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3-5章习题答案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整理3&5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整理3&5

Chapter 33.1 Describe the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business. Barriers to entry that restrict supplyDemand control (switching cost refers to cost of switching from one product to a competing product)Economies of scaleProcess efficiency3.4 What is the value chain model? How is it related to the value chain? How does it help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The value chain model highlights specific activities in the business wher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can best be applied and where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most likely to have a strategic impact. This model identifies specific, critical-leverage points where a firm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st effectively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 position. These activiti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either primary activities or support activities. Once you have analyzed the various stages in the value chain at your business, you can come up with candidate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n, once you have a list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s, you can decide which to develop first. By making improvements in your own business, you can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attain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e, lowering costs, improving profit margins, and forging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If your competitors are making similar improvements, then at least you will not be at a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the worst of all cases!Chapter 55.2 What is a relational database? How does it organize and store information? The relational database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database today. Relational database organize data into two-dimensional tables with columns and rows. Each table contains data on an entity and its attributes.Each individual element of data about a supplier is stored as a separate field within the supplier table. The actual information about a single supplier that resides in a table is called a row. Rows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records, or, in very technical terms, as tuples. One supplier could supply more than one part, the table would need many extra rows for a single supplier to show all the parts that supplier provided. We would be maintaining a great deal of data about suppliers, an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on any individual part because you would not know whether this part is the first of fiftieth part in this supplier’s record.5.5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ogical and a physical view of data?T he logical view presents data as they would be perceived by end users or businessspecialists, whereas the physical view shows how data are actually organized and structured on physical storage media.(拓展)Logical data modeling is the exercise to document and def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ta elements. Typically, it involves(1)identifying entities (e.g., "customers", "orders") from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2)identifying how specific instances of each entity are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instances, the logical key (e.g., "customer_id", "order_number")(3)grouping together other attributes that describe the entity (e.g.,"customer_address", "ship_to_address")ANDwhich can also be unique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ntity's key(4)finally, documenting the business rul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ntities (e.g.,"a customer may place one or more orders", "each order must be placed by exactly one customer")Note that logical data modeling does not consider any physical representation of how the data will be stored and it doesn't attempt to anticipate or correct anyperformance issues that may arise during implementation.Tasks such as these occur during the physical data modeling phase. At this pointdecisions will have to be made about data storage (Oracle relational DB, VSAM files, JMS message stores, etc.). Considerations for how the data needs to be accessed, combined ("joined") an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ndeddeployment environment will be documented.Taking the purely logical entities, attributes and relationships, the physical modeler makes (and documents the reasons for!!!) altering the logical model. One-to-many relationships may be "denormalized" into the "one side" of the relationship, forminga repeating group (e.g., collapsing "a customer may have multiple phone numbers"into just a "customer" entity with attributes of "home_phone", "work_phone","mobile_phone", "fax_phone").Decisions about where to place the data (same database? different databases on different servers?) as well as partitioning, archival, purging plans have to be done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Oddly enough, logical data modeling is more of a science and physical modeling is more of an art in that two business analysts can discuss the logical model and resolve most differences of opinion logically (so to speak) by providing real-world examples that would negate a particular representation. Physical database design is not so precise, however. The modeler must know (or anticipate) a number of things about future uses of the data and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icular 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 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tc. Many assumptions go into the creation of a physical model. How well that model willeventually perform depends, in large part, in the quality of those assumptions.5.11 Describe the capabilities of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 联机分析处理OLAP supports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enabling users to view the same data in different ways using multiple dimensions. Each aspect of information—product, pricing, cost, region, or time period—represents a dimensions. So, a product manager could use a multi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tool to learn how many washers were sold in the East in June, how that computers with the previous June, and how it compares with the sales forecast. OLAP enables users to obtain online answers to ad hoc questions such as these in a fairly rapid amount of time, even when the data are stored in very large databases, such as sales figures for multiple years.。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范本模板】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范本模板】

第一章1、填空题(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作业信息系统包括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室自动系统三个方面构成。

(2)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和实施活动阶段四个方面。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2、选择题(1)近年来,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A).A、信息B、战略C、决策 D、数据库(2)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是信息处理中的(A)过程.A、信息收集B、信息存储 C、信息加工D、信息使用(3)关于信息和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信息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B、字符文字图形等符号都是信息C、信息加工后成为对人们有用的数据D、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4)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C)。

