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参考模板)
路基及路面排水—泄水槽设计图
地基地表排水概述
地基地表排水概述排除地面水的各种设施应充分考虑多方面进入路基范围的水,包括因降雨、降雪以及从公路附近地区流向道路范围的水流,还包括路堑边坡排水和农田横跨道路的排水工程,并由此来确定排水设施的排水。
地表排水设施主要有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等。
一、地表排水设施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路基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的沟槽称为边沟。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边沟流水断面大小及深度应根据汇水面积大小来确定,断面形式由边沟出土的类别决定,土质边沟一般为梯形或三角形,石质边沟一般为矩形或梯形。
梯形边沟的内侧边坡坡度一般为1∶1~1∶1.5,外侧边坡坡度与路堑边坡坡度相同。
当边沟外设碎落台时,外侧边坡坡度与内侧边坡坡度相同。
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一般不小于0.4 m,干旱地区和分水点采用0.3 m,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边沟断面应稍大,其深度和底宽可采用0.8~1.0 m。
一般情况下,边沟不宜与其他沟渠合并使用。
为控制边沟中的水不致过多,一般每隔300~500 m(特殊情况200 m)设排水涵一道,用以及时将边沟水排至路基范围之外。
边坡的沟底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宜小于0.2%,以免水流阻滞淤塞边沟。
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对边坡进行加固;当纵坡超过6%时,水流速度大且冲刷严重,可采用跌水或急流槽的形式缓冲水流。
另外,在设置超高的平曲线区段内,由于挖方地段路基内侧标高的改变,可能形成边沟积水,危害路基,因此,应注意使平曲线段边沟沟底与曲线前后沟底平顺衔接。
2.排水沟设置排水沟的目的在于将水流从路基排至路基范围以外的低洼处或排水设施中。
在平原微丘区,当原有地面沟渠蜿蜒曲折,并且影响路基稳定时,可用排水沟来改善沟渠线路。
有时为了减少涵洞数量,也使用排水沟来合并沟渠。
排水沟一般为梯形断面,底宽不小于0.5 m;深度根据流量而定,但不宜小于0.5 m;边坡坡度视土质情况而异,一般可取1∶1~1∶1.5;排水沟应尽量做成直线,如必须转弯时,其半径不宜小于10~20 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大于500 m。
路面工程中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渗沟就是其中之一
路面工程中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渗沟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边坡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排水一直是在工程实际开始之前就需要考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水的存在会使道路出现翻浆、冻胀或者边坡滑塌,甚至已经形成膨胀土的现象,对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桩基包括暗沟(管)、渗沟、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等。
渗沟
渗沟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地下水。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如图5-20,图5-21,图5-22所示。
根据使用部位、结构形式,将渗沟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洞式渗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无砂混凝土渗沟。
填石渗沟,也称为盲沟,一般适用于地下水流量不大、渗沟不长的地段,填石渗沟较易淤塞。
洞式及管式渗沟,一般适用于水资源河湖流量较大、引水较长的地段,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筒渗沟。
边坡渗沟、支撑渗沟,主要用于疏干潮湿的土质路堑边坡坡体和引排边坡上局部出露的上层滞水或泉水,坡面采用干砌片石覆盖,以确保边坡干燥、稳定。
5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
1: m
H
b a)
1:n
1:1 H b b)
R1=5.6
R=0.3
0.3~0.5 R=0.3
c)
0.3~0.5
R=0.3 d)
R=0.3
H 1:n
e)
1:n 1:0.1
