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机床的传动
机床的传动系统
![机床的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7669e3452d380eb62946d36.png)
制造技术
3.纵向、横向进给传动链
制造技术
纵 向 进 给 链
制造技术
横 向 进 给 链
制造技术
纵、横向进给运动传动链表达式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
进给运动传动链ub
XIV→25/36×36/25→XV 28/35×35/28, 18/45×35/28, → 28/35×15/48, → 18/45×15/48, →XVII→
ub ,4 种传动比
制造技术
车螺纹进给运动传动链
→XVII→M5→XVIII(丝杠)→刀架
制造技术
进给运动传动链表达式
主轴箱 置换 齿轮
丝杠
尾座
光杠
进给箱
拖板箱
带传动
制造技术
传动路线:
电机 带传动 工件 变换齿轮 进给箱 换向齿轮 丝杆/光杆 拖板箱 主轴箱 主轴
制造技术
一.机床的传动系统 1.主运动传动链
制造技术
主 运 动 传 动 链
→Ⅱ→ { 39/41,22/58,30/50 }→Ⅲ→
制造技术
主 运 动 传 动 链
制造技术
主 运 动 传 动 链 表 达 式
制造技术
2. 进给运动传动链
制造技术
进给运动传动链
米、英制螺纹
(置换齿轮)
制造技术
进给运动传动链(uj)
XIII→{
26 28 32 36 19 20 33 36 , , , , , , , 28 28 28 28 14 14 21 21
}→XI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j,8 种传动比
车床主轴箱传动原理
![车床主轴箱传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f1af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a.png)
车床主轴箱传动原理
车床主轴箱传动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指利用不同齿轮的齿数比例来传递动力和转速的一种传动方式。
在车床主轴箱中,通常由一对或多对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来实现主轴的运转。
其中,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通过啮合传递动力给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从而使主轴获得相应的转速。
通过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满足不同工件加工的需求。
2. 皮带传动:皮带传动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带状弹性材料(皮带)将动力传递到主轴的一种传动方式。
在车床主轴箱中,通常由驱动轴上的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轴上的从动轮连接,当驱动轮转动时,皮带带动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主轴的转动。
相比于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具有传递平稳、噪音小、维护方便等优点。
总的来说,车床主轴箱的传动原理主要通过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来实现,这两种传动方式各有其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可以提高车床主轴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机床主传动设计
![机床主传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3547ca55270722182ef70b.png)
通用机床是为适应多种零件加工而设计制造的,主轴需 要变速。因此需确定它的变速范围,即最低与最高转速。
1).主轴最低(nmin)和最高转速(nmax)的确定
根据公式有:
nm in
1000 vm in
d m ax
nm ax
1000 vmax
2 、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须能供给和传递足够的功率和扭 矩,并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3、执行件(如主轴组件)须有足够的精度、刚度、抗振 性和小于许可限度的热变形和温升。
4 、噪声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5、 操纵要轻便灵活、迅速、安全可靠,并须便于调整和 维修。 6 、结构简单、润滑与密封良好,便于加工和装配,成本 低。
此表不仅可用于转速、双行程数和进给量数列,而且也可用于机床 尺寸和功率参数等数列。表中的数列应优先选用。
图 7 1
3、公比的选用 a.对于通用机床,为使转速损失不过大,机床结构又不过于
复杂,一般取Ф=1.26或1.41。
b.对于大批量生产用的专用机床,自动化机床公比应取小些, 这些机床的生产率高,转速损失的影响显著,一般取 Ф=1.12或1.26
dm in
nmax和nmin的比值是变速范围Rn:
Rn nm ax nm in
注意:dmax和dmin不是机床上可能加工的最大和最小直径, 而是经济加工的最大和最小直径 (即不是理论上的最大和 最小直径),通常可取dmax= KD ; dmin=Rd dmax
最大加工直径dmax =( 0.5-0.6)D 最小加工直径dmin=(0.2-0.25)dmax
例:
以Ø 400mm普通车床为例,计算其主轴的极限转速。 (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nmax:
机床的传动设计_计算转速
![机床的传动设计_计算转速](https://img.taocdn.com/s3/m/26cd280a90c69ec3d5bb7585.png)
