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品管理控制
速冻肉制品(乳化肉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

速冻肉制品(乳化肉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一、原辅料验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原料验收:速冻肉制品所用的原料肉可能含有以下危害: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所用的辅料可能存在国家禁用的一些食品添加剂。
综上所述,确定原辅料验收为速冻肉制品在生产加工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实施了质量控制,并有相应操作记录。
二、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1、原辅料验收管理办法:1、对于所供原料或辅料必须提供以下证件:(1)营业执照(2)组织代码证(3)官方合格检测报告来货原料肉必须提供以下证件:(1)动物检疫合格证明(2)运输车辆消毒证明(3)非疫区证明2、配料管理办法添加剂符合GB2760和作业指导书,严禁超范围超量使用;3、油炸管理办法设定油炸锅温度175°C,油炸时间4分钟,保证制熟。
4、速冻管理办法速冻机温度设定为-35+2°C,产品速冻时间达到30分钟,速冻后产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8℃.否则不予以包装,重新速冻。
5、金属探测管理办法≥2.0mm金属异物。
速冻肉制品(鱼糜制品)的关键环节控制管理办法一、原辅料验收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原料验收:速冻肉制品所用的原料肉可能含有以下危害: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所用的辅料可能存在国家禁用的一些食品添加剂。
综上所述,确定原辅料验收为速冻肉制品在生产加工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实施了质量控制,并有相应操作记录。
二、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1、原辅料验收管理办法:1、对于所供原料或辅料必须提供以下证件:(1)营业执照(2)组织代码证(3)官方合格检测报告来货原料肉必须提供以下证件:(1)动物检疫合格证明(2)运输车辆消毒证明(3)非疫区证明2、配料管理办法添加剂符合GB2760和作业指导书,严禁超范围超量使用;3、油炸管理办法设定油炸锅温度175°C,油炸时间4分钟,保证制熟。
木制品管控程序

对公司生产时使用的木材制品进行控制,防止其污染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到的木材制品,如木卡板等可能会污染到本公司产品的木质品的控制。
3.职责
.品质部:负责木制品的来料检验,以及木制品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
.物流部:负责木制品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并妥善报管。
.生产部:负责按要求落实和正确使用木制品。
4.3.7.供应商的来料带木质包装的,来料检查时需进行包装特别检查,确保木制包装不能有断裂、裂痕、钉子松脱或没有完全钉入木板、少钉、少板、严重变形、木头腐烂,霉变等缺陷。木板要平整、不能有大块树皮。来料使用完后需及时报废或退供应商处理。
5. 相关文件与记录
《木卡板来料检验报告》
《木制品检查记录表》
.总务部:负责木制品等基础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
4.控制程序
.木制品:属外源性异物,包括木卡板、木工作台、木柜等,其因不易清洗消毒,易发生霉变,腐烂现象等,使用过程会产生卫生隐患,会给产品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木屑混入产品中,会给消费者带来不适应、不满意,甚至可能会造成伤害。
.木制品的控制
4.2.1.生产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应选择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制成,不得直接使用木材。
4.3.2.所有产品不能在未放置任何隔离物的情况直接放置于木材上。
4.2.3.所有木材制品在使用前应先检查,如有异常均不得使用。如果发现木制品破损或松动等应及时进行维修,立即将破损的碎片和木屑回收;如果发现木制品有虫害侵入、霉变腐烂则立即报废处理。重新进行清洁保持卫生。
.木卡板的控制
4.3.1.木卡板不能放置在潮湿的环境,应远离阳光,不能靠墙,不能放置在虫害经常出现的区域。
4.3.5.对于普通周转卡板,品质部按照WI控制来料木卡板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肉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肉制品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肉制品生产质量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者和销售者,旨在规范管理,改善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质量管理机构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审核和监督质量管理方案,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质量状况。
2.质量管理部门有权对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审核,要求生产者进行整改,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三、生产设备和环境管理1.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生产质量。
2.生产场所必须符合卫生条件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生产环境无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3.生产设备和环境要求有明确的使用记录和清洁记录,以供日后复查。
四、原料采购和贮存管理1.原料采购应在正规供应商购买,并提供合格的检验证书,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2.原料收货后要进行检验,验收合格的原料可入库,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料严禁使用。
3.原料贮存要求以低温冷藏方式进行,并有相关的温度记录,确保原料新鲜,并防止变质。
五、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在操作手册中详细记录,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避免人为失误。
2.生产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点把控,确保产品在每个环节符合标准,不合格产品不得流入市场。
3.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线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微生物污染。
六、产品检验和抽检1.对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进行质量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市场。
2.产品检验要求对产品进行外观、味道、气味等多方面检验,确保产品的综合质量符合标准。
3.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消费者权益受到保障。
七、产品包装和标识1.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在包装上明确标明产品的质量、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消费者可以清楚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2.产品标识要求清晰明了,确保产品信息真实准确,不得欺骗消费者。
塑料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塑料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概述塑料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可控、安全可靠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强化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以确保塑料制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保障用户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塑料制品的生产、检验和出货等环节,涵盖各个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质检、采购、销售等。
三、质量目标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2. 降低不合格率,提高一次通过率,减少不良品和退货率;3. 提升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4. 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可靠;5. 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实现零缺陷。
四、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采购管理a. 设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评估供应商资质和业绩;b. 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标准采购原材料;c. 对入库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检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d. 对不合格原材料,及时向供应商提出索赔和退货要求。
