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复习过程
《史记》选修教材考点复习学案
《史记》选修教材考点复习学案——《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学习目标】要求1、浏览教材、学新课时的笔记、翻阅资料及古汉语字典,用笔记法二次归纳复习考点。
要求2、完成对应的考点训练,力求把积累的知识转化转化为技能。
要求3、再读《史记》时注意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一. 文言知识整理(一)文中常考字词释义1、常用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2)遂坐上坐,无所诎(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4)无内诸侯军……距之(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6)不如决策东乡2. 古今异义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诽谤者族(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3. 一词多义(1)吕公者,好相人无如季相(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因重敬之,引入坐沛公引兵西(4)去辄烧绝栈道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实词当堂练:①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必:②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必:③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④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⑤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二)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①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②降章邯③会项伯欲活张良④沛公从百余骑2. 意动用法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沛公然其计3. 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欲约分王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都彭城4. 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夜往见良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高祖竟酒,后吕媪怒吕公曰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大王起微细(三)特殊句式1. 判断句此三者,皆人杰也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 被动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 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4. 定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5. 固定格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四)文言虚词1. 因高祖因狎侮诸客因与俱攻秦军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2. 以乃以秦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啖以利可以有大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二、重点语段翻译:①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02-《史记》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1
2.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承接关系连词)
3.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转折连词)
4. 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连词)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假设连词)
6.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因果连词)
7.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的)
乃
文言虚词
1.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是,表判断
2.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于是,就(副词)
如:以公子为长者 古:有德行的人
今:年长的人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姻亲 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公子颜色愈合 古:面色
今:色彩
及至于景公
古:到了 今:放在下一句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 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在……”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当……” “从 ……“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北救赵而西却秦
向…… 往……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 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而朔妇免身
通“娩”,分
娩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穆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韩厥告赵朔趣亡 通“促”,赶紧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 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的史家传统 文言基础知识讲练—— 动词、形容词活用
屈:使„„受屈。 _________________
(5)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惊:使„„震惊;泣:使„„哭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拔剑而破之。 破:使„„破。 _________________ (7)毕礼而归之。
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
指出下列句中具有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解释其义。
(1)万事劳其形。(《秋声赋》) 劳:使„„劳累。 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定。 ___________________ (3)(禹)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夏本纪》) 劳:使„„劳累;焦:使„„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生”“死”原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现在活用作名词,用来表
示与动作行为相关的人,“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例(2)“收藏”“经营”原为动词,现作名词,表示“收藏、经营的金玉 珠宝等物”。 动词既然活用作名词,也就具备名词的功能,可以作主语、宾语等,或 受“其”“之”的修饰;反之,若动词处在了主语、宾语、定语的位臵, 或前面有了代词“其”“之”,那么,它就活用了。如: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屈原列传》) . .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 .
(安:使„„安宁。) ___________________ (2)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阙”“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2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
夏本纪嶓冢[注][唐]胡曾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
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鲧.(ɡǔn)殛.(jí)祗.台(zhī)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视(2)度(3)是(4)道(5)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6)行山表.木(名词作动词)表记(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名词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中国..赐土姓古义:指九州之中。
《史记》选读》文档: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文言基础知识讲练——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古代汉语实词活用是普遍现象,名词的活用就是其中之一。
名词的活用如同其他词性活用一样,规律性很强。
只要掌握住这些规律,学习活用现象就相当容易。
