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虚心”与“怀疑”:钱穆、胡适对朱子读书法的不同体认
中意见而已”④ 。朱子说 :“ 大凡看文字,少看熟读 ,一也 。不要赞研立说 ,但要反 复体玩 ,二 也。埋头理会 ,不要求效 ,三也。 ”钱穆认为 ,这可以视作朱子教人读书的 “ 三大纲领” 。朱熹 ④
关 于 “ 心 ” 的读 书法还 有很 多 ,钱穆 一一摘 录并 加 以评论 : 虚
门。朱子所谓 ‘ 虚心 ’ ,略如今人所谓 ‘ 客观 ’ 。若读 书时硬将 己见参人 ,便是心不虚 ,便不能
客观 ,而不能真有所得矣。 ② ” 朱熹指出,读书要逐字逐句反复熟读 ,要了解书 中本意 , “ 未可便 肆 己见 ,妄起浮论” 。钱穆认为 ,朱子教人读书,说来说去 , “ 只是戒人不要把 自己意见 当作书
[ 关键词]钱穆 胡适 朱子 虚心 怀疑 [ 中图分类号]K6.1 [ 2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l X(01 0 —07 0 0 一 1 21) 6 02 — 8 0 4
余英时在 《 怎样读中国书》 一文 中指出 ,中国传 统的读书法 ,讲得最亲切有 味的莫过于朱 熹。《 朱子语类》 中有 《 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 《 读书法》 两卷 ,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
16 年 1 ,钱穆在香港新亚研究所作 《 91 月 关于学 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 的学术演讲 ,可看 ⑧ 作是钱穆 自己做学问的方法论 ,但大部分亦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他指出,做学问有两阶段 、四层
次 。第一阶段要先求能 “ 入门” ,第一层 “ 由前人之智慧来指导 自己之功力” ,第二层 “ 由从前
门工夫 ,万万不宜忽略。 ”读书的第二阶段第一层 “ 由自己之智慧来体会前人之功力 ” 。读 了一 本书 ,“ 要进一步懂得前人如何般用功而成得此书” 了解前人著书之苦心” ,“ 。此处贵能 “ 心领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选自《悦读》-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选自《悦读》|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
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
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
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
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
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
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
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
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
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
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
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
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
有关祖国统一的参考文献
有关祖国统一的参考文献
祖国统一是一个涉及政治、历史、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有许多参考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话题。
以下是一
些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参考文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1. 《国家与民族问题研究》(作者,杜正胜),这本书系统地
研究了国家与民族问题,包括祖国统一在内的相关议题,提供了理
论和实践的分析。
2. 《中国历史纲要》(作者,王学勤),这本书是中国历史的
一部权威参考书,其中包含了关于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中的统一进程。
3. 《台湾问题研究》(作者,杨亚非),这本书全面研究了台
湾问题,包括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等,对于理解祖国
统一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 《中国法制史》(作者,陈有进),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
法制的历史演变,其中包括了与领土完整和统一相关的法律制度和
政策,对于理解祖国统一的法律背景非常有帮助。
5. 《民族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作者,余英时),这本书探
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其中涉及到了祖国统一
的问题,对于理解祖国统一与现代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中国的最高法律文件,宪法
中包含了关于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规定,可以直接了解到宪法对
于祖国统一的要求和保障。
以上仅是一些参考文献的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
兴趣进一步寻找相关文献。
同时,还可以参考学术期刊、政府文件、国际组织的报告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__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莩阝英彳文学是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以艺术地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借以丰富知识、提升智慧、陶冶情感、塑造灵魂的文化资源。
中国古代文学正是这样一份极其丰厚的人类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仔细地品读、深人地体验和充分地阐释,从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为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独具一格的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
汲取传统而面向现实,立足本土而心怀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理所当然、势在必行的文化担当。
在人类心理层面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无疑具有贯通古今、打通中外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
正如钱锺书所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无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强调“心理攸同"、“道术未裂"原本就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贯主张。
