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的大浪淘沙和分化重组情况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由来,教育部高校的归属演变!

76所教育部直属⾼校的由来,教育部⾼校的归属演变!⽆忧⽂案 2017-04-11 23:18
⼤家可能都知道,当前教育部直属⾼校总共有75所。
可⼤家知道这些⾼校都是什么时候被划到
教育部名下吗?所谓闻道有先后,这些⾼校虽说同是教育部直属,但地位也是有差别的。
下⾯
是2003年以前教育部直属75所⾼校名单(2003年以后加⼊了华北电⼒⼤学,本名单未添加):
按时间排列,得到教育部76所⾼校的加⼊时间和顺序如下表:
⼤家发现没有: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归属教育部的23所⾼校⾥,综合⼤学包括12所:中国⼈民⼤学、北京⼤学、复旦⼤学、吉林⼤学、南开⼤学、南京⼤学、武汉⼤学、中⼭⼤学、四川⼤学、⼭东⼤学、⼭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学)、兰州⼤学。
⼯科或师范类⼤学共11所:清华⼤学、上海交通⼤学、西安交通⼤学、天津⼤学、重庆⼤学、北京师范⼤学、华东师范⼤学、⼤连⼯学院(⼤连理⼯⼤学)、南京⼯学院(东南⼤学)、华南⼯学院(华南理⼯⼤学)、华中⼯学院(华中理⼯⼤学)。
这些⾼校随便⼀所都是响当当的,这23所院校也是全国⾼校中的重点⾼校,和其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上述数量不含军事院校。
除非特殊强调,以下文章中的高校都是指普通高等学校。
按照主管归属部门不同可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其中中央部属高校是国务院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
之前介绍“985平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有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高校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央部委直属(实际上所有39所“985工程”大学也全部都是中央部属高校)。
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由于各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除教育部外,很多部委都有各自直属的高校,这些都统称中央部属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国务院各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之相关的中央部属高校也进行了两次大调整(很多文章只提到第二次调整,实际上第一次调整的动作也不小)。
第一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8〕21号),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九个部门所属的93所高校进行调整,除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暂时仍由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外,其余9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其中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在实施共建中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重大事项以中央为主;其余8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二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国发〔1999〕26号),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于1998年迎来1952年高校调整后的又一次合并、更名热潮。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老校名从此消失。
那些曾经用过的大学校名如今在哪里呢?学习哥整理了部分高校合并、更名的情况,以及2016年新增的大学,供2018年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参考!清华大学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北京大学2000年,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3年,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现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
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重新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00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并入北方交通大学。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2010年,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
东北大学1995年,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
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1996年,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
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江南大学。
2003年,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清华,北大是“皇家”中国还有“贵簇”

清华,北大是“皇家”中国还有“贵簇”本月,49岁的易会满接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高考临近,这一现象给考生和家长提醒:选择志愿时不用总把目光盯在“TOP10”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类院校也是很好的选择。
有人发现,这位身居要职的人物却来自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无独有偶,有人查阅了国内主要银行高管的简历,发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不少银行高管在进入职场前几乎都就读于财经类院校,而非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
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湖南财经学院、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和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这样的“小”学校屡屡被提及。
我们了解到仅原湖南财经学院就向全国输送了近千名大大小小的行长,以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和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为例,二人都毕业于该校。
高考临近,这一金融界的有趣现象恰好给考生和家长提了醒:选择志愿时不用总把目光盯在“TOP10”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类院校及一些非部属的地方院校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或因国家政策、或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或因所处地理位置等,不能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却有着极强的科研实力,有些甚至就处在行业的“领头羊”位置。
与光鲜的北大、清华等名校相比,这些学校就像蒙起了面纱的“贵族”,让人不易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
现在,我们就来揭开面纱,看看这些非著名高校的风采。
“中央”下放到“地方”的“贵族”提醒:寻找行业内的领军者据了解,在1990年以前我国有368家国家部委下属院校,后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2000年前后,一部分院校划转教育部,成为教育部部属高校,一部分划归地方。
不少行业类院校就在其中。
不少院校虽然没有“211”和“985”等光环,但却实实在在拥有着在某些特定领域内的领先优势。
类似的院校有不少,比如,原来归属纺织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的共有9所高校,改革后只有1所归教育部直属,剩下的8所直接归省市直属。
这些学校后来全部脱去了“纺织”的外衣,改穿“科技”、“工业”新衣,比如原来的武汉纺织工学院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郑州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原工学院等。
国家调控政策下致育部直属高校的历史变迁(下)

