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注释篇一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原作篇二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
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归园田居古诗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古诗翻译及赏析其篇一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志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一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
轮,车轮。
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
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荆扉”是柴门。
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
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
“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
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
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
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
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
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
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
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曲中”一作“里人”。
似以“里人”为是。
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
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这比起在官场“束带见督邮”的拘谨来,是多么自在!“时复”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劳动之余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
他们攀谈些什么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原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叠字“依依”“暧暧”,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最后,这首诗的语言十分平淡朴实,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受,意境浑成。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1《归园田居》.陶渊明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
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
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
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
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
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
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
《归园田居》原文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者背景】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注词释义】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尘网:这里指仕途、官场。
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守正不阿。
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暗淡的样子。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栅栏。
樊笼: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古诗今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名句赏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和本文章都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归园田居其一每句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每句赏析《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哎,真的是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那种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
开头的那几句,提到“采菊东篱下”,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想笑的画面。
想象一下,秋天的阳光洒在身上,微风轻拂,边走边捡那些黄灿灿的菊花,那种惬意,简直就是人生一大乐事。
很多时候,大家都忙着追求那些高楼大厦里的名利,结果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身边的小确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呀。
再说“悠然见南山”,这可是个绝妙的意境!想象一下,眼前是一片蓝天,远处的南山耸立,山上绿树成荫,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心里那种宁静,真是让人想大喊一声“好爽!”我们真的需要停下脚步,去看看大自然的美景。
别总是盯着手机,忽视了身边的风景。
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像是吃到了一块最爱的蛋糕,甜蜜又满足。
然后“山气日夕佳”,哎呀,这可真是描绘得入木三分。
夕阳西下的时候,山间的雾气缭绕,像是给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种美,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仿佛一切的烦恼都随风而去。
这就像生活中,有时候明明心里有一肚子苦水,但一抬头,看见美好的风景,心情瞬间就好了很多。
真的是,风景这边独好,别让烦恼扰了自己的好心情。
再来看“晓风残月”,这种意境又是另一番美丽。
早晨的清风轻轻吹拂,残月挂在天边,朦朦胧胧,仿佛在给大地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时候,心里不禁感慨,生活就是这样,时而温柔,时而凶猛。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许有高有低,但总会有些令人动心的瞬间,让你愿意停下脚步去细细品味。
正是这些小细节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诗中的“渔翁唱晚”这一句,又让我忍不住想笑,真的是非常有趣。
那个渔翁,划着小船,悠然自得,唱着歌,仿佛一切烦恼都与他无关。
这种生活,谁不想要呢?在喧嚣的城市里,大家都忙着赶公交、上班,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个渔翁,简直就是生活的赢家啊。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能学会享受生活,像渔翁一样,放慢节奏,唱着歌,生活岂不是会更加有趣?再往后,“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真的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归园田居五百字赏析
归园田居五百字赏析《归园田居》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文章以描绘田园生活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生活、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下面就来对这篇经典的文章进行赏析。
首先,文章以“放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归园田居生活的向往。
在文章开头,作者写道,“何谓田园?田园者,园也。
谓人之园田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在作者看来,田园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可以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和安逸的生活。
其次,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文章中,作者描绘了自己的田园生活,描述了自己在田园中的所见所闻。
作者写道,“田园之美,独乐乐而莫之怀。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作者看来,田园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
再次,文章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情的感慨。
在文章中,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作者写道,“人情之恶,独悲悲而莫之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情的不满和感慨。
在作者看来,社会现实和人情是复杂而丑陋的,是充满了欺骗和伪善的。
在这种社会现实和人情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文章以“放归”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放归之后,人生得以真正的放松和解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作者看来,放归田园是一种解脱和放松,是一种摆脱社会现实和人情的束缚,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归园田居》是一篇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文章。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篇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问题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顛。
”1、发挥想象,试复述出此部分写景的前后发展线索。
2、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
试结合这一部分加以说明。
译文篇二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其篇三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
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
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归园田居》的赏析
《归园田居》的赏析陶渊明少无适谷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旧。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适谷:适合世谷。
韵:风度,情调。
②丘山:自然山水。
也指一种真朴的生存状态。
③尘网:指官场。
诗人认为整个官场就如同一张捕鸟兽的罗网。
④三十年:有论者认为是“十三”之误,因为诗人自太元十八年癸巳(393)为江州祭酒,至乙巳(405)辞彭泽令归隐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其实“三十年”亦通,诗人说官场中的十三年如三十年一样漫长难熬。
⑤羁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塘之鱼。
渊:潭。
以上二名说,自已在场官的生活就如同束缚于笼中的鸟,育养于池塘中的鱼。
⑦际:间。
⑧拙:愚拙,指人的自然本性。
③方:旁。
这句说住宅四周有十余亩地。
⑩荫:荫蔽陶渊明的归隐是建立在对黑暗虚伪世道、人事极其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他更能体会到淳朴的乡村生活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场官和田园相比较,认为官场的生活就如同“羁鸟”、“池鱼”一样,扭曲人性,毫无自由快乐可言,而归隐田园则是鸟归山林、鱼归深潭,一种久违的朝恩夜想的生活就要重新开始了,诗人庆幸、欣慰又有些许兴奋。
无论是后檐的榆柳、堂前的桃李,还是暮色中的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甚至狗吠甚至鸡鸣,都让他觉得新鲜亲切,兴味盎然:田园生活,那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结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似平静温和,但诗人内心深处如春潮漫涨,激动难宁。
在艺术上,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陶诗的特点:善于从生括感受中提炼艺术语言,通过景物描绘创造境界,表达一种浑融完整的艺术感受。
全诗紧扣“归”字写来,大量使用对偶句,将人目之景一方宅、草屋、椅柳、桃李、远村、墟烟及狗吠、鸡鸣详细排列出来,却一点也不使人觉得琐屑、呆滞。
或融情于景,或融景于情,情景最终化为意境,诗人超旷冲淡的胸襟、酷爱自然的品格也从中显示。
《归园田居》课文赏析
《归园田居》课文赏析《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从主题思想、语言特点、意象运用、结构分析、意境创造、艺术手法和诗人情感等方面展开。
一、主题思想《归园田居》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同时,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束缚和虚伪的不满。
这种思想主题,不仅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语言特点《归园田居》的语言简洁而生动,质朴自然,富有节奏感。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叠句,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这些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感,又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使得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三、意象运用《归园田居》的意象非常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住所和环境。