H b f)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示意图:a)、b)梯形;c)、d)流线形;e)三角形;f)矩形
挖方坡顶的截水沟
截水沟
边沟泄水流入涵前窨井剖面图(单级跌水) 挖方段截水沟:1-截水沟;2-土台;3-边沟
四、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
1.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做到正确合理 2.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与农田水利结合 3.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4.出口尽可能接至天然河沟,减少桥涵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中央分隔带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设超高的曲线段路面水可采用两种型式排出
排水性路面设计
縦断坡面の大きい箇所
跌水构造示意图:1-护墙;2-消力槛
急流槽
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山区排水
平曲线路段的边沟
坡面排水系统
地下排水设施 渗沟布置图例
接头连接
横向排水管排水
三、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 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基路面处于
坚实和稳定状态。
要求: 1.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 2 .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过长 3.排水设施应有较好的耐久性
公路排水的类型 1、 路界表面排水:排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水,包括由落在
路界范围内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能进入路界的公路毗邻地 带的地表水,以及由相交道路流入路界内的表面排水等。
2、 横向穿越路界排水:公路跨越溪沟、河流、渠道、洼地时, 将公路上游侧的地表水流穿过路基引排到公路下游侧。
路基排水设施
路基排水设施路基排水设施是为了保证路基不被水浸泡和冲刷,防止路基松软、下沉而修建的。
路基排水设施分为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两者要互相配合,形成排水网,使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泄畅通。
路堤的地面排水设施多采用纵向排水沟,它设在路堤天然护道外侧,以排除路堤范围内的地面水和截排从田野流向路堤的地面水。
护道设在边坡坡脚,宽度不小于2 m,以防护路堤本体。
就近取土填筑的路堤,取土坑在护道外开挖;在地面横坡坡度小于1∶10的平坦地段,取土坑宜在路堤两侧开挖。
当地面横坡坡度大于1∶10时,取土坑应设于迎水一侧,兼用于排除路堤地表水。
取土坑的大小取决于填筑路堤的用土量,底宽小于10 m的取土坑应设在倾向田野2%~4%的横坡上;当底宽大于10 m时,取土坑可设在两侧向中间倾斜的2%~4%的横坡上,取土坑的深度不应超过地下水位。
路堑的地面排水设施为设在路堑路肩外侧的侧沟,其底宽不小于0.4 m,深度取0.6 m。
岩土侧沟可挖成槽形,底宽和深度不小于0.4 m。
侧沟纵坡不应小于2%。
路堑开挖的土石方弃于堑顶,则成弃土堆,其内侧至堑顶边缘应有2~5 m 的隔离带。
位于堑顶上坡一侧的弃土推应连续填筑,形成挡水堤,外设天沟来引水。
位于堑顶下坡一侧的弃土堆应分段填筑,使地面水由段间排出。
当堑顶上坡方向一侧无弃土堆时,应设天沟,以截排从堑顶流向路堑的地面水。
天沟与堑顶边缘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 m,其横断面与侧沟相同。
截水沟设在边坡平台上及天沟外侧,以排除坡面水和周围的地面水。
当水沟纵坡很大时,可修建跌水或急流槽来减缓水流。
地下排水设施的作用是截流、疏干和降低地下水并把地下水排到路基以外。
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明沟和槽沟、边坡支撑渗沟、渗沟、渗水隧洞、排水平孔。
明沟和槽沟修建在地表面,兼排地表水和土(岩)层中上层滞水及埋藏很深的潜水。
明沟断面通常用浆砌片石筑成梯形,而槽沟断面采用浆砌片石修成矩形。
边坡支撑渗沟用于疏干边坡和排除自边坡渗出的上层滞水或泉水,并对边坡起支撑作用,它可以用片石做成拱形或树枝形,适用于边坡不陡于1∶1的土质路堑边坡。
地面地下排水
地面排水1{边沟}图1由于边沟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造成了水从侧旁渗入地基,因立即疏通边沟的水以免造成路面破坏。
图2边沟上面的黄土坡应该种植爬山植物,以免在雨水的冲刷下一些杂物坠入边沟造成堵塞或者在有高坡路段设置盖板,可以预防由于杂物的坠入造成堵塞和防止车辆掉入沟里。
图3该边坡应多种植爬山植物,以巩固边坡的稳定,并抢在第一时间及时清除边沟的杂物保持通畅。