19:36 28:37
n /( r/min )
1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1
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计算转速 无级变速系统设计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结构设计
2
第三节 计算转速
一、研究计算转速的意义
传动零件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所能承受的载荷大小。载荷取决于
19:36 28:37
n /( r/min )
17
第三节 计算转速
(3)各齿轮副的计算转速
各变速组内一般只计算组内最小,也是强度最薄弱的齿轮,故只 需确定最小齿轮的计算转速。 III轴和IV轴(第二扩大组)间最小齿轮为19,主轴IV获得30-190 共9级转速,主轴IV的计算转速为95,故齿轮19的计算转速为375。 II轴和III轴(第一扩大组)最小齿轮为18,III轴获得118-190共3
10
第三节 计算转速
中型机床及大型机床的 nj 为何较高
刀具:硬质合金 机床:高速发展 主电机功率:较大提高 切削转矩:受刀具、夹具、零件刚度限制,提高幅度不大 结论:较高转速才能达到机床的全部功率
11
第三节 计算转速 钻床的 nj 为何较低
钻床一般在低速下钻、攻大直径孔、螺纹 刀具:多刃 转矩较大,所需功率较大 钻头:大多为高速钢
4
第三节 计算转速
二、机床的功率转矩特性
2.主运动为旋转运动的机床 传动件传递的转矩与切削力、工件和刀具的半径有关。 ① 粗加工时采用大吃刀深度、大走刀量,即较大的切削力 矩,较低转速;精加工时则相反,转速高,切削力矩小; ② 当工件或刀具尺寸较小时,同样的切削面积,切削力矩
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
![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13b16c980eb6294dd886c46.png)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È ¢ ä Ð ª Î Ð Ô ³ × ä Ð ª Î ä Ï » ¶ ôÕ µ û ÷ É Ð ì ¾ Á ¦ Ó Ó Ã
Ê È ò Ü Ï Á ¼ ¶ Ë É ì ¤Ê ³ ¸ Ö ôá Ö Í ä Ç ö Ü Ö Ê á Ñ ¸ ¾ ² « Ö Ê Ü Ö á Ñ ¸ ¾ ² « Ö ³ ¤ Ö á Ï ò Ô × ¹ É õ ½ Ô È Ì ª ¶ ä Ð Î ¡ Ð ä Ð ª Î ó ´ ½ « ¶ È µ Í º « ² ¼ ª ã ¼ ã « ª Ï « ¼ ¼ ª ã Á à ¼ ² Ê ª³ ¤ º ² Ò à ª Ê ¶ Ì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内外圈相对移动-错位-消除径向和轴向间隙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防松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数控机床的典型主轴部件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第 一 节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三、主轴部件
第 一 节
数 控 机 床 的 主 运 动 结 构
1。概述
功用:夹持工件或刀具实现切削运动;
传递运动及切削加工所需要的动力。
组成:主轴、支承、传动零件、装夹刀具 或工件的附件及辅助零部件。
第五章 机械传动结构
这种配置形式同上面一样,但电机是性能更好交直流 主轴电机,其变速范围宽,最高转速可达8000 r/min, 且控制功能丰富,可满足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控制要求
3.2 机床的传动设计_扩大变速范围
![3.2 机床的传动设计_扩大变速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3a90740516fc700abb68fcb7.png)
第二节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 例:某多刀半自动车床,主传动采用双速电动机驱动,电动机型 号YDl60L-8/4,额定转速为730/1450r/min,功率为7/11kW;车床 主轴的转速级数为8,最低转速90r/min,最高转速1000r/min。
结构式为:8=22×21×24
20
z-1 =
1.26 18-1 = 1.2617 = 50;
3
第二节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一、扩大变速范围的意义
CA6140主轴转速10-1400r/min,R=140
XK5040-1主轴转速12-1500r/min,R=125 Z3040的总变速范围R=80
一般常用机床的变速范围都在 R=80以上。为了满足各种机床的 工艺需求,必须扩大主传动系统的变速范围。
故该钻床可采用混合公比传动。 (3)大公比格数为 (4)钻床的结构式为
'
x 20 16 4, x 8
'
16 21 4 22 24 28
按前缓后急的原则得
16 22 24 25 28
17
第二节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混合公比传动与单回曲机构相结合,能产生极大的变速范围。 如
24 3 2 2 6 2 9 2 12
结构式中,第三变速组为变形基本组,大公比格数为8,第四 变速组为单回曲机构。总变速范围为
R
24 1 8
23
8
6 . 35 203 1290
18
第二节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4、双速电动机的传动系统
双速电动机是动力源,必须为第一变速组(电源变速组),但 级比是 2 ,只能为变形基本组(混合公比)或第一扩大组。
第5章 机床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
