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高考物理理综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d0d6c45915f804d2a16c139.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110,0.2==U V I AB.110,0.05==U V I AC.==,0.2U I AD.==U I,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2011高考理综全国卷1物理部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高考理综全国卷1物理部分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8f75ee45c3b3567ec8bde.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1I 和2I ,且12I I >;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 .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O .3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910v ,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 。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510A 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410W 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610 j18.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21/n E E n =,其中n=2,3…。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9fbaa3b0717fd5360cdc61.png)
【答案及解析】BD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设最终箱子与小物块的速度为 1,
mM 2 1 1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m+M)v1,则动能损失△ Ek= mv2- (m+M)v12,解得△ Ek= v ,B 2 2 2(m+M) 对;依题意:小物块与箱壁碰撞 N 次后回到箱子的正中央,相对箱子运动的路程为 S=0.5L+(N-1)L +0.5L=NL,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即为系统瞬时的动能:△ Ek=Q=NμmgL,D 对。 2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波长为 1.2m,振幅为 A。当坐标为 x=0 处质元的位移为- 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 x=0.4m 处质元的位移为 3 A 且向 y 轴 2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答案及解析】AD 本题考查热热力学第一、 第二定律, 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力学定律的概念掌握和理解。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即气体吸收 热量在引起了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转化为功,A 对;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故气 体体积增大时,由于温度变化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减少,B 错;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改变,气 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对外做功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增加,C 错;同理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热传 递情况未知,故气体内能有可能减少,D 对。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 I1 和 I2, d 且 I1>I2;a、b、c、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a、b、 c 与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 a b c I1 I2 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 点 B 、b 点 C、c 点 D、d 点 【答案及解析】C 本题考查安培定则,主要考查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矢量的叠加 原理。根据安培定则可知 I1 和 I2 电流分别在 a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 ac 连线向上和向下,由于 I1>I2, 且 I1 电流与 a 点的距离比 I2 电流与 a 点距离要小,故 B1a>B2a,则 a 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为零,A 错;两 电流在 b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均垂直 ac 连线向下,故 B 错;I1 和 I2 电流分别在 c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 ac 连线向下和向上,且 I1 电流与 c 点的距离比 I2 电流与 c 点距离要大,故 B1c 与 B2c 有可能等大反向,C 对;两电流在 d 处产生的场的方向一定成某一夹角,且夹角一定不为 180° ,D 错。 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 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 代表四条不同 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a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b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c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d 【答案及解析】B 本题考查折射定律与光的色散,要求考生能熟练记忆各种单色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 的大小关系。由光路图显然可看出 a 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 a 光的折射率最大,选项中应该以“红橙黄绿 蓝靛紫”反过来的顺序进行排列,B 对。 17、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 40~80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 1.0× 109V,云地间距 离约为 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 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 60μs。假定闪电前云 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 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l× 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l× 106V/m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890d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8.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0分。
分。
14.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解析: A 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 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 +=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1I 和2I ,且12I I ;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与两导线共面;b b 点在两导线之间,点在两导线之间,b 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 点B.b 点C.c 点D.d 点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1I 和2I 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 点有可能,选C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D.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 17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2~~O.3s O.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物理(新课标卷)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物理(新课标卷)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0f21773c1ec5da50e27023.png)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项正确。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2011年安徽理综-物理批注版
![2011年安徽理综-物理批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e26872b0717fd5360cdcf5.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Ⅰ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θ增大到(F +mg )sinθ,C 错误。
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 =A +Bλ2+Cλ4,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93ffd61eb91a37f0115c89.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答案:D解析:A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
15. 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i和I 2,且11 I 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 . a点B. b点C. c点D. d点答案:C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I1和I2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点有可能,选C.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太阳光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答案:B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n dn c n b n a 频率为:f d f c f b f a ,选 B.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 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阳,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91. 0X10 V ,云地间距离约为I 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阳。
2011安徽高考理综
![2011安徽高考理综](https://img.taocdn.com/s3/m/73988b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b.png)
2011安徽高考理综1. 理综科目介绍理综科目是高中生在高考中必须参加的科目之一。
安徽高考理综科目分为物理和化学两个部分,考察学生在这两个学科的基础上的综合能力。
2. 2011安徽高考理综考试概述2011年的安徽高考理综科目总分为100分,物理占50分,化学占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物理部分占据前60分钟,化学部分占据后60分钟。
3. 物理部分考题分析2011年的物理部分考题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其中一道典型考题的详细解析:3.1 题目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的高度为h0自由下落至地面的实验中,若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保持不变B. 物体下落过程中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增加C. 物体下落过程中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减小D. 物体下落过程中只有势能减小,动能和机械能不变3.2 解析根据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至地面的实验,可以得知下落过程中只有势能减小,动能和机械能都不变。
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4. 化学部分考题分析2011年的化学部分考题主要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其中一道典型考题的详细解析:4.1 题目题目:下列有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酸是单质B. 酸是4种物质中的一种C. 酸是化合物D. 酸是气体4.2 解析根据酸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可以得知酸是一类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气体或者是4种物质中的一种。
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5. 学科知识技巧在备考2011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时,以下是一些学科知识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成绩:•多做习题:通过做多种类型的习题,可以熟悉题目的考点和解题方法。
•理解概念: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复习归纳:对于每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归纳可以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
6. 总结通过对2011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的概述和考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物理和化学两个部分的考题都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复习和准备至关重要。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部分)-新课标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部分)-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eaa75dbda38376baf1faee7.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55b267375a417866f8ffa.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解析版(全国卷新课标版)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A .B .C .D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 .U =110V ,I =0.2AB .U =110V ,I =0.05AC .U =1102V ,I =0.2AD .U =1102V ,I =0.22A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西东 I西东 I西东 I西东IAV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A .只将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B .只将电流I 增加至原来的2倍C .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 .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 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2011-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582dcf58f5f61fb73666be.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N 14 O 16 Mn 55 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胰岛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岛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2011年安徽卷理综物理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2011年安徽卷理综物理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ac31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1.png)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物理本试卷共11题,共11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2.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 所用的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4.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a)所示,曲线上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