中国教 育科 学研究 院高等教 育研究 中心
依 据管理体制 改革 的变化 ,教育部 直属高校 从新 中 国成 立至今 的发展历史可 以分 为 四个发展时期 ,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有所不 同。
二 、教育部直属高校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一 )1949~1965年是教 育部 直属 高校 数量频繁 变动时期 ,综合 性 大学 、理 工大
大学 (学术版) 2ol1年第11期 17
瀚 理论前 沿
时期
表2-1 1 949 ̄I 965年间教 育部与高教部所属 学校的变化情况
特征 政策 与制度
管理机构
学校名称
及学校数 I949年 I5i f/:中国人 民大 学 、 国立北
京 大学 、 国立 清华 大学 、北 京师 范大
部 《关于 全 国各高 等 学校 直接 管理 关系 的
大 学 、南京大 学 、清 华 大学 、天津 大 学 、北 京农业 大学 、北 京林学 院 、北
具体规定》
京俄文专修学校(高教部)
1953教育部l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1 956年 高 教
部 75所(其 中 综 合 大 学 14 1955 ̄1956学年高教部75所(名单略)
高等 学校领 导关 系 的 中综 合大 学5 大 学、天津大学 、北京农业 大学(现 中
决定 》强 调高等 教 育 所)
国农业 大 学)、北京 林 学 院(现 北京 林
部必 须与 中央 人 民政
业 大 学)、 内蒙古 畜牧 兽 医学 院(现 内
府各 有关 业务 部 门密
蒙 古农 业 大学 、北 京政 法 学 院(现 中
1965年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表

1965年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表
【最新版】
目录
1.1965 年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背景
2.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的具体情况
3.内迁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
4.总结
正文
【1965 年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背景】
1965 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国内政治运动频繁。
为了保护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生安全,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直属高校进行内迁。
这一决定对于当时的高校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和变革。
【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的具体情况】
在 1965 年,高等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共有 27 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
这些高校分别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迁往内地,如四川、贵州等地。
这次内迁涉及到的师生和家属人数庞大,迁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内迁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
高校内迁对于高校自身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内迁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和设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实验室和设备在迁徙过程中受到了损失。
其次,内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同时,由于内迁地区的政治环境相对较为稳定,高校师生得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总结】
1965 年高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内迁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于当时的高校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内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国高校合并与改名情况汇总

