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陶泥的世界》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陶瓷艺术有更深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陶瓷的历史、种类、制作过程以及创作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陶瓷有一定的接触,但对陶瓷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认识不足。

本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陶瓷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的基本制作工艺,掌握一定的陶艺技巧,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陶艺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瓷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陶瓷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陶艺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陶瓷作品。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陶瓷作品、陶泥、制作工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陶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陶瓷的制作过程,包括陶泥的选择、揉捏、成型、干燥、烧制等步骤。

同时,展示制作工具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如揉捏、刻画、涂抹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陶瓷作品,教师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讨论交流制作心得,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 陶泥的世界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制作陶泥作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陶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捏、揉、拍、刻等手法制作陶泥作品。

教学内容将包括制作陶泥的基本流程,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授学生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使作品具有个性和艺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陶泥、陶艺工具、示范作品等。

学具包括陶泥、陶艺工具、纸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陶泥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陶泥的世界。

2. 理论讲解: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陶泥的基本流程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示范教学:示范如何通过捏、揉、拍、刻等手法制作陶泥作品。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1. 课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 陶泥的世界2. 教学目标: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内容: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的制作技巧,创意设计。

4. 教学重点与难点:陶泥的制作技巧,创意设计。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陶泥作品,要求作品具有个性和艺术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陶泥的制作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陶泥的制作技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创意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创意设计的补充和说明1. 创意设计的意义创意设计是学生在掌握基本陶泥制作技巧后,将个人想法和情感融入作品的过程。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 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的质地、颜色、可塑性等。

2. 陶泥的制作方法:捏、揉、拍、刻等。

3. 陶泥作品的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4. 陶泥艺术的欣赏:介绍陶泥艺术的历史、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及作品创作。

2. 教学难点:陶泥作品的创作,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创作出有特色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制作工具、陶泥、教材、PPT等。

2. 学具:陶泥、陶泥制作工具、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陶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教学目标: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制作方法,创作出有特色的陶泥作品。

3. 教学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及作品创作。

4. 教学难点:陶泥作品的创作。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

2. 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个有特色的陶泥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作品丰富多样。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陶泥的世界》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第11课,本课以陶泥为创作媒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悠久的陶瓷文化,通过陶泥的捏塑、雕刻等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陶泥作品。

教学内容包括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以及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掌握简单的陶泥造型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1. 陶泥的捏塑技巧: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陶泥的捏塑、雕刻等基本技巧,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陶泥作品。

2. 陶瓷艺术的理解: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陶瓷艺术作品图片、陶泥制作视频等。

2. 学具:陶泥、雕刻刀、擀面杖、水、抹布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陶瓷的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

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示范陶泥的捏塑、雕刻等技巧,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泥作品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和传统工艺的传承。

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教学内容: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

3. 教学目标:掌握陶泥的制作技巧,理解陶瓷艺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教学难点:陶泥的捏塑技巧,陶瓷艺术的理解。

作业设计1. 创作一件陶泥作品,要求形态各异,富有创意。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是一节以“设计应用”为主,以“造型表现”为辅的美术课,这节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泥塑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陶的历史和相关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评价方式和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立体塑造能力,对彩泥的使用和塑造方法也比较熟悉,本课的教学活动以“欣赏、研究、创作”为目标,看看、猜猜、做做、说说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

从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起到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运用技巧,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泥塑技法(揉、搓、捏、压)制作出生活日用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了解祖国的陶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陶泥制作中的基本技法并能应用。

【教学难点】泥条的塑形和器物的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紫砂泥、泥工刀、滚子、垫板、展板、PPT等。

学生:紫砂泥2块、泥工刀、滚子、垫板、抹布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导入新课:同学们,陶泥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件陶艺作品。

1.彩陶这是一件彩陶盆,上面的纹饰是什么?看得出来吗?对,人们手拉手欢聚一起,载歌载舞,所以我们给这个彩陶盆取名叫舞蹈纹彩陶盆。

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底小口大)。

2.黑陶这种黑色的陶艺叫黑陶,看看,它什么吸引了你?(黑陶有“黑如漆、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

