.2 职业技能与素养的要求学习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掌握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14.3 职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学习职业规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实践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并进行实施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要求15.2 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影响学习如何在信息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3 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应用实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导语】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在线制作APP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APP的制作方法。
2.通过体验离线和在线制作APP,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制作APP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难点是APP的发布。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1课时。
本课的内容是在线制作APP,要求电脑能够上网。
如果电脑不能够上网,或者网速很慢,建议还是继续用上一课所用的软件离线制作APP。
在线制作APP的网站有很多,如应用公园、腾讯风铃、简网APP工场、金和IU等,建议老师上课前检查哪些APP制作网站可用,学生制作APP不一定要用教材中推荐的这些网站,老师可以推荐更好的APP制作网站。
不管选用什么网站在线制作APP,教材中制作多媒体APP的项目流程都可供学生参考。
教材中制作APP的任务是《我的班级》,老师可以收集班级的活动资料(包括照片和文字资料)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APP制作。
APP的图标可以用Photoshop制作,也可以用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生成图标。
教材中推荐了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米色图标网”()。
利用该网站可用快速制作APP图标。
学生还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出更多的在线图标制作网站。
如果启动页面等图片需要处理,可以使用Photoshop。
学生制作完成后,自然希望看看效果,老师可以挑选一些较好的APP安装到手机上,让学生看看在手机上的运行效果。
教学参考资源在线APP制作网站:1.应用公园:/2.腾讯风铃:/3.简网APP工场:/离线制作APP学习目标:1.体验APP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学会制作不用编程的APP。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难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1课时。
前面几课主要是讲手机及各种应用,手机的应用离不开APP程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最后两课安排学生制作APP,让学生对智能手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15课 3D One多法并举学做雨伞 【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上)第3单元第5课教案多法并举学做雨伞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第二环节庖丁解牛一、探究实体制作方法的多样性1、实体创建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同一个实体的创建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实现。
如想要创建一个圆柱体实体造型,至少有四种方法可以实现圆柱体实体造型:方法1:利用基本实体中的“圆柱体”直接实现。
方法2:利用圆形横截面“拉伸”实现。
方法3:利用矩形纵剖面“旋转”实现。
方法4:利用圆形轮廓沿着直线路径“扫掠”实现。
圆柱体拉伸旋转扫掠2、扫掠命令可以实现的是草图轮廓P1沿着连续相切的路径P2扫过而形成的实体造型。
二、五角星的制作(放样命令的使用)步骤:(1)绘制一个正五边形草图。
(2)选择“草图编辑”中的“单击修剪”命令,删除多余的线段。
(3)可以通过“起点和轮廓”类型的“放样”命令实现。
起点的位置可以借助辅助六面体的顶点来选取。
第三环节学以致用一、创意研究根据以上所学操作技巧自己来设计制作雨伞。
二、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并制定方案,并实施。
1、制作伞面步骤:(1)在原点(0,0)画多边形草图,边数为16.(2)在多边形的一个边画草图弧线,然后阵列,圆心为(0,0),数目为16,间距角度为22.5.(3)单击修剪后的图形(4)在草图中心位置添加一个辅助六面体。
(5)运用放样命令,放样类型选择从起点到轮廓,起点选择六面体上表面中心点,轮廓选择刚画好的图形。
(6)将实体进行抽壳,伞面制作完毕。
2、制作伞柄步骤:(1)添加一个半径为1,高为80的圆柱体,并用“点到点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伞顶处。
(2)制作伞顶。
利用“圆锥体”命令创建伞顶造型。
(3)制作伞把。
在伞柄主体的末端创建一个半径为2,高为18的圆柱体。
然后对下表面进行有角度的“拉伸”,拉伸的布尔运算类型为“加运算”。
(4)对伞顶、伞把等边缘处“倒圆角”。
3、制作伞骨步骤:(1)首先确定直线伞骨的网格面,然后画一条直线。
(2)选取直线伞骨路径上任一点作为网格面,绘制半径为0.5的圆形轮廓,然后再“扫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
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一、七年级学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
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二、八年级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九年级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1、信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旌旗灯号中所包罗的内容。
2、信息的寄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3、信息的表显露原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抒发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熟悉信息的。
四、信息加工:对信息举行采集、存储、加工,最后获患上有用的信息并发布出去的过程。