中国高校合并与改名情况汇总北京市1.北京大学:2000年4月,北京医科大学并入。
2.清华大学:2000年、200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别并入。
3.北京交通大学:2003年9月,原北方交通大学更名。
4.北京科技大学: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1998年,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5.北京化工大学:1994年,原北京化工学院更名;1996年,原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6.北京邮电大学:1993年,原北京邮电学院更名。
7.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原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
8.北京林业大学:1985年,原北京林学院更名。
9.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7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
10.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年,原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
11.北京语言大学:1996年6月,原北京语言学院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
12.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原北京广播学院更名。
13.中央财经大学:1996年原中央财经金融学院更名;1998年原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合并。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4年,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更名;2000 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并入。
15.中国政法大学:1983年,原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2000年,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6.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原华北电力学院、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
17.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1月,原石油大学更名。
18.中国矿业大学:1988年,原北京矿业学院更名。
19.中央民族大学:1993年,原中央民族学院更名。
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21.北京协和医学院:2006年9月,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2.北京体育大学:1993年,原北京体育学院更名。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中央直属大学从校长级别看学校待遇,也许是鉴别学校受重视程度的一个标杆。
这些学校的校长都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的,中组部传达。
其它的学校只由教育部就可任命。
这些学校是在985工程系列中遴选的,985工程中不属于这个名单的大学有6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
目前的中央直属大学:北京区(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区(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区(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区(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区(4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区(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区(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区(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区(1所):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区(1所):厦门大学广东区(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区(1所):浙江大学四川区(1所):四川大学重庆区(1所):重庆大学山东区(1所):山东大学甘肃区(1所):兰州大学(没有的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青海、西藏、江西)以上三十一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截止到2005年1月全国只有31所高校是副部级,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重视程度),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32所。
同时,以上32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综合这两项指标,以上32所高校为中国目前最顶尖的高校,也是国家最重视的32所高校。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北京市(35)教育部01北京大学02中国人民大学03清华大学04北京交通大学05北京科技大学06北京邮电大学07北京化工大学08中国农业大学09北京林业大学10北京中医药大学11北京师范大学12北京外国语大学13北京语言大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中国政法大学16中国传媒大学17国际关系学院18中央美术学院19中央戏剧学院20中央音乐学院21华北电力大学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2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民委1 中央民族大学公安部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卫生部 1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体育总局1 北京体育大学中央办公厅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部 1 外交学院全国总工会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中央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妇女联合会1 中华女子学院天津(3)教育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大学河北省(5)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廊坊市司法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市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三河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华北科技学院三河市中国人行总行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辽宁省(4)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东北大学沈阳市交通运输部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市国家民委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市吉林省(2)教育部吉林大学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黑龙江省(3)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上海市(9)教育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关总署上海海关学院江苏省(10)教育部南京大学南京市东南大学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河海大学南京市江南大学无锡市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市国家林业局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市浙江省(2)教育部浙江大学杭州市公安部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市安徽省(2)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福建省(2)教育部厦门大学厦门市国务院侨办华侨大学泉州市山东省(3)教育部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河南省(1)公安部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市湖北省(8)教育部武汉大学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国家民委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湖南省(2)教育部中南大学长沙市湖南大学长沙市广东省(4)教育部中山大学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国务院侨办暨南大学广州市交通运输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重庆市(2)教育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6)教育部四川大学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国家民委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市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市陕西省(6)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长安大学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甘肃省(2)教育部兰州大学兰州市国家民委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1)国家民委北方民族大学银川市。
117所部属高校全名单,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1所其他部属高校!

117所部属高校全名单,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1所其他部属高校!选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盯着985高校以及211高校,或者双一流高校。
但是很多人都会发现这些985和211高校大部分都是部属高校,但并不是所有的部属高校都是985 、211以及双一流,而这wt 小没有985 、211光环的部属高校其实非常适合捡漏!部属校有哪些优势呢?部属高校是中央部门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直属管理的院校,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外,其他的部属高校基本上都是学科特色特别鲜明,在本行业就业占据相当大的优势。
2000年高校体制改革之后,大量的部属院校被裁撤,变为省属院校,很多都已经泯然众人矣。
当时国家三部委出台实施意见,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以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这种情况也造成了现在的部属院校教育部一家独大,剩余的部属高校则是弥足珍贵。
下面贴出76所教育部部属高校,这些高校是985和211中的主力军,在2017年双一流实行以来,教育部部属高校基本w悉数入围,只有国际关系学院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未能进入名单,由此可见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基本没有捡漏的可能性存在!其他的部属高校有41所,这些部属院校大多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毕竟能保留下来的部属院校都不简单。
很多单位只有一所部属院校,教育拨款自然是不会短缺。
这些部属院校中拥有17所双一流院校,其中7所985高校,6所211高校,还有4所是2017年新晋双一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①】工信部直属高校总共7所,其中4所985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3所211高校分别是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且这3所高校都是小985高校。
这7所高校就是所谓的工信七子,以前归属国防科工委也被称为国防七子!【②】国家民委直属高校总共6所,其中中央民族大学是985高校。
部属高校分类

杨宁:原部属高校当下归属(实用)圣达信教育杨宁 2015-04-02 13:05:35 高考数学辅导高考资讯大学专业解读原部署高校现在在哪儿?对于家长填报志愿要知道,学校校名变迁可能掩盖了之前的东家,下文就给大家盘点下各自归属,大家自行学习!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
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大浪淘沙,9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0所(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算9所),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1所,2001年划归教育部直属6所,2003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72所,其中69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其他部委直属高校39所,其中12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国立高校一共112所,其中81所“211工程”大学。
有215所高校划归省(区)市直属。
有41所高校并入国立大学。
2012年1月10日修正。
原名为下放时期名称。
更早名称不在追溯。
在98年部委下放之前已经下放省教育厅管理。
此类高校并未列入以下名单。
如集美航海学院(曾隶属交通部)和厦门水产学院(曾隶属农业部)94年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教育部(原35所,现72所):原35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
其他部委划归的37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徐州)、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东)、华北电力大学。
教育部直属高校越多,教育越不公平