![第5章 机床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6a3aa3c77da26925c5b0cf.png)
第五章机床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第一节机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技术参数的确定,一般采用统计类比法。
尺寸参数包括与工件主要尺寸有关的参数,与工、夹、量具标准化有关的参数,与机床结构有关的参数。
尺寸参数按其对机床结构、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又分为主参数、第二主参数和其他尺寸参数。
1.主参数主参数是代表机床规格大小的一种参数。
主参数对机床的性能、布局、传动和结构有显著的决定作用。
所以,确定尺寸参数时,首先确定主参数。
通用机床和专门化机床的主参数及其折算系数见JB1838—85《金屈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附表4常用机床组、系代号及主参数)。
通用机床的主参数,除极少数机床外(如拉床),一般均为尺寸参数。
2.第二主参数和其他尺寸参数第二主参数一般指主轴数、最大跨距、工作台工作面长度、最大加工工件长度、最大模数等。
第二主参数是直接反映机床加工范围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机床的轮膨尺寸、重量等影响很大,其重要程度,仅次于主参数。
主参数和第二主参数确定后,还要确定一些其他尺寸参数。
如卧式车床刀架上的最大工件回转直径、通过主轴孔的最大棒料直径、主轴孔前端锥度等与工件大小和刀具标准化有关的尺寸。
二、运动参数运动参数是指机床的执行机构(如主轴、刀架、工作台等)的运动速度。
机床常用的运动参数见表5—1。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串是确定运动参数的基本原则。
主运动参数的确定:主运动为回转运动时,主运动参数为主袖转速n。
1.极限转速调查和分析所设计的机床上可能进行的工序,从中选择要求最低、最高转速的典型工序,按照典型工序的切削速度和刀具〔或工件〕直径计算主抽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极限转速)n max和m min。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n max、m min——分别为最低、最高切削速度;d max、d min——分别为最小、最大计算直径。
上述d max和d min不是机床上可能加工的最小、最大直径,而是常用的经济加工最小、最大直径。
机床的传动系统
![机床的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29636e4f01dc281e43af000.png)
②内联系传动链
“联系两个执行件,以形成复合成形运动的 传动链”。它决定着加工表面的形状和精度, 两个末端件之间的相对速度或相对位移必须有 严格的比例关系。
因此,内联系传动链的传动比必须准 确,车削螺纹时,保证主轴和刀架之间的 严格运动关系的传动链就是内联系传动链。
运动源
是为执行件提供运动 和 动力的装置,如交 流异 步电动机、直流 或交流 调速电动机和 伺服电动 机等。
传动装置
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通过它将运动和动力从 动力源传至执行件,使执 行件获得运动速度和方向 的运动,并使有关执行件 之间保持某种确定的相对 运动关系。
机床的传动系统
2.传动链的概念
把动力源和执行件或执行件之间 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传动件,构成了 一个传动联系,称其为传动链。
传动链两端的元件称为首、末端 件,它可以是动力源或执行件。
机床的传动系统
2.传动链的概念
按传动链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外联系传动链
“联系动力源和机床执行件的传动 链”。它使执行件获得一定的速度和运 动方向,其传动比的变化,只影响生产 率或表面粗糙度,不影响加工表面的形 状和精度。
机床的传动系统
2.传动链的概念
五种基本传动副
传动链中通常包括两类传动机构
1.定比传动机构
2. 换置机构 根据加工要求可变换传动
比和传动方向的传动机构。
①带传动: 平稳、吸振,通常用在高速级传动。 ②齿轮传动: 传动比准确,传递动力大,但有噪音。 ③蜗杆传动: 传动平稳,无噪音。多用于大速比、交叉轴传动
《机械加工方法与通用设备》
机床的传动系统
扬州市职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试叙述机床主轴的常见传动方式
![试叙述机床主轴的常见传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5d050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6.png)
试叙述机床主轴的常见传动方式
机床主轴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它的传动方式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和精度。
常见的机床主轴传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主轴传动方式,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皮带传动中,通过皮带将电机或发动机的转速转换为主轴所需的转速。
由于皮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减少振动和噪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床上。
二、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一种高效、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主轴传动方式。
在齿轮传动中,通过齿轮将电机或发动机的转速转换为主轴所需的转速。