2. 生产质量控制a. 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可控;b. 对生产设备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c. 在关键环节设置质量检查点,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d. 强化过程监控,及时调整生产参数,防止不良品产生。
3. 产品检验a. 对生产的塑料制品按照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进行全面检验;b. 对产品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测;c. 对产品进行批次抽检,确保质量稳定合格;d.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追溯处理和整改。
4. 成品出货a. 对成品进行最终检验,确保符合国家和客户的要求;b. 对成品进行包装、标识和质量证明书的编制;c.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d. 对不合格产品,严禁出货,及时整改并追溯原因。
五、质量问题处理1. 不合格品的处理a. 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b. 进行不良品的分类、记录和统计,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c. 建立不良品的处理档案,追究责任和进行改进。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本制度制定。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责任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设置质量管理部门,确定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2.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符合质量管理要求,且质量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得到监测和评价。
四、质量管理体系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等。
2. 质量手册应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 确保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更新和合理性,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内审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审,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5.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五、质量控制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
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记录,保证按时、完整、准确记录质量控制过程,供后续的追溯。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性和连续性。
六、质量检验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标准和程序。
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对原辅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保证按时、完整、准确记录检验结果,供后续的追溯。
七、质量问题处理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确保对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
2. 质量问题应按照处理程序予以处理,并进行记录和通报,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陶瓷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陶瓷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公司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陶瓷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产品的交付都符合标准。
以下是本公司陶瓷制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品质管控本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陶瓷制品的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品质管控:1. 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生产加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标准。
3. 强化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稳定,不产生不良影响。
4. 设置质量检验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5. 建立完善的非合格品管理制度,对不合格品及时追溯、整改和淘汰,杜绝不良品流入市场。
二、员工培训员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本公司将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标准操作,做到熟练、规范。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及各个环节的要求。
2. 品质要求及检验方法。
3. 陶瓷制品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4. 安全操作规程。
三、产品检验本公司将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制度,对陶瓷制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外观检查:对产品的表面质量、颜色、光泽等进行检查。
2. 尺寸检验: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图纸要求。
3. 功能检测:对产品的功能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的性能稳定。
四、质量记录与追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本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与追溯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1. 检验记录: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2. 生产记录:对每一批次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工艺参数等。
3. 追溯记录: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批次、原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信息,进行问题分析和整改。
五、持续改进本公司将致力于不断改进陶瓷制品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肉制品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肉制品车间管理规章制度引言概述:肉制品车间是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肉制品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
一、生产环境管理1.1 温度控制:确保生产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影响肉制品质量。
1.2 通风设施:保证车间内空气流通,排除异味和有害气体。
1.3 卫生清洁:定期进行车间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二、原料管理2.1 采购管理:确保原料供应商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购原料。
2.2 检验把关: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2.3 存储管理:采取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原料受潮变质。
三、生产工艺管理3.1 工艺流程:明确肉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环节操作规范。
3.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3 工艺参数控制:严格控制加工温度、时间等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四、人员管理4.1 培训要求: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健康检查: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4.3 安全防护: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确保员工操作安全。