A、不真实的程度B、不可靠程度C、不确定程度D、不精确程度(5)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A)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6)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A)问题A、结构化问题B、半结构化问题C、非结构化问题 D、上述三种(7)决策的基础是(C)A、管理者B、客户 C、信息 D、规章制度(8)就企业数据加工过程而言,数据处理结果的服务对象是(C)A、一般需要B、特定需要C、管理需要D、决策需要(9)二次信息选择的关键问题是(D)A、目的性和正确性B、有效性和正确性C、有效性和目的性D、有效性、目的性和正确性(10)在管理信息的处理要求中,信息的生命中是(A)A、及时B、正确C、适用 D、经济(11)信息集中存储,存储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大大地增加了信息的(C)A、管理负荷B、一致性问题 C、传递负担D、工作强度(12)下列信息中属于战术层是(C)A、成本核算B、市场竞争信息C、各种定期报告D、国民经济形式(13)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B)A、操作便利B、符合用户需要C、技术先进 D、节约资金(14)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上看,你认为与信息系统最为贴切的词是(D)A、基础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系统科学第二章1、填空题(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通常将它们分为结构化、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CASE方法等几大类.(2)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与维护三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课后题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课后题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课后题答案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5.1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答:(1)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2)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那六个阶段,分别是:①初装阶段②蔓延阶段③控制阶段④集成阶段⑤数据管理阶段⑥成熟阶段5.2“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答:(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①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②缺点: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2)“自上而下”开发策略的①优点: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利于把握总体,便于优化。

②缺点:难度大,规模大,较难面面俱到,周期长,风险大。

5.3什么是企业流程重组?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而且涉及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企业流程重组是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

5.4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1-12章) 1答:(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课后题答案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处理先后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与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安装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计算的场合。

文件管理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统一方式组织,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

数据库系统阶段通过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组织,数据及其联系被统一考虑到数据库结构中,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适合大型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3.2线性表顺序结构和链表结构各有何优缺点?答:顺序存储结构物理地址与记录的逻辑顺序一致,为直接存取结构,可以根据初始地址和记录长度直接读取所需记录,但插入删除操作时,为了保持记录的有序,需要做大量的数据移动操作,适合记录比较稳定的情况。

链表结构插入删除记录不需要移动记录,但查找时需要从头一个个查起,适合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删除操作的情况。

3.3数据文件有哪些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数据文件有顺序文件。

索引文件等结构。

顺序文件查找方便,但在有新记录加入时,需要进行排序操作,在文件很大时,很费时间。

索引文件建立了记录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只需要对索引进行排序,但索引文件需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3.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操作和使用这些数据的人员组成。

3.5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答:关系模型是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采用二维表描述事物的属性,并通过二维表之间的关联,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关系模型的特点有:概念统一,实体和联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1-12章) 1系都以关系来表示;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有关系代数作为数学基础,操作简便。

3.7简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

答:计算机网络概念比较广泛,一般是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和无线通信等传输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和共享资源,一个计算机网络从概念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1 复习笔记一、数据处理1.含义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2.主要目的(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3.基本内容(1)数据收集根据系统自身的需求和用户的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2)数据转换为了使收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要设计各种代码来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实际数据。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4)数据的组织将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一批数据组织起来,按一定的存储表示方式配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5)数据的运算数据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6)数据存储;(7)数据检索;(8)数据输出。

4.需要考虑的问题(1)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应该采用的方式;(2)为了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取用应该采用的数据结构;(3)从已组织好的数据中检索数据应该采用的方法。

二、数据组织1.含义数据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管理中通常可以用数组、文件及数据库来组织数据。

2.数据结构(1)基本概念①含义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及结构上的运算或操作。

②分类a.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结构包括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则为非线性结构。

b.数据的物理结构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

存储方式一般有四种: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及敖列存储。

③映像对于给定的逻辑结构需要寻找一种恰当的与其对应的存储结构,以便在计算机中存储,通常把这种对应关系称为映像。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简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信息循环?3.简述信息的层次和信息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6.简述信息系统的定义。

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有什么特点?第2章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应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4.什么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5.什么是快速原型法?6.简述在系统分析阶段使用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7.试述本教材为什么选择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第3章1.试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试述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

