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诊疗常规及专业技术操作规范(1)

合集下载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1)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1)

精神科诊疗技术规范贵德县人民医院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程一、急性精神药物中毒的处理(一)治疗原则1、立即中止机体与药物的再接触,避免再次服用。

2、尽快抢救,分秒必争。

对惊厥、休克、呼吸障碍、心律失常等,首先采取对症措施,以抢救生命。

3、尽快使用较为有效的解毒剂。

4、边抢救,边诊断。

(二)具体措施1、促进毒物排泄。

2、催吐。

3、洗胃。

4、导泻和吸附:洗胃后灌入硫酸钠或硫酸镁20—30g;或活性炭4—5g加水250—300ml 经胃管灌入。

5、利尿:无尿时液体应限制在800ml以内。

6、解毒:一般解毒药:葡醛内酯(肝泰乐)600—800mg,VitC1—2g。

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中毒:毒扁豆碱,新斯的明。

7、维持生命体征最主要的是保持正常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同时要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血钾的变化。

(三)对症治疗1、意识障碍、昏迷:利他灵20—100 mg 静脉滴注,纳络酮静推或静脉滴注。

2、休克:多巴胺,问羟胺,NE。

3、抽搐:安定静推或氯硝安定1—4mg肌肉注射。

4、预防反跳。

二、精神药物严重副作用的处理(一)粒细胞减少系造血系统受到药物抑制所致。

1、粒细胞缺乏症定义:国内定义为WBC<2×109 /L,PMN<1×109 /L(多形核白细胞)。

2、病因:(1)细胞免疫反应,包括迟发性和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能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对DNA合成起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2)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3)遗传学方面可能HLA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关系。

3、临床表现:(1)发生率高0.8—1.6%。

(2)死亡率高20—50%。

(3)发展速度快。

(4)属于迟发>6%发生在治疗第4—18周,最危险期是第三个月。

(5)骨髓象骨髓前体细胞减少。

(6)可再促发。

第二次复发时,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相对较低,潜伏期短,发作更快,危险更高。

常用精神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精神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精神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1.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为了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进行精神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服务水平。

2.操作规程(1)用药规程1)熟悉精神药物的分类、用途、禁忌症等内容;2)了解患者的症状、体质、药物过敏史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精神药物;3)掌握精神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确保精准用药。

(2)心理行为疗法操作规程1)了解病人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2)掌握心理行为疗法操作技能;3)规范治疗时间、频次和疗程,审慎选取心理行为疗法的方式和方法。

(3)安全约束操作规程1)了解安全约束的定义、目的、种类和应用范围;2)规范安全约束的操作流程和技巧;3)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正确选用安全约束方式,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3.工作标准(1)卫生清洁标准1)对病房、病床、用具等物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2)常规更换病人用品,保持室内整洁卫生;3)做好垃圾分类,定期清理垃圾。

(2)安全防范标准1)做好火灾、水灾、电气事故等安全防范工作;2)定期检查病区安全设施,排除安全隐患;3)做好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

(3)服务规范1)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贴心的服务;2)尊重患者隐私权,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3)加强与患者家属、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的沟通与联系。

4.总结以上是常用精神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的一些内容,护士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保驾护航。