5、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什么存在,通过什么传递例如: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这是信息;它的寄义是报道的事件;它的表显露原形式是文字;它的载体是报纸。
六、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就是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存储、阐发、加工)、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IT业第一定律是墨尔定律。
7、信息处理技术包罗通讯技术、收集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收集技术。
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从事科学研究。
能够直接被计算机吸收、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旌旗灯号是数码旌旗灯号。
8、人类社会形态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是信息、材料、能源。
9、PC是指Personal computer。
”电脑之父”是指冯·诺依曼。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他提出“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设计思想。
10、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来划分的。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第二代,晶体管时代;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目前,制造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进入了收集时代。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向:巨型化、微型化、收集化、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PC机的更新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
十二、1946年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九年级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案:理解程序与程序设计
九年级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案:理解程序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3. 能够运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1. 程序的概念和特点程序的定义程序的特点(抽象性、可执行性、智能化)2.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和优化3. 编程语言的选择常见编程语言介绍(如Python、C++、Java等)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进行教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程序,提高编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编程语言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准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便进行编程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实例,引发学生对程序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讲解程序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说明程序的特点。
3.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分别讲解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写代码、调试和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4. 介绍编程语言的选择:介绍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编程语言,按照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编程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编程能力,包括代码的逻辑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编程题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更多的编程语言和工具,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编程环境和应用领域。
2. 组织编程比赛或小组项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参与编程社区或在线学习平台,与其他编程爱好者交流和分享经验。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使用选项按钮控件》教案
cursor: pointer;
font-size: 22px;
-webkit-user-select: none;
-moz-user-select: none;
-ms-user-select: none;
user-select: none;
}
/* 隐藏默认的复选框 */
2. 重点:学会使用HTML语言和CSS样式设置选项按钮的样式。
难点:HTML和CSS代码的编写。
解决办法:分步讲解代码编写方法,提供模板代码,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重点: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解决办法:设计实际网页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width: 25px;
background-color: #eee;
}
/* 当点击复选框时,添加一个蓝色的背景 */
.container:hover input ~ .checkmark {
background-color: #ccc;
}
/* 隐藏默认的勾选标记 */
.container input:checked ~ .checkmark {
alert("你选择了 " + color + " 颜色。");
}
</script>
</head>
<body>
<h2>选择你喜欢的颜色:</h2>
<button onclick="showColor('红色')">红色</button>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9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9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
