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篇1刚拿到这堂课,心中一阵窃喜,我在四年前曾经研究过这节课,于是我美美地拿出那年的教案,仔细看了起来,又认真进行了修改,于是一稿就诞生了,在进行完试讲后,觉得学生虽然也在这堂课上认识了周长,但是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大部分浮在表层上,而我的设计也没有体现学生对周长的深层理解,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相吻合。

试讲完后,杨主任给我们进行说课,她指出我应该在教案里体现周和长,这使我为之一颤,我讲过了一遍,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光顾着把周长的概念通过多种活动给学生,只要让孩子们知道周长指的是一周,它是有长度的就把这个概念轻松解决了,我真是愚笨啊!我觉得本节课另外一个令我有感触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有长度的,就给学生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想办法真正的动手去量一量这个三角形的长度,这也是我不敢想的,我只知道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真的想不到要让学生动手去算一算,而且给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也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周长,比如量一量再计算、用绳子围一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在计算周长时,可以一边一边的相加求出总的周长,也可以量出一边的长度再乘以三,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而用绳子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

最令我开阔思路的是本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学生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同桌合作随意拼摆图形,然后画出所想拼摆图形的示意图,然后再计算所画图形的周长,我觉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巩固周长的定义,而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的了图形一周的长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就再拼拼摆摆中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和练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优秀9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优秀9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优秀9篇)篇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自己得出周长的概念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一、灵活处理教材,有效激发兴趣。

通过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来引发学生探究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用手指一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周长,在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这几种图形的周长。

教学中,我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充分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也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周长的一个特例,他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

但本堂课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要求学生去求一组不同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出求这些图形周长的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并且想出了多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真正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三、尽心设计练习,突出数学思考。

数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量,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策略。

在练习设计中我要求学生用四个正方形来拼出我们学过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或者其它图形,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即能使全体学生参与,获得成功,同时通过不同的想象的展示,交流甚至碰撞,让学生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以上的教学环节,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活动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努力实践了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教学理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 认识周长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认识周长。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周长的定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将周长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设计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例题。

七、作业设计1. 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2. 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答案:1. 正方形,周长为16厘米2. 长方形,周长为18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周长的定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周长的定义是理解周长的核心。

我会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比如围成一个正方形需要知道每边的长度,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在讲解周长时,我会强调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线的总长度。

这个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因此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如何将周长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所需的绳子长度,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例子可以帮助同学们将抽象的周长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周长的方法计算周长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会讲解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例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理解周长的概念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够根据给出的长和宽或边长,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概念,并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学生在理解周长概念以及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本节课需要注重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过程。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规律。

2. 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计算方法。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照片框、桌布等),提问学生这些物品的形状,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 复习旧知:与学生一起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3.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给这些物品围上一圈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呢?”从而引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和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认识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长度单位的认识,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计算周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周长计算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周长计算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示范和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周长计算的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计算的原理。

3.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练习: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和应用周长计算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三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课时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7米,如果要在菜地四周围上篱笆,需要多少米篱笆?2.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7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一块正方形手帕长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4.用2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被剪成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1.10+7=17(米),17×2=34(米)答:需要34米篱笆2.7×2=14(米)答:它的周长是14米。

3.2分米=20厘米,20×4=80(厘米),80厘米<90厘米答:90厘米长的绸带可以围一圈。

4.8+4=12(厘米),12×2=24(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5.12÷2=6(厘米),6×4=24(厘米)答: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摘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摘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旧摘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后反思1: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
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

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最后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后反思1: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熟悉的主体,发觉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正确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明白得最深,也最容易把握内在规律和联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踊跃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遇,提供尝试探讨的空间,使学生乐于、擅长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试探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同时还要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常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观点猛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聪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制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及公式的探讨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讨的进程,那个进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进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明白得运用的进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讨知识。

如此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探讨精神与合作意识。

最后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术把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表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后反思1: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熟悉的主体,发觉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正确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明白得最深,也最容易把握内在规律和联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踊跃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遇,提供尝试探讨的空间,使学生乐于、擅长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试探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同时还要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常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观点猛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聪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制造。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课后反思导言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这个课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在课堂上,我积极参与了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并在课后加强了复习。

在本篇文档中,我将对这个课程进行反思,分享我的学习经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回顾在该课程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拥有一对对立边长度相等的特点;而正方形则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其四条边长度均相等。

在课上,老师用具体的图形和实例给我们展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帮助我们理解这两个概念。

接下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知道,周长是指围绕图形外部的边的总长度。

对于长方形来说,它的周长可以通过将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得到,即$2 \\times (长 + 宽)$;而对于正方形来说,其周长可以通过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得到,即$4 \\times 边长$。