精神科常用制度、流程与规范

精神科常用制度、流程与规范

精神科新入院病人接诊管理制度 (5)精神科留陪制度 (6)精神科探视制度 (7)精神科病房巡视管理制度 (8)精神疾病重症患者管理制度 (9)精神科病房门锁管理制度 (10)精神科病房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1)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2)精神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15)精神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方案 (17)精神科住院说明(知情)工作制度 (19)精神科入院评估制度 (20)精神科疗效评估管理制度 (21)精神科实施医疗保护措施的管理制度 (22)医疗保护措施知情同意签署制度 (23)医疗保护措施可能导致意外的知情同意签署制度 (24)精神科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制度 (25)精神科使用隔离措施的制度 (26)精神科急救制度 (27)精神科常见并发症防范预案 (28)精神科出院康复指导制度 (29)精神科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30)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31)精神科危重患者抢救预案 (32)精神科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33)精神药品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6)精神科岗位职责 (38)首诊负责制 (41)三级医师负责制 (42)查房制度 (43)病历书写制度 (4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4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49)交接班制度 (5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52)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59)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60)处理危急重症患者应急预案 (61)医患沟通制度 (62)出具诊断证明、病休证明的规定 (66)转院、转科、出院制度 (67)业务学习制度 (68)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69)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 (70)医院感染事件处置方案 (71)医疗安全预警制度 (76)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 (7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80)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82)火灾应急预案 (85)精神科入院评估和住院流程 (91)精神科临床疗效评估流程 (92)精神科医疗保护措施实施流程 (93)医疗保护措施可能导致意外的知情同意签署流程 (94)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流程 (95)精神科使用隔离措施的实施流程 (97)精神科常见并发症防范流程 (98)精神科急救流程 (99)精神科出院患者随访流程 (100)病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01)查房流程 (102)病例讨论流程 (107)科室交接班流程 (109)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110)辅助检查与治疗转运流程 (112)患者转科的转运流程 (113)出院流程 (114)精神科医疗保护措施并发症预防规范 (115)精神科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 (116)氯硝西泮注射治疗规范 (123)抗菌药物应用规范 (127)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129)气管切开术 (131)气管插管术 (133)胸膜腔穿刺术 (135)腹膜腔穿刺术 (137)骨髓穿刺术 (139)腰椎穿刺术 (140)清创缝合术 (142)换药术 (143)导尿术 (145)精神科门诊工作制度为加强精神科门诊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本制度。

精神科室的规章制度

精神科室的规章制度

精神科室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精神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精神科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工作是诊断、治疗和照料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同时也需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抚慰工作。

第三条精神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精神科室的工作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开展工作,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第五条精神科室应加强与其他科室和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第六条精神科室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医院领导应加强对精神科室的监督和管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医疗秩序和安全。

第八条患者和家属应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配合医疗工作,共同维护医疗秩序。

第二章精神科室的管理第九条精神科室应设立院长、主任医师、护士长等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精神科室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医疗质量和效率。

第十一条精神科室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第十二条精神科室应加强信息管理和保密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隐私权。

第十三条精神科室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十四条精神科室应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维护医疗秩序。

第十五条精神科室应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医务人员的团结和合作,共同为患者服务。

第三章患者的权益保障第十六条患者有权选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享有平等的医疗服务权益。

第十七条患者有权知情,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

第十八条患者有权隐私,医务人员必须保守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第十九条患者有权拒绝治疗和手术,医务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意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十条患者有权投诉,医务人员应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主动解决问题。

精神科真实规章制度范本

精神科真实规章制度范本

精神科真实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精神科医院管理秩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精神科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安全、治疗、护理、处方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必须听从执行。

第三条精神科医院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得随意更换医疗团队。

第五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临床路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检查。

第六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投诉和建议,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七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第八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审和医疗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记录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十条精神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确保医务人员恪守职业操守,提高群众信任度。

第二章患者权益第十一条患者有知情权,医疗机构应当充分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预后等信息,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第十二条患者有隐私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保护患者的医疗信息和隐私,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患者有选择权,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强行进行治疗或手术,应当听取患者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四条患者有安全权,医疗机构应当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做好患者的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不受伤害。

第十五条患者有救治权,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不得因患者经济条件差而拒绝治疗,应当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第十六条患者有投诉权,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举报电话和投诉渠道,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积极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1月1日第一篇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3--11 第二篇常见的非创伤性疾病急救流程12--45 第三篇创伤性疾病的急救流程图46--50第四篇各种急救技能操作技术51--62第五篇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范63--67第六篇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诊疗68--102第七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103--109急救通则(First Aid)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诊断依据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2.低血压成人收缩压≤10.6kPa(80mmHg),儿童则成比例地降低。

3.心动过速。

4.尿量减少。

5.周围血管灌注不足:四肢湿冷,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出现斑点,脉搏弱快而扪不清等。

6.精神状态改变:不安、激动、精神错乱,亦可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救治原则1.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血压正常或低于正常的肺水肿患者应置坐位。

2.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

立即静脉输液,恢复足够的血容量。

按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原则补充。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等。