由于齿轮具有高精度和高承载能力,因此可以满足高精度加工和大功率切削加工等要求。
三、液压驱动
液压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切削加工和重载切削加工等场合的主轴
传动方式。
在液压驱动中,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转换为主轴所需的转矩和转速。
由于液压驱动具有高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床上。
四、电动主轴
电动主轴是一种新型的主轴传动方式,它具有高速、高精度、低噪音等优点。
在电动主轴中,通过电机直接驱动主轴实现加工过程。
由于电动主轴具有无级变速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加工、精密加工和复杂曲面加工等领域。
总之,不同的机床需要选择不同的主轴传动方式来满足其加工要求。
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精度、可靠性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机床传动原理图
![机床传动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9420c90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b.png)
⑴主运动传动链A.传动路线运动由电动机(7.5W,1450r/min)经V带轮传动副φ130mm/φ230mm传至主轴箱中的轴Ⅰ.在轴Ⅰ上装有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M1,使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当压紧离合器M1左部的摩擦片时,轴Ⅰ的运动经齿轮副56/38或51/43传给轴Ⅱ,使Ⅱ获得2种转速.压紧右部摩擦片时,经齿轮50(齿数),轴Ⅶ的空套齿轮34传给轴Ⅱ上的固定齿轮30.这时轴Ⅰ至Ⅱ间多经一个中间齿轮34,故轴Ⅱ的转向与经M1左部传动时相反.轴Ⅱ的反转转速只有1种.当离合器处于中间位置时,左,右摩擦片都没有被压紧.轴Ⅰ的运动不能传至轴Ⅱ,主轴停转.轴Ⅱ的运动可通过轴Ⅱ,Ⅲ间三对齿轮种的任一对传至轴Ⅲ,故轴Ⅲ正转共6种转速.运动由轴Ⅲ传往主轴有2条路线:a.高速传动路线主轴上的滑移齿轮50向左移,使之与轴Ⅲ上右端的齿轮63啮合,运动由轴Ⅲ经齿轮副63/50直接传给主轴,得到450--1400r/min的6级高转速.b.低速传动路线主轴上的滑移齿轮50移至右端,使其与主轴上的齿式离合器M2啮合.轴Ⅲ的运动经齿轮副20/80或50/50传给轴Ⅳ,又经齿轮副20/80或51/50传给轴Ⅴ,再经齿轮副26/58和齿式离合器M2传至主轴,使主轴获得10--500r/min的低速转.B.主轴转速级数和转速主轴的各级转速可按下列运动平衡式计算:n主=n点*(D/D')*(1-ε)*(ZⅠ-Ⅱ/Z'Ⅰ-Ⅱ)*(ZⅡ-Ⅲ/Z'Ⅱ-Ⅲ)*(ZⅢ-Ⅳ/Z'Ⅲ-Ⅳ)*....⑵进给运动传动链A.车削螺纹传动路线车削螺纹时传动链的运动平衡式为:l(主轴)*u*L丝=L工式中:u-----从主轴倒丝杆之间的总传动比L丝---机床丝杆的导程,CA6140型车床的L丝=12mmL工---被加工螺纹的导程(mm)a.车削米制螺纹车削米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为:L=l(主轴)*(58/58)*(33/33)*(63/100)*(100/75)*(25/36)*u基*(25/36)*(36/25)*u倍*12mm 化简得:L=7u基*u倍通过扩大导程传动路线可将正常螺纹导程扩大4倍或16倍.CA6140型车床车削大导程米制螺纹时,最大螺纹导程为192m m.b.车削英制螺纹Lα=1/αin=25.4/α-----------①车削英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为:Lα=l(主轴)*(58/58)*(33/33)*(63/100)*(100/75)*(1/u基)*(36/25)*u倍*12将①代入α=(7/4)*u基/u倍扣/in变换u基和u倍的值,就可得到各种标准的英制螺纹.c.车削模数螺纹模数螺纹主要用在米制蜗杆中,用模数m表示螺距的大小,螺距与模数的关系为: P m=πm mm所以模数螺纹的导程为:L m=kπm mm k---螺纹的头数模数螺纹的运动平衡式为:L m=l(主轴)*(58/58)*(33/33)*(64/100)*(100/97)*(25/36)*u基*(25/36)*(36/25)*u倍*12化简: m=(7/4k)u基u倍只要变换u基和u倍,就可以车削各种不同模数的螺纹d.车削径节螺纹径节螺纹主要用于英制蜗杆,其螺距大小以径节DP表示.径节代表齿轮或蜗轮折算到每英寸分度圆直径上的齿数,故英制蜗杆的轴向齿距为:L DP=π/DPin=(25.4kπ/DP)mm径节螺纹运动的平衡式为:L DP=l(主轴)*(58/58)*(33/33)*(63/100)*(100/97)*(1/u基)*(36/25)*u倍*12化简: DP=7k(u基/u倍)变换u基和u倍可得常用的24种螺纹径节.e.车削非标准螺纹和精密螺纹所谓非标准螺纹是指利用上述传动路线无法得到的螺纹.其平衡式为:L工=l(主轴)*(58/58)*(33/33)*u挂*12 mm挂轮的换置公式为:u挂=(a/b)*(c/d)=L工/12B.纵向和横向进给传动链为了减少丝杆的磨损和便于操纵,机动进给是由光杆竟溜板箱传动的.a.纵向进给传动链CA6140型车床纵向机动进给量有64种.当运动由主轴经正常导程的米制螺纹传动路线时,可获得正常进给两。
QD-JD 3.5 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QD-JD 3.5 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be7c623af45b307e8719797.png)
(1)设Z=2,传动比i1、i2;且i1>i2,则级比 φ=i1 /i2=RF; 要使主轴转速连续,功率无缺口的条件是 φ≤RDP(即RF ≤RDP),这与要求主轴恒功率区 变速范围Rnp尽量大相矛盾,否则主轴转速 不连续,功率有缺口。 如图2所示
图2
图3