名词活用的种类及其规律特点如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不构成主谓关系)=状语+动词或形容词用文字表示,就是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就是活用为状语。
如“天高地迥”“虎啸猿啼”,这是主谓关系;而“斗.折蛇.行”中的“斗”“蛇”在文中不能作“折”“行”的主语,那就活用为状语,变成“(像北斗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行走”。
又如“人皆得以隶.使之”,此句主谓关系为“人使之”,而“隶(奴隶)”这个名词处在中间,只能用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练习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解释其义。
(1)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
(《太史公自序》)上:向上。
下:向下。
(2)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
(《夏本纪》)南:向南。
(3)我国家礼亦宜之。
(《鲁周公世家》)国家:按照国家。
(4)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周公世家》)郊:在郊外。
(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
(《六国年表》)蜂:像蜂子一样。
练习二指出下列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现象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报任安书》)(3)倡优所畜。
(《报任安书》)(4)日过午已昏。
(《项脊轩志》)(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促织》)(6)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芙蕖》)(7)前辟四窗。
(《项脊轩志》)(8)东犬西吠。
(《项脊轩志》)(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脊轩志》)(10)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口技》)(11)奉命西征巴蜀以南。
(《太史公自序》)(12)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语文《史记选读》重点课文复习学案较全
语文复习学案太史公自序1.重点词语总结(1)1-3段:①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当---相④以传剑论显显:显扬⑤昌为秦主铁官主:主管⑥王卬於殷王:使---当王⑦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
治:治理。
(2)4-6段:①二十而南游江、淮南:向南②讲业齐、鲁之都讲业:研讨学问③于是迁仕为郎中仕为----出仕当④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封禅⑤不得与从事与:参与。
从事:行事⑥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
⑦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论:阐释。
歌:歌颂。
⑧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⑨史记放绝史记:史书的通称。
⑨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论:编辑。
次:编撰⑩地方。
11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3)7-10段:①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卒:死。
②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辞让。
③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何为:为什么。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害。
壅:阻塞。
⑤孔子知言之不用不用:不被采纳。
⑥道之不行也行:实行。
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是非:褒贬。
⑧以为天下仪表仪表:标准。
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贬:贬抑。
退:斥责。
讨:声讨。
⑩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11善善恶恶奖善惩恶。
○12贤贤贱不肖尊崇贤能,鄙视不才○13故长於风风:讽喻。
○14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15弑君三十六弑:臣杀君、子杀父○16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以:原因。
本:根本。
○17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缘故。
渐:渐进。
○18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有国者:君王。
○19守经事而不知其宜宜:合适。
○20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权:权宜。
○21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
空言:指责。
辞:辩解。
○22夫不通礼义之旨旨:要旨。
○23夫君不君则犯犯:被冒犯。
○24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行:恶的品行。
过:罪过。
○25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以:把。
予:加在身上。
○26则受而弗敢辞辞:推辞。
○27礼义之大宗也宗:根本。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师版)《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太史公自序》1、其在卫者,相中山。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一一相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名词活用作动词,率领军队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土坑活埋4、王卬于殷。
名活动,封一一为王5、南攻邛、笮、昆明。
名词作状语,向南6、孔子修旧起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7、存亡国,继绝世。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一一继续、延续&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奖励、惩罚、尊崇、鄙夷9、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为一一而死10、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名词活用作动词,像君,像臣,像父,像子《夏本纪》1、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一一美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一一而感伤3、劳神焦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一一劳累4、薄衣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5、陆行乘车。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6、陂九泽。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7、可种卑湿。
形容词作名词,低湿的地方《鲁周公世家》1、东伐至盟津名作状,向东2、王朝步自周至丰名作动,步行3、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名作动,建都4、北面就臣位名作状,面向北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一一回6、子孙娇奢忘之,以亡家使动,使——灭亡7、至于小大无怨形作名,小民,大臣&周之官政未次序名作动,安排得系统合理9、以明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一一为臣10、王出郊,天乃雨名作动,下雨11、宁淮夷东土形容词使动,使——安定《高祖本纪》1、名作动沛公引兵西向西行进吾当王关中称王,做王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尤乐思沛建都2、名作状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睛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向西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在夜里3、形作名大王起微细平民项羽妒贤疾能贤能的人4、形作动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看不起5、意动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以一一为奇怪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一一正确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受苦6、使动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一一坐公欲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使一一做王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使一一破费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使一一跟从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使一一投降《李将军列传》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⑥以绝秦望(绝,用??…断绝)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形容词作名词: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管仲列传》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5.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意动以 ...... 为羞耻意动以??…为耻 6. 贵轻重:以 ...... 为贵《项羽本纪》1、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一一为奇3、皆沉船,破釜甑形作动,打破4、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一一为王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 &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作动,师法,学习《屈原列传》1、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蜕那样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学习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说坏话4、惠王患之意动,担心5、同生死,轻去就同,意动,以为相同;轻,轻视,不看重《刺客列传》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