教育部直属高校越多,教育越不公平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6年第10期文熊丙奇9月是教育部及全国各高校密集“晒账单”的时期。
70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9月中旬陆续公布2015年度部门决算,清华大学(205亿元)、浙江大学(156亿元)、北京大学(140亿元)和上海交通大学(127亿元)排名前列,这四所高校收支决算总额均超百亿元,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
这令中西部高校感到心酸。
因为这几所预决算超过100亿甚至200亿的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而我国有13个省市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
近年来,已有多方人士呼吁在这13个省区各增设一至两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些中西部省份的非部属知名高校也提出“升格为部属高校”的建议,希望借此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
沿着高等教育地区公平的思路,会很容易得到答案,应该加快在这些地区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资源匮乏,这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
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国家关注,在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在资源配置、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推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
那么,国家决定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是不是就解决了这些省份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问题呢?需要注意的是,重点建设,和建设教育直属高校是两回事,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国家需要重点投入,但是,却不宜再采取建设直属高校的做法。
而国务院的意见也没有提到要在这些省区建直属高校,是意味深长的。
首先,目前存在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遭遇质疑。
教育部是国家整体教育的管理部门,由教育部直属管理高校,这一方面可能导致教育部门在出台政策、配置资源时,向直属高校倾斜,不利于学校的平等竞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部曾被质疑为是高等教育的教育部,尤其是直属高校的教育部。
中国高校调整合并与发展全貌_

相 互 合 并 进 教 育 部 的 高 等 学 校 (’组 ,$$所 ) 北 京 针 灸 骨 伤 学 院 与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合 并 ;中 国金融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北京电力高 等专科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合并;中南政法学院与 中南财经大学合并;西北建筑工程 学 院 、西 安 工 程 学 院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合并。 与 其 他 部 属 高 校 合 并 的 高 校 ($组 ,$所 )
什么是部属省属高校,图解部属高校历史

什么是部属省属高校,图解部属高校历史
大家好,我是糖瓜爸爸,今天带领大家了解个教育小知识。
我国的高校分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其中最有名的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清华北大等985和许多211名校),如下图
除了教育部直属,还有教育部和所在省共建的十几所高校。
此外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工信部直属的七个高校(北航,北理工,西工大,哈工大,哈工程,南航,南理工),
上面的教育部和工信部的高校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历史上其实还有很多部属高校,只不过随着国家部门的变化现在很多部属高校都取消了,还有一些改名合并了,糖瓜爸爸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部属高校呀,下面我就领着大家看看过去的地质部,化工部,邮电部,交通部等各部的直属高校,一张图让你了解部直属院校的历史!。
高考志愿填报-原中央各部委高校(即部属高校)与省属院校的区别:

高考志愿填报-原中央各部委高校(即部属高校)与省属院校的区别:原中央各部委高校(俗称部属高校)与省属院校的区别:第一,高校建设发展的资金来源不同,原部属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的资金来源于中央各部委,省属院校的建设发展资金来源来源于本省。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相对于省属院校来说,由于中央各部位的资金庞大,所以大多发展较好。
第二,毕业生走向不同,除教育部所属高校之外,原部属高校的毕业生是服务于本部委下属企事业单位的,所以部属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是一定要到部属企事业单位就业的,而省属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即省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是要到本省的县市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部属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是很难进入省属地方基层单位的,同样省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很难进入部委的单位就业的,这就是“谁花钱培养的学生就为谁服务”的道理。
另外,原部属院校之中除了自己的行业特色高校之外,中央各部委还建设了下属的医学院、师范学院等,甚至煤炭部还建设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工程学院”(即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目前参与合并组建了河北工程大学),冶金部也有自己下属的建筑工程学院(即目前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服务于本系统。
第三,特色不同,部属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省属高校大都缺乏特色。
这也就是说虽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中一些大学专业的名称是一样的,但是部属院校的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往往还包含了一些本行业所需的一些高精尖技术或特色技术,相反,省属院校的课程设置则不具备这一特征,所以,省属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大多都比较“公式化”。
另外,原部属高校之中的大多数专业均为本行业所需的专业,这其中有一些大学的特色专业又与高校所在的产业特点、生产特点相关,比如:建设在山西太原的山西矿业学院的“倾斜长壁采煤法”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又于山西省的煤炭地质结构相匹配。
第四,毕业生就业的城市不同,由于部属院校的下属单位大都在大城市,所以部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大都可以到大城市就业;相反由于省属高校的大学都是服务于本省地方经济的,所以省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大多在本省基层单位(比如本省的县市甚至乡镇企业)就业工作。
中央部委直属 高校名单【118所】