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其主要目标和活动内容有哪些?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6.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察?简述其内容。

第4章1.简述需求分析中现行系统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的详细内容、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及其描述方法。

2.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3.简述分层数据流图的组成与基本符号以及绘制步骤。

4.简述数据词典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和编写数据词典的基本要求。

5.什么是基本加工?描述表达基本加工逻辑功能的结构化工具有那些?特点是什么?6.某银行发放贷款原则如下:(1)对于贷款未超过限额的客户,允许立即贷款;(2)对于贷款已超过限额的客户,若过去还款记录好且本次贷款额在2万元以下,可作出贷款安排,否则拒绝贷款。

请用结构化语言、决策表来描述该原则。

7.依据如下决策表,画出决策树。

信件收费决策表123456是否1000公里以内?Y Y N N N N是否挂号信?N Y N Y Y N重量(W)≥30公斤N N Y N Y N2 W√3W√2.5W√3.5W√2.5W+(W-30)×0.5√3.5W+(W-30)×0.5√8.下面是对银行取款活动的描述:储户携带存折前去银行,把存折和填好的取款单一并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检验。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4)第一章 (4)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4)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4)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5)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5)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6)1.6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 (7)1.7试述信息系统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7)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8)2.1你认为应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8)2.2从层次上划分,MIS可分为哪几类?从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又如何呢? (9)2.3简述应用环境对MIS开发的影响。

(9)2.4MIS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9)2.5为何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试按横向综合和纵向综合举出实例。

(10)2.6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11)2.7管理的不同层次所需信息各有什么特点? (12)2.8简述MRPⅡ的发展过程。

(12)2.9信息系统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两者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13)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3)3.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3)3.2线性表顺序结构和链表结构各有何优缺点? (14)3.3数据文件有哪些特点?各有何优缺点? (14)3.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4)3.5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 (15)3.7简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

(15)3.8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结构有何优点。

(15)3.9简述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组成。

(15)3.10试比较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差异。

(16)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 (17)4.1试表述以下一些概念:IP地址、域名、上载、下载、超文本、浏览器、搜索引擎。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现代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

本文将回答一些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课后习题,以便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第二章: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 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什么?信息系统是由人员、技术、过程和数据组成的一个整体,目的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来支持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决策。

2. 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是什么?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维和系统维护。

第三章:信息系统与组织战略1. 信息系统如何与组织战略相互关联?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和促进组织战略的实施,同时组织战略也会影响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发展。

2. 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策略。

3. 信息系统如何支持组织的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准确的和可靠的信息,帮助组织进行战略决策和快速反应市场变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章:数据与信息管理1. 什么是数据?数据是描述事物属性或特征的符号化形式。

2.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根据特定目的对数据进行加工和解释得到的结果。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管理和操作组织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访问、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第五章:网络与通信技术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并共享资源的系统。

2. 什么是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有限地理范围内连接计算机和设备的计算机网络。

3. 什么是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和设备。

第六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1. 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网络技术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包括在线购买、在线支付和在线服务等。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请阐述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一个实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一体化的系统。

3、从管理层次分类看,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目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4、什么是?结合实例说明它有哪些应用。

5、什么是电子商务?它和管理信息系统有何联系?6、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经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典型应用技术是什么?7、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简答题1、答:区别: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活动,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运用等,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而管理信息则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信息的一种。

联系: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因此管理信息时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管理重要的资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以及实施信息管理控制的依据。

2、略3、答: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任务的层次由高到低进行划分可分为战略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

战略层的目的是支持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全局性、方向性,或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问题的分析与决策。

战术层和作业层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提高工作效用和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为战术层提供资源配置、运作绩效等经营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计划落实的控制优化等功能,为作业层提供准确便捷的数据收集处理功能。

4、答: (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

其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既成价值、潜在价值和模型价值,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目前在银行、通信、商贸等大型服务企业中得到较为理想的应用。

5、答: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连网技术来改变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程,从而改变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切商务活动。

它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企业之间的合作及网上交易等三方面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第3章习题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第3章习题答案.docx

参考答案思考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i般应遵循哪些原则?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面向用户的原则和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