6.过敏性体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

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保证气道通畅,可给氧或做气管插管或切开。

注意点鉴别休克原因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低血容量休克院前治疗为一边输液,一边使用升压药多巴胺;感染性休克应用多巴胺、阿拉明时要注意滴速;心源性休克的急救最困难,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处理上有显著的不同,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复律治疗,风湿性心肌炎主要是抗风湿治疗,急性心脏填塞主要是心包穿刺抽液减压。

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转送注意事项1.保持气道通畅。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程序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程序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程序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精神科诊疗的常规操作步骤和相关技术操作程序。

精神科诊疗是指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包括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相关技术操作。

在进行精神科诊疗时,医疗人员应遵循规范的程序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疗效果。

评估病情评估病情是精神科诊疗的第一步,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和疾病史;- 进行心理评估,包括心理测试和面谈;- 进行身体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医疗人员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社会支持:提供患者及其家人相关的心理、社会支持。

技术操作程序在精神科诊疗中,常用的技术操作包括以下几种:1. 脑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脑电活动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2. 心理测量:包括智力测量、人格测量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特征。

3. 筛查量表:使用标准化的量表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功能状况。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5. 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用于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

结论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程序是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诊疗效果的关键步骤。

医疗人员应遵循规范的程序和操作,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通过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技术操作,精神科诊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1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1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1在精神科医院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举足轻重。

这些规章制度不仅对医院内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福祉。

本文将就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展开讨论,分析其内容和影响。

一、门诊预约制度门诊预约制度是精神科医院中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医院门诊工作的有序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门诊预约可以避免患者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过长,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其次,门诊预约制度使得医院门诊能够更好地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二、住院管理制度精神科住院证明是精神科医院中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

该制度要求患者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住院安排。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医院对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规范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更好地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

三、药物管理制度精神科药物管理制度对于医院药房和医生开具处方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生在开具精神科药物处方时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指标,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同时,药房管理制度也要求对精神科药物进行科学储存和保管,防止药物滥用和盗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医疗记录管理制度医疗记录管理制度是精神科医院中重要的记录和信息管理规章制度。

医生在治疗患者过程中需要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情况。

这些记录不仅是医院内部沟通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疗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医疗记录的编写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五、患者权益保护制度患者权益保护制度是精神科医院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规章制度。

该制度保障了患者的基本权益,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人身安全权等。

医院在制定和实施医疗行为时,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患者的权益,确保医疗工作在法律和伦理的范围内进行。

六、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制度是精神科医院中重要的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之一。

医院通过合理的感染防控措施,防止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精神科规章制度

精神科规章制度

精神科规章制度精神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了确保精神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医疗效果,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权益,制定和执行一套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精神科规章制度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实施。

一、精神科患者评估和诊断1. 评估和诊断的目的精神科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通过诊断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 评估和诊断的要求评估和诊断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等。

医生应该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二、精神科治疗原则和方法1. 治疗原则精神科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系统性的治疗计划。

2. 治疗方法精神科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疾病的不同和患者的需求,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疗法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三、精神科医务人员职责和权利1. 医务人员职责精神科医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诊断、治疗和照顾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专业、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医务人员权利精神科医务人员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享有人权和职业权益。

医务人员有权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合作和支持,同时也有权拒绝提供不必要或不安全的服务。

四、患者权益和责任1. 患者权益精神疾病患者享有与其他疾病患者同等的医疗权益,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有权获得尊重、隐私保护、知情权和选择权等。

患者还享有知悉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权利,有权要求医生和护士提供专业的解释和指导。

2. 患者责任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按时服用药物,参与心理治疗等。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1)(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精神科诊疗技术规范贵德县人民医院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程一、急性精神药物中毒的处理(一)治疗原则1、立即中止机体与药物的再接触,避免再次服用。

2、尽快抢救,分秒必争。

对惊厥、休克、呼吸障碍、心律失常等,首先采取对症措施,以抢救生命。

3、尽快使用较为有效的解毒剂。

4、边抢救,边诊断。

(二)具体措施1、促进毒物排泄。

2、催吐。

3、洗胃。

4、导泻和吸附:洗胃后灌入硫酸钠或硫酸镁20—30g;或活性炭4—5g加水250—300ml经胃管灌入。

5、利尿:无尿时液体应限制在800ml以内。

6、解毒:一般解毒药:葡醛内酯(肝泰乐)600—800mg,VitC1—2g。

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中毒:毒扁豆碱,新斯的明。

7、维持生命体征最主要的是保持正常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同时要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血钾的变化。