《孟子·告子下》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剥离孟子所谓“理"、“义"特指的“仁义礼智"之类涵义,将“理'、“义"抽象为人类文化积累、文明发展所共有的行为准则、观念准则、精神准则,这不就是东西南北“心之所同然者"吗?《易·系辞下》从反面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能否超越“殊途"而求得“同归",融会“百虑"而达臻“一致",这应该是我们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当今置身世界文化格局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终极追求。
首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人对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文学历史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价值丰厚、意义深远的概念和命题,在贯通古今、打通中外的文化语境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概念和命题,借以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报告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报告《士与中国文化》是余英时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余英时将对汉学的研究置于与世界其他文明共同演进的大背景下,强调中国文明发展的连贯性和特殊性,这是有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的学者们特有的眼光。
这与“唐宋变革论”的争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内藤湖南的“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更是斩钉截铁地划定了唐宋这个历史节点的特殊性。
然而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在时间上难以割裂,唐宋的变革基础是承袭前朝的制度而来。
不是割裂,而是强调,是在历史长轴中勾勒出唐宋这一环。
《士与中国文化》充分体现余英时要“在西方文化的对照之下”,力图整理岀中国士人思想变化的脉络的思维。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启发和影响了他在汉学研究的思维和观点。
余英时师从钱穆,他的作品,从学脉上或者学术关注情绪上,都有钱穆的印记。
师承钱穆“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的治学理念,余英时认为学术研究本身便具有内在的批判力,他的不少观点是对老师的研究的重新思考和发扬光大,《士与中国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西学方面,余英时于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升先生。
在访谈中,他说自己从杨联升先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受益颇多,能将思想放到整个社会经济、历史的背景下来看,希望尽量用想像力来还原历史,思考一种制度如何诞生,在运用中会发生什么问题,而不光在材料上做文章。
《士与中国文化》开篇自序中,余英时从历史比较的观点上,将中国的士与西方的知识分子作对比。
其中西方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其基本性格与中国孔子所揭示的“士志于道”极为相似。
而“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即是将所学用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维护社会基本价值,都是“士”的重要的特征。
余英时本人也认同知识分子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和价值,尽管自称对政治只是“遥远的兴趣”,但却时常发文评论时政、文化,对于台湾服贸争议和香港游行等公共议题,他均有发声。
余英时访谈录怎样读中国书、4.1 怎样读中国书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写的题目。
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
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
《开卷》专刊以“我的读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
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
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为用。
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
不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
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的路,但是还没有完全决定选择哪一种专门。
(对“谁”谈“读书方法”?这个“谁”—对象定了之后方可具体谈这一问题)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
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
“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国学大师顾颉刚其人其事
国学大师顾颉刚其人其事国学大师顾颉刚其人其事汪修荣在中国史学界,特别是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史学界,顾颉刚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1923年,30岁的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为史学界一颗新星。
大名鼎鼎的胡适热情洋溢地称赞道:"……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了。
"当代著名学者余英时也评论说:"顾先生'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之说之所以能在中国史学界发生革命性的震荡,主要就是因为它第一次系统地体现了现代史学的观念,1926年,顾颉刚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第一册,先后出版七册),再次轰动史林,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
"《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顾颉刚也当然地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江南第一读书人家"顾颉刚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悬桥巷顾家花园。
顾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特地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赠之。
由于数代单传,所以顾颉刚一生下来就成了掌上明珠,家里不仅希望他能传宗接代,更希望他能延续顾门书香。
年仅两岁时,祖父就教他识字,顾颉刚从小就对书感兴趣,六七岁时已认识几千个字,"能读些唱本小说和简明的古书"。
被老妈子抱上街时,两边的招牌他都能一一认出,街上行人大为惊叹。
1906年初,苏州第一所高等小学开办,顾颉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
同时考取的还有叶圣陶。
进入初中以后,除了课堂上的内容,每天晚上祖父还要给他亲授《尚书》、《周易》,家庭环境对他后来走上治学之路影响很大。