五、质量控制5.1 抽检制度:建立抽检制度,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5.2 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5.3 记录保存: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记录,便于追溯和质量分析。
总结:肉制品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生产环境管理、原料管理、生产工艺管理、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的规定,可以确保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食品安全乳制品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乳制品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确保乳制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保障消费者健康。
2. 适用于所有乳制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企业。
二、原料控制1. 选用的原料奶必须来自健康无疫病的奶牛,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 原料奶的采集、储存、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三、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生产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卫生。
3. 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四、质量控制1.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乳制品进行定期检测。
2. 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药物残留等。
3. 对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五、储存与运输1. 乳制品应在低温、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储存。
2.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六、产品追溯与召回1. 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每批产品可追溯。
2. 一旦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召回程序,及时通知消费者。
七、员工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乳制品安全法规、卫生操作规程、个人卫生等。
八、监督检查1. 企业应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 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并反馈。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补充本制度内容,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连锁门店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连锁门店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连锁门店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和合规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所有门店员工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2.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并提供相关员工培训;2.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测生物制品质量,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提升,并向门店管理团队提供相关报告;2.3 各门店应指定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本门店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员工培训、记录管理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3. 员工培训3.1 所有门店员工必须接受相关质量管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流程等;3.2 新入职员工应在入职后的30天内完成质量管理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3.3 所有员工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质量管理培训,并参加相关考核。
4. 生物制品供应商管理4.1 选择合格可靠的供应商,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4.2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质量要求和双方责任;4.3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进行审核;4.4 发现供应商存在质量问题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供应、进行整改等。
5. 生物制品采购与验收5.1 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流程,包括需求确定、供应商评估、报价比较、订购合同签订等环节;5.2 采购人员应根据合同要求进行采购,确保产品的批号、过期日期、保质期、产地等信息符合规定;5.3 采购人员应对进货产品进行验收,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标签确认、产品检验等;5.4 对于不合格产品,采购人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处理。
6. 生物制品存储与保管6.1 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光照等;6.2 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品,采取相应的存储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有效性;6.3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制品,如冷链产品,应建立相应的冷链管理系统;6.4 对于过期、破损等不合格产品,应立即下架并妥善处理。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5篇)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一、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____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以及血液制品。
二、生物制品统一由药剂科购进,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并严格适应症,防止滥用。
三、购进的生物制品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按有效期的先后发放、使用。
病房(或专科)领用生物制品必须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并按要求储存。
四、生物制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整理,进出库均需及时填写登记册并签字。
五、生物制品储存应填写分类帐,注明品种、规格、数量、有效期、贮存日期。
六、对已过有效期的生物制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七、生物制品的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1、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
2、夏季必须用冷藏方法运输,避免常温态下运送生物制品。
3、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____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生物制品的使用和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
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包括生物制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产品等。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防止生物制品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它涉及到生物制品的生产、存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制品的生产管理: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的场所设施要求、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制度等。
生产单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2. 生物制品的存储管理:包括生物制品的存储条件要求、标识和记录要求等。
存储单位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存储,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
3. 生物制品的销售管理:包括生物制品销售的许可要求、销售记录要求等。