由图2看出,采用一个Z=2的变速组(即Ⅱ 轴为主轴),只有级比φ≤ RDP时主轴恒功率 区转速连续,但主轴Rnp很小,不能满足机 床要求。 若再增加一个Z=2的传动组,(如图2Ⅱ— Ⅲ轴),主轴(Ⅲ轴)Rnp扩大范围很宽,但要 经常换档且操纵机构复杂,主轴转速不连 续,功率有缺口,因此不可取。
7). 设计主传动系统图
设计主传动系统较为简 单,采用一级齿轮(或带轮) 定比传动和三联滑移齿轮 变速组实现分级变速机构 较为理想,主轴恒功率区 范围较宽,功率无缺口, 转速连续,若设计得较为 理想的微小功率缺口,主 轴的变速范围还可增大, 能满足机床要求。
4a 图4
4b
举例
已知某中型数控车床,主轴变速范 围Rn=100,nmax=2500r/min,nmin= 25 r/min,最大切削功率10 kW,在最 低转速工作时功率3.01 kW。试确定电 机的额定功率及电机实用的最低转速。 主传动机械总效率系数η=0.9。
P106例3-3 主传动转速图和功率特性图
4000
1500
3550 n 1880 1400 900 710 450
355 180 112 56 28
60
10
14
p/kw 28
连续调速段
14-180、56-710 恒转矩调速段 28-355、112-1400 恒转矩调速 180-450、710-1800、355-900、 1400-3550 恒功率调速 出现转速的重合
新编机床的传动设计专业知识
![新编机床的传动设计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47fc9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6.png)
2024年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分析及总结范本____年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年代,各种新技术和创新正在不断涌现。
有机废气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____年有机废气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____年,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燃烧氧化、催化氧化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废气处理场景中展示出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以下是各技术手段的简要介绍:1. 物理吸附:利用吸附剂对废气中有机气体进行吸附,然后用热空气或蒸汽进行脱附。
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对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2. 化学吸附:利用化学吸附剂与废气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是一个难点。
3. 燃烧氧化:将有机废气进行高温燃烧,将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但其高能耗和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
4. 催化氧化:利用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催化有机废气的氧化反应,实现高效低能耗的废气处理。
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仍然需要改进。
二、____年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在____年,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将继续向高效、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 聚焦低浓度废气治理:随着各行业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需求将越来越多。
因此,研究开发低浓度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2. 引入先进的催化剂:催化氧化是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催化剂的创新。
新型催化剂将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寿命。
3. 结合新能源技术:将有机废气治理与新能源技术结合起来,例如利用废气中的有机物产生能源,以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会为有机废气治理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2.5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2.5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bdbf0c65ce05087732137a.png)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外联系传动链 内联系传动链
联系动力源和执行件,使执行件得 到预定速度的运动,并传递一定的 动力。此外,外联系传动链还包括 变速机构和换向机构等。外联系传 动链的变化只影响生产率或表面粗 糙度,不影响发生线的性质。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外联系传动链 联系复合成形之间的各运动分量,所联
➢ 传动原理图
车削外圆柱面时传动原理图的几种设计方案
再 见!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 传动原理图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 机床的传动链