在课上,老师通过多个具体例子演示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带领我们一起做了大量的练习题。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特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收获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在课上,老师用生动的形象比喻和实例向我们解释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通过这种直观的讲解,我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通过多次练习,我掌握了这些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3. 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中的练习题,我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我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反思尽管我在这次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也注意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1. 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次课程中,我们只做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教案及教学后记综合评价意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教案及教学后记综合评价意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

教学目标: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前不久,我们学校刚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发扬了拼搏精神,赛出了很高的水平。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的精彩表现吧。

(课件出示)经过拼搏,XXX同学为我们班夺得了60米赛跑的第一名,这可是我们集体的荣誉,为了把这幅奖状长久的保存起来,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方法呢?那如果老师想要事先了解到制作镜框大约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材料的话,先要知道什么呢?对,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有关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新课展开1.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2)28+28+15+15=86(米)(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4) 28+15=43 (米)43×2=86 (米)(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试做。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周长是多少》这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之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启发。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的讲解和示例。

2.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

3. 测量工具(如直尺、绳子等),供学生测量图形边长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

2. 引出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即图形一周的长度。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

2. 示范计算:选取一个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周长计算的示范,让学生了解计算步骤。

(三)学生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合作测量图形的边长并计算周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周长时,可能会对于边长的加法运算产生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周长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交流讨论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直尺、剪刀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以及剪刀、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并解释公式中的每个元素代表的意思。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模型,用直尺和剪刀进行测量和切割,然后计算出模型的周长。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计算出的周长,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周长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

【复习目标】要求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

课堂上,分享了孩子们的复习成果后,依然是以练习来检测孩子们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查漏补缺。

【意外收获】这样一道题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道创编题:下面是小青蛙三天的晨跑线路图,算一算小青蛙哪一天跑得最快。

第一天小青蛙是沿着正方形的跑道跑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第二天小青蛙是沿着长方形的跑道跑的,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3米;第三天小青蛙是沿着三角形的跑道跑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4米。

(图略)在孩子们独立练习后我们进行交流。

请了几个孩子回答,他们都能正确流利地回答。

刚想过渡到下一题,一生举手想发言。

生1说:求长方形的第二张图,我还有一种方法:3×6=18(米)。

他的语气总是那么自信。

我有些意外,但又迅速领会了他的意思。

我问孩子们:他这样列式对吗?生2:不对!怎么能用长乘宽呢?又不是求面积。

她的回答又给了我一个意外,因为她的已有经验已经超出了我预计的范围。

我没有表态正确与否,但忍不住表扬了她: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还没学呢,你就知道方法了,确实是长乘宽。

真聪明!大部分孩子都持否定态度,个别孩子在沉思,或许是因为生1列的算式,有些孩子会愿意试图去寻找有说服力的证据。

要知道,生1最擅长古灵精怪的思考,往往最后都会让大家心悦诚服。

一分钟后,生3回答:我明白了,这样列式是对的!两条长是两个6,两条宽合起来是一个6,一共有3个6,所以列式为3×6。

生1在拼命点头,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

其余小朋友也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时,生4还有话要说:我还可以这样理解3×6,两条长里有4个3,两条宽是2个3,一共是6个3,就是3×6。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6篇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6篇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6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1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和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继续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第1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就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

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提出求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接着,让他们汇报各自的算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

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等等。

在练习巩固中,"想想做做"从直接看图计算,量一量获取有关数据再计算,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在图形的拼摆中关注图形周长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纵观整节的教学,我都努力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足的是本节的练习量少了一些,自己的教学驾驭能力还不足,学生的开拓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第2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认识周长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 认识周长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2 认识周长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 3.2节——认识周长。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意义。

2.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周长。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围,提问他们是否能计算出墙围的周长。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周长,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3. 方法讲解:然后,我会讲解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物体的周长,如直接测量、绕线测量等。

5.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他们对于周长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6. 小组活动: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周长的概念2. 计算周长的方法3. 实例讲解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b. 圆形,直径为10厘米c. 长方形,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答案:a. 16厘米b. 31.4厘米c. 2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教学
的着眼点不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圆周长的意义,更是如
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发现求
周长的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在引进周长的概念时,正对小学数学枯燥乏味,我就带学生
走出班级,到学校的水池旁边。

我提问你知道这个水池一圈
有多长吗?你知道怎么测量吗
水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个问题一
提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马上就带着问题
去学习新的知识了。

等学生知道了绕物体一圈的边线就是周长时,我再引到长方
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上就轻而易举了。

有的学生在计算长
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就采用上面的方法,把4条边全部测量一遍,再相加,他们自己也觉得很麻烦。