史记选读基础知识梳理
一、廉颇与蔺相如1、通假字可与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遣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乃使其从者衣褐让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左右欲引相如去拉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3、古今异义词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人看今义:上级对下级的说明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条约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宣言曰宣言:古义:扬言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鄙卑下贱4、词类活用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而相如庭斥之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整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动用法,使...破碎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动用法,使...承担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后5、文言句式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文言文知识点
《史记》文言文知识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对于学习文言文的人来说,《史记》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史记》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实词1、通假字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在《史记》中,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中“要”通“邀”。
2、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差异也是需要注意的。
例如,“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则指山东省。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很。
3、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以“信”为例,“信可乐也”中意为“实在”;“愿陛下亲之信之”中意为“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中意为“信用”。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名词用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意为“驻军”;动词用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中的“续”,意为“后继者”;形容词用作名词,“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为“交好的人”;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夜”,意为“在夜里”。
二、虚词1、而“而”在文中用法多样。
可表并列,如“劳苦而功高如此”;表转折,“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表承接,“拔剑切而啖之”;表修饰,“吾尝跂而望矣”。
2、以“以”有“因为”“凭借”“把”“用”等意思。
如“以其无礼于晋”中是“因为”;“何以战”中是“凭借”;“秦亦不以城予赵”中是“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是“用”。
3、之“之”可作代词、助词、动词。
作代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作助词,有“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用法,“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是“的”,“夫晋,何厌之有”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作动词,“辍耕之垄上”中是“到,去”。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者,……也”“……,……也”“……者,……”等。
史记选读翻译 复习(教师版)
《<史记>选读》翻译复习(教师版)关注加下划线的字,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高祖本纪》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县令很要好,他为躲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在沛县安了家。
2.且吾所以..耳。
..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况且我让军队撤退在霸上驻扎的原因是,等待各路诸侯到来,然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3.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应当赶快派军队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逐步征集关中的士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4.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军队过去后,就把架在陡壁上的栈道全部烧掉,来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他们,也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思。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父亲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勉。
现在我的产业所成就的和刘仲相比,哪一个多?《项羽本纪》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为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
2.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我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
4.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惊吓,退避好几里。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为你做点好事吧!6.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最终五年就使自己的国家灭亡,自己死在东城,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啊。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4 管仲列传 Word版含解析
管仲列传贫交行杜甫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内容赏析】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当时诗人困居长安,抑郁而不得志,尝尽了人情冷暖。
全诗以“翻手作云覆手雨”开篇,给人一种势利之交实在可畏的感觉。
你得意的时候,人们就像云彩那样靠近你;你失意的时候,人们又像雨点一样纷纷离开你。
凝练的七个字,就将诗人亲身体会到的浓重的世态炎凉之味描绘了出来。
接着诗人写“纷纷轻薄何须数”,其中“何须数”三字满含悲愤,道出了诗人对世人世风的轻蔑和憎恶之情。
生活在这样黑暗而又冷酷的社会中,诗人不免感到悲哀绝望,在失望之中,他又想起了古人管仲和鲍叔牙的交谊。
管、鲍之间的情谊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就凸显了出来。
