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月光曲》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2.《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伯牙鼓琴》的学习,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那么,学习本课之后,相信学生对音乐艺术会多一份了解,感受也会更深一层。因此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教学建议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2.在教学第8、9自然段时,让学生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3.课文景美情深,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表现出来。比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急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说明来意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都应该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重点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分析课文中联想的内容,培养想象力。

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月光曲》的音乐、课文中有关描写《月光曲》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

2.深情朗读、背诵第9自然段,感悟联想、想象的妙处。

重点难点

深情朗读、背诵第9自然段,感悟联想和想象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自行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写出体会;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成果检测,教师点拔

1.你们小组想汇报哪个问题,是从文中哪个地方体会到的怎样体会到的?

(学生可以抓住重点字词并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来谈,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月光曲》内容汇报指导。(注重体会意境)

(1)学生谈到读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课文第9自然段)的体会时,教师适时点拨:

①这段文字有没有描写《月光曲》的节奏及旋律?它写了什么?

(月亮和海上的景色)

②再读文中直接描写月亮和大海的语句,看看它们是怎样变化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读出景色的变化。引读本段第一句,指名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月光照耀,风起浪涌)。

①这样美丽的景象是兄妹俩真实看到的吗?引导学生抓住“好像”“仿佛”分辨事物和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