机床的基本使命就是:牢固地装夹工件和刀 具,并把二者组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提供一定 的运动和足够的动力;使二者作表面成形运动, 并通过切削过程形成所要求的加工表面。
为了得到所需要的运动,机床需要通过一 系列的传动件把安装刀具和工件的执行件和动 力源,或者把执行件和执行件连接起来,构成 一个传动联系。构成这样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 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系的执行件之间的相对速度(及相对位 移量)有严格的要求,即有严格的传动 比要求,以确保运动轨迹正括各种传动机构,如带传动、定比齿轮 副、齿轮齿条副、丝杠螺母副、蜗轮蜗杆副、滑移齿 轮变速机构、离合器变速机构、交换齿轮或挂轮架以 及各种电的、液压的和机械的无级变速机构、数控机 床的数控系统等。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 传动原理图
为便于研究机床的传动联系,常用一些简明的 符号把机床的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表示出来,这就 是传动原理图。传动原理图常用的一些符号,其中 表示执行件的符号因未统一规定,一般多采用较直 观的示意图表示。
绘制机床传动原理图常用的一些示意符号
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
3.1 机床的传动设计_分级变速主传动
![3.1 机床的传动设计_分级变速主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c571e6e1102de2bd96058857.png)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转速图
1.转速图 是表示主轴各转速的传递路线和转速值,各传动轴 的转速数列及转速大小,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的线图。包括: 转速点 用小圆点表示主轴 和各传动轴的转速值(对数值)。 转速线 是间距相等的水平线。 相邻转速线间距为 lg 。 传动轴线 距离相等的铅垂线。 从左到右按传动顺序排列。 传动线 两转速点之间的连线。 一个主转速点引出的传动线数目, 代表该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b、c…表示。传动副数用 P 表示,变速范围用 r 表示。
1)级比 指变速组中两相邻的 转速或两相邻的传动比之比。 级
比为公比幂的形式。如:φ3 。
2)级比指数 是指级比的幂 指数,用x 表示。 如: φ3 中的幂指数3,即x=3。
16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一变速组 a(轴Ⅰ-Ⅱ之间) Pa=3;传动比分别是
4
知 识 温 故
主传动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1. 满足机床的使用要求。首先应满足机床的运动特性,如机床主 轴有足够的变速范围和转速级数;传动系统设计合理,人机关 系良好,安全可靠; 2. 满足机床传递动力的要求。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应能提供和传 递足够的功率和扭矩,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3. 满足机床的工作性能要求。零部件应有足够的刚度、精度、抗 振性能,热变形特性稳定; 4. 满足经济性要求。传动链尽可能简短,零部件数目要少,成本 低;
13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例:一中型车床,主轴转速级数 Z=12,公比φ=1.41,
主轴转速 n = 31.5 ~ 1400 r/min,如图示。
12 级转速的传动系统图
12 级转速图
14
第一节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的传动系统图
![机床的传动系统图](https://img.taocdn.com/s3/m/e3bda045bed5b9f3f90f1ce9.png)
1、传动路线
CA6140型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
二、传动原理图
为了简明地表示出机床加工过程各个运动的传动联系, 常用一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表示出来,这就 是传动原理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机床的运动计算
机床运动的调整计算通常有两种情况: (1)根据传动系统图的有关数据,确定某些执行元件的运动 速度或位移量。 (2)根据执行元件所需要的运动速度、位移量或有关执行件 之间所需要保持的运动关系,确定相应传动链中换置机构的 传动比,以便进行必要的调整。
机床运动计算按每一传动链分别进行,一般步骤是: (1)确定传动链的两末端件,如电动机—主轴,主轴—刀架 (2)根据传动链两末端件的运动关系,确定计算位移。如当 电动机转速为n时,主轴每转1转,刀架位移量。 (3)根据计算位移,以及相应传动链中各个顺序排列的传动 副传动比,列出运动平衡方程。 (4)根据运动平衡式,计算出执行件的运动速度或位移量, 或者整理出置换机构的换置公式,然后按加工条件确定挂轮 变速机构所需的配换齿轮齿数,或确定对其它变速机构的调 整要求。
第一章 机床的基础知识
第五节 机床的传动系统图
一、机床传动系统图及其用途
用来表示机床各传动链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综合简图,称 为机床传动系统图。
在机床传动系统图中,各种传动元件用简单的规定符号 表示,并按运动传递次序依次排列。它是分析机床内部传动 规律,了解机床工作原理的重要工具。
一、主运动传动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b66811d0d233d4b14e69b9.png)