1、作用: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2、设置要点: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者低路堤坡脚外侧,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设置不宜过长必要时可设置涵洞应设置最小纵坡保持水流通畅。
其形式可分为L形边沟、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边沟3、病害现象:堵塞、渗水。
2{跌水和急流槽}图1此图坡面较陡,所以跌水设计成阶梯形很合理有助也减慢水流的流速,如果沟里出现杂物应清除,以免掉入槽中造成堵塞,结构上护坡采用浆砌片石能更好的使跌水和急流槽稳固耐久。
图表 2图3 图2因考虑水流在直接流向边沟时防止冲刷,应在被冲刷的地方设置挡水墩。
如图三的设置。
图4在同一坡度跌水沟的沟边高度设置应相同,此图有少量的水已经流出跌水范围。
跌水的作用:降低流速和消减水的能量;急流槽的作用:在很短的距离内,水面落差很大的情况下进行排水。
2设置要点:跌水由于坡度大,水流速快,冲刷力强,所以结构必须稳固耐久,一般宜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并具有相应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急流槽平均坡度更陡所以基础必须稳固,端部及槽身每隔2—5m在槽底设耳墙埋入地面以下,可以防止滑动,槽身过长时预留伸缩缝,并设置防水材料。
3病害现象:易导致冲刷和淤积。
3{截水沟}图1为大坝的截水沟,拦截并排除了大坝外面雨水和地面径流,防止水渗进坝堤,如坝堤内部长时间的渗水造成慢性的结构破坏。
图2为挖方边坡截水沟,用以截引路基上方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排水负担。
第五章路基路面排水
2.暗沟的布置
(1)当路基范围内遇有个别泉眼,泉水外涌,路线不能绕 避时,为将泉水引至.填方坡脚以外或挖方边沟,加以排除, 可在泉眼与出口之间开挖沟槽,修建暗沟。
(2)市区街道污水管或雨水管,以及公路有中央分隔带时 弯道处的排水设计也可采用暗沟或暗管排除积水。
(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的通道,路线为凹形竖曲 线时,如通道路基下层有良好的渗水性土层,则可于凹形的最 低部位设置渗井,井口宽可取41.5cm,与一般雨水井同,上 盖铁蓖盖板,总宽与通道宽相等,使低洼处积水由渗井排走。
3. 渗井的构造
上部构造为集水结构,下部为排水结构。
上部构造: 渗水井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路基表面的流量,一般可采用直径为 0.7m的圆井,或0.6m x0.66m~1.0m x 1.0m的方井。渗水井的顶部四 周(进口部分除外)用粘土筑堤围护。顶上也可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
(三)渗井
1. (排水)渗井的功能
渗井的作用是将地面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
2. 渗井的布置和使用环境 (1)路线穿过雨量稀少地区的村落或集市,路线高度与原地 面相仿,因建筑物障碍不能贯通边沟,而距地面不深处有渗 透性土层,且地下水流向背离路基,地面水流量不大,此时 可以修筑渗水井将边沟水流分散到地面1.5m以下的透水层中, 使之不致影响路基稳定。
(3)暗沟造价一般高于明沟,同时,如果一旦淤塞,疏通 费事,甚至需开挖重建。因此,设计时必须与修建明沟方案 进行经济比较,择优选用。
(4)暗沟沟底纵坡建议不小于1%。如出口处为边沟, 暗沟底应高出边沟最高水位20cm以上,不允许出现倒灌 现象。
(5)采用暗管排水时,管底纵坡建议不小于0.5%,出 口条件同上。
路面工程中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仰斜式排水孔就是其中之一
路面工程中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仰斜式排水孔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路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排水一直是在工程实际开始之
前就之一考虑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
积水的存在会或使道路出现翻浆、冻胀或者边坡滑塌,甚至形成膨胀土的怪象,对道路的稳定性稳定性
和用到年限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路基如法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
疏通井等。
仰斜式排水孔
仰斜式排水孔、无砂混凝土河堤渗沟是排泄挖方路基边坡上地下
水的有效措施,当坡面上有集中地下水时,采用仰斜式排水孔排泄,
且成群布置,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当坡面上无集中地下水,但土质潮湿、含水量高,尤其是高液限土、红粘土、膨胀土边坡,在坡面中其设置