同时,通过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四、结构分析《归园田居》的结构非常严谨,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开篇、主体和结尾。
开篇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引入主题;主体部分则通过描绘自己的住所和环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结尾部分则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的感慨。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五、意境创造《归园田居》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意境。
在这个意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自由和真实。
这种意境的创造,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六、艺术手法《归园田居》的艺术手法独特,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归园田居》原文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赏析《归园田居》原文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原文赏析《归园田居》诗意图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其一组诗首篇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古诗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
古诗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七年级语文的古诗《归园田居》大家都背熟了吗?这首诗揭示了什么?来看看《归园田居》的翻译和赏析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古诗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古诗归园田居的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归园田居的翻译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古诗归园田居的赏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五首诗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又名潜,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为了做官不择手段。
陶渊明也做了几年小官,可是他却不能忍受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毅然选择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
所以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正是田园诗的代表。
首先,从诗歌的语言方面看来,这首诗歌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修饰,短短四句话,不过四十个字却将描绘出了一幅平静恬淡却不失美丽动人的农家生活图:南山下有我种下的豆苗,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夜晚顶着一轮圆月带着出头归来。
乡间道路狭长,路旁草木长的郁郁葱葱,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湿。
只是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要辜负了我的这片心意。
而且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杂草,夕露。
”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勾勒出了一幅恬淡优美,清新可人的图画,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悠然神往。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及注释,欢迎大家学习。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归园田居》古诗鉴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精确地来说应当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1:陶渊明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1、南山:指庐山。
2、稀:稀有。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5、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6、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
但:只。
10、愿:指憧憬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11、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12、违:违反。
诗意: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有。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赶富贵,追赶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意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熟悉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受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旧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的确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别熟悉,常常参与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
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见《冷斋诗话》)作品原文: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诗意图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一些《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1《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赏析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一首。
全诗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再到对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最后以对官场的彻底决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人在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他从小就不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喜爱大自然。
这里的“少”指的是年少时期,“适俗韵”则是指迎合世俗的气质和习惯。
诗人用“性本爱丘山”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他误落官场,一去三十年。
“尘网”象征着官场的束缚和压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三十年官场生活的悔恨和反思。
他意识到自己在尘网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由和真实的本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羁鸟”和“池鱼”分别象征着失去自由的人,它们眷恋着原来的山林和深潭。
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重获自由。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情景,他在南边的田野里开垦荒地,坚守着自己的拙朴。
“开荒”和“守拙”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坚持。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这几句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场景,诗人的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草屋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
这里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词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淳朴的生活气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祥和,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墟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颠上鸣叫。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赏析《》诗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步荒。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吾足。
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简单赏: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
你看:土地,草房;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是近景。
“暖暖远人村,依依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归园田居等赏析
《归园田居》(陶渊明)[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辛勤劳作的生活情景,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闲适心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名句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描绘画面: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杂草,直到晚上才在皎洁的月光陪伴下,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慢慢走回家去。
表达感情:这句诗截取两个劳动片段,描写早出晚归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一天劳动的艰辛,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描绘画面: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表达感情:这句诗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重要考点]1、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的“愿”的含义?“愿”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耕田园,坚守自己的节操,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2、联系诗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格,理想追求及《桃花源记》,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一个对美好社会充满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刚直不阿的人。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耕种劳作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4、体现劳动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悯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王维)[中心思想]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丽壮观的塞外风光和将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名句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描绘画面:自己过了居延,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飞入胡地的上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上首写桑麻,这首写种豆,在组诗上次序井然。
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
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
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
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尽管豆苗长得不景气,可他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
“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
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是指从南山归家途中的小道,它偏僻荒野,草木丛生,难以行走。
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
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
最后作者抒发感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
他的“愿”究竟是什么?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
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靠,理想的归宿。
只要保持名节,他劳而怨。
末两句在诗意上作一转折,使作品进入一个思想高度,韵味悠深,耐人寻绎。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
全诗叙写真实,发自肺腑,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
”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
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