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
(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7.退出Word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三、课堂练习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精选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3篇
【导语】信息技术的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络和通讯技术、应⽤软件开发⼯具等。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导航APP 学习⽬标: 1.了解导航APP的作⽤。
2.了解导航APP的⼯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导航APP的作⽤,难点是了解导航APP的⼯作原理。
教学建议: 本课可以从⼀个导航任务引⼊新课(资源⽬录中有视频可供参考:“1-3.1晚间雾太⼤市民靠⼿机导航回家”、“1-3.2⼿机导航演⽰”)。
为了让学⽣有直观的印象,⽼师还可以⽤⾃⼰的智能⼿机进⾏演⽰(很多⼿机导航软件有模拟导航功能,例如腾讯地图、百度地图等)。
⼿机导航APP能够根据实时的路况信息规划路线,避免拥堵。
教材中安排了⼀个合作探究任务,让学⽣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的⽅式探讨为什么导航APP知道实时交通?这样的探究活动对培养学⽣搜集资料并进⾏分析论证的能⼒⾮常有⽤。
除了导航,许多导航APP还提供“附近搜索”,利⽤⼿机的定位,帮助你快速查找附近的景点、美⾷、娱乐活动等,甚⾄可以直接订餐、购票,使导航APP成为了综合性的“全能出⾏助⼿”。
由于课堂上学⽣不宜⽤⼿机进⾏操作,因此教材安排了⼀个【试⼀试】,⾥⾯有⼏个任务,学⽣可以⽤电脑中的百度地图来体会导航软件的功能。
导航是⼈们⽣活中经常要⽤到的技术,因此学⽣有必要了解⼀下导航定位的基本常识。
通过观看视频和⽼师的操作演⽰,有利于激发学⽣探究导航原理的学习积极性。
⼿机APP是如何获得位置信息的?这是教学的难点。
本课简单介绍了三种定位⽅式: 1.GPS定位:GPS定位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传输到你⼿机所经过的时间来计算出你和卫星的距离,GPS系统需要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才能测算出观测点的经纬度和⾼度。
由于GPS信号来⾃天上24颗卫星,所以⼤⽓的对流层、电离层及地⾯⾼⼤的建筑物都会影响⼿机对GPS信号的接收,如果你在峡⾕中或者两边⾼楼林⽴的街道上,或者在茂密的丛林⾥,或在⼀个建筑⾥⾯,也许就不能接收到卫星信号,从⽽⽆法搜星定位。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丹顶鹤徽章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丹顶鹤徽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丹顶鹤徽章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徽章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制作徽章的步骤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丹顶鹤徽章的制作。
2.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细节,保证徽章的质量。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打印机等制作工具。
2. 提前准备好丹顶鹤图片和徽章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环保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护环境。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丹顶鹤徽章,让学生了解徽章的意义和作用。
2. 演示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丹顶鹤徽章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择材料、绘制图案、切割、粘贴、打磨等步骤,同时讲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3. 学生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动手制作丹顶鹤徽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心得和体会。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表扬优秀作品,指出不足之处。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徽章送给身边的人,传递环保理念。
同时,教师也要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1.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演示和讲解,学生能够掌握丹顶鹤徽章的制作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指导相结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3.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不足之处在于:1. 部分学生对于细节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
2.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细节训练,同时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1认识家庭云教案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
7.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包括家庭云的概念、作用、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的深入学习,以及家庭云的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家庭云的概念、作用、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家庭云的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观地展示家庭云的界面、操作流程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云的使用方法。
2.在新课呈现环节,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家庭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存在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使用直观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云的知识点。