2.简述不同的系统开发策略。

答:不可行的系统开发策略有:组织机构法、数据库方法和想象系统法。

可行的开发策略有: 接受式开发策略、直线式开发策略、迭代式开发策略、实验式开发策略和规划式开发策略。

3.管理信息系统有哪几种开发方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答: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4种,即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和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

自行开发方式的优点是所需的开发费用较少,容易开发出适合本单位需要的系统,方便维护和扩展,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系统开发人员。

缺点是,由于不是专业开发队伍,容易受到各自业务工作的限制,系统整体优化不够,开发水平较低。

同时开发人员一般都是临时从所属各单位中抽调出來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精力难以保障, 这样就会造成系统开发时间过长。

委托开发方式的优点是所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髙。

缺点是费用高、系统维护与扩展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不利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

合作开发方式的优点是相比委托开发方式更节约资金,可以培养、增强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实施,同时由于有专业人员参与开发,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双方在合作中沟通容易出现问题。

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的优点是可以缩短开发时间,节省开发费用,技术水平比较髙, 系统可以得到很好的维护。

缺点是通用软件的专用性比较差,难以满足特殊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即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软件改善并编制必要的接口软件。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该方法具有什么优缺点?答:概扌舌的讲就是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各阶段,坚持口顶向下的原则,进行系统的结构化划分。

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调查开始,直至最底层业务,从系统的整体方案分析和设计出发,先优化整体的逻辑或物理结构,后优化局部的逻辑或物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第5章习题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第5章习题答案.docx

参考答案思考题1.什么叫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任务是什么?答:系统分析就是依据系统的思想,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在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的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在系统分析完成之后,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其主要任务是: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2.简述系统分析包含的主要过程及每一过程的主要内容。

答: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主要有:(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在系统分析阶段,则应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收集组织有关信息,分析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分析的目标。

(2)组织结构、管理功能与业务流程分析: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用图表和文字对现行系统进行描述;(3)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产生、流动、处理与存储的分析; (4)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在进一步明确新系统开发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系统的分析和优化,确定出新系统的逻辑功能结构;(5)编制系统分析报告:对详细调查结果和以上分析的结果采用图表进行描述,辅Z以适当的文字说明,就构成了系统分析报告。

3.详细调查有什么特点?它与初步调查的区别是什么?答:详细调查是要了解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系统的外部情况,是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及信息流程,其重点在于调查分析系统内部功能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存储及其组成等。

详细调查的细致程度比初步调查要高得多, 工作量也大,参加的人也多,而且要有一些熟悉现行系统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参加。

详细调查与初步调查的对比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目的为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为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供依据内容(1)原系统的概况(2)原系统的总体功能(3)原系统存在的问题(4)新系统的开发条件与约束条件(1)原系统的详细情况和具体结构(2)原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3)原系统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以及改进途径(4)原系统的信息流程、数据结构以及业务处理方法详细程度粗略详细工作量小大4.简述系统调查的内容及其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P22本章思考题:1、信息有哪些特性?(P3)答:信息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包括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等等。

(1) 真伪性。

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

(2) 层次性。

信息是分等级的。

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

(3) 可传输性。

信息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局域网络、互联网等媒介快速传输和扩展的特性。

(4) 可变换性。

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5) 共享性。

从共享的角度来讲,信息不同于其他资源,它不具有独占性。

2、信息流在企业中有什么作用?(P4)答:在企业中信息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2)信息流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并且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3、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12)答:信息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组成。

(1)系统输入:是一个获取原始数据的活动。

通过输入,系统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2)处理:部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

(3)输出部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

(4)反馈:是指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它将信息返回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

4、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与管理层次性的关系?(P15)答:5、说说你对系统方法的理解?(P12)答:系统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是一条行动的指南。

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系统方法,使用系统的方法做指导,就应该处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

相反的,人们如果违背系统方法,做事不从整体来看,过分注重局部是无法认识问题的,成语中所谓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就说的是这种行为。

6、如何理解MIS的战略作用与面临的挑战?(P20-P21)答:MIS的战略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什么区别?所谓的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

要表示数据,通常需要做三件事:数据名称、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和排列在一起时,它就变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是通过处理数据而产生的。

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的附加价值。

2.什么是系统?有哪些类型的系统?请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系统?系统是可以执行特定功能的互连和交互元素(组件)的有机集合。