综上所述,转速图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 动路线;
2、得到这些转速所需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60:30 36:36 42:42 30:42 24:48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要的变速组数目及每个
250
变速组中的传动副数目; 3、各个传动比的数值;
注意:转速图上竖直线间距均 匀并不表示各轴中心距相等, 只是为了使图面美观清晰。
ⅡⅢⅣ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45 3 2.1.1 .1转速图概念
(2) 各级转速的指代(主轴转速线、转速点)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轴Ⅱ-Ⅲ间 的变速组b
Ⅳ
1440 r/min
有 两 个 传 动 副 ( Pb = 2 ) , 其传动比依此为:
ib1=22/62=1/2.82=1/ 3,
36:36 42:42 30:42
24:48
1000
710
500
22:62 355
250
降速,向右下方倾斜三格
180
125
ib2=42/42=1=1/ 0,
90
等速,连线水平。
63
45
31.5
返回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轴Ⅲ-Ⅳ间 的变速组c有两 个传动副(Pc=2),其 传动比依此为:
ic1=18/72=1/4= 1/ 4,
转速图包括一点三线:转速点,转速线,传动轴 线,传动线。
机床的传动系统解析
![机床的传动系统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d0dab1581b6bd97f19eaf6.png)
✓加工精度:0.01mm
1.CA6140型卧式车床
1-主轴箱;2-刀架;3-尾座;4-床身;5、9-床角;10-进给箱;11-挂轮变速机构;
2.CA6140型车床传动系统
✓主运动传动链: 24级正转、12级反转
o 末端件:电动机—主轴 o 计算位移:电机旋转n0转----主轴旋转n转 o 传动路线: o 传动路线表达式 o 运动平衡式
(1)传动原理图
机
为了便于研究机床的传动原理, 用一些简明的符号把
床 动力源、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表示出来的示意图。
的 传
并不表达实际传动机构的种类和数量。
动
系
统
与
传
动
原
理
传动原理图常用符号
2. 机床的传动原理
例1:车削螺纹
机 床 的 传 动 系 统 与 传 动 原 理
车圆柱螺纹的传动原理图
1)工件旋转 主电机——工件(主轴) 传动路线: 电动机—1—2—uv —3—4—主轴 外联系传动链,使用了带传动及 摩擦离合器
58
26
V
80 20
58
正常螺纹导程
50
IV
50 80
III
20
扩大螺纹导程
机床的传动系统分析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图可 以分解为主运动传动链和进给运动传动 链。进给运动传动链又可分解为纵向、 横向、螺纹进给传动链,还有刀架快速 移动传动链。
CA6140传动系统图
➢主运动传动链:可使主轴获得24级正转 转速(10~1400 r/min)及12级反转转 速(14~1580 r/min)
传动装置
统 与
定比传动 换置机构 机构
可转换传动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机床传动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①分析表面成形方法及所需成形运动,了解需要哪些辅助 运动,确定实现各运动的运动源和执行件;
②确定机床需有哪些传动链及其传动联系情况; ③根据传动系统逐一分析各传动链。 P11图1-8
分析传动链的方法:
• ①首先找到传动链的首未两端件; • ②从一个端件向另一端件,依次查明该传动链的传动
• 根据换置机构的传动比确定配换齿轮齿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因 子分解法和查表法。
• 显然,如果传动比的数值是有理数,且换算成分数后其分子分母可分解 成数值不大的几个因子时,通常可用因子分解法选取合适的配换齿轮 齿数。此时配换齿轮的实际传动比与换置公式所要求的传动比相等. 即没有传动比误差。
• 如果传动比的数值是无理数,一般采用查表法按传动比的近似值选取 配换齿轮齿数,从而产生传动比误差。传动比误差对于外联系传动链 并不十分重要,但对于内联系传动链,由于会影响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精 度,因此,换置机构传动比的计算和调整都必须保持一定精确度,使误 差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例1.根据图1-9计算万能升降台铣床工作台纵向进给速度。
⑴传动件两端件: 进给电动机-工作台
⑵计算位移: 1410r/min——Vf纵(mm/min)
⑶运动平衡式:
Vf纵=1410×26/44×24/64 uⅦ—Ⅷ uⅧ—ⅨuⅨ— Ⅹ28/35×18/33×33/37×18/16×18/18×6
uv-3-4-主轴,
uv
卧式车床的传动原理图
车削圆柱面的传动原理图
工作任务六
机床的传动系统与运动计算
一、机床的传动系统
机床的传动系统是由实现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的 各传动链组成。机床的传动系统常采用传动系统图来 体现,它是用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4460-84 机械制 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规定的一些简单符号来表示机 床传动元件,表现机床全部运动传动关系的示意图。 在这种图中标明了齿轮和蜗轮的齿数、蜗杆头数、丝 杠导程、带轮直径、电动机功率和转速等。各传动元 件按照运行传递的先后顺序,以展开图的形式画在能
任务五 机床的传动原理
一、机床的传动原理
机床必须具备三个基本部分:
执 行 件
执行机床运动 的部件
运 动 源
为执行件提供运 动和动力的装置
传动装置
