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快乐学数学课堂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兴趣快乐学数学课堂教学法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邓文荟

2013.12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喜欢上我的课,希望我的课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教学成为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呢?

一、设境激趣,让课堂“活”起来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让课堂“活”起来,首先要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手、脑、口、积极探索实践,激发他们的联想与判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如当学生操作正确时,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其学习乐趣。当学生操作错误时,老师不要责备,而是带着期望说:“你能开动脑筋、大胆发言很好,说错了没关系,下次争取回答正确。”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敢说敢问敢议,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我认为在教学中要运用快乐的教学方式。第一,教师要“放”。对于学生,四平八稳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应放得开,情绪饱满,语言丰富,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第二,学生要“放”。传统的座位形式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自由组合、互动合作、分几个小组围桌而坐的形式进行教学,更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只有营造出一种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把信心和快乐还给学生,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地学习,整个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要让课堂“活”起来,还要研究好教材,把好备课关,对教材的处理应有新的突破,真正使课本知识“活起来”,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地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唯一目的,以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显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了,他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精神。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我认为,可采用如下一些做法:

1.共创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以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所以,师生之间应该是完全平等的,是朋友式的,和学生溶为一体,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每一位学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真正的兴趣,根据这些,来为学生创设各种与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极其富有吸引力的情景,让学生轻松自由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教学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2.动手操作,体验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冲破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坐着,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局面。

新课标提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教师把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助推剂,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知识是靠自己在体验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体验。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愉快地合作,发现时兴奋地交流,经过了自己充分地探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学习便成了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愉快,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样,在教学中,把体验实践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主动地学习、主动的感知、主动地体验感悟,学生在体验实践

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自得充满灵性的感悟,进行乐此不疲地、激情地进行创造,学生的喜悦也在体验实践中被唤醒。

3.合作探索,乐于共享

在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资源,让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提出了许多不理解但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师生、生生和生师之间产生互动。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可说“我来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说:“我请教大家……”学生在发问中唤醒了沉睡的潜能,学生不但积极发问而且也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课堂气氛真正达到活而有序,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表演能力,概括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这时要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认真地听,仔细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内容与进度,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思考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求殊途同归。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可以见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借班上课”——教师其授业技巧的展示,教学执行着单向的“培养”活动——先教后学,学生跟着教师走,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学中,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的功能对话,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验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