销售单位需要获得相应的销售许可,同时进行销售记录和监督。
4. 生物制品的运输管理:包括生物制品运输的条件要求、运输记录要求等。
木制品控制程序完整版

木制品控制程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工厂木制品控制程序1目的为加强对公司产品中可能出现异物的控制,有效的防止潜在的生物污染﹐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可能会污染到本的木制品的控制。
3职责3.1品控部负责公司管理木制品控制的策划﹐管理及评定。
3.2产品供应部具体实施木制品管理。
4控制程序4.1木制品﹕属外源性异物﹐包括原料/产品贮存所用的木叉板,以及木操作台﹑椅子﹑板凳、木箱等﹐其因不易清洗消毒﹐易发生霉变﹐腐烂现象等﹐使用过程会产生卫生隐患﹐会给产品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木屑混入产品中﹐会给消费都带来不适应﹑不满意﹐甚至可能会造成伤害。
4.2木制品使用与控制﹕4.2.1生产车间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应选择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塑料制品,不得使用木制品;4.2.2仓库的主要原辅料如:浓缩液、白砂糖、胶盖的贮存应采用塑料叉板﹐不得使用木叉板;4.2.3木叉板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干燥、清洁。
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对有霉变腐烂现象的应立即停止使用。
4.2.4物料进入车间关键区域(糖房、灌注间)时﹐应使用塑料叉板替代木叉板﹐更换使用过程中如有破损﹐应立即将破损的碎片进行回收。
4.2.5具有木制品包装的物料进行车间后﹐应由专人进行回收。
木制品控制程序福建省XX食品有限公司1?目的对公司生产时使用的木制品进行控制,防止其污染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可能会污染到本公司产品的木制品的控制。
3?职责与权限3.1?品管部负责公司管理木制品控制的策划,管理及评定。
3.2?生产部仓库具体实施木制品的管理。
4?运行程序4.1?木制品:属外源性异物,包括木栈板、木托盘、木操作台、椅子、木箱等,其因不易清洗消毒,易发生霉变,腐烂现象等,使用过程会产生卫生隐患,会给产品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木屑混入产品中,会给消费者带来不适应、不满意,甚至可能会造成伤害。
在制品管理制度

在制品管理制度制品管理制度指的是企业或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对制品(产品、物料等)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一个完善的制品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保障生产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制品管理概述制品管理是指组织、协调和控制整个生产流程中的每一环节,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制品管理包括从采购到出货的整个流程,以及在流程中的质量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制品管理的原则1. 质量第一:保证制品的质量是制品管理的首要原则,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2. 系统化:建立科学的制品管理体系,规范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3. 全员参与:制品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其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4.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制品管理水平。
三、制品管理的内容1. 采购管理: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制定采购合同,并对采购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2. 进货管理:对进货的制品进行验收,并建立相应的进货记录和档案,及时处理不合格品。
3. 生产管理:建立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达到要求。
4.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对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抽样检验。
5. 库存管理: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库存数量和存放位置,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调整。
6. 销售管理:建立销售计划,制定销售策略和销售目标,跟踪销售情况,及时处理退货和售后问题。
7.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投诉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四、制品管理的组织架构在一个企业或机构中,制品管理通常由制品管理部门或制品管理岗位负责。
制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制品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协调。
制品管理岗位负责具体的制品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执行计划、检查验收制品和处理不合格品等。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生物制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由生物技术制造而成。
由于生物制品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其质量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生物制品的特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制品的特点生物制品是指由活体生物或其组织制成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微生物等。
生物制品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得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难度大。
复杂性体现在生物制品的原料来源、生产过程和产品成分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生产批次或不同厂家的生物制品成分、品质和效力可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不可复制性则体现在由于生物制品中的微生物不可复制,因此其生产过程难以确认和复制。
二、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物制品的质量开展全方位的监控和评估。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的生物制品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的控制生物制品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生物制品的质量。
因此,对原材料品质的控制十分重要。
生物制品的原材料来源十分复杂,可能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生产企业。
因此,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例如,原材料经过符合GMP认证的企业生产等。
2. 生产过程的控制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必须要符合GMP的要求,包括工艺流程、检测设备和用药系统等。
同时,应该扎实推进关键工艺参数和环境要求的控制与检查,例如控制干燥温度、湿度等。
3. 检测方法的控制生物制品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其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管机构的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标记法和免疫学检测法等。
不同的产品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稳定。
三、生物制品的管理生物制品的管理是指对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生物制品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MP的执行GMP是生物制品生产质量控制的根本要求,应该在日常生产中严格执行。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三篇)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根据生物药品的管理要求,现规定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如下:1.根据生物制品的特殊要求,适时地做好生物制品的运输及保管工作。
2.所有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照制品规定不同温度的冷藏要求进行存储。
3.做好各种生物药品记录,字迹端正,标准记录及时。
4.做好各种生物药品数量,生产单位,批号,等记录。
5.对店内生物药品及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质量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6.随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保管情况,对剩余及失效的生物药品应及时妥善处理。