概念系统是最摘要系统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原则上可行的系统。

一个真实的系统也可以称为物理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客观存在并能实际运行的系统3. 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视图?说出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的主要步骤?所谓系统化方法,就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系统性,以系统的形式来考察对象的方法。

所谓系统观,就是不关注单个要素的质量,而是把一个系统的所有环节和组成部分、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外部环境看成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的。

受限制的。

综合体追求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

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的主要步骤: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你想要实现的目标②列出资源和约束:替代技术或手段来匹配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③给出一个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④评估所选方案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4. 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可以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和控制机制以实现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元素或组件的集合。

5. 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管理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是管理者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预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计划、安排和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以及预测、控制、组织和管理等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03第三章参考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03第三章参考答案.docx

第三帝参考答案3.1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3.1.1 b 3.1.2 a 3.1.3 d 3.1.4 b 3.1.5 a 3.1.6d3.1.7a3」・8d3J.9a3・l・10d 3.1.11 bVFP数据库中的函数,EOFO用于测试表文件中的记录是否指向文件尾,而不是最后一条记录;BOF()用于测试表文件中的记录是否指向文件头,也不是第一条记录;RECNO ()是一个函数,它的功能是返回当祁表或指定表中的当而记录号;skip正数n忌向后跳n个记录或到文件结尾(当后面记录数没有n这么多时〉;skip负数n是向前跳n个记录或到文件首(当后面记录数没有n这么多时)。

3」」2dDELETE给指定的记录加上删除标记; PACK彻底删琛加有删除标记的记录3.1.13C 3.1.14C 3.1.15b 3.1.16b 3.1.17a 3.1.18b3」」9c 3.1.20 b 3.1.21 d 3.1.22 a 3.1.23 d 3.1.24 d3」.25 c(题目有-问题)3」.26 a3」.27 c3」.28 a3」.29b3.1.30 b 3.1.31 b 3.1.32 a 3.1.33 d 3.1.34 c 3.1.35c 3.1.36 a3」.37 a 3.1.38 d3」.39 d 3.1.40 c 3.1.41d 3.1.42 b 3.1.43 c 3.1.44 b 3.1.45 b3」.46 c 3.1.47d 3.1.48 a 3.1.49 d3」.50 a3」.51 a 3.1.52 c3」.53d 3.1.54 a3.1.55 b3.2填充题参考答案3.2.1固定值3.2.2对话3.2.3高,不高(低)3.2.4通信链路,通信协议3.2.5分频法3.2.6终端设备、调制解调器3.2.7记忆3.2.8主元,辅元3.2.9索引,数据区(与次序无关)3.2.10存取要求,存取路径3.2.11结构化查询语言吧QL3.2.12李中华3.2.13保护虚地址方式3.2.14地址译码(地址译码器)3.2.15短作业优先(短作业优先算法或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2.16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或数据库系统)3.2.17实现无损连接(无损连接或不丢失数据)3218结构3.2.19数据设计3.2.20解释程序3.2.21流量控制3.2.22进程控制块/PCB3.2.23杏询/检索3.2.24多值依赖3.2.25103.2.26SQL3.2.27ELAN3.2.28访问类型3.2.29应用网关3.2.30关系3.2.31逻辑3.2.32安全/安全策略/安全政策3.2.33应用层3.2.34时间复杂性3.2.35数据链路3.2.36记录3.2.37索引项3.2.38层次模型、网状模型3.2.39概念3.2.40模式到内模式/内模式到模式3.2.41超链接3.2.42自顶向下3.2.43数据存储/库储文件3.2.44元组3.2.45 R.A = S.A3.2.46逻辑结构3.2.47二维表/表格/表/关系3.2.48物理独立性/数据物理独立性3.2.49 SC.C#=C.C # /C.C # =SC.C #3.3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331数据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结合分散在远程的终端装置或其他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设备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C6.B7.B8.D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CD4.ABCD5. ABCD6.CD7.ABCD8.ABCD9.ABCD 10.ABC三、填空题1.抽象化,新系统的逻辑方案2. 总体结构, 树状结构图3.系统分析阶段4. 组织结构图5. 业务功能一览表6. 组织/业务分析7. 业务流程图8. 流动,处理9. 结构化语言,判定树10. 由外向里11. 数据流程图,基本要素12. 设计,用户13. 处理(加工)14. 数据项15. 文件,数据源四、名词解释题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是将新系统目标具体化为用户需求,再将用户需求转换为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逻辑模型是用户需求明确、详细的表示。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系统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是一种应用普遍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它往往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它使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如果某个子系统仍然复杂,将其进一步分解。