(三)对症治疗1、意识障碍、昏迷:利他灵20—100 mg 静脉滴注,纳络酮静推或静脉滴注。

2、休克:多巴胺,问羟胺,NE。

3、抽搐:安定静推或氯硝安定1—4mg肌肉注射。

4、预防反跳。

二、精神药物严重副作用的处理(一)粒细胞减少系造血系统受到药物抑制所致。

1、粒细胞缺乏症定义:国内定义为WBC<2×109 /L,PMN<1×109 /L(多形核白细胞)。

2、病因:(1)细胞免疫反应,包括迟发性和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能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对DNA合成起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2)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3)遗传学方面可能HLA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关系。

3、临床表现:(1)发生率高—%。

(2)死亡率高20—50%。

(3)发展速度快。

(4)属于迟发>6%发生在治疗第4—18周,最危险期是第三个月。

医院精神科的规章制度

医院精神科的规章制度

医院精神科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精神科的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院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精神科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

第三条医院精神科的工作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四条医院精神科遵循“以医师为核心、以团队为依托、以科学为准绳”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精神科疾病的防治工作。

第五条医院精神科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患者权益保障第六条医院精神科要遵守患者的知情权,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并征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后才能进行诊疗。

第七条医院精神科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严格保密患者的病史和诊疗信息,严禁私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八条医院精神科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禁止任何形式的辱骂、歧视、侮辱等行为。

第三章医务人员职责第九条医院精神科的医务人员要遵循医德医风,恪尽职守,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十条医院精神科的医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一条医院精神科的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章诊疗管理第十二条医院精神科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有效的治疗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第十三条医院精神科要建立完善的诊疗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

第十四条医院精神科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及时纠正医疗工作中的不足。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医院精神科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医院精神科要加强设施设备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六章管理制度第十七条医院精神科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责任分工、权限和监督机制。

第十八条医院精神科要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完善,确保其有效执行。

第七章处罚措施第十九条对违反规定的医务人员,医院精神科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心理科诊疗指南操作规范

心理科诊疗指南操作规范

心理科诊疗指南操作规范1. 诊疗环境准备
- 诊室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 确保有足够的隐私,避免受到干扰。

- 准备必要的办公用品和记录工具。

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以友善、尊重、同理心的态度对待患者。

- 积极倾听患者的主诉和感受,给予必要的安抚。

- 解释诊疗流程,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 病史采集
- 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病史和家族史。

-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工作、人际关系等情况。

-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和行为表现。

4. 心理测评
-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心理测评量表。

- 正确解释测评目的和注意事项。

- 专业、客观地进行评估和解读结果。

5. 诊断分析
- 综合病史、测评结果和临床观察进行诊断分析。

- 必要时寻求其他专科会诊意见。

-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诊断结果解释。

6. 治疗方案制定
-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治疗方式可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获得理解和配合。

7. 治疗实施与随访
- 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定期评估疗效。

- 关注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 建议适当的随访计划。

8. 记录与信息管理
- 及时、完整地记录病历资料。

- 妥善保管患者的隐私信息。

- 遵守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

精神病学诊疗常规

精神病学诊疗常规

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 病症标准至少有以下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感情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操作,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含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唐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感情倒错,或明显的感情冷淡;〔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少。

2 严峻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峻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 病程标准〔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峻标准至少已连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假设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病症标准,当感情病症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病症标准时,分裂病症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病症标准至少 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 排解标准排解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假设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入院标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医治,应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推断。

一般来说,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建议住院医治:1 急性发病期患者,包含初次发病和复发;2 受精神病性病症的影响,极易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者;3 高自伤、自杀风险者;4 拒饮食,或大小便潴留者〔木僵、亚木僵状态〕;5 院外医治效果不理想,或药物医治效果欠佳者;6 药物副作用严峻,或对药物医治不耐受者;7 有多种精神病性病症,主动要求住院医治者;8 病情复杂,或伴有其他严峻医学问题的患者。

【入院检查】1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必要时〕;胸片、心电图、脑电地形图;心理CT测查:阳性和阴性病症量表(PANSS)、医治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响量表(TE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必要时)、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必要时〕。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众所周知,精神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工作所牵涉到的领域广泛而复杂。