7.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指导顾客全责安全用药。
8.冷冻设备的温度应符合生物制品的储存要求,为-10℃以下。
驻店药师聘用甲方:乙方:1.甲、乙双方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合同。
2.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甲方聘用乙方为本店质量负责人。
3.乙方必须按照药师岗位负责制工作把好药品质量关,恪尽职守,坚持在岗,如出现工作差错,甲方有权给予乙方处罚,处罚金额____元以下,视情况而定。
____月薪____元,以后根据药店发展情况逐步调整或提高工资。
无特殊情况必须坚持在岗,若满月出勤率,奖金____元。
甲方(签字或盖章):乙方(签字或盖章):年月日质量管理制度程序目录1.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 (2)2.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 (3)3.质量否决权制度 (4)4.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5.首营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 (7)6.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9)7.效期药品催销管理制度 (11)8.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12)9.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4)10.质量查询管理制度 (16)11.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18)1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9)13.药品进货质量管理制度 (20)14.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21)15.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24)16.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26)17.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28)____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29)19.药品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 (29)20.药店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30)21.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31)22.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二)1目的为加强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工作,有效的控制生物制品的购、存、销行为,确保依法经营,根据、及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生物制品的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的管理制度1.生产管理:生物制品的生产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
生产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实力,同时需要通过相关许可、审批等程序获得生产资质。
此外,生产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2. 质量管理:生物制品是高风险产品,对其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
质量管理涉及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控制、质量检验等。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药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要求进行生产,并对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注册审批:生物制品上市前需要进行注册审批,相关机构会对生物制品进行临床、药理、毒理等研究评价,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注册审批的要求和程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
生物制品的注册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提交大量的数据、研究结果和安全性评估报告。
4.监督检查:生物制品上市后,相关部门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合规性。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现场检查、样品检测、文件审查等方式,目的是发现和处理生产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并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不良事件报告:生物制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事件,包括药物反应、药物事件等。
相关机构要求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对不良事件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6.信息公示:生物制品相关信息应进行公示,包括产品说明书、批签发文号、生产企业信息等。
公示信息的目的是方便公众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和使用规范,保障公众权益和知情权。
此外,生物制品的管理制度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包括药品管理法、生物安全法等。
生物制品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和科学手段的支持,以保障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金制品的质量管理要点

五金制品的质量管理要点
一、五金制品的质量管理要点
在五金制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五金制品质量管理的要点:
1. 原材料选择
在生产五金制品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只有优质的原材料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
因此,在选择原材料时,要注意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和相关认证文件,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2. 生产工艺控制
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确保生产工艺流程清晰明确,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 检测和检验
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验。
通过对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和档案,以备日后查证。
4.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要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质量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解决客户遇到的质量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持企业良好的口碑。
二、总结
五金制品的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希望以上提到的五金制品质量管理要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五金制品的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引言概述:生物制品是一类以生物材料为基础制备的药品,包括生物制剂、生物技术制品等。
由于其特殊的制备工艺和复杂的组成,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1 严格选材:生物制品的原材料通常是生物来源的,如细胞、菌种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必须确保其来源可靠、纯度高、无污染,并具备稳定的生物活性。