-家庭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家庭云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家庭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教学难点
-家庭云的概念和作用:家庭云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存储、共享、访问等服务的家庭数据中心。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家庭云的实际作用。
-家庭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家庭云提供存储、共享、备份、访问等功能。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如何使用这些功能,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设置和使用家庭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教案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编写意图,此为较高层次的能力培养阶段。
上册主要内容是多媒体知识,旨在了解多媒体软、硬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下册主要内容是依托机器人活动,了解BASIC语言及程序设计思想,研究学习,综合实践,解决问题。
第1课多媒体作品的设计目的意义概述: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主要涉及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和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认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学习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全课讲学习的重点应放在1.3节。
1.1多媒体作品多媒体的概念在七年级(上)册已经作了初步的定义(七年级上册第7课),在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又学习了CD、VCD等媒体的播放和剪辑,所以在此重要的是说明什么是多媒体作品及其特色。
1.2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在本册使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主要有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等,其中Authorware为多媒体作品制作软件,Dreamweaver为网页制作软件,Flash为动画制作软件。
与小学学过的Power Point软件相比,这些软件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复杂一些。
1.3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制作流程:首先确定作品主题,这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主题就没有制作方向也就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第二是收集素材,这些素材应该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
有些素材拿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剪辑或处理才能切合主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选用创作工具,确定使用什么软件来制作。
课本上提供的只是其中一种选择,教学时可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第四步就是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制作,至于怎么制作,本册教材会逐步介绍。
探索活动:本节未的“探索活动”是让学生去了解有关多媒体素材的形式及获取方法,为下一步制作多媒体作品奠定基础。
实际教学时,也可以根据情况,将探索活动改为“设计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峨眉天下秀)”等,为下一节“探索活动”中开始的“自己作品的制作”做好铺垫。
目的意义概述:多媒体作品中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本课的主要意图是介绍Authorware软件环境中如何表现文字内容。
由于是首次接触到Authorware软件,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些笔墨介绍这个软件的窗口及基本操作方法。
2.1 Authorware软件的窗口Authorware软件的窗口与Windows的其它窗口基本类似,所不同的是其中的流程图线、图标及图标板。
我们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了解Authorwaer的主要功能,认识工具栏中各工具的名称及图标板上各图标的名称:活动1:用鼠标弹出图2-1所示Authorwaer主窗口上的各菜单栏,从中了解Authorwaer的主要功能。
活动2:用鼠标查看工具栏中各工具的名称,查看图标板上各图标的名称。
2.2在Authorwaer中输入文本这一节是第一次使用Authorwaer软件的功能,所以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操作方法,比如图标的拖放,工具箱的开启等----这些操作都是Authorwaer软件特有的操作,这些操作方法在后续的课文中也基本是通用的。
在教学中,我们以“输入文字”为任务,驱动Authorwaer软件的操作方法的学习。
要输入文字,首先要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这就是课文中操作步骤中的第1、2步;然后若要选择文字的字体、风格、大小及颜色,就需要了解课文中的3-5步;当然,还可以设置文字框及背景、设置文字的显示模式等等,使文字更美观。
2.3创作卷帘文本这一节介绍了一种特殊文字表现的方法:卷帘文本。
这种方法是针对大量文字表现时无法一次显示完全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解决办法。
教材在此引入这一内容,目的是为了展现Authorwaer软件表现文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增强学生应用技术提高作品的表现能力的意识。
探索活动:本节的探索活动是紧扣课文的实践活动“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制作欢迎屏”,每个同学都应该完成。
有条件的学校在行课时,可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
这个活动将贯穿整个多媒体部份的课程。
目的意义概述:多媒体作品中文字也是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本课的主要意图是介绍Authorware软件环境中如何表现文字内容。
由于是首次接触到Authorware软件,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些笔墨介绍这个软件的窗口及基本操作方法。