浙江大学
浙江
49
教育部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50
教育部
厦门大学
福建
51
教育部
山东大学
山东
52
教育部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53பைடு நூலகம்
教育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54
教育部
武汉大学
湖北
55
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56
教育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57
教育部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58
教育部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59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9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9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9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
94
中央办公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
95
公安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96
公安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
97
公安部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
98
公安部
公安海警学院
浙江
99
公安部
铁道警察学院
河南
100
北京
13
教育部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
14
教育部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5
教育部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6
教育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教育部
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

看其前身,大概就能知道该校的一个优势学科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的大浪淘沙和分化重组情况: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
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大浪淘沙,9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0所(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2所,2001年划归教育部直属6所,2003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73所,其中69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其他部委直属高校39所,其中12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国立高校一共112所,其中81所“211工程”大学。
有215所高校划归省(区)市直属。
有41所高校并入国立大学。
教育部:共35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航天部:共11所国防科工委直属4所:1、哈尔滨工业大学(“211工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3、西北工业大学(“211工程”)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7所:1、南昌航空学院2、沈阳航空学院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华北航天工业学院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7、西安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民用航空总局:部委直属3所:1、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中国民用飞行学院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兵器总公司:共8所归国防科工委2所:1、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6所: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3、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4、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5、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6、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业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
各部委所属高校

各部委所属高校外经贸部:共4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天津外贸学院(入南开大学)。
归省市直属2所:1、上海外贸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广州外贸学院(现并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政部: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2、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中南财经大学(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入中央财经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东北财经大学2、江西财经大学3、山东财政学院(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中国金融学院(入对外经贸大学)2、湖南财经学院(入湖南大学)3、陕西财经学院(入西安交通大学)。
归省市直属8所: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河北金融学院)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3、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哈尔滨金融学院)4、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上海金融学院)5、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审计学院)6、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湖北经济学院)7、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今广东金融学院)8、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今中国建设银行哈尔滨培训中心)商业部:归省市直属11所:1、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3、北京商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5、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后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6、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7、北京物资学院8、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9、重庆商学院(合并于重庆工商大学)10、兰州商学院11、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四川旅游学院)国家税务局:归省市直属1所:长春税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林业部: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2、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西北林学院(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名单