结构化分析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复杂性。

3.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相互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4.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 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是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进行的,它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系统分析员可通过业务流程图分析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并可直接拟出可以实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5. 用户需求:所谓用户需求,是指新系统必须满足的所有性能和限制,通常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以及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可使用的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第五章1.填空(1)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战略性支持)。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3)新系统建成后,需要对系统的开发与运用情况加以(测定验收)。

(4)竞争力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企业外部环境存在一系列的威胁和(机会)。

(5)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信息系统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中相当重要。

2.选择题(1)持续改良型的组织经营关键在于互相合作的(C)。

A 实际动机B 奋斗目标C 团队式结构D 上下游分工(2)要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组织发挥战略支持,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战略进行(B)。

A 设计B 规划C 鉴别D 定位(3)规范的业务流程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D)。

A 保证B关键 C 核心 D 基础3.名词解释(1)组织战略答:是指组织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2)控制答:控制是对偏离计划的具体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管理目标及为了达到目标而拟定计划得以实现。

(3)大量定制化答:大量定制化是指通过服务或产品的变化与创新以满足广大客户不断改变产品的需求;但重要的是,它同时也在逐步建立能提高效率的长期流程经验与知识。

4.简答题(1)系统开发中的问题答:1)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目标和战略不匹配,不能对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提供支持,甚至违背了组织的发展目标。

2)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管理的改善并无多大的效果,组织结构依然陈旧。

管理落后,企业主要业务流程效率与效益依然很低下。

3)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

4)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

系统开发及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混乱,使系统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

5)系统使用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有效发挥系统效率。

6)资源短缺,投入太小,但对系统的期望有过高。

(2)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答:1)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

(NEW)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Web开发的基本技术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项目管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 商务智能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 电子商务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电子健康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电子政务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 数据挖掘技术概论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介绍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1.1 复习笔记一、信息及其度量1.信息化(1)概念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

(2)影响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信息技术成为劳动工具,作为劳动对象的信息资源则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正在出现一种具有以知识、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构成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促使传统的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西财《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西财《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6.见书中82页。
7.见书中60-61页。
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mis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mis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mis在整个组织管理中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1.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MIS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MIS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MIS在整个组织管理中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它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方面:
(1)制定MIS发展战略规划,包括评价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分析目前MIS的功能,并根据其确定新建MIS的使命。
(2)确定组织的信息要求,制面的信息要求。
(3)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包括制定为实现开发计划而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及人员、数据、通讯、技术、服务、培训等计划。
3.战略目标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是由William King于1978年提出的一种确定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方法。这个方法把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看成一个“信息集合”,并认为它是由组织中的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影响战略的相关因素组成的。其中,其他影响战略的因素有发展趋势、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管理的复杂性、改革所面临的阻力、环境对组织目标的制约因素等。战略目标转移法的基本思想是识别组织的战略目标,并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
(2)定义企业过程,它为信息系统对企业的支持奠定长期的基础。
(3)定义数据类,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人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4)定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利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
5.见书中80-8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3 (IS/IT)略习题4(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答:约1000多年前有了算盘;1642年法国数学家莱斯•帕斯卡发明手转圆轮机械加法器;1833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了微分分析机;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John Mauchly和J.P.Eckert发明了电子真空管数字计算机。

所以,第一代是真空电子管计算机,从1951年到1958年;第二代是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从1959—1958;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64—1979;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从1979—2005;第五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导电路计算机,从21世纪初开始。

2、计算机是如何分类的?答:根据技术特征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主干计算机;根据应用分为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根据生产系列分为品牌机、兼容机等。

3、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的领域有哪些方面?结合企业说说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

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字处理、决策支持、数据库管理、绘图、通信、应用开发、工程、个人与家庭使用等。

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已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办公自动化到网络化管理,从CAD和CAM到MIS,可以说,企业发展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

4、简述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思想和结构特征。

答: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1947年领导的计算机研制小组提出存储程序和二进制:任何复杂的运算都可以分解一系列简单的操作步骤,这些简单操作应是计算机能直接实现的被称为“指令”的基本操作,如加法指令、减法指令等;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储。