除了家学,少年顾颉刚还经常向旧书肆的老板请教版本学、目录学,像《四库总目》、《书目答问》之类的书,在十几岁时已翻得烂熟。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的全文及笺注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的全文及笺注余英时著沈广达注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写的题目。
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
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
《开卷》专刊以“我的读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
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
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为用。
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
不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
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的路,但是还没有完全决定选择哪一种专门。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3),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
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4),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
“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像清代戴震(5),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6),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7);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作者:于江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6期摘要:中国学术的研究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迁,但是理论框架和结构方式都是依照西方的文学研究发展而来的。
加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为今后我国文学发展道路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方式。
我们所探寻的研究方法要立足于实践,不断探寻古代文学的发展道路,在西方与东方的结合上创造出最合适本国发展的文学发展道路。
所有的理论研究都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很多的理论研究都需要不断改进,从而提出新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理论和方法问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前言: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所面临的学术发展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文学工作者不断地努力探索,找寻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领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限于某个地区,作为古代研究学者,要以反省和探索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涉及传统思想和文学。
很多的文学作品上都载明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都依靠西方的词汇和框架,离不开西方文学的指导,使得文学领域上出现大量的文学家,但是大部分都是西方的文学家。
一、问题的提出(一)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界说我国的相关学者将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界说统称为“文化批评”。
“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并不是一类的,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混为一谈将看不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内在因素和发展状况。
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应该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只是很多的学者没有发现而已。
这个问题的产生,使得很多的专家学者共同陷入思考,但是一时又难以发现两者之间到底是否有界限,界限是什么。
后来学者认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評之间的界限是有的,文学理论的产生需要在大量的作品上建立,而文学批评可能在少数的作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并且离不开学术上的指导。
在文学批评上面,很多的专家有一系列的解释,同时提出了很多深刻的问题。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1余英时先生所著的《士与中国文化》,陆间续续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全书扫瞄一遍,其中很多地方不乏是跳动式的阅读,即使这样,自己从中也得到很多启发。
其中最深的就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起始段设在何处的思索。
本人也曾在中学和师范学校里读过一些文言文,但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文言文引文时,深感吃力。
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是整个吞枣,还有的只能是扫瞄后跳过,这对文章的整篇语义、语境往往会产生曲解,这样的读书应当是不科学的,然反观“70”“80”“90”后的人,文言文对他们的普及程度好像更弱,欣闻此次高考有一同学用古代骈体写了一篇得高分的作文,像这样的同学是否应当得到爱护,由于他高校的专业好像与他的爱好并不相全都。
由此我产生这样的思索,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否要前移,究竟这是我们的国粹,从上一例子中也可得出,多读文言文的作品对文学素养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宁可压缩一些其他篇幅的学时,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髓多多普及,这为今后的学习也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不知我的见解是否有失偏颇。
这是题外话,暂且打住。
应当说本人尚算一个读过一点书的学问分子,根据意大利思想家、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对学问分子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全部的人都是学问分子,但并不是全部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学问分子的作用。
那本人也就忝列为学问分子中的一员了,当然在社会中并不具有学问分子的作用。
余英时先生对中国史上的“士”的推断应当是正确的。
他认为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日所谓的“学问分子”(和我差不多),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在社会中并不具有学问分子的作用)。