诗人接着写“此道今人弃如土”,多么形象的比喻,多么无奈的感慨!“今人”像抛弃土块一样将人世间的真情抛弃了,而像诗人这样淳朴坦诚、满怀真情的人该如何在这世间立足呢?[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颍.上(yǐnɡ)鲍.叔(bào)仓廪.(lǐn)匡.正(kuānɡ) 少姬.(jī) 枝柯.(kē)衰.微(shuāi) 燕.王(yān) 商贾.(ɡǔ)不肖.(xiào)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善(2)去(3)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动词,给予)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介词,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交好、亲附)蹇叔之子与.师(动词,参与,参加,读yù)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动词,同意,允许)子非三闾大夫与.(同“欤”,句末语气词) (4)知⎩⎪⎪⎨⎪⎪⎧鲍叔知.其贤(动词,知道)其真不知.马也(动词,识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智”,名词,智慧)孰为汝多知.乎(名词,知识)绝宾客之知.(名词,交情)君何以知.燕王(动词,知道,了解)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动词,主持,掌管)官知.止而神欲行(名词,知觉,感觉) (5)乎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名词作动词)做官 (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词作动词)辅佐 (3)鲍叔事.齐公子小白(名词作动词)侍奉 (4)桓公实北.征山戎(名词作状语)向北 (5)南.袭蔡(名词作状语)向南 (6)管仲因而信.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守信用(7)召忽死.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8)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9)富.国强.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使……强大(10)贵.轻重,慎权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11)然孔子小.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史记》选读复习解析
《史记》选读复 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 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 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
二、一词多义
⑴负 ①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⑵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史记》选读复 习
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反 —— 返
离 —— 罹 见 —— 现 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旨
绌 —— 黜
内 —— 纳
从 —— 纵
质 —— 贽
濯 —— 浊
被 —— 披
二、一词多义
1、属 连缀,引申为写作。 屈平属草稿未定 连接。 亡国破家相随属 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⑶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只不过)
4、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动词,通“罹”,遭受。 约从离衡 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 动词,分离,离别。
《史记》选读复习
三、一词多义(实词)
(1)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 (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沛公引兵西(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就) (总是)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逃脱)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
形作名,忠诚之士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四、古今异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 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今义: 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五.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 B 省略句 遂绝(于)齐(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勒尚(省谓语) 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 C 被动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 为? A
五. 特殊句式
D 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宾短语后臵)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介宾短语后臵)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介宾短语后臵) 明道德之广崇 (定语后臵)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臵)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介宾短语后臵)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同上)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 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 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 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文言文词类活用《太史公自序》1、其在卫者,相中山。
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相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名词活用作动词,率领军队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土坑活埋4、王卬于殷。
名活动,封——为王5、南攻邛、笮、昆明。
名词作状语,向南6、孔子修旧起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7、存亡国,继绝世。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继续、延续8、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奖励、惩罚、尊崇、鄙夷9、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为——而死10、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名词活用作动词,像君,像臣,像父,像子《夏本纪》1、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感伤3、劳神焦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5、陆行乘车。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6、陂九泽。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7、可种卑湿。
形容词作名词,低湿的地方《鲁周公世家》1、东伐至盟津名作状,向东2、王朝步自周至丰名作动,步行3、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名作动,建都4、北面就臣位名作状,面向北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回6、子孙娇奢忘之,以亡家使动,使——灭亡7、至于小大无怨形作名,小民,大臣8、周之官政未次序名作动,安排得系统合理9、以明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为臣10、王出郊,天乃雨名作动,下雨11、宁淮夷东土形容词使动,使——安定《高祖本纪》1、名作动沛公引兵西向西行进吾当王关中称王,做王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尤乐思沛建都2、名作状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睛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向西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在夜里3、形作名大王起微细平民项羽妒贤疾能贤能的人4、形作动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看不起5、意动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以——为奇怪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正确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受苦6、使动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坐公欲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使——做王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使——破费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使——跟从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使——投降《李将军列传》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逼迫)⑥以绝秦望(绝,用……断绝)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形容词作名词: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管仲列传》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意动以……为羞耻意动以……为耻6.