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名单
中央部委直属院校是指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各个部委的高等学府,这些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一些中央
部委直属院校的名单:
1. 中国科学院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培养科研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培养
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机构。
3. 中国农业大学,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
高等学府。
4. 中国医学科学院,隶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我国医学
研究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
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隶属于公安部,是培养公安干部和公安
科研人才的重要学府。
6. 中国政法大学,隶属于司法部,是培养法学和政治学人才的重要高等学府。
7. 中国海洋大学,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8. 中国矿业大学,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是我国矿业工程和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学府。
9. 中国地质大学,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是我国地质科学和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高等学府。
10. 中国传媒大学,隶属于中宣部,是培养新闻传媒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的重要学府。
以上只是一些中央部委直属院校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其他部委直属的高校,每个部委都有自己的直属院校,这些院校在各自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的大浪淘沙和分化重组情况: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
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大浪淘沙,9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0所(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2所,2001年划归教育部直属6所,2003年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73所,其中69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其他部委直属高校39所,其中12所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国立高校一共112所,其中81所“211工程”大学。
有215所高校划归省(区)市直属。
有41所高校并入国立大学。
教育部:共35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航天部:共11所,归国防科工委直属4所:1、哈尔滨工业大学(“211工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3、西北工业大学(“211工程”)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7所:1、南昌航空学院2、沈阳航空学院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华北航天工业学院5、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7、西安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民用航空总局:部委直属3所:1、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中国民用飞行学院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兵器总公司:共8所:归国防科工委2所:1、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5所: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3、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4、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5、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业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3所:1、杭州电子工业大学2、桂林电子工业学院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地质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1、长春地质学院(入吉林大学)2、西安地质学院(入长安大学)。
归省市直属2所:1、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2、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纺织部:共9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东华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8所:1、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3、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4、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5、北京服装学院6、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7、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8、南通工学院(原南通纺织学院,现合并入南通大学)水利电力部:共16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入武汉大学)2、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入华北电力大学)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北京交通大学)。
归省市直属12所:1、东北电力大学2、葛州坝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3、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4、上海电力学院5、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6、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7、长春电力高等专科学校8、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9、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0、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水利部: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河海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入河海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3、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石油部:共12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石油大学(211工程)。
部委直属1所:新疆石油学院。
归省市直属10所:1、大庆石油学院2、西安石油大学3、江汉石油学院(现合并入长江大学)4、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5、江苏石油化工学院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7、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8、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9、顺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10、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部: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9所:1、南京化工大学(现合并入南京工业大学)2、郑州工学院(现合并入郑州大学)3、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4、沈阳化工学院5、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6、吉林化工学院7、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8、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煤炭部:共1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14所:1、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3、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4、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5、山西矿业学院(现合并入太原理工大学)6、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7、华北煤炭医学院8、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河北工程学院)9、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10、湘潭矿业学院(合并入湘潭科技大学)11、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1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3、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14、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部:共14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2、东北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沈阳黄金学院(入东北大学)。
归省市直属11所:1、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3、鞍山钢铁学院(鞍山科技大学)4、江西矿冶学院(先后更名马鞍山钢铁学院、先后更名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工业大学)、5、包头钢铁学院(合并入内蒙古科技大学)、6、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7、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8、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长春工业大学)9、沈阳钢铁高等专科学校10、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1、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公司: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中南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9所:1、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2、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3、长春师范学院4、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5、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6、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华大学)7、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8、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9、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部:共2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湖南大学(211工程)2、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2所:吉林工业大学(入吉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
归省市直属16所:1、江苏理工大学(原镇江农机学院,现并入江苏大学)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3、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4、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5、沈阳工业大学6、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电工学院与哈尔滨科技大学合并)7、甘肃工业大学(并入兰州交通大学)8、洛阳工学院(原洛阳农机学院,现合并入河南科技大学)9、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10、北京机械学院(现合并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2、沈阳理工大学13、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14、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5、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交通部:共10所:部委直属1所: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入长安大学)2、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入武汉理工大学)3、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入东南大学)。
归省市直属6所:1、上海海运学院2、长沙交通学院(现合并于长沙理工大学)3、南通医学院(现合并于南通大学)4、重庆交通学院5、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6、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轻工部:共8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江南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入清华大学)。
归省市直属6所:1、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2、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3、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于北京工商大学)4、景德镇陶瓷学院5、郑州轻工业学院6、大连轻工业学院铁道部:共10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2、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1、长沙铁道学院(入中南大学)2、上海铁道大学(入同济大学)3、南京铁道医学院(入东南大学)。
归省市直属5所:1、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2、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3、华东交通大学4、石家庄铁道学院5、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建设部:共8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1、重庆建筑大学(入重庆大学)2、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入长安大学)3、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入华中科技大学)4、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入重庆大学)并入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1所: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2、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于南京工业大学)3、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合并于苏州科技学院)建材局:共5所:归教育部直属1所: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上海建材学院(入同济大学)。
归省市直属3所:1、西南工学院(现合并于西南科技大学)2、山东建材工业学院3、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农业部:共13所:归教育部直属4所:1、中国农业大学(211工程)2、南京农业大学(211工程)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4、华中农业大学(211工程)。
归省市直属9所:1、沈阳农业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3、东北农业大学4、西南农业大学5、华南热带作物农业大学6、上海水产大学7、石河子大学8、大连水产学院9、塔里木农垦大学林业部:共7所:归教育部直属2所: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2、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
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1所:西北林学院(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部委直属1所:南京森林公安专科学校。
归省市直属3所:1、南京林业大学2、中南林学院3、西南林学院卫生部:共11所: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1、北京医科大学(入北京大学)2、上海医科大学(入于复旦大学)3、中山医科大学(入中山大学)4、华西医科大学(入四川大学)5、同济医科大学(入华中科技大学)6、湖南医科大学(入中南大学)7、白求恩医科大学(入吉林大学)8、山东医科大学(入山东大学)9、西安医科大学(入西安交通大学)。
部委直属1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11工程”)。