支承渗沟,能有效排泄坡体中的直上地下水。
从设计到施工,公路排水轻松搞定_39
仰斜式排水孔钻孔直径约一般为75~150毫米,仰角不小于6°,长度应伸至地下水富集或潜在滑动面。
孔内透水管直径一般为50~100毫米。
透水管应外包l~2层渗水土工布,防止泥土将渗水孔堵塞,管
体四周宜用透水土工布作为反滤层。
公路排水设计地下排水设施
地下排水设施6.3.1 应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埋藏深度、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并考虑与地表排水设施协调等,选用适宜的地下排水设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有地下水出露的挖方路基、斜坡路堤、路基填挖交替地段,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2 赋存有地下水的坡面,当坡体土质潮湿、无集中的地下水流但危及路基安全时,宜设置边坡渗沟或支撑渗沟。
3 当地下水埋藏深或为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渗水隧洞、渗井。
渗井宜用于地下含水层较多,但路基水量不大,且渗沟难以布置的地段。
4 路基基底范围有泉水外涌时,宜设置暗沟(管)将水引排至路堤坡脚外或路堑边沟内。
5 当坡面有集中地下水时,可设置仰斜式排水孔。
6.3.2 渗沟类型应根据使用部位、渗流量等确定,横断面尺寸应根据第9章所述方法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渗沟的渗水部分应采用洁净的透水性粒料充填,粒料中粒径小于2.36mm的细粒料含量不得大于5%,回填料外围应设置反滤层。
渗沟位于路基范围外时,透水性回填料顶部应覆盖厚度不小于0.15m的不透水填料。
2 管式渗沟的排水管管径不宜小于150mm,可选用带孔的PVC、PP、PE塑料管、软式透水管、无砂混凝土管或带孔的水泥混凝土管等材料。
3 填石渗沟、无砂混凝土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1%,管式渗沟、洞式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5%。
6.3.3 管式渗沟的排水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带孔的排水管,槽孔的内径宜为5~10mm,纵向间距宜为75mm,按4或6排对称地排列在圆管断面的下半截,如图6.3.3a)所示;带槽的排水管,槽口的宽度宜为3~5mm,按两排间隔165°对称地排列在圆管断面的下半截,如图6.3.3b)所示。
a)带孔排水管 b)带槽排水管图6.3.3 带槽孔排水管的圆孔和槽口布置示意图2 圆孔与槽孔布设应满足表6.3.3所列要求。
6.3.3 带槽孔排水管的槽孔布置尺寸要求6.3.4 在盛产石料地区,可采用洞式渗沟。
路基排水类型及施工
路基排水类型及施工地面排水设备有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解:地面排水设备包括以下六种 1.侧沟适用条件:路堑路肩边缘的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堑范围以内的地面水 2.排水沟适用条件:路堤护道的外侧,用以排除路堤范围内的地面水和截排水从田野方面流向路堤的地面水的地面排水设备 3.天沟适用条件:路堑顶缘以外,可设一道或几道,用以截排堑顶上方流向路堑的地面水 4.截水沟适用条件:路堑边坡平台上及排水沟、侧沟、天沟所在部位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以截排边坡平台以上的坡面水或所在地区的部分地面水 5.急流槽适用条件:地形陡峻地段的天沟、截水沟,沟两端的高差很大而水平距离很短时,可用跌水或急流槽连接。
地形较陡地段的排水沟,如所在地层易受冲刷,不宜采用较陡的纵坡时,也可设计成一段一段的缓坡段,而以不高的单级跌水连接,每级跌水的高度与长度之比大致等于地面坡度 6.矩形水槽。
适用条件:水沟所在地段土质不良或地质不良,水沟易于变形,以及受地形、地物或建筑限界的限制,不能设置占地较宽的梯形水沟时,排水沟、侧沟、天沟、截水沟均宜采用矩形水槽的形式二、地下排水设备有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解:地下排水设备包括以下五种: 1.明沟和排水槽适用条件:山坡上较平缓的斜坡地带或路基两侧。
在严寒地区,由于不易保温,故不宜使用。
2.渗水暗沟(简称渗沟)(1)边坡渗沟适用条件:坡度不陡于1:1的土质路堑边坡,也常用于加固潮湿的容易发生表土坍塌的土质路堤边坡(2)支撑渗坡:适用条件:可能滑动的不稳定土体或山坡,排除在滑动面或滑动带附近活动的地下水,疏干潮湿的土体。
常与抗滑挡墙配合使用作为整治滑坡的措施 3.截水渗沟和引水渗沟适用条件:截水沟用于拦截地下水,不使其流入病害区。