为了能够更好地规范和管理精神科的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以便进一步加强对精神科工作的了解。

一、精神科治疗规范在精神科治疗中,为了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各项治疗规范必不可少。

首先,精神科医生需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全程跟踪患者的治疗进程。

其次,医生应遵循科学、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和监测,并及时更新诊断和治疗方案。

另外,严禁使用未经批准的实验性药物或方法,以及擅自更改或停用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二、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准则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准则对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分类与诊断准则包括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与编码系统)。

医生们应熟悉并遵循这些分类与诊断准则,以确保精神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三、精神科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精神科医生作为具有重要社会责任的医生,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医生需要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机密性,不得未经患者同意向第三方透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其次,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得有歧视、虐待或剥夺患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此外,医生应保持专业水准,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精神科设施与设备管理为了提供安全和适宜的工作环境,精神科设施与设备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精神科设施应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规定,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各类精神科设备也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同时,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五、精神科药品管理精神科治疗中经常使用一些药物,对于这些药物的管理也需要严格把控。

首先,医生需对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有深入了解,并制定详细的用药计划。

新的精神科诊疗规范

新的精神科诊疗规范

第一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第一节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疗常规一、病史采集:1、怀疑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病史应尽可能要求患者本人提供,并向其他知情人证实,伴精神障碍的患者往往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病史,因而一般要求家属提供,并有其他人补充完整。

2.首先要明确病人的主诉,即主要症状及其出现的时间,然后再嘱其叙述现病史,询问病史时间避免做暗示性提示。

3.要明确病人及其家人所用词汇的含义,如对头晕、昏倒、神智不清,痴痴呆呆、抽搐等,病人和医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听取病史的过程中应予澄清。

4、现病史应具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要按症状出现的顺序反映主要症状的出现,发展、演变(起病是突然还是隐匿,是由清到重还是相反,是时轻时重还是时好时坏等),前驱症状、伴随症状,病史长短、病情高峰时间等。

5病史应反映出影响主要症状的因素,如诱发因素、加重因素、减轻因素等。

6、病史因由空间概念,如疼痛的具体部位,范围、导致眩晕的体位。

7了解症状的性质对诊断很有帮助,如规则的跳动性疼痛提示血管因素,而闪电样不规则出现得剧烈而短促的疼痛则为神经痛的特点。

8尤其注意询问神经系统症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如谁首先出现,谁后续出现,两者相隔时间有多长,神经症状变化时精神症状有什么改变。

9应注意病人近期有无感冒、发热、腹泻等感染病史以及外伤史,过度劳累史以及既往有无与现病史类似的症状。

10、现病史因简要概括病人来院前为本病经历的诊疗情况(但不能将此内容作为病史的主体)11个人史应注意个人研究烟酒嗜好或特殊饮食嗜好,有无药物滥用、成瘾史及毒物接触史。

小儿或怀疑癫痫,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时还要了解出生史(是否足月、顺产还是难产,有无窒息史及围产期异常)12、家族史主要了解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无与病人同样或属于同一系统的疾病。

13、采集急诊病人的病史,应抓住重点,把握急缓,不能长时间拘泥于细节,必要时应针对病人出现的紧急情况先采取急救措施,再想问病史。

二、神经系统检查1、神经系统检查前必须问清病史,得到初步印象,以避免检查盲目无序,但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就应该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意识、姿态、表情、步态、动作等。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1月1日第一篇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3--11 第二篇常见的非创伤性疾病急救流程12--45 第三篇创伤性疾病的急救流程图46--50第四篇各种急救技能操作技术51--62第五篇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范63--67第六篇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诊疗68--102第七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103--109急救通则(First Aid)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诊断依据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2.低血压成人收缩压≤10.6kPa(80mmHg),儿童则成比例地降低。

3.心动过速。

4.尿量减少。

5.周围血管灌注不足:四肢湿冷,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出现斑点,脉搏弱快而扪不清等。

6.精神状态改变:不安、激动、精神错乱,亦可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救治原则1.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血压正常或低于正常的肺水肿患者应置坐位。

2.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

立即静脉输液,恢复足够的血容量。

按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原则补充。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等。