依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学问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需深切地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需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因此,有人指出,“学问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又为何,普及度又有多少)“学问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言,其消失的时代也许不能早于十八世纪。
观《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心得体会3篇
观《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心得体会3篇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 碎片化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观《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欢送大家阅读!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虽然,我对书中内容和书名的“不符”很不爽。
这本xx年5月出版的书,收录的内容是作者1988到1991年讨论文化和思想的文字。
我的不爽就是看书名以为是一本“系统”的书,翻开一开,才知道是“片断”。
还有一点不爽书的封面。
上面写着: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
碎片化的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
史学大家余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我猜,这句话是出版社加上去的,而非余英时所言。
这本书不难读。
两个晚上的时间大概可以读完。
在《论文化超越》一文中,余说文化这个名词现在西方人用得很滥。
黑社会或吸毒也可以被称为某种“文化”。
余说西方如此,我倒觉得中国当下不也是如此吗?文化一词因其广泛的意义而被借用、滥用说明其价值存在。
我在某地见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文化艺术一条街。
这条街里除了有一家裱字画的和书法艺术沾边外,还有一家摄影机构,拍婚纱和写真。
除这两家外,其它都是诸如衣服、餐饮、便利店等。
我以为,或者叫商业一条街比拟妥当。
但,为什么叫文化艺术一条街呢?开展经济搞商业,再正常不过了,但为什么会借用、滥用文化一词呢?当然,又或者某一天,文化这个词消失了,没人谈论了,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吧?余说,例如经济生活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这种规律又达不到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
这是因为经济生活免不得受其它领域的干扰。
——这真是句不错的话。
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之前浏览过一本叫《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书,还有汪丁丁的一本叫《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汪丁丁在书中谈论过为什么要讲经济学思想史。
我以为这或许是要求得到一种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思考吧。
文化同样不具备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我记得和一些朋友聊天,我总是被他们耻笑。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一: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著作简介:《士与中国文化》集结了余英时先生十二篇历史研究的论文集,也是共12章节,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1100字。
由于是论文集,可能在逻辑上有不连贯的地方,但总体脉络还是十分清晰。
研究知识分子比较著名的还有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和许纪霖的《知识分子十讲》。
作者简介: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 930 年生于天津。
1 950 年至1 955 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
1 956年至1 961 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
余英时在中国内地比较广为人知的作品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论》等余英时研究的重心是思想史,并且格外致力于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出发寻求中国文化内在理路的连续性和价值的再发现,在当代海外学者中,余英时是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较深的,他的论著呈现出一种文人情怀和学者风范相结合的风貌,这种治学气质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和关注中,这也是他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士与中国文化》彰显了这个特色。
作者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访谈时如是说(研究背景):“我开始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1940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于一个反传统的模式。
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诠释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
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
”彼时的余先生,在世界和中国都对中国传统质疑之时,开始研究这样一个主题,心中难免有不平之意吧?本书由于时间问题,,我暂时并没有看完,但是都大概看了下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本书的导读和简本,我把本书分为6部分。
陈平原 中文系的目标是培养学者
陈平原:中文系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者陈平原:各位朋友,晚上好。
闲话少说,我们马上进入主题。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学如何教育,主要围绕文学课堂。
其实前面有一个文学的概念文学的学科,再进入文学课堂。
这个是白鹿洞书院,这是北大的红楼宿舍,这是西南联大的老照片,从这个地方进来来找我们论述的话题。
文学门槛很低但不可否认它堂奥极深文学这个东西门槛很低很低,但是我以为它堂奥极深,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想举两个故事。
三十年前我从广州到北大念书,每回坐火车需要大概36个小时,火车上总是会有人跟你聊天。
于是我特别担心人家跟我聊天,因为我不太会说假话。
人家问我做什么的、学什么的,我跟他说学文学。
这下子乱套了,所有人都跟你聊天。
每个人都读过文学,告诉你昨天晚上在火车上买了一本杂志,前天晚上看了电视,你怎么看,诸如此类。
这一类的问题问得你不胜其烦的时候,后来我学会一招,人家再问我“你学什么”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是天体物理,以后人家就不跟我交流了。