3.1 Authorware软件的窗口Authorware软件的窗口与Windows的其它窗口基本类似,所不同的是其中的流程图线、图标及图标板。
我们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了解Authorwaer的主要功能,认识工具栏中各工具的名称及图标板上各图标的名称:活动1:用鼠标弹出图2-1所示Authorwaer主窗口上的各菜单栏,从中了解Authorwaer的主要功能。
活动2:用鼠标查看工具栏中各工具的名称,查看图标板上各图标的名称。
3.2在Authorwaer中输入文本这一节是第一次使用Authorwaer软件的功能,所以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操作方法,比如图标的拖放,工具箱的开启等----这些操作都是Authorwaer软件特有的操作,这些操作方法在后续的课文中也基本是通用的。
在教学中,我们以“输入文字”为任务,驱动Authorwaer软件的操作方法的学习。
要输入文字,首先要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这就是课文中操作步骤中的第1、2步;然后若要选择文字的字体、风格、大小及颜色,就需要了解课文中的3-5步;当然,还可以设置文字框及背景、设置文字的显示模式等等,使文字更美观。
3.3创作卷帘文本这一节介绍了一种特殊文字表现的方法:卷帘文本。
这种方法是针对大量文字表现时无法一次显示完全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解决办法。
教材在此引入这一内容,目的是为了展现Authorwaer软件表现文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增强学生应用技术提高作品的表现能力的意识。
探索活动:本节的探索活动是紧扣课文的实践活动“为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制作欢迎屏”,每个同学都应该完成。
有条件的学校在行课时,可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
这个活动将贯穿整个多媒体部份的课程。
第4课图像素材的获取目的意义概述:在多媒体的制作所需素材中,图像素材是较为重要的素材,学生对此已有较为深刻地体会。
本课从介绍如果获取图片开始,再简单地介绍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全课的重点是获取图像,难点在于如何数码相机中获取图片,学生的兴奋点在Photoshop,可利用学生的兴奋点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4.1获取图像的方法获取图像的方法很多,比如自己创作、从网上获取、从屏幕(软件中)获取、以及对前面几种获取的图片进行再加工处理后得到图片。
对于图片的方法可组织学生讨论。
在上述方法中,从网上获取图片的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而喜爱的方法,图此可布置成任务,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从数码相机获取图片,是部分学生比较陌生的方法,有条件的教师应尽力演示给同学看,现场照相或取出学校集会图片的效果非常好;不管是那种方法获取的图片都可能与实际需要有出如,因此顺理成章地介绍通过软件处理图片的方式是必要的,目前使用最多,最好的图像处理软件是Photoshop。
同时,可结合版权法顺带介绍,使用别人的作品需要申明。
4.1认识PhotoshopPhotoshop窗口界面比较复杂,可指导学生类比画图软件和Authorware软件界面进行学习和理解。
Photoshop工具箱及状态栏都有显现和隐藏两种状态,对此学生会因为不习惯而找不到相应的工具,教师可结合探索活动作适当的介绍,并布置简单任务让学生练习。
另,在Photoshop保存文件并不等于保存图片,对此教师可作简单介绍。
探索活动:熟悉Photoshop工具箱的工具探索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习惯和熟悉工具箱里的工具位置,对此,教师可布置一些简单有趣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5课图像的简单处理目的意义概述:通过两个简单任务:(1)选取和旋转玫瑰花构成新的图片;(2)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
初步学习和感受用Photoshop处理图象。
书是的例子是最简单的,根据学生基础可是简单介绍图层和滤镜的概念和使用,这是Photoshop的特色。
5.1图像的选取和裁剪本节的目的是练习在整张图片中选取部分图像,为了使规则和不规则选取都得以练习,建议先要求学生用规则选取,选取玫瑰花,再通过放大工具,放大后,用磁性套索工具挖出玫瑰花部分。
5.2复制图像复制和粘贴图像的操作比较简单,如果是生成新图片,一般需要粘贴到新文件中。
5.3图像大小变化及旋转Photoshop的图像大小变化及旋转功能是比较灵活的,几乎是无极变化的,且可以作扭曲操作,对此,只有在学生多次练习后才能体会和掌握,建议可增加布置一些简单的操作任务。
5.4调整图像色彩Photoshop对图像的调整,教材中仅要求了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Photoshop对图像的调整方式非常多,可鼓励学生自行探索。
第6课在作品中插入声音目的意义概述:一个好的多媒体作品离不开动听的音乐,本课以大任务“峨眉天下秀”为教学载体,通过在影片首插入背景音乐,学习和掌握在Authorware多媒体作品中插入音乐的方法;在探索活动中,要求同学自己查找声音资料,为多媒体作品配音,这一活动给了同学更大的创作空间,有利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同学自由创作。
6.1利用Authorwarer的声音图标插入声音本节是一个规定任务,即要求学生将指定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插入到多媒体作品的指定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Authorwarer允许导入的声音文件的格式,告诉学生,如何某一类声音文件不能导入,则可考虑转换声音文件的格式。
同时配合本节阅读材料,了解各类声音文件的格式及特点。
6.2使声音和画面配合在进行本节的设置之前可让学生试播放,发现自己的多媒体作品与预想的效果一致吗?由于“声音”图标的默认播放效果是声音播放完毕后才执行流程下的图标,因此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讲清楚声音文件“计时”标签中各参数设置的意义以及设置,再让学生播放,观看效果。
探索活动:给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增加声音效果这一活动是开放性活动,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作品和理解,完成声音文件的选择,应用和设置。
活动结束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进行师生和生生互评,营造互动课堂氛围。
第7课声音文件和采集与简单处理目的意义概述:本课的目的是解决声音的采集和处理,目前能采集和处理声音文件的软件很多,也很优秀,但它们对计算机的要求都比较高。
教材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技术技巧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建议:本课没有具体的操作任务,教师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比如为前面的多媒体作品或语文课文《乡愁》配音等任务为载体,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