传递运动和动 力的装置
主轴、刀架、工作台
交流异步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步进 电机
机械、液压、 电气、气压
皮带
丝杠螺母
⑴执行件的作用:
• 传动比误差可按绝对值或相对值计算:
例题:按图所示传动系统,试计算:
⑴轴A的转速(r/min); ⑵轴A转1转时,轴B转过的转数;
⑶轴B转1转时,螺母C移动的距离。
7. 传动系统如图所示,如要求工作台移动(单位为mm)时, c a 主轴转1转、试导出换置机构( · )的换置公式。 b d
课后作业
/18 ×6=23.5r/min
例2.根据右图所示的螺纹进给传动链,确定挂轮变速机 构的换置公式。
⑴传动链两端件: 主轴-刀架 ⑵计算位移: 主轴1转——刀架移动Lmm(工件螺纹导程) ⑶运动平衡式:
⑷换置公式:
例如:L=9mm 则
即配换齿轮的齿数为: a=45, b=30, c=60, d=80。
反映主要部件相互位置的机床外形轮廓中。
由实现机床加工过程中全部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的各传动
链组成一台机床的传动系统。
进给运动 传动链
主运动传 动链
传动链
分度运动 传动链
范成运动 传动链
机床传动系统图:表示实现机床全部运动的传动示意图,
其实质是将机床传动原理图中传动机构具体化,并用简单
的规定符号表示,且表明齿轮和蜗轮的齿数、蜗杆的头数、 丝杆导程、带轮直径、电动机功率和转速等而形成的。
内联系传动链中不能有传动比不确
定或瞬时传动比变化的传动机构,
注意
如带传动、链传动和摩擦传动等。
①内传动链要求执行件→执行件有严格的传动 比关系。传动比的变化会影响发生线的性质;
②调整内联系传动链的换置机构时,其传动比 必须有足够的精度。
③外联系传动链是整个复合运动与外部运动源,决定成形
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对加工表面的形状没有直接影响。
ⅩⅥ-M7-ⅩⅦ -工作台 -Ⅹ-Ⅺ-Ⅻ-ⅩⅣ-M6-ⅩⅤ-床鞍-
-M5-ⅩⅢ-ⅩⅧ-升降台
• 3.快速空行程传动链:图1-9
二、机床的运动计算
内容: 1.计算某些执行件的运动速度或位移量; 2.计算相应传动链中换置机构的传动比。 步骤:
1.确定传动链的两端件;
2.确定传动链中两端件的计算位移; 计算位移:指在同 一时间间隔内两端件的位移量。 3.列写出传动链的运动平衡式; 4.根据运动平衡式,进行有关内容的计算。
2.复合运动:
靠一外联系传动链保证其速度和方向,靠一条或几条内联
系传动链保证其轨迹。即保证其内各运动单元之间严格的 运动联系。见图1-8b.c
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 内部两个单元运动,或者说联 系实现复合运动内部两个单元 运动的执行件的传动链。
车圆柱螺纹
为实现一个复合运动,必 须有一条外联系传动链和一条 或几条内联系传动链。
装夹刀具和工件,直接带动它们完成一定形式的运动, 保证运动轨迹的准确性----旋转运动的正圆度和直线运动 的直线度。
⑵运动源的作用
提供动力和运动。 ⑶传动装置 传动动力和运动。
机床的传动装置
几个基本概念
传 动 链
使运动源和执行件以及两个有关的 执行件保持运动联系的一系列顺序 排列的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联系运动源和执行件的传动链,称 为外联系传动链 联系两个执行件间的传动链,称为 内联系传动链 其传动比和传动方向固定不变,如定 比齿轮副、蜗杆蜗轮副、丝杠螺母副 等
路线以及变速、换向、接通和断开的工作原理。
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传动系统:
• 1.主运动传动链:图1-9
电动机(1450r/min)—Ⅰ—Ⅱ ⑶ Ⅲ ⑶ Ⅳ ⑵ Ⅴ(主轴) 3×3×2=18级
2.进给运动传动链:图1-9
3×3×2=18级(三个方向) Ⅷ
电动机(1410r/min)-Ⅵ-Ⅶ ⑶Ⅷ ⑶ Ⅸ-M2- --M3
传动原理图
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具体的传动链.
传动原理图符号
卧式车床传动原理图
车圆柱螺纹:
①内联系传动链: 主轴-4-5-
u f -6-7-刀架; u
(工件旋转和车刀直线运动组成
的复合运动), f 改变工件和 车刀之间的运动速度。
②外联系传动链: 电动机-1-2(为内联系传动链提供运动) 改变复合运动的速度。
外联系传动链 内联系传动链
定比传动机构
换置机构
可根据加工要求变换传动比和传动 方向、如滑移齿轮变速机构、挂轮 变换机构、离合器换向机构等。
副 丝杠螺母副
传动链
滑移齿轮变速机构
换置机构
挂轮变换机构 离合器换向机构
滚珠丝杠螺母副
传动原理:保证运动的轨迹、速度和方向。
⑷计算进给速度:
υ
f纵max
=1410×26/44 ×24/64 × 36/18 × 24/34 ×
40/40×28/35×18/33×33/37×18/16×18/18
×6=1180mm/min
υ
f
纵
mi
=
1410×26/44×24/64×18/36×18/40×
13/45×18/40×40/40×28/35×18/33×33/37×18/16×18
1.简单运动: 靠运动副保证其轨迹,靠一外联系传动链保证其速度和方向。见图1-8a
联系运动源和执行件, 使执行件获得一定速度 和方向运动的传动链称 为外联系传动链
铣平面
机床上的多少简单 运动,就有多少条 外联系传动链。
它们可以有各自独立的 运动源,也可以几条运 动链共用一个运动源。
注意: 1)调整换置机构时其传动比也必须有足够的精度。 2)外传动链不要求运动源→执行件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传动 比的变化只影响生产率或表面粗糙度,不影响发生线的性质。
• 教材P19习题与思考题 • 第五、六、七、八题
5.按图1-13所示传动系统作下列各题: ⑴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⑵分析主轴的转速级数;⑶计算主轴的最高最低转速
(1)图(a)传动路线表达式:
(1)图(b)传动路线表达式:
• 8.试说明何谓外联系传动链?何谓内联系传动链?其本质 区别是什么?对这两种传动链有何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