黑的发亮,薄如蛋壳,却又硬如陶瓷,是不是很神奇?)黑陶是在烧制的时候采用了渗碳工艺,这种工艺曾经失传了四千多年,经过几代学者61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9年破译成功了。

黑陶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巅峰之作”。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陶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增进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对美术和工艺的热爱。

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介绍陶泥的种类、颜色、质地等。

2. 陶泥的制作方法:讲解陶泥的塑形、干燥、烧制等基本过程。

3. 陶泥的艺术创作: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陶泥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用陶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教学难点:陶泥的塑形技巧和烧制过程,以及如何创作出有艺术感的陶泥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样品、陶泥制作工具、烧制设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陶泥、陶泥工具、纸张、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陶泥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陶泥有深入的了解。

3. 演示:现场演示陶泥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陶泥的制作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陶泥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陶泥作品,要求有创意和艺术感。

2. 写一篇关于陶泥的作文,内容包括陶泥的特性、制作过程和自己的创作体验。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陶泥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他们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陶泥艺术作品,如古代陶器、现代陶艺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上册 陶泥的世界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陶泥的世界》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陶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探索。

但同时,他们对于陶泥制作这类实践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陶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新意识,塑造出独特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陶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陶泥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陶泥材料和制作工具。

2.准备相关图片和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评价标准,以便于课堂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陶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陶泥制作的过程和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关注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制作质量。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制作出独特的陶泥作品。

教师可提供一些创意建议,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力。

6.小结(5分钟)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陶泥的世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陶泥的世界教案

陶泥的世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以陶艺制作活动为题材,进行“陶泥的世界”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根据陶瓷制作的基本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本课以制作小壁饰为教学内容,通过制作陶泥板,巧妙的利用与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联想进行凸凹、镂空雕刻并成形于规范的方形壁饰或经简易变形设计的图案安排进行穿孔之后而得作业效果。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陶艺制作的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标:运用圆形壁饰、大小适宜,穿编结实的方法掌握并能进行初步尝试和练习制作过程,通过加工改造实现。

(3)情感目标:感受泥塑作品的立体美和情趣美。

体验泥塑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一种或多种自己喜欢的并较熟悉的、易于掌握的陶艺制作基本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装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一件自制的较实用的成品——挂盘。

(2)一些各种材质、不同大小、色彩艳丽的范品、彩图(用于欣赏)。

(3)具有半成品特性的挂饰范品(如圆饼形、长方形的平面装饰件)。

(4)简易示范挂饰一件。

(5)不同色彩、干湿适中便于进行深加工塑造的各色练泥(作为学具由师生均分的量)。

(6)图片资料及有关资料等。

2.学生准备:(1)收集各种材质的挂饰;(2)收集有关挂饰的资料;(3)准备制作工具;(4)了解一些陶艺制作的简单方法;(5)就如何制作“壁饰”想出各自巧妙的方案。

五、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生们非常喜爱上美术课,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非常高涨,绘画的作品更是形象逼真,画面充满稚趣,结合上学期学习的有关彩陶知识提出今天的制作主题陶泥的世界。

揭示课题。

2.发展阶段:请同学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并阅读图书,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用简单的彩泥浮雕方法制作小挂饰。

教师巡回指导。

3.深入阶段:交流汇报各自的学习情况,并对创作上出现的难点进行集体演示操作并强调说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在观看美术作品中同学们共同找出创意方法及创造表现材料并了解美术作品的多种风格特点,体会美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的质地、颜色、吸水性等。

2. 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揉、捏、擀、切、刻画等。

3. 陶泥作品的制作步骤:构思、设计、制作、修饰、烧制等。

4. 陶泥艺术的欣赏:分析优秀陶泥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制作工具、陶泥、课件、实物展示台等。