在这时,我
就要学生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
问题的办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 1 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八、教学反思
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 力或与伙伴合作,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 悦,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源自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36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至少 长多少厘米? 3、小玲家有一张正方形餐桌,边长90厘米,要给餐桌四周包一圈木条, 至少需要多长的木条?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7米,如果要在菜地四周围上篱笆,需 要多少米篱笆? 5、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7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认识周长。 (1)出示书签的图片。 同学们能画出每张书签的边线吗? 同学们,沿着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出示树叶。 一只小蚂蚁想围着这片树叶爬一圈,你知道它应该怎样爬吗?请你在叶子上 画出来。 你知道自己画的这条线的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测量的?要注意什么? 小组探索完成,然后汇报。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课文内容。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2、会根据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课后反思1、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觉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依照新课程目标及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及基础,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

在教学时,由于长和宽的长度差不多上整十数,学生口算速度比较快,想到的方法也专门多。

然而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我不止是引导他说自己的方法,还要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方法,更多的是让其他的学生也能认识并明白得这种运算方法,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生一:30+30+10+10=80米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确实是求它的四边的长。

学生二:302=60米102=20米60+20=80米方法:长方形有两条相等的长,两条相等的宽。

学生三:30+10=40米402=80米方法:长方形有两个如此的长加宽。

学生四:204=80米方法:长比宽多20米,假如给宽10米,那它每边就差不多上20米。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

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后,我并没有急于对算法进行优化,而是引导他们明白得不同的算法。

谁的方法和他一样呢?那你也来说说你的方法吧!通过如此的提问,让每个学生在说与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并明白得每一种算法。

那你喜爱哪一种算法呢?并说说你的理由。

事实上,在学生说什么缘故喜爱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就差不多在对每一种算法进行优化了。

当第三种方法被喜爱的理由让大伙儿信服时,则差不多达到算法的优化了。

如此设计,在没有揭示长方形的周长运算公式的前提下,差不多把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运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3长方形和正方形3.2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素材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3长方形和正方形3.2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素材苏教版

周长是多少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目标是: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从而拓展“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2.本堂课学生通过用小正方形拼一拼、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例题的安排是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周长。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又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选择的使用,做了整合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

掌握长方形和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小组学习的意识和作用。

因而在教学时,我由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故事情景中,并且提出,到底是乌龟跑得长还是兔子跑得长?从而激发起学生帮助别人的欲望。

在计算兔子所跑得长方形路线时,先提醒学生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接着测量,并让学生强调,只需要长宽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接着放手让学生计算,并且同桌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学习。

接着学生汇报,得出“(长+宽)×2”“长+长+宽+宽”“长×2+宽×2”这时候我没有急于给出学生公式,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哪种方法简单,自己去优化。

再次选择好的方法计算一次,正方形的路线图同样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忆正方形的特征后测量,得出只需要测量一条边即可,放手给学生计算,学生很快得出了“边长×4”。

在随后的练习中,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且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例题的安排是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周长。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又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选择的使用,做了整合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

掌握长方形和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
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小组学习的意识和作用。

因而在教学时,我由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故事情景中,并且提出,到底是乌龟跑得长还是兔子跑得长?从而激发起学生帮助别人的欲望。

在计算兔子所跑得长方形路线时,先提醒学生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接着测量,并让学生强调,只需要长宽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接着放手让学生计算,并且同桌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学习。

接着学生汇报,得出“(长+宽)×2”“长+长+宽+宽”“长×2+宽×2”这时候我没有急于给出学生公式,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哪种方法简单,自己去优化。

再次选择好的方法计算一次,正方形的路线图同样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忆正方形的特征后测量,得出只需要测量一条边即可,放手给学生计算,学生很快得出了“边长×4”。

在随后的练习中,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且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例题的安排是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周长。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又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选择的使用,做了整合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

掌握长方形和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长方形
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小组学习的意识和作用。

因而在教学时,我由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故事情景中,并且提出,到底是乌龟跑得长还是兔子跑得长?从而激发起学生帮助别人的欲望。

在计算兔子所跑得长方形路线时,先提醒学生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接着测量,并让学生强调,只需要长宽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接着放手让学生计算,并且同桌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学习。

接着学生汇报,得出“(长+宽)×2”“长+长+宽+宽”“长×2+宽×2”这时候我没有急于给出学生公式,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哪种方法简单,自己去优化。

再次选择好的方法计算一次,正方形的路线图同样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忆正方形的特征后测量,得出只需要测量一条边即可,放手给学生计算,学生很快得出了“边长×4”。

在随后的练习中,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且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