2011年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
![2011年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60bc1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下落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平方关系C. 成反比D. 无关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B. 海市蜃楼C. 镜子中的像D. 彩虹A. 将电阻长度减半B. 将电阻宽度减半C. 将电阻长度加倍D.将电阻宽度加倍4.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A. 磁通量不变B. 磁通量变化C. 导体运动D. 导体与磁场垂直5. 根据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与体积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成平方关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各处都是相同的。
()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 动能和势能之和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中是守恒的。
()4. 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其电感抗越大。
()5. 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恒定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______比。
2. 一个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其电阻值为______Ω。
3.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是______。
4.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电阻R的关系为______。
5.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v可由公式______计算。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请举例说明。
3. 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 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5. 请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的加速度。
2. 有一电阻值为30Ω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0.2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紧急刹车后,以2m/s²的加速度匀减速至静止,求刹车距离。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https://img.taocdn.com/s3/m/91efeccd9ec3d5bbfd0a74f0.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 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 ∆+- 17.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2011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293f61c850ad02de8041b6.png)
,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对有效值定义 的理解,掌握好有效值的定义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7.(6分)(2011•安徽)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 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
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 应电动势.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有效电流要根据有效电流的定义来计算,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列 出方程,可以求得有效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 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有 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则有(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B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 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 动的距离,最终打在B板上,所以A错误. B、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A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 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右运 动的距离,最终打在A板上,所以B正确. C、若
A.
B.
C.
D.
【考点】示波管及其使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示波管的YY′偏转电压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偏转 电极通常接入锯齿形电压,即扫描电压,当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周期相 同时,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稳定图象. 【解答】解:由于电极XX′加的是扫描电压,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 是信号电压,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周期相同,所以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 形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要清楚示波管的工作原理,要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 正交分解思想进行思考. 6.(6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 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 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安徽高考物理理综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1分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 内质网和核粮体(D) 溶酶体和核糖体【答案】A;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C) 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 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答案】B;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与t1相比,t2时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B) 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C) 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 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答案】C;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可能直接()(A) 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 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 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 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 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答案】A;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岛屿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该岛屿上发生的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答案】B;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 ) 3 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 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 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答案】C;【解析】N和O两种原子属于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应该是极性键,A错误;因为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所以该分子不可能是平面型结构,而是三角锥形,B错误;由该分子的化学式N4 O6 可知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是+3价,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C 正确;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52g/mol,因此15.2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0.1×10×6.02×1023 =6.02×1023 ,因此D也不正确。
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B) c(H+)=1.0×10-13 mol·L-1溶液中:CH3COO-、K+、SO42-、Br-(C) Na2S溶液中:SO 42-、K+、Cl-、Cu2+(D) 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答案】B;9、电镀废液中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 bCrO4):(aq)+2Pb2+(aq)+HO(l) 2PbCrO4(s)+2H+(aq)Δ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增大pH相当于减小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增加铅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Fe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Fe3+,但过量的铁会继续和Fe3+反应,将其还原成Fe2+,即溶液中不存在Fe3+,所以滴入KSCN溶液不可能显红色,A不正确;AgI的溶度积常数小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所以Agl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可能产生AgCl沉淀,B不正确;Al箔插入稀HNO3中,首先硝酸会和Al箔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然后再和单质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生成NO气体单质铝表面的氧化膜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所以C也不正确;氨水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当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时会显蓝色,因此只有选项D正确。
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 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 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 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D) 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12、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Ag + Cl--e-===AgCl(B) 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答案】B;13、室温下,将1.000mol·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 b点:c(NH4+)+c(NH3·H2O)=c(Cl-)(C) c点:c(Cl-)= c(NH4+)(D) 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答案】C;【解析】氨水属于弱碱,因此在1.000mol·L-1氨水中OH-的浓度不会是1.000mol·L-1而是要小于1.000mol·L-1,由水得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H+浓度应大于1.0×10-14mol/L,A不正确;由图像可知b点溶液显碱性,说明此时氨水有剩余,即溶液是由氨水和氯化铵组成的,因此有c(NH4+)+c(NH3·H2O)>c(Cl-),B不正确;由图像可知c点溶液显中性,由电荷守衡可知c(H+)+c(NH4+)=c(OH-)+c(Cl-),所以c(NH4+)=c(Cl-),C正确;由图像可知d点后溶液中主要物质是NH4Cl,而NH4Cl要水解吸热,所以温度会略有降低,D也不正确。
1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答案】A;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 MERGEFORMAT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 MERGEFORMAT ,其中A、B、C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 屏上c处是紫光(B) 屏上d处是红光(C) 屏上b处是紫光(D) 屏上a处是红光【答案】D;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B) (C) (D)【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变化到的时间为,所以加速度,A正确。
17、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
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
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A) (B) (C) (D)【答案】C;18、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
如果在点击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A) (B) (C) (D)【答案】B;19、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答案】D;【解析】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有T/4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则有,所以。
D正确。
20、&x 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
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
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 (B)(C) (D)【答案】B;二、填空题,共 3 题,每题2分1、MnO2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 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