2. 学具:陶泥、陶泥制作工具、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对陶泥产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演示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教学目标: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3. 教学内容: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陶泥作品的制作步骤、陶泥艺术的欣赏。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课所学,独立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陶泥的世界》。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历史、风格特点以及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历史、风格特点,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陶瓷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泥条盘筑的技巧:如何将泥条均匀地盘筑在底部,使作品结构稳定。

2. 陶艺作品的造型设计: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陶艺作品中,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陶瓷作品图片、陶泥制作视频。

2. 学具:陶泥、泥工刀、湿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介绍我国陶瓷艺术的历史、风格特点,让学生了解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欣赏与分析:欣赏陶瓷作品,分析其造型、色彩、纹饰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技法讲解与示范:讲解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5.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陶瓷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11课陶泥的世界一、陶瓷艺术的历史二、陶瓷艺术的风格特点三、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泥条盘筑的方法五、陶艺作品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我国陶瓷艺术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造型的基础技巧,如捏、塑、拉、切等,并能创作出简单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会通过陶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陶艺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增强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陶泥的特性:介绍陶泥的质地、颜色和干燥、烧制后的变化。

2. 陶泥造型技巧:学习捏、塑、拉、切等基本手法,以及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

3. 陶泥作品创作: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形状开始,逐步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陶泥的基本造型技巧,并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同时注意作品的比例和细节处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泥制作视频、PPT、陶泥作品示例。

学具:陶泥、基础工具(如刀、针等)、工作台、防护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泥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陶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新授:详细讲解陶泥的特性、造型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陶泥制作练习。

4. 创作:学生独立创作陶泥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主题:《陶泥的世界》核心内容:陶泥的特性、造型技巧、创作过程插图:陶泥作品示例、制作步骤图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一个陶泥作品,要求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细节处理。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个陶泥主题作品,如“我们的校园”或“快乐的一天”。

课后反思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陶泥的世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陶泥制作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陶泥的基本特性,通过揉、捏、搓、压等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以及创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陶泥的制作技巧:如何运用揉、捏、搓、压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 创作思路的拓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制作工具、示范作品、课件等。

2. 学具:陶泥、泥板、泥条、泥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泥作品,激发学生对陶泥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示范陶泥的制作方法,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5.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陶泥艺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第11课陶泥的世界2. 重点知识: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创作过程3. 教学目标:了解陶泥艺术、掌握制作技巧、培养创新能力4. 教学难点:制作技巧、创作思路拓展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陶泥作品,要求作品具有独特性、创新性。

2. 写一篇关于陶泥艺术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1)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艺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的质地、颜色、吸水性等。

2. 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揉、搓、捏、拍等。

3. 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构思、设计、制作、修整、烧制。

4. 陶泥作品欣赏:分析优秀陶泥作品的造型、色彩、创意等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陶艺工具、课件、实物展示台。

2. 学具:陶泥、陶艺工具、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陶泥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讲解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示范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陶泥的基本特性:质地、颜色、吸水性等。

3. 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揉、搓、捏、拍等。

4. 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构思、设计、制作、修整、烧制。

5. 课后作业: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了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陶艺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感受陶泥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陶泥的世界-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陶泥的世界-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的质地、颜色、吸水率等。

2. 陶泥的制作技巧:揉泥、捏泥、刻画、修饰等。

3. 陶泥作品的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意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与制作技巧,作品的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制作工具、示范作品、PPT课件。

2. 学具:陶泥、泥板、泥刀、毛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讲解陶泥的制作技巧,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内容:陶泥的基本特性、制作技巧、作品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2. 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陶泥创作,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陶泥的基本特性与制作技巧掌握程度,作品的表现。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的满意度。

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陶泥的魅力。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1课陶泥的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陶泥的世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基本造型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基本造型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1. 陶泥的基本特性及造型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陶泥制作工具、陶泥作品展示。

2. 学具:陶泥、陶泥制作工具、湿巾、报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陶泥的基本特性、造型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陶泥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泥艺术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2. 教学目标: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的基本造型方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3. 教学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及造型方法的掌握。

4. 教学难点: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学生实践、作品展示、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陶泥作品。