贵轻重:以……为贵《项羽本纪》1、毋妄言,族矣名作动,灭族2、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3、皆沉船,破釜甑形作动,打破4、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修筑营垒5、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7、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作状,像蜂一样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作动,师法,学习《屈原列传》1、蝉蜕于浊秽名作状,像蝉蜕那样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效法学习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作动,说坏话4、惠王患之意动,担心5、同生死,轻去就同,意动,以为相同;轻,轻视,不看重《刺客列传》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作动词,瞪视)2、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3、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臣:使动用法,使……臣服)4、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装)5、太子迟之,疑其改悔。
(迟:以为迟,嫌迟,意动用法)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7、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8、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9、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天天)10、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11、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南)12、臣海内之王者(名词用作动词,使……臣服)13、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名词用作状语,向南,向北)14、舍上舍(名词用作动词,使……住)15、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名词用作状语,向北)16、於期乃前曰(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7、荆轲和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18、发尽上指冠(名词用作状语,向上)19、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闻)20、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精兵东保于辽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2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名词用作动词,上前)22、使击筑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3、宋子传客之(名词用作动词,用客礼招待)24、稍益近之(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25、天雨粟(名词用作动词,下雨,落下,降下)26、其先乃齐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先人)27、膝行流涕(名词用作状语,用膝盖)28、箕踞以骂曰(名词用作状语,像簸箕一样)29、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30、太子日造门下(名词用作状语,天天)31、秦王闻之,乃朝服,设九宾(名词用作动词,穿上朝服)32、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魏公子列传》词类活用1、皆谦而礼交之(名作状,以礼相待,按礼节)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作动,慢待)3、公子从车骑(使……跟从)4、留车壁邺(名作动,驻扎)5、为能急人之困(意动,以……为急)6、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使……走开)7、北救赵而西却秦(名作状,向北,向西)8、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9、今公子有急(形作名,危急的事)10、使将将其军归魏(名字作动词,率领)1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名作动,用衣袖子藏;名作状,用铁椎)12、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1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袖中藏着)14、自言罪过(名词作动词,有罪过)15、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铁锤)16、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17、力能窃之(名词作状语,按能力)18、臣修身洁性数十年(使动用法,使……高洁)19、公子从车骑(使动用法,使……跟从)20、故久立公子(使动用法,使……立)21、却秦存赵(使动用法,使……退却/使……保全)22、侯生乃屏人语(使动用法,使……退)23、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使动用法,使……保全)24、公子怪之(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5、公子乃身骄而功之(意动用法,以……为功)26、为公子能急人之困(意动用法,把……当做紧急情况)看作“为动”亦可27、公子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28、意骄矜而有自功(意动用法,认为有功劳)29、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为动用法,为……发怒)30、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3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形容词作名词,急事)《淮阴侯列传》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名词用为动词,给……吃2、议欲下赵名词用为动词,攻下3、如我能将几何名词用为动词,率领4、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名词用为动词,宿营5、背水陈(名词用为动词,列队)6、欲东下井陉击赵名词作状语,向东7、师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8、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9、英俊乌集名词作状语,像乌鸦一样10、众辱之曰名词作状语,当众11、乃晨炊蓐食(名词作状语在草席上)12、众辱之(名词作状语当众)13、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名词作状语,大吹大擂地)14、足下深沟高垒(使动,使沟深,使垒高)15、且天下锐精持锋(使动,使…锐利)16、水上军开入之(使动,使…进入)17、不可败(使动,使…失败)18、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动,使……退避)19、必空壁逐我(形作使动,使营垒空)20、深沟高垒名词用作动词,挖沟,筑垒21、羞与绛、灌等列意动用法,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22、亭长妻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把……当作祸患23、吾哀王孙而进食意动用法,认为……可怜24、又不能治生商贾意动用法,以…为生25、恐吾至阻险而还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之地in, to, on和off在方位名词前的区别1.in表示A地在B地范围之内。
如:Taiwan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2.to表示A地在B地范围之外,即二者之间有距离间隔。
如:Japan lies to the east of China.3.on表示A地与B地接壤、毗邻。
如:North Korea is on the east of China.4.off表示“离……一些距离或离……不远的海上”。
如:They arrived at a house off the main road.New Zealand lies off the eastern coast of Australia.at, in, on, by和through在表示时间上的区别1. at指时间表示:(1)时间的一点、时刻等。
如:They came home at sunrise (at noon, at midnight, at ten o’clock, at daybreak, at dawn).(2)较短暂的一段时间。
可指某个节日或被认为是一年中标志大事的日子。
如:He went home at Christmas (at New Year, at the Spring Festival, at night).2. in指时间表示:(1)在某个较长的时间(如世纪、朝代、年、月、季节以及泛指的上午、下午或傍晚等)内。
如:in 2004, in March, in spring, in the morning, in the evening, etc(2)在一段时间之后。
一般情况下,用于将来时,谓语动词为瞬间动词,意为“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