引水渗沟用于引排山坡、洼地或路基内的地下水,以疏干附近土体或降低地下水位 4.渗水隧洞适用条件:稳定地层之内,截排或引排埋藏较深的地下水,或与立式渗井(渗管)群配合使用,以排除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层中的地下水 5.水平钻孔适用条件:用于取代渗水隧洞 6.立式集水渗井和渗管适用条件:用来集引具有多层含水层的复杂地层中的地下水或潮湿土体中的重力水和毛细水绘制梯形断面排水沟横断面图(坡度1:1,底宽0.4m,高0.6m,壁厚0.3m),并计算每米断面挖方工程量和砌体工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
拦截,汇集,排除流向路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排水设施:暗沟,渗沟与渗井
一、暗沟
(一)作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
(二)条件:1)路基范围内的泉眼
2)市区污水管或雨水管
(三)构造:洞式,管式
盖板周围用碎(砾)石做成反滤层,颗粒直径自上而下,由外及里,逐渐增大。
(四)纵坡:i≮1%,出口为边沟高出最高水位20cm
二、渗沟
(一)作用:汇集流向路基地下水
(二)构造:由排水层(石缝,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所组成
封闭层:防止地面水的下渗(浆砌片石),土粒落入石料的空隙
反滤层:汇集水流,防止水层中的土粒堵塞排水层
大小均匀的砂石材料,分层填埋
(三)分类
1.填石渗沟(盲沟):流量不大,渗沟不长。
纵坡一般采用5%
2.管式渗沟:适用地下引水较长的地段。
纵坡一般不大于1%
3.洞式渗沟:流量较大,缺乏水管。
有条件采用较大纵坡。
塑料管渗沟:带孔聚乙烯管,土工布组成
土工布:聚丙烯纤维,有一定厚度,柔软,而且具有力学强度。
水分可通过土工布,土壤均被挡住。
三、渗井
(一)作用:
将地下水(或地表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
(二)使用条件:
(1)路线高度与原地面相仿,排水困难,距地面有渗透性土层
(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路线为凹形竖曲线(同雨水井)
(三)构造:
上部:井口(圆或方)集水结构
下部:填充由中心向四周由粗到细的砂砾石,排水排水结构
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
下层透水层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
井壁和填充料之间设反滤层。
渗井离堤脚不小于10米,井顶四周(进口除外)用粘土筑堤围护,井顶加筑混凝土盖。
缺:造价高,不轻易用
第四节路面排水设施构造与布置
主要包括:路面(路肩)表面、中央分隔带、路面内部、路基边坡坡面
一、路面表面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应遵循原则:
(1)路面横坡排路面雨水
(2)边坡横向漫流排除路面表面水(路堤较矮,边坡坡面不易受冲刷)
(3)路肩边缘设置拦水带(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易受冲刷),高出路肩12cm,顶宽8----10cm。
(4)拦水带过水断面的水面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高速,一级)或中心线(二级以下)
二、中央分隔带排水(高速,一级公路)
中央分隔带排水分三种类型:
(1)宽度小于3米且表面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
采用两侧外倾横坡,排向两侧行车道(同路面横坡)
超高段在分隔带上侧边缘设置缘石或泻水口,拦截和排除上半幅路面的表面水。
(2)宽度大于3米且表面未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
通过内倾的横向坡度,汇集在分隔带中央的低洼处,通过纵坡排到泻水口
分隔带内水流流速或流量大,或低凹汇水区,设置隔栅式泻水口通过排水管排出
(3)表面未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的中央分隔带(表面种植绿化)
设纵向排水管渗沟
三、路面内部排水
排除滞留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接缝,裂隙,空隙,路基,路肩渗入)
(一)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管,横向出水管,土工织物
纵向排水管:PVC或PE塑料管(带孔口或槽口),通常与基底底面齐平,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
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
(二)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
在面层下设置
透水性基层排水系统:纵向集水沟,排水管,横向出水管
排水基层由水泥或沥青处治不含或含少量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开级配碎石集料组成或未经结合料处治的开级集料组成。
(8---15cm)hmin=6;8cm
纵向集水沟:设在面层边缘外侧、路肩下或路肩边缘外侧。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