6.过敏性体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

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保证气道通畅,可给氧或做气管插管或切开。

注意点鉴别休克原因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低血容量休克院前治疗为一边输液,一边使用升压药多巴胺;感染性休克应用多巴胺、阿拉明时要注意滴速;心源性休克的急救最困难,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处理上有显著的不同,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复律治疗,风湿性心肌炎主要是抗风湿治疗,急性心脏填塞主要是心包穿刺抽液减压。

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转送注意事项1.保持气道通畅。

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办法

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办法

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办法一、医院各科室要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遵循安全、有效、合法、规范的原则,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

二、临床科室负责定期对本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新的《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与考核,科室负责人结合被考核者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及实际手术水平,对其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并作为授予相应手术(操作)权限的依据。

三、医院由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包括提出临床指南/规范准入政策与建议,以及临床指南/规范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四、严格规范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的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五、批准程序。

1、各临床科室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遵循新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实施原则,制定、更新本院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提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2、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及建议。

3、通过审核的更新版临床指南/规范,科主任负责在科室落实执行。

4、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和有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制定与更新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临床指南/规范。

六、试行程序及监管规定。

1、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与信息支持服务,每两年组织各科室对《临床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修订。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1)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1)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

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

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

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

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

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 、神经内科等。

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

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一)神经内科(病房3个月、门诊/急诊/NICU 等1个月,共计4个月) 1.轮转目的阶 段 轮转科室时间(月)第1阶段 (共9个月) 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2 第2~3阶段 (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3 合 计33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神经内科门急诊以及NICU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医院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供高质量的精神科服务,维护医疗秩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精神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接收和治疗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第三条医院精神科遵循医疗法律法规,秉持医学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第四条医院精神科设有院长、副院长、科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全科医生、护士等岗位,各岗位人员应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患者权益第五条患者有享有合法权益,医院精神科应当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七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第九条医院精神科应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十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

第三章医疗秩序第十一条医院精神科应当遵守医疗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流程,确保医疗秩序。

第十二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第十三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第十四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医院内部秩序正常。

第十六条医院精神科应当落实医疗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七条医院精神科应当严格遵守人事管理规定,合理配置医务人员。

第十八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十九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

第二十一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共赢。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二十二条医院精神科应当积极发展学术研究,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

第二十三条医院精神科应当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诊疗技术规范
贵德县人民医院
ﻬ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程
一、急性精神药物中毒的处理
(一)治疗原则
1、立即中止机体与药物的再接触,避免再次服用。

2、尽快抢救,分秒必争。

对惊厥、休克、呼吸障碍、心律失常等,首先采取对症措施,以抢救生命。

3、尽快使用较为有效的解毒剂。

4、边抢救,边诊断。

(二)具体措施
1、促进毒物排泄。

2、催吐。

3、洗胃。

4、导泻和吸附:洗胃后灌入硫酸钠或硫酸镁20—30g;或活性炭4—5g加水250—300ml经胃管灌入。

5、利尿:无尿时液体应限制在800ml以内。

6、解毒:
一般解毒药:葡醛内酯(肝泰乐)600—800mg,VitC1—2g。

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中毒:毒扁豆碱,新斯的明。

7、维持生命体征最主要的是保持正常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同时要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血钾的变化。

(三)对症治疗
1、意识障碍、昏迷:利他灵20—100 mg 静脉滴注,纳络酮静推或静脉滴注。

2、休克:多巴胺,问羟胺,NE。

3、抽搐:安定静推或氯硝安定1—4mg肌肉注射。

4、预防反跳。

二、精神药物严重副作用的处理
(一)粒细胞减少系造血系统受到药物抑制所致。

1、粒细胞缺乏症定义:
国内定义为WBC<2×109 /L,PMN<1×109 /L(多形核白细胞)。

2、病因:
(1)细胞免疫反应,包括迟发性和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能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对DNA合成起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2)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3)遗传学方面可能HLA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关系。

3、临床表现:
(1)发生率高0.8—1.6%。

(2)死亡率高20—50%。

(3)发展速度快。

(4)属于迟发>6%发生在治疗第4—18周,最危险期是第三个月。

(5)骨髓象骨髓前体细胞减少。

(6)可再促发。

第二次复发时,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相对较低,潜伏期短,发作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