5、计算机中有哪几种类型的数据?它们是如何表示的?答:(1)进位计数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基数、数符和位权值,特点是按基数来进位和借位,按位权值展开并相加,计算机内部运行是二进制、编程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输入输出为十进制;(2)数值型数据,计算机使用同样的数据长度,整数2或4字节、非整数4或8字节,数的最高位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小数点是隐含的,其位置固定的是定点数、可变的为浮点数;(3)字符型数据,ASCⅡ码是美国标准信息码,用7个二进制数据表示一个字符,共128种基本字符和功能符,并在7个数据位的最左边添上一个奇偶校验位(使偶校验系统中的全部字符码都具有偶数个1),扩充的ASCⅡ码为8个二进制数据,可表示256种字符和功能符;BCD码是为方便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而进行的编码;(4)汉字数据,1981年的国标码(汉字交换码)收入6763个汉字、687个外文字母,每个字符由一个2字节代码串组成,最高位恒为0;机内码则把最高位置1;输入码随不同输入法变化,通过键盘管理程序转换为机内码;字形码用于显示打印汉字,24×24占72字节,48×48占288字节;(5)音频、视频数据,通过声频、视频卡进行数模转换。

6、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表示为二进制和二十进制数:(1)125.24 ;(2)0.42 。

答:(125.24)10=(1111101.0011111)2 ,(125.24)10=(65.499999)20 ;(0.42)10=(0.011011)2 , (0.42)10=(0.89)20 。

7、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1)11000011;(2)1010101.01011。

答:(11000011)2=(303)8=(C3)16 ;(1010101.01011)2=(125.26)8=(55.58)16 。

8、将下列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和十进制数:(1)125.17;(2)C25D.3A。

答:(125.17)8=(1010101.001111)2=(85.2344)10 ;(C25D.3A)16=(1100001001011101.00111010)2=(49757.2266)10 。

9、解释下列术语:ASCII码;汉字机内码;汉字输入码;汉字字形码。

答: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字母与符号的编码。

它用7个二进制数据表示一个字符,共可以表示128种(扩充的ASCII码用8个二进制数据位表示一个字符,一共可表示256种)基本字符和功能符:大小写字母A、a、…、Z、z;数字0…9;可打印的符号<,=,?,!等;实现某个动作的控制符号NUL,ESC,CR,LF,BEL等。

在7个数据位的最左边添上一个奇偶校验位,使偶校验系统中的全部字符码都具有偶数个1,用于检测电气干扰或设备故障引起的传送错误。

汉字机内码是在国标码(汉字交换码)规定每个字符由一个2字节代码串组成,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恒为0,其余7位组成各种不同的码值基础上,将最高位置1来标识机内的某个码值是代表汉字的,这样才能在计算机内实现中、西文兼容。

汉字输入码是不同输入法进行的汉字编码,随不同输入法而改变,由键盘管理程序进行转换才能成为统一的、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汉字机内码。

汉字字形码是用于显示和打印的汉字编码,计算机所处理的汉字机内码每个汉字只有2字节,不能满足显示或打印精度要求,必须转换成24×24(72字节)或48×48(288字节)的汉字字形码。

10、在中、西文兼容的计算机中,计算机如何区别西文字符和汉字符?答:在计算机中,为了实现中、西文兼容,通常将汉字国标码的最高位置1来标识机内的某个码值是代表汉字。

11、用用图说明计算机如何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

答:P94 图6.3 指令执行过程12、请说明计算机指令系统与计算机功能的关系。

答: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不同类型指令的总和。

指令系统包包括的指令数目随计算机而异(一般几十到几百条),指令系统里的指令越多,计算机功能越强,实现指令操作的线路也就越复杂。

习题5(计算机硬件)1、简述运算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答: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用于完成算术、逻辑操作)、累加器(用于暂存操作数或运算结果)、状态寄存器(也称标志寄存器,存放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后产生的状态信息)和通用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与数据地址)组成。

2、根据控制器的结构简述控制器的功能。

答: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产生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主频越高则工作节拍越快,运行速度也越高。