后来发现最近几年天体物理也开始很多人关心,我觉得应该说核物理,这样的话大家不会再跟你讨论。
第二个也是个小故事,大概二十年前北大决定请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来北大当客座教授,在我们临湖轩组织了一个很小的座谈会,10个学者跟他对话,只有我一个是中文系的,其他的是物理、化学、无线电的等等,每个人说起来都特别慷慨激昂。
我特别记得已经去世的王选先生,他是做汉字激光照排做得了不起的一个学者。
他很激动地跟他说,他每个星期都要回上海,交流问题,研究问题,一路上全靠金庸的小说解乏。
另外一个教授更离谱,说他胃不好,每次胃疼拿起小说就不疼了。
还有一个教授更离谱,他觉得《红楼梦》读不下去,但是金庸的小说实在太棒了,比《红楼梦》好多了。
只有我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因为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不懂文学,所以当每一个人在学校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讨论到物理的时候物理系的老师们发言算数,讨论到化学的时候化学系老师说话算数,只有讨论到文学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能插嘴。
思想史研究的理性分析——读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版社
出版 的 十 册 巨 制
《胡适 之 先 生年 谱 长
编初 稿》
。
所 作的 一 个 长 篇序 文
5 万字 的篇 幅 内
, “
在不 到
”
作者 以严 肃
的态
理智的
度
,
、
思 想史 的 分 析
在 二 十 世 纪 上半 叶 中国社
思 想 界 的背 景 上
,
会
对 胡适
,
这 一 独特 的 重 要 历 史 人 物
而 此 后 在 北 大任 教
讲 授 中国 哲学 史课程
,
,
更 以 耳 目一 新 的
观 点 和方 法 震 动 了 学术界
使顾 领 刚
、
傅 斯年 等 北 大学 生从 旧 派
教 授 的 阵营 中 脱离 出 来
和
“
,
参 加到 胡 适新 思 潮 的行 列 中来
,
。
正是这
”
种 新方 法 和 由此 而 生 的 新观 点 上 层 文化
了
。
、
胡适 正 是在 这样 一 个 从 文
来 填 补这个 思 想 界 的 空 白来 了
,
整理 国 故到中 西 文 化 的讨 论
,
他 打开 了 一 个 孕 育 已久 的
新思 潮的突 破 口
。
使 许多人 心 中久 已 激 荡的 间题 和 情 绪都 得 以 宣 是 因 为胡适 对 于 自己 所要 充 当 的 这个 重 要 角 色
。 、
使胡适 的填 补 空 白 的 角色获 得 了成 功 胡 适 思 想 学术 的涉及 面 极广 学思想
、
包 括 哲学 思 想
政 治 思想
2020高考语文复习练【阅读之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语文复习练【阅读之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题解说】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一定是有益的,“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赋予人们精神力量,也赐予人们人格之美。
阅读始终是我们接引文明脉络、确认文化身份的自觉途径。
读书,自然要讲究态度和方法:态度上要谦逊、虔诚,方法上要“精”“博”结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
但是你试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看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材料二: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
《读中国》朗诵技巧
《读中国》朗诵技巧
1.清晰的发音和流畅的语调很重要。
朗诵时要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尤其是多音字和口音。
同时,要掌握好语调,保持句子的流畅和连贯。
2. 把握好节奏和停顿。
在朗诵时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听众更好地
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同时也可以让听众更好地跟随你的节奏。
3. 注意情感的表达。
朗诵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在读字和句子,更
重要的是要用真实的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魅力。
4. 适当的语速和音量。
在朗诵时要掌握好语速和音量的平衡,
不要过快或过慢,同时也要注意音量的大小,让听众听得清楚而不至于过于刺耳。
5. 姿态和表情的配合。
朗诵时的姿态和表情也是很重要的,要
通过自然的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文章的情感和内涵,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意义。
6. 熟练背诵和准备。
朗诵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同
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内涵,掌握好朗诵的技巧和方法等。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中国文字表面上古今不异,但两三千年演变下来,同一名词已有各时代的不同涵义,所以没有训话的基础知识,是看不懂古书的。西方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误信有些浅人的话,以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无法详说)。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覆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份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今年5月底,我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一次审查中国现代史长期聘任的专案会议。其中有一位候选者首先被历史系除名,不加考虑。因为据昕过演讲的教授报告,这位候选者在一小时之内用了一百二十次以上“discourse”这个流行名词。哈佛历史系的人断定这位学人太过浅薄,是不能指导研究生作切实的文献研究的。我昕了这番话,感触很深,觉得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宫,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据我所知,日本汉学界大致也还维持着这一朴实的作风。我在美国三十多年中,曾看见了无数次所谓“新思潮”的兴起和衰灭,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至于大多数人将为时代风气席卷而去,大概已是无可奈何的事。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txt43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44成功的门往往虚掩着,只要你勇敢去推,它就会豁然洞开。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间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可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标准)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否则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便不可能了),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