2. 搜集陶泥艺术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陶泥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了陶泥的基本造型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陶泥的世界》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陶泥的基本概念。陶泥是制作陶瓷的主要材料,具有可塑性和收缩率等特点。它是传承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载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陶瓷作品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陶瓷艺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体现美学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陶泥的基本特性和陶艺制作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可塑性掌握和拉坯技术,我会通过示范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我认为,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的陶瓷艺术资源,如参观博物馆、陶瓷艺术展览等,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陶瓷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观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陶瓷作品,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4.பைடு நூலகம்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陶艺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陶泥的世界》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热爱传统陶瓷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陶瓷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对于拉坯技术,教师可分步骤讲解,并逐一指导学生实践,以提高其熟练度;
-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陶瓷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艺术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陶泥的世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陶泥的世界》教案

陶泥的世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包括用盘泥条、做泥板的方式制作生活用品或建筑类作品这两方面的内容。

教材提供了盘泥条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优秀的盘泥条作品。

本课共为2个课时,此为第1课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以及掌握了一定的捏泥技法。

本班孩子学习积极性高,对美术的兴趣比较浓厚,可以多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陶泥的历史和捏泥的技法;学会运用盘泥条、压泥板的方式制作出实用、有创意的陶泥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的造型特点;观察和尝试泥条盘制的方法,自主用压泥板的方式完成陶泥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陶泥的制作,感受陶泥制作的乐趣;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陶泥作品,感受中国陶泥艺术的魅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盘泥条、做泥板的技法。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搓、揉、团、压、刻、捏等捏泥技法以及点线面结合进行装饰陶泥作品。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陶泥、陶泥作品、捏泥工具、牙签、纸、圆木棍等学具:陶泥、捏泥工具(如圆木棍等)、牙签、纸、圆木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中国古代陶器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是什么?(陶器)。

你们知道这些古代的陶器是用什么制成的吗?(陶泥)那你们知道这些器具的用途吗?(喝水、煮水等)这些器具实用又美观。

我们也试着用陶泥去制作一些生活用品。

揭示课题:《陶泥的世界》。

设计意图:从陶器引到陶泥;再从陶器的实用功能引出用陶泥制作生活用品,从而揭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在开始制作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下优秀的作品。

(1)欣赏优秀作品先观察一下这些作品的造型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之处?(粗细不同)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的吗?用的什么方法?(泥条盘筑)好,我们今天也试着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一些生活用品。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小视频,看一看是怎么盘泥条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盘泥条作品,吸引学生兴趣,从而自然地过度到盘泥条的制作方法。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陶泥的世界3-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陶泥的世界3-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陶泥的世界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泥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泥的基本特性:介绍陶泥的质地、颜色、硬度等基本特性。

2. 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讲解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如揉、搓、捏、压等。

3. 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讲解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包括构思、制作、修整、晾干、烧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泥工工具、课件、实物展示台等。

2. 学具:陶泥、泥工工具、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以及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陶泥造型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陶泥的世界32. 内容:陶泥的基本特性、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陶泥作品的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件陶泥作品,要求造型独特、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陶泥作品。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创意,作品较为简单。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具特色的陶泥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教案)第一节:引入通过展示陶泥工艺品,引起学生对陶泥的兴趣。

可以准备一些陶泥制作的小动物或者小花盆等工艺品,展示给学生观看,并简单介绍陶泥工艺品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第二节:认识陶泥1. 展示陶泥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可以在板书上展示陶泥的主要成分以及常见制作陶泥的方法,如手工制作、机械制作等。

2. 分发陶泥给学生进行触摸和感受。

让学生亲自感受陶泥的质地和柔软度,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第三节:学习陶泥的造型技法1. 教授基本的陶泥造型技法。

例如,揉捏、拉杆、压印等。

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2.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造型实践。

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主题,如动物、植物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陶泥造型实践,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第四节:学习陶泥的装饰技法1. 教授常见的陶泥装饰技法。

如刻画、雕刻、贴花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陶泥装饰技法,并解释它们的实现原理和效果。