运行步骤:从内存中取到的指令经总线送到CPU的指令寄存器内暂存;将指令传送到指令译码器分析指令;分析结果传递给微操作控制电路,由它向各功能部件发出操作控制命令;当各部件执行完毕,“反馈信息”使程序计数器地址加1或2并指向下一条指令地址。

3、结合当前市场状况,谈谈CPU的发展趋势。

答:(1)超大规模集成;(2)主频不断提高;(3)功能集成;(4)多处理器集成:辅助处理器(采用辅助微处理器执行多种功能)、对偶处理器(采用多CPU或主微处理器时行处理,在同一时刻执行多条指令)、并行处理设计(可以使用几个指令处理器,或成千上百个指令处理器,以网络形式组织在一起)、RISC 处理器(优化指令集计算机RISC是相对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ISC而言,减少程序执行时间,提高运行速度)、MMX多媒体处理器(将文本、图像、声音多媒体集于一体的高性能)。

4、简述存储器系统的分级结构及发展方向。

答:计算机存储系统分为一级存储器(ROM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启动程序、自检程序级磁盘引导程序,RAM存放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程序和数据)和二级存储设备(磁带是顺序存取介质,磁盘是随机存取介质,光盘有CD-ROM和EPD两种)。

一级存储器发展趋势是利用更小的微电子线路向高速大容量能力发展;二级存储设备则将利用磁和光介质,向海量存储能力发展。

5、有哪些输入/输出设备及二级存储设备?它们的基本用途是什么?答:输入/输出设备用二级存储设备通称为外围设备:磁带容量大、价格低,但顺序存取速度慢;磁盘容量大、价格低、直接存取速度快;光盘可存储海量信息,但CD-ROM只能读、EOD价格高;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事务处理终端);点触式设备,如鼠标、游戏杆等;计算机笔;视频输入/输出,如TV、录像机、摄像机等;打印机;声音识别;光和磁识别,如光扫描设备、OCR、磁性化墨水识别MICR、磁条技术等。

6、开发与使用外部设备的倾向是什么?答:高保真、高安全、高速度、高容量、微型化、低价格。

(计算机软件)1、用图描述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答:总体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当计算机在招待各类信息处理时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操作的程序);应用软件(那些综合用户信息处理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

图示于P105 图.12、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你期望未来的软件包应有哪些功能?答:(1)程序设计语言向对话式、自然语言方向发展;(2)向更容易使用的多目标应用软件包方向发展。

未来这两种趋势的结合,将产生采用自然语言、功能更强的、多用途的、专家辅助软件包。

3、结合企业状况,谈谈你作为用户终端最需要什么样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它们对你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答:系统软件分为系统管理程序(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包括操作系统、操作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管理器等)、系统支持程序(支持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包括系统应用程序、招待管理器、安全管理器等)和系统开发程序(用于开发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翻译器、程序设计环境、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包CASE等)三类。

应用程序分为通用程序(字处理、电子表、数据库管理、通信、绘图)和专业应用程序(会计-通用账务等、市场-销售分析等、制造-产品控制等、财务-投资预算等)。

4、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人-机交互接口?喜欢命令式、菜单命令式、菜单驱动式或图形窗口界面?请简单解释为什么?答: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实现人-机交流,现在的WINDOWS系统是最为流行的视窗界面,最新的版本已经非常友好和能够令人方便使用。

命令式是在黑屏上直接键入DOS命令来运行计算机的界面,做小程序编辑是非常快捷的,特别适合于单版机调试等工作;菜单命令式是多条命令罗列出来由用户选择执行的计算机运行界面,与命令式统称为命令驱动式界面;菜单驱动式是逐层展开菜单选择命令运行计算机的界面,广泛应用于硬件低级操作,速度快,对计算机安装调试人员非常有用;图形窗口式是以WINDOWS为代表的计算机操作界面,WinNT 适合于网络开发用户,WinXP适合于办公和家庭用户,还有各种视窗型专业应用程序和开发平台,界面都有十分友好,成为应用程序的发展方向。

5、简述语言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答:早期计算机不配置任何软件,用户只是少量的专家、学者,一般都是用户自已设计程序;50年代初期开发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后来又有了一些过程化高级语言,程序由对数据执行活动的过程组成;60年代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使数据与过程或活动结合起来与对象相联系,用户只要告诉对象它们自身要执行的活动,更加易于使用;现在已开始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语言,将会更加方便使用和功能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