1.2 检测技术: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PCR、质谱等,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1.3 储存条件: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储存,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防止质量的变化和降低。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2.1 工艺参数: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pH值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2 检测方法: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3 环境控制: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包括空气洁净度、温湿度等,防止外界污染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三、产品的质量控制:3.1 物理性质:对产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粒径等,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2 化学成份:采用分析方法对产品的化学成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3.3 生物活性:通过生物学试验,评估产品的生物活性,确保其具备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稳定性的质量控制:4.1 稳定性研究:对产品进行稳定性研究,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4.2 加速试验:采用加速试验方法,摹拟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保证。
4.3 更新和调整:根据稳定性研究和加速试验的结果,及时更新产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确保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5.1 质量标准的建立: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5.2 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制: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工艺流程、检测规程等,确保质量控制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在制品管理制度

在制品管理制度
制品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针对所生产的各类制品(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制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生产的制品能够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且能够按照计划进行供应和销售。
制品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制品生产控制:规定制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使用,以确保制品的生产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2. 制品质量控制:规定制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抽检方法,确保制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制品的外观检验和功能性能的检验等。
3. 制品库存管理:规定制品的进货、出货、报废和库存盘点等管理程序,确保制品的库存能够满足供应和销售的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制品的库存情况。
4. 制品追溯管理:规定制品的追溯要求和追溯程序,包括原材料的追溯、制造过程的追溯和制品出货的追溯等,以确保能够追溯到每个制品的生产过程和销售渠道。
5. 制品标识管理:规定制品的标识要求和标识程序,确保制品能够正确地标识并能够与相关的质量记录相对应。
制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制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制品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制品管理
在制品管理是指对在制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按生产作业计划有节奏地、均衡地和成套地进行生产,同时有效地控制在制品的流转过程,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避免在制品积压和损失。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制品管理也是车间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物料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车间必须对车间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加以严格的管理,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对车间物料要定期组织盘点,对盘盈或盘亏加以预防控制。
工作职责
在制品管理工作就是对在制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
在加工-装配型的工业企业中,搞好在制品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调节各个车间、工作地和各道工序之间的生产,组织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平衡的一个重要杠杆。
合理地控制在制品、半成品的储备量,做好保管工作,使它们不受损坏,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节约流动资金,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和避免积压。
搞好在制品的管理工作,要求对在制品的投入、出产、领用、发出、保管、周转做到有数、有据、有手续、有制度、有秩序。
有数就是在制品要计数;有据就是收发进出要有凭证;有手续就是收发进出要有核对、签署、登录手续;
有制度就是对在制品要建立一套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及时入账,经常对账等制度;有秩序就是要把在制品管得井井有条。
为了有效地进行在制品和半成品的管理,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健全在制品、半成品的收发领用制度。
在制品和半成品的收发领用,要有入库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计量、签署、登账等要严格地实行按计划限额收发在制品制度。
在制品和半成品的收发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库存的半成品经常新旧更迭,质量常新。
车间内部在制品的流转通过加工路线单等予以控制。
发放装配用的零部件要按配套明细表规定的要求发。
要建立在制品增减数字管理制度。
2、对在制品和半成品要正确地、及时地进行记账核对。
在工作地之间、工段之间、工段与车间内部仓库之间、车间之间、制造车间与中间半成品(毛坯库)之间,在制品、半成品的收发数量必须及时记账,及时结清账存,还要建立定期的对账制度,做到账实相符和账账相符。
而可以正确地掌握车间内部和车间之间在制品的流转情况。
妥善处理零部件的报废、代用、补发、回用是在制品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方面管理不好,常常会造成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在成批生产条件下,采用累计编号计算方法,这问题更为重要。
凡是零件报废或代用了,应当在账薄和图表中减掉或去掉。
凡是废品修复回用(或用于其它产品上),则应当加上。
这项管理工作看来似乎简单,实际十分琐碎,稍有疏忽遗漏,就会造成生产的中断和零件的积压浪费。
3、合理地存放和保管在制品、半成品,充分发挥库房的作用。
对在制品应进行分类管理,按其价值的大小,把那些从数量上来说所占比重比较小,但从资金占用量来说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制品,作为“A类零件”,给予重点管理;对那些无论从数量上或资金上说都占中等地位的在制品,可以作为“B类零件”,给予普通管理;其余那些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虽然比较大,但在资金上所占的比重却比较小的在制品,则作为“C类零件”,给予一般管理。
如此分类管理,对合理组织生产,控制生产资金,降低生产成本很有好处。
对“A类零件”应当尽量缩小批量,严格控制投入、出产的期和量。
在制品在车间工作地、仓库中存放时,要摆放整齐,存放文件要因件、因地制宜。
库存在制品一般要按照品种、规格分类分区存放。
为了避免在制品在存放保管中的丢失、损坏、变质、混号,应根据每种在制品的特性建立各种保管制度,例如印号(或挂牌)、刷油防锈、通风防潮、防止曝晒,有的要注意轻拿轻放等,对一些精密的零件,更要严格保管。
还应解决各种辅助装置和设施,例如库房建筑、料架、料柜、工位器具等。
管理分类
在制品管理工作中,仓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制品仓库往往是几个生产单位的联结点,各单位在生产上的联系多数要通过它。
所以库房被称为企业生产管理部门的眼睛。
仓库不仅要做好保管、存放、配套、发送等工作,而且要协助生产管理部门监督各生产单位执行作业(进度)计划,严格按照作业(进度)计划的规定发放和接收在制品,拒收或拒发计划外的在制品。
要重视中间仓库的管理,其方法有两种:
1)厂部统一设库管理。
这种方法便于厂部全面掌握在制品的情况,控制整个生产进程,防止各生产环节脱节。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生产产品复杂,生产不稳定,各生产环节衔接关系复杂的企业。
2)车间分散设库管理,按照不同在制品设库,归有关车间领导。
这种方法,可使车间与仓库紧密联系,便于车间管好生产,一般适用于封闭式生产的车间。
4、做好在制品和半成品的清点、盘存工作。
在制品和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流动变化,它的数量有增有减,为了确切地掌握它们的数量,除了要经常记账核对以外,还要做好清点、盘存工作。
根据清点、盘存的资料,对清点中超过定额的储备应当积极进行处理,尽量不浪费已消耗的劳动。
清点、盘存工作的范围、方法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全企业的清点、盘存工作可以定期(例如按季)进行。
车间内部的在制品的盘点工作应经常一些,例如一个月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