2. 进行装饰实践活动。

可以提供一些陶泥制作完成的素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陶泥装饰实践。

鼓励他们用多种技法来装饰作品,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第五节:展示与分享1.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安排一个小展览,让学生把自己的陶泥作品摆放在展台上,彼此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制作经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六节: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陶泥知识和技法,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进行陶泥创作和探索。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陶泥的世界
注明:红色部分是经过小组磨课讨论后、蓝色部分是观看评论后,集大家的智慧后对原教案做出了修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并学习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富有创意的制作塑造物体。

3、情感目标,感受民族文化,增强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利用富有创意的陶泥制作技法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塑造物体。

教学难点:
1、陶泥粘合牢靠的技法。

2、课堂前期准备、动手操作的组织学生、卫生保持。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做工具、微课程、陶泥制作成品、仿五大名窑陶瓷、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讨生活中碗的制作方法,引出制作碗的材料陶泥,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陶泥的世界》。

师:同学们可能感到奇怪了,这还没到饭点呢,老师怎么把碗拿来了,知道老师要干什么?是要考考大家你天天都用来吃饭的碗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谁知道?今天老师就来解开这个谜底,我们先一起来看个微视频吧!
师:微视频看完了,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生:
师:微视频中的陶泥是不是很奇特啊。

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泥的世界》
【设计意图:碗的拉坯视频,看似普通的陶泥,精美的制作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说xx
师先讲什么是“陶”,学生才能懂得什么是“陶”,然后让学生思考“陶”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哪些?随着技术的发展,金属和塑料逐渐代替了许多生活中陶制品,比如水缸、陶罐、花盆、砖瓦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陶,感受生活中普通和奇特是并存的】
(二)赏xx
1、欣赏古陶艺术: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的典型代表器皿。

(只出示典型器皿,属于什么类型作为课下拓展知识,不属于本课重点)
2、欣赏xx特点:
师:我们山东的黑陶最出名,请看他有三个特点黑、薄、光。

(点出我们山东的陶艺特色,也可拓展北方陶瓷之都,山东博山)3、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设计意图:借古思今,为后面制作陶泥作品积累素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三)识xx
1、出示陶艺作品,观察外形,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师:虽然我们不会拉坯,但我们可以运用泥条、泥球、泥板来制作陶泥作品,所以制作陶艺作品并不难。

2、感受泥性。

让学生随意将泥做成泥球、泥条、泥板等
【设计意图:从探究中发现创造的灵感,这样更容易接受后面老师的示范,学的更牢靠】
(四)玩陶
1、收集学生做的泥条、泥球、泥板、老师示范将它们组合成陶艺作品
师:看老师从大家手中拿到了你们刚才做的泥条,我盘、我盘、我还盘,看老师手中的你条变成了什么……(示范制作时用上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程中讲的技法)。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3、师为刚做的陶艺作品添加装饰元素,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让自己的陶艺作品更精美。

4、学生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动手才能启迪智慧,在操作中才能激发灵感,通过学习古人的陶艺技法,老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富有创意的陶艺作品。


五、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针对学生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观看《如何让陶泥粘合的更牢靠》的微课程。

巩固制作技法。

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大家看“如何让陶泥粘合的更牢靠”的微课程,但还是有同学出现了粘合不牢靠的问题,那让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吧。

(鼓励学生将微课程中的技法应用到陶艺作品的装饰上)
【设计意图:借助微课程,使学生掌握的更牢靠,并且减轻了老师重复讲解的负担】
六、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陶泥的世界,认识了陶器,欣赏了陶器,并亲身用陶泥制作了陶泥作品,从大家的作品里老师就看到了满满的收获。

那最后再考大家一个英语单词吧。

师:“China”是什么意思?
生:xx
师:其实还有瓷器的意思。

因为我们古代向外国出口了大量的瓷器,外国人就用瓷器的英文名给我们中国命名了。

陶器和瓷器是严紧相连的,等在本册书的最后一课我们再一起欣赏。

好,下课!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联系与陶联系严紧的瓷,为第二十课欣赏课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